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義大利高速鐵路的介紹
義大利第一條高速鐵路是1992年修建的羅馬至佛羅倫薩線。但是,他們沒有立即繼續高速鐵路的修建
⑵ 世界上最小的高鐵
世界上最小的高鐵在哪呢,哈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樣的!
世界上最小的高鐵
世界國土面積最小國家梵蒂岡(梵蒂岡國土面積0.44平方公里)哈哈~有一條世界上最短的“國營鐵路”,鐵路全長862米,只有十名鐵路職工和一個車站,是一條迷你型鐵路。鐵路雖然很短,但管理它的部門名字卻很長,其正式名稱為“梵蒂岡教皇宮委員會行政區貨物辦事處”。
列車從義大利國營鐵路聖彼得埃特羅站開出,駛向梵蒂岡邊境,一會兒向右側支線拐進,前方的電動鐵門立即打開,列車穿過這道鐵門就到了梵蒂岡站。實際運行距離約600米便停在了梵蒂岡站。
梵蒂岡鐵路目前不辦理客運,從義大利方向開進來的都是貨車,但每天一般開行一到四列貨車。貨車每天進站時間也不盡相同,所以梵蒂岡站職工每天早上八時上班,下午兩時下班,該鐵路所需的機車車輛、線路設備、養路工人均由義大利國營鐵路提供。
鐵路自1929年決定修建以來,只有1965年開行過一次客運列車,當時這列客車運送了190名火車迷參觀梵蒂岡鐵路(目前唯一一批坐著火車進梵蒂岡的旅客),教皇曾經在這個站乘坐過列車。
這條鐵路運送的物資主要是:教皇宮等使用的事務用品和印刷紙張、汽油以及免稅出售給神父、修女的食品和衣料。在教延工作的教士及修士等神職人員有1380人,皆梵蒂岡本國人。梵蒂岡運出的東西主要是教皇宮出版的宗教方面的書籍及其他物資。梵蒂岡境內的這段鐵路行駛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人員傷亡事件。
基本特點
1、高速鐵路非常平順,以保證行車安全和舒適性,高速鐵路都是無縫鋼軌,而且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採用的是無砟軌道,就是沒有石子的整體式道床來保證平順性。
2、高速鐵路的彎道少,彎道半徑大,道岔都是可動心高速道岔。
3、大量採用高架橋梁和隧道。來保證平順性和縮短距離。
4、高速鐵路的接觸網,就是火車頂上的電線的懸掛方式也與普通鐵路不同,來保證高速動車組的接觸穩定和耐久性。
5、高速鐵路的信號控制系統比普通鐵路高級,因為發車密度大,車速快,安全性一定要高。
主要優勢
載客量高
無論是高速公路或機場都會發生擠塞。高速鐵路的優點是載客量非常高。
耗時少
除最高運行速度外,旅客更關心的是旅行時間。
安全性好
高速鐵路由於在全封閉環境中自動化運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統,所以其安全程度是任何交通工具無法比擬的。高速鐵路問世35年以來,日、德、法三國共運送了50億人次旅客。只有德國1998年6月3日的ICE884高速列車行駛在改建線上發生事故。
正點率高
高速鐵路全部採用自動化控制,可以全天候運營,除非發生地震。
舒適方便
座席寬敞舒適,走行性能好,運行非常平穩。減震、隔音,車內很安靜。乘坐高速列車旅行幾乎無不便之感,無異於愉快的享受。
能耗較低
如果以“人/公里”單位能耗來進行比較的話。高速鐵路為1,則小轎車為5,大客車為2,飛機為7。高速列車利用電力牽引,不消耗寶貴的石油等液體燃料,可利用多種形式的能源。
⑶ 義大利的運輸方式有哪些
在義大利,車多,紅綠燈少,卻很少看見堵車的現象。這是因為有嚴格的規定,如米蘭市規定,郊縣的大巴車不能進城,乘客只能在城郊下車後乘地鐵進入市區,這樣就緩解了城區的交通壓力。同時,這也與嚴格的交通規章和司機們的主動守紀密不可分。無論是在城區還是在郊外,如有人過人行道時,司機們都會主動將車停下,待人走過人行道後才往前開;車與車相遇時也互相禮讓,示意對方先行;即使在偏僻的小巷,司機們也不會亂停車。義大利國內水運(運河和河道)不佔優勢,目前長度為1500公里。
