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隧道慘案為什麼關閉隧道口

義大利隧道慘案為什麼關閉隧道口

發布時間:2022-09-23 20:12:09

A. 六五事件是什麼事件

1941年6月5日晚9點左右,日軍出動24架飛機分三批輪番轟炸重慶,空襲時長達5個小時,因為當時未及時對市民進行疏散,所以大量民眾擁向公共防空隧道(十八梯大隧道)中造成洞內人數接近飽和。

上萬(有官方和民間不同人數說法)左右避難民眾因通風不暢導致窒息,同時又發生推擠踐踏,造成了駭人聽聞的防空隧道慘案,史稱「大隧道慘案」。

奧斯卡獎: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野戰排》(Platoon)。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 《野戰排》。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保羅·紐曼(Paul Newman) 《金錢本色》。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馬莉·馬特林(Marlee Matlin) 《悲憐上帝的女兒》。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邁克爾·凱恩(Michael Caine) 《漢娜姐妹》。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黛安·威斯特(Dianne Wiest) 《漢娜姐妹》。

B. 大隧道慘案的介紹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為了動搖國民政府的抗戰決心,迫使其屈服投降,從1938年到1943年,日軍出動大量飛機對重慶進行了數年慘無人道的戰略轟炸。1941年6月5日晚9點左右,日軍出動24架飛機分三批輪番轟炸重慶,空襲時長達5個小時,因為當時未及時對市民進行疏散,所以大量民眾擁向公共防空隧道(十八梯大隧道)中造成洞內人數接近飽和,由於管理隧道口的憲兵及防護人員緊鎖柵門,不準隧道內的市民在空襲期間出入隧道,在長達10小時的高溫和嚴重缺氧的情況下,上萬(有官方和民間不同人數說法)左右避難民眾因通風不暢導致窒息,同時又發生推擠踐踏,造成了駭人聽聞的防空隧道慘案,史稱「大隧道慘案」。大隧道慘案發生於1941年6月5日,這是中國抗戰期間發生在大後方的最慘痛的事件,它與1938年6月9日的黃河花園口決堤、1938年11月13日的長沙大火,並稱為抗戰時期的中國三大慘案。1(名片圖片參考資料來源:2)

