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為什麼義大利和羅馬差這么多

為什麼義大利和羅馬差這么多

發布時間:2022-09-19 05:53:14

⑴ 義大利和羅馬帝國的關系

義大利基本上繼承了羅馬帝國,但現在的義大利確沒有羅馬帝國強大

但本人覺得沒有關系。只不過都是同一民族、一個國家不同階段的統治者不同。
就好像你說過去漢武帝劉徹時的漢朝和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麼關系?是一樣的道理

自從德王奧托一世加冕稱帝之後,中古德國作為一個整體在政治上的存在是同神聖羅馬帝國這一政治體制密切相關的。到15世紀,這一帝國被人恰當地稱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但這個帝國只是一個空名,和中古早期的法國、英國一樣,德國並不是一個政治上統一的國家。而且在英法王權走向強大的時候,德國皇帝的地位反而變得虛弱,致使這一時期德國歷史的發展道路明顯呈現不同於英、法兩國的某些特點。

皇帝和諸侯 羅馬皇帝的名號,在中世紀西歐一直發生著影響,起初有查理曼的稱帝,後來又有奧托的稱帝。和英法國王一樣,德王原擁有君主的權力,並以封君身份同各地封建主結成封君封臣關系。稱帝雖使德王同時又成了皇帝,但並未授予他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實力,德國王權的發展反而因此增加了一個不利因素。為了實現從羅馬統治基督教世界的理想,德國皇帝經常入侵義大利,干涉羅馬教廷事務,同教皇正面沖突,從而分散統治德國的力量,最終受制於德國各大諸侯。這是歷史上政治理想影響現實政治的一個實例。

德國皇帝為虛構的帝國所承擔的義務終於導致在腓特烈二世(1211—1250年)統治時期確立了德國的割劇分裂狀態。從此,德國教會開始同諸侯攜起手來對抗皇帝,教俗大封建主領地實際上成為合法的獨立國家,德國的城市以後只好組織城市同盟來求生存、求發展。腓特烈二世和教皇展開長久斗爭,用很大力量經營西西里和義大利,取得一些成績,但在這里也逐漸被勢力日益強大的法王所排擠。

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被選為皇帝(1273—1291年)以後,為他的兒子們奪取了奧地利、斯提里亞和法國東部作為領地,所以他死後,對他不滿和猜忌的諸侯不再選他的兒子為皇帝。這時皇帝由選舉產生的原則已經牢固確立,並且形成了七個大選侯選舉皇帝的制度。七大選侯是德國最有勢力的大封建主,他們是萊茵地區三個大主教區美因斯、特里爾和科倫的大主教以及萊茵的宮廷伯爵、薩克森公爵、勃蘭登堡邊地侯和捷克國王。法王和教皇也不時干預德國皇帝的選舉,使覬覦皇位的德國封建主和七大選侯的關系更加復雜,王權的鞏固和強化更加困難重重。1273年以後,哈布斯堡家族和盧森堡家族的封建主長期是皇位的候選人,然而皇帝始終未能制伏諸侯。通過削弱皇帝,諸侯變得日益強大,甚至全德封建主的大會帝國議會皇帝也不出席(1338、1344年)。在1338年的大會上,七大選侯申明,他們所選舉的皇帝即使不經教皇認可也是合法的。德皇查理四世為了穩定德國政局,防止教皇干涉皇位選舉,於1356年發布「黃金詔書」,表示同意諸侯的意見

⑵ 羅馬帝國戰無不勝,義大利為何屢戰屢敗

義大利自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但是對比一下義大利與羅馬的戰績,天上地下,兩者確定是一個民族嗎,當真有繼承關系嗎?

圖-古代義大利

羅馬起源於亞平寧半島中部台伯河畔的一座小城。當時亞平寧半島是希臘諸城邦的殖民地,城市數量眾多,思想文化發達,海外貿易繁榮。最初羅馬既沒有聲望,也沒有實力,更被視為蠻夷。羅馬人奮鬥了一百多年,征服半島北部、將南部希臘化諸城邦變成自己的附庸,初步崛起於歐洲。

圖-羅馬征服義大利

就在羅馬人准備大展拳腳時,日耳曼人遷徙到西歐並入侵亞平寧。羅馬連敗三場,損失了十餘萬兵力。一時間羅馬內外交困、人心惶惶,附庸們也接連叛亂、想要擺脫控制。馬略推行軍事改革,用雇傭兵製取代公民兵制,並擋住了蠻族的進攻,穩定了形勢。

