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當今各國列強持久強盛的原因是什麼
當今世界列強排行榜
第一名:還是美國
在2003年,我說過如果要讓美國真正衰落,要連續出幾個小布希那樣的總統,才能將美國糟蹋掉。可惜很難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兩任差勁總統很難對美國產生多大破壞性影響。美國最可怕之處,除了強大的科技和軍事機器外,更在於該國可以持續吸納全球優秀人才。一個國家總是能將別國優秀人才收為己用,要走向衰落實在太難了。美國還漸漸較好地解決了歷史上的種族歧視問題。當然,某些種族潛規則仍然存在,但越來越被社會邊緣化。並且,美國跨種族通婚比越來越高。這個國家真像中國的漢唐時一樣實現種族大融合。只要這個趨勢不變,種族大融合的過程也會為美國不斷帶來活力。2008年金融危機,也正如老航當初預判的一樣,令其率先掙脫危機。美國領先了,又拉大了其與歐美日的差距。
美國的拿手好戲是不斷科技創新,文化教育全面領先全球。美國原本並不怎麼太缺能源,1980年代以來將一些製造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客觀上減少了自身的能源需求。現在,頁岩氣等技術的出現,又讓美國更從容地擺脫了對他國的能源依賴。這又讓美國發展新一代製造業提供了有利條件。美國的經濟也越來越提升科技含量。每一次科技經濟帶來的新玩藝,也總讓他國跟風。
未來50年,美國國力上升的趨勢不變。
第二名:德國
現在的德國1871年才由過去的城邦國統一建立起來。從現代國家來看,德國的歷史也可以說美國還年輕。這個德國20世紀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攪得世界不得安寧,又都在戰後迅速恢復。二戰後,東西德分裂了幾十年,1990年重新統一。再統一後的德國,整體國力上升很快。如今的歐洲,德國已經成為穩定歐洲的最強國家。德國可怕之處,是德意志民族強大的民族意志,一直重視文化教育,並且這個國家總是能產生理性思維的哲學家。德國人擅長精密科技和精密製造,同時科技創新能力也比較強,還有可怕的服務意識。
德國人善於歷史反思。一戰後,德國全面反思,導致納粹主義一時得逞。但當時的反思有相當一部分是正確的,所以一戰後德國恢復得很快,只不過大方向錯了。二戰後德國重新全面反思,這一次徹底舍棄納粹主義,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理性。如今的德國,製造業更加強大,並且大力推進低能耗製造科技的發展。這使德國在全球低炭經濟上擁有了道德優勢。
未來50年,德國國力上升的空間很大。
第三名:俄羅斯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龐大帝國的繼承者,在1990年代表面上曾經衰落了一段時間。然後,又通過普京強人政治,又將俄羅斯復元了。一些人認為俄羅斯並沒有達到其頂盛時期。實際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之根本變化不是很大,這個國家除了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外,民眾受教育程度高,並且愛讀書的習慣一直沒有變。一個國家的根基還是文化教育。前蘇聯的社會制度有很大問題,但二戰後,俄羅斯和美國瓜分了戰敗德國的科技和製造技術,令俄羅斯至今受益。俄羅斯政局和經濟混亂時,政府犧牲了某些經濟領域,但尖端科技和大學教育,並沒有有所放棄。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在美國太空梭停飛後,反而安全信賴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全球武器出口,俄羅斯仍然像過去世界冷戰期間一樣,穩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俄羅斯經濟沒有與西方經濟形成多大的融合。由於烏克蘭變局,俄羅斯強占克里米來,更讓這個國家無法與世界經濟融合。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普京執政以來,剛好石油、天然氣大漲,讓俄羅斯僅憑出口這種能源產品就積累了很多財富。這種財富轉化為科技與文化教育投入,又可以擴大內需,俄羅斯困難時期已經過去了。由於頁岩氣等技術的發展,以後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收益可能下降,但武器等技術優勢仍然可以保持下去。尖端軍事技術民用化做得好,也可以讓其擴大收益。在民用科技方面,由於文化教育底子厚,俄羅斯在一些領域的競爭優勢也在出現。