⑷ 義大利的簡介,快!!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大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組成。義大利在北方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該國首都位於羅馬;而米蘭是世界時尚之都;都靈是義大利工業之都。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民主共和國,亦為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服務業、旅遊業及對外貿易尤為突出,同時也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義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擁有47項世界遺產並位居世界第一。
中文名稱: 義大利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Italy
簡稱: 義大利(Italy)
所屬洲: 歐洲
首都: 羅馬(Rome)
主要城市: 米蘭,都靈,佛羅倫薩,那不勒斯
國慶日: 1946年6月2日
國歌: 馬梅利之歌
國家代碼: ITA
官方語言: 義大利語
貨幣: 歐元(EUR)
時區: +1,東一時區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總理馬里奧·蒙蒂
人口數量: 60,114,021人(2009年)
人口密度: 199.5人/平方公里(2009年)
主要民族: 義大利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國土面積: 301,338平方公里
水域率: 2.4%
GDP總計: 2.03萬億美元(2010年)
人均GDP: 33828美元(2010年)
國際電話區號: +39
國際域名縮寫: .it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⑸ 世界上最短的鐵路長多少米
梵蒂岡有一條世界上最短的「國營鐵路」,長860米,只有10名職工和一個車站,是一條超小型鐵路。鐵路雖然很短,但管理它的部門名字卻很長,其正式名稱為「梵蒂岡教皇宮委員會行政區貨物辦事處」。
列車從義大利境內的國營鐵路聖彼得埃特羅車站緩緩地駛向梵蒂岡邊境,一會兒就向右側支線拐進,前方的鐵制電動門立即打開,列車穿過這道門就到了終點站。列車實際運行距離約600米便停在了梵蒂岡車站。
這條鐵路不運送乘客,駛進來的都是貨車,每天1—4列。貨車每天進站時間也不盡相同,所以職工的工作時間定為早上8時到下午2時。該鐵路點所需的車頭、車皮等機械材料及養路工均由義大利國營鐵路局提供。
鐵路自1929年決定修建以來,只有1965年有過一輛客車運行,運送了190人的鐵路愛好者團體,教皇曾經在這個站乘坐過列車。
這條鐵路運送的物資主要是:教皇宮等使用的事務用品和印刷紙張、汽油以及免稅出售給神父、修女的食品和衣料。在教延工作的教士及修士等神職人員有1380人,皆梵蒂岡本國人。梵蒂岡運出的東西主要是教皇宮出版的宗教方面的書籍及其他物資。梵蒂岡境內的這段鐵路行駛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人員傷亡事件。
⑹ 求各國高速鐵路【高鐵】名稱
中國高速鐵路 China Railway High-speed 【CRH】
日本高速鐵路 ShinKansen或Super Express
法國高速列車 Train à Grande Vitesse 【TGV】
德國城際特快列車 InterCityExpress 【 ICE】
西班牙高速鐵道 Alta Velocidad Española【AVE】
韓國高速鐵道 KTX『Korea Train eXpress 【KTX】
義大利高速列車 Treno Alta Velocità 【TAV】
美國阿西樂特快 Acela Express 【Acela】
(以上包含非英語外文)
資料來源:WIKI
⑺ 世界上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是哪國造的
