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活塞隊漢密爾頓的資料!
理查德·漢密爾頓
位置: 得分後衛 / 小前鋒
身高: 2.01米 / 6尺7
體重: 88公斤 / 194磅
生日: 1978-02-14
球隊: 底特律活塞
選秀: 1999年第1輪第7位
學校: Connecticut
來自: 美國
本賽季工資: 813萬美元
合同情況: 7年 6200萬,2003/8/12簽,2010夏到期,2008夏球員選項
[進攻能力] 漢密爾頓最擅長也最為人熟知的進攻手段就是先通過無球跑位晃過對方防守隊員再接隊友傳球然後中距離急停跳投,命中率高得驚人。不要一味地欣賞卡特如天外來客般360度旋轉扣籃和詹姆斯雷霆萬鈞勢不可擋的扣籃,投籃作為籃球比賽中最簡單也最有效的得分方式同樣具有一種獨特的美。籃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後(這句話夠俗氣)「刷」的進籃,干凈利落。籃網則會輕輕揚揚地飄起來,那一瞬間有一種說不出的奇妙。他的三分球命中率一般,不過本賽季與上賽季相比有所提高。罰球命中率固定在86%左右。身體比較瘦弱單薄,因此內線得分能力一般,通常喜歡突破到內線造成對方犯規從而獲得罰球機會。同時個人突破能力一般,進攻時主要依賴隊友的助攻和擋拆。但不可否認的是,漢密爾頓相對單一的進攻方式是活塞進攻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也相當適應活塞的整體戰術。Rip在無球跑位方面有過人的天賦和精力(他的父親和舅舅都是長跑運動員,他本人上高中時參加學校的一英里跑比賽從未輸過),因此他總能在比賽中通過跑動輕松找到投籃空位。作為一個得分後衛本賽季場均4.9次的助攻數也還算可圈可點。
[防守] 漢密爾頓當年被喬丹從華盛頓送到底特律的理由就是「防守不好」。由於身體素質的原因,籃板能力一般。不過他在活塞的這幾年時間里,場均籃板數已經由2.8上升到3.9,進步明顯。同時防守意識還是比較優秀,補防相當積極。搶斷數一直維持在1.0左右。蓋帽……拜託,活塞的蓋帽一向都是大本的專利啊。反正有雙華萊士在內線大顯神威,普林斯亨特負責專人盯防,Rip你多練練投籃是正事。
[心理素質] 去年26歲的漢密爾頓第一次打入總決賽就能夠如此氣定神閑地每場砍下20多分,讓人不得不贊嘆活塞的隊員們都具有鋼鐵般的意志和神經。同時,漢密爾頓在季後賽中得分、籃板、蓋帽以及投籃命中率的數據均高於常規賽,總是很好地把壓力和緊張轉化為比賽的動力。不過,他能夠在關鍵比賽中正常甚至超常發揮,卻不能夠在關鍵比賽的關鍵時刻鎮定自若(比如今年總決賽第五場的最後那個球)。雖然Rip是我在活塞隊中最喜歡的球員,但是如果讓我選擇一個人來進行最後一投,我還是會選比盧普斯。自然,後者的年齡和閱歷非漢密爾頓可比。不過,他確實少了一些像他的偶像米勒那樣在最後時刻的魄力。
[性格] 你有聽到過Rip酗酒鬧事抽大麻或者鬧出科比那檔子事兒嗎?你有聽到過Rip與隊友不和不聽從教練安排向老闆索要巨額薪水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他在奧本山事件中也稍微有一點點不理智的表現,但是和我們純朴善良可愛視技術犯規為大米飯的Rasheed同學比起來,Rip真的可以算是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的紳士了。同時,據活塞隊中與他關系最好的比盧普斯透露,Rip平時極富幽默感特別喜歡開玩笑,比如他常愛吹噓自己曾在某次與科比的一對一比賽中贏了科比整整一箱汽水。
② 漢密爾頓
漢密爾頓是活塞隊的得分主力....
也是一個永不放棄的投手..../活塞的5大法寶之一
球隊: 底特律活塞隊
號碼: 32
位置: 後衛/前鋒
國籍: 美國
生日: 1978年2月14日
身高: 2,01米
體重: 87,5 公斤
05-06 賽季技術統計技術統計
球隊 出場 首發 時間 投籃 3分球 罰球 進攻
籃板 防守
籃板 總
籃板 助攻 搶斷 蓋帽 失誤 犯規 得分
場均 活塞 52 1 36.8 50.5% 45.5% 86.7% 1.19 2.19 3.38 3.42 0.65 0.11 2.21 2.73 21.6
總和 活塞 52 52 1917 453-897 36-79 184-212 62 114 176 178 34 6 115 142 1126
NBA生涯場均技術統計
賽季 球隊 出場 首發 時間 投籃
命中率 3分球
命中率 罰球
命中率 進攻
籃板 防守
籃板 總
籃板 助攻 搶斷 蓋帽 失誤 犯規 得分
99-00 奇才 71 12 19.3 .420 .364 .774 .5 1.3 1.8 1.5 .39 .08 1.18 2.00 9.0
00-01 奇才 78 42 32.3 .438 .274 .868 1.0 2.1 3.1 2.9 .96 .13 2.58 2.60 18.1
01-02 奇才 63 57 35.0 .435 .381 .890 1.2 2.3 3.4 2.7 .60 .22 2.10 2.20 20.0
