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快速擺脫糖尿病
1.密切監視血紅細胞水平
高血紅糖含量水平通常不會引起症狀,直到它們運行超過200 mg / dL。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多次監測其血囊袋至關重要。這樣做將意味著冗長的建議級別永遠不會變得如此之高。
患有糖尿病的人可以使用家用血糖監測儀檢查血糖水平。這些可以在線購買。
2. 糖尿病食療
嚴格控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先決條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環。醫生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患者往往因為飲食控制不好而葯物不能發揮應有的療效。飲食控制原則如下:1.打破「多吃降糖葯可以多吃飯」的錯誤觀念。2.少吃多餐。既保證了熱量和營養的供給,又可避免餐後血糖高峰。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規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勻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糧食、蔬菜、奶、水果、豆製品、硬果類食物中的糖分)。4.吃甜點心和咸點心沒有區別,均會引起血糖升高。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與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纖維的糧食做的,如:蕎麥、燕麥。盡管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時間較長,但最終還是會變成葡萄糖。6.所謂「無糖食品」實質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劑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隨便吃。7.以澱粉為主要成分的蔬菜應算在主食的量中。這些蔬菜為土豆、白薯、藕、山葯、菱角、芋頭、百合、荸薺、慈姑等。8.除黃豆以外的豆類,如紅小豆、綠豆、蠶豆、芸豆、豌豆,它們的主要成分也是澱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9.吃副食也要適量。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類食物充飢。11.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12.少吃鹽。13.少吃含膽固醇的食物。14.關於吃水果的問題。血糖控制較好的病人,可以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蘋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量不宜多。吃水果的時間應在兩餐之間血糖低的時候。如果後吃水果就等於加餐了,血糖會馬上高起來。另外,西瓜吃了以後,糖吸收很快,故盡量不吃。香蕉中澱粉含量很高,應算主食的量。15.甜味劑不會轉化為葡萄糖,不會影響血糖的變化,不能作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16.糖尿病人千萬不要限制喝水。
3. 糠尿病吃什麼葯,飲食主意什麼
早餐對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早餐對糖尿病患者特別重要,對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狀態和活動、預防低血糖、減輕胰島素抵抗及控制總熱量和體重均有良好作用。而不吃早餐,卻會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肥胖症,因為當人體意識到營養匱乏,首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最後消耗的才是脂肪,不吃早飯,會增加其他餐次所攝入的食物量,不利於體重的控制。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一、口服降糖葯物 1. 磺脲類葯物 此種葯物屬於促胰島素分泌劑,主要是通過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來降低血糖的。常用的葯物有格列苯脲(優降糖)、格列齊特(達美康)、格列吡嗪(迪沙片、美吡達)、格列喹酮(糖適平)、格列美脲(萬蘇平、亞莫利)等。主要適用於非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低血糖,長期使用者可出現體重增加。 2. 雙胍類葯物 此種葯物屬於胰島素增敏劑,主要是通過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來降低血糖的。常用的葯物有二甲雙胍。適合肥胖和超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偶有過敏反應,在肝腎功能不全、低血容量休克、心力衰竭等缺氧的情況下偶可誘發乳酸性酸中毒,應慎用。 3. 格列奈類葯物 此類葯物屬於促胰島素分泌劑,主要是通過刺激胰島素的早期分泌相降低餐後血糖,特點是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時間短。常用的葯物有那格列奈(唐力)、瑞格列奈(諾和龍)等。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低血糖。 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此類葯物主要是通過抑制腸道α-葡萄糖苷酶而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後高血糖。常用的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等。主要適用於餐後高血糖為主的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胃腸反應,如腹脹、腹瀉、排氣過多。 5. 噻唑烷二酮類葯物 此類葯物屬於胰島素增敏劑,主要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是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而達到降糖的作用。