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義大利的政治體制是
義大利基本上屬於責任內閣制政體,是典型的議會民主制政體,其基本特點是:
1、政黨獲得權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贏得議會選舉的勝利,即獲得下院即眾議院議席的多數。議員候選人大都由政黨推薦或具有政黨背景,多黨參加的競選是體現其所謂民主制度的重要方面,一般都設定了3-5%的門檻票,並實行以多數代表制為主的選舉制度,更有利於大黨獲得多數議席。一般是由獲得下院相對多數的黨領銜組閣,並由該黨的領袖出任政府首腦。但也有議會的少數黨組閣的現象,這尤其是在多個黨進入了議會,且無一黨獲得議會相對多數的情況下更有可能。
2、國家的權力體系以內閣為核心,內閣擁有國家的最高行政權力。內閣對議會負責,受議會制約。內閣不僅擁有行政權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議權,由執政黨所控制的議會多數保證立法的通過。內閣總理或首相有很大的權力,他不僅能夠挑選閣員,決定國家大政方針,甚至可以解散議會,宣布提前進行大選。
3、總統或國王更多的是一種榮譽性職位,並無真正的實權。在這一政體中,國王均為世襲制,總統多為間接選舉產生,如由國會議員投票選舉產生。總統或國王作為國家元首更多地體現為一種象徵性、禮儀性意義,只是在特殊情況下介入政黨間的權力調解,平常較為超脫,不承擔具體責任。
4、政黨大都是一個相對嚴密的組織體系,但右翼比左翼要鬆散。政黨無論是作為群眾黨還是精英黨,大都有一個從上到下的組織系統,乃至還有一套黨的外圍組織如工會、青年、婦女組織,對本黨執政起著一種輔助作用,甚至可以對政府形成某些牽制。
5、這種政權模式的優點是,無論是體制形成還是實際運作都相對民主、公正,更有利於決策的科學和周全。但缺點是,體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導致官僚主義,影響執政效率。
㈡ 義大利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義大利:
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以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全境4/5為山丘地帶。有阿爾卑斯山脈和亞平寧山脈。意、法邊境的勃朗峰(Monte Bianco)海拔4810米,居歐洲第二;有著名的維蘇威火山和歐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po)。較大湖泊有加爾達湖(Lago di Garda)、馬焦雷湖(Lago Maggiore)、科摩湖(Lago di Como)等。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0個行政區,共103個省,8088個市(鎮)。20個行政區是:皮埃蒙特、瓦萊達奧斯塔、倫巴第、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威尼托、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利古里亞、艾米利亞-羅馬涅、托斯卡納、翁布里亞、拉齊奧、馬爾凱、阿布魯齊、莫利塞、坎帕尼亞、普利亞、巴西利卡塔、卡拉布里亞、西西里島、撒丁島。
國家政治
【憲 法】現行憲法是1947年12月22日由立憲大會通過。憲法規定義大利是一個建立在勞動基礎上的民主共和國。總統對外代表國家,由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理由總統任命,對議會負責。議會是最高立法和監督機構,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兩院具有同等權力,各自可通過決議,但兩院決議相互關聯。除少數終身參議員外,參、眾議員均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議會的主要職能是:制定和修改憲法和法律,選舉總統,審議和通過對政府的信任或不信任案,監督政府工作,討論和批准國家預算、決算,對總統、總理、部長有彈劾權,決定戰爭狀態和授予政府必要的政治決定權力等。在總統選舉和宣誓就職等特殊情況下,兩院舉行聯席會議。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20個行政區,103個省,8088個市鎮。20個行政區包括十五個普通自治行政區:皮埃蒙特、倫巴第、威內托、利古里亞、艾米利亞-羅馬涅、托斯卡納、翁布里亞、拉齊奧、馬爾凱、阿布魯佐、莫利塞、坎帕尼亞、普利亞、巴西利卡塔、卡拉布里亞和由少數民族、歷史和邊遠地區等原因而設立的五個特別自治行政區瓦萊·達奧斯塔、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西西里島及撒丁島。
【司法機構】 最高司法委員會是最高司法權力機構,擁有獨立司法體制和任命法官的權力,有法官的任命、分配、調遣、提升和規定措施等項權力。由33人組成,總統任主席,最高法院院長和總檢察長為當然成員。其他成員由議會選舉的10位委員(律師和司法教授)和全體法官選出的20位法官組成,任期4年,不得連任和兼職。憲法法院主要是檢查和監督法律條文是否符合憲法,由15名法官組成,任期9年,不得兼職,享有豁免權。憲法法院院長萊那托·格拉那塔(Renato Granatta),最高法院院長維托里奧·斯格羅伊(Vittorio Sgroi)。
此外,還依次設有地方調解法官、初審法院(輕罪)、法庭、初審法院(負責民事和刑事案件)、上訴法院、審計院(主管公共賬目和養老金)等。
國家軍事