02-03 活塞 82 82 32.2 .443 .269 .833 1.1 2.8 3.9 2.5 .78 .16 2.44 3.00 19.7
03-04 活塞 78 78 35.5 .455 .265 .868 1.0 2.6 3.6 4.0 1.32 .22 2.69 2.80 17.6
04-05 活塞 76 76 38.5 .440 .305 .858 1.0 2.9 3.9 4.9 1.01 .17 2.86 3.10 18.7
生涯 448 347 32.2 .440 .298 .855 1.0 2.3 3.3 3.1 .86 .10 2.33 2.60 17.2
季後賽 65 65 41.0 .448 .340 .850 1.2 3.1 4.3 3.8 .94 .08 3.18 3.10 21.2
NBA生涯總技術統計
賽季 球隊 出場 首發 時間 投籃
中-投 3分球
中-投 罰球
中-投 進攻
籃板 防守
籃板 總
籃板 助攻 搶斷 蓋帽 失誤 犯規 得分
99-00 奇才 71 12 1,373 254-605 28-77 103-133 38 91 129 108 28 6 84 142 639
00-01 奇才 78 42 2,519 547-1,249 40-146 277-319 75 163 238 224 75 10 201 203 1,411
01-02 奇才 63 57 2,203 472-1,084 16-42 300-337 73 143 216 171 38 14 132 136 1,260
02-03 活塞 82 82 2,640 570-1,286 32-119 440-528 88 230 318 208 64 13 200 249 1,612
03-04 活塞 78 78 2,772 530-1,166 18-68 297-342 78 201 279 310 103 17 210 222 1,375
04-05 活塞 76 76 2,926 510-1,160 36-118 368-429 74 221 295 372 77 13 217 232 1,424
生涯 448 347 14,433 2,883-6,550 170-570 1,785-2,088 426 1,049 1,475 1,393 385 73 1,044 1,184 7,721
季後賽 65 65 2,662 513-1,145 34-100 318-374 80 200 280 249 61 5 207 202 1,378
單場技術統計賽季紀錄/生涯紀錄
項目 NBA生涯紀錄 05-06賽季紀錄
得分 44 vs. 克里夫蘭騎士隊 11/28/03 40 vs 尼克斯 12月03日
命中球數 17 vs. 金州勇士隊 03/29/01 16 vs 76人 11月03日
投籃數 27 2 次 27 vs 國王 12月15日
3分命中數 4 @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11/15/00 3 vs 掘金 11月24日
3分投籃數 7 vs. 洛杉磯湖人隊 Clippers 03/31/04 6 vs 掘金 11月24日
罰球命中數 20 vs. 夏洛特山貓 11/21/04 13 vs 尼克斯 12月03日
罰球投籃數 20 2 次 14 vs 尼克斯 12月03日
進攻籃板 5 3 次 4 3 次
防守籃板 11 @ 奧蘭多魔術隊 04/08/05 6 2 次
總籃板 11 @ 奧蘭多魔術隊 04/08/05 9 vs 奇才 11月26日
助攻 12 vs. 華盛頓奇才隊 04/12/04 9 vs 熱火 12月30日
搶斷 5 vs. 洛杉磯湖人隊 Clippers 03/31/04 4 vs 雄鹿 01月26日
蓋帽 3 @ 華盛頓奇才隊 02/01/05 1 6 次
出場時間 49 vs.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03/26/05 48 vs 灰熊 12月20日
參考資料:http://nba.sports.sina.com.cn/player_one.php?id=181
③ 理查德·漢密爾頓的NBA生涯
2000-01賽季,邁克爾·喬丹做出了「進軍季後賽」的預言。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奇才最終只取得了19勝63負的糟糕戰績。在這個不甚如意的賽季中,漢密爾頓依然是隊中少見的亮點之一。他出賽78場,其中首發42場。他的場均得分達到了18.1分,並且以86.8%的罰球命中率位居聯盟第12位。除了蓋帽次數,漢密爾頓的所有主要技術統計都有所增長。他曾經30次成為球隊第一得分手。在主場的一次對陣金州勇士隊的比賽中,漢密爾頓全場拿下41分,9個籃板和8次助功,這是他職業生涯初期的一次代表作。
