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詳解:義大利葡萄酒發展歷史
前篇
有朋友問義大利葡萄酒難學嗎?「難!」
當被問到為什麼的時候,我只是透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因為它的歷史悠久且風格眾多。聽者通常一頭霧水,本就迷離的眼神更多了迷惘的色彩。看來是時候八一八義大利那富有傳奇色彩的葡萄酒歷史了,它很長,很厚重,適合用一種瞻仰的心情來體會。准備好了嗎,now, we』ll go !
在義大利的一些區域發現了來自於第四紀(248萬年前)形成的野生歐洲種葡萄樹化石......(由於年代過於久遠,請自動忽略)
在義大利境內,葡萄被人工種植的歷史要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當時的伊特拉斯人(Etruscans)開始聚居在現今托斯卡納(Toscana)和翁布里亞(Umbria)地區。他們馴化了野生葡萄樹,用樹木作為人工栽培葡萄藤的天然支撐,形成離地面較高的修剪方式。而這種修剪方式也是目前在義大利某些產區還廣泛使用的high-trained system 的前身。早在公元前7世紀,伊特拉斯人就創造了葡萄酒貿易的繁榮,甚至出口到法國南部和西班牙,葡萄酒成為他們的核心文化之一。直到公元前6世紀,伊特拉斯人占據了義大利中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波河(Po River)沿岸的北部地區,包括倫巴第(Lombardia),威尼托(Veneto),皮埃蒙特(Piemonte),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Romagna),達到強盛時期。他們教授在Piemonte、Lombardia、Veneto的原住民先進的種植和釀造方法,以及如何儲存葡萄酒。但好景不長,在公元前5世紀,凱爾特人(Celtic)佔領了義大利北部,並取代了伊特拉斯人的地位。(強悍的Celtic啊,為Etruscans小悲傷了一下,真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啊!)
另一方面,從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希臘移民到了義大利南部沿岸,在現今的西西里島(Sicilia)、坎帕尼亞(Campania)、卡拉布里亞(Calabria)、巴西利卡塔(Basilicata)、普利亞(Puglia)等大區建立了殖民城市。希臘殖民者不僅對當地的政治、文化影響深遠,奠定了之後羅馬文化的基礎之外,還為南部帶入了先進的種植和釀造技術,正如同伊特拉斯人在北部和中部扮演的角色一樣。他們發現南部適宜的氣候和多樣性的土壤更易激發葡萄的潛力,於是從希臘帶來了很多葡萄品種,Muscato(Muscat Blanc a Petits Grains)就是在當時引進的。自那時起,希臘人就稱義大利南部為「Oenotria」,意為葡萄酒之鄉,並將葡萄酒跟希臘神話里的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聯繫到一起,而後來的羅馬人給酒神起了新的更響亮的名字——巴克斯(Bacchus).
如果說前面的歷史還屬於小清新,那接下來的這一段漫長的羅馬史就為義大利葡萄酒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公元前4世紀起,羅馬共和國(Roman Republic)逐漸成為義大利半島主要的政治和軍事權威。羅馬人汲取了伊特拉斯人和希臘人最好的栽培和釀造技術,一些特定的白葡萄酒,例如Lazio』s Caecubum, Campania』s Falernum, Sicilia』s Mamertinum,被認定為義大利最早的Grand Crus。當時羅馬人的飲酒時尚沿襲了希臘人的習慣,喜歡喝甜型酒,飲用的時候需要加水稀釋,否則會被認為是粗魯的行為。因為希臘人認為葡萄酒是神賜的產物,只有神才能純飲,而凡人只配飲用稀釋後的酒,以免造成情緒失控。而葡萄酒的封瓶也借鑒希臘人的傳統,採用松香和草本植物等等。