未來50年,俄國國力基本還有上升的可能,但由於其攻擊性太強,也有可能鑄成歷史大錯。
第四名:英國
英國是歷史上的老牌世界一哥,工業革命的輝煌讓這個國家稱雄世界較長時間,直到經過二戰才逐漸衰落了。英國的文化教育底蘊深厚,尤其是所謂紳士文化令人敬仰。英國這個國家開放性也很不錯,尤其是大倫墩地區,就像美國的濃縮板,也吸納了全世界很多優秀人才。英國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始終是世界最受肯定和敬仰的大學。英國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之數總是令世界很多國家羨慕。這個國家在基礎科學上的研究一直興趣很大,就是應用科學這一塊,被美國和德國拉開了一點距離。
英國曾經是擁有殖民地國家最多的帝國,但現在雖然還有一個「英聯邦」虛名,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名義上仍尊英國為君主國,卻不再向英國貢獻稅賦了。在歐洲,英國經濟的獨立性特徵是比較強的。歐盟一體化浪潮最火時,英國卻堅持繼續使用英鎊而不是歐元。英國最厲害的經濟手段是運作國際金融經濟。但英國最大麻煩是有些保守思維。這與英國保守黨不是一回事。縱觀英國,就是大倫墩地區比較開放,其他地方對外接納度不夠。
未來50年,英國國力基本還是不上不下之態。
第五名:以色列
以色列這個國家別看其小,實際上卻非常強大。這個國家強大的直接原因,是周圍國家和巴勒斯坦等問題刺激的結果。為了生存,以色列不得不強,在高科技方面要快人一步。為也高科技,以色列文化教育最捨得投入,並且國人求學上進的願望也非常強烈。以色列是一個特殊的國家。由於二戰中猶太人被納粹屠殺的經歷,使這個國家超越本土擁有很多後援。散布在其他國家的猶太人,科技、思想、文化傑出人才和富豪非常多,他們是以色列國的強大後援。在以色列遇到困難時,寄居他國的猶太人可以隨時為這個效命。西方國家的高科技和財富,很容易被以色列所用。
以色列國土面積不大,發展的民用高科技都非常實用,效率高。以色列的農業科技已經發展到驚人的程度,通信技術、醫療、水處理等方面的技術,也大量出口。以色列缺少大力發展製造業的場地,但通過技術轉讓、國際合作和金融經濟,這個國家的經濟總有無限活力,並且可以有更多資金投入到文化教育和科技研究方面。
未來50年,以國國力仍呈上升趨勢,是中東地區的實際霸主。
第六名:日本
日本一直是崇尚等級制的國家,家族性政治、家族性經營是明顯的特徵。文化教育在日本受到很大的重視,這也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走向強盛的重要原因。家族性特徵,讓日本服從和守紀意識強大,可以安於准確、機械化做事。日本精密機器的生產能力超強,不輸於德國。在過去產品換代周期較長的時間,日本的製造能力顯得非常強大。一項產品讓日本人精工細作,總得做得非常好。日本還善於取巧,能窮盡方法將某個產品在結構、用材、外觀等方面做到極致。如果不考慮撞車危險,日本汽車性能全球最優,可以非常輕巧,超級省油。日本比較崇尚工匠性技術,這種技術能力確實曾為日本取得很強的競爭優勢。
日本人創新能力不強是整個國家的致命傷。當然,創新從什麼角度看。將某個東西改造一番,日本人有的是辦法,這也可以看作創新。但如果能產生顛覆性的,可以有真正革命性的科技、經濟事件,則不是日本所擅長的。日本喜歡偷師,學別人可以學得很快,但本質上不是超越。到日本去生活,可以感覺什麼都好,哪兒都井井有條。盡管年輕的日本人與過去的日本人有了很大不同,但民族性在那兒。
未來50年,日國國力略朝下落的方向滑行,但仍將是中國的麻煩對手。
第七名:法國