2001-02賽季,邁克爾·喬丹決定復出為奇才隊效力,並且啟用了道格·科林斯作為奇才新任主教練。漢密爾頓不得不在喬丹和科林斯之間周旋。喬丹每日都在督促漢密爾頓加強各方面的技能,尤其是防守方面,來增強比賽能力。而科林斯要求漢密爾頓在進攻端做出改進。漢密爾頓在這兩個方面都作出了顯著的改進。在2001年12月份,他被選為NBA周最佳球員。這一周,他在贏得的四場勝利中幾乎每場能夠砍下30分。後來他在比賽中不慎拉傷了右腹股溝,這讓他在幾場比賽中不得不作壁上觀。但是當他傷勢復原後,他犀利的進攻依舊是奇才火力的重要來源。在一場對陣國王隊的比賽中,他拿下了33分;之後又在與波特蘭開拓者的比賽拿下31分。漢密爾頓、喬丹和科林斯一起將奇才推向了正確的軌道。在12月份,奇才取得了9連勝。在所有漢密爾頓和喬丹各自得分20+的比賽中,奇才無一敗績。但是,前期的狂飆導致喬丹體能透支和球隊狀態出的過早。最終,收尾不利的奇才還是與季後賽失之交臂。
2002年9月,奇才進行了隊內人員調整。上季打出水準的漢密爾頓成為了奇才一個頗有份量的交易砝碼。他被送到了活塞隊去交換對方的明星後衛傑里·斯塔克豪斯。被交易前的漢密爾頓,場均有接近20的得分、場上穩定的攻防,和表現出堅決的意志。但來到一個全新環境的漢密爾頓顯示出有些不適應和防備心理,不過活塞隊的熱情讓漢密爾頓很好的融入了進來。
2001-02賽季,活塞隊在球隊經理喬·杜馬斯的運作下,得到了50場勝利並且取得了中區冠軍的頭銜。漢密爾頓開始大量的使用早就純熟的中距離catch and shoot(接球投籃),這使得他的命中率高出了一個後衛應有的水準。更令漢密爾頓得到提高的是主教練里克·卡萊爾「防守至上」的建隊理念,這使得他在攻防兩端都極具效率。同時,漢密爾頓的私人訓練師和體能訓練師在積極提高他的對抗性和體能。之後,漢密爾頓認識到防守端的收獲越大,進攻端的出手機會就會越多。在活塞隊,防守理念在漢密爾頓的腦中開始超越進攻佔到了第一的位置。 2002-03賽季,活塞在先前的17場比賽中贏下了其中的12場,而漢密爾頓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2002年12月份,他的場均得分超過了20分。在對陣芝加哥公牛的比賽中,他傳出了生涯最高的9次助攻。而他在防守端的表現使得給里克·卡萊爾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漢密爾頓逐漸成長為一名全面的球員。在之後的一場對陣華盛頓奇才的比賽中,活塞以87-82取得了勝利,而漢密爾頓對「舊主」拿下22分。進入2003年2月份,漢密爾頓打出了比以往更加出色的表現,他能在禁區空切上籃,能在中距離命中接球投籃,能在外線搞定三分遠射,能在罰球線上穩穩拿下分數。整個2月份,他的投籃命中率為48%。常規賽結束,活塞再次取得了50勝的戰績。漢密爾頓以場均19.7分成為球隊得分王,並且成就了他第一個82場全部出賽的賽季。同時,他每場的3.9個籃板也是生涯最高。季後賽首輪,活塞面對新一代巨星特雷西·麥克格雷迪率領的奧蘭多魔術。麥迪在首場就砍下43分,次場更是飆至46分。雖然漢密爾頓第三場16投10中拿下全隊最高的30分,但是面對如此瘋狂的聯盟得分王,活塞在前四場以3-1大比分落後。麥迪說,他們已經在考慮下一輪的對手了。之後活塞隊連下三城,完成逆轉。東部半決賽的對手是「答案」阿倫·艾佛森領銜的費城76人。活塞以6場比賽拿下之後,這使得他們與新澤西網隊會師東部決賽。這是一輪「粗暴」甚至「血腥」的系列賽,最終,網隊以4-0橫掃活塞。對漢密爾頓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盡管他表現不俗,四場分別拿下24分、24分、21分、20分,但是球隊卻沒有取得一場勝利。雖然在東部決賽鎩羽而歸,但是漢密爾頓的這個賽季依舊可以稱作「出色」。賽季初才加盟活塞隊的他已經成為球隊主力得分手。季後賽中,他更是將自己的統計提升到場均22.5分。活塞管理層以7年6200萬的合約將他留在了球隊接著活塞高層解僱了里克·卡萊爾,迎來了學院派的主教練拉里·布朗。球隊小前鋒泰夏安·普林斯的成長也使活塞的前鋒線充滿活力並且攻守兼備。很快,走馬上任的拉里·布朗將「團隊籃球」的概念灌輸到了每一位活塞球員的腦中——這當然包括早就深諳此道漢密爾頓,這位球隊最佳得分手。
2003-04賽季,拉里·布朗讓漢密爾頓承擔了更多進攻任務。而在防守端,漢密爾頓的堅韌又使得他成為某些時刻球隊的外線防守核心。2004年,杜馬斯將原開拓者的超級前鋒拉西德·華萊士引進球隊。這個技術細膩、內外兼修、體能一流的全面前鋒完成了活塞隊最後的冠軍拼版。布朗也將華萊士作為了球隊的首發大前鋒。華萊士很完好的適應了活塞的攻防體系。在2004年3月,活塞打出一波8連勝,而且每場至少能勝出對手15分以上。並且連續將5支球隊的得分壓制在70分之下——這都創造了聯盟記錄。常規賽,活塞取得了54勝28負的戰績,以東部第三的身份進軍季後賽。雖然漢密爾頓的場均得分滑落到了17.6分,但是他的賽場表現比上季更加成熟:助攻次數增加到4個、投籃命中率和搶斷數也都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漢密爾頓已經成為活塞隊打破僵局的第一進攻選擇。