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義大利人長相特點是什麼
義大利南部的人屬於黑頭發、黑眼睛的歐洲人。個頭和法國人相似,在歐洲人里屬於較矮小的,但比法國人粗壯。
臉部特徵為鼻子明顯比法國人的大且鼻頭圓,希臘血統多些的人鼻頭會尖些,鼻樑也會直些。臉部比法國人略顯豐滿。女人體態普遍比法國人偏胖,但眼睛更大,更黑。
義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燴水果、喝酸牛奶的習慣。酒特別是葡萄酒是義大利人離不開的飲料,不論男女幾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時,也要摻上一些酒。
義大利的婚喪嫁娶習俗,與歐洲其他國家相似,儀式多與宗教儀式相關。義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經過訂婚(交換訂婚戒指)、結婚兩道儀式,3月、4月是義大利青年選擇結婚高峰期。
義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許離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決後,義大利人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義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內。
『貳』 怎樣從長相區分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人啊
呵呵,沒法區分,歐洲概念其實和中國對比差不多,比如荷蘭就跟河南省一樣,英國可能算是河北吧,總會有河南河北人結婚生子跑到上海北京去住的。時間久了,長相就不能定了。
『叄』 介紹下義大利的伊曼紐爾 克里亞勒斯
與威尼斯電影節同齡的凱瑟琳德納芙女士,攜帶那支平均年齡52歲的評審團,踏上了古老的亞平寧半島。這支呈老齡化趨勢的評審團,匯集了導演、製片及演員共7人,整體上沿襲了歷屆評委會的搭配規律,但是和近五年的評委陣容相比較,本屆大會首次未邀請電影技術部門的專家(如剪輯師、攝影師等)擔任評審,而凱瑟琳德納芙作為五年來的第二位演員主席(第59屆由鞏俐擔任),似乎也預示著本屆金獅獎將以更為純粹的電影視角作出判斷。
被喻為「法國影壇第一夫人」的凱瑟琳德納芙,這些年除了繼續在鎂光燈下發揮能量,還穿梭於莫斯科、荷蘭、中國的各大電影節,保持著敏銳的電影嗅覺。年過花甲的她,前衛的審美意識不輸於影壇新輩,早在1994年,作為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會副主席,她就促成了把痞子昆汀瓦倫蒂諾《低俗小說》送上金棕櫚領獎台,而毅然放棄了呼聲鼎沸的《紅》,而金獅獎這幾年接連表彰了《青樓姐妹花》、《維拉德雷克》和《斷背山》這樣的爭議影片,也讓人確信,德納芙領導的評審團很可能秉承勇氣,為這股風潮再掀新浪。
評審團成員富含著多元的文化氣息。曾以《乳房與月亮》勇奪銀獅獎的西班牙女演員比加斯魯娜,善於對性心理進行深度刻畫,作品中流淌著樂而不淫的思辨色彩,其審美趣味偏向於具有先鋒意味的藝術電影;作為東道主的義大利導演米蓋爾普拉契多,曾以《埃涅斯托》捧得1979年柏林影帝,轉行當導演後成績不俗,《犯罪小說》在今年柏林電影節上反響強烈。普拉契多與眾多演而優則導的導演一樣,擅長把表演經驗與導演方法相結合,審片態度上偏好從導演和演員的技術角度出發,提供全方位的鑒定。值得一提的是,像魯娜、普拉契多這樣的資深導演,同時還是才華橫溢的編劇――本屆電影節一改過去邀請專職編劇擔任評委的嗜好(上屆甚至請了影圈外的華人作家鍾阿城擔任評委),在保持對劇本足夠重視的前提下,離電影本身貼的更近了。評委會中唯一的製片人,來自葡萄牙的保羅布蘭科,至今已經製作發行了217部影片。閱片無數的他,審片經驗比導演還豐富,畢竟其職業屬性決定了他對一部影片的預知能力,布蘭科在1999年擔任柏林電影節評委時就放出話來:任何影片在他眼中不出5分鍾,就知是什麼貨色。評委會中年齡最小的是來自俄羅斯的女演員楚潘哈瑪多娃,這位30歲的女演員在《激情》、《再見列寧》中均有上佳表現。選擇國際影響力有限的哈瑪多娃並不令人吃驚,因為這延續了威尼斯電影節的一個傳統:讓影壇新秀有機會走向國際舞台,並用他們未被「經驗」框住的大腦提出更新的觀點,三年前,新人評委斯嘉麗約翰遜就在威尼斯的紅毯上驚艷全球。這種「平衡」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威尼斯電影節保持常青的一個潛在秘訣。