C. 大隧道慘案的過程

1941年6月5日下午6時左右,雨後初晴,當重慶的市民們正准備吃飯乘涼時,突然空襲警報長鳴。得知日軍的飛機要來空襲,人們攜帶行包,紛紛湧向防空隧道的入口。由於襲擊突然,疏散來不及,因此,防空隧道內聚集的人特別多,顯得十分擁擠。除了兩旁的板凳上坐滿了人以外,連過道上也站滿了人群。洞內空氣異常濁悶。 晚上9點鍾左右,日軍飛機進入市區上空,開始狂轟濫炸,霎時間爆炸聲此起彼伏,繁華市區頓成廢墟。由於人多空間小,再加上洞口緊閉,洞內氧氣缺少,人們開始覺得呼吸不暢,渾身發軟。地面上日機的轟炸仍在繼續,而洞內的氧氣越來越少,連隧道牆壁上的油燈也逐漸微弱下來,這時嬰兒和孩童們終於忍受不住了,大聲啼哭起來,氣氛頓時緊張,有些人開始煩躁不安,舉止反常。生還者朱更桃回憶當時情景說:「在洞內,起初只覺得頭腦發悶,大汗淋漓,漸漸身體疲軟,呼吸困難,似乎淹在熱水當中,腳下溫度異常之高。左右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衣褲撕碎,好像精神失常一般。」生還者何順征對當時的感覺也記憶猶新,說:「開始感覺熱得慌,心臟似欲下墜,如患急病,很想喝冷水。往外走,竟有人拉著,不能舉步,黑暗中有人拉我的手亂咬,手和背到處受傷,衣服也被撕破了。」更有甚者,有些人完全失去了理智,如有一老婦人,將自己的頭和臉碰爛,披頭散發,大哭大叫,很是嚇人。
隨著二氧化碳增多,洞內部分油燈已經由於缺氧而熄滅,人群騷動得更加厲害了。面臨死亡,沉默的人們再也按捺不住性子了,開始拚命往洞口擁擠。由於洞門是向外關閉的,因此,人群越往洞口擠,門越是打不開。守在洞外面的防護團員只知道日機空襲時,禁止市民走出防空隧道,而對洞內所發生的危險情況一無所知。洞內的人發瘋似的往外擠,人們喊著哭著往外沖,可是門依然緊閉著,無法打開。洞內的氧氣在不斷減少,洞內人群的情緒更加急躁,他們擁擠在一起,互相踐踏,前面的人紛紛倒下,有的窒息死亡,而後面的人渾然不知,繼續踩著屍體堆往外擠,慘案就這樣發生了。後來洞門被打開,霎時間,洞內的人群如同破堤的河流一樣沖出洞門,一部人因此而得以生還。郭偉波老人是沖出洞外的少數人之一,回憶當時的情景和感受,他說:「後來,木柵不知怎樣打開的,守在外面階梯上的防護團也跑掉了。人流穿過閘門,猶如江河破堤,拼著全力往隧道口上沖。我和兩位同學因年輕力壯,用盡力氣隨著人流擠出木柵,昏頭昏腦地上了階梯,終於來到地面上。當時我到底是凌空?是滾爬?還是被人流夾住推出來的?實在是鬧不清楚。只覺得一出洞口呼吸到新鮮空氣,渾身都感到涼爽、舒暢,瞬即又迷惘、恍惚,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地躺下了。我那時沒有手錶,昏睡了大約半個小時又蘇醒過來,只聽見隧道里傳來震耳的呼喊和慘叫聲。我從地上爬起來一看,自己躺的位置離隧道口約30米,周圍有100來人,有的正在蘇醒,有的獃獃地站著,然而,再也不見有人從隧道口裡走出來。我低頭一看,自己的上衣已經被扯破,鈕扣大部失落,帽子丟掉了,肩上挎包所裝的信件、相片、日記本也全部不見了。東西是損壞、丟掉了,但我總算掙脫了死神,回到了人間。」
日軍的空襲還在繼續,飛機呼嘯著從空中沖過,扔下無數的炸彈和燃燒彈,地面頓時一片火海。此時此刻,洞內的人群也顧不上那麼多了,還在奮力掙扎著往外擠。他們面色紅脹,雙手揮舞著,拚命狂叫,但是一切都無濟於事,身體依然原地不動,一個個生命就這樣被耗盡了。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折磨、掙扎,將近午夜時分,洞內凄厲的慘叫聲逐漸減弱,「很多人躺在地上,氣息奄奄,面色由紅色變成紫藍色,口角的唾沫由白變紅滲著血絲,不少人已無聲地撲伏到別人身上。」 空襲持續了將近5個小時,當日軍的飛機離開陪都重慶時,防空大隧道已是死一般的沉寂,聽不見活人的聲音。到處都是死難者的屍體。其凄慘情狀正如當時重慶市市長吳國楨所說:「洞內之(難民)手持足壓,團擠在一堆。前排腳下之人多已死去,牢握站立之人,解之不能,拖之不動,其後層層排壓,有已昏者,有已死者,有呻吟呼號而不能動者,傷心慘目,令人不可卒睹。」很多死者都是掙扎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含恨離開人世的。他們有的面部扭曲,手指抓地,有的仰面朝天,雙手垂地,有的皮膚抓破,遍體鱗傷,十分悲慘。
6日凌晨,防空警報解除後,國民政府當局開始組織人處理善後事宜。從隧道內拖出的遇難者屍體成垛成垛地放在洞口……

D. 六五大隧道慘案

是抗戰時期,發生在重慶的

1941年6月5日晚9點左右,日軍出動24架飛機分三批輪番轟炸重慶,空襲時長達5個小時,因為當時未及時對市民進行疏散,所以大量民眾擁向公共防空隧道(十八梯大隧道)中造成洞內人數接近飽和,由於管理隧道口的憲兵及防護人員緊鎖柵門,不準隧道內的市民在空襲期間出入隧道,在長達10小時的高溫和嚴重缺氧的情況下,上萬(有官方和民間不同人數說法)左右避難民眾因通風不暢導致窒息,同時又發生推擠踐踏,造成了駭人聽聞的防空隧道慘案,史稱「大隧道慘案」。大隧道慘案發生於1941年6月5日,這是中國抗戰期間發生在大後方的最慘痛的事件,它與1938年6月9日的黃河花園口決堤、1938年11月13日的長沙大火,並稱為抗戰時期的中國三大慘案。

