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義大利有名的足球場是哪個
國米和米蘭共同的主場聖西羅—梅阿查,尤文主場尤文圖斯競技場,都靈奧林匹克體育場,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等等
Ⅱ 都靈冬奧會北歐兩項在哪個體育館進行
都靈冬奧會主會場原名為貝尼托·墨索里尼體育場。
興建於1932年到1933年,由於都靈冬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都將在這座體育場舉行,義大利政府投入3540萬美元對這座體育場進行了改造,在觀眾席上面加設了頂棚,新建了商業區和地下停車場,組委會還將其改名為奧林匹克體育場。
Ⅲ 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的介紹
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第十七屆奧運會主場館。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是義大利羅馬市最主要的體育場,也是意甲球會羅馬和拉齊奧的主場球場。 位於羅馬北郊的奧林匹克體育場是由建築設計大師E.德爾-德比奧、C.羅卡特利和A·維特洛齊設計的。這個體育場非常現代化,充分考慮到了運動員和觀眾的需求與便利,功能設計齊全且充滿人性化,建築風格也十分新穎。
Ⅳ 羅馬奧林匹克球場的賽場簡介
羅馬奧林匹克球場,第十七屆奧運會主場館。羅馬奧林匹克球場是義大利羅馬市最主要的體育場,也是意甲球會羅馬和拉齊奧的主場球場。
位於羅馬北郊的羅馬奧林匹克球場是由建築設計大師E.德爾-德比奧、C.羅卡特利和A·維特洛齊設計的。這個體育場非常現代化,充分考慮到了運動員和觀眾的需求與便利,功能設計齊全且充滿人性化,建築風格也十分新穎。 歷屆奧運會的建築成就是現代建築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體育建築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大批活躍在國際建築舞台前端的著名建築大師,參加每屆奧運會的建築設計都力求超越前屆,成為舉辦城市和奧林匹克一個時代的標志。因而奧運會的建設,對體育建築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羅馬奧運會體育建築的一個突出風格就是能將古羅馬的體育場與現代的體育建築融為一體,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城市可以這樣了,古今建築融合並形成強烈的反差。
大會開幕前,羅馬奧運會籌委會舉行了大規模的火炬接力:在希臘古代奧運會遺址取得火種後,先由希臘的火炬接力手傳至雅典。舉行隆重儀式後將聖火送上船,經由海路送到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再由義大利火炬隊歡迎接力傳送。火炬途經義大利各地,成千上萬的民眾沿途歡慶,最後到達羅馬。羅馬毗鄰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岡,每逢各種慶祝活動,都有教皇或神父出來發表講話,以示隆重。這屆奧運會也不例外,在1960年8月25日下午大會開幕前,大部分運動員都聚集在聖彼得廣場,接受教皇約翰二十三世的祝福。
在當天隨後的開幕儀式上,義大利總統喬瓦尼·格隆齊宣布了大會開幕。東道主的田徑名將簡卡爾洛·佩里斯點燃了聖火。隨後,義大利的另一位田徑選手阿道夫·孔索里尼代表運動員進行了宣誓。 羅馬奧林匹克球場是為舉辦1944年奧運會而修建的,由於二戰的原因,這屆奧運會沒有辦成。不過奧林匹克體育場成功主辦了1960年的奧運會和1990年的世界盃決賽。容納八萬人的奧林匹克球場,是羅馬隊和拉齊奧共用球場,目前還屬於義大利奧委會,也用來承辦其他幾個體育協會的比賽。
羅馬隊從1973年開始和拉齊奧共用奧林匹克球場。1977年產生了最重要的羅馬球迷團體——南看檯球迷會。羅馬球迷表示,不歡迎拉齊奧球迷到南看台看球,並友好地建議他們去球場的其他區。1973年,羅馬和拉齊奧的德比戰中,一隊隊的羅馬球迷檢查南看台的所有進口,以免拉的球迷進入那裡。從那一年開始,拉齊奧球迷不得不佔據北面的看台,而那裡從此以後也成了拉齊奧球迷的聚居區。
