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羅馬商業中心在哪裡

義大利羅馬商業中心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0-02 18:26:27

㈠ 義大利羅馬西班牙廣場的具體位置

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在羅馬中心位置 從威尼斯廣場(Piazza di Venezia)出發11點方向沿著via Corso步行900米 然後右轉沿著via dei Condotti直走到底差不多200米就到了 一共也就1100 1200米的樣子 很容易找的

㈡ 義大利各個區主要廣場的介紹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位於里阿托島上,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上的建築物如聖馬可圖書館,聖馬可教堂及總督宮等把此廣場妝扮得和諧優美,氣勢宏偉。
佛羅倫薩:市政廣場-建於十三至十四世紀之間,市政廣場四周建築甚為精美,老宮是今天佛市市府所在地,廣場上章勃洛尼亞的海神鵰塑,科西莫大公銅像以及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把整個廣場妝扮得格外華麗。不愧是義大利最美的廣場之一。
羅馬:西班牙廣場
羅馬的旅遊中心。它的附近曾居住過許多世界名人如李斯特,哥德,巴爾扎克,濟茲等。西班牙廣場台階和它前面的古舫噴泉每天吸引著無數的羅馬人和遊客。這里還經常被用來進行時裝表演。西班牙廣場,從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以來一直是羅馬文化和旅遊的中心地帶。李斯特、拜倫、歌德、安傑里科、考夫曼、巴爾扎克、司湯達、安德遜和另外一些名人曾在廣場附近的街坊居住過。英國詩人濟慈就是在大台階靠右邊的那間屋子裡與世長辭的。 具有藝術特色的大台階是於1723年建成的。由建築師德·桑蒂斯和斯佩基設計的。 西班牙廣場也是最繁榮的商業中心,靠近藝術家集中的地段,不少藝術家就住在馬爾古塔大街和巴布伊諾大街。這兩條街上有很多古玩店和藝術畫廊。 西班牙廣場台階前的破船噴泉是彼得羅,貝爾尼尼在十六世紀末創作的。 大台階對面是高級商店林立,繁華聞名的水道大街。進到水道大街,右邊就是著名的希臘咖啡館。十八世紀以來,這里是義大利和外國知識界藝術界人士會聚的地方。
納沃納廣場
可稱作羅馬的藝術寶庫之一。廣場上的三個巴洛克式噴泉和聖阿勾塞教堂都是令人傾倒的藝術傑作。

㈢ 羅馬城的交通有多發達呢為何說「條條大路通羅馬」


一、「條條大路通羅馬」,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古羅馬交通網路

古羅馬帝國疆域龐大,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統治者為了將相隔遙遠的行政區域連接起來,古羅馬人設計建造了發達的交通網路來實現這一目標。

諺語中所說的「條條大路通羅馬」,便源自於古羅馬帝國時期修建的完備的水陸交通道路。



【古羅馬宴會】

古羅馬的商人特別有意思,他們會和發行旅遊手冊的商人合作,讓其在手冊中設計出一條「合理」的剛好通過自己店鋪門前的路線,以此促進自己店鋪的生意。

會這樣做的人,通常是家裡經營客棧、浴室和餐廳這類場所的商人,他們會為來往的旅客提供一些旅途中相對便利的服務,因而即便旅客看穿了其中的門道,也會欣然接受這種各取所需的商業營銷手段。

不得不說,千年前的羅馬人在商業、法律、藝術、城市建設方面確實做出了令人驚嘆的成績。

㈣ 羅馬城有哪些廣場

羅馬城七大區域全面介紹

羅馬城留給世人太多的光榮與夢想,羅馬古跡宛如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輝煌而瑰麗。羅馬文明更是經歷了2500年的榮辱交替,繁榮至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義大利人民。羅馬建築即使頹敗卻依然無比華麗,許願泉、萬神殿、斗獸場、特雷維噴泉……穿越了幾千年的時光,見證了無數榮辱沉浮,如今依然安詳寧靜地守護著曾經的輝煌,守望著慕名的來訪者。如果說羅馬城只是一堆石頭,那也是一堆光榮、偉大和與眾不同的石頭。本書根據羅馬城內景點的密集程度把城市分成了七個大的區域,以方便讀者來到這座永恆之城不會遺漏下有價值的景觀。

一、從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到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

