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和同盟軍哪個厲害

義大利和同盟軍哪個厲害

發布時間:2022-09-14 15:09:47

① 二戰時期義大利厲害嗎

不厲害
首先,從當時的軍事思想來看,義大利和法國異常落後,基本停滯在一戰水平上。陸海軍均如此,沒能及時更新戰法,但對於同樣落後的法國時沾德國光打過勝仗。
其次,從當時義大利所處環境看,英國在戰爭開始時就利用其海上優勢擊潰義大利海軍,封鎖住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把義大利封鎖了起來,使之無法得到戰略物資,而義大利又是個戰略資源極端匱乏的國家,這就限制了義大利的戰力。
最後,義大利的主要對手是英國,雖然二戰初期英國被德國打的節節敗退,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利用其海軍成功抑制義大利,並在北非擊敗義大利,而戰爭後期美國的加入更促使了義大利法西斯的滅亡!
還有一點,義大利在向資本主義過度時就是有一個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封建王國完成的,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充分及大量的封建殘余也阻礙了義大利的國力。

② 二戰時期的日意軍隊誰厲害

二戰時期德國人說:「如果義大利人參加同盟國,我們只要派一個師打敗他們就可以了,如果義大利人保持中立,我們就要派四個師監視他們,如果義大利人參加軸心國,我們就要派八個師保護他們。」近代戰爭歷史上,如果沒有了義大利,那麼充滿的只會是血腥和殺戮——而義大利的存在,則給近代戰爭抹上了一些喜劇色彩。 很多歷史研究者認為,二戰中正是由於義大利拖後腿,才加速了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政權的滅亡。 因此,完全可以說:感謝上帝,二戰時讓義大利加入了軸心國,否則納粹鐵十字說不定真的會遍布全球。日本的太平洋艦隊拖延了美軍直接對德國作戰,同時牽制蘇聯。但當時實力不如蘇聯,所以鐵蹄踏遍了華夏。
個人感覺義大利軍隊要比日本軍隊強得多。海軍除外。義大利投降則是不堅定。

③ 義大利曾被稱為二戰中最不靠譜的盟友,它們真實的實力真的如此不堪嗎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不堪,他們的實力也是不可小覷的,只是部隊沒有戰斗慾望,只是為了執行命令,不得不參戰。
在二戰時期,有一個奇葩的法西斯同盟國義大利,它給我人們的印象就是吃得比誰都好,打起仗來,投降得比誰都快。甚至有人說義大利是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卧底,如果沒有義大利給德國磨洋工,那麼德國也不可能會這么快就慘敗,二戰能夠這么快結束,全靠義大利幫忙。既然義大利軍隊有這么強的實力,為什麼卻是二戰中的一朵奇葩。因為義大利軍隊沒有戰斗的慾望,也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他們作戰完全是為了執行當時義大利領導人墨索里尼的命令。義大利軍隊認為,只要有能夠偷懶的機會,就不能放過,能少干仗就少干,完全就是嫌麻煩的心態,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副沒有實力的不靠譜模樣。

④ 義大利軍隊在一戰,二戰中戰鬥力為什麼那麼弱

一、義大利沒有那種舍我說其誰的野心。一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同盟國的經濟剝削和制裁,國民經濟急劇衰落,失業率猛增。

二、義大利,雖也是戰敗國,但是它並不是同盟國制裁的重點,所以國內矛盾並不突出,人民依舊是得過且過。

三、墨索里尼有勇無謀,個人有天大的野心,但是始終無法把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兵是強征的,經濟勉勉強強,軍工業半身不遂,這樣的軍隊,兵無心,將無才,完全如同僱傭軍一般,被強迫著上戰場,完全唯德國人馬首是瞻,戰鬥力可想而知。

四、自羅馬帝國衰亡以後,義大利人的民族自信心喪失殆盡,成為一盤散沙。義大利的民族精神「怯於公戰,勇於私鬥」,它能夠產生舉世聞名、經久不衰的黑手黨,卻總拿不出一支同樣強大的軍隊。在兩次大戰中成為眾人的笑柄也不算是偶然了。

⑤ 一戰、二戰參戰雙方實力的對比

一戰同盟國陣營有德意志、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土耳其4個國家,協約國有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中國、俄國等26(不記得是不是這個數了)個參戰國。

同盟國中的德意志的經濟、軍事力量、科技水平均是最發達的國家,其次是奧匈帝國,保加利亞不詳;土耳其還只是君主專制的封建帝國,非常落後,但面積在同盟國中最大。

協約國中,英國、美國、法國等均是當時最發達的國家,經濟、軍事、科技都很占優勢(美國在軍事稍差);沙俄是君主專制國家(實行資本主義),經濟、軍事、科技比較落後,但人口多、還是世界上土地最廣袤的國家。

