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哪裡的觀點義大利是一片廢墟

哪裡的觀點義大利是一片廢墟

發布時間:2022-09-18 17:22:42

⑴ 義大利墨西拿海嘯是怎樣的

1908年12月28日,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市出現了由7.5級地震引發的海嘯。此次海嘯掀起了高達12米的巨浪,造成了驚人的破壞。其中,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海嘯中死亡達8.2萬人,而在西西里以及義大利其他南部地區更是造成了十幾萬人的死亡。這次災難的發生,瞬間使海峽兩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亞市的建築物變成了一片廢墟。當時,墨西拿大主教也被埋在了倒塌地宮殿下,直到5天以後他才被營救出來。

而就在此時,其他很多剛剛活著從廢墟中爬出來的人轉瞬間卻又被涌進市區的巨浪捲走了。由於海浪的來回席捲,使整個墨西拿市區、港口以及周邊40多個村莊都遭受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隨之而來的飢餓和疾病奪走了更多人的生命。這就是歐洲歷史上因地震發生的死亡人數昀多的一次災難性海嘯。

⑵ 義大利墨西拿為什麼會發生大地震

1908年12月28日晨5時25分,義大利著名的旅遊勝地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市發生7.5級地震。地震時,城市房屋跳動旋轉,地縫開合噴水,海峽峭壁坍塌入海。這個有千座石造金字塔的城市,在瞬間夷為平地。地震引起的海嘯,洗劫了墨西拿海峽兩岸的城市。這次地震中共有10餘萬人蒙難,其中墨西拿市有8.3萬人死亡。

墨西拿是西西里島第二大城市,位於該島東北端,隔墨西拿海峽與義大利本土相望。在1908年12月28日發生災難性事件以前,墨西拿是一座以風光旖旎聞名的城市。那天清晨,墨西拿整個城市忽然開始晃動起來。這次源自海底的地震,其破壞力遍及城市周圍的農村地區,並越過墨西拿海峽影響到義大利本土的南端。在墨西拿和義大利本土的雷焦港(現稱雷焦卡拉布里亞),大地下陷了0.6米。

西西里島墨西拿海峽底部的大地震,剎那間讓海峽兩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亞市的建築物強烈地抖動搖晃起來。墨西拿市區更靠近震中,所以損失慘重,富麗堂皇的鍾樓、教堂、戲院相繼坍塌,所有建築物均化為廢墟。地震還使得海峽兩岸的陡峭懸崖紛紛坍塌墜落海中,近海也掀起局部浪高達到12米的巨大海嘯。巨波激浪橫掃海岸直沖市區,墨西拿再次遭到橫禍。

當時,墨西拿大主教被埋在倒塌的宮殿下,但5天後,他幸運地活著出來,而其他很多剛剛活著從廢墟中爬出來的人轉瞬間卻被涌進市區的巨浪捲走。經過海浪的來回席捲,整個墨西拿市區、港口以及周邊40多個村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洗劫。墨西拿遭到歐洲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地震破壞,古城歷經地震和水洗,化為水淋淋的一片廢墟,甚至大地都下陷了約半米。

此次地震在西西里以及義大利其他南部地區造成了十幾萬人的死亡,而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海嘯中死難者就達8萬多人。更糟糕的是隨之而來的飢餓和疾病還奪去了更多人的生命,好在整個義大利乃至世界各國很快從這個災難中清醒過來,在義大利本土死裡逃生的國王和王後帶領著人們搶險救災,而法國、希臘、阿根廷等國政府捐助了大量的救災款,甚至很遠的美國也撥款80萬美元。後來,已經面貌全非的墨西拿依靠著歷史遺留下的圖紙和記錄一點一點重建,歷經幾十年,才恢復了原有的很多風貌。

知識點墨西拿城與地震

墨西拿城曾三次毀於地震,其中1783年、1908年兩次傷亡慘重,1963年損失較輕。每次震後,廢墟上很快出現新的城市。因為它是墨西拿海峽的出入口,西西里島連接歐洲大陸的渡口,人們一刻也少不了它。

1783年2月5日的大地震發作兩分鍾內,墨西拿城及靠近震中的村鎮房屋多半震塌,當即死亡3萬多人。經過兩個多月的大小震,據統計,全部直接死於地震的4萬餘人,另有2萬人死於災後的飢餓、乾渴、露天住宿和滯水新沼澤引起的瘧疾等流行病一百多年後,1908年12月28日早晨,墨西拿再次發生地震,引發海嘯。

⑶ 義大利將以7.8元出售房屋,這批房子能這么便宜到底有啥問題

這就是一片廢墟,出售房屋的義大利政府表示需要購買者對房屋進行修繕,暫且不提這個所謂的修繕到底要花費多少萬元。單就這一片廢墟就夠受的,周圍沒有便利店,沒有超級市場,沒有電影院更沒有寫字樓。換句話說你相當於在一片廢墟中間買了幾十平米,即便你把自己這地方修繕完了,你的周圍依然還是廢墟。除非有無數傻子湊在一起把這些房子都買了之後集體修繕,然後再引來商家入駐,這里或許還能有點人間煙火氣。