羅馬共和國的統治將近500年,大家都相安無事,哪知道在公元前49年,突然冒出個尤里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這樣的大獨裁者,被歷史學家稱為羅馬帝國的無冕之王,尊為凱撒大帝!在公元前42年,羅馬帝國內的公民都被授予羅馬人稱謂,並且實現了歷史上第一次領土的統一。他的侄子Octavius在公元前27年稱帝,稱號奧古斯塔大帝(Augustus),成為了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而當時的羅馬城也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容我膜拜一下下)在奧古斯塔統治時期,義大利北部的葡萄酒受到了重視和尊重,特別是產於Veneto產區Verona周邊的Retico (Amarone和 Recioto的前身,好激動,那麼早就開始流行了),以及產於Friuli Venezia Giulia的享譽盛名的Pucinum (用Glera葡萄釀造的酒).義大利成為了葡萄酒生產和貿易的中心,四通八達通向羅馬的道路像網一樣覆蓋了整個歐洲,大大促進了葡萄酒的運輸。
之後經過幾任羅馬皇帝的勵精圖治,到公元117年(相當於我國的東漢時期),羅馬帝國占據了包括不列顛在內的整個西歐,外加中歐、東歐、地中海沿岸的大部分領土,以及非洲北部和中東地區。如此廣袤的疆土被劃分成眾多的大行政區進行管制。凡是羅馬人入駐的地方,都會帶去葡萄樹,以及栽培和釀造技術,例如在西班牙、法國羅納河谷、勃艮第、波爾多,德國莫澤爾和萊茵河流域。
無獨有偶,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就像東漢遷都洛陽一樣,康斯坦丁大帝(Constantine)亦在公元330年遷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羅馬城的政治和軍事地位大大削減。在395年,羅馬帝國分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也稱拜占庭帝國),西羅馬以米蘭為都城,後又遷到北部拉文納(Ravenna),而東羅馬依然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公元5世紀初,日耳曼民族部落——哥特族(Goths)和汪達爾人(Vandals)先後入侵義大利北部,最終導致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覆滅。蠻族的入侵,更使得經濟崩塌,葡萄酒貿易出現了嚴重的退化期.....
大羅馬的榮光,就這樣一去不復返!
中篇
「All Roads Lead to Rome」——條條大道通羅馬。我在學生時代對這句諺語的理解是殊途同歸,或者類似有志者事竟成之類。但看了義大利史,才知道它的出處是有些悲壯的意味。
公元五世紀,西羅馬帝國內政腐敗,且受到日益強悍的日耳曼族群勢力的嚴重威脅。西哥特王阿拉里克(Alaric)一直想要攻佔羅馬,但是屢屢敗於西羅馬將軍斯提里科(Stilicho)之手。斯提里科是保衛西羅馬帝國的功臣,卻被讒臣陷害,終於在公元407年,西羅馬皇帝霍諾留(Honorius)下令將其斬首。阿拉里克得到斯提里科被殺的消息後,仰天長笑:「終於沒有人能阻止我去羅馬了。」當他手下的將軍問:「不知大王打算走哪條路去羅馬?」
西哥特王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All Roads Lead to Rome!