法國這個國家有些誇張。二戰中,貌似強大的法國可以輕易投降,但戴高樂領導的抵抗軍卻又可以與英國一道在非洲與德國周旋,再在與英美結盟的情況下殺回歐洲大陸。法國人比較自信,不過,也只有在拿破崙時代達到頂峰。而拿破崙雖然偉大,卻並未真正完全控制過歐洲。英法歷史上的較量,法國實際是輸多贏少。法國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不弱,卻總是顯得文藝性。這使得法國顯得根基不那麼沉穩,遠沒有德國那麼扎實。不過,法國的開放性一直不錯。巴黎等大都市也一直是世界大都會,並不怎麼排斥異國人。法國人還總不對美國那麼服氣,在高科技上更喜歡獨立自主,也有不少自己特有的東西。
法國是世界上自由意識最強的國家,哪怕是所謂保守派執政,整個國家的傾向還是偏左。法國人的麻煩是對一些事的整體把握和堅持能力不足。法國歷史上曾與英國聯合研製出世界上最快的民航客機,「協和」式飛機,卻最終失敗了。現在空中客車看起來很牛,卻在經營上不如波音。法國人爭強好勝心較強,什麼時候都想牛一把,在各個領域總能創造一些傳奇性故事,可惜少了一些扎實,不夠穩重。
未來50年,法國國力也偏向朝下放滑落,但法國的特點是掉得太厲害了,又激發創造精神,可以重新向上躍進幾步。
第八名:中國
中國就是發展市場經濟,參與全球經濟圈而一舉後來居上,有了向現代化國家邁進的氣勢。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讓中國調配資源的能力空前增大。中國現在特徵是國富民不怎麼富。財富主要由政府掌握,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勝在人多,市場體量可以做得很大。但是,文化、教育、科技這根本的三塊,中國還是偏弱。這使得中國在高科技上表現為比較依賴於他國,甚至還要想方想法從國外進口高技術和尖端武器。中國最大硬傷是人才流失嚴重,這些年,還出現富豪「外逃」(移民)現象。華人也有不少得到諾貝爾等具有國際指標意義的大獎,卻要在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獲取。如何將積累出來的財富用於文化、教育、科技這些方面,中國顯得困難重重。體制不順,喊了很多年,解決很難。
中國經濟現在主要靠外向經濟和奇特的房地經濟支撐,內需經濟沒有成為經濟的核心一環。在高科技經濟上,中國人現在主要採取拿來主義政策,偷師的本領已遠超日本。中國人偷師,出山寨版,卻又與日本不同。中國人善於玩出新花樣,有些方面的成果實際可以引領時代潮流。比如山寨手機的創新的功能,如果中國人真用心一點,便可以取得不亞於韓國三星手機那樣的成就。但是,很可惜,山寨思維就是山寨思維。中國人不注重基礎科學研究,手中可以掌握的有效知識產權很少,也缺少真正的資本運營來支持強有力的科技創新。中國人的新玩藝轉眼間被外國公司一整合,就變成別人的了。中國製造商支付給外國跨國公司的專利費,有相當一部分就是華人發明的。
未來50年,中國國力是上升還是下降,取決於中國人能否自省。某些關鍵問題解決了,中國就有希望。否則,你懂的。
第九名: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被不少中國人輕視的一個國家。實際上,這個國家是國力上升較快的一個國家。澳國是世界上開放程度較大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大學也越辦越好。這個國家又是資源豐富國,鐵礦石什麼的,出口量很大。威廉•羅侖茲•布拉格,這名傑出的科學家,25歲時就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這個年齡得諾獎,至今仍無人打破其記錄。截至2012年年底,澳大利亞先後有13位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澳大利亞醫療、印刷、能源、農業等方面的高科技,是世界一流的。
澳大利亞的缺點是人口數量偏少,在軍事上也有些漫不經心。因與美國結盟,且這個國家又在南半球,一直不用太擔心別國的入侵。這使得澳國可以在許多方面都比較從容,並常常處於悶聲發大財的有利狀態中。澳大利亞是地球上讓人感到比較享受的少數國家之一,旅遊經濟非常有效率。全世界愛好旅遊的人,爭著送錢給這個國家。做澳大利亞國民很幸福,享有非常誘人的國民保健福利。但澳大利亞卻不必像北歐國家交納太重的稅賦。