所以,從實際意義出發去看待這房子,7.8恐怕還貴了,畢竟他們無非就是找人來花錢修房子,7.8元不過是個噱頭罷了。

⑷ 十大鬼鎮的義大利Craco

因地震及戰爭而消失的城市
Craco位於巴斯利卡塔大區(Basilicata),馬泰拉省內(Matera)。距離塔蘭托海灣大約25英里,處在靴子狀義大利的腳面部分。這座中世紀的古鎮是這一帶村鎮的典型代表,其周圍是綿延起伏的山嶺,適合種麥子和其他農作物。
Craco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60年,當時這里歸主教Arnaldo?Tricarico區主教所管。因此,這里的居民受教會的影響很深。1891年,Craco的人口維持在2000人以上。盡管這里曾出現過很多問題,耕種條件差曾使這里的人們幾度絕望。1892年至1922年這30年內,超過1300人搬到北美。原因主要歸於農作物歉收,地震,滑坡,以及戰爭。其中1959年至1972年間的地震、滑坡尤為頻繁,人們苦不堪言。1963年,剩餘的1800居民被遷往附近的村鎮--CracoPeschiera.今天,原來的Croco則變成一片廢墟。

⑸ 二戰結束後的義大利是什麼樣子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集團中,義大利雖相對弱勢,但其卻懷揣重塑羅馬帝國輝煌的野心。但1945年迷夢破碎淪為待宰羔羊。1947年2月,巴黎,反法西斯同盟與義大利締結和約。梗概如下:

1.疆界調整

1)將包括阜姆城在內的伊斯特拉半島、扎拉飛地、拉斯托沃島和帕拉格魯扎群島劃歸南斯拉夫。

2.限制軍備

1947年的巴黎和約對義大利的軍備限制頗多。

陸軍不得超過25萬,海空軍不得超過5萬。艦艇總噸位和戰機數額亦被限制在6.75萬噸和350架……

義大利二戰後喪失的歐陸面積總額尚不足其戰前的3%。相較於德國損失領土達戰前的25%,11.2萬平方公里,似乎應值得慶幸吧。




⑹ 關於15世紀的義大利

中世紀末期的義大利,仍保持了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復雜的等級關系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義大利也是如此。從西羅馬帝國滅亡,義大利地區分裂成多個小城邦國,這一格局一直持續到拿破崙入侵。

1 文化上正是文藝復興在在佛羅倫斯,羅馬等城邦產生積極影響的年代,可以查到關於文藝復興的資料很多,不寫了

經濟上即使是在文藝復興的聖地佛羅倫薩,底層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沒有什麼和中世紀不一樣的地方。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園式自然經濟。後世影響巨大的地中海貿易圈和手工業工廠基本上還沒有出現。

2 婚姻上,貴族彼此之間保持著一夫一妻制度,但是領主們對領民有著佔有權。教士們禁慾,不許結婚。

3 王權基本上談不到,極多的城邦基本上都受到教皇國的強烈影響,或者說,教皇國可以視為以教皇為最高領主的封建城邦或小國的鬆散組合,類似於其他西歐國家中封建國王與自由市之間的關系。由於沒有世俗君主與之競爭,教會成為這些城邦的最高權威。

4 是由許多的小國,比之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還亂

5 戰爭在15早期是不多的,內戰發生的時候總是伴著外國勢力的影響。等到15世紀末期,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與法國為爭奪義大利而進行的「義大利戰爭」爆發,義大利主要城邦都被捲入,從1494年一直打到1559年。

6 官職上,各個國家(城邦)不一樣,沒法說啊

貼一個文章,講的是義大利戰爭之前義大利諸城邦的形式,可以看看

義大利諸邦

義大利於1494年15世紀正經歷著文藝復興洗禮的義大利是一個經濟繁榮發達,文化輝煌燦爛的富庶之地,然而它在政治上卻是四分五裂,殘破不堪。羅馬教廷、威尼斯、佛羅倫薩、那不勒斯和米蘭是五個旗鼓相當的國家,盡管規模和性質有很大差異,但大致上維持著政治勢力上的均勢。除此以外,略遜一籌的小國,如埃斯特家族的費拉拉,貢薩加家族的曼托瓦和羅韋雷家族的烏爾比諾,以及波洛尼亞、佩魯賈、錫耶納等共和國,地位也都不盡相同,各有自己當地的特色,都對豐富多彩的義大利文明作過貢獻,實際上也都是義大利孱弱的根源,統一的障礙。更致命的是,義大利諸國的統治者們在發生內爭時總是習慣尋求外國的支持,使得國外列強對義大利事務越來越感興趣。與此同時,川流不息的新知探求者從歐洲各地匯集而來,其中不僅有窮苦的學者,而且有在本國地位顯赫有權有勢的人物。此外還有前往各主要宮廷的外交人員和商務客人。所有這些人都在他們自己的國家製造了一種印象:義大利是一個藝術的寶庫,它富庶而分裂,軍事力量薄弱——是不難擊敗又獲利頗豐的戰利品。