這個區域中擁有羅馬城眾多廣場中最漂亮,也是最熱鬧地帶起點的威尼斯廣場;能夠將你帶到羅馬神奇的許願池(Fontana di Trevi);還可以看到紀念圖拉真大帝(Trajan Emperor)征服達奇亞人的圖拉真廢墟和古羅馬的「購物中心」;以及具有當地市井風情的西班牙廣場等著名景點。漫步廣場,才能充分感受到羅馬的繁華與熱鬧。

二、博爾蓋塞公園 (Villa Borghese) 周圍

坐落於昔日羅馬城牆北段外側的博爾蓋塞公園是羅馬市中心最廣闊的綠地,園內不僅花木扶疏,還設有各種不同功能的場地,包括植物園、動物園和幾座相當值得一看的藝術品陳列館,是羅馬人休閑生活的核心區域。而位於公園西側的是舊城牆內至台伯河畔的一片狹窄而古老的城區,其間也散布著許多重要觀光點。

三、五百人廣場(Piazza dei Cinqucento)及中央車站附近

以中央車站為中心,正面是五百人廣場,這里原本是為紀念在衣索比亞戰爭中死去的士兵而建立的,現在已成為羅馬人集會的場所。車站右邊大約1公里的地方是墨索里尼修建的大學,每當早晨都能看到匆匆而過的學生。車站左邊500米處則是歷史上第一個獻給聖母瑪麗婭的大聖母堂(Santa Maria Maggiore),觀賞古羅馬遺址的旅程通常也是由此開始的。

共和國廣場(Piazza della Republica)中央有4個女神像噴泉,周邊被有迴廊的建築物包圍,《羅馬假日》中的安妮公主夜晚自皇宮里偷偷溜出來,然後在這里下車遇見了故事裡的男主角記者喬。夏天的時候噴泉周圍會坐滿享受日光浴的人們,充滿了義大利風情。在共和國廣場的正面,外觀看起來有些象廢墟的安傑利聖母堂(Santa Maria degli Angelli),保持了米開朗基羅最完好的風格,共和廣場教堂後面就是著名的戴克里先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遺址。

四、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周圍

納沃納廣場可以說是羅馬最美麗的廣場,可以在這里把自己置身於咖啡館之中看看過往人群,體會喧嘩熱鬧和殘留的古代氣息。位於廣場南端的莫羅噴泉(Fontana del Moro)和位於廣場中心的四河噴泉(Fonntana dei Quattro Fiumi)最引人注目。四河噴泉中的雕塑分別象徵著四條天堂河流(多瑙河、尼羅河、普拉特河與恆河)以及當時已知世界的四個角落(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

萬神殿(Pantheon)是戰場地區最重要的古跡,它是唯一保存完整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物,經歷了十八個世紀的滄桑後,銅門和拱門屋頂完整如初。目前的神殿是阿德里亞諾皇帝在公元120年至125年重建的。這一區里還分布著羅馬惟一的哥特式教堂聖瑪利亞密涅瓦教堂(Santa MariaSopra Minerva)和法國式教堂弗朗西斯的聖路易教堂(Chiesa di San Louis della Francia)。

五、台伯河(Tevere)岸區到賈尼科羅山

台伯河岸區被羅馬人稱為Populare,是有真正羅馬人聚居的少數地區之一,也是埃特魯里亞人(Etruria)的發源地。至今這里仍是工人階層的住地,典型的台伯河岸區居民收入較低,性格外向,還可能有點自大,因為他們自認為是古羅馬人的真正後裔。這里有地道的義大利餐館、餡餅店、爵士樂咖啡館,白天營業的較少,晚上卻很熱鬧,人行道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義大利小吃,賣藝的藝術者和賣花姑娘走來走去。

台伯河岸區一分為二,一部分延同名大道北上,延伸到梵蒂岡,這一部分位於賈尼科羅山較低斜坡上;另一部分穿過大道,沿著台伯島伸展。本區的中心是聖馬里亞廣場,這個廣場正對著雄偉高大的同名教堂,廣場上有咖啡館、飯店、報攤、以及葯店。對於當地居民來說,這個廣場就是社區公共場所。

賈尼科羅山與19世紀義大利的民族復興運動緊密相連,在這一地區代表教皇的法國軍隊與加里波第領導下的羅馬與義大利的自由戰士進行了多次重大戰役。 19世紀90年代,整個地區變成公園。山上的加里波第廣場可以俯瞰台伯河地區景色。率軍解放羅馬的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紀念碑也聳立在廣場上。