E. 大隧道慘案的爭議

有關「大隧道慘案」死亡人數在史學界頗有爭議,說法很多,可將這些說法粗略地劃分為三檔,即「百人說」、「千人說」和「萬人說」。 說法介紹
百人說的下限為461人,上限為999人。百人說主要是國民政府官方的統計和說法。大隧道窒息慘案發生後的第二天,重慶防空總司令部對外宣稱:「慘案死亡461人,重傷291人」。在社會輿論的強烈要求下,蔣介石命令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吳鐵城、國民參政會主席張伯芩、重慶市臨時參議會議長康心如組成「大隧道窒息慘案審查委員會」,對慘案進行調查。此後陪都空襲救護委員會稱死亡人數的登記編號始終沒有超過650人。1941年6月10日。除救出未受傷者一千餘人不計外,共死亡827人,重傷165人,稱大隧道慘案「死亡992人,重傷151人」。
分析
百人說的數字明顯有些當局人為控制和操縱的痕跡。 「大隧道窒息慘案」雖說是由於日機的狂轟濫炸直接造成的,但有關政府部門在事前的隧道工程設計與設備安裝、平時的管理維護工作上的缺陷和臨時的處置失措等方面也難辭其咎。
慘案發生後,民怨沸騰,輿論嘩然,重慶市臨時參議會更是連續召開會議,要求政府加快徹查。為平息民眾的憤恨情緒,在象徵性的懲辦了相關責任人後,國民政府又加強了對消息和報道的管制,特別掩蓋了傷亡人數的真相,據慘案發生後不久到實地采訪的《新民報》記者陳理源說:「就我親到屍骸累累的出事地區和向附近居民了解的情況來說,也深感該部難免有『以多報少』的行為。」而且在官方的統計和報告中,有一個明顯自相矛盾的地方,即吳國楨曾在報告中稱警察局唐局長即報告只有750餘名,以後續報,亦不過800餘。而在事後的一次紅十字會舉行的宴會上,當有人問及慘案到底死了多少人時,警察局長唐毅的說法卻讓人納悶:「正如報上所載,大概是600人左右。」唐毅前後兩種不同的說法約有200人的出入,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假設吳國楨的話是真的,那麼唐毅的說法顯然前後矛盾;假設唐毅在事後的說法是真的,那麼吳國楨在1941年6月12日致審委會的報告中稱唐局長「以後續報,也不過800餘」一說更是難以自圓。 說法介紹
關於「大隧道窒息慘案」的死亡人數,最有發言權的還是當時在現場從事醫療、救護工作的負責人。從檔案上看,重慶衛戌總司令部作為自始至終負責慘案救護工作的機構,它所報告的數字准確性更高。當然前提是這個數字沒有受到政府和當局的影響和操縱。6月6日重慶衛戌總司令部在致行政院關於大隧道窒息慘案原因及搶救情況的函中稱:「截止本(六)日午後四時二十分止,三處洞口共計運出男女屍944具,童屍74具。至於洞內餘存死亡數目,因隧道太深,一時無從清查。」6月8日,重慶衛戌總司令部再次呈文行政院:「稱三洞屍體已全部運出洞外,計有1115人。其中三處洞口分別運出人數如下:十八梯運出:童屍61具,男屍525具,女24具。石灰市運出:童屍26具,男屍66具,女屍70具。演武廳運出:童屍11具,男屍59具,女屍26具。」