由西門子和哈爾斯克公司展出了世界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這條電氣化鐵路長約300米,線路呈橢圓形,軌距為l米,在上面運行的機車只有954公斤重,車上裝有2.2千瓦的直流電動機,由150伏的外部直流電源經中間的第三軌供電,以兩條走行軌作為迴路。1881年,在柏林郊區修建了一條2.45公里長的電車線路,採用180伏直流電源,分別由兩條彼此絕緣的軌道供電和作迴路。這種電車形式的電氣化鐵路的出現,極大地刺激了當時西歐、美國和日本。於是,很多國家紛紛開始興建電氣化鐵路。1893年,瑞典在斯德哥爾摩以北11公里長的區段實現了直流電力牽引。1895年,美國在巴爾的摩——俄亥俄間5.6公里長的隧道區段修建了675伏的直流電氣化鐵路。同年,日本在京都的下京區修建了6.7公里長的55 0伏的直流電氣化鐵路。1899年,瑞士在澤巴哈——維提金區段實現了電力牽引。1902年,義大利在瓦爾切里納線上修建了一條三相交流電氣化鐵路。不過這些電氣化鐵路大都是採用低壓直流和三相交流的,而且又都是修建在工礦線路和一些大城市的近郊線路上。後來,隨著工業的發展,逐漸發展到城市之間和運輸繁忙的鐵路干線上來了。
2、世界電氣化鐵路發展現狀與前景
到了20世紀50年代,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為了完成急劇增長的運輸任務,以及與其他運輸業競爭的需要,開始大規模地進行鐵路牽引動力現代化的建設,電氣化鐵路的建設速度不斷加快,修建的國家逐漸增多。獨聯體(原蘇聯)、日本、德國、法國、義大利和波蘭等國家的主要鐵路干線都已實現了電氣化,而且已經初步成網。近年來,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度、朝鮮電氣化鐵路發展很快。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也開始發展電氣化鐵路。特別是我國電氣化鐵路更有了飛速的發展,現在,我國的電氣化鐵路建設速度,已躍居世界前列。
現在,世界已進入建設高速電氣化鐵路的新時期,修建的國家越來越多。已建成的國家有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西班牙、波蘭等,正在修建的國家有美國、瑞士、奧地利、瑞典、比利時、韓國、獨聯體等,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印度和我國台灣省等也在積極籌建高速電氣化鐵路。到目前為止,時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電氣化鐵路長度已達5500多公里。預計到下個世紀初,世界高速電氣化鐵路長度將達到30000多公里。
⑻ 世界上第一條國際鐵路是哪一條
國際鐵路運輸 概述 鐵路運輸是國際貿易運輸中的主要運輸方式之一。世界上第一條鐵路出現在1825年的英國,其後鐵路建設迅速發展,到19 世紀末,世界鐵路總里程達65 萬公里,目前已有140 多萬公里。世界鐵路分布很不平衡,其中歐洲、美洲各佔世界鐵路總長度的1/3 ,而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加在一起僅佔1/3 左右。世界上鐵路總長度在5 萬公里以上的國家是:美國、蘇聯、加拿大、印度和中國。西歐、北美各國間鐵路相互銜接溝通。世界鐵路發展的主要趨勢是運輸設備的現代化和運輸管理自動化。從40 年代中期起,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和西歐極力發展內燃機車和電氣機車,如瑞士鐵路已全部實現電氣化。德國、日本、法國等電氣化比重高達80 %以上。近20 多年來,發達國家發展高速列車,其中客車最高速度可達300 公里/小時左右,貨車一般在100 公里/小時左右。目前,西歐各國通力合作,興建高速鐵路系統。以北歐和蘇格蘭為兩端起點,貫穿歐洲大陸,並與西班牙、義大利、希臘的鐵路相銜接,全長3 萬公里。還有高速的磁懸浮列車已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投入營運。