六、古羅馬市場(Foro Romano)周圍

古羅馬市場又稱「古羅馬廢墟」,是古羅馬帝國時期的政治、商業、司法和信仰中心。古羅馬市場從公元前六世紀開始陸續修建,一直到公元608年,拜占庭皇帝福卡紀念圓柱(Columna Phocae)的建成,這個古羅馬市場才基本構成。當年該廣場矗立著許多高大雄偉的建築物,如協和神廟、愷撒大帝神廟、元老院、奧古斯都凱旋門、古羅馬檔案館等。今天這里形成了古羅馬遺跡的匯集處,可謂世間稀有的露天博物館。就是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了古羅馬政權。這里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西方古老文化、計數、度量、貨幣以及古代西方最完善的國家形式和法律制度都誕生在此。羅馬帝國滅亡後,該廣場遭到長期的破壞並被遺忘了幾個世紀。至1700年才開始發掘和保護,現為世界最著名的古跡之一。

七、卡拉卡拉浴場(Terme di Caracalla)、古阿匹亞路(Via Appia Antica)及阿文拉諾山(Aventino)區域

卡拉卡拉浴場用大理石砌成,用石鋪地;有壁畫和雕像。洗浴分冷熱水蒸氣三種,各佔一所屋子。古羅馬人到浴場來,不只為洗澡,他們可以在這兒商量買賣,和解訟事等等,是羅馬人社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乞丐還是皇帝,都會頻頻光顧,正和我們上茶店上飯店一般作用。

古阿匹亞路將羅馬與南義大利連接起來,是通往希臘和東方的主幹道。全長350英里的古阿匹亞路,仍有部分保存至今,並維持原樣。

阿文拉諾山是一片寧靜與安謐的綠洲,是羅馬最可愛的地點之一,從這里可以欣賞到羅馬全城的美景。聖薩比那大教堂(Santa Sabina)就坐落在這綠樹掩映的安靜之地,與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和聖彼得大教堂(Piazza San Pietro)隔河相望,在南面則坐落著生機勃勃的商務區特斯塔喬(Testaccio)。山上著名的景點是馬爾他騎士廣場(Piazza dei Cava lieridi Malta),廣場上建有十字軍騎士團團長的別墅(Villa dei Priorato di Malta)。