[編輯] 教宗國
自從天主教大分裂結束,教廷從阿維尼翁遷回羅馬之時起,它就不遺餘力的試圖將在教皇宗主權之下的所有義大利土地置於教廷直接控制之下。文藝復興的光輝也讓這里為之眼花繚亂,從尼古拉五世開始,教廷進入了一個世俗的榮譽和藝術的光輝使宗教信仰黯然失色的發展過程。教宗們專心致志於塵世的尊榮,甚或更加卑鄙的一味追求擴大家族勢力,即使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也未能改變。到「教會三惡魔」西克斯特四世、諾森八世和亞歷山大六世的時代,這些文藝復興舞台上的偉大人物均不能掩蓋羅馬日益衰落的現實,寡廉鮮恥的任人唯親、巧取豪奪和橫征暴斂,以及羅馬涅一次次遭受的蹂躪,預示著基督教即將到來的分崩離析。

[編輯] 威尼斯共和國
15世紀,威尼斯共和國在亞平寧半島上不斷取得土地,它的疆域由阿爾卑斯山直至波河,由阿達河直至伊松佐河,成了義大利政治的重要因素。它在國內的統治穩定而健康,各個階級都能從繁榮的對外貿易和工商業中獲利。由於財富殷實,總能按時關餉,供養雇傭兵擴充國防的方針也很成功。但威尼斯作為新興國家,不免引起鄰國的嫉妒,它的利益是以侵害其他國家為前提而獲得的。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米蘭、曼托瓦和弗拉拉都因它的興起損失大量財富,對它貪得無厭的領土慾望感到不安。威尼斯的海外利益又不免使它與奧斯曼土耳其對峙,爭奪東地中海的控制權;而隨著繞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線的開辟,出現了打破它香料貿易壟斷的致命前景。盡管如此,15世紀末,威尼斯從外表上看,還是一個富麗堂皇,奢侈糜費,政治清明,公民團結的城市。

[編輯] 佛羅倫斯共和國
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大權在15世紀後期,逐漸落入美第奇家族的一小撮人手裡。統治階級中大多數人自願接受「僭主」統治,大多數市民對此也無異議。事實證明,與大金融銀行家合作,對工商業者很有利。第三代「僭主」洛倫佐·德·美第奇治下,佛羅倫薩進入黃金時代,成為文藝復興的典範。城市糧食供應充足,慈善事業興旺,娛樂享受人人參與,藝術家和學者得到慷慨贊助,美第奇府邸成為各地遊客嚮往的寶庫。洛倫佐晚年是義大利和平的保護人,他國爭端都請求他調解仲裁。與外交上的天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佛羅倫薩軍事上的軟弱。美第奇家族的政治資本就是巨大的聲望,至少在形式上保持了佛羅倫薩的獨立和自由,但是他們的地位自始至終是不穩固的。

[編輯] 那不勒斯王國
那不勒斯在15世紀還是一個封建王國,保留著諾曼征服留下的烙印。法國安茹家族在西西里王國的統治已宣告結束。阿拉貢的阿方索五世和費蘭特以卓越的才能建立起權威,他們改革財政,靠佛羅倫薩資本擴大貿易。對立的安茹派貴族遭到無情鎮壓,安茹的勒內的領土要求也被抵制。但阿拉貢王室治下的那不勒斯,始終是義大利政治中的不安因素。在宗主權問題上,那不勒斯國王與羅馬教廷摩擦不斷;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在亞得里亞海上競爭激烈,威尼斯竭力想取得阿普里亞的幾個港口。這些局部的沖突很容易引來外敵干涉,威尼斯和羅馬一直在鼓勵安茹家族重申對那不勒斯的要求,國內外的安茹派也不斷請求法國出兵。即使在這樣的隱憂之下,費蘭特之子,好戰的野心家卡拉布里亞公爵阿方索仍然不顧一切的擴充勢力,其女婿吉安·加萊亞佐·斯福爾扎的米蘭公國就是他的目標。

[編輯] 米蘭公國
米蘭公國在維斯孔蒂家族斷絕後,轉入雇傭兵領袖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手中。他的繼承權來自與末代維斯孔蒂公爵私生女的婚姻,更多是出於民意而非法律。有維斯孔蒂血統的奧爾良家族的對米蘭似乎擁有更充分的權力,這就為日後路易十二的入侵埋下伏筆。15世紀後半葉,米蘭在歷代斯福爾扎公爵統治下,繁榮昌盛起來,大興水利灌溉,農業、絲綢業迅速發展。它還擁有優於義大利除那不勒斯外的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事組織,控制著法意之間幾條主要通道,是抵禦外國侵略的屏障,也是對威尼斯領土擴張的鉗制。盧多維科·斯福爾扎(摩爾人)當權(1480年)以後,米蘭進入它最鼎盛的時期。但年輕的公爵夫婦對凡事都得聽從這位叔父攝政非常不滿,阿拉貢的伊莎貝拉一再向父親,那不勒斯王儲卡拉布里亞的阿方索抱怨。有此良機,阿方索更適時宣稱菲利波·馬里亞·維斯孔蒂曾指定阿拉貢王室為米蘭公國的繼承人。他的進攻似乎即在旦夕。

為建立一個抵抗無論來自義大利本土還是外部強國侵略的防禦體系,義大利各國曾制定一套復雜的機構,但從未得到實現。15世紀後半葉半島的和平主要依靠米蘭、佛羅倫薩和那不勒斯之間的密切諒解,和洛倫佐·德·美第奇的不懈努力。正當米蘭和那不勒斯關系急劇惡化的時候,洛倫佐於1492年4月去世,這加速了戰爭的到來。

⑺ 義大利龐貝古城消亡的原因

題目中的字錯了```
應該是特奧蒂瓦坎古城

特奧蒂瓦坎古城

——眾神之城

所屬國:墨西哥

英文名:Pre-HispanicCityofTeotihuacan

1.是誰建造的「眾神之城」?