從以上引文中可以知道,慘案發生的第二天,重慶防空總司令部公布的死亡人數是461人,政府部門公布的數字也僅為500~600人,而重慶衛戌總司令部內部報告初為1018人,後為1115人,早已超過了當局公布的數目;而這時市長吳國楨和市警察局長唐毅卻仍然在自欺欺人地向上級報告稱「不過800餘」。應該說當局對此是有所了解的,但卻對重慶衛戌總司令部上報的數字不置可否,其企圖掩蓋事實之心可見一斑。雖然重慶衛戌總司令部迫於壓力,試圖傷亡人數增加來減輕輿論的譴責。但7月3日的審委會報告還是沒有採用這一數字,更加引起的重慶各界的不滿。
分析
10月,在重慶市政府所作的6月份全市工作報告中談到慘案死亡人數問題時稱:「事後會同空襲救護委員會、防空司令部、憲兵及保甲等清驗窒息死難同胞,計有戶口可稽者共644人,遺族648人。」「有戶口可稽者」和「遺族」二者相加,死亡人數總共達到了1292人。值得注意地是這一數字是市政府會同空襲救護委員會、防空司令部、憲兵及保甲人員等共同勘察後得出的,在政府刻意淡化事件的前提下,可信度是值得商榷的。6月12日,吳國楨在給審委會的報告中稱:「(死屍)已開始用卡車運往朝天門,以便轉運至黑石子、大佛寺等處掩埋。由此可見,慘案死屍的掩埋地點有兩個,一是江北黑石子,一是南岸大佛寺。另據重慶衛戌總司令部在6月8日呈行政院報告中稱:「清理出來的死屍除有38具當場由其親屬認領自行裝殮外,其餘用六輛卡車輪番運至朝天門。隨即僱用木船多搬運至江北黑石子,並用輪船輸送防護人員200名於7月5日趕赴黑石子開始掩埋。」這明顯與現場倖存者回憶說有數十輛卡車來回運輸不相符合,明顯也是為了掩蓋事實真相的謊言。大轟炸時期,重慶的情況比較復雜,統計工作的精確度較低。在此特殊條件下,要對死亡人數作一精確統計,很顯然是不現實的,即使作出了也是難以令人認同的。 說法介紹
「萬人說」的數據約為9000餘人,在所有倖存者有關慘案死亡人數的回憶當中,「萬人說」占絕大多數。據廣東籍的倖存者劉偉波回憶:「一夜之間因窒息擠壓而慘死市民近萬人……」而曾入十八梯洞內避難生還的歐陽祝澤說:「十八梯洞內死的人很多,搬了一個晝夜才勉強搬完,大約死的五六千人。」
分析
該防空洞共有三個洞口,一個洞口尚且如此,三個洞口死傷人數當在萬人左右。曾入演武廳避難生還的李建國說:「三個洞子都死了不少人。其中以十八梯大洞死的最多,石灰市大洞第二,演武廳洞子第三,但演武廳洞子也死了不少人,大約有二三千人,總計三洞死了萬把人。」近30多年,不少史家和史書採用萬人說。據《重慶市志》第1卷稱:「1941年6月5日,日機於夜間轟炸重慶,導致校場口和平大隧道大慘案,窒息9000餘人。」1955年重慶文史館編《重慶市略志》稱:「總計這個大隧道內的人數(死亡人數),至少總在萬人以上。」1985年出版的《重慶抗戰紀事》稱:「六月五日發生了『重慶大隧道慘案』,近萬人在洞中窒息。據當時在實地采訪的《新民報》記者陳理源說:「至於將罹難者屍體拋入長江和窖於朝天門下沙嘴,僅為事後多年的傳聞,缺乏事實根據。慘案發生時,我曾到集結待運屍體的朝天門港口探視,那凄涼悲慘之狀,固不禁催人淚下,激起對日本帝國主義和國內官僚的切齒痛恨。前田哲男在《重慶大轟炸》一書中也稱:「洞內炎熱,在一萬多名人群中,有陳榮安等人,還有草葯街的其他居民。」