在評委會成員地域失衡的情況下,韓國導演朴贊郁和美國導演卡梅倫克羅,將分別代表亞洲和北美洲發出聲音。善於拍攝「生活中最不快樂一面」的朴贊郁曾以《老男孩》驚艷戛納,此次擔任評委,成為繼李英愛之後第二位參與三大國際電影節評審的韓國人,可讓他郁悶的是,競賽單元偏偏沒有一部韓國電影,自己的「權力」只能在中國香港、日本、泰國組成的亞洲軍團上發揮作用。深受比利懷德影響的美國導演卡梅倫克羅,對《失去的周末》、《日落大道》等現實主義作品推崇有加,其代表作《征服情海》、《幾近成名》雖非尖銳的現實題材,卻善於對現實生活中最樸素的人性加以提煉,他的審片趣味相對而言是最貼近大眾的。
七人組成的評審團中,五個是歐洲評委,因此評獎過程中的歐洲傾向自然不可避免,但是「七嘴八舌」這個奇妙的詞彙告訴我們:多出的那根舌頭其實是觀眾自己的,如果最後的金獅成色不純,觀眾的眼睛可不是吃素的,所以這個世界才有遺珠一說。
圖片附件: 電影節禮堂.jpg (2006-8-20 04:24, 36.01 K)
★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競賽片名單★
《墮落》Fallen 奧地利
導演:芭芭拉·艾伯特 Barbara Albert
《失落的星星》La stella che nonc』e 義大利、法國、瑞士、新加坡
導演:吉亞尼·阿梅里奧 Gianni Amelio
《源泉》The Fountain 美國
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
《好萊塢之地》Hollywoodland 美國
導演:艾倫·寇爾特 Allen Coulter
《金色大門》Nuovomondo(The Golden Door) 義大利、法國
導演:伊曼紐爾·克里亞勒斯 Emanuele Crialese
《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 英國、美國
導演:阿方索·卡隆 Alfonso Cuaron
《黑色大麗花》The Black Dahlia 美國
導演:布瑞恩·德·帕爾瑪 Brian De Palma
《博比》Bobby 美國
導演:艾米利奧·艾斯特維茲 Emilio Estevez
《女王》The Queen 英國、法國、義大利
導演:史蒂芬·弗里爾斯 Stephen Frears
《旱季》Daratt 查德、法國、比利時、奧地利
導演:馬哈馬特·薩雷·哈羅恩 Mahamat Saleh Haroun
《不可觸及》L』intouchable 法國
導演:貝諾特·雅克 Benoit Jacquot
《紅辣椒》Paprika 日本
導演:今敏 Kon Satoshi
《私有財產》Nue Propriete 比利時、盧森堡、法國
導演:喬西姆·拉夫瑟 Joachim Lafosse
《蟲師》Mushi shi 日本
導演:大友克洋 Otomo Katsuhiro
《絕密隱私》Petites Peurs Partagees 法國、義大利
導演:阿倫·雷奈 Alain Resnais
《他們的相遇》Quei loro incontri 義大利、法國
導演:讓·瑪里·斯特勞伯、達尼埃爾·於耶 Jean Marie Staub&Daniele Huillet
《放逐》FangZhu 中國香港
導演:杜琪峰 Johnnie To
《黑眼圈》Hei yanquan 中國台灣、法國、奧地利
導演:蔡明亮 Tsai Ming Liang
《黑皮書》Zwartboek 荷蘭、德國、英國
導演:保羅·范霍文 Paul Verhoeven
《快慰》Ejforija 俄羅斯
導演:伊萬·維里派夫 Ivan Vyrypaev
《綜合症與一百年》Sang sattawat 泰國
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肆』 義大利人是什麼人種
