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故事有哪些

義大利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10 11:05:27

⑴ 外國戰爭故事:義大利戰爭

義大利戰爭是中世紀歐洲強國法國和西班牙為爭奪對亞平寧半島的霸權而在義大利領土上進行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爭。

1494年1 月,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宣稱:自己作為安茹王朝(屬法蘭西王朝的旁系)的繼承人有權佔有斐迪南一世的領地。8月,查理八世率兵 3.7萬人(其中包括瑞土雇傭兵),野炮136門,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向那不勒斯開進,標志著義大利戰爭的開始。從1494年到1559年,義大利戰爭分為 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494~1504年。這一時期的核心是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王國。在義大利親法貴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軍隊穿越 羅馬全境,經過米蘭公國和教皇國直逼那不勒斯。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羅馬教皇任命他為那不勒斯國王的授職書後,便於2月23日開進那不勒斯城,阿 拉岡王朝國王弗蘭第諾驚慌出逃。查理八世自稱是「法蘭西、那不勒斯和君土坦丁堡的國王」。

義大利各國首腦害怕法國勢力的加強和發生全 民起義,於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聖同盟」(也稱「威尼斯同盟」)以圖驅逐法軍。參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蘭公爵和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神聖羅馬帝 國」(德意志)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盟。查理八世急忙從那不勒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爾諾沃遭「神聖同盟」軍隊包 圍。法軍戰敗。1496年12月,法國撤出那不勒斯,但軍隊主力得以保存。查理八世的繼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國退出義大利,於1499年遠征米蘭公國。在 1499~1500年幾次交戰中,法國先後獲勝,相繼佔領米蘭和倫巴第。1500年,法、西兩國勾結佔領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岡王朝,法、西兩國軍隊共 同佔領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兩國因分贓不均爆發戰爭。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亞諾河畔一戰,西軍獲勝,法軍被迫放棄那不勒斯王國,使 其淪為西班牙領地。

第二時期:1509~1515年。這一時期從「康布雷同盟」對威尼斯共和國發動戰爭開始。1508年12月,由於 威尼斯共和國借驅逐法國之機大肆擴張領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勢力聯合起來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員包括西班牙、法國、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共同 對威尼斯作戰。佛羅倫薩、費拉拉、曼圖亞及其他義大利國家也先後加入該同盟。1509年4月,羅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禮拜和舉行宗教儀式。同年春,法國出兵 威尼斯,佔領它在倫巴第的領地,5月14日在阿尼亞代洛一戰,擊敗威尼斯軍隊,取得重大勝利。1511年10月,威尼斯、羅馬教皇、西班牙、英國和瑞士組 成「神聖同盟」,共同對法作戰。1512年,法軍以2.5萬人、火炮50門的兵力在拉韋納擊潰由1.6萬人、24門火炮組成的西班牙軍隊。但是,「神聖羅 馬帝國」皇帝從法軍召回德國雇傭兵、瑞士雇傭兵投向威尼斯,法軍被迫退卻,並於1512年底放棄倫巴第。

法蘭西斯一世繼位後於 1515年9月又奪走米蘭公國。1516年8月,法、西兩國簽訂《努瓦永和約》,把米蘭和那不勒斯分別劃歸法國和西班牙。教皇也於1516年底同法蘭西斯 一世簽訂教務專約,承認法對米蘭、帕爾馬、皮亞琴察的佔領。1517年,法、西和「神聖羅馬帝國」締結《康布雷條約》,肯定了法國在義大利的既得利益和優 勢地位。然而,戰爭不會就此結束。

第三時期:1521~1559年。這一時期以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 皇帝(即查理五世)後,法、西瓜分義大利的戰爭為標志。1521年戰爭爆發,1522年法軍在比科卡戰中失利,德國僱傭軍打敗了擔任法軍突擊力量的瑞士雇 佣軍。1525年2月的帕維亞一戰,法軍慘敗,法皇被俘。1527年,戰爭再度爆發,雙方各有勝負。1529年,法國在不利形勢面前被迫與查理五世簽訂和 約並放棄對義大利的主權要求。7年過後,法蘭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戰爭,佔領了皮埃蒙特和薩伏依。1538年,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為期10年的停戰協 定。法國使者在米蘭被殺一事引起了1542~1544年的戰爭,法國同丹麥、瑞典、奧斯曼帝國結盟,查理五世與英國結盟。法軍先後佔領威尼斯和馬里尼亞 諾,但查理五世卻攻入法國境內。雙方於1544年簽訂《克雷普和約》。1551年再度爆發義大利戰爭。交戰雙方互有勝負,誰也不佔明顯優勢。1559年4 月,法、西締結《卡托——康布雷西和約》,正式結束了法國對義大利的爭奪,西班牙在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和撒丁的統治得以鞏固,義大利的分裂局 面依然繼續。

