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為什麼爆發啟蒙運動

義大利為什麼爆發啟蒙運動

發布時間:2022-09-22 21:27:35

① 概括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興起的條件

文藝復興:
1.物質基礎(先決條件):中世紀的歐洲,貿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義大利最早產生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階級希望沖破教會神學的束縛。
2.文化基礎:大量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典籍從東羅馬帝國傳到了義大利。
3.政治基礎:隨著工場手工藝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關系已在歐洲封建制度內部逐漸形成。
4.階級基礎:新興資產階級的壯大。
5.地理位置:義大利處於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較早接受了東方文化(造紙術,印刷術)。
6.導火索:黑死病在歐洲流行。
7.直接原因:教會嚴格控制人們思想,激起資產階級與平民的不滿。

啟蒙運動:
①14—17世紀文藝復興的影響;
②16世紀宗教改革的影響;
③18世紀理性思想獲得了發展;
④近代科學的興起;
⑤新航路的開辟;
⑥英國、法國等中央集權民族國家及其絕對君主專制政治的形成。

② 啟蒙運動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啟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隨著資本主義與封建專制主義矛盾的不斷深化,法國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中,反對封建統治與教會特權的斗爭也迅速展開,這就是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是繼文藝復興後,在歐洲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就是啟迪和開導人們的反封建意識,給尚處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光明與希望,反對蒙昧主義、專制主義和宗教迷信,打破舊的傳統觀念,傳播新思想,新觀念。

啟蒙運動從興起到發展長達一個世紀之久,啟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史學、美學和教育等各個領域,出現了各種學說體系和大批著名人物,廣及歐洲許多國家,其中有英國的阿迪生、斯蒂爾和波普,德國的門德爾松和萊辛,義大利的維科,俄國的別林斯基、赫爾岑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但啟蒙運動的中心卻在法國。在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爾的影響下,比埃爾·貝爾(1647—1706)首先把笛卡爾的理性主義用於宗教和神學,相信理性之光照耀著每一個人,並同樣以懷疑論為武器,提倡理性,懷疑宗教,對宗教神學發起攻擊,指出教會的虛偽和欺騙,打破了對教會所宣揚的蒙昧主義盲從,貝爾成為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驅。到十八世紀中葉,啟蒙運動進入高潮,群星燦爛人才輩出,大批思想界巨人紛紛涌現,其中最主要的啟蒙思想家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和以狄德羅為首的網路全書派及孔多塞。他們從各個方面向封建勢力和教權勢力發起勇敢的沖擊,不辭辛勞地傳播進步思想,開啟人們的頭腦,喚醒沉睡中的人們投入反封建反特權的斗爭,啟蒙運動作為成熟的反封建、反教會的進步思潮登上了歷史舞台,不僅為未來的政治革命製造了輿論,而且為法國創建了高度的精神文明。

法國為什麼能夠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呢?這是由法國特殊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是法國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特別尖銳的產物。具體地說,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法國是歐洲各國中封建統治最頑固、最反動的堡壘,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典型,法國社會中第三等級與特權等級之間的矛盾特別尖銳,而封建制度的危機又空前嚴重,這就為啟蒙運動的出現提供了社會基礎;第二、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加強,形成了一批既有經濟實力,又有文化教養的新興階級的代表,為啟蒙運動的掀起提供了階級基礎;第三,教權勢力的頑固和瘋狂,迫使新興階級的思想家拋開宗教外衣,投向公開的理性宣傳,而近代科學的興起和英國革命的成功,則為啟蒙運動的興起提供了科學依據和理論實踐經驗,從而使法國的啟蒙運動成為歐洲之中心。

〔啟蒙運動的特點〕聲勢浩大的法國啟蒙運動一經興起,就具有鮮明的特點。特點之一是目標明確。啟蒙思想家的鋒芒所向十分明確,即反對王權、神權和特權,努力改變舊制度,建立新體制,各個啟蒙思想家之間雖然存在著分歧和爭論,但只要涉及到封建專制統治與反動的教權勢力,他們總是採取共同行動,而且每個啟蒙學者都根據各自研究的領域,積極宣傳「理性」與科學,始終把主攻目標對准專制王朝與天主教會。他們高唱「理性」的贊歌,嚮往「理性的王國」,提倡用理性作為衡量一切、判斷一切的尺度,把封建專制制度比作漫漫長夜,呼喚用理性的陽光碟機逐現實的黑暗,消滅專制王權和貴族特權。強調只有科學才能使人正確認識自然,破除宗教迷信,從而增進人類的福利,實現美好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社會。