2003-04賽季的季後賽,活塞首輪對陣雄鹿,以4-1將對手淘汰。在這輪系列賽第4場,漢密爾頓繳出了27分6助攻的成績。東部半決賽,他們面對2002年東部決賽淘汰他們的新澤西網隊,擁有主場優勢的活塞在前兩場比賽中,依靠強悍的防守將網隊擊敗。第2場,漢密爾頓以28分5助攻4搶斷的全面表現為球隊勝利做出了貢獻。但是頑強的網隊在之後連扳3場,包括第五場的3加時勝出。在第5場,漢密爾頓送出了11次助攻。第六場第四節,漢密爾頓在球隊最需要他的時候,重新站了出來。他以一個失去平衡的跳投為球隊建功,最終活塞以81-75取得了勝利。第7場,他又攻下21分,活塞晉級東部決賽。活塞的東部決賽對手是球隊原主教練里克·卡萊爾執教的印第安納步行者隊。漢密爾頓的積極跑動和精準投射,使得卡萊爾對他束手無策。在本輪雙方的對峙中,里克·卡萊爾啟用本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羅恩·阿泰斯特來專門盯防漢密爾頓。但是六場比賽過後,漢密爾頓場均能拿下24分。第5場,活塞在第2節的5分鍾里一度出現了得分荒。但是,球隊在之後得到29分裡面,有24分來自漢密爾頓。最後,活塞以83-65大比分獲勝。第6場,活塞以69-65獲勝,漢密爾頓拿到21分。
戰勝步行者隊之後,活塞進入了2003-04賽季的NBA總決賽。活塞的對手是外界廣泛看好奪取的總冠軍「豪門」洛杉磯湖人隊。他們擁有名人堂級別的出場陣容:史上最佳中鋒候選人沙克·奧尼爾、科比·布萊恩特、11次入選聯盟最佳陣容的卡爾·馬龍和連續8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的加里·佩頓。對於漢密爾頓來說,終於能與他兒時的對手科比·布萊恩特在相遇在總決賽中,他期待能在這輪系列賽做出一些回應。活塞強硬堅韌的球風使得的湖人的四位巨星極為不適。87-75,活塞在洛杉磯取走一場勝利,但這場比賽漢密爾頓並未表現出好的狀態。湖人在第2場取得了勝利,科比在比賽臨近結束時的超遠距離三分球讓比賽打平。之後,湖人在加時賽里遏制了活塞隊,拿下了第2場。第3場比賽移至底特律。活塞隊完全掌握了主動,本場漢密爾頓里突外投拿下31分,活塞擊敗湖人。第四場,湖人極力想要扳回一局,但是活塞眾將聯手將湖人的夢想擊碎。活塞拿下兩個主場後,期待能在第5場解決戰斗,但是他們遭到了湖人的頑強抵抗。但由於遭受年齡和傷病的困擾,湖人漸漸失去動力。而活塞眾將在下半場越戰越勇,最終以100-87贏得了2003-04賽季的NBA總冠軍。昌西·比盧普斯贏得了總決賽MVP稱號。 2004-05賽季的季後賽,在安東尼奧·麥克戴斯和埃爾登·坎貝爾加盟之後,活塞隊依舊保持了相當的實力,他們幾乎不用拉里·布朗的指揮,球員自己就能搞定場上的某些困境。活塞隊在2005年的季後賽中依舊展示了他奪取聯盟冠軍時的強悍防守。他們用5場比賽擊敗阿倫·艾佛森領銜的費城76人。漢密爾頓在本輪系列賽中,場均拿下21分和6次助攻。東部半決賽,活塞面對遭受重創的印第安納步行者隊(由於步行者主將羅恩·阿泰斯特遭受全季禁賽,步行者外線防守能力大大削弱),曾讓步行者隊一度以2-1領先。但之後活塞連下三城,最終以4-2 將步行者淘汰出局。漢密爾頓有單場16中10拿下28分的表現。在這個賽季的東部球隊中,邁阿密熱隊在德懷恩·韋德和沙克·奧尼爾的帶領下異軍突起,以東部第一的身份進軍季後賽。而活塞在東區決賽的對手正是邁阿密熱隊。漢密爾頓在第4場有著28分8助攻表現。雙方在前4場戰成平手,在關鍵的第5場,活塞意外落敗。但是在接下來的兩場比賽中,活塞全部取勝。第6場,活塞以91-66大勝熱隊,在關鍵的的第7戰,活塞再次以88-82獲勝。雖然德懷恩·韋德受傷對熱火影響很大,但是,漢密爾頓在關鍵時刻的精準投射同樣是活塞獲勝的要素。總決賽開始之後,在面對風格同樣朴實高效的馬刺隊,活塞在開局連敗兩場。但是在之後的兩場主場戰役,活塞全部取勝。漢密爾頓用精準的投射讓馬努·吉諾比利顧此失彼。第5場比賽,馬刺的高強度防守凍結了漢密爾頓和昌西·比盧普斯的後場組合,使他們的進攻陷入困境。而最後時刻,馬刺「老將」羅伯特·霍里射入關鍵3分球,活塞在主場飲恨。接下來他們在第6戰取得勝利,將系列賽拖至決戰的第7場。最後一場,馬刺以81-74勝出,獲得NBA總冠軍。
2005-06賽季,在2005年12月2日舉行的一場活塞隊對陣尼克斯隊的常規賽比賽中,漢密爾頓25投13中、罰球14罰13中,得到本賽季最高單場得分40分,帶領活塞隊以106-98輕取對手。這個賽季的漢密爾頓,平均每場得到21.7分,列NBA第16;三分球命中率達到46.2%,列NBA第1,同時創下個人職業生涯新高;罰球命中率為87%,列NBA第16;罰球命中數為434.0個,列NBA第9;總得分1084分,列NBA第14;並且職業生涯第一次獲選進入NBA「全明星陣容」 。
2006-07賽季,在2006年12月28日活塞對陣尼克斯的比賽中,漢密爾頓砍下51分,並成為了繼邁克爾·喬丹之後第一位在「籃球聖地」麥迪遜花園廣場得到50分以上的球員。2007年2月15日,NBA全明星陣容最終名單公布,漢密爾頓再次入選東部全明星陣容 。