圖-義大利街頭

與迦太基進行的三場「布匿戰爭」是羅馬制霸歐洲的關鍵。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意識到制海權的重要性,不但建立起一支強大艦隊、還從迦太基手中奪取撒丁、西西里等重要島嶼。第二次布匿戰爭,雖然一開始羅馬在漢尼拔手上一敗再敗,卻也鍛煉出大量精兵猛將,還把西班牙納入版圖。第三次布匿戰爭,羅馬徹底消滅迦太基,在西地中海稱雄。

圖-羅馬共和國

羅馬挺進希臘世界,四場馬其頓戰爭打破馬其頓方陣不可戰勝的神話,征服自己原先的宗主國。公元前30年,埃及被屋大維征服,整個地中海變成羅馬共和國的內湖。公元前27年,屋大維自稱「元老院首席公民」,改共和國為帝國,羅馬達到鼎盛。

圖-義大利街頭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亞平寧半島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1859年,撒丁王國以割讓薩伏伊、尼斯為代價,換取拿破崙三世出兵打垮駐意奧軍,然後接收半島中北部。1860年,加里波第打垮兩西西里王國,撒丁王國以「國家、民族統一」為名義,接收了半島南部。1861年3月,義大利王國成了。1866年,利用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慘敗的機會,接收威尼斯,義大利「磕磕絆絆」的完成國家統一。

圖-義大利的統一

十九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的義大利也不甘落後,1896年挑起了對衣索比亞的戰爭。沒想到侵埃意軍在阿杜瓦被全部殲滅,被迫向衣索比亞賠款認輸。消息傳回歐洲,各國嘩然,一致認為義大利是白種人的恥辱。

為挽回顏面,義大利選擇在「東亞病夫」晚清帝國身上彰顯國威。1899年照會清政府,要求租借浙江三門灣。為了壓服清政府,還特意派了一艘老式軍艦去遠東。慈禧太後一輩子對洋人卑躬屈膝,這次得知義大利的底細,說出了她一生中最霸氣的話:「一捧黃土都不給他」。見清政府並不屈服,歐洲也沒有任何國家支持,義大利政府只好借垮台來遮羞。

圖-一戰形勢

雖然義大利在歐洲難以比肩其他列強,但為了與英國爭奪霸權,德國選擇與之結盟。一戰爆發後,面對英國的「報價」,義大利毫不猶豫的投入協約國懷抱,從背後進攻奧匈帝國。只可惜意軍依然不爭氣,幾十萬軍隊在四年時間里發起十多次會戰,只把戰線推進了幾公里。

圖-義大利街頭

希特勒掌權後,德國與同屬法西斯陣營的義大利結盟。墨索里尼繼承前輩的「優良傳統」,把希特勒往死里坑。墨索里尼自作主張進攻希臘,結果遭到慘敗。為給他擦屁股,希特勒被迫把進攻蘇聯的時間推遲六個星期。巧合的是,就在德軍進攻莫斯科時,蘇聯冬季來臨,天降暴雪,德軍攻勢受阻。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為義大利浪費六周的時間,德國說不定會獲得二戰勝利。

⑶ 兩次世界大戰義大利為什麼很差勁羅馬時代的羅馬人戰斗

一戰時和奧匈帝國自1915年開始直到1917年一直往伊松佐河絞肉機里投人,期間雖然經歷了卡波雷託大敗,但是在1917年仍然能組織維托里奧維內托攻勢擊潰奧匈,且義大利政府挺到最後,軍隊也沒有爆發大規模兵變,這要也算是差勁,那政府崩潰的俄羅斯,大規模兵變的法國德國保加利亞可以扔垃圾桶了。
二戰前義大利獨自入侵並吞並阿比西尼亞和阿爾巴尼亞,入侵希臘失敗後也依然以阿爾巴尼亞為中心繼續和希臘周旋。二戰期間在羅盤行動前幾乎是軸心國在北非—地中海抗大梁的存在,即使羅盤行動慘敗依然令英軍將義大利趕出北非的戰略計劃失敗。東線意軍表現極為出色。義大利內訌後,義大利游擊隊牽制大量德軍,並且做到了親自處決墨索里尼。
so
兩次世界大戰義大利很差勁?
那我就有點好奇你對表現好的定義了

⑷ 義大利究竟是不是羅馬後裔為何這么弱

義大利人民的性格相對的比較溫和。對於領土的擴張並沒有很大的興趣,缺少戰爭動機,而且義大利國在管理方面一直處於一種分裂的狀態,缺少了凝聚力。在戰爭物資的准備方面也不是很充足。所以啊!對於戰爭如此佛系的義大利怎麼可能會有很強的戰鬥力?