常用的葯物是羅格列酮(文迪亞、太羅)。主要適用於糖尿病早期和體內有一定量存在的二型糖尿病,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水腫和體重增加,對已有心衰的患者會導致心衰加重,不宜用於心功能Ⅲ-Ⅳ級的患者。 6. 腸促胰島激素 主要有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抑制胰升血糖激素的分泌,調節攝食中樞等作用。是一種胰升血糖激素樣肽類葯物,也被稱之為人胰高糖素樣肽-1(GLP-1)類似物,如:利拉魯肽、艾塞那肽等。能較好的控制血糖和降低體重,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和腹痛等。 7. 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劑 DPP4是一種體內的酶,也就是酵素。它主要的作用是在分解體內的蛋白質!其中一種被DPP4分解的蛋白質叫做GLP─1,它是由腸道細胞分泌的荷爾蒙,GLP-1可以通過可以刺激胰島素、抑制升糖素、抑制胃排空和讓胰島細胞重生的方式來降低血糖。目前導致DPP4失活從而不分解GLP-1的DPP4抑制劑已經成為治療糖尿病的主攻方向之一。目前研究最為深入並已應用於臨床的DPP4抑制劑有西格列汀、維格列汀和沙格列汀。 8. 中葯:現代葯理研究證明,很多單味中葯具有降糖作用。但中醫葯治療糖尿病,與治療其他疾病一樣,其特點是重視患者的個體差異性和復方的使用。中醫葯具有多靶點、多途徑、低不良反應的特點。中醫葯治療糖尿病不僅在於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注重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並發症,起到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的作用。相對於中草葯而言,中成葯應用較為普遍,如:消渴丸、降糖寧、玉泉丸、渴樂寧膠囊、降糖甲片等。具體患者適用於哪種葯物治療,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根據個人臨床經驗,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並發症,中葯湯劑優於中成葯。 二、胰島素 適應症:①1型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經嚴格控制飲食和口服降糖葯治療未獲得良好控制者③無明顯原因體重下降或消瘦者 ④任何類型糖尿病發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滲性非酮症酸性昏迷等急性並發症者⑤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並妊娠、分娩 ⑥合並重感染、消耗性疾病、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的患者 ⑦外科圍手術期 ⑧全胰腺切除所致繼發性糖尿病。 每個患者對葯物的敏感度不一樣,故建議您最好內分泌科就診,遵醫囑用葯,切忌自信服葯。
4. 什麼葯能治糖尿病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個復合病因的綜合病症,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缺乏或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增加,或胰島素在靶細胞內不能發揮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質及脂質代謝紊亂的一種綜合征。其特徵為血循環中葡萄糖濃度異常升高及尿糖、血糖過高時可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即多飲、多尿、多食及體重減輕,且伴有疲乏無力。嚴重者可發生酮症酸中毒、高滲性糖尿病昏迷,且易合並多種感染。隨著病程的延長,其代謝紊亂可導致眼、腎、神經、血管及心臟等組織器官的慢性進行性病變。若得不到及時恰當的治療,則可發生心臟病變、腦血管病變、腎功能衰竭、雙目失明、下肢壞疽等而成為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
在古代醫學文獻中,以中國傳統醫學對糖尿病的記載最為詳細。 在世界糖尿病研究史上,中國傳統醫學最早詳細記載了糖尿病的症狀及並發症;最早提出營養豐美及肥胖與糖尿病的發病有著密切關系;最早發現糖尿病人尿甜的現象。在治療方面不僅最早提出糖尿病的飲食療法及體育療法,而且在千百年的醫療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內容極為豐富的葯物療法、針灸療法、氣功療法、推拿療法、心理療法等。系統整理這些寶貴的歷史遺產,對當今糖尿病的研究及防治,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及臨床實用價值。
糖尿病合並症
所謂糖尿病合並症,可以認為是由於糖尿病及糖尿病狀態而繼發的急性或慢性疾病以及臨床症狀。1980年WHO糖尿病報告書中指出:"糖尿病的臨床經過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與生命預後,大部分是由於所謂糖尿病性合並症所決定的。"認為影響眼、腎、神經的特異性進行性障礙與心臟病、壞疽、腦卒中的明顯感受性是對代謝障礙控制不當所導致的直接結果。將糖尿病性合並症分為特異性進行性損害和明顯的感受性兩個方面,明確指出糖尿病性合並症是左右患者預後的主要因素。臨床上常將糖尿病合並症大致分為急性合並症及慢性合並症兩大類。
糖尿病易合並肺結核
糖尿病人由於體內代謝紊亂,機體抗病能力減低,易並發肺結核,糖尿病人合並肺結核的發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且暴發型結核多見,易有大片乾酪樣組織壞死伴溶解播散病變和迅速形成空洞。反復酮症酸中毒有助於結核的發展,活動性結核又加重糖尿病,二者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治療糖尿病,病情惡化時,應想到合並結核;抗癆治療結核不滿意時,應考慮有糖尿病的可能。自應用胰島素及抗癆治療後,糖尿病合並肺結核的死亡率已由原來的50%左右降至0.5%。
糖尿病合並肺結核的治療:①飲食適當放寬,稍增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總熱量的攝入。②用胰島素控製糖尿病。③聯合應用鏈黴素、異煙肼、利福平等抗癆葯物。一般抗癆治療應堅持1年半。
糖尿病能根治嗎?