2007-08賽季,漢密爾頓連續第三年入選NBA全明星賽。這次他還參加了3分投籃大賽,但是發揮不佳首輪遭到淘汰 。2008年5月14日,他在季後賽的總得分超越前活塞隊員伊賽亞·托馬斯成為活塞隊歷史上的第一 。
2011-12賽季,效力活塞9年的理查德·漢密爾頓與公牛隊簽了兩年1000萬的合同,入主公牛隊 。
2012年11月27日,NBA常規賽雄鹿隊客場94-93戰勝公牛隊的比賽,漢密爾頓拿下全場最高的30分。
2012-13賽季,漢密爾頓為公牛隊出戰50場,場均得到9.8分2.4助攻,命中率為42.9%,這是他自新秀賽季以來第一次場均得分低於兩位數 。
2013年07月11日,公牛隊宣布裁掉了「老將」理查德·漢密爾頓,公牛隊將支付漢密爾頓下賽季合同中受保障的100萬美元,而漢密爾頓將離開公牛隊,成為自由球員 。
2015年2月27日,37歲的理查德·漢密爾頓正式宣布退役,結束了長達14年的職業生涯 。
④ 劉易斯·漢密爾頓的運動生涯
邁凱倫時期
丹尼斯經過了幾年的考察,13歲時,漢密爾頓簽約邁凱輪的車手發展計劃,成為與F1正式簽約車手,隨後奪得雷諾方程式的冠軍,歐洲F3年度冠軍,GP2年度冠軍 。
2007是漢密爾頓登陸F1的第一年,也是他效力邁凱輪的第一個賽季,在澳大利亞揭幕站,漢密爾頓奪得了季軍,在第一次參賽就登上領獎台,隨後,他連續9個分站都進入前三,並在加拿大分站第一次贏得桿位及分站冠軍,到最後,他成為了冠軍的熱門人選,可惜最後兩站發揮欠佳,最終只能以1分之差屈居年度亞軍,但漢密爾頓已經向世人證明了他的實力,全年獲得109分 。
2008年,漢密爾頓在揭幕戰率先拿下桿位與冠軍,但接下來的兩站,小漢發揮都並不理想,直到西班牙分站,他又重新回到了領獎台,但他與馬薩之的爭奪一直都很激烈,最終兩人拼到了最後一站,馬薩成功在家鄉拿下分站冠軍,當他沖線時,漢密爾頓原本在第六位,眼看馬薩就要成冠軍了,漢密爾頓在後面並沒有放棄,結果他在最後時刻超過格洛克搶得了第五名,並最終以1分力壓馬薩成為了總冠軍。這個冠軍確實是很幸運,全年獲得98分 。
2009賽季,漢密爾頓開局並不理想,甚至連續出現5個分站不能得分的情況,直到第10個分站,小漢終於拿下了個人賽季的第一個分站冠軍,隨後,他又在新加坡收獲一個冠軍,但全年下來,他僅以49分排在車手榜的第五位 。
2010賽季,前5個分站,小漢在排位賽發揮不理想,但在正賽基本能拼回較不錯的位置,直到土耳其分站,漢密爾頓終於獲得了分站冠軍,賽季下來他一共獲3個分站冠軍,9次登上領獎台。
2011賽季,紅牛的維特爾繼續壟斷著比賽,漢密爾頓與上一個賽季一樣,僅能排在第五位,但是他也收獲了3個分站冠軍 。
2012年,漢密爾頓的狀態比較起伏,雖然賽季前三個分站收獲了3個季軍,但隨後卻未能穩定得分,之後這位邁凱輪車手收獲了3個分站冠軍,是車手中最多的,只是受到賽車不穩定拖累。在對上的4個分站,他拿下了2個冠軍 。不過無論是從駕駛賽車的角度,還是賽場外的私人生活,漢密爾頓都走出了2011賽季的各種不順和不快。在新加坡站結束後,漢密爾頓做出了一個極具轟動性的決定:明年離開邁凱輪,加盟梅賽德斯。打從漢密爾頓做出加盟梅賽德斯車隊的決定後,該車隊就再沒取得過任何分數。當被問到是否有點後悔自己的選擇時,漢密爾頓卻表現得異常堅定,「我必須相信自己的決定。堅持我所選擇的。」
梅賽德斯AMG時期
2013年,本來對梅賽德斯沒報多大希望的漢密爾頓,反而被W04戰車的速度震撼,漢密爾頓奪得4次桿位,但梅賽德斯依舊無法完全解決輪胎過度損耗問題,導致漢密爾頓無法將桿位轉化為冠軍。但匈牙利站,劉易斯一氣呵成,領跑全場,拿下加入梅賽德斯的首場勝利。截止到匈牙利站,漢密爾頓取得124個積分,積分榜排名第四,落後維特爾48分,另外,4次領獎台,4次桿位,1個分站冠軍。
2013賽季結束,漢密爾頓不僅超出季前預期獲得了一站冠軍(匈牙利站),在銀石和斯帕的桿位表現同樣驚艷,雖然始終表示未能很好適應W04的剎車系統,漢密爾頓還是在排位和最後的積分上拼掉了與車隊磨合多年的羅斯伯格。2013對梅賽德斯對漢密爾頓都是一個很好的合作開始 。
2014賽季,漢密爾頓拿到了11場分站勝利,另有3個亞軍和2個季軍,時隔六年再奪總冠軍。從巴林站的強勢,到摩納哥站的委屈,從夏天的心態不穩定到夏休之後比利時經歷撞車事件,最後,從義大利開始,落後29分的漢密爾頓拋開一切雜念,完全專注比賽,完成反超 。
2015年4月,漢密爾頓入圍勞倫斯最佳男運動員獎 。10月25日,在奪得了F1美國站的分站冠軍之後,漢密爾頓提前衛冕2015賽季的車手總冠軍 。
⑤ F1漢密爾頓的資料
F1首位黑人車手
基本資料
漢密爾頓
全名: 路易斯-漢密爾頓
生日: 1985年1月7日
出生地: 英國
國籍: 英國
身高: 1.75
體重: 66KG
常住地: 瑞士
處子秀: 2007.3.18澳大利亞GP
婚姻: 未婚
車隊: 邁凱輪
車型: MP4-26
車號: 3
輝煌戰績
年度總冠軍次數: 1次
首次F1大獎賽: 2007年澳大利亞大獎賽
F1大獎賽參賽次數: 89次
F1大獎賽登台次數: 42
F1大獎賽分站冠軍次數: 17
F1大獎賽桿位次數: 18
F1大獎賽累計積分: 748
職業生涯
1991年