特點之二是思想一致。啟蒙思想家都有基本相同的哲學理論作為指導思想,這就是懷疑論、自然神論和無神論。在啟蒙思想家中,雖然多為自然科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文學家,而哲學家只佔少數,但他們的思想和理論卻在啟蒙運動中起著主導作用,那些雖沒有哲學著作的啟蒙學者,也奉行著大體一致的哲學信仰,而且在啟蒙運動的不同發展階段上成為批判宗教神學的有力武器。懷疑論成為啟蒙運動准備階段的思想先導,而自然神論則成為啟蒙運動發展階段的思想家的標記,無神論則把啟蒙運動推向更高的成熟階段。正是在這種哲學思想的指導下,才使啟蒙運動經久不衰,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哲學革命成了政治革命的先導,並使啟蒙運動具有明確的行動綱領。

特點之三是行動堅決。啟蒙思想家都正視現實,認真思考,聯系群眾,不畏強暴。他們深入社會,細心觀察,對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獨立思考展開無情抨擊,提出了理想社會的藍圖,為之進行不息的斗爭。他們以人民自居,以宣傳群眾,啟迪民智為己任,為使群眾改變舊觀念接受新思想,他們出版專門的學術、理論著作外,還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讀物,還運用小說、戲劇、詩歌等文藝作品讓更多的下層群眾了解新觀念。因此,不少啟蒙思想家都是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多面手,例如伏爾泰,不僅著有哲學著作,還發表了大量的史學著作、文藝小說、戲劇和詩歌,堪稱為啟蒙運動的導師和領袖。這些思想家,常常冒著上斷頭台、坐牢和流放的危險,為追求正義、嚮往光明而貢獻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啟蒙運動雖然有種種共同的特點,但在如何改變封建制度上,卻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反映出各派思想家的不同政治主張。

③ 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與文藝復興的不同:

(1)背景不同: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剛萌芽的產物,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2)主要內容不同:文藝復興提倡「人性」,啟蒙運動崇尚「理性」。(3)方式不同:文藝復興時許多思想家借用宗教的外衣和古代文化的殼,啟蒙運動已褪去神學的外衣,是公開直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4)文藝復興運動推動了科學事業的發展,而啟蒙運動是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前提下進行的。

啟蒙運動的重大影響:

①啟蒙思想家們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描繪了未來「理性王國」的藍圖,弘揚了資本主義精神和道德倫理,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准備。
②啟蒙思想家們共同吹響了法國大革命的號角,為即將到來的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動員。被推翻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曾經哀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滅了法國。
③啟蒙運動不僅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輿論准備,奠定了思想基礎,而且跨越時空,在更寬廣范圍和很長的時間里發揮了巨大而深遠的作用——首先,它為18世紀的美國獨立戰爭和拉美革命發揮了動員作用,對於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影響重大,美國獨立後的政治制度實際上都是啟蒙思想的實踐。其次,它對19世紀亞洲的中國和日本也有深刻的影響,啟蒙思想家的著作逐漸被介紹到亞洲,啟迪了人們的思想,動搖了封建統治,促進了亞洲社會的進步。如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被我國著名的翻譯家,維新運動時期的思想家嚴復譯為《法意》,介紹到中國,在中國思想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鼓勵中國的維新志士們為改造舊社會而斗爭。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④ 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有什麼關系

第一,文藝復興主張反教會追求人性自由,而啟蒙運動不僅反教會,而且還反對世俗權利。

從背景方面看,文藝復興發生在14~17世紀左右,這個時候正是義大利小鎮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而且啟蒙發生在17~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較快的時期。在文藝復興爆發的時候,人們更多的是強調反對教會的權力濫用。要求教會讓出一部分權力給新的資產階級。並且在文藝復興的時候誕生了大量的文藝復興在借鑒思想方面主要是借鑒古希臘的經典,從中找到有利於當時資產階級興起的書籍,來維護剛誕生的資產階級。而啟蒙運動,它不僅僅借鑒了過去的優秀文化典籍,而且還借鑒了中國追求自由的儒家思想。

⑤ 啟蒙運動開始於什麼國家,試卷上說是義大利,書上又好象是說法國,,,

啟蒙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最初產生在英國。而後發展到法國、德國與俄國,此外,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有波及。法國是啟蒙運動的中心,法國的啟蒙運動與其他國家相比,聲勢最大,戰斗性最強,影響最深遠,堪稱為西歐各國啟蒙運動的典範。 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是伏爾泰。他的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後來的人曾這樣說:「18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 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和盧梭都具有統一歐洲的思想,這一思想最終得以實現的事件是1993年《馬約》生效。
啟蒙運動(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通常是指在18世紀初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間的一個新思維不斷涌現的時代,與理性主義等一起構成一個較長的文化運動時期。這個時期的啟蒙運動,覆蓋了各個知識領域,如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教育學等等。啟蒙運動同時為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框架,並且導致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興起,與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以及藝術史上的新古典主義時期是同一時期。