南看台,la Curva Sud,是羅馬最狂熱球迷的聚集地 。一般的義大利球場中,球門後的看台(Curva)是最忠誠的球迷(ultras)傳統占據的地方。奧林匹克南看台就是奧林匹克球場南邊球門後的看台。
事實上,在球迷團體出現之前,羅馬球迷幾乎沒有組織性,他們在看台上的行為往往是隨意和狂野的。那時候最有代表性的球迷是達蒂,他以對球隊的忠誠而聞名。
達蒂第一次出現在奧林匹克球場是1960年11月20日羅馬對帕多瓦的比賽。比賽結束後,他手持一面巨大的羅馬旗幟跑進了球場。從那天開始,無論羅馬主場還是客場比賽,他都會出先在看台上。
每次比賽開始前,他都會向人群發表演講,他的話總是能夠激起現場的氣氛:當他大喊「『Daje Roma Daje』(羅馬方言,「加油羅馬」的意思),南看台的球迷就會齊聲高唱羅馬歌曲或者一起用力跺腳,通過這種方式來支持球隊,使得球迷成為球場上的第12個球員。
他是個真正的善於吸引注意的人,一個受人歡迎的領袖,他的語言總能夠象現代羅馬的演說家一樣觸及羅馬球迷的內心的激情。
每場比賽前他總是進進球場,挺著大肚子繞球場而行,而球場里各個區的球迷都會大喊他的名字:達——蒂,達——蒂。孩子們會跑到跑道上去,和他擁抱親吻。在比賽過程中,每當高潮時刻,他總是裝做心臟病發作,由幾個球迷帶他去盥洗室休息。等他回來,羅馬往往已經進了球,球迷們因此把他看做羅馬的救世主。
當羅馬正規的球迷團體出現後,對球隊的支持行動是通過更有組織性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方式來體現的,達蒂的作用開始消退。但是達蒂仍然經常觀看羅馬的比賽,只到2000年9月他去世為止。
在他去世後的一場比賽(羅馬VS博阿維斯塔)中,羅馬球迷團體為了紀念他,打出了「加油羅馬,達蒂在注視你」的條幅。
Ⅳ 義大利著名球場及其所在城市都有哪些
聖西羅球場Stadio San Siro,米蘭;
羅馬奧林匹克球場Stadio dei Cipressi,羅馬;
尤文圖斯球場Juventus Stadium,都靈;
聖保羅球場Stadio San Paolo,那不勒斯
弗蘭基球場Stadio Artemio Franchi,佛羅倫薩;
聖尼古拉球場Stadio San Nicola,巴里;
費拉里斯球場Stadio Comunale Luigi Ferraris,熱那亞;
本特戈蒂體育場Stadio Marcantonio Bentegodi,維羅納;
雷納多戴亞拿足球場Stadio Renato Dall'Ara,博洛尼亞;
弗留利球場Stadio Friuli,烏迪內;
Ⅵ 尤文圖斯球場位置
義大利都靈瓦萊特區。尤文圖斯球場利也被直接稱為「競技場」,是一座位於義大利都靈瓦萊特區的全坐席體育場,意甲尤文圖斯足球俱樂部的主場,是意甲中僅有的三座為俱樂部所有的體育場之一。
Ⅶ 尤文圖斯俱樂部的主場球場,叫什麼名字
尤文圖斯競技場在義大利也被直接稱為「競技場」,是一座位於義大利都靈瓦萊特區的全坐席體育場,意甲尤文圖斯足球俱樂部的主場,是意甲中僅有的三座為俱樂部所有的體育場之一。
尤文圖斯的主場以前叫德爾·阿爾卑球場(Stadio Delle Alpi),是尤文圖斯與都靈共用的主場,於2008年11月開始拆除,2009年7月開始重建,2011年9月8日正式啟用,更名為尤文圖斯球場(Juventus Arena )。德爾·阿爾皮球場為都靈市政府所有,專門為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而建,由建築師胡特爾設計,耗資1800億里拉,共有69,041個座位。當年斯俱樂部主席阿涅利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把巴西隊的首場比賽安排在阿爾皮球場進行。
經過長達6年的艱苦談判,2002年12月都靈市政委員會通過了尤文圖斯俱樂部改造阿爾卑球場的計劃,這也書寫了義大利足球史上新的一頁: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座公共體育場被一個私人機構買下。
新球場的設計者為著名球場建築設計師Gino Zavanella及Hernando Suarez。尤文圖斯投資1.1億歐元,對球場進行了全面改建,取消體育場里的運動跑道,使觀眾席更加接近球場。[1]
2003年7月,阿爾卑球場正式歸屬尤文圖斯,2008年11月開始拆除阿爾卑,2009年7月開始建設,2011年9月8日正式啟用,尤文圖斯新球場的啟用象徵著尤文圖斯嶄新時代的開始、復興的開始,而一座美輪美奐的新球場也為義大利足球指明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