藍彼得大賽中用無線遙控汽車贏得首個賽車勝利
1995年
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兒童組卡丁車冠軍
1996年
未來卡丁賽、天空台卡丁車大師賽及五國卡丁系列賽冠軍
1997年
轉入雅馬哈少年組,贏得未來系列賽和超級一系列賽冠軍
1998年
與邁凱輪年輕車手計劃簽約,成為與F1車隊簽約的最年輕的車手
2000年
贏得歐洲A級方程式冠軍,並在貝希贏得世界盃和大師賽冠軍,被評為英國賽車手俱樂部的「希望之星」
2001年
在英國雷諾方程式冬天系列賽中名列第五
2002年
在英國雷諾方程式錦標賽中以三站勝利奪得總成績的第三名
2003年
以10站勝利贏得英國雷諾方程式錦標賽冠軍,比第二名多贏八個分站冠軍
2004年
在F3歐洲系列賽中以一站勝利排名總成績第五
2005年
以20站中的15站勝利贏得F3歐洲系列賽冠軍
2006年
第一次參加GP2系列賽,以五站勝利贏得冠軍
2006年9月13日
第一次駕駛邁凱輪F1賽車
2006年11月24日
被確定為2007年邁凱輪車隊的參賽車手
2007年6月11日
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站比賽中首次奪取F1分站賽冠軍
2007年
在自己的F1處子賽季中,4奪分站賽冠軍,6次贏得桿位,並以109分一分之差屈居年度車手亞軍
2008年
5奪分站賽冠軍、7次贏得桿位,以98分一分的優勢首次奪取年度車手總冠軍
2009年
積49分年度排名第五,2次奪冠,5次登台,4次桿位。
2010年
積240分年度排名第四,3次奪冠,9次登台,1次桿位。
[1]
外界評價
為什麼他如此引人關注 除了偶爾能看到幾張黃色面孔外,F1大獎賽56年的歷史幾乎都是白人車手的天下。但從2007賽季開始,F1將出現歷史上第一名黑人車手。2006年11月24日,邁凱輪車隊宣布21歲的英國小將劉易斯。漢密爾頓將和阿隆索一起組成下賽季車隊的主力陣容。 邁凱輪青年軍 其實漢密爾頓為邁凱輪出戰F1早在意料之中。在2006年9月8日成為了新的GP2年度冠軍後僅5天,漢密爾頓就得到了為邁凱輪試車的機會,從那時起他要成為F1歷史上第一名黑人車手的傳言就一直沸沸揚揚。而最終邁凱輪沒有如一些傳言說的那樣,先將他租借到小車隊一年,而是直接將他提拔到F1主力車手的位置。漢密爾頓透露這在9月30日就已經確定。那天,丹尼斯把漢密爾頓請到家中,在座的還有邁凱輪CEO惠特馬什,丹尼斯親口對他說,「我們已經決定明年用你當主力車手。」漢密爾頓說,當時自己只是微笑了一下,但心裡已經心花怒放,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F1夢想。 其實,漢密爾頓已經是邁凱輪培養了9年的車手。1997年的一次頒獎典禮上,當時還只有12歲的漢密爾頓出人意料地拉著領隊丹尼斯毛遂自薦,「你好,我是劉易斯,我想要個簽名。以後我還想為你們效力。」丹尼斯給了他自己的手機號碼,笑著說:「等你贏了卡丁車錦標賽的世界冠軍,再來找我吧。」僅僅一年後,丹尼斯就聽到了漢密爾頓對他說「我贏了卡丁車錦標賽」。丹尼斯沒有食言,簽下了漢密爾頓。此後,邁凱輪一直把英國人作為培養的對象,他也不負眾望,在參加過的所有賽事中都獲得了冠軍,包括英國雷諾方程式和F3,還有2006年的GP2冠軍。 毫無疑問,在舒馬赫退役後,漢密爾頓將成為F1一個新的熱點。很多人都會在明年緊盯這位F1首位黑人車手的表現,而和兩屆世界冠軍阿隆索搭檔,更會讓這種關注有增無減。漢密爾頓表示,他只是想利用這個機會來看看自己和阿隆索有多大的差距。「第一年會比較困難,尤其是和阿隆索搭檔。但我還年輕,我到這兒來是抱著學習的態度,我會在賽道內外盡力做到最好。有一位拿過兩屆世界冠軍,非常有經驗和天賦,比我還大幾歲的隊友太棒了。他會給車隊很多幫助,我要向他學習。」 車隊方面也表示,不會給這位新人太多成績上的壓力。丹尼斯希望漢密爾頓的目標不是擊敗阿隆索,而是不斷提高自己,「他不必關注成績,而是要看自己的表現如何。只要他在前幾站比賽能不斷進步,他就有機會取得好成績。」 漢密爾頓一家很早就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移民到了英國,為了支持他參加賽車,全家人都付出了許多。漢密爾頓父親安東尼說:「有時候我不得不同時打三份工,才有錢讓他參加賽車。現在能看到他得到邁凱輪車手位置太高興了。」漢密爾頓也非常感謝他的繼母琳達和弟弟尼古拉斯,「我的家人為了我不得不找各種各樣的工作來掙錢,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可能有今天。」 漢密爾頓被英國人認為是「賽車界的老虎伍茲」,贊助商們也非常看好他身上的伍茲效應,但漢密爾頓表示他並沒有感到什麼特殊的壓力,也不擔心車迷們會更關心他的膚色而不是成績,「我沒考慮這么多。我到邁凱輪是工作來的,是來做一些我多年來一直想做的事。我會專注於工作,不管別人怎麼說。」丹尼斯也表示,「我一直對漢密爾頓說,如果有一天你想利用你的膚色,我就會找你的麻煩。他必須依靠真本事來出人頭地。」 