⑴ 美國為什麼能夠在別國(韓國,新加坡…)的領土上駐軍這些被美國駐軍的國家是怎麼理解的:-)
美國在海外有超過200個軍事設施和軍事基地,其中大部分都是租用、公用,實際所有權都屬於所在國。這些軍事基地和軍事設置的建立有很多原因,大部分都是歷史上美國曾經駐軍和參戰的地區,比如科威特、韓國和日本的基地,也有很多是冷戰時期在北約國家駐軍時的基地,比如德國、義大利的基地,這些國家的基地由來已久,所在國也跟美國關系密切,所以不難理解。
還有些基地,比如新加坡的巴耶利峇空軍基地,美國只是駐軍而已,實際所有權和控制權都歸新加坡所有,美國在這里駐扎了一個空軍第497中隊,名義上是一個戰術訓練中隊,為新加坡空軍提供訓練支持,也為其他停留和短期駐扎新加坡的美軍飛機提供戰術和後勤支援,實際上新加坡基地和497中隊是美國在新加坡乃至東南亞的一個重要戰略落腳點。這個基地的存在也是源自美國同新加坡的軍事合作,因為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雖然其國防力量不容小視,但比起周邊大國來說,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在軍事和國防上仍然需要很大程度上依賴強大地美國,美國在新加坡駐軍也是順理成章的。
⑵ 美國為什麼在海外駐扎那麼多軍事基地
為了方便自己,好維持自己是世界警察的形象。
第一、美國不是善角色。那麼多的海外軍事基地,對於每個國家都產生威懾力。告訴他們我在距離你們不遠處有軍事基地,我能在你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來到你的國家,攻打你,讓你惹我生氣。
第二、對於其他國家的牽制。就拿中國來說,美軍在日本的軍事基地就告訴中國人,我在我的盟友這里,你欺負不到我的盟友,也欺負不到我。為了我自己的利益,我要把你看牢,不能出現在我出現的地方,封鎖你,嚇唬你。(我們的態度是:懶得理你。惹我生氣也能夠你喝一壺。)
第三、美國很忙。美國真的很忙,發動各種戰爭,打擊恐怖主義(大部分都是自己弄出來的)我在外面那麼多軍事基地,要保證我方武器,食品供給。要撤離戰爭也能及時的撤離到我方安全基地。不怕你,打不贏就走、打的贏就炫。有些炮彈我運不到你的國土,但我在基地就能瞄準打中你,你說我厲害不厲害?
⑶ 在義大利美國駐軍有多少人
義大利在美國駐軍人數還是比較多了,在那裡基地也是比較多。
⑷ 美國為什麼在別國駐扎軍隊
維護國家利益。
為了資源安全控制資源、為了航運安全控制航道、為了防務安全壓制敵手。
比如駐軍沙特、伊拉克,就是為了控制石油資源。
駐軍巴拿馬、新加坡,就是為了控制航道。
駐軍日、韓、歐洲,就是為了防範中、俄等對手,讓未來可能的沖突發生在別國的領土上;駐軍阿富汗,把和恐怖分子的沖突在阿富汗的領土上解決掉。
其實我們扶助朝鮮、巴基斯坦也是一個意思。
⑸ 為什麼美國可以在那麼多國家部署空軍
不僅是空軍,美國在很多國家都建有軍事基地,當然美國為什麼能建這么多軍事基地都是各有各的原因的,諸如二戰後在戰敗國建立的軍事基地遺留至今的,有承諾經濟援助的諸如烏茲別克等,也有像韓國這樣為應對朝韓危機而需要美國保護的。總之讓美國部署軍隊的國家都是有利可圖的
⑹ 美國為什麼在外國駐軍,為什麼制裁朝鮮和古巴
美國世界范圍駐軍,主要就是維護地區和平,其次是武力威懾,再來就是戰備需要。
如今美國世界范圍內共有六大軍區,歐洲司令部、北美司令部、南美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美國本土只有北美司令部一支軍隊,負責美國和加拿大的防禦,編制僅為二十萬人,是幾大司令部中最弱的一支。簡單來看美軍就是世界范圍布防,永遠把戰火燃燒在別的國家的土地上。