特奧蒂瓦坎古城,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遺址,位於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北約40公里處,是公元1世紀至7世紀建造的聖城,有著「眾神之城」的美稱。古城以幾何圖形和象徵性排列的建築遺址及其龐大規模聞名於世。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特奧蒂瓦坎古城遺址坐落在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爾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爾火山山坡谷底之間,面積250公頃。據留存的建築遺址和出土的文物判斷,在公元5世紀的全盛時期,特奧蒂瓦坎是墨西哥的聖城,是西半球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也是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城市之一。公元6~7世紀,該城居民可能多達20萬左右,他們創造了光芒四射、輝煌燦爛的文化。高聳的金字塔、華麗的宮殿、宏大的建築、排列整齊的寬闊的街道和高度發達的文化。舉世聞名的太陽神金字塔和月亮神金字塔,更是對當地後來的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城市原來的名字已經無從知曉了。公元12世紀時,阿茲特克人到達這里,發現它已是一座空城。他們把這片廣闊的廢墟叫做特奧蒂瓦坎。在印第安語中,這里是「眾神信徒得道之地」,或者說是「眾神之城」,在他們的神話傳說中,只有神才能建造如此雄偉的城市,而諸神就在這里升起了第五個太陽,世界就是在這里被創造出來的。

如今遊客們看到的遺跡,也只不過是特奧蒂瓦坎當年壯麗面貌的一小部分。其實,整個城市的十分之九仍然埋在泥土之中。特奧蒂瓦坎的電腦復原圖,即使與當代最先進的大都市設計圖相比也毫不遜色,以至於領導該城發掘多年的女考古學家勞瑞特·澤約涅也不禁驚嘆:這非凡的智慧從何而來,何以完成如此偉大的規劃?

而且,對考古學家來說,他們有待發掘的,不僅僅是一個特奧蒂瓦坎,因為在這個「眾神之城」的建造過程中,其建築物每當經過大約100年左右,當時的居民們便重新建造一次。自1905年墨西哥政府開始組織發掘工作以來,差不多花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耗以巨額資金,才將古城遺址的多姿多彩的風貌展現出來。到目前為止,4層廢墟已經掘出3層,從挖掘層可以看出,其建築物都是層復一層地疊建上去的。

令人迷惑的是,在公元650~750年左右,特奧蒂瓦坎的文明突然中斷,此後全是一片衰落的景象。這座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突然被廢棄。不知是由於什麼原因,「眾神之城」的居民和它的文化好像都一下子消失了。公元1000年,托爾特克人占據了城市部分地區。當隨後的阿茲特克文化在美洲中部高原興起時,特奧蒂瓦坎古城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特奧蒂瓦坎神秘毀滅的800年後,當16世紀西班牙人來到這里時,他們見到的,是仍然生活在石器時代的阿茲特克人。

特奧蒂瓦坎突然衰落,事情來得既突然又神秘。街道人跡全無,神廟倒塌,居民們都走光了。

考古學家經過了100年的研究,至今還並不了解特奧蒂瓦坎人使用的是什麼語言。在整個中美洲,沒有人能說清究竟是誰建造了這座眾神之城,也不能確定它是如何建造的。人們不知道特奧蒂瓦坎人從哪裡來,又去了什麼地方。

至今,人們對特奧蒂瓦坎古城的居民種族來源還是找不到一點線索。19世紀,當考古學家發掘出了這座古城遺跡的一小部分時,把它當做托爾特克人的城市。不過,後來的研究結果顯示,托爾特克人的歷史始於公元10世紀後半期,而那時的特奧蒂瓦坎早已成了廢墟,而且托爾特克人的首府在更北的圖拉地方。

我們不僅不知道這個「眾神之城」到底是誰建造的,甚至也無法說清,這座古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建造的。

一般學者認為,埃及的吉薩大金字塔大約是在4500年前興建的,對於特奧蒂瓦坎城建立的年代,學者卻沒有一致的看法。大多認為,這座城市興盛於公元前100年到公元600年之間;最近,在考古學家利用碳-14對古城內的灰燼和木塊進行測定的過程中,有人認為整座古城的歷史年代,應比目前斷定的還要早幾百年;也有人認為,特奧蒂瓦坎城的崛起,時間應該更早,約在公元前1500年到前1000年之間。還有的學者根據地質資料,將特奧蒂瓦坎建城日期推到公元前4000年之前。

特奧蒂瓦坎建築的宏偉、巨大和它建造年代的久遠,都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而它莫名其妙的衰亡,更是令人不可理解。這座神秘的「眾神之城」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問號。

2.通往新世界的天路標識?