義大利人是歐羅巴人種,即白種人。義大利的主體民族,由古羅馬拉丁民族為主體,由伊特魯里亞人、拉丁人、倫巴第人、希臘人、阿拉伯人、哥特人等民族長期融合而成,使用義大利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歐羅巴人種,北部多為阿爾卑斯類型,南部多為地中海類型。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少數信基督新教。教會影響很大。義大利人自古多以農、牧、漁業為生,手工業、商業、航海業十分發達。13世紀起,近代經濟因素開始發展,但因國家長期被外國佔領,近代工業發展緩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加快,義大利現已成為發達的工業國。
義大利:
義大利共和國簡稱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24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義大利半島史前就有人類活動跡象,最早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早期。公元前9世紀伊特魯里亞人曾創造燦爛的文明。公元前754年羅馬建城。古羅馬先後經歷王政(前753-前509年)、共和(前509-前27年)、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長達一千年。15世紀,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撒丁王國開始逐步統一南北,1861年建立義大利王國,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伍』 義大利人長什麼樣
可能是高鼻樑,白皮膚,有白。黑。紅。金黃。著4種顏色的頭發。一般他們的小孩長的很漂亮。
『陸』 被稱為"歐盟最懶",義大利1/4年輕人不工作不學習,他們為什麼這么懶
在義大利一些年輕人很難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們大概要在四五年才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所以他們對找工作失去了希望,也就根本不想去尋找,在義大利年輕的失業率是處在了一個很可怕的水平。
因此上對於義大利,他們的高等教育水平很低,也就不會覺得奇怪了。根據歐盟的統計數據,在30歲左右的人群中歐洲畢業率為30%多。而義大利卻僅有20%。受教育的程度低這個問題,尤其是在義大利的南部更嚴重。35歲以下的人,大概有29%的人高中都沒有畢業受高等教育的人這么少,自然能找到工作的人也就很有限了。
『柒』 義大利男人帥還是西班牙男人帥
這兩個國家我都去過,親身體驗一下還是義大利人稍微帥些。不過西班牙男人也不遜色。畢竟都是拉丁血統。30歲以下的男的兩個國家都差不多,一過30就覺得義大利男的帥了!西班牙男的歲數大了都長的像農民了!西班牙的男人相對保守、內斂。義大利的男人很開放,見面就親你,不管男的女的。誰以後要是去那可別不習慣,他們就那樣
『捌』 義大利人的體貌特徵
南歐地中海類型,身材相對矮小、膚色略暗、發色眼色較深
『玖』 如何通過長相分辨法國人,比利時人,義大利人
歐洲各個民族的遷移、融合非常頻繁,通過長相是很難分辨的。這三個國家,從北向南,比利時、法國、義大利,在人種上是具有連續性的。
『拾』 古今中外30歲到35歲之間人生成就比較高的人物介紹
少年成名後來也大紅大紫的人不少,但是30到35歲之間創造了一生中最高成就的人卻寥寥無幾。
香港已故藝人張國榮算一個。
張國榮
中國香港人 資深電影演員和粵語歌壇天王級歌星。
張國榮出道多年,但在30歲的時候,才憑借電影《英雄本色》進入一線影星行列。從此,張國榮在影壇和歌壇所向披靡。
張國榮在32和33歲的時候,連續兩次奪得香港地區最受歡迎男歌星稱號。歌曲 共同渡過 沉默是金 倩女幽魂紛紛奪獎。31歲到33歲之間,憑借《英雄本色》2、《倩女幽魂》和《胭脂扣》三部電影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接近34歲的時候,憑借電影《阿飛正傳》獲得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稱號。
1990年之後的5年,退出歌壇的張國榮在影壇紅極一時,5年間推出了諸多高質量、高賣座的電影,91年的《縱橫四海》和92年《家有喜事》在香港的票房高居不下,93年的《霸王別姬》奪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獎,94年的《東邪西毒》奪得香港影評人協會影帝稱號。
