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疫情嚴重,但其醫療體系並沒有崩潰,是怎麼做到的
因為每天都會確保有固定的床位空出來,確保確診的人可以住進去,有治療好的,也有去世的。在美國疫情每天新增人數都在幾萬人的水平上,美國的醫療系統看著並沒有被崩潰,依然井然有序的進行著。很多人都會納悶說,為什麼跟中國的情況不一樣,武漢當時確診人數到八九萬的時候,整個醫療系統都已經癱瘓了,需要各地的醫務人員過去支援,而且還是分批去的,分了好幾批去支援,有一些去支援的醫生和護士也倒下了,付出了這些讓人難以想像的代價後,而疫情才慢慢地控制了下來。
美國為了緩解疫情,也曾經建立一些類似方艙醫院這樣的急救中心,但其實裡面的床位從來都沒有住滿過,其中的原因也是耐人尋味。
⑵ 義大利與美國關系如何,為何會因美國得罪俄羅斯
義大利整體的實力和美國比相差的太遠了,所以關於為什麼義大利會為了美國得罪俄羅斯,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惹不起。美國一向霸權主義,想幹嘛幹嘛,辦事也從來沒有章法。
通過美國指示義大利抓捕俄羅斯高管,還有就是美國曾經因為本國的利益抓捕皮耶魯奇的事件,可以看出美國就是一個自私的國家,以後肯定還會發生這種類似的事。雖然每次美國都要找一些理由來掩蓋自己的行為,但是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⑶ 總值約1900萬,美國將58件被盜文物歸還義大利!美國為何大發善心
近日,美國紐約市文物保護部門向義大利歸還了58件文物,總價值高達1900萬美元,其中一些文物是十分珍貴的,曾經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其中大多數文物都是從文物走私販子手中繳獲而來。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打擊文物走私部門自2010年以來,其所在部門已經查獲4500件走私文物,價值逾2.5億美元。當天歸還的文物中有21件先前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其中包括一尊雅典娜女神大理石頭像,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00年,估計價值300萬美元;還有一隻公元前470年的酒杯。
隨著目前中美關系的越發緊張,指望美國主動歸還中國文物不大現實,且收藏中國文物的美國大多數博物館都是私立的,是靠文物吃飯的,得不到國家一分錢補貼,如果無償歸還,它就離關門不遠了。老美在中美關系好的時候,還是歸還了一些中國文物的。1979年中美兩國建交,美國向中國歸還了一批文物。2019年3月,美國一次性歸還了361件中國文物,這也是近幾年美方一次性歸還中國文物數量最多的一次。
⑷ 為什麼美國在珍珠島事變後加大對中國的援助
美帝對德宣戰是1941年12月11日,偷襲珍珠港是12月7日,也就是說美帝在偷襲珍珠港之前都是在當吃瓜群眾,圍觀別國戰火連天。最多給點援助,自己毫發無損。
而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帝被拖入戰爭。日子沒那麼逍遙,一邊在歐洲跟德國陸上PK,一邊要跟日本打海戰,妥妥的雙開,人力和資源都開始緊張。這時候日本陸軍還在中國和東南亞耗著,如果中國戰敗投降,依靠中國的資源和人力,抽出陸軍登陸美洲,美帝的處境會不會糟糕?就算不糟糕,太平洋戰場上的勝利天平會不會倒向日本那邊?
