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嘉班納起訴曝光者,曝光者有錯嗎
記者沒有錯,杜嘉班納真的是太狗了,自己做出了這樣的事情,沒有底氣去承擔,還敢追究記者的責任,真的不知道是誰給他們的勇氣,這樣的品牌文化 簡直垃圾到沒有底線,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那多人喜歡這個品牌,對於他們的這種行為 我覺得自己永遠不會購買杜嘉班納的產品,做事先做人,連承擔自己過錯的勇氣都沒有,憑什麼還想賺取中國人的錢,還去危難人家記者,我們又不是傻子。最討厭這種自作聰明的品牌了,沒有底線,挑戰消費者的耐心。
真心想說杜嘉班納就是在玩火自焚 自己做錯事,沒有承擔錯誤的勇氣,還惡人想告狀,這種品牌我也是無語了。
2. 討好、掙扎、開店、轉型……昔日辱華品牌現在過得怎麼樣
其實,在經歷了難熬的抵制期後,這些品牌表現出極強的求生欲,壓根兒不願意提及往事。畢竟,中國巨大的市場吸引力實在太大。辱華品牌今何在?它們在中國過得怎麼樣?
2018年11月,義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因為一則廣告中對中國文化不尊重,引發抵制風波,並且很快席捲全國。
一組數據可以看出抵制風波的影響。2019年3月31日, 杜嘉班納發布的2018—2019財年關鍵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 4.9% 至 13.8億歐元,而亞太地區銷售額占總銷售額比例從25% 同比下滑至 22%。
雖然3%的比例並不大,但對於一個正在致力於打開中國市場的高端品牌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有趣的是,在談及業績下滑的因素時,杜嘉班納並未提及辱華事件,只是提到與全球貿易形勢緊張有關。
轉眼間,這一事件已經過去兩年半了,雖然影響依然存在,杜嘉班納卻對中國市場一直念念不忘。
2020年7月,杜嘉班納首先推出了幾條七夕系列文案,然後發布幾段視頻,又在網上開啟限時店。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幾屆進博會里,都有杜嘉班納的身影。 為了向中國用戶示好,在去年的上海進博會期間,杜嘉班納集團首席執行官阿方索·多爾切表達了對文化多元化的看法:杜嘉班納堅持尊重不同的文化。
在今年1月舉行的第四屆進博會「雲簽約」儀式中,杜嘉班納簽訂了合同,並且承諾將長期參與、支持進博會。
2019年8月,由於印花T恤產品中涉嫌辱華內容,紀梵希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雖然公司高層出面道歉、表態,但是隨後一段時間里,紀梵希還是經歷了代言明星解約、全民抵制等風波。
在消沉一段時間後,紀梵希開始發力中國市場。首先是尋找新的代言人。
然後是開店、上新。2020年9月,紀梵希亞洲最大美妝旗艦店西安高新中大國際店開業。
今年春節期間,紀梵希推出了牛年限定款,以牛的藝術形象為主元素,將抽象牛形圖案裝飾在衣服上。
2019年7月,范思哲設計的一款T恤被曝涉及辱華,盡管公司第一時間道歉,並且下架和銷毀所有相關產品,但是依然遭到強烈抵制。
不過,從一組數據來看,其當年的業績並不算差。
其母公司美國奢侈品集團 Capri Holdings Ltd.發布的2019—2020 財年第三季度關鍵財務數據顯示,公司銷售和盈利情況均強勁增長,超出了分析師預期。其中范思哲營收1.95億美元,在可比基礎上按不變匯率計增長5%。
去年疫情期間,面對重重壓力和困難,范思哲開始發力中國市場。
2020年6月12日,范思哲在大中華區獨家發售銀杏葉元素的限量系列產品。
相信不少人對這張照片很熟悉,2020年12月,吳宣儀穿高定禮裙現身 時尚 先生。而這件禮裙的品牌就是范思哲。
今年1月,范思哲為迎接中國農歷春節的到來,推出了中國新年膠囊系列,該系列以男女成衣及配飾為主,其中包括T恤、襯衫、衛衣、運動服,以及一系列包、運動鞋、棒球帽、手鐲和絲巾。
不難看出,范思哲對中國市場的執著與堅守一直沒有改變。
同樣作為辱華品牌,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蔻馳中國團隊在線上一共做了300場直播,相當於每天10場。
同年7月2日,蔻馳基金會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簽約,品牌將向中國青基會捐贈55萬美元。
即便做出種種努力,疫情影響對蔻馳依然產生很大影響。 蔻馳母公司Tapestry集團2020年第三財季的報告顯示,該季度銷售額同比大跌19.4%至10.7億美元,其核心品牌蔻馳銷售額同比大跌20%至7.72億美元。
可以看出,在辱華事件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蔻馳的日子並不好過。
今年1月,蔻馳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葆焱在第四屆進博會宣介會上說:「中國市場是我們品牌尋求突破的不竭靈感之源,進博會對我們來說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機會,我們參展進博會的成就非常讓人鼓舞,無論線上、線下,進博會的加持效應讓我們收獲頗豐。」
另一個辱華國際品牌施華洛世奇的狀況也不樂觀。去年有媒體報道,受疫情及重組計劃影響,創立至今已有125年的奧地利水晶配飾品牌施華洛世奇集團將裁員6000人,並關閉3000家精品店。其核心水晶業務2020年全面銷售額或大跌33%。