F. 大隧道慘案的原因

1941 年6 月5 日當天防空部檔案記載:「是日敵機廿四架分三批(每批八架) 襲渝, 自17: 33 起於湖北宜都松滋處發現西飛。」第一批於「19: 28 侵入重慶市空投彈, 至19: 54 始經豐都東逸。」第二批於「20: 47 侵入重慶市郊投彈後至21: 20 經豐都東逸。」第三批「22: 17 侵入重慶市郊投彈後至23: 13 經豐都東逸。」警報情況是:「本部於18: 08 懸紅球一個, 18: 18 發布空襲警報, 18: 57 發布緊急警報; 21: 18 懸紅球兩個, 21: 40 卸下兩個紅球; 23: 01 又懸兩個紅球, 23: 27 發布解除警報。」 警報信號的意義是: 懸掛紅球1個, 預告空襲, 懸掛兩個紅球, 是空襲警報, 卸下兩個紅球是緊急警報, 又懸兩個紅球是通告市民出洞休息, 又卸兩個紅球是再次緊急警報, 又懸兩個紅球又是通告出洞休息。發布解除警報是懸掛綠色長條燈籠。警報種類是: 空襲警報: 敵機距離200—300 公里, 緊急警報: 敵機距離50 公里, 解除警報: 敵機離去200—300 公里。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5個半小時的警報避難過程中,在防空洞中躲避空襲的人們在空襲間隙中並未及時得到休息。這是大隧道窒息慘案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出事地點的較場口這一段大隧道分十八梯、演武廳、石灰市3 個出口, 長度438. 4 米, 乘以寬度2. 5米, 面積是1096 平方米。乘以高度2 米, 等於2392 立方米。防空部規定洞的容量標準是4 人每平方米, 根據審委會的解釋是:「鎮靜之避難者, 在換氣設備之防空洞滯留1 小時, 每人所需之空氣應為1立方公尺, 通常以滯留2 小時為准, 每人應有3 立方公尺之空氣量。」據此計算該洞常規容量是4384 人。80 年代重慶市人防辦勘測計算, 有木凳958 條, 每條坐3 人, 共計2874 人, 按每平方米4人計算, 佔地575 平方米, 剩餘面積521 平方米, 人防辦按站著的人6 人ö平方米計算, 這只是一種隨意的估計, 為3126 人, 又加上梯道面積134. 75 平方米, 按坐5 人ö平方米, 站6 人ö平方米計算,這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根據, 共計555 人。算式2874 人+ 3126 人+ 555 人= 6555 人。這么計算, 全洞最大超常容量為6555 人。關於慘案當天入洞人數, 尚未發現史料可以確證。但從現存檔案中可知, 入洞者當超過萬人,此為慘案發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據十八梯洞的生還者徐元新上具防空司令部呈文, 他在空襲警報後進洞, 被人潮推壓擁擠, 洞內發生打架情形。不久出現窒息徵兆, 隨之嚴重窒息開始發生。另據演武廳洞生還者郭偉波回憶, 容量超常, 致使缺氧窒息, 發生騷亂, 人群擁擠, 無法進退。 關於通風設備,在較場口大隧道內4月中旬安裝好了電動通風機,1941年6月3日試驗開車,約定6月5日下14:00—17:00驗收,但廠方直等到警報發出前半小時,防空部謝元模也沒有出現。謝元模解釋:「因本人非電器專家,原約定電燈廠工程師同往驗收,因該人未到,故未往驗收。」
防空部第三處正、副處長丁榮燦和潘聯說,真正原因是防空部沒有給軍政部賄賂,軍政部拒絕驗收, 機器竟不敢啟用任其閑置。造成防空洞質量缺陷的另一個原因是經費不足和挪用。據謝元模報告, 通風照明設備工程,1940年7月到11月為第一期,軍政部每月撥款12萬元,應合計70萬元。1941年2月到5月為第二期工程,行政院直到1941年5月26日,才核准防空部工程處1941年度防空設施經費一共140 萬元,其中大隧道工程佔40 萬元。這些經費大部被挪作他用。1940年12月,防空部申請大隧道內安裝通風機30具需款39萬元,因為付不起錢,只買了20具,其餘的退還給廠方了。 防空洞設計與質量的缺陷, 也是導致慘案發生的一個原因。如日本從1940 年「101 作戰計劃」開始, 運用長時間轟炸戰術已經是常規。1941年超過3小時的轟炸有32次,佔全年轟炸比例的44%。我方計算防空洞的呼吸空氣量,卻僅僅以2 小時為限度,顯然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設計者謝元模、陳公矩不是專攻地下空間工程的人員,所以,工程設計有先天性的技術缺陷。比如規定各段隧道兩端出口必須一頭高一頭低,根據熱脹冷縮的形成原理使空氣對流,來達到自然通風的效果,但隧道都很長,中間卻沒有設計通風井工程,使設施原理失效。另外, 又沒有排水溝設施,洞內積水無法解決,天氣炎熱,人口一多,潮濕蒸發上來,氣悶難當。洞身高度不足,頂石風化,進出口也太少,也造成進出不便。