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理對國防政策及軍隊建設負有全部責任。最高國防委員會為國防決策機構,總統任主席。國防部為最高軍事行政機關,負責武裝力量的建設和管理。國防參謀部為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下轄陸軍、海軍、空軍參謀部和憲兵總部。參謀長委員會為國防部最高咨詢機構,成員有國防參謀長、三軍參謀長、國防秘書長和憲兵部司令,由國防參謀長任主席。國防體制是以國防部長(文官)為首,國防參謀長和國防秘書長分別主管軍事和後勤管理的雙軌制。義大利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北約南歐盟軍5個司令部均設在義大利境內。美國在意還設有許多軍事基地和設施。2004年7月,義大利眾議院通過軍事改革法案。按照法案,義大利實施了一百多年的義務兵役制度將從2005年1月1日起取消。
對外關系
意對外政策的基本點是立足西歐,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主張歐洲應有共同的外交和防務政策;依靠北約,重視同美國的傳統關系;強調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主張世界多極化和加強地區性合作;認為聯合國應在世界新格局中發揮主導作用。
㈢ 義大利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1、最具文化底蘊的歐洲國家
義大利堪稱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現代風情與古老文明交相輝映。義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因擁有47項世界遺產而位居世界第一。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義大利孕育了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伽利略、馬可波羅等諸多傳奇人物,有可歌可泣的愛情人物朱麗葉和羅密歐。
2、最重要的國際組織成員和經濟強國
作為歐洲歷史古國,羅馬帝國的發祥地,義大利在歐洲社會、政治、經濟及軍事上均具有重要影響力。同時在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美食、建築、音樂等方面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義大利是世界經濟高度發達國家之一,為歐洲四大經濟體和八國集團(G8)創始成員國,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創始成員國,並且是主導歐洲和世界經濟走向的國家之一。
3、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家
義大利大部分地區屬於地中海型氣候,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月為2-10℃,7月為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為最適宜居住的氣候條件。
4、全球最大的旅遊目的國
義大利的人文景觀,歷史遺址,文化熏陶,自然風光,特色美食,熱情好客的人民,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旅遊愛好者,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國。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龐貝古城、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堪稱歐洲文化藝術的瑰寶,吸引著全世界人民前往義大利感受歐洲古老文化。
5、全球最知名的時尚之都
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義大利就一直被看作是浪漫、文明生活的天堂。而對於時尚界來說,義大利這三個字本身就是時尚的代名詞。
義大利第二大城市米蘭,有「世界時尚之都」的美譽,堪稱世界四大時尚之都之首。瑪莎拉蒂、法拉利、蘭博基尼、Armani、Prada、Versace....充滿想像力的義大利締造了諸多夢寐以求的世界頂級奢華品牌。
6、擁有最多球迷的足球王國
足球在義大利被視為國球,擁有世界最頂級的足球聯賽——有「小世界盃」之稱的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作為中國球迷最早接觸到的高水平賽事,AC米蘭、國際米蘭、尤文圖斯、羅馬等豪門俱樂部在中國擁有大量球迷,很多中國人對義大利的第一印象就是從足球開始。
7、最具特色的美食民族
世界三大菜系中,義大利絕對佔有一席之位。義大利是美食的王國,卡布奇諾咖啡、提拉米蘇、義大利披薩餅、義大利面等美食已經享譽全世界,成為義大利美食的符號。義大利美食典雅高貴,講究原汁原味。義大利菜系非常豐富,菜品成千上萬。因其對歐美國家的餐飲產生了深厚的影響,而被譽為「西餐之母」。
最崇尚品質生活的國家義大利的生活彷彿是一幅典雅的畫卷,一個令人神往的美麗、尊貴、閑逸的夢想。義大利人的生活方式在歐洲極具特色,慵懶悠閑而又熱情洋溢,在這里生活彼此間更容易成為朋友。
8、全球最完善的福利
義大利為世界經濟六強中社會福利最好的國家,擁有:位居全球第二的醫療體系,義大利公民終身享有公費醫療;義大利是公眾假期最多的國家,每年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共計122天屬於節假日,8月為全國帶薪放假的福利制度,堪稱歐美國家福利之最!此外,義大利規定公立學校實行免費教育!