西羅馬帝國的覆滅標志著歐洲黑暗時期(6-13世紀)的開始。所謂唇亡齒寒,僅存的東羅馬帝國也在風雨中飄搖。公元568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倫巴第族人(Lombards)攻陷義大利北部,隨後占據大部分義大利中部和南部地區。這一局面導致東羅馬帝國的領土日漸縮減,只剩下威尼托、義大利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區,西西里島和撒丁島。而羅馬城周邊區域則建立羅馬公國(Duchy of Roma),由教皇Pope管制。
當倫巴第人以為高枕無憂的時候,法蘭克國王查理曼(Charlemagne)在774年帶領軍隊打敗了倫巴第人,同時也保衛了教皇的領地。為了表彰查理曼護衛有功,教皇在聖彼得大教堂為其加冕,並賜封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Holy Roman Empire)。其實查理曼本身也是日耳曼民族的後裔,就看到兩大日耳曼民族爭來斗去。之後在公元9世紀,阿拉伯人入侵義大利南部,統治了西西里島長達100年之久,直到法國諾曼底人打敗了阿拉伯人,西西里島建立了西西里王國,歸屬於諾曼底人管轄。
公元11世紀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法國、西班牙、英格蘭在經歷變革陣痛之後進入了君主制,但義大利仍然是分裂成眾多的王國、公國、侯國和小的自治區,這使得義大利的命運發生了轉變。長年的戰亂,苦的可是義大利葡萄酒產業啊!在黑暗時期,即便是葡萄酒生產沒有完全終止,但對高品質葡萄酒的需求已經大大減少,而且由於戰亂,運輸葡萄酒也變得相當危險。慶幸的是,教會將葡萄樹栽種和釀造延續了下來,用於祭祀和醫葯用途。
到14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逐漸興起的富商們開始渴望更好質量的葡萄酒。一些領地的執政團是由貴族家族掌控,他們擁有巨額的財富和強大的影響力,直接關繫到整個所在自治區的命運。最著名的有佛羅倫薩的美帝奇家族(Medici),米蘭的斯佛撒家族(Sforza)和維斯孔蒂家族(Visconti),曼多瓦的貢扎加家族(Gonzaga)。在同時期興起的沿海城市,威尼斯、熱那亞和比薩,成為了重要的貿易和軍事中心,被譽為「海上共和國」,位列歐洲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這三大城市控制著地中海貿易,也包括葡萄酒貿易,並且相互競爭,直到威尼斯雄踞第一的地位。
而那些義大利重要的葡萄品種,例如Nebbiolo、Barbera、Garganega也在這一時期的歷史文獻中首次記載,再次見證了義大利葡萄酒歷史的榮光!
後篇
義大利在經歷了文藝復興時期之後,雖然文化方面得到了偉大的復興,但相比法國、西班牙等國在政治、軍事方面依然很薄弱。因此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列強把義大利變成了他們的主戰場,法國占據了皮埃蒙特,西班牙則占據了從北到南的大部分地區,而義大利統治的區域就僅剩威尼斯共和國(Republic of Venezia)和教皇屬地(Papal States)是獨立的。
美洲大陸在1492年被發現以後,地中海貿易失去了昔日的輝煌,義大利開始出現經濟危機。而受經濟危機影響最深的就是義大利南部區域。動盪不安的政局,以及遠離大西洋航運等因素,使得義大利相對孤立而無法將葡萄酒出口到北歐國家。閉塞的市場環境,使得義大利葡萄酒產業革新相對滯後,當法國和德國在17世紀就開始使用軟木塞和玻璃瓶時,義大利是直到19世紀才開始採用。