G. 平利一隧道塌方瞬間隧道口頃刻間被掩埋,事發當時的情況究竟如何

首先要回答的是這次平利隧道塌方並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也沒有車輛損毀。

都說人這一輩子最怕的就是天災人禍,一旦遭遇不是丟錢就是丟命。

一、暴雨導致山體滑坡

最近陝西平利就有一個隧道因為長時間的暴雨天氣發生了塌方,塌方現場一片狼藉。

據悉在此次隧道塌方前,當地已經連續下了很長時間的暴雨,長時間的降雨導致了山體松動。

此次塌方的隧道就是處於一個山體附近,由於靠近隧道的這處山坡發生了山體滑波,山體滑坡帶來了巨大沖擊力將隧道整個隧道口沖毀。

今年的暴雨天氣已經給多地造成了災害,比如河南洪災,無論人類科技如何發達,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希望人人愛護地球,讓極端天氣越來越少

如果你還有其他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探討。

H. 希爾斯堡慘案的事件經過

1989年英格蘭足總杯半決賽,利物浦和諾丁漢森林隊被抽到一起,賽址在中立第三方謝菲爾德市希爾斯堡球場——與去年一模一樣。
經歷了1980年代 發生的大小球場慘案,和1988年同樣是利物浦與森林隊的英格蘭足總杯半決賽,發生的擁擠事件後,南約克郡警方依舊沒能重視球迷的安全問題。無論之後有什麼糾紛,警方要確保場內外球迷的人身安全,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但《保安大綱》沒有列明警方具體該怎麼負責,只提到遇到炸彈預警和火警時應怎樣疏散人群:高級警員以帶密碼的暗語通過廣播督導疏散。至於入場球迷過多,看台過於擁堵,或者看台上有突發事件時該怎麼處理,大綱並沒有交代。
根據《保安大綱》,當地的絕大部分酒吧都將配合警方,同意自午飯起直到黃昏關門歇業。即使一小撮堅持營業的,也必須確保不得讓球迷入內買醉。很明顯,警方從頭至尾將酒精作為保安的頭號威脅,沒有對場外人群聚集和轉門處的擁堵給予足夠的警惕,沒有延遲開球,打開出口,禁止中央看台繼續上人,以及關閉隧道等等的應急計劃。這道指令根據過去的經驗簽發,其用心是好的,但太過樂觀。警方沒有借鑒前兩年的做法,只注重監控球迷的行為,卻沒有重視他們的福祉。
南約克郡警方新任局長杜肯菲爾德認為自己繼承了一個久經考驗的班子,又有行之有效的一套大綱可以照搬,沒有理由再做它想,實際上他也沒有經驗去想別的。上任之後,杜肯菲爾德遲遲沒有去希爾斯堡實地踩點,即使後來在謝周三迎戰米爾沃爾時前往視察,也只是將細節工作交給下屬,自己走馬觀花,和當地名流寒暄應酬。他還錯誤地認為球迷的安全是俱樂部的責任。 利物浦球迷踏進南約克郡的那一刻起,就在警察的跟蹤、指導、隨機抽查和搜身等一系列監控下前往球場。大小巴士和私家車不時被警察截停,警方要看看你有無喝得爛醉,然後才決定你是不是適合入場看球。被查過的車輛會帶著「已驗」的標簽繼續前進,但大部分車輛因為檢查耽誤了時間。當球迷邁向球場,他們的行動自由也因為途中的街道關門肅靜而受到限制。
希爾斯堡距離謝菲爾德市區只有兩里路,周邊是居民區,交通不暢。球場建於90年前,南看台是貴賓區,下面是球員更衣室,雙方球員都從南看台的下面登場。東看台是1986年翻修的,有20000多個座位,上面有頂篷;北看台坐落在民房之上,可容納近萬人,急救室和警察工作站在這個看台下面;西看台坐落在列平巷的民宅之上,當時是應1966年世界盃增設的,可容納10000多人。
列平巷這一側有6座雙開的鐵門,走進左邊的3座門,後面是一塊露天的空地,通向16座轉門,而其餘的3座鐵門通向7個轉門。這23座轉門主要輸送西看台和北看台的觀眾,兩大看台的總容量達到了25000人,其餘看台的3萬多觀眾通過60道轉門入場。這意味著在列平巷這一側的狹小區域里,要應付25000多人排隊等候,是典型的瓶頸地帶,可以想像這些人鼓噪起來會是怎樣的混亂。利物浦球迷被安排在此處進進球場。