阿茲特克人把特奧蒂瓦坎的建造者稱為「偉大的工匠」。根據阿茲特克人文字記載的一種解釋,這些「偉大的工匠」建立「眾神之城」是為了紀念「第五個太陽」,或者說是紀念世界的第五次復興。阿茲特克人說,這個太陽從特奧蒂瓦坎升起,徐徐升到宇宙的中心。而那座屹立城中心的太陽金字塔就是通往新世界的天路標識。

通過100多年的發掘,考古學家把特奧蒂瓦坎崛起、興盛以至衰亡的過程大致分為6個時期。

公元前800年左右,這一地區即有人類聚居。公元前200年,在特奧蒂瓦坎的山谷里大概只有些小村落,他們分布在各自獨立的村落里。公元200年左右,特奧蒂瓦坎已經有居民5萬多人,他們建造了中美洲第一座城市。這一時期的主要建築有太陽金字塔、黃泉大道及其兩側的20餘座建築,並開始了第一座月亮金字塔的建造。此後,又修造了「奎扎科特爾廟」,太陽金字塔大廟、月亮金字塔的塔前附屬建築。公元五六世紀,為特奧蒂瓦坎的巔峰時期,人口增加到20萬左右,城市發展達到鼎盛,公元650~750年,這座城市突然衰落並被放棄。

我們都知道,許多的古代城市大都是自然形成的,即使是像羅馬或長安那樣舉世聞名的大都市,也處處可以看見雜亂無章與城市布局不合理之處,然而特奧蒂瓦坎的建築卻處處經過精心設計,全城採取網格布局,構成一個巨大的幾何形圖案,整座城市氣勢磅礴、規模巨大、中心突出。

該城的布局特點是,主要建築沿城市軸線黃泉大道布置;各建築群內部對稱;形體簡單的建築立於台基上;以57米為城市的統一模數;居住建築內部有庭院採光通風。
特奧蒂瓦坎建築的主要代表是太陽神金字塔建築群,包括月神廟金字塔、羽蛇神廟、太陽神金字塔,都保留至今。
中心廣場上兩條大道垂直相交,3公里長、40米寬的黃泉大道縱貫南北,兩旁的建築錯落有致,街道的坡度巧妙地設定為30米,在3公里的街道,每隔若干米建六級台階和一處平台。
這樣,從北向南望去,台階隱沒在坡度差之中看上去是一條筆直的街道;而從南向北望去,街道上的台階與三公里外月亮金字塔的台階融為一體,沒有盡頭,給人以直逼雲天之感。這里,從設計到施工每一處台階、平台的尺寸和間隔都要經過精確的計算,不能有任何偏差,即使是使用了先進儀器的現代城市建設也很難做到這一點,那麼,還處在石器時代的特奧蒂瓦坎的建設者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需要說明的是,「黃泉大道」這個名字也是阿茲特克人起的,他們以為街道兩旁的建築是諸神的墳墓,其實並非如此。

「黃泉大道」東面是太陽金字塔,塔高65米,底部面積為222x265米,它的體積要比舉世聞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更令人驚訝的是,它的底邊周長與塔的高度之比為4π,而埃及大金字塔的底邊周長與塔高之比為2π。這里π的使用,不僅表現了其建造者高深的數學智慧,而且使人想到這兩座遠古時代偉大建築設計者的某種相通之處。它們是來自於同一種遠古智慧的傳承嗎?塔的設計採取了古代印第安人視為神聖符號的五點形,即在正方形四角各置放一點,而把第五點放在代表生命的中心,使所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此合而為一。因此有人認為,太陽金字塔的建造是代表宇宙中心的。在阿茲特克人的傳記中
,也有「太陽從特奧蒂瓦坎升起,徐徐升到宇宙的中心」的說法。

每年的5月19日中午和7月25日中午,太陽就會在你的頭頂上;同時,金字塔的西面也會准確地朝向日落的位置。而每當春分和秋分時節(3月21日和9月22日)這兩天,陽光從南往北移動,在中午時金字塔西南的最下一層會出現一道筆直的逐漸擴散的陰影。從完全的陰暗到陽光普照,所花的時間不多不少總是66.6秒。有人曾在春分那一天,在太陽金字塔頂上向南眺望,太陽在一塊標有記號的石頭下墜入地平線,分毫不差。

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都用沙石泥土壘砌而成,表面覆蓋石板,再畫上繁復艷麗的壁畫。經考古學家鑒定,太陽金字塔大約完成於公元2世紀,其總體積約為100多萬立方米。但它始建於什麼年代,卻無人知曉。

可以說,特奧蒂瓦坎所有的建築物,包括宮殿和民房,都與太陽金字塔的方向嚴格一致,坐東朝南,表示太陽在天上的運行軌跡。它告訴我們,這座城市的建造者擁有豐富的天文學、數學和測量學知識,並應用於建造金字塔。

月亮金字塔位於黃泉大道北端,與太陽金字塔形狀相似,但規模較小,塔基長150米,寬120米,塔高43米,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據記載,當時這兩座金字塔金碧輝煌,塔內分別供奉著太陽神和月亮神,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照在鑲嵌著金銀飾片的神像上時,便放射出神聖的光輝。

在太陽金字塔不遠處,人們發現了一處地窖。地窖內有許多石頭房子,在這些房子的房頂和牆壁上,都鋪設著一層15厘米厚的雲母,不難發現,這些雲母是被細心地、有意地鋪設的。當初的興建者,顯然對雲母有著特別的需求。專家們對這些雲母層的作用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為了起絕緣作用,有人則認為是陽光反射器。地質學家們鑒定後確認,特奧蒂瓦坎的這些雲母竟來自莫斯科(當然那時還沒有這個城市)。古代的特奧蒂瓦坎人是怎樣知道雲母的性能和產地,而且又是怎樣千里迢迢跑到遙遠的東歐把它們運到這里來的呢?
3.玄妙的羽蛇廟,華美的鳥蝶宮