9、葡萄酒大國
義大利作為世界上葡萄酒產酒大國,素有「美酒之鄉」盛譽。全國21個大區均有葡萄園,也是世界上釀酒葡萄品種最多的國家極具地域特色,義大利人已經完全離不開葡萄酒。
㈣ 古典時代第一強國,中世紀後陷入分裂,現在依然混跡二流
義大利算是混跡二流吧。義大利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光,尤其是經過中世紀在政治上的分歧,早已經已經不合,很多人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想法,尤其是義大利的一些小城市直接影響了當時歐洲的貿易,改變了當時的政治格局。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輝煌的義大利衰弱不是沒有原因的,後來甚至幾乎在歐洲地區看不到義大利的文明發展。其衰敗主要有以下原因:
正是因為以上兩個原因,導致導致義大利後期的時候,出現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尤其是在近代體現得更加明顯,導致義大利從前的地理優勢沒有了,而且還沒有趕上瓜分世界的列車,就這樣義大利消失在我們的視線當中,現代更是完成了義大利三合一的局面,算是混跡成二流城市了。
㈤ 義大利是什麼制度的國家
義大利共和國是議會制共和國。議會實行兩院制,眾議院和參議院享有平等權力。總統是國家元首,內閣是國家權力的核心。
義大利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55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和中國並列為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
義大利的地方制度:
義大利共和國憲法強調地方自治和地方分權。中央政府下設大區、省、市(鎮)三級地方政權機構。大區是具有自主權力和職能的自治單位,享有立法權、財政自治權等。
全國共分為20個大區,其中5個特別區享有的自治權更大。中央政府監督大區的立法和行政。省和市(鎮)也是自治單位和地方分權單位,但它們的自治權較小。
㈥ 義大利的政治中樞地位不再,但為何依舊引領歐洲文明上千年
在20世紀的歐洲,封建分離主義嚴重,戰爭頻繁,人們的思想深受天主教的束縛,歐洲文明發展相對緩慢。中世紀或中世紀早期在歐洲和美國也被稱為「黑暗時代」。作為歐洲文明的中心,義大利長期以來處於分裂的政治格局中是因為義大利的地理中心位置有利於商業發展。才能依舊引領歐洲上千年。義大利憑借其地理優勢,在宗教權力壓制行政權力的環境下,利用歐洲國家的矛盾和沖突,通過不計財富的積累,推動了義大利城邦商業權力的發展,引領了歐洲商業文明。在堅實的物質基礎上,它促進了始於14世紀的文藝復興。文藝復興首先出現在義大利城市,然後蔓延到西歐國家,並在16世紀達到頂峰。它是近代西歐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之一,開啟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
㈦ 義大利的政體
義大利政治:現行憲法是1947年12月22日由立憲大會通過。憲法規定義大利是一個建立在勞動基礎上的民主共和國。總統對外代表國家,由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理由總統任命,對議會負責。議會是最高立法和監督機構,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兩院具有同等權力,各自可通過決議,但兩院決議相互關聯。除少數終身參議員外,參、眾議員均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議會的主要職能是:制定和修改憲法和法律,選舉總統,審議和通過對政府的信任或不信任案,監督政府工作,討論和批准國家預算、決算,對總統、總理、部長有彈劾權,決定戰爭狀態和授予政府必要的政治決定權力等。在總統選舉和宣誓就職等特殊情況下,兩院舉行聯席會議。
軍事: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理對國防政策及軍隊建設負有全部責任。最高國防委員會為國防決策機構,總統任主席。國防部為最高軍事行政機關,負責武裝力量的建設和管理。國防參謀部為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下轄陸軍、海軍、空軍參謀部和憲兵總部。參謀長委員會為國防部最高咨詢機構,成員有國防參謀長、三軍參謀長、國防秘書長和憲兵部司令,由國防參謀長任主席。國防體制是以國防部長(文官)為首,國防參謀長和國防秘書長分別主管軍事和後勤管理的雙軌制。義大利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北約南歐盟軍5個司令部均設在義大利境內。美國 在意還設有許多軍事基地和設施。2004年7月,義大利眾議院通過軍事改革法案。按照法案,義大利實施了一百多年的義務兵役制度將從2005年1月1日起取消