世界各國採用的鐵路軌距不盡相同,其中以1435 毫米的最多,稱標准軌距,大於標准軌的為寬軌,其軌距多為1520 毫米,小於標准軌的為窄軌,其軌距有1067 毫米和1000 毫米兩種,如我國的台灣和海南島鐵路軌距為1067 毫米。 國際鐵路運輸中的主要鐵路干線 (1) 西伯利亞大鐵路 東起海參崴,途經伯力、赤塔、伊爾庫次克、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車里雅賓斯克、古比雪夫,止於莫斯科。全長9300 多公里。以後又向遠東延伸至納霍德卡———東方港。該線東連朝鮮和中國;西接北歐、中歐、西歐各國;南由莫斯科往南可接伊朗。我國與前蘇聯、東歐國家及伊朗之間的貿易,主要用此干線。 (2) 加拿大連接東西兩大洋鐵路 ① 魯珀特港———埃德蒙頓———溫尼伯———魁北克 (加拿大國家鐵路); ② 溫哥華———卡爾加里———溫尼伯———散德貝———蒙特利爾———聖約翰———哈利法克斯 (加拿大太平洋大鐵路); (3) 美國連接東西兩大洋鐵路 ① 西雅圖———斯波坎———俾斯麥———聖保羅———芝加哥———底特律 (北太平洋鐵路); ② 洛杉礬———阿爾布開克———堪薩斯城———聖路易斯———辛辛那提———華盛頓———巴爾的摩 (聖菲鐵路)———洛杉磯———圖森———帕索———休斯頓———新 奧爾良 (南太平洋鐵路); ③ 舊金山———奧格登———奧馬哈———芝加哥———匹茲堡———費城———紐約 (聯合太平洋鐵路)。 (4) 中東———歐洲鐵路 從伊拉克的巴士拉、向西經巴格達、摩蘇爾、敘利亞的穆斯林米亞、土耳其的阿達納、科尼亞、厄斯基色希爾至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過博斯普魯斯大橋至伊斯坦布爾,接巴爾干鐵路,向西經索非亞、貝爾格萊德、布達佩斯至維也納,聯接中、西歐鐵路網。 國際鐵路運輸的特點 國際鐵路運輸是在國際貿易中僅次於海運的一種主要運輸方式。其最大的優勢是運量較大,速度較快,運輸風險明顯小於海洋運輸,能常年保持准點運營等。 中國的國際鐵路運輸 我國的國際鐵路運輸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國際鐵路聯運 ,第二種是對港澳地區的鐵路運輸。 A.國際鐵路聯運 國際鐵路聯運,發貨人由始發站托運,使用一份鐵路運單,鐵路方面便根據運單將貨物運往終點站交給收貨人。在由一國鐵路向另一國鐵路移交貨物時,不需收、發貨人參加,亞歐各國按國際條約承擔國際鐵路聯運的義務。 我國通往歐洲的國際鐵路聯運線有兩條:一條是利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大陸橋貫通中東、歐洲各國;另一條是由江蘇連雲港經新疆與哈薩克鐵路連接,貫通俄羅斯、波蘭、德國至荷蘭的鹿特丹。後者稱為新亞歐大陸橋,運程比海運縮短9O00公里,比經由西伯利亞大陸橋縮短300O公里,進一步推動了我國與歐亞各國的經貿往來,也促進了我國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B.對港澳地區的鐵路運輸 對港澳地區的鐵路運輸按國內運輸辦理,但又不同於一般的國內運輸。貨物由內地裝車至深圳中轉和香港卸車交貨,為兩票聯運,由外運公司簽發"貨物承運收據"。京九鐵路和滬港直達通車後,內地至香港的運輸更為快捷,由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系自由港。放貨物在內地和香港間進出,需辦理進出口報關手續。 對澳門地區的鐵路運輸,是先將貨物運抵廣州南站再轉船運至澳門。
⑼ 歐洲第一條高速鐵路是哪到哪是什麼時候的事
歐洲第一條高速鐵路是1970年,義大利修建,從羅馬到佛羅倫薩. 該線路走向大體與既有線平行,並合理利用了部分原有車站和其他技術設施,全場238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橋隧總長約105公里,占線路全長的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