沿黃泉大道南行,大道的另一端終點是古城第三座紀念性大建築物——城堡。城堡內有神廟、住宅、凹陷的廣場及其周圍的15座金字塔式平台,顯然是個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著名的「奎扎科特爾神廟」就坐落在廣場中心。

其實,所謂的奎扎科特爾神廟,是後來的考古學家給這座建築取的名字。奎扎科特爾即阿茲特克語中的「羽蛇之神」,而這座建築物最為鮮明的特徵是西面牆上的羽蛇頭像,為了突出這些羽蛇頭像,就給它起名為「奎扎科特爾神廟」。

羽蛇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話動物,因為身體是蛇,但長著克沙爾鳥羽毛而得名。但在印第安人的古代傳說中,奎扎科特爾又是一個來自遙遠的太空的神靈,據說他身穿白袍,長著

長鬍子,降臨在特奧蒂瓦坎,向人們傳授各種知識和律法。他教會人們這些知識之後,就乘上一隻飛船,返回神秘的星空去了。印第安人相信,將來他還會重新回來。
有人認為,
特奧蒂瓦坎整個城市的建立,可能是為了贊美羽蛇神創造一個使天地聯系更密切的新世界。根據阿茲特克人的納瓦特爾文字記載,羽蛇神的原文由兩個詞拼合而成。一個是鳥名,表示上天和精神活力,一個本義是蛇,表示大地和物質力量。羽蛇神是一個代表宇宙的創造,說明天地交匯、精神與物質融合的象徵。

人們猜測,正如當初的阿茲特克人把這座古城命名為「特奧蒂瓦坎」(眾神建造的城市)想法一樣,阿茲特克人也許相信,那些建築特奧蒂瓦坎的人以及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都相信自己知道自己在宇宙間的明確任務、自己的來源以及死後升天的命運。

羽蛇神廟是城堡內最雄偉壯觀的建築,可是它早已倒塌,只剩下神廟的底座——一座六層造型優美的棱錐形建築,但僅僅這一個底座的豪華精美和雍容華貴就已使專家們驚嘆不已。它的每一層都有眾多的羽蛇頭像和雨神頭像石雕間隔排列。蛇身是淺浮雕,蜿蜒在石板上。雕刻風格粗獷,形象栩栩如生,其工藝的精緻就像一個模子鑄出來的一樣,使人無法相信這是些僅僅靠使用石制工具加工的產品。廟基上還刻著許多精美的圖案和怪異的象形文字,但至今學者們仍然無法譯解那些象形文字的意義。

很久以來,人們一直以為羽蛇神廟是座單純的宗教建築。然而,20世紀80年代對這座建築物的考古發現,改變了人們的想法。有人認為,它也許是特奧蒂瓦坎的強大軍事力量的祭祀中心。

當時墨西哥國家人類學與歷史學研究所在對其多次發掘時發現,建築物的下方和前面有墓坑,這些墓坑裡共葬有100多人。這些人好像為了獻祭活動而死的,死者都穿著相似的士兵服裝,屍體被堆在多個墓穴里,扭曲著身體,雙手被捆綁在身後,其中有的佩戴一串串類似人牙的貝殼項鏈,其後腰處則有用黃鐵礦石裝飾的圓石板。人們發現,幾個世紀之後的阿茲特克士兵們也佩戴這種用黃鐵礦石裝飾的圓石板。

月亮廣場以西,聳立著古城最豪華的建築——「鳥蝶宮」,此宮從前是祭師的住所。宮殿里的壁畫完整無損保持著原來的鮮艷色彩。中央大廳的圓柱上刻著蝶翅鳥身的浮雕。兩邊圓柱上雕刻著一隻美麗飛鳥,雙翅齊展,彷彿迎面飛來。鳥蝶宮的住房結構典型地反映出當時特奧蒂瓦坎城的建築特點:每幢房子都是四方形,正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房子中間都有一個四方形的天井。

鳥蝶宮下面,挖掘出了另一座宙宇,是迄今發現的特奧蒂瓦坎城最古老的建築,稱為「羽螺廟」,其牆上畫有許多用美麗羽毛裝飾的海螺。在離羽螺廟不遠的地方,是「美洲豹宮」,它的門口牆上畫著兩只蹲在地上的美洲豹。美洲豹頭飾羽毛,虎視眈眈,前爪握著一隻海螺,在嘴邊吹奏。

有人認為,特奧蒂瓦坎的正統藝術,除了發揮裝飾功用以外,同時還想要表達出一套有關宇宙創造的宗教信仰來。很可惜,現代學者還無法譯解那些象形文字的意義,所以,對在古城中發現的幾百幅壁畫,還是感到不可理解。目前能夠肯定的是,這些壁畫的設計和製作過程,肯定花費了驚人的精力,但對於他們的意義,我們知道的實在有限。

城內有一座叫做特勒米密勞蓬的住宅,至少有175個房間,分別圍住21個天井和5個大院。考古學家在發掘這些住宅時,時常在天井或房間的地面,發現一些小圓坑,直徑和深度都是一碼左右。這是一些墳墓,裡面還保留著骸骨,有些燒得半焦,有些洗得很乾凈,有些不按人骨的原形,另行排列。
4.歷史名城為何突然衰落?