⑵ 義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什麼奇葩歷史故事

要說到二戰時期的奇葩國家,那就不得不提起德國的“得力助手”義大利!可謂是承包了二戰時期的所有笑點,別的國家在前線沖鋒陷陣,義大利卻在前線耍寶賣乖!


北非戰場耍寶的意軍

二戰義大利奇葩事件四:在北非戰場英軍多次的接受了意軍的投降後,變得很是不耐煩!有一次英軍接受了持槍意軍的投降後,由於英軍只顧著收拾戰利品,就忘了管理投降的意軍,於是就向他們吼道:“都別吵吵,哪涼快哪呆著去!”然後又扎頭到處搜索物資去了,結果無奈的意軍只好找到英軍要建造俘營的原材料,自己搭建起了戰俘營讓後將自己關了起來!說實在的意軍自力的能力屬實有點強!

⑶ 義大利有哪些經典神化故事、傳說!!~~~

義大利,古代是叫古羅馬。
古羅馬神話是古羅馬帝國在接受基督教以前信仰的宗教。
古羅馬人將拉丁民族的古代神話和古希臘神話結合起來,大量吸收希臘諸神改造成羅馬的神,所以古羅馬神話和古希臘神話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古羅馬神話對歐洲文化影響較深。天上諸星座原來都是希臘人以神話人物和諸神命名的,但目前學術界使用的都是羅馬名。

⑷ 義大利都有什麼樣的愛情故事

當我在被譽為四串文化明珠的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維羅納徜徉,當我置身其中品味那古謎與美麗傳說時,卻意外地發現,在義大利的諸多名勝古跡都有一個美麗浪漫而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它們是那樣的生動,那樣的鮮活,一處古跡承載一個愛情故事,一個愛情故事妝點一處風景;故事使風景更美麗,風景讓故事更動人。

在羅馬,為愛情許個願

在一個人潮湧動的噴泉旁,主人公背向池水,將第一枚硬幣由左心房丟過右肩,一道美麗的銀亮色的拋物線滑過池水上空,硬幣慢慢地飄落於水底。接著,第二枚硬幣以相同的姿態又從主人公的手心拋落於水池……

這是一個虔誠的游戲,是《羅馬之戀》、《羅馬童話》等經典愛情片的經典鏡頭。這個地方就是羅馬著名的特萊維噴泉,是情侶們在羅馬的必游之地。

在這里拋幣許愛情願的人,據說有兩種,一種是熱戀中的未婚情侶,希望愛情成功,白頭偕老;另一種是另有所愛的已婚男女,希望離婚成功,早日與婚外情人並結連理。不論是那種人,當每一枚硬幣緩緩沉落,隨著「叮咚」一聲脆響,拋幣人的心情一下子就舒展開來,對生活對愛情更加充滿希望。彷彿那「叮咚」的聲音,就是許願池對他們美好願望的回應。

在佛羅倫薩,邂逅夢中情人

到了義大利,當然也不能錯過佛羅倫薩。詩人徐志摩給這座城市的譯名是「翡冷翠」,聽聽這樣的名字,便足以喚起人們對這座城市的美好遐想和珍貴回憶。

在貫穿全城的阿爾諾河上,橫跨著很多座造型優美的古橋,每座古橋都記錄著一個昔日的傳說。但最不能不去的,是位於三聖橋下邊的老橋,那是阿爾諾河上的唯一的廊橋,像一條「空中走廊」,把烏菲齊美術館和比蒂宮連成一體。而這座橋之所以出名並不在於建築藝術本身及其實際功用,而是這里曾經演繹過另一個版本的「廊橋遺夢」,它的主人公便是大名鼎鼎的偉大的詩人但丁。