由於原發性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故至今糖尿病尚無根治措施。採用飲食治療、運動療法、口服降糖葯、胰島素及傳統醫葯治療,只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但目前還不能根治糖尿病。因此那些所謂能夠根治糖尿病的靈丹妙葯是不可信的。即使有的患者經過適當的治療,臨床症狀消失,血糖、尿糖恢復正常,與正常人一樣參加工作及勞動,若做葡萄糖耐量試驗,也仍不正常,呈糖尿病曲線。若此時不注意調養,飲食不控制或不按醫生的要求治療,還會出現高血糖及尿糖。因此可以說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需長期堅持治療,即使病情理想控制,也要堅持飲食治療,並定期到醫院復查。
糖尿病患者也不要因為目前糖尿病還不能根治而憂心忡忡,悲觀失望。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正確認識糖尿病,因為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也不是不治之症,可怕的是威脅生命的合並症。因此只要糖尿病人堅持長期治療,與醫生密切配合,長期穩定地控製糖尿病,就可防止或延緩糖尿病合並症的發生和發展。
什麼人易患Ⅱ型糖尿病?
據統計,世界上糖尿病發病率為3%至5%,50歲以上的人均發病率為10%。其中絕大部分是Ⅱ型糖尿病者,目前中國的糖尿病患者超過2000萬。
那麼,什麼人易患Ⅱ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多在兒童期或青少年發病。Ⅱ型糖尿病多發生在成年期。Ⅱ型糖尿病是發病最多、影響最廣泛的一類糖尿病。其特徵為機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不能適當地利用胰島素。有的患者機體仍能分泌胰島素,但因其質量較差,而不足以對抗高血糖。哪些人易患Ⅱ型糖尿病呢?
首先,Ⅱ型糖尿病常見於老年人,年齡越大,患病機率就越大。婦女患該病的幾率大於男性,特別是年齡大於65歲時,性別差異更加明顯。
其次,Ⅱ型糖尿病有家族遺傳的傾向。患有糖尿病的家族成員大多存在攝取和利用胰島素的遺傳缺陷。因此,如果您的家庭成員中有一個患有Ⅱ型糖尿病,那麼您得該病的危險性就會增加。
第三,肥胖是誘發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缺乏運動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都可導致肥胖。肥胖的人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需要較多的胰島素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也就是說,肥胖的人要保持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在正常水平,所需要的胰島素量較一般人多2倍至4倍。
第四,妊娠也是誘發Ⅱ型糖尿病的常見因素。多次妊娠和分娩增加了胰島素降解,降低了胰島素的功效。另外,婦女更年期由於體內激素變化,也會使Ⅱ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增高。
第五,創傷、手術、心肌梗塞等各種應激或感染因素一般伴有糖耐量降低,也可導致Ⅱ型糖尿病發生。某些病毒感染還可使潛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為顯性糖尿病。此外,高血壓、冠心病、某些微量元素含量異常、蛋白質營養不良和酒精含量過多等同樣是促使Ⅱ型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
總之,Ⅱ型糖尿病許多誘發因素中,有些是無法改變,有些則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來改變。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吃健康飲食,可降低此病發生的危險性。
尿糖陽性就一定是糖尿病嗎?