也有人把特奧蒂瓦坎稱為「陶工之都」。特奧蒂瓦坎古城的主要經濟活動是手工業,其手工藝品美觀大方,富有超凡的想像力。鼎盛時期的特奧蒂瓦坎城,已不僅是個宗教首府,同時也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制陶工業中心,出產大量陶罐、火盆等各種各類陶器,以品質純美、花樣繁多著稱。此外又用模子製造成千上萬的小塑像,使用浮雕、直接上色和類似景泰藍的琺琅彩釉等不同的製作方法。
特奧蒂瓦坎最具特色的產品是鼎狀陶罐,有三隻扁足,罐口有蓋,他們的這種陶器手工業,使中美洲各地的貿易廣泛發展起來。同時,該城的農業也有相當水平,能修築梯田,挖渠灌溉,種植玉米、番茄、南瓜、可可、棉花和煙草等作物。由於城市日益繁榮,商業也隨之發展起來。外地的棉花、紡織品、玉石、硃砂和黑曜石等商品在市場上隨處可以買到。有人認為,特奧蒂瓦坎壟斷了黑曜石製品的生產和買賣。黑曜石是一種火山岩石,很像綠色或黑色的玻璃,硬度很高,可以作為武器使用。對當時的中美洲人來說,黑曜石就像現代人的鋼鐵。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生氣勃勃、繁榮富足的名城,為什麼慘遭廢棄,為什麼就突然衰亡了呢?

千年時光的流逝,並未能驅散籠罩在特奧蒂瓦坎的神秘和懸念,面對著重重迷霧,最簡單的一種說法是遭到了外敵入侵。但是,特奧蒂瓦坎的社會發展水平,諸如組織能力、科學技術、經濟實力等方面,遠遠領先於當時美洲的其他所有民族。如果說這樣一種文明會被某

些尚未開化的原始民族入侵而死亡,那無異於像是說今天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美國會在一夜之間被某個美洲或非洲的土人部落消滅一樣,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另一些考古學家勘察了一些遺跡後認為,特奧蒂瓦坎後期曾發生過大火災,有些大火好像還有人為施放的痕跡。他們相信,火災就是這座古城衰落的原因。那麼,縱火者是誰?為什麼?是敵對的入侵者,還是特奧蒂瓦坎人自己?

還有人認為,特奧蒂瓦坎的衰亡是內部斗爭引起的。但是從內亂到崩潰、衰亡,總要先引起整個社會內部的巨變和陣痛,總要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時間和過程,絕沒有一下子就消亡的道理。還有,特奧蒂瓦坎衰亡後,它那麼多卓越非凡的智者、精英、能工巧匠以及幾十萬的居民都到哪裡去了呢?如果說他們融合在周圍的其他民族中了,那他們掌握的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怎麼也隨之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呢?

隨著特奧蒂瓦坎發掘和研究的不斷深入,使得考古學家們陷入更多的謎團,變得越來越迷茫。其中眾多的證據,都可以使人得出互相矛盾的結論。倒是最先見到特奧蒂瓦坎遺址的阿茲特克人說得最簡明而又清楚:——神建造了特奧蒂瓦坎,又離開了特奧蒂瓦坎。
真的嗎?我們期待著正確的答案……