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陽光灑在阿爾諾河上,波光閃閃,把河上的廊橋和橋畔的行人映襯得更加光彩奪目。一位高貴而美麗的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在河畔漫步,正往老橋走來;這時,但丁正從廊橋的另一頭朝著少女的方向走來,兩人在橋頭不期而遇。但丁凝視著少女,既驚喜又悵然;而少女卻手持鮮花,雙目直視前向,徑直從但丁身邊走過,彷彿沒有看見但丁。但她的眼裡放射出的那異樣的光芒和臉上異樣的潮紅卻透露出少女情動的信息。

這是著名畫家享利·豪里達在他的油畫《邂逅》中所描繪的但丁與貝特麗絲相遇並一見鍾情的情景。畫中手持鮮花的少女就是詩人但丁的夢中情人貝特麗絲。

其實,這幅油畫所描繪的僅僅只是但丁初戀的開始。貝特麗絲最終並沒有嫁給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見到她時,她已被迫嫁給了一位伯爵,但不久就夭亡了。貝特麗絲帶走了但丁的夢想,但把美麗和哀傷留給了但丁。但丁是個對愛情矢志不愈的人,他一直愛戀著她,永志一生。這樣的哀傷和思念,成就了他早年詩作《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發了自己對貝特麗絲的一片純真的愛戀之心後,繼而將他的戀人描繪成追求天國真理的化身,她的靈魂飛向天空,得到了新生。即便到了晚年,但丁對貝特麗絲的那份執著依然難以釋懷,他在《神曲》中,以把貝特麗絲描繪成集真善美於一身、引導他進入天堂的女神,以此來寄託他對貝特麗絲的美好情感。

愛情催生了《新生》,《新生》又為他晚年創作《神曲》作了情感和素材的准備。而這一切都起源於廊橋的一次邂逅。正是在廊橋的這一次邂逅造就了但丁「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最初一位偉大的詩人」(恩格斯語)之地位,同時也造就了一處浪漫的旅遊景點和愛情聖地。

「想不想邂逅夢中情人?」到佛羅倫薩旅行,當地導游總會帶著一臉的神秘,這樣問你。然後,告訴你關於老橋與但丁的故事,並煽動你一定要在老橋上的金店裡買上一枚戒指,為即將邂逅的夢中情人准備好愛情的信物。雖然這只是導游慣用的旅途「調情」手法。但到了佛羅倫薩的人都深信,老橋確有愛情的氣場,在橋上走一走,逛一逛,即使不能像但丁一樣在橋頭邂逅美麗的貝特麗絲,但只要在這個氣場里泡一泡,至少可以領略但丁愛情的真諦。

在威尼斯,情定日落橋

一條幽深的水港,一條彎月般的小船,小船上有對初戀情人;在一座精緻的橋梁下,夕陽映照在戀人初吻的臉上。如此美好而感人的畫面,是影片《情定日落橋》中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一幕。它的背景就是威尼斯,而背景中那座精緻的橋梁就是威尼斯著名的嘆息橋。

嘆息橋是威尼斯最經典的橋梁。它一頭連接總督府的法庭,另一頭是總督府對岸的牢房。據說過去犯人在庭中審判定罪之後,就會從總督府宮殿走出,經過嘆息橋後被送進牢房。僅僅一橋之隔,卻可謂天堂與地獄之別。這些垂死的犯人,在經過嘆息橋這座唯美的大理石橋時,透過雕花的窗口看到外面美麗的水都風光,想起自己曾經與戀人就在同一座橋下幽會的甜蜜生活,都會忍不住發出深深的嘆息,嘆息橋因而得名。至於它的初始名稱「日落橋」從何而來,我問過當地導游,也查過一些資料,卻未找到答案。

據說《情定日落橋》的編導之所以選擇這里做主題性外景,正是因為這座橋下自古就是威尼斯人談情說愛的地方。相傳,當年的大情聖卡莎諾瓦常與他的新女友貢多拉,在日落的鍾聲響起的那一剎通過嘆息橋,同時不失時機地把「初吻」獻給自己的戀人。卡莎諾瓦用這樣的方式先後在這座橋下俘虜過眾多女子的芳心。為了紀念這位大情聖,人們在距嘆息橋不遠的地方立了一組雕塑:卡莎諾瓦手執一位纖細的貴婦,其翩翩風度和深情的眼神一點都沒有辜負「大情聖」的封號。據說他之所以是唯一成功逃脫威尼斯監獄的嫌犯,靠的就是他那位具有貴婦人身份的情人。