據路透社報道,芬蘭車手科瓦萊寧宣布與邁凱輪車隊簽約,08賽季他將取代重回雷諾的阿隆索的位置,與漢密爾頓搭檔。」倒霉的是邁凱輪的西班牙籍後備車手德拉羅薩,他曾經有希望晉級以填補阿隆索的空缺,但是隨著科瓦萊寧的到來,明年仍然只能是「後備車手」的命運。 漢密爾頓在去年一夜成名後,我們聽到的都是正面的聲音和贊譽。特別是英國方面,已經提前將他同F1七冠王邁克爾-舒馬赫之流的人物相提並論。但是在一年之後的今天,情況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近關於他的負面消息不斷,比如下面的這三位前輩對他的評價! 尼基-勞達:漢密爾頓變得越來越差! 漢密爾頓在巴林站的拙劣表現導致自己丟掉了積分榜首的位置,事後他也主動向車隊承認了自己在比賽各個階段的種種問題。對於英國超級新秀目前的狀態,三屆世界冠軍尼基-勞達給予了嚴厲了批評。 「此刻,他沒有給我留下任何積極的印象。我原以為他今年會變得越來越好,但結果卻變得越來越差。他現在的情況簡直糟透了。」尼基-勞達說道。 維倫紐夫:漢密爾頓對阿隆索不敬! 阿隆索去年和漢密爾頓之間發生的「摩擦」已無需在此贅述,那是一個兩屆世界冠軍和一位英國超級新秀共同效力於一支英國車隊的故事。前F1世界冠軍雅克-維倫紐夫指出:初出茅廬的漢密爾頓當初不應當那樣對待一個經驗比自己經驗豐富的兩屆世界冠軍!英國超級新秀沒有給予兩屆世界冠軍足夠的尊重! 「漢密爾頓應該對阿隆索更尊重一些才對!」維倫紐夫在迪拜參加SPEEDCAR時對《Gulf Times》的記者說道,「我不喜歡那樣的對待方式,最後看到那樣的事情公然發生是非常讓人失望的。」隨後,這位97年的世界冠軍表示,漢密爾頓應當像自己96年剛剛加盟F1、與前輩達蒙-希爾搭檔那樣——虛心學習! 「我當時將自己擺在學習的位置上,同時我想學習。這是去年漢密爾頓在同兩屆世界冠軍搭檔的過程中,沒有展現出來的東西。」維倫紐夫接著說道。 弗倫岑:海德菲爾德比漢密爾頓強 前德國F1車手弗倫岑認為,就邁凱輪和寶馬-索伯這兩支車隊的前景來看,他更看好後者,原因慕尼黑軍團的車手在推動車隊的進步上,比銀箭的強。 「為什麼?因為尼克-海德菲爾德比路易斯-漢密爾頓強。」弗倫岑在巴林接受德國《圖片報》的采訪時說道,隨後他對自己的觀點作了進一步的解釋。「現在有三支車隊的實力非常接近。在這種情況下,車手將在推動車隊發展的過程中變得更加重要。在我看來,很顯然海德菲爾德更強。」弗倫曾最後說道。 日前,根據英國媒體《Daily Star》的消息報道,銀箭超級新秀去年出版的自傳,日前在銷售上遇到了麻煩,准確的講是非常糟糕。 漢密爾頓的自傳名叫《我的故事(My Story)》,於去年11月5日在英國正式上市,這是他上賽季「一夜成名後」在商業上採取的一大舉措。據報道名叫「HarperCollins」的出版公司當初至少向漢密爾頓預先支付了200萬美元的版權費,但是現在這家公司可能要虧本了。 書剛上市時,價格賣到了20英鎊,但是4個月之後銷量急劇下滑。《Daily Star》的原文稱,「HarperCollins」位於英國的分店,已經將價格降到了99便士。情況不只這些,為了給新書騰出位置,5萬冊漢密爾頓的自傳從貨架上被撤下。 「他(漢密爾頓)的書在銷量上遇到麻煩我一點也不感到驚訝,想想他去年因為車迷打攪離開祖國說的那堆廢話。」一位F1名叫巴恩斯(Steve Barnes)的車迷在接受《Daily Star》的采訪時說道,隨後這個車迷的話說的更直接。 「我是一個狂熱的車迷,但是對於如此不受尊重的車迷來講,即便是99便士也太高了。」巴恩斯說道,很顯然英國車迷仍對漢密爾頓移居瑞士感到生氣。英國超級新秀當初給出的理由是為了過上清凈的日子,不受車迷打攪。「(在英國)要正常的生活真的很難。」漢密爾頓當初說道。 當然還有不少人對漢密爾頓贊揚與期望 英國籍前任世界冠軍希爾表示,他為漢密爾頓贏的出色表現而感到高興,希爾認為22歲的車手在比賽中的表現非常出色。希爾表示:「這對劉易斯來說,是一場偉大的勝利。人們不應該在這么短時間就做出對他的評判,並低估他所能達到的高度。是的,他加盟的是一隻很好的車隊,但是要贏得比賽還是要靠他一場一場比賽的表現,這些都是很特別的。」 「在第一個賽季中,他也許還很年輕,但是獲得這個小孩真的是一次劃算的簽約。很多人在這項運動中獲得成功時已經是非常老了,但是他對於如此年輕的年齡來說,已經是足夠好了。他在過去幾周比賽的表現已經讓英國車迷和英國賽車界帶來了很多好消息。」 希爾繼續說道:「他正在引領F1比賽,並不斷贏得冠軍,所以他的雄心將會像天空一樣高闊。他有很大的機會贏得英國站比賽的冠軍,那將是他在家門口的冠軍。並且他已顯示了很強的對壓力的操控能力。我們不應該對他期望太高,但是他很有可能成為今年英國站比賽的冠軍。」 對於漢密爾頓,舒馬赫也開了金口,他說道「我對他的評價真的很高,因為我認為他在這么短時間內所做到的簡直難以置信,」邁克爾-舒馬赫對英國電台BBC說到。「去年他和阿隆索比賽就經常更快一些。」 如今,年僅23歲的漢密爾頓正第二次向F1世界冠軍開足馬力。如果說去年的功虧一簣說明了他仍年輕,仍缺乏經驗的話,那麼如果這一次漢密爾頓奪冠了,他也許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車手之一。 2OO8年巴西大獎賽,漢密爾頓以第五完賽,由此以23歲9個月26天成為F1史上最年輕世界冠軍,同時也是第一位黑人世界冠軍[2]。