㈤ 羅馬的名勝古跡

羅馬的名勝古跡有:
古羅馬競技場、凱旋門、圖拉真廣場、威尼斯廣場、萬神殿、聖母瑪利亞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博物館。
1.古羅馬競技場
世界八大名勝之一的古羅馬露天競技場,也稱斗獸場,建於公元1世紀,公元80年建成的雄偉的競技場堪稱公共建築的楷模。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佔地約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是古羅馬帝國的象徵。寬闊的帝國大道兩旁建有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和一些有名的廟宇,如萬神廟等。在這里可以見到古羅馬建築最基本結構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當時的建築就是依靠這種高水平的結構 形式,使內部空間得以解放。競技場設計了寬敞的階梯和走廊,並設計了八十個拱門,在每一個拱門的入口處都有標有數字,方便讓觀眾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讓五萬人於十分鍾內進入劇場內坐定。這樣的設計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很先進的。競技場的功能性設計也非常合理,角鬥士從何處出入,在哪裡休息,猛獸關在哪裡,死傷者從何處抬出,都有清晰的分布。難怪陳運和的詩稱之為"斗獸場大概只能算奴隸社會的一塊傷疤"。
2.凱旋門
在露天競技場遺址的北面,是記載塞維魯皇帝遠征帕提亞功績的凱旋門,南面是記載提圖斯皇帝東征耶路撒冷戰績的提圖斯凱旋門,在提圖斯凱旋門南面不遠處,還有一座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戰勝馬克森提而建立的羅馬最大的凱旋門。
3.圖拉真廣場
位於帝國大道東邊的圖拉真廣場,是古羅馬城的商業中心。市場旁矗立著一根高40米的凱旋柱,柱上螺旋形的浮雕,描繪了圖拉真皇帝遠征多瑙河流域的故事。
根據研究調查,圖拉真集市的歷史已經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公元二世紀了,而這個時期,也是羅馬曾經創建古辦事處的歷史階段。如今,圖拉真集市范圍內,包含了例如帝國廣場博物館這樣的偉大建築,歷史價值著實令人震驚。
4.威尼斯廣場
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長130米,寬75米,是市內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 點。廣場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築威尼斯宮,右邊是與威尼斯宮式樣相仿的威尼斯保險公司建築。
5.萬神殿
公元前27年興建、公元120年重建的萬神殿(Pantheon),被米開朗基羅贊嘆為「天使的設計」。 萬神殿Pantheon的Pan是指全部,theon是神的意思,指必須供奉羅馬全部的神。由於608年它被獻給教會作為聖母的祭堂,所以是羅馬時代獨創的建築物中保存得最好的。正面的16根圓柱讓人聯想到古希臘建築。殿堂內部比例協調,十分恰當:直徑與高度相等,約四十三米。大圓頂的基座從總高度的一半的地方開始建起。殿頂圓形曲線繼續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完整的球體與地相接。這是建築史上的奇跡,表現出古羅馬的建築師們高深的建築知識和深奧的計算方法。萬神殿還是第一座注重內部裝飾勝於外部造型的。
6.聖母瑪利亞大教堂
不論是其金黃色的天花板,還是那15世紀就有的馬賽克裝飾,這座恢弘庄嚴的教堂在世界建築界,都是舉世矚目的。它由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建造於12世紀,同時也是義大利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7.聖彼得大教堂
這座建於公元五世紀的教堂式建築,是由米開朗基羅親自為羅馬教皇尤利烏斯二世設計的,其正面那座高大聳立的雕像,也是這座建築最具標志性的特色。然而,由於當時的財務困境和教皇的心意變化,直接迫使米開朗基羅放棄了他餘下的計劃,而這一轉折也同時困擾了他的餘生。
8.梵蒂岡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曾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博物館,同時也是最偉大的博物館。為什麼這么說呢?其實是因為這個博物館面積雖然不大,但是裡面的藏品盡然可以媲美倫敦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博物館本來是羅馬教皇的宮廷,後來被改造成為了梵蒂岡國家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主要以收藏藝術品為主,大部分是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藝術精髓,如米開朗琪羅創作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都藏於此,十分值得一看。同時,對於愛好考古的朋友來說,館內對於一些古希臘、古羅馬文物的收藏同樣值得研究。當然,除了裡面的藏品,博物館本身的建築風格也很值得稱道。

㈥ 羅馬是怎麼建成的是在一天建成的嗎

永恆的羅馬城

著名的「母狼乳嬰」故事記載了有關創建羅馬古城的傳說。公元前7、8世紀,羅馬國王努米托雷被其胞弟阿姆利奧篡位驅逐,其子被殺死,女兒西爾維婭與戰神馬爾斯結合,生下孿生兄弟羅慕洛和雷莫。阿姆利奧把這兩個孿生嬰兒拋入台伯河。落水嬰兒幸遇一隻母狼用奶汁哺喂成活,後被一獵人養育成人。後來,兩兄弟長大後殺死了阿姆利奧,並迎回外祖父努米托雷,重登王位。努米托雷把台伯河畔的7座山丘贈給他們建新都。後羅慕洛私定城界,殺死了雷莫,並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為羅馬。

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後定為羅馬建城日,並將「母狼乳嬰」圖案定為羅馬市徽.羅馬集中了義大利統一運動的大部分紀念物。在威尼斯廣場右邊的紀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著艾馬努埃爾二世騎馬的鍍金大銅像。艾馬努埃爾是曾經領導人民趕走外國佔領者、統一義大利的國王。這座紀念碑被義大利人稱為「祖國祭壇」。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嶺上,聳立著率軍解放羅馬的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紀念碑。

羅馬歷史地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的范圍在羅馬市內奧勒利安城牆內,是當今完美保存古城建築及布局結構的典範。

《羅馬大帝》的氣勢恢弘、《羅馬假日》的凄婉浪漫……關於這個「永恆之城」的歷史和傳說如此豐富動人。作為無數神話故事的發生地,羅馬本身就是神話。

為電影、文學、藝術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同時,羅馬讓世界各地遊客心馳神往,其宮殿、神廟、斗獸場、雕像、噴泉、劇院……造就了羅馬「露天博物館」的美名。然而,美國《新聞周刊》最近一期報道說,由於政府保護不力,承載「永恆之城」輝煌歷史的文物遺跡和藝術寶藏,正面臨墮落的危險。