後期的張國榮在歌壇和影壇依然能不斷創新,超越自我。96年推出復出之後的大賣專輯《紅》,同年的三部電影《新上海灘》《色情男女》和《大三元》贏得影帝提名和良好口碑。97年的同性戀電影《春光乍泄》獲得台灣金馬獎影帝提名。2000年憑借在歌壇和影壇的突出表現,獲得亞洲地區最佳藝人稱號。
2003年4月1日墜樓自殺,2002年的遺作《異度空間》再次獲得台灣金馬影帝提名。
2005年中國電影協會舉辦的《中國電影百年百佳影片和演員》評選,張國榮在列,此外,在百部影片中,張國榮更是以八部之多名列華人演員第一位。
因扎吉
義大利人,當代足球運動員,著名前鋒,被稱為「不老的傳說」。
因扎吉年少成名,但是在強手如雲的義大利足壇,他算不上拔尖人物。年輕時候,奪得過意甲聯賽冠軍和意甲最佳射手稱號。
2003年,因扎吉30歲。這一年,因扎吉效力於AC米蘭隊,他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連續7場比賽進球,共打進14球,在歐洲冠軍聯賽的賽場上為米蘭隊一路保駕護航,最終幫助米蘭獲得歐洲冠軍聯賽冠軍,這是歐洲俱樂部賽事中的最高級別獎杯。
2006年世界盃前夕,因扎吉已經32歲,在經歷了長久的傷病之後,因扎吉如出籠猛虎,在聯賽和冠軍聯賽上頻頻進球,冠軍杯淘汰拜仁、最後時刻絕殺里昂,因扎吉都是首席功臣。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內,因扎吉在聯賽中打進12球,以不可阻擋之勢重新回到義大利隊中,得以參加世界盃,並隨隊獲得了世界盃冠軍。因扎吉在對捷克一戰中攻進一球。
2007年,AC米蘭隊中的卡卡獲得世界足球先生稱號,但是這一年也可以看作是世界足壇的因扎吉年。
他在歐冠八進四淘汰拜仁的比賽中,率先破門,使得米蘭隊在主場打成2比2的劣勢情況下,成功晉級。歐冠決賽迎戰利物浦,因扎吉獨中兩元幫助米蘭問鼎。34歲的因扎吉再一次笑傲歐洲巔峰。
2007年底進行的世界俱樂部杯決賽,AC米蘭隊迎戰南美洲冠軍博卡青年隊,米蘭4比2勝出,因扎吉再次獨中兩元,他進入了年輕時候從未有過的瘋狂狀態和驕人業績。
時間進入2008奧運年,已經35歲高齡的因扎吉連續5場比賽進球,共進10球。打破了義大利前球星羅伯特.巴喬保持的年齡最長者連續進球紀錄。
今年上半年,又發生了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已經進入職業生涯暮年的因扎吉再次創造奇跡。他在一場3比0的聯賽中獨中三球,又在下個禮拜的比賽中打進2球,個人總進球突破300大關,直逼巴喬保持的319球紀錄。1個月之後,因扎吉又在和那不勒斯的比賽中再次上演帽子戲法,他驚人的表現引起了國際足聯和世界各地球迷的廣泛關注。最終,他在有限的上場時間里貢獻了13個聯賽進球。
現在的AC米蘭隊內憂外患,卡卡出走,前世界足球先生羅納爾迪尼奧一落千丈,年滿36歲的因扎吉再次拯救米蘭於水火。剛剛結束的歐洲冠軍聯賽和馬賽隊的比賽,米蘭2比1險勝,兩個球都是因扎吉打進的。
因扎吉以他對足球的執著,以及不拋棄、不放棄,不求回報的大公無私精神為自己職業生涯的尾聲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彩虹。
李隆基
俗稱「唐明皇」,中國唐朝第七任皇帝,著名音樂家,半個政治家。
李隆基在位四十五年,被迫退位之後還坐了六年的太上皇,活了七十八歲。他是中國歷史上毀譽參半的人物,他即創造了中國封建社會最繁榮的時期—「開皇盛世」,又一手葬送了大唐帝國的輝煌,李隆基末年發生的「安史之亂」使得唐朝逐漸走向衰落。
李隆基26歲的時候,應武則天之女 天平公主之邀,回京勤王。他和太平公主里應外合,擊殺了企圖造反稱帝的韋皇後和其女安樂公主,並扶持父親李旦復位。
713年,29歲的李隆基除掉了大權獨攬的太平公主,啟用姚崇為相,勵精圖治。姚崇之後,又有宋景和張九齡相繼為相。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李隆基在30歲之後的幾年時間內,迅速扭轉了武則天之後唐朝的內亂,使得唐朝進入極盛時期。
李隆基雖然做了四十五年的皇帝,但是他開創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時期的時候,還是30歲到35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