所以中國不能戰敗,至少在美帝在太平洋戰場取得優勢之前不能。於是便有了各種支援……國家的各種行為都是各種政治妥協的產物。
⑸ 請問,美國在美蘇冷戰中為什麼要援助歐洲
經濟上援助歐洲,政治上向其滲透美國的價值觀,一方面使美國能夠控制歐洲,另一方面也使歐洲有能力和美國一起包圍東歐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向其施壓。
⑹ 僅僅死亡40多人,為何一萬多義大利人就向美軍投降
因為有個空降兵登陸該島嶼了。
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看到義大利士兵俘虜的義大利士兵後,就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他乘坦克營營地營救了軍隊,但是當槍聲響起時,他發現義大利戰俘與英國人一起奔跑。。然後,1943年,盟軍登陸義大利進行當地行動。當時,美國部隊轟炸了撒丁島,並保衛了10,000多名義大利士兵。盟軍炸彈炸死了40多名義大利人。後來,一名空降兵登陸該島後,負責防禦的1000多名義大利士兵全部解除了武裝並投降,使人們很無語。
⑺ 美國在二戰中的作用
二戰初期,美國沒有實際行動。後來,當小羅斯福還在與國會就中立政策的廢除與否爭論時就已經輸送大量物資支持反法西斯國家,還有1941年根據《租借法案》借水龍帶給英國解難,由此可以看出,其實隨著美國軍事、政治、經濟力量的發展,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完全不可能避免的於是,珍珠港事件發生了。
我們在關注小羅斯福推行新政克服經濟大蕭條時也不能忘記,他和他那遠方堂叔老羅斯福一樣都是在靠近船艦和海洋的地方成長起來的,兩人都對海軍建設十分重視。小羅斯福早就認為應該出兵,可是限於種種壓制。
所以珍珠港被毀究竟是他為了找借口而產生的陰謀還是日本傻傻的巧合?如今誰也不能確定了。 不得不說,從艾爾弗雷德·馬漢的《海權論》開始,美國的海軍就是許多上位者們的寵兒,他們的實力在美西戰爭中也充分顯示了,於是太平洋之戰美國是當之無愧的軸心國。
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在太平洋戰爭第一階段,盟軍處於被動的局勢,損失也很慘重。可是從中途島開始,美軍的重要性開始逐漸顯露出來,瓜島、庫拉灣海戰、中太平洋反攻戰馬里亞納之役等等勝利就不一一列舉了,還有北非戰場和西西里之戰的成功無一不是扭轉戰局的關鍵,更重要的是諾曼底登陸幾乎奠定了德軍滅亡的基礎。
從美西到二戰,美國逐漸崛起。引用這樣一句話:眾所周知,重要國際活動中,位次往往代表了國家實力或貢獻。密蘇里號投降儀式上,中國代表徐上將排在代表盟軍的麥克阿瑟上將和代表美國的尼米茲上將之後簽字,足可見美國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未必比中國小。
單單只看二戰我們就能知道美國是一個在戰爭中強大起來的國家,因為它的歷史本身就是從獨立戰爭開始的。而在現代社會,戰爭因美國而強大,比如科索沃,比如伊拉克等等,這里不做說明。
(7)美國為什麼這么多人支援義大利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起因:
經濟危機: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出現拋售股票的狂潮,收盤時轉手的股票達到1300萬股,創歷史最高紀錄。
隨之而來的是股票市場的崩潰和銀行的擠兌風潮,使美國經濟陷入絕境,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⑻ 我一直搞不懂二戰後美國援助了那麼多歐洲和亞洲國家,那她怎麼得到好處不可
對外援助有很多方式,中國的對外援助就分:成套項目、一般物資、技術合作、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援外醫療隊、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援外志願者和債務減免。
資金援助還有無償援助,無息貸款,低息貸款、優惠貸款等。其中無償援助是很少的一個方面,你可能把12億美元都當做無償援助了,其實這是不可能的。我分析,這12億中,無償援助只佔幾百萬到幾千萬之間,大部分都是貸款。至少需要還本金的。
以中國援助為例,中國曾在70年代給一個非洲國家提供了教育援助,讓那個國家的大學生來中國留學。30年後,這些學生大部分都走上該國領導崗位,跟中國關系大為親近。
還有貸款援助是需要用來買東西的,一般都需要買援助國的東西,而且需要使用援助國的技術,這樣等於用國家的錢,買了自己國家企業的物資。
再說2句。
義大利二戰打成了廢墟,自然就沒有辦法買美國的東西。
美國提供給義大利12億美元。義大利用來買美國的駱駝香煙、可口可樂、午餐肉。等美國援助用完了之後,義大利人還是會吃午餐肉,喝可口可樂,抽駱駝香煙。實際上可口可樂就是伴隨著美國大兵和經濟援助走向世界的。可口可樂公司在世界賺的錢,交的稅,遠遠超過了美國那一點點援助。
⑼ 二戰中,義大利究竟是德國的包袱還是幫手為什麼
總體上來說,義大利在二戰期間對於德國是個不折不扣的包袱!
從戰略上講,墨索里尼的大局觀遠不如希特勒,而其對擴充領土的野心則一點不比希特勒差。即便能夠和平獲得的東西也要耀武揚威幹上一仗以顯示羅馬帝國之威嚴(舉例:1940年6月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共商對法行動方略。在二人舉行會晤時,希特勒同意墨索里尼提出的把尼斯、科西嘉、突尼西亞、吉布地和法國南部劃歸義大利的要求。但是墨索里尼覺得這樣得來的勝利有失自己的尊嚴。於是在停戰協定簽訂前,突然向法軍駐守的阿爾卑斯山地區發動閃電戰。結果意軍遭到法軍的迎頭痛擊,損失慘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
齊亞諾曾經說:「墨索里尼並不是想要這要那。他想要的是戰爭,通過和平方式即使他能得到他所要求的兩倍他也不會要」。墨索里尼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話:「軍事成功遠比完全通過和平途徑去獲取領土更加吸引人」)。於是從1935年入侵衣索比亞到1941年入侵希臘,其軍隊羸弱的戰鬥力在面對弱小的對手時往往損失慘重。尤其是在得知德軍佔領羅馬尼亞後,貿然出兵希臘,結果希臘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支援下接連擊潰義大利軍隊。為迅速穩定南部戰線,德軍不得不推遲巴巴羅薩計劃二個月而先出兵佔領巴爾干半島,以致於有了莫斯科城下遭遇那個慘淡的冬季!