尿糖陽性不一定都是糖尿病,因為下列情況也可出現尿糖,但不是糖尿病。
(1)妊娠期糖尿。孕婦往往由於細胞外液容量增加而抑制腎臟近曲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致使腎糖閾下降而易出現糖尿。懷孕後期或哺乳期由於乳腺產生過多乳糖,且隨尿排出產生乳糖尿,應與葡萄糖鑒別。
(2)滋養性糖尿。少數正常人在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後,由於小腸吸收糖過快而負荷過重,可出現暫時性糖尿。
(3)腎性糖尿及假性糖尿。
(4)其他糖尿。在胃切除或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中糖在腸內吸收加速,食後血糖迅速升高又很快降低,可呈現暫時性糖尿及低血糖症狀;肝功能不全時,果糖和半乳糖利用失常,血中濃度過高,有時會出現果糖尿或半乳糖尿。另外,進食過多的半乳糖、甘露糖、果糖、乳糖以及一些戊糖,或體內代謝失常時可出現相應的糖尿。
什麼是葡萄糖耐量?
正常人在進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後,幾乎全被腸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輸出減少,體內組織對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飯後最高血糖不超過10.0mmol/L,且進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范圍內。這說明正常人對葡萄糖有很強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但若胰島素分泌不足的人,口服 75g葡萄糖後2小時可超過7.8mmol/L,可等於或大於11.1mmol/L,說明此人對葡萄糖耐量已降低。
用於糖尿病診斷的實驗室檢查項目有哪些? (1)尿糖測定。正常人每日尿中排出的葡萄糖不超過100mg,一般常規的尿糖定性測不出。若每日尿中排出糖超過100mg,則稱為糖尿。 (2)血糖測定。目前多採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也有採用鄰甲苯胺法。正常空腹血糖為3.9~6 .1mmol/L,若兩次重復測定空腹血糖≥7.8mmol/L可診斷為糖尿病。 (3)葡萄糖耐量試驗。葡萄糖耐量試驗包括:①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②靜脈葡萄糖耐量試驗(IGTT);③可的松葡萄糖耐量試驗。 (4)胰島素測定。測定標准:①空腹時正常值為5~15mU/L,胰島素依賴型則低於正常的下限或測不出,非胰島素依賴型在正常范圍或高於正常人。②胰島素釋放試驗:胰島素依賴型無高峰出現,呈低平曲線;非胰島素依賴型高峰較正常為低,或高峰延遲。 (5)C肽測定。①空腹血中正常值為1.0±0.23μg/L,胰島素依賴型減少或測不出,非胰島素依賴型可在正常范圍或偏低,②C肽釋放試驗同胰島素釋放試驗曲線。 維生素治療糖尿病新說 糖尿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各國的發病率都呈日趨上升之勢。由後糖尿病病因尚未明了,給治療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近年來,國外醫學家研究發現,維生素對治療糖尿病有良好的效果,既可緩解病情,又能預防並發症發生,為糖尿病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 近年來,法國、義大利、日本和荷蘭等國醫學家已研究證實,維生素B6缺乏與糖尿病有密切關系。在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絕大多數並發神經病變的糖尿病人,出現維生素B6水平低後正常值的情況。當這類患者在每日服用維生素B6100毫克,共6周後,感到疼痛及麻木減輕,以至完全消失。荷蘭研究者發現,給患妊娠性糖尿病的孕婦給予維生素B6每日100毫克,持續2周,她們血中不但維生素B6水平恢復正常,且血糖含量也下降。研究還揭示,當給一些正常孕婦每日服維生素B650毫克作為預防措施,孕婦中發生妊娠性糖尿病者明顯少後未接受維生素B6者。研究者分析指出,維生素B6在防治糖尿病中起一定作用。 美國醫學研究表明,維生素C可促使細胞內合成膠原蛋白,維 持皮膚健康。
5. 血糖高吃什麼可以降下來
1、主食
高血糖患者要吃主食,因為可以降血糖主要原因,專家指出,高血糖人不僅要吃更多的米飯和義大利面,而對於粗糧等食物是至關重要的,如燕麥,穀物 ,玉米粉等,這些食物非常有利於降低血糖。原因是具有降血糖作用,這是由於血糖含有大量無機鹽,維生素等物質,除了這些食物在膳食纖維含量也非常豐富外,還能有效地幫助身體 達到血糖的效果。
2、南瓜