19世紀,義大利再次實現統一,但各區域擁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語言和法律,經濟和社會環境也各不相同,南部依然遠遠落後於北部和中部的發展。政府實施了大量變革來應對這些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一些著名的義大利酒,Barolo, Chianti和Brunello di Montalcino沿襲了當時19世紀流行的風格和配方。在一些重要產區,種植和釀造學校再次興起,例如威尼托的科內利亞諾、聖米歇爾阿迪傑農業研究所、皮埃蒙特阿爾巴葡萄酒釀造學校等等。
一戰時期,義大利加入法國、大不列顛、俄羅斯的協約國,雖然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也進一步加深了整個社會政治、經濟的危機。當法西斯主義日漸掌權,墨索里尼統治下的義大利加入了德國、日本陣營,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對墨索里尼無感,但在他的治下,卻大量興起了城市市政建設,力圖重振羅馬時期的繁榮景象,並且發起了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也算是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功績)。1946年,義大利建立共和國。僅僅十年後,經濟和工業的快速復甦,使義大利再次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
㈡ 甜品是一種廣受追捧的美食,意式甜品有哪些呢
義大利甜品作為正餐後的美味,最大優點就是精緻可口。義大利的甜點種類繁多,包括著名的提拉米蘇,朗姆酒糕,西西里乳酪卷,牛角麵包,意式圓頂蛋糕,義大利脆餅,意式乳酪,外交官方糕,曼多瓦酥餅,那不勒斯派,義大利杏仁餅,西西里乾酪蛋糕,糖霜條,甜酥包等。
提拉米蘇。這款甜品的知名度不用多說。提拉米蘇以芝士為原料,用手指餅干為輔料,並加入適量的可可或者咖啡粉製作而成,口味的層次感豐富,最重要的事甜味適中,非常受到人們的喜愛。冷涼的意式濃縮咖啡,朗姆酒,雞蛋和白砂糖。蛋清和蛋黃分離,蛋清加入白糖打泡,蛋黃中加入芝士和朗姆酒,製作成蛋黃芝士醬。手指餅干,打泡蛋清和蛋黃芝士醬分成鋪在模具中,冷藏兩天,最後撒上可可粉就完成了。
外交官方糕。該甜品在義大利非常流行,三層烤制的酥皮中間塗抹了厚厚的奶油,口感香甜和酥脆。
㈢ 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出自那個國家
1516年9月12日,法王法蘭索瓦一世在夏宮舉行盛大的生日宴會。余興節目中,在假山的大帳幕下,有身著美麗服飾的24位少女並排演奏大提琴、中提琴等樂器,迷倒了當時在座的紳士淑女。尤其是其中一位拉中提琴的少女風姿綽約、技藝高超,使在場的義大利畫家達?芬奇深受感動。達?芬奇立刻把這位少女請到自己身邊,希望她能到家裡充當模特兒,因為他想畫一幅以「音樂」為題材的畫,掛在法王的宮廷中。 但是這位少女要看護生病的哥哥無法離開巴黎,因此婉拒了這個要求。她的哥哥名叫伯多祿,是曼多瓦鎮上著名的弦樂器製造商的兒子,他不僅繼承祖傳手藝精通弦樂器製作,且善於作曲。當初,他認為巴黎是世界之都,一定有深具慧眼之士能賞識自己所作的樂器,所以來到巴黎。不料巴黎名流愛慕虛名,喜好義大利的樂器,對於他的精心之作不屑一顧。他因失意與貧困而病倒在貧民窟里。 達?芬奇聽完了這位少女的敘述,知道夏宮里演奏的那首悅耳動人的曲子是她哥哥的作品時,內心深受感動,決定幫助她。 一天,達?