榮華裂紋

據史書記載,公元64年,古羅馬暴君尼祿大帝興建金殿時,把他窮奢極侈的脾性發揮到了極致:150個房間的牆面被鑲嵌了寶石和貝殼的精美壁畫覆蓋,天花板則是象牙雕刻而成。每逢尼祿大宴賓客之時,宮內遍撒玫瑰花瓣,彌漫濃郁香氛。

尼祿公元68年自盡後,羅馬人把金殿內財寶掠奪殆盡,他的繼任者則下令掩埋金殿,並在其廢墟之上建起了著名的科洛西姆圓形競技場(也稱斗獸場)。公元80年建成的斗獸場至今保存大部分形狀,而金殿的地下遺址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發現,經過20世紀20年的發掘與修復之後,1999年首次向公眾開放。

金殿原是羅馬市中心兩座山丘間的一片宏偉的皇家園林,是古羅馬帝國風格建築的重要代表作。之所以得名「金殿」,是因為當年的宮殿確實「金碧輝煌」:殿內牆壁上滿覆金葉裝飾,宮殿中央有一座尼祿大帝的高大金制雕像,特殊的窗戶設計使光線投射時,整座宮殿呈現出「金光閃閃」的景象。

修復後的金殿遺址佔地80餘公頃,由主殿、噴泉、花園、浴場等多部分建築組成,原先的150個房間有32個開放參觀。

徜徉於斗獸場的斷壁殘垣間,遙想當年角鬥士的血腥廝殺,或是金殿的光華燦爛,仍是遊客的夢想。但在義大利,一些有識之士卻憂心忡忡:怕這堆依然雄偉的廢墟,和羅馬的其他歷史遺跡一樣,最終可能真正灰飛煙滅。

2005年12月13日,金殿地下遺址宣告暫時關閉,原因是當局發現一條被忽視的漏水裂紋已經對地基造成嚴重損害,以至於威脅整座地下建築的生存,並可能危及工作人員和遊客安全。

義大利文化部長羅科·布蒂廖內說,公眾至少要有兩年時間無法瞻仰金殿的面貌,緊急修補工程需要花500萬歐元,但文化部的考古專家們認為,要完成整座金殿及周邊地區建築的全面整修,需要花10年以上,耗資1.3億歐元。

布蒂廖內說忿忿直言:義大利政府的漠視,使許多歷史文物遺跡岌岌可危。

「羅馬是一個巨大的露天博物館,我們卻在用日益減少的人手和拮據的預算來經營它,」布蒂廖內說,「這不是技術問題,這屬於政治問題。義大利是時候做個決定了,究竟還要不要保存我們龐大的文化遺產?」

岌岌可危

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物資源支撐著義大利旅遊業的興旺發達,花錢維護本不在話下。但在過去5年內,總理貝盧斯科尼領導的義大利政府卻不斷削減維護預算。政府2005年底提出的2006年預算案中,就准備把政府用於維護文物的經費削減35%,從原來的4.64億歐元(1歐元約合1.2美元)削減至3億歐元。

羅馬市考古總監安傑洛·博蒂尼說,金殿不是唯一因為疏於維護而出現問題的遺跡。11月,古羅馬廣場一處約10米寬的古牆體在夜間發生崩塌,沿著帕拉蒂諾山的滑坡摔成碎礫。崩塌的地方處於通往蒂圖斯大帝凱旋門和斗獸場兩個著名景點的走道上,羅馬官員說,幸好崩塌發生在夜間而非開放時間,否則恐怕會危及不少遊客的性命。而卡拉卡拉浴場遺址也有一部分建築面臨崩塌的危險。

博蒂尼說,金殿的緊急維修費用為500萬歐元,而據他估算,要完成其他文物遺跡亟待修繕的部分,還需追加2.6億歐元。「我們甚至不知道下一次會有什麼叫人吃驚的事發生。」

目前,由於政府經費補貼不足,羅馬許多歷史遺跡的養護費用要靠門票收入維持。羅馬最受歡迎旅遊景點中的斗獸場和帕拉蒂諾山遺址,門票是8歐元,每年平均接納350萬遊客參觀。但在2004年的2100萬歐元收入,幾乎全部用於支付人員工資和水電等基本設施費用,剩餘的維護資金少得可憐。