總的來說,在經歷了當年的風波之後,這些辱華品牌並未放棄中國市場,而是在通過各種辦法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只不過由於主觀和客觀原因,它們的現狀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3. 杜嘉班納事件發酵到義大利本土,米蘭總部亂成一鍋粥,後來怎麼樣了
最近的微博熱搜似乎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狀況。熱檢索不是娛樂新聞,而是關於杜嘉班納的事件發酵著。大眾第一次對時尚界產生了興趣。
4. D&G封殺中國模特,抵制中國產品,義大利網友稱丟人丟大了,你怎麼看
在大家的心裡,奢侈品應該是現代化的,是包羅世界每個原素或且於一起的精典,是一個能夠讓世界任何人都欲罷不能的東西。可是本應當集幸福於一身的奢侈品,也是有遭受「滑鐵盧」的情況下,還記得之前義大利奢侈品牌D&G室內設計師在社交網路服務平台公布辱華事件宣傳策劃短視頻,造成中國人高寬比不滿意,留學人員強烈抗議,陸續規定其退出中國銷售市場。回絕參加當日D&G在上海舉辦的主題活動,並發出聲明停止與D&G的協作,乃至導致六大電子商務平台陸續下線該知名品牌全部商品。
5. 杜嘉班納將辱華告密者告上法庭,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
杜嘉班納將辱華告密者告上法庭,我覺得這個外國品牌是在自掘墳墓。
在這個信息飛速更新的時代,很多人都忘記了那些曾經拍出辱華廣告的品牌,依然自顧自地購買著這些品牌的東西。
你還知道哪些有過劣跡的品牌?讓大家都回憶一下。
6. 杜嘉班納事件怎麼回事
杜嘉班納事件:
2018年11月21日為了杜嘉班納推廣他們即將在上海舉辦的一場大型時裝秀活動發布的一組名為「起筷吃飯」的廣告。而這組總共三期的廣告描述的是一個華裔美女用筷子吃義大利美食,但發現筷子和義大利美食並不怎麼搭配的過程。
杜嘉班納曾表示這組廣告是一個名為「DG愛中國」的系列活動中的一部分。對於這組廣告,有一些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看了覺得這組廣告有種族歧視的嫌疑。
認為這是在侮辱中國人和亞洲人用筷子吃飯的方式,甚至還存在侮辱中國/亞洲女性的嫌疑——因為廣告中的旁白一直在「教」視頻中的華裔女性怎麼吃義大利菜。
(6)杜嘉班納為義大利疫情做了什麼擴展閱讀:
杜嘉班納辱華事件曝出後,迎接杜嘉班納的是質疑和抵制。從演員章子怡的「自取其辱」,到演員陳坤在上海機場的「扭頭就走」。
甚至連杜嘉班納品牌大使迪麗熱巴和王俊凱,都以言行表示抵制,杜嘉班納這場堪稱「自取其辱」的鬧劇以被扼殺落幕。21日下午,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下發通知,杜嘉班納The Great Show正式取消。
事實上,關於杜嘉班納的爭議從未停止。自從杜嘉班納開始開啟「千禧一代策略」後,曾引發爭議。「這里慶祝的不是青春,而是特權、財富和階層。」國內時裝評論人唐霜曾表示,每個年代都有各個層面的偶像。
過度的千禧一代策略是杜嘉班納危險價值觀的一部分。因發表過質疑杜嘉班納過於依賴Instagram而忽略時尚本質的媒體報道,《紐約時報》曾被列入杜嘉班納的黑名單長達9年。
7. 杜嘉班納在中國市場死灰復燃,你會買DG的產品嗎
自那次辱華事件後,義大利品牌杜嘉班納就成了大喊大叫的目標,畢竟捅這么大的簍子也是出於種族歧視的考慮,相信在任何一個國家,這都是很嚴重的事件。但杜嘉班納方面從頭到尾並沒有做過任何真正的道歉和懺悔,相反,在風波之後,他們還准備要對此進行反擊。
不過,奢侈的東西又不是必須品,有很多東西可以代替。竟然還有人去買,這部分人是不是包里有兩個錢卻不關心社會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還是事不關己,劣根性到骨子裡。任何惡意侮辱中國的行為都只能讓其在國內市場死路一條,只有達到這種效果,才能讓這些人長記性。而且現在,登上購物平台的顧客並不多見,真不知道這些人心裡有什麼想法?
看見杜嘉班納的舉動,雖然許多國人並不以為意,但甚至連義大利一些官員都不敢看他一眼,紛紛以各種方式譴責他的辱華行為。
一個高級官員就這件事發表了一個明確的觀點,那就是,在對華投資過程中,如果不了解對方的歷史和文化,也不如待在家裡好,那樣總比到處找麻煩要好。
正如那位官員所言,如此基本的道德標准,人人都應遵守,現在杜嘉班納卻把它給打破了,還犯了怒火,應受相應的懲罰。
因此說,看到很多國人貪圖小便宜再選擇購買杜嘉班納的產品,估計也有不少網友是怒不可遏,哀嘆其不幸吧,畢竟這么多奢侈品牌,不買杜嘉班納又會怎麼樣?即使便宜到一便士,我們也不會去買,這樣才能給這些種族歧視者最大的打擊,現在只是折扣促銷,許多已經坐不住了,難道就不能在利益面前,所謂尊嚴,難道就只是無用的廢紙嗎?
8. 義大利品牌杜嘉班納在華銷售額出現轉機,之前銷量萎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是因為杜嘉班納拒絕使用新疆棉,在不明白事情真相的情況下,發表了不正確的言論,激起了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對其公司進行了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