⑥ 啟蒙運動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1.興起背景

啟蒙運動的興起有其經濟、政治、思想的必然性。

(1)17~18世紀西歐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封建專制制度已成為其發展障礙。資產階級為了自身的利益,迫切要求結束舊制度,所以資產階級必須首先從思想上做好革命的准備。

(2)自然科學突飛猛進的發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據。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進步為人們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使人們認識到人類社會的發展像自然界一樣,是有規律的,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例如,當時的笛卡爾就認為,用數學推理的方法,可以認識世界;培根指出,為了認識世界上的現象,可以使用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歸納法;而牛頓提出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說明了自然界本身運動的自然法則控制著物質世界。這些科學的成果,使啟蒙思想家認為:人類社會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則,這種法則是擺脫「神」的控制而自行發展的。啟蒙思想家力求發現支配人類和社會的永恆的法則,也就是力求探索推動人類社會自身不斷前進的法則。因此,一場適應於資產階級政治要求的文化運動興起了。

2.核心思想

提倡理性,把批判鋒芒指向封建專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體系。

⑦ 文藝復興運動與啟蒙運動是歐洲歷史上兩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從高考角度來講,應該主要分這幾方面: 歷史背景:文藝復興運動發生在14-17世紀資本主義的萌芽時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在西歐封建社會內部增長。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此時資本主義已經在全世界進一步發展。 思想主張:文藝復興運動把斗爭的矛頭指向基督教會,強調人性,反對神性,其核心要求是摧毀神學世界觀。啟蒙運動把斗爭矛頭指向封建教會,又指向封建制度,強調理性。主張的核心是批判專制主義,教權主義。 影響: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世界近代史上的兩大重要的思想運動,都為新型資產階級取得政治經濟上的統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備。文藝復興對後來的啟蒙運動有直接的影響作用,啟蒙運動在政治上產生的巨大影響是世界范圍的,他的直接後果就是掀起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潮流,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動員。 程度: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承和發展,更具廣泛性,更加深入人心,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斗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按照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更加徹底,其主張從理論上升到政治構建的高度。 歐洲資本主義思想的發展的2次運動,前期稱為文藝復興,後期成為啟蒙運動。 http://www.chinainfowww.com/Tpark/Zhou/sx401006ren.htm (學生:(1)背景不同: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剛萌芽的產物,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2)主要內容不同:文藝復興提倡「人性」,啟蒙運動崇尚「理性」;(3)方式不同:文藝復興時許多思想家借用宗教的外衣,啟蒙運動已提出了無神論思想,公開向宗教神學挑戰;(4)文藝復興運動推動了科學事業的發展,而啟蒙運動是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前提下進行的。) http://202.43.217.123/search/cache.html?ei=UTF-8&u=ljll.teacher.100point.com/users/teacher/ljll/mysite/jiaoan/ja4/24j.htm&w=%E5%90%AF%E8%92%99%E8%BF%90%E5%8A%A8+%E4%B8%8E+%E6%96%87%E8%89%BA%E5%A4%8D%E5%85%B4&d=MxT5PNpXMS1d&icp=1聯系:兩者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都為資產階級取得政治,經濟上的統治地位做了思想上的准備. 區別:1.文藝復興運動是在資本主義萌芽初步發展,封建教會神學統治人民的背景下產生的,因此它們反對的主要是宗教神學思想,追求現世的幸福.2.啟蒙運動則是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歐洲各國封建君主改革強化了專制主義的背景下興起的,因此它反對的是封建專制主義,追求的是自由平等. 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異同 一.相同點 1.都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在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 2.都屬於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二.不同點 1.背景不同: 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物(簡單協作時期),資產階級力量較弱。 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手工工場時期),資產階級力量較強。 2.批判對象不同: 文藝復興:天主教神學世界觀,不反對封建專制。 啟蒙運動:專制主義、教權主義、等級制度,反對封建專制。 3.內容不同: 文藝復興: 人文主義(重視人的價值,崇尚人性) 啟蒙運動:理性主義(提倡用思考和批判觀察問題,解決問題) 4.運動范圍不同: 文藝復興:源於義大利,盛行於歐洲,不是世界范圍。 啟蒙運動:源於英國,盛行於歐洲,以法國為中心,世界范圍。 5.形式不同: 文藝復興:以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外衣。 啟蒙運動:提出無神論思想,公開向天主教神學挑戰。 6.與近代科學關系不同: 文藝復興: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近代科學是文藝復興的最大後果。 啟蒙運動:在近代科學迅猛發展的前提下產生,近代科學是啟蒙運動的前提。 7.特點不同: 文藝復興:沒有描繪未來「理性王國」的藍圖。 啟蒙運動:描繪了未來「理性王國」的藍圖。(最大的區別) 8.直接後果不同: 文藝復興:沒有為資本主義取得統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論基礎。 啟蒙運動;首先,不能把啟蒙運動理解為一種教育。西方的啟蒙運動是信仰主義危機的產物,是在人們對基督教信仰發生了動搖的時候,各種不同於信仰主義的權威語言(霸權語言)或權威思想的新語言或新思想多元紛呈所造成的一種百家爭鳴的狀態。啟蒙運動是新時代的思想或價值體系的創造及形成發展的過程。從現代語言哲學的觀點來看,啟蒙運動也可以說是一種新語言的創造過程。但這個過程並不是人們有成熟的思想或體系,並按一定的步驟進行的教育活動。其實並沒有所謂成熟的思想存在在那裡,在這個過程中,各類思想蜂擁而出,各自努力表現自己,場面無比熱鬧,這些思想中,有屬於反對信仰主義的,也有維護信仰主義的。最後,有些思想最終獲得了主導的地位,並在歷史的發展中被認為是啟蒙思想。但即使這些思想成為了主流,也不是教育的結果,而是人人參與這個時代的思考,參與選擇的結果。因此,啟蒙運動並不是「教育」,其中並沒有誰是概念意義下的「教育者」。 其次,啟蒙所針對的黑暗是否愚昧?既然西方的啟蒙運動是指信仰危機的情況下出現的思想解放的時代,因此,啟蒙對信仰主義有諸多批判自不待言,但是,就其思想內容和許多的思考或反思的方式來說,並沒有脫離這種信仰主義的文化氛圍。啟蒙思想作為西方歷史的一個階段,並不是外來的東西,它其實是從傳統的信仰主義文化中生長出來的。如果我們把對信仰主義的批判就等同於把人們從愚昧中解放出來,把信仰主義就直接理解為愚昧,除非訴諸天啟式的天才論——這又回到把啟蒙看成教育——我們就無法解釋其中為什麼會生長出啟蒙思想這么一個問題了。我們可以說歷史上的文化或思想與現代相比而言更原始,更粗略,處於比較低的階段等等,但說那是「愚昧」卻不可以,這個概念與歷史發展的概念不相容。 ~~期待滿意啊~~