芬奇來到巴黎的貧民窟專程拜訪他們。伯多祿十分感動,說如果能製成只有4根弦的新樂器,一定能發出比六弦提琴更完美的聲音,他還拿出設計圖詳細說明。 達?芬奇為了鼓勵他製作完成這種創新的樂器,決定買下它,並且先付了定金才回去。伯多祿抱病日夜趕工。到了約定的日子,達?芬奇又來了,看到樂器已經製作完成,伯多祿也疲憊得幾乎沒有說話的力氣。他的妹妹凱瑟琳拉著他作的那首曲子,達?芬奇側耳傾聽,只覺旋律時而如春風輕柔,時而如江水奔騰;時而如仙女飛舞,時而如百鳥爭鳴,達?芬奇從未聽過這樣美妙且令人感動的樂曲,不禁熱淚滾滾。 正當樂曲將終,發出一聲響亮的音符後,弦突然斷了,大家感到震驚,再看伯多祿-這位年輕而前途無量的藝術家的靈魂已隨著弦斷離開人世了。 他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第一把小提琴。
㈣ 圖蘭朵計劃中包含哪些音樂學院
圖蘭朵計劃是義大利政府針對中國藝術生去義大利留學的政府計劃,它是專門針對中國藝術、音樂、美術和設計類學生的官方計劃,目的是讓中國的藝術類學生能順利入讀義大利大學,「圖蘭朵計劃」可以說是藝術類學生的「馬可波羅計劃」。取得該項目資格的中國學生在義大利六至八個月的語言課程結束之後,如果通過了最終的課程考試,可以在其選擇的藝術或音樂類學院注冊學習。學生在公立大學學習期間免學費,同時可申請多種獎學金和助學金。
圖蘭朵計劃音樂類-國立大學:卡斯泰爾弗蘭科威尼托阿戈斯蒂諾音樂學院、阿奎拉阿爾弗雷多卡塞拉音樂學院、亞德里亞安東尼奧音樂學院、特拉帕尼斯孔特里諾安東尼奧音樂學院、安東尼奧維瓦爾第-亞歷山大音樂學院、薩基博伊托-帕爾馬音樂學院、維琴察音樂學院、威尼斯音樂學院、切塞納音樂學院、帕多瓦音樂學院、波爾扎諾音樂學院、阿維里諾音樂學院、維博瓦倫蒂納音樂學院、維羅納音樂學院、加爾達湖岸音樂學院、特蘭托音樂學院、雷焦卡拉布里亞音樂學院、佩魯賈音樂學院、羅維戈音樂學院、波坦察音樂學院、拉斯配齊亞音樂學院、佩薩羅音樂學院、庫內奧音樂學院、博洛尼亞音樂學院、費爾莫音樂學院、費拉拉音樂學院、皮亞琴察音樂學院、的里雅斯特音樂學院、科莫音樂學院、米蘭音樂學院、都靈音樂學院、諾瓦拉音樂學院、弗羅西諾內音樂學院、布雷西亞音樂學院、達爾福波阿里奧特爾梅音樂學院、曼多瓦音樂學院、薩薩里音樂學院、佛羅倫薩音樂學院、佩斯卡拉音樂學院、巴里音樂學院、熱那亞音樂學院、莫諾波利音樂學院、拉蒂納音樂學院、卡利亞里音樂學院、羅馬音樂學院、薩勒諾音樂學院、那不勒斯音樂學院、科森察音樂學院、萊切音樂學院、福賈音樂學院、羅迪加爾加尼科音樂學院、帕勒莫音樂學院、貝內文托音樂學院、特拉莫音樂學院、塔蘭托音樂學院、卡塔尼亞音樂學院、帕維亞音樂學院、里米尼音樂學院、特爾尼音樂學院、拉維納音樂學院、盧卡音樂學院、摩德納卡皮音樂學院、錫耶納音樂學院、卡爾塔尼塞塔音樂院。
㈤ 求義大利圖蘭朵計劃申請條件,還有語言要求。
義大利相對英語來說是比較難學的,但是如果你用心了,努力了應該不成什麼問題。
簽證要求是A2. 大學錄取要求是B1
義大利語歐洲通行標准
A1級別:簡單單句
A2級別:日常生活
B1級別:流暢交流
B2級別: 中 級
C1級別: 高 級
C2級別:完全掌握
圖蘭朵計劃錄取成績以及換算公式:
義大利使館針對藝術生高考成績的最新要求
有意參加2011年圖蘭朵計劃的學生請注意:分數要求有所更改,煩請按照如下的計算方式來換算總成績。
公式:[高考成績+(藝術分÷藝術成績總分)×750] ÷2
(註:總成績大於等於380分方可參加該計劃)
國立大學-美術
招生院校 國立美術學院