㈧ 二戰過後義大利政治格局發生了什麼變化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的兒子翁貝托二世於1946年被迫退位,義大利在1946年6月2日舉行的公民投票後正式成為義大利共和國。於是這天後來成為國慶日義大利共和國日,這也是義大利女性第一次有權力參加投票。義大利憲法在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義大利在1947年巴黎和平條約生效後,東邊的領土歸屬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第里雅斯特的未定區域則被分配給兩個不同的國家。義大利在1950年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則幫助義大利經濟復甦直到1960年代,這段期間義大利持續的經濟成長也被稱為「經濟奇跡」。義大利在1957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成員,然後在1993年進一步成為歐洲聯盟的成員。
從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之間,義大利經歷嚴重的經濟危機及社會動盪,恐怖活動也時有所聞。義大利天主教民主黨的領袖義大利總理阿爾多·莫羅在1978年被左翼恐怖組織所殺害,並導致基督教民主黨和義大利共產黨之間的歷史性和解隨之結束。在1980年代,義大利出現兩位非天主教民主黨的總理,分別是共和黨的喬瓦尼·斯帕多利尼(Giovanni Spadolini)與義大利社會黨的貝蒂諾·克拉克西(Bettino Craxi)來擔任,這是1945年來的第一次。雖然天主教民主黨仍然是政府的主要勢力。由貝蒂諾·克拉克西領導的社會黨對於蘇聯及共產黨人士的抨擊更加激烈,他也促使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在義大利境內部署MGM-31潘興彈道導彈。
從1992年至2009年,義大利面臨巨大的挑戰,人民對於過去政治的紛爭感到厭煩,國家則背負龐大的負債,貪污事件也時有所聞(在肅貪(Mani Pulite)行動後被統稱為Tangentopoli)。義大利人民則要求政治、經濟與道德的改革。這些政治丑聞涉及所有的主要政黨,尤其是政府人士。義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在1992年至1994年間遭遇嚴重的政治紛爭,並因此而分裂,而社會黨與其他較小的政黨也是如此。1994年的選舉讓媒體大亨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當選義大利總理,不過北方聯盟(Lega Nord)在當年12月結束對於貝盧斯科尼的支持讓他面臨危機。1996年4月舉行的國家選舉讓中間偏左羅馬諾普羅迪成為新的義大利領導人。他所任命的內閣也成為義大利史上第3長的內閣,直到1998年他在選舉中落敗為止。在貝魯斯柯尼卸任之後,馬西莫·達萊馬接任成為新總理直到2000年4月辭職為止。
政治立場中間偏右的貝盧斯科尼在2001年的選舉中再度獲勝,第2次當選義大利總理。他這次完成5年的總理任期,不過歷經兩次不同的政府。從2001年至2005年之間的政府是義大利歷史上第3長的政府,並曾派遣義大利士兵參加多國部隊。
2006年4月11日,義大利內政部公布了議會選舉結果。中左聯盟在眾議院630個議席中獲得348席。在參議院,中左聯盟獲得158席,中右聯盟獲得156席,另一個席位由上述兩大聯盟以外的小黨派獲得。5月10日,中左聯盟推出的候選人、前眾議院議長、終身參議員喬治·納波利塔諾當選新一屆總統。5月17日,以中左聯盟領導人普羅迪為總理的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
2008年,參議院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普羅迪辭職,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解散國會,在4月14日舉行國會大選。結果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聯盟贏得了選舉勝利,貝盧斯科尼第3次成為義大利總理。
2011年11月12日,貝盧斯科尼因義大利的債務危機,被迫向義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Giorgio Napolitano)遞交辭呈,正式辭職。
㈨ 德國,義大利的政治體制
兩個國家都是議會制國家,德國是總理制,義大利是總統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
㈩ 義大利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54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第二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10)義大利是一個什麼政治格局的國家擴展閱讀:
義大利自然資源匱乏,為了突破這種局限,國家一方面長期執行嚴格的節能環保標准,一方面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上著力深耕,以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
這也與義大利政府正大力推動的「工業4.0」計劃相輔相成:義大利政府在2017年至2020年間將撥款13億歐元獎勵生產力的提高;同時,在博洛尼亞大學等7所高校設立競爭力研究中心,為本地企業提供技術創新和人才培訓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