南瓜無毒,有益效果。南瓜含有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果糖,並且可以與體內過量的膽固醇組合以防止高膽固醇並阻止動脈硬化。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南瓜還含有腺嘌呤,戊聚糖,甘露醇等許多有益物質,對人體有促進作用,促進胰島素分泌。糖尿病患者每天煮100克南瓜可以改善症狀。
3、鱔魚
相信鱔魚是很多人愛吃的一種魚,但你會不知道它有怎樣的作用,口服150克可降低血糖,非常適用於老年糖尿病患者,黃鱔含黃鱔素a和b。吃鱔魚不僅能解糖尿病患者吃葷的願望,又能很好的降低血糖。在吃鱔魚的時候要注意,最好是以清燉的方法,這樣降血糖的功效才更好。
4、黃瓜
黃瓜風味涼爽甜美,具有消除口渴的作用。現代葯理研究表明,黃瓜糖1.6%,只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戴石,可以得到維生素C,胡蘿卜素,纖維素和礦物質等。黃瓜中的二醇二酸可以抑制體內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脂肪。患有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吃100克黃瓜有益。
6. 走進科學的 治療糖尿病
你好:其實糖尿病並不可怕,怕的是現在很多醫院的醫生醫療道德差,因為很多有糖尿病的患者,首先病情的來源是由於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生活中化學元素比較嚴重,加之工作繁忙缺少鍛煉,導致肝腎功能有所下降,免疫功能逐步衰退,形成體內胰島素慢慢消失,最終產生了糖尿病。現在的西醫基本上不講究臨床經驗,滿口的科學權威,大肆宣揚美國、日本、韓國的那些洋機器,這些機器檢查病情還可以,但他絕對不能改變人生,那些治療糖尿病的西葯基本上都含有激素,化學激素是對人體隱形的殺人武器,所以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西葯就產生很多並發症,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很多商人變化萬千,買通各種各樣各層次的關系,打著什麼專家以及教授高級葯物研究的幌子,進行電視講座,讓無數患者暈頭轉向,嘍嘍不能健康,真正要改變一個患者的健康,必須用中草葯調理,三分治病七分補,逐步提高體內免疫力,根據中醫五行陰陽,邪不壓正,很快就可以恢復健康的,建議你可以用中草葯治療,無副作用,經濟實惠,能徹底。祝你早日脫離糖尿病,得到一個正常健康的身體。
7. 糖尿病如何治療
糖尿病是一個古老的疾病,祖國傳統醫學稱之為"消渴症",公元前400年,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中就記載過這一病名,其中「消」的含意是消瘦,「渴」的含意是乾渴,僅僅兩個字就形象、生動地勾勒出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狀。
西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遠遠晚於中醫學,糖尿病的英文名稱是Diabetesmellitus,這個名詞源於希臘文,大約在1675年由英國人ThomasWillis首先提出,Diabetes的意思是虹吸管,而Melltus是蜜或甜的意思,所以其完整的含義是排泄多量甜味的尿液。
縱觀人類與糖尿病的斗爭歷史,人類經歷了傳統經驗應用、化學葯物興起、胰島素使用、綜合技術發展4個階段,可謂征途漫漫。然而,到目前為止,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糖尿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呈逐年上升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數將增至3億,而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將達到4000萬,其中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為2型糖尿病(T2DM)。T2DM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口服葯物及胰島素治療等綜合方案,然而上述內科治療不能使病人血糖完全恢復正常,也不能避免糖尿病並發症的出現及病情的進一步加重。現在研究表明:胃轉流手術(GBP)對T2DM有確切療效,治癒率可高達95%,美國及歐洲已經廣泛採用GBP治療T2DM,尤其是伴有肥胖症的病人。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糖尿病是一種內科治療范疇的疾病,何時外科醫生加入到治療T2DM的大軍中的?GBP手術又是怎麼一回事?GBP為什麼能治療T2DM,機制何在?回答上述幾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追溯到上個世紀減肥手術的演變。
