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蜂有什麼特點
中蜂飛行敏捷,嗅覺靈敏。出巢早,歸巢晚,每天外出採集的時間比義大利蜂多2~3小時。善於利用零星蜜源,造脾能力和耐寒力強,喜歡新脾,愛啃咬舊脾。抗蜂蟎、美洲幼蟲腐臭病和躲避胡蜂危害能力強。消耗飼料少,管理精細度要求不高,不影響同時經營其他農作物,適合定地飼養。但中蜂易感染囊狀幼蟲病,易受蠟蟻危害,喜遷飛,在缺蜜或受到病敵害威脅時特別容易棄巢遷居;戀巢性差,易發生自然分蜂和盜蜂;不採樹膠;分泌蜂王漿的能力較差。蜂王日產卵量比西方蜜蜂少,蜂群群勢相對西方蜜蜂小。
2. 在中國,毒性最小的蜜蜂是什麼蜜蜂,毒性小到什麼程度,分布在我國哪些地方
其毒力以蜜蜂最小,黃蜂和大胡蜂較大,竹蜂最強。
毒蜂尾端都有螫針與毒腺相通,螫人後將毒液注入體內,引起中毒。蜜蜂螫針有逆鉤,螫人後螫針常殘留體內,而胡蜂的雄蜂無螫針,雌蜂螫針無逆鉤。
蜜蜂蜂毒為微黃色透明酸性液體,主要含蟻酸和蛋白質;其他毒蜂的毒液卻大都呈弱鹼性,主要含組織胺、五羥色胺、緩激肽等成分復雜的毒質,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經毒作用,中毒反應較蜜蜂快而嚴重。蜂毒性質的這種顯著差別,決定了必須對症下葯。
一般身體健康的人,同時受到5隻蜜蜂螫刺,僅發生局部紅腫和劇痛,數日可以恢復正常;如同時受100隻以上蜜蜂螫刺,會使機體中毒,引起中樞神經損害、心血管功能紊亂等症狀;同時受200隻以上蜜蜂螫刺,會死於呼吸中樞麻痹。
外出野遊時被蜂螫傷,不要以為沒有什麼,應引起重視,否則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些毒蜂的毒性決不亞於任何毒蛇,而之所以較少有人死於毒蜂螫,根本原因僅僅在於進入人體毒液的數量相差懸殊。然而即使只被一兩只大胡蜂或竹蜂等毒性猛烈的毒蜂螫傷,也常常會出現頭痛、發熱、惡心、嘔吐等全身症狀,對蜂毒過敏者,還可能迅速出現蕁麻疹、哮喘或過敏性休克,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蜂毒還有一點完全不同於蛇毒:不少人被它螫傷後產生的抗體在以後再次遭遇叮咬時常常會起過激的反作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曾經介紹了一個第一次被大量蜂螫傷後康復,而第二次卻死於同樣的少量蜂螫的案例,並分析了人體中的該復雜生化過程。
有花草的地方就有蜜蜂
3. 馬蜂和蜜蜂有哪些區別
蜜蜂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家族,馬蜂和蜜蜂雖然同屬於蜂類,它們又有何區別呢?大家請看我接下來詳細地講解。
一,馬蜂是什麼
馬蜂是一隻黃蜂。人們常說的是戳黃蜂的蜂巢,實際上是指黃蜂的巢。它們也由蜂後、工蜂和雄蜂組成,但黃蜂沒有蜂蜜。因為黃蜂沒有蜜袋,所以它的吹口也是一個咀嚼吹口。它只能咀嚼植物或動物的組織,不能像小蜜蜂那樣吸收花蜜,所以黃蜂不能釀蜜。黃蜂吃動物或植物的食物。它不像小蜜蜂那樣吃素,所以它的蜂巢里一般沒有蜂蜜。
4. 黃蜂和蜜蜂長的有什麼區別,我不認識
蜜蜂的翅膀比黃蜂略大,頭部絨毛比黃蜂多,腹部比黃蜂多一條壑溝。
蜜蜂
5. 黃蜂和蜜蜂的區別
1、蜜蜂和黃蜂外形不同
蜜蜂軀體較小,頭胸部呈黑色,蜂王體長17.5mm左右,體色呈黑色或棕紅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黃色絨毛。而黃蜂成蟲體多呈黑、黃、棕三色相間,或為單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點或光滑。茸毛一般較短。足較長。翅發達,飛翔迅速。靜止前翅縱折,覆蓋身體背面。