當這一傳說被著名導演戴安·蓮和泰隆·尼爾斯勃納在《情定日落橋》里向世人演示之後,威尼斯及其嘆息橋成了歐美年輕人心目中向戀人表達愛慕之情的最浪漫的地方。「日落的鍾聲響起時,我要在日落橋下吻你」的台詞也隨之成為最經典的愛情表白,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到了維羅納,有情人終成眷屬

維羅納是一座歷史悠久、有著25萬人口的義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爾卑斯山,西臨經濟重鎮米蘭,東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羅馬。不過,讓維羅納城享譽世界的,並不是它的地理位置及其宜人的風光,而是因為,它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生死相戀的地方。

16世紀末,並未到過義大利的莎士比亞,在倫敦的一家咖啡館里無意中聽到義大利北部重鎮維羅納的一對年輕人忠貞不渝、生死相愛的故事,深為感動。於是,以這對傳說中的兩位年輕人為原型,以他想像中的維羅納為場景,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寫成了不朽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莎翁名劇面世以後,尤其是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美國好萊塢和義大利的電影製片人多次將這部名劇搬上銀幕之後,維羅納城隨之成為全世界年輕人心目中的愛情聖地,每年都有數百萬人不遠萬里,到這里來感受愛情的真諦。

維羅納市政府借勢造勢,將位於卡佩羅街23號的一座院落買下當作凱普羅特的家。於是就有了人們深信不疑的朱麗葉的故居。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經典、最成功的一次現實與虛構的對號入座。這個弄假成真的朱麗葉故居,是一個典型的中世紀的古宅,院內是鵝卵石鋪就的地面,院牆上爬滿了長青藤,整個小院顯得古樸而幽靜。

與大門相向而對的就是朱麗葉和羅密歐幽會的陽台,來此朝聖的情侶們大都會在陽台上相擁留影。與劇本情節所不同的,只是男友無須向羅密歐一樣從繩索上攀上陽台。

在陽台之下的石牆便是著名的「愛情牆」。凡是沒有被青藤覆蓋的地方,凡是伸手能觸及的地方,都寫滿了祝福愛情的文字和圖畫。圖畫有丘比特的神箭,也有心型符號。不同顏色的圖案、不同語種的文字構成一幅巨幅蠟筆畫,把原本陳舊灰暗的火灰石牆壁裝點得五彩繽紛。

在院內的側聳立著朱麗葉的銅像。雕像本身算不得精緻,但美少女的形象卻刻畫得十分逼真,她左手下垂輕提裙裾,右手上曲於胸。看其形,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品其神,深情款款、略帶哀怨,似乎在期待羅密歐的翩翩來臨。打量這尊塑像,不能不讓人想起羅密歐在凱普萊特家族陰森的墓室里,面對休克中的朱麗葉說出的一句台詞:噢,朱麗葉,你為什麼還是這么美麗!

雖然這尊銅像因受時光侵蝕整體上看上去已失去了黃銅的本色,但右臂和右乳由於被遊客頻繁的觸摸而顯得異常光滑明亮。觸摸朱麗葉的乳房並無非禮之意,只是深信摸了朱麗葉的乳房就能得到她的點化,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把情感都傾注到了朱麗葉的雕塑、陽台和牆壁上。不遠萬里趕到這里來的,更多的是一些正在熱戀中的情侶,他們來這里是為了在朱麗葉的陽台上重溫「朱麗葉」與「羅密歐」的深情一吻,在陽台下的牆壁上寫下他們愛的誓言,然後,在朱麗葉的塑像前留下他們的雙雙對對的倩影,最後,再摸一摸朱麗葉的右乳,以求得愛神的保佑。(《海內與海外》)

⑸ 義大利的神話故事

看古羅馬神話吧,古羅馬就是義大利了,還有,如果看羅馬神話,最好同時看看希臘神話,因為兩個神話有很多共通之處,包括人物和故事,只不過人物名字因希臘和羅馬語言不同,所以翻譯有不同。

⑹ 你知道哪些關於義大利的故事

增長知識,謝謝那個秀才:)