未來50年,澳國國力呈明顯上升趨勢。
第十名:義大利
義大利是西方發達國家中最尷尬的一個國家。義大利除了有羅馬輝煌歷史和文藝復興的精彩外,在工業革命以來,這個國家一直沒有真正強大過。二戰中,義大利與德國結盟,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回過頭來看,義大利在二戰中完全是可笑的角色,可卻不得不承擔戰敗的恥辱。不過,義大利基礎物理、天文、醫學、生物醫學、化學等還是相當不錯的,至今獲得過諾貝爾科學獎的義大利人有8位,分別是生理學及醫學4位,物理獎3位,化學獎1位。
義大利實際和埃及、中國等國一樣,患有文明古國病。中國人去義大利覺得特別適應,因為義大利人的懶散和臟亂差讓我們感到特別親切。義大利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規模都很大,但就是跟在美國、德國等國家後面。義大利經濟,似乎一直就是差不多就行了。真要有問題了,才再想辦法。
未來50年,意國國力恐怕還得向下跑下去,但也不會能滑落得很難堪,畢竟底子在那兒。
其他還有一些較強的國家,如印度、加拿大、韓國、西班牙、南非、新加坡、巴西、阿根廷、西班牙、荷蘭、土耳其、伊朗、埃及、印尼等。
B. 為什麼北美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到處都有風光迤邐、數不勝數的美麗草皮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原因是有很多的。
首先從本質上來講,自然的原因
其實說起來,現在世界上的所謂發達國家,絕大部分都是氣候溫和多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當當然我說的是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我們看到的一般也是這些地方。例如美國中部大平原,澳大利亞中部的沙漠氣候也很惡劣,但是都沒什麼人住,因為美國還是澳大利亞人口密度很小,也不至於像中國一樣什麼窮山溝都要擠進去人。
而歐洲人口密度很大,但是整個歐洲的氣候都很溫和。因為歐洲北面是北海和波羅的海,南面是地中海,西面大西洋,三面環海,氣候的海洋性很強。學過地理都應該知道,海洋是調節氣候的,所以歐洲的氣候非常溫和,植被環境也好。另外北歐地區沿岸有暖流經過,這個是地理常識了,暖流流經增溫增濕,因此北歐雖然在緯度上比中國東北高得多,但是卻並不冷也不幹。
縱觀中國就不一樣了,西面的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西面來的水汽,而西北是西伯利亞平原,常年有乾燥的風吹來。乾燥溫差也就大。而且歐亞大陸縱深非常長,不像美洲大陸是細長的,因此中國的氣候大陸性極強。冬夏溫差大,而且十分乾燥,雖然和美國東岸,澳大利亞東岸同為季風氣候,但是我們的氣候較為糟糕。而且中國的氣候十分不穩定,所以不利於植被生長。所以你會發現中國的環境承載力要比歐洲美國差很多。而且草坪在中國也很難生長,因為類似的那種牧草是需要大量雨水的(但也不能澇),但是中國冬天南澇北旱,夏天北澇南旱,全年降水不均勻,沒辦法種植牧草和草坪。一般你會看大到大連會有大片的草坪,因為大連市北方三面環海的城市,相對海洋性高,因此能種植大面積草坪。像北京那樣的乾燥氣候根本無法種植草坪。長江流域夏季的梅雨和伏旱也是草坪不能承受的。
有一點要說明,你看到的國外的草坪不是自然草坪,那種茂密的綠油油的草坪是人的活動或是可以種植形成,對環境要求很高,和我們所說的草原不同。一般自然的草原比較乾旱稀疏,例如蒙古草原,南美的潘帕斯草原,以及美國中部的大平原都是天然草原。
然後是社會原因
其實你看到西方國家的草坪並不是自然形成的,按照自然的環境,歐洲應該是大片的森林。但人沒辦法在森林中生存,人聚集的地方沒有樹,那麼自然會長草。另外就是人工種植,例如城市,再來就是牧草,是用來放牧的牧草,在荷蘭,法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畜牧業發達國家都會有大片的牧草種植。
首先中國,氣候原因之前說了種不起草也長不出草。另外中國也不種牧草,當然氣候不允許,中國的畜牧業也不發達。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國農村地區人口多而且相對貧窮。所以很多時候你走到哪都是村莊田地,而且臟亂差。