⑧ 你知道啟蒙運動發生在什麼時期嗎,它帶來了什麼影響

啟蒙運動是歐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是繼文藝復興之後的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主要涉及法國、英國、德意志等國,發生在17世紀到18世紀的一場資產階級和民眾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思想束縛的思想文化運動。

啟蒙運動是一場意義重大的運動,它的爆發振奮了民心,不再害怕教會等機構對他們的壓迫,推動了社會進一步發展,它還起到了榜樣的作用,因為那個時候全世界很多地方都處於被壓迫的狀態,人們沒有勇氣站起來反抗,而啟蒙運動的爆發讓世界各地受壓迫的人民敢於向壓迫反抗,這樣一來,世界上更多的人民可以通過運動得到解放。另外,啟蒙運動的意義還涉及到知識方面,因為這個時期正是因為人們知識的開拓,對科學等知識進一步的掌握才有了啟蒙運動,自然啟蒙運動推動了社會各界對科學等方面的嚮往,為社會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為什麼爆發啟蒙運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道是如何從中國來的 瀏覽:578
印度為什麼大規模停電 瀏覽:486
明天伊朗長什麼樣 瀏覽:547
二萬越南盾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813
為什麼日本媳婦比越南少 瀏覽:489
中國的城市道德體系該如何興起 瀏覽:289
中國傳統繪畫遠近處理有哪些特徵 瀏覽:992
伊朗華人現在有多少 瀏覽:674
印尼島上吃什麼 瀏覽:996
華為手機英國買多少錢 瀏覽:825
人民幣換越南盾去哪個銀行換 瀏覽:5
為什麼中國之前沒有民法典 瀏覽:547
為什麼中國疫苗比國外慢 瀏覽:982
印度防空武器怎麼樣 瀏覽:131
育英國際學校小學學費多少 瀏覽:382
中國人行報名照片怎麼弄 瀏覽:555
越南人買東西帶多少錢 瀏覽:920
來印度旅遊的女性發生了什麼 瀏覽:122
中國缺少哪些科學儀器 瀏覽:349
越南哪裡有挖機出售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