院校 都靈阿爾貝蒂娜美術學院、巴里美術學院、博洛尼亞美術學院、布雷拉美術學院-米蘭、卡拉拉美術學院、卡塔尼亞美術學院、卡坦扎羅美術學院、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福賈美術學院、弗羅西諾美術學院、拉奎拉美術學院、萊切美術學院、馬切拉塔美術學院、那不勒斯美術學院、巴勒莫美術學院、羅馬美術學院、薩薩里美術學院、烏爾比諾美術學院、威尼斯美術學院、塔尼亞美術學院、聖加卡達里巴蒂亞蒂美術學院
招生專業 室內設計,媒體藝術設計,平面設計,時裝設計,平面造型設計,展覽展示與博物館設計,繪畫,舞檯布景,雕塑,漫畫,當代藝術保護和修復,平面藝術,多媒體藝術,圖片修復,繪畫修復,視覺藝術和展示,情景劇舞檯布景,藝術和文化保護,大理石修復和保存,歷史藝術遺產,多媒體視覺傳達理論與技巧,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技巧,當代宗教藝術
學費 國立大學本碩均免費
學制 本科3年 碩士2年
語言 義大利語
國立大學-音樂
招生院校 國立音樂學院
院校 卡斯泰爾弗蘭科威尼托阿戈斯蒂諾音樂學院、阿奎拉阿爾弗雷多卡塞拉音樂學院、亞德里亞安東尼奧音樂學院、特拉帕尼斯孔特里諾安東尼奧音樂學院、安東尼奧維瓦爾第-亞歷山大音樂學院、薩基博伊托-帕爾馬音樂學院、維琴察音樂學院、威尼斯音樂學院、切塞納音樂學院、帕多瓦音樂學院、波爾扎諾音樂學院、阿維里諾音樂學院、維博瓦倫蒂納音樂學院、維羅納音樂學院、加爾達湖岸音樂學院、特蘭托音樂學院、雷焦卡拉布里亞音樂學院、佩魯賈音樂學院、羅維戈音樂學院、波坦察音樂學院、拉斯配齊亞音樂學院、佩薩羅音樂學院、庫內奧音樂學院、博洛尼亞音樂學院、費爾莫音樂學院、費拉拉音樂學院、皮亞琴察音樂學院、的里雅斯特音樂學院、科莫音樂學院、米蘭音樂學院、都靈音樂學院、諾瓦拉音樂學院、弗羅西諾內音樂學院、布雷西亞音樂學院、達爾福波阿里奧特爾梅音樂學院、曼多瓦音樂學院、薩薩里音樂學院、佛羅倫薩音樂學院、佩斯卡拉音樂學院、巴里音樂學院、熱那亞音樂學院、莫諾波利音樂學院、拉蒂納音樂學院、卡利亞里音樂學院、羅馬音樂學院、薩勒諾音樂學院、那不勒斯音樂學院、科森察音樂學院、萊切音樂學院、福賈音樂學院、羅迪加爾加尼科音樂學院、帕勒莫音樂學院、貝內文托音樂學院、特拉莫音樂學院、塔蘭托音樂學院、卡塔尼亞音樂學院、帕維亞音樂學院、里米尼音樂學院、特爾尼音樂學院、拉維納音樂學院、盧卡音樂學院、摩德納卡皮音樂學院、錫耶納音樂學院、卡爾塔尼塞塔音樂院、
招生專業 樂器(豎琴,大號,吉他,單簧管,低音提琴,圓號,低音管,手風琴,長笛,豎笛,雙簧管,管風琴,鋼琴,薩克斯風,小號,長號,古提琴,大提琴,小提琴,古鋼琴,詩琴,曼陀林,打擊樂器)
室內樂,作曲,樂隊作曲,樂隊指揮,爵士樂,電子音樂,合唱音樂與合唱團,聲樂,音樂知道與多媒體,音樂教育)
學費 國立大學本碩均免費
學制 本科3年 碩士2年
語言 義大利語
私立大學-美術
招生院校 私立美術學院
院校 聖馬蒂諾代斯卡萊私立美術學院、米蘭acme私立美術學院、諾瓦拉私立美術學院、科莫私立美術學院、貝爾加莫私立美術學院、維羅納私立美術學院、庫內奧私立美術學院、拉維納私立美術學院、維博瓦倫蒂納私立美術學院、特拉帕尼私立美術學院、布雷西亞私立美術學院、維特博私立美術學院、拉古薩私立美術學院、
阿格里琴拖私立美術學院、私立米蘭新美術學院、佩魯賈私立美術學院、西拉庫拉薩私立美術學院、布雷西亞私立美術學院、羅馬私立美術學院、熱那亞私立美術學院
招生專業 室內設計,媒體藝術設計,平面設計,時裝設計,平面造型設計,展覽展示與博物館設計,繪畫,舞檯布景,雕塑,漫畫,當代藝術保護和修復,平面藝術,多媒體藝術,圖片修復,繪畫修復,視覺藝術和展示,情景劇舞檯布景,藝術和文化保護,大理石修復和保存,歷史藝術遺產,多媒體視覺傳達理論與技巧,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技巧,當代宗教藝術