美國可以在世界范圍駐軍,主要是全世界大部分都是白人的殖民地,方便他執行世界警察的業務。
戰爭方面。比如,僅僅是比如,俄羅斯要和美國開戰,陸軍要在阿拉斯加越過加拿大才能到達美國。但美國及其盟國(北約)在中東有中央司令部,大約70萬人,世界最強的陸軍,再加上歐洲的歐洲司令部,大約40萬(外加120萬的預備役),非洲司令部負責提供補給。俄羅斯軍隊還沒越過加拿大邊境,美軍就已經合圍莫斯科了。或者如果一旦發生毀滅性的核戰爭,美國會第一時間放棄本土,立刻對不合作的其他非核戰爭地區國家開戰,各洲的軍隊都足夠強行建立一個新的美利堅臨時公國,然後開始遷移美國民眾。
朝鮮和古巴被認定為獨裁國家,所以被聯合國(不單單是美國)投票,進行制裁。
⑺ 為什麼美國要在全球駐軍
二戰以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從那時開始,它就夢想稱霸全球。當然,這不是那麼容易的,也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它在全球駐軍,從長遠來說,就是為它將來稱霸全球做軍事上的准備。具體說來,有這么幾方面的作用:
1、延伸美國的影響力,限制潛在的競爭對手。軍事是服務於政治的。美國在海外駐軍,一般是駐扎在同美國關系較親密,對美國言聽計從的國家。這樣可以將美國的影響力延伸至駐軍國和其周邊國家。雖然在名義上是保護和維護地區和平,但實際上常能起到牽制、左右該國決策的目的。並同時對周邊國家形成威攝和限制,營造對美國有利的國際政治環境。如在東歐駐軍是為了限制俄羅斯,在東亞和南亞駐軍是為了限制中國。
2、搶先佔領戰略位置,為以後的戰爭奠定優勢。地理位置的選擇,往往對戰爭結局起到關鍵作用。除了考慮國家關系,地理位置也是美國選擇駐軍點的重要標准。一般說來,要選擇交通要道、必經之地、便於迅速佔領和控制廣大地域和海域,最好能起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地點。如亞洲的馬六甲海峽、非洲的蘇伊士運河、南美的巴拿馬運河,都是美國不可不駐軍的地方。通過在這些地方駐軍,在全球形成軍事力量網,一旦將來發生戰事,憑借這些重要位置,作戰就能事半功倍,勝算也更大。
3、便於迅速到達戰事地點,增強應對局部戰爭的能力。美國曾提出,要建設能同時應對兩場以上局部戰爭的軍事力量。通過在全球范圍駐軍,不管哪個地方暴發局部戰爭,尤其是與美國利益相關的戰爭,它都能在最短時間內從最近的地方派遣軍隊前往,大大節省了時間,增加了勝算。
4、降低了美國本土發生戰事的可能性。美國人一向很看重人的生命,也一向以不把戰火燒到本土作為至高無上的原則。在全球駐軍,如果暴發局部戰爭,美國就能將戰爭「就地解決」。贏了,實現政治目的,輸了,也就損失掉駐軍基地。相當於丟卒保帥,大大降低了本土受到攻擊的威脅。只要本土不受襲,國民的生命不受威脅,國內的反戰情緒就不會很高,政府就能堅持執行戰爭計劃。
美國的稱霸計劃其實已超越全球,80年代裡根政府就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企圖率先掌握對太空的控制權,後因花費巨大、國內反對強烈停止,但一有機會,美國還會重啟。此外,美國還計劃第一個佔領月球。總之,美國軍事力量部署的原則,就是要先人一步,先發制人,為其政治和經濟利益服務,直至稱霸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