西方之所以鄉下那麼干凈整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農民少而且有錢。西方發達國家的城鎮化水平非常高,城市人口基本佔全部人口的70%~80%,有些國家甚至達到90%甚至更高(聲明一下,我不是說新加坡那種城市國家)。人少所以人均的地多,歐美基本都是大農場大牧場,大庄園的經營模式,不像中國農民一畝三分地一年到頭沒幾個錢。歐美的農民都是富得流油。另外他們地多,而且氣候好,他們也能發展更高端的產業,例如荷蘭的奶牛牧場,澳大利亞的綿羊牧場等等,法國的薰衣草庄園,葡萄庄園等等,這些都是附加值極高,盈利極高的。你讓中國農民放牧一來地不夠,氣候也不允許牧草生長。薰衣草這種高成本的作為更是種不起。
如果說城市的話就更不用說了,歐美日本的工業發達程度之高,我們也很難企及,雖然中國現在經濟重量已經超過日德等大部分發達國家,但均攤到個人就很少了,中國畢竟人口還是很多,雖然掙得多,但支出也多,而且腐敗也很嚴重。城建資金跟不上,肯定不能比外國干凈整潔。像一些工業城市也不不怎麼注意城市環境,導致中國城市面貌整體比較早。
另外就是環境破壞和污染問題還是比較嚴重,西方人對這方面注重的比較早,經過幾十年經營環境已經恢復,當然另一方面歐洲的環境恢復能力較強(北美和澳洲日本什麼的環境破壞都不大)。中國的環境破壞延續依舊,而且至今也沒有得到較好的治理。環境恢復力也很差,比如黃土高原。其實黃土高原在古代是大片森林,但由於歷代砍伐,在明清就已經變成現在的樣子,而且根本就恢復不了。西北和蒙古草原退化也很嚴重,那裡的自然環境叫糟,也難以恢復。
美國和澳大利亞中部也有類似的地區,但是由於這兩個國家地廣人稀。
最後國民的素質也很重要。其實現在很多人還沒有環保的意識,尤其是之前十一天安門前看升旗後清潔工掃除幾頓垃圾就看得出,這樣是很難有什麼好環境的。對於環保,出了法律,公民自身的意識也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教育所欠缺的。
綜上所述,我目前就想到這么多原因,當然可能還有我沒想到。
C. 住在義大利有多糟糕呢
我猜你是以外國人的身份問的。作為一個義大利人,生活在義大利有時會感到沮喪,但這里是義大利人的家,所以無論如何義大利人都很開心,這不算。那麼,讓我們來看看作為一個外國人在義大利生活是怎樣的。
如果你是深色皮膚,更糟糕的是如果你是一個黑人,義大利不是一個好地方。自中世紀野蠻人入侵以來,義大利就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移民,現在它是許多來自北非和中東的移民進入歐洲的門階。他們更多的是從貧窮和飽受戰爭蹂躪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長途跋涉而來,他們絕大多數是黑人。
你可以通過「concorso」或公開競賽進入「posto fisso」(固定工作場所)。成千上萬的人競爭十幾個工作崗位,通常是在公共管理部門。參賽選手必須出示自己的證件:學習頭銜、在義大利或其他歐盟國家居住、公民身份、以前的工作經驗等。如果你的論文不整潔,就不要參加「協和」(concorso)。
一旦你有了"波斯托費索"你就不能被解僱了。你可以,但你真的得做些可怕的事。否則,你就得一直工作到退休。在贏得比賽後,一些人乾脆停止工作,或者大大降低他們的工作效率,這並不奇怪。你不能因為不做你應得的工作就被解僱。
當然,義大利勞動力市場需要一些靈活性。這是由「partita IVA」,「增值稅登記」給出的。辦理增值稅登記的主要是個體經營者。如果他們工作,他們就賺錢,如果他們不工作,他們就賺不到錢。沒有帶薪假期,沒有病假。它們提供了「posto fisso」沒有提供的大部分靈活性。通常,一個「增值稅注冊」的人會做一個「固定工作場所」工人的工作,只拿一半的工資,而「固定工作場所的人」正式生病在家,通常是在照看家庭葡萄園或做第二份工作。
勞動力市場剩餘的靈活性,特別是對工資較低的非熟練勞動者來說,是由「黑工」提供的。一個有兩個定期雇傭工人的建築商需要20個工人來完成他剛得到的一項大任務?他僱傭了18名「黑人工人」,工作就完成了。一旦任務完成,他們就開始工作了.