減肥手術的「意外收獲」
上個世紀50年代,減肥手術開始用於治療肥胖症病人,長期隨訪發現:減肥手術後肥胖症病人的體重明顯減輕,同時伴隨的T2DM病情也獲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不同術式的減肥手術對T2DM的治癒率存在較大差別,其中以胃轉流手術(GBP)的治癒率最高,可達83-95%,是目前臨床上常常採用的一種治療T2DM/肥胖症的術式。
GBP的獨特之處在於改變了食物的正常生理流向,按照食物是否通過分為兩部分消化道區域:①食物轉流區,即大部分胃、十二指腸及近段空腸,為一盲段消化道,此部分消化道無食物通過;②食物流經區,即遠段空腸及回腸,此部分消化道提前接納食物。
GBP與2型糖尿病
目前GBP治療2型糖尿病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該領域研究已經成為科研工作者追逐的「熱點」課題,並因此產生了許多觀點和假說。
最初有人認為GBP術後血糖水平的下降與肥胖症病人體重減輕有關,但是大量的臨床病例研究又否定了這一觀點。義大利熱那亞大學醫學院Scopinaro等人研究發現:GBP術後10天內,病人的血糖水平即可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此時尚未發生體重的減輕;GBP術後1月,病人血糖水平已經恢復正常,體重指數仍然超出正常標准80%;國內武警總醫院的臨床研究發現:GBP術後1月,體重減輕的效果尚不明顯時,患者的糖耐量已經明顯改善,因此上述資料表明術後血糖水平恢復與體重下降並無必然聯系。
第二種觀點認為GBP治療T2DM的作用與病人術後進食量減少有關,但是也被否定,原因如下:①從臨床研究的角度來講,限制攝食量作用最強的減肥手術不是GBP,而是可調節式胃束帶術(AGB)等縱行減肥手術,但是AGB術後未見血糖水平的明顯改善;②從動物實驗研究的角度來講,武警總醫院的張新國、高宏凱等人採用GK大鼠(T2DM動物模型)實施保留全胃的轉流手術,術後動物攝食量沒有減少,體重反而增加,術後4周空腹血糖水平及糖耐量明顯改善,因此上述研究結果不支持手術後進食減少與GBP的降糖作用相關。
現在多數的學者認為:GBP術後胃腸道內分泌激素對糖代謝的調節作用是GBP治療2型糖尿病的重要機制,即腸道神經內分泌學說——GBP手術改變了食物的流向,通過腸道-胰島軸,調節胰島內分泌功能,提示胃、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是否接觸食物與糖尿病病情的改善相關,由此出現了兩種假說:①後腸道理論(hindguthypothesis):食物刺激誘導腸源內分泌激素合成和/或分泌增加,如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通過腸道-胰島軸調控胰島內分泌功能,增加胰島素的合成和/或釋放,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②前腸道理論(foreguthypothesis):即營養物質避開對胃十二指腸的刺激,減少「胰島素抵抗因子」等物質的釋放。目前,關於GBP術後腸道神經內分泌功能的變化已經成為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
國內最新研究動態
武警總醫院普外科糖尿病課題組,依託國內最早開展「GBP治療2型糖尿病」的技術、手術例數最多的臨床學術優勢,首次採用保留全胃、不同區段小腸轉流的新型GBP手術動物模型,探索食物轉流的確切效應部位,研究轉流手術後GK大鼠糖代謝與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及胰高血糖素原mRNA表達變化的關系,初步研究結果顯示:①保留全胃的GBP手術,並不減少胃腔容積,仍具有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作用;②食物轉流的效應部位是遠段空腸及回腸;③GBP手術可能通過刺激小腸L細胞,增加回腸胰高血糖素原mRNA合成,導致血漿GLP-1增加表達水平,通過腸道-胰島軸,調控血糖水平。
武警總醫院自2004年開展GBP治療T2DM的臨床研究,目前手術例數累計已經達200餘例,術後T2DM治癒率達95.2%,採用的手術術式為縮小胃腔,離斷小腸,遠端小腸與近端胃行Roux-en-Y吻合,而非近期媒體報道的十二指腸切除術。
綜上所述,國外研究及國內武警總醫院的臨床研究初步結果可以肯定:「GBP手術可以治癒T2DM,有確切療效」。然而GBP手術治療T2DM的機制尚待進一步深入研究,相信隨著基礎和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揭開手術治療T2DM神秘面紗的時刻為期不遠了,千百萬糖尿病患者將由此走向健康人生!
武警廣西總隊醫院是西南地區首家使用胃轉流手術治療糖尿病的診療機構
8. 現在有好的治療糖尿病葯物或是可以替代打胰島素請各位幫幫忙,萬分感激!