⑻ 有關於羅馬廢墟的資料

意真沒有想到,在羅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廢墟。
到達義大利的第二天上午,我們乘車從一個叫美女城的小鎮前往羅馬。這天天氣特別好,秋陽燦燦,秋風習習,高速公路兩旁的松樹就像一把把張開的綠色巨傘,撐著藍天白雲,景象美麗極了。早就聽說羅馬是一件精緻的建築藝術作品,尤其是那規模宏偉金碧輝煌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高聳雲天氣勢非凡的聖天使城堡,巍然屹立威風凜凜的埃曼紐爾二世騎像紀念碑,充滿神秘色彩的許願噴泉,更是以它們獨特的建築藝術聞名於世。因此,在我的想像中,羅馬一定很美,很繁華。然而,當汽車進入市區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沒有流光溢彩,沒有生機盎然,一切都是舊的,街道是舊的,房屋是舊的,整個羅馬就像一件陳列在博物館里的歷史文物。
我不禁有些失望,誰能料到舉世聞名的羅馬竟會是這般模樣。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時候,汽車在一座殘破卻很雄偉的橢圓形建築物前停了下來,我的眼睛頓然一亮,這不就是古羅馬斗獸場的廢墟嗎?這座於公元72年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起來的巨大建築,雖然毀壞嚴重,殘破不堪,但不愧為人類建築史上的傑作。它的形狀很像今天的體育場,近50米高的外圍牆是用磚石砌成的三層石柱拱廊,周圍有80個出入口,裡面的階梯式座位能同時容納5.5萬名觀眾,其規模之宏大,設計之科學,建造之精巧,不要說在兩千年前,就是在現在,也令人驚嘆不已。陪同的宋群先生告訴我們,從斗獸場建成的第一天起,裡面就浸滿了野蠻與血腥。達官貴人們為了尋求刺激和歡樂,在這里上演了長達500多年的「人獸斗」。那是怎樣一種殘酷的場面啊!奴隸、囚犯同老虎、獅子在進行血淋淋的搏殺,統治者和權貴們卻在看台上開懷大笑。最後,鮮血流盡了,獸性也滿足了。望著這座體現了人類高度文明的建築,我怎麼也無法把它和野蠻、血腥聯系在一起。在詛咒它的同時,我又暗暗地為這座輝煌建築的廢墟歷經漫長的風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慶幸。要不然我們只有從史學家的筆下去尋找它的蹤跡了,就像我們中國的阿房宮一樣,只能從司馬遷的《史記》和杜牧的詩文中去想像它的輝煌壯麗了。其實,豈止是阿房宮,據說宋代以前的建築哪怕是廢墟也很難覓到一座了。
離斗獸場不遠,便是羅馬廣場廢墟。這個古羅馬的心臟地區,曾經殿堂高聳、神廟林立,如今卻雜草叢生,成了一片斷壁殘垣。華麗的埃米利亞殿堂,只剩下一堆零亂的石塊;雄偉的馬森齊奧殿堂,只剩下幾堵厚厚的破牆;高大的蒂奧斯庫雷神廟,只剩下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為氣派的薩圖爾諾農神廟,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撐的大門;為了紀念貴族與平民之間修好的和平神廟,只剩下光禿禿的廟墩基座。還有那維納斯女神廟、米利亞殿堂、羅莫洛神廟、凱撒神廟,也都化作一堆堆的碎石和亂磚。徜徉在這羅馬廣場的廢墟之中,彷彿就像在古羅馬的歷史中漫步。我們不能親見古老的歷史,但廢墟卻可以告訴你昔日的輝煌。殘破的廢墟正是完整歷史的映照,而完整的歷史也正是因為殘破的廢墟才得以頑強地展示著自己。倘若沒有廢墟,人類的歷史就會變得蒼白單調,就會變得殘缺不全。
從羅馬廣場出來,我以為再也看不到什麼廢墟了。誰知羅馬城簡直就是一個廢墟的世界。一座座傾塌的城牆,一間間殘破的宮殿,一根根斑駁脫榫的石樑,一個個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條條被毀壞得不成形狀的通道隨處可見,或掩映在綠樹叢中,或豎立在草坪之上,或橫亘在街邊路旁,或緊靠著新的建築。尤其使人驚訝的是,絕大多數廢墟都在羅馬市區的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顯眼醒目之處。凝視著這些廢墟,我忽然發現羅馬充滿著一種殘缺的美,一種古舊的美。是的,比起完整的建築來,殘缺的廢墟更能給人以震撼,更能給人以深思,更能給人以力量,更能給人以啟迪。
於是,我不由地驚嘆和欽佩起羅馬人來。
他們不愧是具有遠見卓識的一族。面對古羅馬文明的廢墟,他們沒有用推土機去把它們推倒和鏟平,也沒有在廢墟上去恢復和重現古羅馬的壯麗輝煌,而是獨具匠心地將廢墟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因為他們深深地懂得,廢墟是歷史的遺物和文明的見證,毀掉了廢墟也就毀掉了歷史和文明。這無異於民族精神的自殺。只有尊重廢墟,才能超越廢墟,去創造新的輝煌。正因為如此,羅馬人才以巨大的勇氣和膽識精心地保護著每一處廢墟,羅馬也因此成為全世界人都嚮往的地方。每天從四面八方來廢墟游覽的人絡繹不絕,摩肩接踵,旅遊業成為羅馬空前興旺的朝陽產業。羅馬人把廢墟變成了寶貝,變成了無以倫比的財富。
羅馬廢墟,一個千古的絕響,一個永恆的魅力,一個不滅的輝煌。

⑼ 二戰以後的義大利是什麼樣子的

南部還好些,中部和北部因為被德軍佔領,和盟軍廝殺過,遭到很大破壞,特別是發達的北部工業區被德軍蹂躪,被盟軍轟炸,可謂滿目蒼痍。戰後的義大利一片蕭條,等著美國援助呢!

⑽ 為什麼從地質學的角度來說義大利是一座廢墟

因為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義大利應當是一座一座的古代人類的歷史遺跡之上建立的。

閱讀全文

與哪裡的觀點義大利是一片廢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音樂漢字怎麼哼 瀏覽:553
義大利留學去哪個城市好 瀏覽:266
英國塔橋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60
越南相當於中國哪個省的大小 瀏覽:548
如何評價越南小伙 瀏覽:379
中國房地產高價持續多久 瀏覽:695
驚喜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31
英國留學什麼年齡好 瀏覽:455
印度粗糖怎麼熬 瀏覽:386
中國移動卡如何增加流量 瀏覽:689
義大利的警察是什麼 瀏覽:618
晚安的印度語怎麼寫 瀏覽:54
印尼巴士怎麼看全程 瀏覽:611
越南有多少人姓馮 瀏覽:687
中國外交部能提供什麼幫助 瀏覽:723
英國人有多少國籍 瀏覽:986
印尼的駕駛本過回國內得多少錢 瀏覽:784
越南國旗為什麼模仿中國國旗 瀏覽:263
印度攪棒是什麼 瀏覽:309
伊朗有什麼厲害球員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