中期在俄國戰場和非洲戰場上個別戰役(頓河防禦、阿拉曼攻防戰)的表現上來說,義大利還算得上是一個稱職的隊友,但是一旦陷入包圍或者戰場形勢不利,則最先投降的就是義大利軍隊。
後期因為國內政局不穩,義大利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開小差時有發生。德軍還必須分兵監視這些不穩定的義大利人。在義大利投降後,德軍又抽調21個師組成C集團軍群防守被稱為希特勒的軟肋的亞平寧半島。
從戰爭潛力上來說,整個二戰期間,美國產煤37.6億噸,德國產煤34.5億噸,日本產煤46億噸,義大利產煤8千萬噸;美國產油14.6億噸,德國產油4.6億噸,日本產油2億噸,義大利產油6百萬噸;美國產剛2880萬噸,德國產鋼2265萬噸,日本產鋼647萬噸,義大利產鋼237萬噸。以致於德國在開戰後每個月還要倒貼義大利十萬噸石油,直到失去普洛耶什蒂油田為止。
從軍事准備上來說,義大利國防大臣吹噓可以動員1000萬人,但因武器裝備不足,到1940年6月10 日義大利參戰時,其陸軍總數僅為45萬人,編為74個二二制陸軍師,而參戰那天,74個二二制陸軍師中,只有19個師人員滿編,武器裝備齊全。海軍倒是擁有各類艦艇 257艘。其中3.5萬噸級戰列艦 4艘,萬噸級巡洋艦 7艘,輕型巡洋艦 15艘,驅逐艦 59艘,快艇 67艘。這支海軍足夠和英國的地中海艦隊抗衡,並且在保障北非補給線方面也立過不少戰功,可惜因為缺油,以及在塔蘭托被英國人端了老窩,中後期就只能充當固定炮台了。至於空軍,1939年12月官方數據擁有戰機2300架。但義大利空軍參謀長普里科洛稱:847架因過於陳舊將要被拆卸,約500架因技術性能落後還存放在機庫里。
綜上所述,我們其實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在二戰開戰前夜,義大利在墨索里尼的鼓動下覺得自己找回了昔日羅馬帝國的榮光,事實上根本沒有做好打一場世界大戰的准備,其軍事實力至多隻能支撐一場為期幾個月的局部戰爭而已。所以在二戰期間,義大利軍隊除了個別閃光點以外,基本都是碌碌無為的魚腩部隊。用一句丘吉爾的話做總結「幸虧義大利人是德國人的盟友,而不是我們的」!
⑽ 美國大兵費盡周折地把國土運到義大利,他的目的是什麼
那個美國大兵也是吃飽了沒有事情干,他想要自己的兒子出生在德州。所以才費心巴力的把國土運到義大利。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當時駐扎在義大利的一位美國傘兵。當時他的第1個孩子即將出世,但他心裡有一個非常固執的願望,就是想讓自己的第1個孩子出生於德克薩斯州的土地上面。可是他又離自己的祖國相距幾千英里,所以說是根本沒有機會,可以在自己孩子出生之前回到家鄉,所以說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念頭,就是讓自己身在德克薩斯州的父母,把家鄉的泥土裝滿一個巨大的容器,然後再寄給他。然後他把這罐容器放在妻子的生產床之下,這樣好像從理論上他的兒子就是在德州出生。
而有趣的是這名士兵並沒有在完成他心願之後把這些泥土扔掉,而是把它保存了下來,一直在他的兒子可以穿衣行走時,把這瓶泥土製作成了德克薩斯州的模型,然後讓他的兒子把腳放在上面,就相當於他的兒子真正的踏在了家鄉的土地上。在此之後,他同樣的也發了一條推文,表示他的兒子第1步踏的土地是他的家鄉的土地,而不是這異國家鄉的土地。雖然這個行為看似荒誕,但則十分有趣,畢竟一位士兵駐扎一國他鄉多年,只想讓自己的兒子可以認祖歸鄉,落葉歸根,想來也是煞費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