(5)中國黃蜂和義大利蜂哪個好擴展閱讀
馬蜂是很不喜歡人類去打擾自己的,在雌蜂的身上有著一根很有力的長長的針,在它們遇到了攻擊或者不友善的干擾的時候,會一起進行群攻,會導致人類出現過敏和毒性的反應,嚴重的人甚至可能會導致死亡。
預防蜂蜇的情況
1、做好防護措施。對於一些家中養蜂或是養殖場工作的人,在靠近蜂的時候尤其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2、到叢林中或是樹木較多地方遊玩之人,不要穿著過於鮮艷的衣服,也不要穿著過於暴露,最好的穿著長袖長褲,戴上手套和帽子;
3、小孩子是被蜂蜇較多的人,首先要教導他們遠離蜂窩,不追逐蜜蜂,以免增加被蜂蜇的機會。
6. 馬蜂和黃蜂的區別是什麼
馬蜂和黃蜂的區別是種類不同、吸食不同。
1、馬蜂沒有蜜囊,它的口器是咀嚼式的,只能咀嚼植物或動物組織,不能像小蜜蜂那般吸取花蜜。黃蜂的口器也是咀嚼式的,會吸食花蜜。
2、黃蜂的巢不同於馬蜂的巢,可以幫助區分它們。馬蜂的巢中有一個由果肉製成的圓形梳子,由纖維和黃蜂的唾液製成。黃蜂更加傾向於在隱蔽的地方築巢。
3、馬蜂屬於完全變異的動物,一生要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每個階段的身體外觀都是不同的。
分工特點:
蜂王:
蜂王的社會分工就是專職產卵,肩負著繁衍後代的社會重任。它的身體發展得很健壯,大腹便便,體重是工蜂的兩倍,在產卵期間,蜂王每天都要讓工蜂飼喂蜂王漿,以促進快速代謝保持旺盛的產卵能力。據專家統計,中華蜜蜂的蜂王1天可產700到800粒卵,不過最多的要比這高出1倍,那是義大利蜜蜂的蜂王,可達1500到2000粒,從重量上來看,每天所產均卵差不多是自身體重的兩倍。
雄蜂:
社會分工是與蜂王交配。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的蜂群內的雄性「公民」,每到交配季節,性成熟的雄蜂便會自動地聚集在某地空中飛舞,目的是招引蜂王。一旦蜂王出現,所有的雄蜂便追逐而去,經過一番爭奪,最終獲得交配權的就僅有一隻,誰的個頭最大、體格最健壯,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與蜂王進行交配。交配結束後,雄蜂便因生殖器官被全部拉了下來而立刻死亡。從這一點上說,雄蜂要履行社會分工的責任,是以生命為代價的。
工蜂:
社會分工最多,任務最重。可以說,除了蜂王與雄蜂各自的任務外,蜂群內的其他所有工作都由工蜂承擔。工蜂是雌性器官發育不全者,但它的許多結構特化得更適應工作的需要,比如其前腸中的嗦囊特化為蜜囊,以便貯存花蜜。
工蜂要釀造1千克蜂蜜,需要採集10千克花蜜。來來回回總共要飛行32萬千米,這個路程大約相當於繞地球8圈。工蜂一出生就開始工作,分工是按照日齡的增長而改變的。通常情況下,工蜂1~3日齡時,負責保溫孵卵,清理產卵房;3~6日齡時轉為飼喂大幼蟲,調劑花粉與蜂蜜;6~12日齡時改為分泌蜂王漿,飼喂小幼蟲和蜂王;12~18日齡時又更換為泌蠟造脾,清理蜂箱;18日齡之後,其任務就是採集花蜜、水分、花粉、蜂膠及巢門防衛。
7. 馬蜂和義大利蜂誰更厲害
義大利蜂屬於蜜蜂,植食性昆蟲,甚至比一般的蜜蜂都更溫順。
馬蜂即胡蜂、黃蜂,是獵食其他蟲子的獵手。
所以論打架的話,馬蜂厲害。
論產蜜的話……自然是義大利蜂。
另外,義大利蜂的蜂王漿產量和質量都高於普通蜜蜂
8. 在農村養殖蜜蜂能帶來經濟效益嗎
養蜂能帶來經濟效益嗎?