⑥ 2008f1義大利站正賽結果誰知道
有一句話叫盡人事,聽天命,把這句話用在今天的蒙扎真是在合適不過了! 沒有傳言中的大雨,不過賽道上的過多的積水還是讓賽會決定採用安全車帶領方式發車以避免更多的事故發生! 昨天剛剛打破阿隆索最年輕桿位紀錄的維泰爾全程領先,只犯了一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失誤,最終再一次改寫記錄,成為最年輕的分站冠軍!這也是整個紅牛車隊的第一個分站冠軍!在自己的主場取得歷史性的突破,這個周末對於紅牛車隊來說絕對完美! 久違的德國國歌+義大利國歌,舒馬赫果然是舒馬赫,眼光獨,准,狠! 另一位紅牛二隊的車手波爾戴真是可惜了.第四位發車.這么好的位置,這么好的機會,居然關鍵時刻掉鏈子啟動不了賽車!一聲嘆息啊! 馬薩今跑的很不錯,開始階段對羅斯博格的兩次超越都很精彩,無奈第一次出站時機非常糟糕.浪費了大把時間,最終獲得了第六名,與漢密爾頓僅差一分了!後面加油啊! 不得不說漢密爾頓雨中做戰的實力真是太強大了,N次漂亮精準的超車,差一點他一停的戰術就用成了,怎麼說好呢,今年以來,雨水已經幫過他很多次了,今天幸運沒能戰到他的一邊,計劃之外的第二次進站換中性胎,讓汗密爾頓沒能傳造奇跡! 阿隆索好象總是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呵呵,今天又是他第一個換中性胎,兩天之內被奪走了兩項記錄,而且還是那種根本破不回來的記錄,我猜他不太爽! 至於KIMI,今天我真的沒什麼好說,整場比賽就在十幾名左右徘徊,車也不慢啊?最快圈速是他的,連一個積分都沒拿到說不過去了! 2008賽季的歐洲比賽全部結束了,期待亞洲系列的精彩比賽!
⑦ 漢密爾頓在2014賽季共獲得多少積分
384分(2014賽季總冠軍)
2014賽季,漢密爾頓拿到了11場分站勝利,另有3個亞軍和2個季軍,時隔六年再奪總冠軍。從巴林站的強勢,到摩納哥站的委屈,從夏天的心態不穩定到夏休之後比利時經歷撞車事件,最後,從義大利開始,落後29分的漢密爾頓拋開一切雜念,完全專注比賽,完成反超。
⑧ F1:漢密爾頓成績取消問題
在澳大利亞站最後三圈庫比卡和瓦特爾發生碰撞,然後就出了安全車。特魯利在倒數第二圈出現失誤滑出賽道,漢密爾頓順勢升到第三,但這次「超越」其實不算超越,因為漢密爾頓沒有任何超車動作。估計是去年斯帕被罰怕了,車隊無線電通信告訴漢密爾頓讓車,小黑就乖乖減速靠邊,特魯利就超了過去,但這個有超車動作。賽後邁凱輪投訴特魯利黃旗超車,FIA就罰了特魯利25秒。然後豐田上訴,FIA調查了邁凱輪的Team Radio,發現是車隊讓漢密爾頓讓車,所以就【漢密爾頓和邁凱輪因有「誤導」對手的違規行為,他們在澳大利亞的成績被取消。】
黃旗下是不允許超車的,因為出示黃旗時一般都是賽道中發生事故而且尚未解除,這時候超車是很危險的……
成績取消對車隊的影響……就是分少了……這是實話……雖然有點廢話……
⑨ 為什麼漢密爾頓在F1樹立的敵人這么多呢
漢密爾頓在義大利站之後又給自己樹立了多位敵人,有很多在比賽中與他進行過正面較量的車手都批評小漢的駕駛風格。
網易體育9月16日報道:
漢密爾頓的駕駛風格引來了一眾車手的不滿,在斯帕賽道被罰一周之後,小漢再次受到了批評。
由於在周六的排位賽上受到大雨影響成績,漢密爾頓在義大利站正賽只能排在第十五位發車,為此,這位邁凱輪車手需要在比賽中不斷超越對手前向沖,期間他雖然超過了多位對手,但亦因此引來了不少批評。
在成功超過了萊科寧等車手之後,漢密爾頓很快來到了前隊友阿隆索的後面,結果沒有幾個彎下來,邁凱輪車手就超過了雷諾車手,作為前世界冠軍車手,阿隆索對於漢密爾頓的駕駛風格表示了不滿。
西班牙人說:「他的駕駛過程中有很多不必要的多餘動作,事實上,除了對我之外,他還對韋伯以及格洛克等車手有過類似的行為,這或許就是他的比賽方式。」
作為「受害者」之一的豐田車手格洛克亦同樣表示了對漢密爾頓的不滿,這位德國人在接受《RTL》采訪時發飆:「我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當時我幾乎與他並行前進,但是他沒有給留下空間,有時候他在比賽中有點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他不會在乎其他車手。下次如果我在賽道上再遇到他,我不會再客氣了,我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23歲漢密爾頓在比賽中與韋伯爭奪時雙方發生了接觸,對此澳大利亞人感到很不爽,漢密爾頓解釋道:「我知道當時我是在內道,但是我不希望繼續使用一條濕滑的的路線,這樣我就不能夠正常入彎了,他的賽車只是與我賽車的前輪有小接觸,雙方都仍然可以繼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