⑺ 關於義大利的古代神話及歷史故事

在意大得著名的卡彼托林博物館中,有一尊青銅母狼,大約製作於公元前6世紀。而狼身下一對正在吮吸乳汁的男嬰,則是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藝術家波那尤奧略的補做。母狼形象很高高大,身材頑長精瘦,四肢健壯有力,腳爪緊叩地面,兩耳豎起,嘴唇略張,牙齒微露,雙目圓睜,直視前方,帶著一股沉著、冷靜與警覺。肚腹下的一對男嬰仰著頭貪婪地吮吸乳汁,對周遭的一切恍若無知無覺。這座母狼銅像據說是公元前6世紀的作品,彌足珍貴。兩個男嬰是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添加上的,藝術價值不菲。二者珠聯璧合,不但是上乘藝術佳品,而且向人們講述著羅馬城市起源的故事。 義大利半島中部有一條台伯河,蜿蜒向西注人地中海羅馬城建在台伯河左岸的小山上,離人海口不遠。據說,羅馬城是由兩個孿生兄弟—羅慕洛和勒莫建立的。他們是希臘神話中特洛伊英雄之一伊尼亞的後代。在特洛伊城被希臘人攻陷的時候,伊尼亞帶領一些人逃了出來。他們經過長途跋涉和海上漂泊,來到了義大利半島。伊尼亞的兒子後來在拉丁地區修築了新的城池—亞爾巴龍伽城,自己當了國王。王位後來傳了15代,一直傳到依米多爾。依米多爾有個弟弟叫阿穆留斯,他通過政變篡奪丁王位。阿穆留斯為丁防止哥哥的後代報仇,下令殺死了自己的侄子,並強迫侄女去作女祭司,要求她終身保持童貞,不得婚配;後來又將她囚於孤塔之中,不許外人接近。阿穆略這樣做的原因是他害怕以後被西爾維亞的子嗣報復。 然而,上天並不遂阿穆略的意願,孤塔並沒有能夠阻止西爾維亞的愛情。戰神馬爾斯來到塔中,和西爾維亞相愛,使她生下雙胞胎羅慕路斯與勒摩。阿穆留斯又恨又怕,他立即下令處死侄女,並派一個奴隸把孿生兄弟扔到河裡去。奴隸提著裝著兩個嬰兒的籃子來到台伯河邊,看誰}不斷上漲的河水不敢靠近。他想,如果把籃子放在河邊,不一會就會被水捲走的。就這樣奴隸把籃子放在河岸上就回去了。萬萬沒想到,籃子被河水漂起後,沒沖多遠就被岸邊的一根樹枝掛住了。河水退下後,籃子里傳來了傲傲待哺的嬰兒的哭聲。恰巧一隻母狼正好來河邊喝水,它聞聲走過來嗅了嗅籃子里的孩子,不但沒有把他們當作一頓豐盛的晚餐,反而用自己的乳汁來喂他們。 後來一個牧人發現了哥倆於是把他們帶回家撫養。牧人還給他們起了名字,一個叫羅慕洛,一個叫勒莫。牧人後經多方打聽,知道這兩個孩子是老國王的後代,於是一直對他們的身世守口如瓶。這對孿生兄弟在牧人的一手調教下漸漸長大,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牧人看到時機成熟後,便把他們的身世和盤托出。於是,兄弟倆開始行動,領導亞爾巴龍伽人民起義推翻了殘暴的阿穆留斯。兄弟倆又找到了退居鄉間的外公,並讓他重新當了國王。後來兄弟倆不願呆在亞爾巴龍伽城,他們打算在昔日遇救的地方另建新城。於是,兄弟二人一晚上就建成了羅馬城。新城建好後,兄弟之間卻因為新城命名、由誰來統治等問題發生爭吵。最後雙方決定讓神來作出選擇。至於神意如何,通過占卜測知。勒莫首先在自己的占卜地看到6隻禿贊飛過,便認為神選擇了他。當他派人通知羅慕洛時,羅慕洛正看到有12隻禿鴛飛過。一方聲稱先見禿鴛者為王,另一方則堅持以禿鴛的數目多寡定奪。雙方爆發了一場舌戰激憤的漫罵導致格鬥。羅慕洛殺死了勒莫,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市。「羅慕洛後來的讀音就成了「羅馬」。

⑻ 義大利人民必讀的十本小說都有什麼 (《愛的教育》除外的九本)