學費 6萬—15萬人民幣(每年)
學制 本科3年 碩士2年
語言 義大利語
樓上的說的很對,語言學好了什麼都不是問題。如果還有什麼關於圖蘭朵不了解的可以hi我。 也可以搜一下:義大利圖蘭朵藝術留學,去網上看看。
祝你好運,
㈥ 義大利最好的甜點是什麼呢
這些聲稱義大利人不喜歡甜點的窮paesani人是誰?我祖母,從卡拉布里亞坐船來,每年聖誕節都會做誘人的糕點。她叫朱塞皮娜·埃斯波西托·斯卡切羅。只要能再和她坐到一起,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她和我的姑奶奶安吉麗娜·德盧卡·斯卡切羅(angelina DeLuca Scarcello)也來自Pedace村,他們在美國的大家庭用義大利產的斯卡利利(scalilli)大桶(是的,大桶),把輕薄輕薄的面團油炸,然後在糖或自製的糖漿中捲起來。
我強烈推薦威尼斯、翁布里亞、卡拉布里亞(特別是我們的家鄉佩迪斯)的糕點店,還有我個人最喜歡的西西里島。有一次我去西西里島的大米,只是為了吃甜點。試試著名的西西里安娜卡薩塔蛋糕,用甜的乳清乾酪做的。這就是用眼睛吃飯的意義。你不會錯的。
㈦ 義大利的甜品有哪些種類和分類
義大利點心和基督教的關系非常密切,基督教節慶時,在街頭會看到很多與之相關的傳統點心,比如義大利黃金麵包(pandoro)、復活節鴿子蛋糕(colomba)。特別是在每年聖誕節,午餐時候會使用義大利聖誕麵包(panettone)還有意式奶蛋盅(zuppa inglese)。還有比較為常見的幾種,比如阿芙佳朵(affogato)義大利經典甜品——提拉米蘇(Tiramisu)下面我想詳細介紹幾種大家不太熟悉的意式甜點,但絕對非常典型。意式圓頂蛋糕(Zuccotto)
以祭司的圓帽命名的獨特點心(這款蛋糕最標準的造型師這樣的,很漂亮,因為沒找到那麼多三角糕體的,有很多圓頂蛋糕都是下面的蛋糕,用條狀鋪的或者用手指餅干鋪的)。
㈧ 風靡義大利的甜點有哪些
歡談論食物
其要從羅馬時代開始講起
其後又經歷了文藝復興
到今天
飲食的發展真的是和義大利分不開的
西西里作為義大利甜點的發源地對義大利飲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西西里最常見的一道甜點是什麼呢?
這是一道很特殊的甜點
以管子裝的炸餅包裹
內里填充著瑞可達起士
外加一些糖漬水果
並且衍生有多重口味
味道不要太好這種甜點叫做西西里乳酪卷不過它有一個很特殊的名字:西西里大炮
杏仁面果 - Frutta di Martorana義大利西西里島大區巴勒莫市和特拉帕尼市心靈手巧的人民擅長把杏仁面加工、揉捏、雕刻成逼真的水果。杏仁面果的外部色澤鮮艷內部香甜柔軟。
曼多瓦酥餅 - Sbriciolata曼多瓦酥餅是義大利北方的一種大眾甜點,尤其受到倫巴第大區人民的歡迎。它的名字來自於曼多瓦方言 「brisa」,代表「屑」,它口感酥脆,稍不注意就會吃得一身餅干屑。曼多瓦酥餅的外皮用黃白麵粉和糖烘焙而成,包裹用杏仁、巧克力、黃油、雞蛋黃製成的香甜內餡,還有用軟乳酪混合巧克力、草莓的另一個版本。
松餅 - Ferratelle松餅通常用雙板鐵質模具烤熟,它的名字(Ferratelle)也正是來自於這種模具,松餅既可以是松軟的也可以是酥脆的,是一種在義大利阿布魯佐大區和莫利塞大區特別收到大眾歡迎的甜點。
蜂蜜卷 - Cartellate蜂蜜卷是義大利普利亞大區的特色甜點,在莫利塞大區也受到歡迎,它由卷好的橙色面條製成,表面灑滿蜂蜜。
㈨ 蒼鑫的展出記錄
1993年舉辦「病毒系列」之一(行為藝術),北京
1994年舉辦「踩臉」之二(行為藝術),北京
1994年參加日本「亞細亞現代藝術展」日本,東京、大坂
1995年參加「為無名山增高一米」行為展,北京