2004年,金殿是參觀人數排第三位的景點,共接待遊客15.5萬人次。但現在卻必須關閉兩年以上。卡拉卡拉浴場每年吸引21.1萬遊客,但也遭遇修繕經費不足而導致參觀安全問題,可能很快也不得不關閉。

面對這種困境苦無出路的博蒂尼已經開始呼籲文化部對那些免費參觀的景點收取門票,以便支持這些歷史遺跡的養護費用。比如古羅馬廣場,政府為了使低收入階層的群眾也能隨時透過遺跡瞻仰這座城市的歷史,在過去8年內一致採取免費參觀的政策。但博蒂尼說,如果不提高收費,「我們就拿不出錢來保護景點安全,沒別的辦法了。」

為填補經費缺口,義大利政府試圖讓國民自掏腰包,去年5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民眾募捐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活動,呼籲道:「沒有你的幫助,義大利將失去這些國寶」。

資金不足

義大利政府在維護文化遺產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不僅影響到那些有形的歷史建築遺跡,還殃及表演藝術。義大利的歌劇和斗獸場一樣舉世聞名,但政府撥給國內13座歌劇院的經費與其他國家相比顯得很「小氣」。位於米蘭的義大利最大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工作人員斯特凡娜·利斯內說,以斯卡拉劇院為例,它在2005年總共獲得政府撥款4600萬歐元,而法國的巴黎歌劇院得到9400萬歐元,奧地利維也納的國家歌劇院也獲得5150萬歐元。

11月,包括斯卡拉歌劇院的芭芭拉·維格努德利、羅馬歌劇院的馬諾拉·科蘭傑利等歌劇明星在內的藝術家們發動了絕食抗議行動,表達對政府削減歌劇院經費的不滿,把演員們餓瘦了好幾斤,原來的演出服都不合身了。各歌劇院院長自己掏腰包,資助了演奏莫扎特和威爾第安魂曲作品的音樂會。

「義大利整個藝術圈岌岌可危,」利斯內警告道。

對藝術界的抗議,政府表示無可奈何,定好的預算不會再改變。為了把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中4.3%的赤字在2006年降低到3.8%,貝盧斯科尼必須總理削減160億歐元的政府開支,即使如此,這個數字也比歐盟定下的標准3%略高。

對此理由,一些關注藝術界的人士並不信服。他們指責政府削減開支用的不是地方:在保護藝術、文物遺產方面下狠心,真正不該浪費的地方卻仍然大手大腳花錢。例如,新預算案下,足球隊和國家電視台依然能夠得到豐厚的政府津貼,而眾所周知,總理貝盧斯科尼的家族在這兩項事業當中都有染指。

博蒂尼對此尤其憤怒,他威脅說,假如政府再不把保護藝術遺產作為優先考慮的事業悉心照看,他將辭職以「明志」。

貝盧斯科尼對這些抗議聲卻似乎不屑一顧。他曾斥之為「全然徒勞之舉——不過是用濫了的老一套手法,不會有任何作用」。

這讓人想起那個不少歷史學家認為可信的傳說:公元64年,羅馬大帝尼祿為了修建金殿,下令放火焚燒他選定場地上的建築,那場大火幾乎燒平了半座羅馬城。當民眾苦苦哀求他不要毀掉那些記錄歷史的城市寶藏,殘暴的尼祿置若罔聞,只是悠然撥弄著他的七弦琴,一邊看著熊熊大火吞沒「永恆之城」曾經輝煌的證據。

今天,誰又在撥弄琴弦?(完)(沈敏 新華社特稿)

相關鏈接:義大利首都——羅馬

羅馬位於亞平寧半島西部的台伯河畔,面積1507.6平方公里,因建在7座山丘之上並擁有悠久的歷史,故有「七丘城」和「永恆之城」之稱。

根據「母狼育嬰」的傳說,羅馬古城創建於公元前753年4月21日。每年這一天,全城市民都要慶祝狂歡。羅馬自建城以後,經歷了從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476年的羅馬歷史的輝煌階段。

羅馬城由於地勢高低差距較大,其建設依地勢呈放射狀發展,分為古城和新城。新羅馬建在古城以南5至7公里處,是一座現代化的花園城市。市內有雄偉的體育館和別具一格的蘑菇形飯店、伊曼紐廣場、莫第本頓查廣場、特爾美廣場等。