卡爾維諾
伊塔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1923年10月15日—1985年9月19日),義大利當代最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生於古巴哈瓦那,隨父母移居義大利。早期創作多為現實主義作品,後轉向幻想小說和寓言小說。善於利用諷刺和離奇古怪的幽默處理嚴肅的主題。他的作品融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於一身,以豐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構造超乎想像的、富有濃厚童話意味的故事,深為當代作家推崇,給後世帶來深刻久遠影響。1985年9月,卡爾維諾突患腦溢血在義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終年62歲,葬在地中海岸邊的卡斯提格連小鎮。他的奇特和充滿想像的寓言作品使他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義大利小說家之一。
luigi pirandello
路伊吉·皮蘭德婁(1867~1936),義大利小說家、戲劇家。193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他果敢而靈巧地復興了戲劇藝術和舞台藝術」。
路伊吉·皮蘭德婁20世紀初,皮蘭德婁開始發表小說,從長篇小說《被拋棄的女人》(1901)中,明顯地看出真實主義的影響。此後的作品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中自傳性長篇小說《已故的帕斯加爾》(1904)被評論界譽為義大利20世紀敘事體文學作品的典範。為皮蘭德婁贏得世界聲譽的,是他創作的一系列怪誕劇,他一生共創作了40多部劇本,這些劇作發展了《已故的帕斯加爾》等小說的思想、主要劇作有《誠實的快樂》(1917)、《是這樣,如果你們以為如此》(1918)、《並非一件嚴肅的事情》(1918)、《像從前卻勝於從前》(1920)、《六個尋找劇者的角色》(1921)、《亨利四世》(1922)、《給裸體者穿上衣服》(1922)、《各行其是》(1924)、《我們今晚即興演出》(1930)、《尋找自我》(1932)等。其中《六個尋找劇作者的角色》和《亨利四世》已成為世界戲劇史上的傳世佳作。這些戲劇採用怪誕離奇的情節或戲中戲的戲劇形式,揭示生活與形式的矛盾,闡釋作者獨特的哲學思想。[1]

木偶人匹諾曹又稱《木偶奇遇記》(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是18世紀義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Carlo Collodi)留給世人的經典童話故事。今年被義大利著名喜劇藝術家羅伯托·貝尼尼改編成為電影,再次將這個"發生"在1880年義大利的神奇故事搬上了銀幕
io non ho paura
有你我不怕
質數的孤獨
la solitudine dei numeri primi
bananas(一二兩部)
fata morgana
tutto il freddo che ho preso
elianto
voi non sapete
ernest hemingway(海明威經典!!!必讀)
to kill a mockingbird(!!!)

⑼ 二戰中義大利有多強,這5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二戰中義大利有多強,這5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有什麼辦法能在戰場上也吃到美味的食物嗎?在這一信念之下,當其他國家都在忙著開發新型武器時,義大利因為想要吃好吃的軍食而發明了冷凍乾燥的保存食物法……讓聯合國大為震驚。

望採納

⑽ 義大利經典愛情故事有哪些

據我所知最有名的是羅密歐和朱麗葉。
故事發生在義大利北部的維羅納市,後來被莎士比亞改編成他的代表作之一。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瑞士人拜訪英國總是抱怨什麼 瀏覽:286
中國還有哪個地區有疫情 瀏覽:5
中國電建為什麼不漲 瀏覽:822
英國作業滿分5分得b多少分 瀏覽:438
伊朗佔世界石油出口總量的多少 瀏覽:293
伊朗怎麼上油輪 瀏覽:821
印度什麼時候朝聖 瀏覽:18
賽爾維亞到中國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936
舊中國足球協會成立於多少年 瀏覽:859
阿聯酋與伊朗之間是什麼 瀏覽:252
義大利國家有哪些國家的 瀏覽:52
中國共有鄰國多少個 瀏覽:893
印尼有多少華人華僑華裔 瀏覽:325
美國制裁伊朗給伊朗帶來了什麼 瀏覽:821
結合所見所想如何理解中國精神 瀏覽:704
中國最大的宅院是哪個 瀏覽:359
一千萬越南盾什麼生活水平 瀏覽:576
印尼gdp為什麼這么高 瀏覽:357
英國進入中國的關稅是多少 瀏覽:863
中國哪裡可以賽車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