對於一個國王都不怎麼被國民認可的國家,更不要說那墨索里尼對義大利人的重要性,那真是一點都沒有啊,人們對於這個義大利只是承認這一個國家,而且墨索里尼又不像希特勒一樣有著個人的魅力,所以無論是將軍或是士兵都不願為其賣命,也就不會被其忽悠。開戰後義大利當時所處的形勢並不是很好,周邊都是出奇的強大咱就不說那蘇軍與美軍,就是那希臘與南斯拉夫也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更別說他們背後還有英國與法國的支持!所以表現如此雞肋真的不是義大利的錯啊!

⑸ 為什麼古羅馬和近現代的義大利在軍事上差別這么大

古羅馬任何現在的義大利人已經不是一個種了,羅馬人是黑頭發黑眼睛的。被日耳曼倫巴底人混種了。再說當時的制度已經不復存在了

⑹ 為什麼義大利這個國家在羅馬帝國滅亡後就長期四分五裂

自西羅馬帝國崩潰後,義大利便陷入四分五裂之中。雖然之後也有東羅馬帝國的光復和法蘭克帝國的進入,讓義大利的大多數地區重新歸於同一個政權統領之下,但都是曇花一現,而且這些帝國核心區也都在周邊其他地緣板塊,算不得義大利本土勢力。這種混亂,直到19世紀70年代方才結束。
這其實是一個比較讓人疑惑的問題。畢竟義大利從地緣結構上來說,屬於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緣板塊——義大利半島自不必說,北部的平原地區,雖然已脫離半島范疇,而可歸於歐洲大陸,但由於阿爾卑斯山的存在,削弱意北平原與歐陸之間的地緣聯系,所以在板塊屬性上,意北平原與義大利半島完全可歸於一個地緣整體。而且義大利的人文屬性也相對單一:民族上大多是義大利人,講義大利語,信奉天主教。而在歷史上,又有古羅馬這樣一個光芒萬丈的偉大帝國和文明體系做精神紐帶,所以無論怎麼看,義大利都具備一個獨立國家的條件。

⑺ 歷史···羅馬和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現在還有羅馬么

羅馬的話有兩個,一個是古羅馬,是個國家。另一個是羅馬城,既是古羅馬首都又是現在義大利首都。古羅馬作為國家早已消失了,其版圖最大的時候包含了大半歐洲,和非洲亞洲的所有地中海沿岸地區,包含了現在義大利版圖,而現在義大利的地區既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早期其帝國的中心,後來其中心逐漸移向了東方。
還有一個叫做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主要包含了現在德國,奧地利等地,鼎盛時期曾經包括了義大利最北端一個叫做義大利王國的國家,是後來統一義大利的撒丁王國的前身。
羅馬城最初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並且早期一直是作為羅馬首都存在的,西羅馬滅亡後,逐漸成為了基督教的中心教皇國的所在地,一直到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再次作為了義大利的首都。
現在的義大利在地理上,人種上和古羅馬聯系密切,並且繼承了大量古跡。除此之外,個人感覺沒什麼太多聯系了。文化上更是千差萬別,古羅馬是個非常崇尚武力的農業國家,而在其滅亡後義大利地區由於各種原因逐漸向商業國家傾斜,可以說是歐洲金融業的發源地,至於武力....看看義大利軍隊在二戰的表現就知道了,在此不贅述。

⑻ 同樣是義大利人,為什麼羅馬帝國和二戰表現差那麼多

羅馬軍當時的裝備是世界最先進的,步兵裝備了大盾、青銅葉甲、西班牙短劍和標槍。具遠程打擊、機動性、防禦力一身。只有迦太基和希臘諸邦的軍對裝備可以與之相比;迦太擊在布匿戰爭中毀滅,而希臘只有重裝不兵方陣、兵種單一,戰術思維僵化。而其他蠻族與羅馬步騎結合、遠近打擊能力兼並的軍隊面前不堪一擊。再加上羅馬境內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統為軍隊快速轉移、糧秣運輸提供了無限便利,最終造成了羅馬人從個人到群體戰術到整體戰略相對於周邊國家的絕對優勢。

義大利在二戰中表現差有如下原因:

1,工業基礎在列強中相對薄弱,盡管義大利的設計師設計了一些列的飛機,又有杜黑這樣的理論家(制空權理論和戰略轟炸理論) ,但是其製造業過於薄弱,武器設計很多無法真正生產出來。

2,義大利的資源一向依賴國外----尤其是石油,煤炭和稀有金屬,所以戰前義大利需要花費大量的外匯在資源采購上。義大利資源上的短板進一步限制了他的工業----對英國宣戰後,地中海的制海權在英國手中,義大利的資源補給就更困難了

3,義大利人是偽民粹主義,義大利人的思想和德國人有很大的不同.你問一個義大利人他是哪裡的人,他會先告訴你他是哪個村子的,然後哪個省的,最後才提及自己是義大利人(甚至乾脆就省了),而是說自己是倫巴第人,或者是威尼斯人等等,所以,軍民的鬥志很低,沒有什麼為國家戰斗的信念.而且,義大利南部和北部的經濟差異很大。早在19世紀義大利統一的時候,北方的許多富人就不打算和南部合並,所以南部普遍對代表中產階級的墨索里尼不感興趣,西西里的黑手黨為美軍登陸提供了許多幫助,後來盟軍也大量讓南方人擔任地方要職。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⑼ 義大利北方富,南方窮,義大利的南北差距為何如此懸殊

一個非常重要的地理原因,則是北方擁有一條非常特殊的河流,就是著名的波河。義大利,面積30萬平方公里,呈南北狹長狀。大致以首都羅馬為界,義大利可以分為北部與南部。而義大利北部與南部的經濟差距問題,一直是個熱點。義大利北部有個大區是倫巴蒂大區,人均年收入24750歐元。全國最低的是南部的卡拉布里亞大區,人均年收入「只有」14950歐元。

隨著奴隸制的瓦解帶來生產力的提高,義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經無法供養更多的人口。義大利的經濟中心開始向地勢平坦,水資源充足的北方轉移。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殘余勢力長期占據義大利中南部,生產力發展緩慢,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義大利南部的發展。與此同時,義大利北方經濟的繁榮,帶動了義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產生了文藝復興。

⑽ 歷史···羅馬和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現在還有羅馬么

羅馬的話有兩個,一個是古羅馬,是個國家。另一個是羅馬城,既是古羅馬首都又是現在義大利首都。古羅馬作為國家早已消失了,其版圖最大的時候包含了大半歐洲,和非洲亞洲的所有地中海沿岸地區,包含了現在義大利版圖,而現在義大利的地區既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早期其帝國的中心,後來其中心逐漸移向了東方。
還有一個叫做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主要包含了現在德國,奧地利等地,鼎盛時期曾經包括了義大利最北端一個叫做義大利王國的國家,是後來統一義大利的撒丁王國的前身。
羅馬城最初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並且早期一直是作為羅馬首都存在的,西羅馬滅亡後,逐漸成為了基督教的中心教皇國的所在地,一直到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再次作為了義大利的首都。
現在的義大利在地理上,人種上和古羅馬聯系密切,並且繼承了大量古跡。除此之外,個人感覺沒什麼太多聯系了。文化上更是千差萬別,古羅馬是個非常崇尚武力的農業國家,而在其滅亡後義大利地區由於各種原因逐漸向商業國家傾斜,可以說是歐洲金融業的發源地,至於武力....看看義大利軍隊在二戰的表現就知道了,在此不贅述。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義大利和羅馬差這么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有什麼厲害球員 瀏覽:984
快遞從中國送到菲律賓多久 瀏覽:948
如何給英國的小夥伴寄東西 瀏覽:894
在中國燃氣業務員工資如何 瀏覽:1000
英國的君主怎麼產生 瀏覽:677
小孩中國字怎麼寫好看 瀏覽:593
shopee印尼站價格怎麼這么低 瀏覽:830
伊朗核協議德國為什麼參與 瀏覽:400
委內瑞拉為什麼離開伊朗船隊 瀏覽:364
義大利食品的保質期怎麼看 瀏覽:925
印度芒果為什麼降價 瀏覽:395
中國家訓共同點有哪些 瀏覽:898
匡威越南產怎麼辨別 瀏覽:360
越南芽庄可以帶什麼吃的 瀏覽:511
義大利發生了什麼 瀏覽:115
印尼一共有多少人啊 瀏覽:66
越南首都河內有什麼景點 瀏覽:759
越南酸辣醬料怎麼做 瀏覽:139
越南自衛反擊什麼時候 瀏覽:790
印尼的手機是什麼版本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