總的來說,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同盟國都不佔優勢,而協約國是絕對優勢。

二戰
軸心國主要有德意志、義大利、日本等幾個國家,德國在經濟、軍事、科技、土地上第一(軸心國中);義大利很差勁,各方面都不強;日本在人口上第一、軍事上還過得去。

同盟軍有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中國等數十個國家組成,美國在經濟、軍事、科技、均占第一(土地也不少);中國在人口上第一,土地也有優勢;蘇聯在土地上第一,人口、軍事佔有優勢,科技也不賴,英國在軍事、科技上占優勢,土地也很廣闊(含殖民地)。

二戰實力對比也嚴重不對等,同盟國佔到絕對優勢。
參與國 4個 29個
總人口 1.3億 7.045億
陸軍兵力 634萬 977.7萬
軍用飛機 232架 677架
水面艦艇 403艘 762艘
潛艇 35艘 74艘

⑥ 二戰國軍厲害還是義大利軍厲害

德國對於義大利的加入一直抱有矛盾的態度!德國認為:如果義大利中立,德軍相當於增加了10個師的力量,如果義大利加入同盟國,相當於德軍增加了20個師。但義大利加入同盟軍,德軍需要50個師去保護他們。義大利對德國最有貢獻的一次恐怕是在它投靠同盟國之後——義大利的裝備被德國洗劫導致德國當年軍工生產達到頂峰。
看完義大利軍的奇葩表現,他們真的是實力「坑爹」啊,義大利戰場的戰爭打到1945年4月27日,游擊隊抓住了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4月29日,德無條件投降書,並於5月2日生效。至此義大利戰役全部結束!!

⑦ 二戰中軸心國和同盟國中資歷最雄厚的是那國

同盟國
同盟國又稱反法西斯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建立的國家聯盟。參與該聯盟的國家主要有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中國、加拿大、朝鮮、澳大利亞、衣索比亞等數十個國家。同盟國集團最終打敗了軸心國集團,取得了勝利。

同盟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建立的國家聯盟。參與該聯盟的國家主要有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等數個國家。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然是同盟國國家,但卻和協約國一起攻打同盟國集團。同盟國最終失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同盟國方面作戰的,還有保加利亞,和土耳其.

同盟國是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組織的.本來德國還想拉攏俄國入伙,但俄國處處與德國作對,於是只得放棄.後來同盟國被協約國夾在中間,為戰敗埋下了伏筆.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1945年期間以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為主的法西斯力量與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同盟國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間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中國學術界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間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至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大戰的序幕與爆發」階段)。

軸心國,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戰爭聯盟,包括納粹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等國家。

軸心國歷史

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義大利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柏林-羅馬軸心。1939年5月22日,兩國又簽訂了《德意同盟條約》(又被稱為"鋼鐵條約")。此前日本已經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國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義大利於1937年11月6日加入)。

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三國公約),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的軍事集團。這個軍事集團的成員被稱為「軸心國」。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日本於5月25日宣布廢除三國公約。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軸心國集團滅亡。

軸心國成員

德國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5月8日投降

義大利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3年9月3日退出

日本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8月15日投降

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加入 1944年10月16日退出

羅馬尼亞 1940年11月23日加入 1944年8月23日退出

斯洛伐克 1940年11月24日加入 (傀儡政權)

保加利亞 1941年3月1日加入 1944年9月5日退出

南斯拉夫 1941年3月25日加入 1941年3月27日退出

克羅埃西亞 1941年6月15日加入 (傀儡政權)

軸心國成員和反共產國際協定的成員國需要加以區分。作為軸心國成立標志的三國公約是一個軍事同盟性質的條約;而反共產國際協定則是一個針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政治合作條約,在其成員遭到第三國攻擊、或攻擊第三國時,反共產國際協定的其他成員國不需要對其宣戰。法律意義上的軸心國成員只包括上述8國(南斯拉夫在加入後兩天退出)。但是歷史學家通常將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國也算作軸心國成員,雖然事實上這些國家並未加入三國公約。

[編輯]

軸心國建立的傀儡政權

滿洲國 (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汪精衛政權 (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斯洛伐克 (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克羅埃西亞 (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塞爾維亞

義大利社會共和國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緬甸巴莫政權

菲律賓勞雷爾政權

軸心國的合作國

芬蘭 (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西班牙 (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泰國 (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維希法國

[編輯]

軸心國的佔領國

法國

丹麥 (反共產國際協定成員)