正午前轉門開放,第一批利物浦擁躉興高采烈地進了球場,但是人流量稀薄,因為票面上印刷了要求球迷2:45到場。中午兩點之後,球迷人數開始激增,警方在入口處的檢查使得通過轉門的速度大幅放緩。兩點半,距離開球還有半小時,場外依然有5000觀眾想要入場。
瓶頸區里的球迷越擠越多,前方和左右都是牆和鐵絲網,只有後面才有透氣的空隙,而新到的球迷把這點地方也給堵上了。由於對講機失靈,球場內的警員不清楚場外的情形。廣播呼籲場外的球迷不要再往裡擠,人聲鼎沸,廣播的聲音根本聽不清,警方對局面失去了控制。 比賽開始前10分鍾,兩隊球員開始入場,場外的球迷可以聽到場內發出的歡呼聲,但他們卻依然被困在球場外。在球迷還在不斷往裡涌的同時,比賽並沒有因為他們而推遲。5000人試圖通過十字轉門,他們在轉門外的擠壓引起了警方的擔憂。負責維持西看台外現場秩序的警官馬歇爾請求指揮中心允許打開C大門(本來是用作出口的大門,沒有轉門),放球迷進場。當時有人清晰地聽到他對講機里傳來的聲音:「請打開C門!
指揮中心就在球場西南角,在列平巷看台的上方,可以俯視球場。杜肯菲爾德和穆雷2點30就已通過監視器看到了轉門前擁擠的情景,但他們決定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推遲比賽。2點47分,馬歇爾的請求到達了指揮中心。杜肯菲爾德的直覺是拒絕這一請求,他擔心球迷進場後隨身攜帶的酒瓶和其它硬物會造成場內的流氓行為,反而對擁擠踩踏可能造成的命案不那麼緊張。他看了看監視器,發現C大門「突然打開」了,原來是警員將一名無票球迷趕了出來,但20名球迷很快沖了進去。一位警官隔著柵欄拚命推著外面的球迷,不讓他們通過大門。這時,杜肯菲爾德對馬歇爾的請求有了判斷:「打開大門,否則會有人重傷或身亡。」作為毫無足球賽事安保經驗的總指揮官,他只是憑借和馬歇爾的多年交往和信任做出了這個決定。當副手穆雷接通所有警官的對講機,他問了一句,「杜肯菲爾德先生,你確定要打開大門?」杜肯菲爾德停頓了一會,似乎過了很久,「外面可能發生死亡或嚴重的受傷事件,我別無選擇只能開門。」他看了看穆雷,說,「打開大門。」
於是,這扇地獄之門被打開了。
眾多球迷一擁而上,闖了進來,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條通往站台的地下通道。那個年代,英格蘭球場足球流氓肆虐,警察為了更好地維護現場秩序,將希爾斯堡西看台站看台用鐵絲網分隔成好幾個區域。其中位於地下通道出口處的是3號和4號小區(正好在利物浦球門後方)。希爾斯堡球場已過期10年的安全執照顯示,這兩個小區可容納2200人,而它的實際最大容量不足1700人。警方或安保人員原本應該站在通道入口處,引導人們向兩側的站看台分流,但他們卻沒有這么做。這造成了中間3號和4號小區的極度擁擠,而兩側的看台卻是十室九空。
2000多人涌了進來,站看台的人數達到了可容納人數的兩倍。最初,還有可以走到看台前方的空間,但很快人們就無法移動胳膊了,何況身體。有人在尖叫,其他人則一片沉默、毫無意識。沒人能夠移動,哪怕一英寸。
比賽已經開始,利物浦隊一次射門擊中對方門柱,引起現場一陣騷動。尚在地下通道內的球迷聞聲後更加著急,拚命向前擠,希望盡快入場。而這時3號和4號小區內早就人滿為患,最前方的大批球迷被死死擠到鐵絲網上。更遺憾的是,後方在不斷擠進場的球迷根本不知道站台最前方發生了什麼,只顧著一個勁兒地往裡沖。有些人的臉甚至被擠變形了。人們開始沉默,失去意識,無法呼吸,有人清晰地聽到胸骨斷裂的聲音。
有人發現身邊的人死了,眼珠凸起,舌頭外吐。不少人沖著鐵絲網前值勤的警察大喊,讓他們把門打開。但警察們似乎釘在原地、不為所動。如果這時在場值勤的警察能盡快打開鐵絲網上的小門,放球迷進入場地,還能挽救不少生命。但他們卻無動於衷,因為他們賽前從杜肯菲爾德處接到的命令是:未經允許,絕不能開門放出任何一人。