參加「中國現代藝術展」,長春
參加「從中國出發新藝術展」,北京參加世界華人裝置藝術文獻展,香港
1996年舉辦「交流」(行為藝術),北京
1997年東四八條52號舉辦「患者綱領」,北京 2000年參加「中國當代四人攝影展」,英國倫敦
參加「國際行為藝術節」,北京
參加「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日本福岡
參加「亞洲藝術節」行為圖片展,巴黎
參加「異常與日常」當代藝術展,上海 2001年參加「虛擬未來」當代藝術展,廣東省美術館
參加「火鍋」中國當代藝術大展,挪威,奧斯陸
參加「第八屆日本國際行為藝術節」日本東京、上野、名古屋
參加「香港-中國當代攝影展」,香港藝術中心
參加「中國現代攝影展」,Galerie畫廊,法國巴黎
參加「米變」行為展,澳門,新加坡,台灣
參加「中國攝影年展」,山東
參加「中國攝影節」,法國尼斯
參加「對話」,義大利曼多瓦青年博物館
參加「對話-第三狀態」,義大利巴里市ChiesaSantaTeresadeiMaschi 2002年參加澳大利亞「悉尼雙年展」,悉尼
參加「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山西平遙
參加「巴黎北京中國當代藝術展」,法國巴黎AvenueGabriel參加「第一屆當代文獻三年展」,廣東美術館 2003年參加「亞洲藝術節」,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
參加「跨界語言」詩歌、行為當代藝術展,北京東京藝術工程
參加「不一樣的一樣」國際當代藝術展,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2004年參加「身體無處不在嗎?」中國當代藝術展,法國馬賽當代美術館
參加「中國當代藝術展」,斯洛文利亞國家美術館
參加「向前進中國當代藝術在新加坡國際大學」,新加坡國際大學美術館
參加「第九屆亞洲國際行為藝術節」日本,東京、名古屋、京都、長野
參加「第四屆平遙國際攝影節798攝影展」,山西平遙
參加「第一屆北京國際建築雙年展」,公眾領地單元展,北京規劃博物館 2005年參加「紅色之外-2」攝影展,瑪蕊拉畫廊,米蘭,義大利
參加「生活在有趣的年代十年中國新攝影」,開放攝影美術館,海法,以色列
參加「幻影天堂」中國當代新攝影,芬蘭,赫爾幸基當代美術館
參加「100個藝術家在一個美術館」,義大利,Casoria國際當代美術館
參加「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 2006年舉辦「生存的轉譯蒼鑫個展1993-2006」,程昕東當代藝術空間(II),北京
舉辦「生存的轉譯蒼鑫個展1993-2006」,10ChanceryLaneGallery,香港於英國倫敦進行14人「身份互換」作品,紅樓軒基金會,倫敦
參加「Transfashionlad」,CCCB當代美術館,巴塞羅那,西班牙
參加「變動中的自我景觀-中國先鋒攝影十人展」,亞洲藝術中心,北京
參加「中國之窗」中國當代藝術展,ARKO美術館,首爾,韓國 2007年舉辦「蒼鑫」個展,華藝莎,印尼
參加「中國當代社會藝術展」,俄羅斯特列恰科夫國家美術館,莫斯科參加「中國製造」,路易斯安娜美術館,哥本哈根,丹麥
參加「第7屆嘎納攝影節」,嘎納藝術中心,首爾,韓國
參加「正在建設中中國當代藝術展」,休斯敦,美國
參加「拆那-CHINA」攝影展,愛爾樂攝影節2007,法國
參加「蒼鑫×朱銘」,崎玉縣立近代美術館,日本
參加「動物兇猛動物藝術的中國方式」,墨畫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