挪威

荷蘭

比利時

盧森堡

希臘

捷克斯洛伐克
波蘭
南斯拉夫
中國
蘇聯
軸心國形成原因
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國家)

⑧ 說說二戰時候的德國、日本、義大利這三個國家哪個最厲害(從各方面,全面、詳細、綜合地分析)

一、軍事方面德國:閃擊波蘭時,德國動員56個師,兵力160萬,坦克2700輛,火炮10000門,戰機1300架。(另有20萬蘇聯,斯洛伐克軍隊參戰)
佔領法國時,德國動員141個師,兵力335萬,坦克2445輛,火炮7378門,戰機5446架。(另有70萬義大利軍隊參戰)
全面侵蘇時,德國動員181個師,兵力550萬,坦克4300輛,火炮47200門,戰機4980架,艦艇192艘。(含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軍隊)
德國二戰期間共動員兵力1700萬。 日本:1937年,日本總人口7063萬,其中役齡男子1693萬,可供徵兵的人數約占役齡男子的56、2%,約1000萬,當時日軍的總兵力是108、4萬,到了1942年擴充到720餘萬。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日軍在中國總兵力基本保持在200萬,1941年,日本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美國等26個國家對日宣戰,日本把主要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到了1945年投降的時候,日本在中國兵力只有100多萬。
1941年底,日本的總兵力已達到240萬人,其中海軍約30萬人,海軍的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一部分被拴在了中國戰場,而其210萬陸軍除40萬留在本土之外,有130萬在中國戰場上疲於奔命,能夠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的陸軍兵力僅有40萬人。就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盟軍作戰最激烈、最危險的日子裡,日陸軍總兵力的2/3以上,被死死地「釘」在了中國戰場動不得,使其「南進」計劃一拖再拖,從而使太平洋戰場上的盟軍渡過了最危險的時期。義大利:在北非有60萬,在本土有200萬,隨德侵蘇不明,總兵力不明,大約1000萬左右。

⑨ 請問二戰義大利加入同盟國後戰績如何,是否還像在軸心國時期那樣

二戰中的義大利人能不能打,不能只看軍隊,還要看看義大利的游擊隊。二戰中的義大利游擊隊,牽制了德軍7個師的兵力,並迫使2個整編師繳械投降,直接導致了德軍在熱那亞、都靈和米蘭一線的崩潰。活捉並絞死墨索里尼的恰恰也是義大利游擊隊。

為什麼游擊隊和正規軍的表現差距會如此之大呢?

根本原因在於,為什麼而戰的問題。

二戰的德國人和日本人,被洗腦很徹底,陷入全民族的瘋狂,完全忘記了什麼是正義。

而義大利人,則沒有如此,為什麼而戰,為什麼要入侵別的國家。出了能給法西斯帶來利益之外,又能給義大利普通老百姓帶來什麼呢?

所以,義大利正規軍在整個戰場上出工不出力,戰果自然就乏善可陳。

可是與納粹德國干起來則完全不同,義大利的苦難是德國人帶來的,義大利人打起來毫不手軟,於是就表現出了天壤之別的戰鬥力。

⑩ 二戰時期同盟國和軸心國哪個厲害

二戰時期同盟國厲害,同盟國是正義的,最終戰勝了法西斯軸心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1940年9月27日, 法西斯 國家簽訂《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 》 ,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為主的法西斯力量與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在二戰爆發後 (即同盟國,1942年1月1日簽訂《 聯合國家宣言 》,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最終形成)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間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 (中國學術界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間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至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大戰的序幕與爆發」階段)。戰場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有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力量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和同盟軍哪個厲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實心粉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132
12萬印度盧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42
伊朗人喜歡說什麼 瀏覽:537
去英國買什麼麥 瀏覽:345
ff中國基地建在哪裡 瀏覽:231
英國屬於地球哪裡 瀏覽:976
英國第二套房的首付是百分之多少 瀏覽:655
中國醫院看癲癇哪個醫院好 瀏覽:455
中國最能打仗是哪些省 瀏覽:859
印度木薯怎麼做 瀏覽:699
抖音超級火那個印尼歌曲叫什麼 瀏覽:289
義大利雞血石什麼價 瀏覽:782
驚奇隊長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1004
英國貴族人吃什麼蛋糕 瀏覽:810
越南胡志明市有多少外來的中國人 瀏覽:168
義大利軟乳酪怎麼吃 瀏覽:105
印度話傻子怎麼說 瀏覽:370
有多少日本人想嫁給中國人 瀏覽:633
印尼語buah怎麼讀 瀏覽:631
只有番茄醬和黑胡椒醬怎麼拌義大利面 瀏覽: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