人們只能自己想辦法求生。在靠後位置的一些球迷被上層看台的球迷拉上去得以逃生,兩側的球迷則翻越了側邊鐵絲網,爬到了一半空著的兩側看台上,站台前方的球迷開始翻越鐵絲網逃生。這時候,鐵絲網中的一個小門被沖開了,一些球迷通過這個通道得以逃離,其他人繼續翻越鐵絲網。最後,鐵絲網在人們的重壓下終於倒塌了。後面的人也顧不上踩著死人還是活人,紛紛沖進了球場。 直到3點6分,當警官們陸續趕到鐵絲網前,他們才發現了真實情況,急忙通知裁判中止比賽,開始救人。與此同時,一些警官還在堅定不移地執行著保衛球場另外三個角落的任務,阻止利物浦球迷接近諾丁漢森林球迷。森林球迷最初以為只是利物浦球迷闖入了場內,在獲知可能發生了死傷慘劇後,一些球迷嘗試沖破警方的人牆,把受傷的球迷抬到救護車上去,卻被驅趕回來。3點15分,當足總官員格雷厄姆·凱利和格倫·基頓以及謝周三俱樂部秘書麥克雷爾來到指揮中心時,杜肯菲爾德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利物浦球迷身上,他聲稱是球迷沖開了大門。幾分鍾後,凱利又將這一謊言轉述給了全世界媒體:令人震驚的災難發生了,利物浦球迷要為此負全責。
杜肯菲爾德一直遮遮掩掩,缺乏果斷的決策,現場救援工作相當混亂。沒有受傷的球迷開始幫助救死扶傷,有些人在嘗試人工呼吸,有些人把廣告牌改裝成臨時擔架。
3點17分,第一批死傷者被送到附近佩尼斯頓路上的體育館。令人費解的是,死傷者沒有通過救護車被盡快送往醫院救治,而是轉運到一個沒有醫療功能的體育館,耽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後來有44輛救護車陸續抵達球場外,但警察只放行了一輛。由於死傷者太多,這唯一一輛「救命車」只能不停地折返將死傷者運出球場。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當一名傷者被抬上救護車時,被診斷已經斷氣了,又一名垂死傷者被運了上來,第三名傷者已經無法上車了。因為時間不允許再等下去,這輛載著一名死者的「救命車」就這樣疾馳而去。最後96名死者中,只有14人被送往醫院,其中12人到醫院時已經死亡。
從3點6分到3點45分,利物浦主帥達格利什通過球場廣播高呼,要球迷保持鎮靜。4點,南約克郡總警司阿迪斯抵達球場,與警方高層會晤。5點,驗屍官波佩通知阿迪斯,所有屍體必須留在原地,等待拍照和確認身份。6點45分,驗屍官到達,確定驗屍步驟。9點30分,在做好各項准備後,漫長而又苦痛的辨明身份過程開始了……94名球迷在當天失去了生命,766人受傷。4天後,死亡人數增加到了95人,14歲的李·尼科爾在醫院去世。1993年3月,昏迷近4年的托尼·布蘭德也離開了人世。96名遇難者中有年屆70的老人,還有一個剛滿10歲的兒童。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隧道慘案為什麼關閉隧道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為什麼大規模停電 瀏覽:486
明天伊朗長什麼樣 瀏覽:547
二萬越南盾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813
為什麼日本媳婦比越南少 瀏覽:489
中國的城市道德體系該如何興起 瀏覽:289
中國傳統繪畫遠近處理有哪些特徵 瀏覽:992
伊朗華人現在有多少 瀏覽:674
印尼島上吃什麼 瀏覽:996
華為手機英國買多少錢 瀏覽:825
人民幣換越南盾去哪個銀行換 瀏覽:5
為什麼中國之前沒有民法典 瀏覽:547
為什麼中國疫苗比國外慢 瀏覽:982
印度防空武器怎麼樣 瀏覽:131
育英國際學校小學學費多少 瀏覽:382
中國人行報名照片怎麼弄 瀏覽:555
越南人買東西帶多少錢 瀏覽:920
來印度旅遊的女性發生了什麼 瀏覽:122
中國缺少哪些科學儀器 瀏覽:349
越南哪裡有挖機出售 瀏覽:874
服裝義大利有什麼品牌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