養蜂能賺錢嗎?事實上,養蜜蜂一直都是有利可圖的。蜜蜂作為一隻很小的昆蟲,其實在農村隱藏著一個大商機。養蜜蜂主要是為了蜂蜜。蜂蜜的市場價格比較高,蜂蜜的營養價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對人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好處,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綜上所述:養蜂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和技術性的工作。賺錢並不容易。即使一個熟練的養蜂人沒有市場,最終也沒有錢,還有選擇蜂的品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選擇一個好的品種然後又有市場,就可以賺到錢,但是要付出自己的勞動,養蜂是一個細活,要細心和有耐心,只要堅持,就能夠帶來經濟效益。
9. 蜜蜂黃蜂馬蜂的區別
10. 什麼蜜蜂是好品種
蜜蜂有6個種,即大蜜蜂、黑大蜜蜂、小蜜蜂、黑小蜜蜂、東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前四種為野生蜂種,在我國南海、廣西和雲南省(區)有分布。後兩種又包括許多品種,多為自然品種。即地理宗或亞種。人工選育的蜜蜂品種多為雜交種。吉林省養蜂科研所選育的白山5號,是優良的三交種蜜蜂。
(一)東方蜜蜂
東方蜜蜂有許多自然品種,如印度蜂、爪哇蜂、日本蜂以及中華蜜蜂等。
中華蜜蜂(中蜂)是我國的土著蜂。工蜂體長10~12毫米;腹節背板黑色,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褐黃環。在高緯度、高山區中蜂的腹部色澤偏黑;處於低緯度、平原區的色澤偏黃。全身被灰色短絨毛。喙長4.5~5.6毫米。雄蜂體長11~14毫米,體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絨毛。蜂王體長14~19毫米,體色有黑色和棕紅色兩種,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黃色絨毛。
工蜂嗅覺靈敏,發現蜜源快,善於利用零星蜜源,飛行敏捷,採集積極。不採樹膠,蠟質不含樹膠。抗蜂蟎力強,盜性強,分蜂性強,蜜源缺乏或病蟲害侵襲時易飛逃。抗巢蟲力弱,愛咬毀舊巢脾。易感染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病。蜂王產卵力弱,每日產卵量很少超過1000粒,但根據蜜粉源條件的變化,調整產卵量快。蜂群喪失蜂王易出現工蜂產卵。
中蜂因為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蜂種,對各地的氣候和蜜源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穩產和適於定地飼養,特別在南方山區,具有其他蜂種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有歐洲類型、非洲類型和中東類型3種。我國飼養的西方蜜蜂都屬於歐洲類型,我們常稱它們為歐洲蜜蜂。
1、義大利蜜蜂
義大利蜜蜂為黃色品種。工蜂腹板幾丁質黃色,第二至四節腹節背板前緣有黃色環帶。體長12~14毫米,絨毛淡黃色;喙長6.2~6.9毫米。分蜂性弱,能維持強群;善於採集持續時間長的大蜜源。造脾快,產蠟多。性溫和,不怕光,提脾檢查時,蜜蜂安靜。抗巢蟲力強。意蜂易迷巢,愛作盜,抗蜂蟎力弱。蜂王產卵力強,工蜂哺育力強,從春到秋能保持大面積子脾,維持強壯的群勢。
意蜂是我國飼養的主要蜜蜂品種。它的越冬性能不如歐洲黑蜂。意蜂除在華南亞熱帶地區越夏困難,在西藏地區沒有飼養外,在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2、卡尼鄂拉蜂
卡蜂的大小和體型與意蜂相似,腹板黑色,體表絨毛灰色,喙長6.4~6.8毫米。卡蜂善於採集春季和初夏的早期蜜源,也能利用零星蜜源。分蜂性較強,耐寒,定向力強,採集樹膠較少。性溫和,不怕光,提脾檢查時蜜蜂安靜。蜂王產卵力強,春季群勢發展快。主要采蜜期間蜂王產卵易受到進蜜的限制,使產卵圈壓縮。
3、額爾巴阡蜂
它是卡尼鄂拉蜂的一個地方品種,形態和生物學特徵與卡蜂相同。
4、東北黑蜂
黑龍江省飼養的東北黑蜂是卡蜂和歐洲黑蜂的雜交種,並混有義大利蜂的血統。體型與卡蜂相似,腹節背板黑色,絨毛灰色,喙長平均6.4毫米。分蜂性較弱,耐寒,性溫和,不怕光。
蜂王產卵力強,春季群勢發展快,善於採集流蜜量大的蜜源。
5、歐洲黑蜂
工蜂體12~15毫米,腹部粗壯,背板黑色,有的在第二三腹節背板有黃棕色斑,絨毛深棕色,喙長平均6.4毫米。分蜂性較強。採集樹較多,怕光,檢查時蜜蜂亂爬。蜂王產卵力較強,春季群勢發展平緩,善於採集夏秋季的主要蜜源。我國新疆伊犁一帶飼養的歐洲黑蜂也叫新疆黑種,大部分已經與義大利蜂混雜。
馬蜂是黃蜂的俗稱,又叫胡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