D. 中世紀歐洲衛生臟亂差,真的是這樣嗎
4、 結語
水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世紀的城堡都是依水而建的,在保證有干凈的活水源的情況下,修建了非常發達的供水系統,供水系統的完善,催生了清潔系統的發展,干凈的水,完善的清潔,避免了從內而發的健康問題。
隔離措施的實行和檢疫制度的發展阻礙了傳染病流行病的傳播,從而避免了問題,再加上歐洲中世紀人的衛生意識非常先進,每天洗臉、洗手、刷牙、洗澡都是一定會做的清潔習慣。
另外清潔工具的發明也在促進著中世紀人的健康意識的發展,所以歐洲中世紀的衛生條件一定是不差的。
E. 傳聞中的中世紀歐洲衛生臟亂差,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只不過是傳言實在是太過於誇張了而已,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雖然說是有一點臟亂差的,但是衛生條件也的確沒有那麼的差勁,這一些都是傳聞而已。在歷史上的中世紀,雖然說沒有非常的整潔干凈,但是他們在城內也是修建了非常發達的供水,還有清潔衛生系統的,足以見得他們還是比較愛干凈的,不然怎麼可能會去修建這些東西呢?而且他們的政府也是非常的注重那些排泄物還有垃圾的一個處理的,從這一點我們就能夠看得出來,他們的衛生水平還是比較高的。
F. 義大利醫生哭著選擇救哪個病人,義大利何以被疫情肆虐至此
義大利人前期不重視、中期醫療資源告急,盟友們自顧不暇救援少,最後造成了如今病毒肆虐的局面。
現在疫情已經進擊歐洲大陸,很多國家都手忙腳亂的處理自家事情。義大利只是其中最為嚴重的一國,它對於歐盟國家的求助沒有得到期待的回應,這實屬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沒有別國的幫忙,停工停產的義大利靠什麼養活這六千萬的群眾,食物緊缺造成的恐慌又一次打擊疫情中的民眾。
但是只要萬眾一心,不遠的將來義大利會好起來,疫情終會被控制。
G. 義大利是不是很臟亂差
沒有啊,挺干凈的。
H. 中世紀的歐洲人和城市的衛生狀況到底是什麼樣的
中世紀的城市絕大多數都是在羅馬時代的城市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為中世紀早期遭受的民族遷徙破壞尚未恢復,因此中世紀早期的城市亦不發達,衛生條件自然很差。中世紀發展到末期,城市建設雖然有所進步,衛生狀況也在不斷改進,但不如羅馬時期的有高架引水渠,下水道,浴場等,總體而言還是臟亂差。 中世紀的城市沒有統一規劃建設,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清潔工,城市居民的垃圾也都是隨意傾倒在大街上,甚至有國王走在街上頭上就被潑下來一盆臟水的。因此很容易滋生疾病。中世紀西歐的城市是商業手工業的中心,晚期城市人口增長迅速,城市變成了人口大量聚居的場所,加之衛生條件不佳,很容易傳播疫病,黑死病正是由此傳播開。
I. 聽說義大利是歐洲最臟最亂的國家之一,是不是真的
義大利的南部某些城市確實是臟,亂。。但是中部,北部,還有大部分的小城市 都是 乾乾凈凈。 像那不勒斯走在路上 到處 垃圾感覺非常亂。。但是跑到 附近 的蘇蓮托小鎮 馬上 就干凈得不得了 。總而言之大城市都是 挺臟亂的 人多人雜就容易覺得亂。。沒去過 西西里 無法評論 去過撒丁島的幾個小城市也非常非常干凈。。只能說 義大利南部是歐洲最臟亂的部分之一 不能說整個義大利都臟而亂。
J. 義大利水城威尼斯遭遇罕見「低潮」,沒有水的威尼斯為何魅力不再
畢竟威尼斯可是世界聞名的水城,因為水位下降,所以有很多河道都處於乾涸的狀態,河床也都裸露在外,這樣一來威尼斯自然也就沒有了從前的魅力。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威尼斯,或者說有不少人應該都先去威尼斯觀光過吧,威尼斯確實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城市,在那邊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貢多拉船。千萬觀光的遊客可以乘坐貢多拉船在威尼斯這座小小的城市裡游覽觀光,體驗當地的人文特色。
其實這座城市確實非常的美麗,非常具有當地特色,是一個值得一去的旅遊觀光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