對於糖尿病不建議依靠葯物的,倒是建議食療。多吃點粗糧膳食纖維,這是一種富貴病,比如多吃點燕麥什麼的。為什麼呢:
一是燕麥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絕對不比牛奶差。美國時代周刊曾經挑選出10大健康產品,其中燕麥是唯一入選的穀物;
二是燕麥有助降血糖。燕麥中富含的水溶性膳食纖維 -- 貝塔葡聚糖,是一種獨特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只存在於燕麥、黑麥和大麥等極少數穀物中,對減緩葡萄糖的轉化有特別的功效。吃燕麥後的餐後血糖,要比吃其他食物的餐後血糖低1-2個點。長期堅持吃燕麥,可以見到血糖有明顯的降低。
三是燕麥有助於降低血脂和血壓。大家都知道魚油軟磷脂對血脂血壓有益處,但是美國FDA卻從來沒有認可這些功能。可是在1997年,美國FDA特別法文件,批准燕麥產品在標簽上寫上「燕麥有助心腦血管健康」類似的字樣,可見燕麥的保健功效非同一般。
四是燕麥能夠有效地治療便秘。
挑選燕麥產品,一定要選100%純燕麥為原料的產品,最好是100%燕麥麩皮為原料的燕麥產品,因為燕麥中的貝塔葡聚糖,80%以上都在燕麥麩皮中。所以以燕麥麩皮為原料的產品的以上功效要遠遠高於一般的燕麥產品。
以燕麥麩皮為原料的燕麥產品市場上不多見,因為燕麥麩皮很難處理。有款燕麥麩高纖粉,可能是絕無僅有的產品。
沒有糖尿病,常吃燕麥可以有效地防止糖尿病。朋友,你說對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9. 自從查出得了糖尿病後,天天都要吃難聞的葯,有沒有什麼可以代替那些難聞的葯呀
糖尿病普通系胰臟功能減低,致胰島素的分泌不足。而胰島素的分泌,又受鉀的影響,鉀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當我們飲食中鹽吃得過,鉀吃得少,胰島素的分泌就少,這就產生糖尿病。植物是鉀最好的來源,因為植物能夠濃縮鉀,現在人一般蔬菜都吃得比較少,因為生活富裕,大部分的人喜歡吃雞鴨魚肉,但動物不是鉀很好的來源。
在西方治療糖尿病以天然療法來講,是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特別是未煮熟的生菜,其效果非常好,因為天然素食能減輕腸胃的負擔。在西醫是用胰島素來治療,但是外來的胰島素會使胰臟越來越懶惰,長期依賴的結果反而使病情惡化,這不是根本之計。若能吃我們該吃的食物,並從食物中多補鉀,鉀可以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從改變飲食上著手,以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糖尿病在短期內應可獲得改善。
亨利畢勒博士在所著的《食物才是您的良葯》一書中,西葯在任何情形下都有副作用,往往會引起其他毛病。相反的,食物則沒有這個缺點。他行醫五十年,都是以食物來治療各種疾病。他治療糖尿病的方式是先讓病人休息二、三天,這段時間只吃芹菜、荷蘭芹、四季豆和義大利瓜煮的湯,然後回到適當的飲食,但也以素食為主。等到尿糖又出現時,再喝兩、三天的菜湯(不加鹽)。一直尋求到適合個人的飲食,尿糖控制住為主。他的說服是,胰臟的主要成分是鉀,胰臟功能不健全時,才會有糖尿病。如補充胰臟的鉀,則會恢復它的功能。鉀在蔬菜里含量最豐富,尤其是鉀和鈉的比例,蔬菜是魚肉的百倍。
10. 糖尿病人,經常腿疼是什麼原因如何調理呢
糖尿病為什麼會引起腿部疼痛?
DPN並不總是能夠預防。然而,通過適當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風險。以下方法可幫助控制血糖水平:
結語
預防或減少DPN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盡可能控制血糖水平。良好的血糖管理可以幫助預防腿部疼痛,降低發生其他並發症的風險。人們通常可通過服葯和改變生活方式來控制疼痛。任何類型的糖尿病患者,若首次感到腿部疼痛、刺痛或麻木,都應盡快去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