羅馬城素以其豐富燦爛的文化藝術,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羅馬被喻為巨型「露天歷史博物館」。而在這座獨特的「大博物館」中,古代和近代的「陳列」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在寬廣的帝國大道兩旁,集中了大部分羅馬帝國古都的遺跡,包括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和一些有名皇帝的宗廟,如凱撒廟等,還有紀念古羅馬歷代皇帝豐功偉績的凱旋門,如紀念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12年在密爾維橋上戰勝尼祿暴君而建立的凱旋門。帝國大道東邊的特拉亞諾市場,是古羅馬城的商業中心。

世界名勝科洛西姆圓形競技場,也稱斗獸場,建於公元1世紀。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佔地約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是羅馬帝國的象徵。

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長130米,寬75米,是市內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點。廣場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築威尼斯宮,右邊是與威尼斯宮式樣相仿的威尼斯保險公司建築。此外,輝煌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其它建築和藝術品也隨處可見,雄偉的司法宮、絢麗多姿的納沃納廣場、聖彼得大教堂無不體現了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風格。羅馬還有幾十個博物館和畫廊,收藏著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品。

羅馬集中了義大利獨立統一運動的大部分紀念物。在威尼斯廣場右邊的紀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著艾馬努埃爾二世騎馬的鍍金大銅像。艾馬努埃爾是曾經領導人民趕走外國侵略者、統一義大利的國王。這座紀念碑被義大利人稱為「祖國祭壇」。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嶺上,聳立著率軍解放羅馬的民族英雄加里波迪的紀念碑。

羅馬市噴泉眾多,千姿百態。最著名的特雷維噴泉,建於公元1762年。噴泉中央的海神像中,兩座海馬雕塑代表平靜的海洋與洶涌的海洋,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㈦ 義大利首都

義大利的首都------羅馬,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和和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

㈧ 羅馬這座城市有什麼特點

羅馬(義大利語:Roma)為義大利首都,也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宗和教廷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建築特點
羅馬被喻為全球最大的「露天歷史博物館」。世界八大名勝之一的古羅馬露天競技場,也稱斗獸場,建於公元1世紀。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佔地約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是古羅馬帝國的象徵。寬闊的帝國大道兩旁建有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和一些有名的廟宇,如萬神廟等。這片露天競技場遺址的北面,是記載塞維羅皇帝遠征波斯功績的凱旋門,南面是記載蒂都皇帝東征耶路撒冷戰績的蒂都凱旋門,在蒂都凱旋門南面不遠處,還有一座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戰勝尼祿暴君而建立的羅馬最大的凱旋門。帝國大道東邊的特拉亞諾市場,是古羅馬城的商業中心。市場旁矗立著一根高40米的凱旋柱,柱上螺旋形的浮雕,描繪了特拉亞諾大帝遠征多瑙河流域的故事。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長130米,寬75米,是市內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 點。廣場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築威尼斯宮,右邊是與威尼斯宮式樣相仿的威尼斯保險公司建築。此外,雄偉的司法宮、絢麗多姿的納沃納廣場、聖彼得大教堂無不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羅馬還有上百座博物館,收藏著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品。
羅馬集中了義大利獨立統一運動的大部分紀念物。在威尼斯廣場右邊的紀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著艾馬努埃爾二世騎馬的鍍金大銅像。艾馬努埃爾是曾經領導人民趕走外國佔領者、統一義大利的國王。這座紀念碑被義大利人稱為「祖國祭壇」。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嶺上,聳立著率軍解放羅馬的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紀念碑。
羅馬市噴泉眾多,千姿百態。最著名的特雷維噴泉,建於公元1762年。噴泉中央的海神像中,兩座海馬雕塑代表平靜的海洋與洶涌的海洋,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羅馬城建築依地勢呈放射狀發展。
「1998年5月28日,羅馬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文化特點
古羅馬建築藝術:因為講求實際,羅馬藝術的最高成就體現在無數的公共建築上。他們修築了規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橋梁、廣場、公共浴池等設施。最早的羅馬建築藝術來源於希臘,但由於羅馬人更注重實用和現實生活的享樂,在希臘主要為神廟增色的技術很快用於為人服務的大型公共建築,宏偉的競技場、公共浴室、廣場、水道在城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羅馬人愛好奢華,經常在典型的希臘造型基礎上加以改造,比如在多利克式柱的柱底再加一個柱基,把愛奧尼亞式柱頭上的卷渦造型加在科林斯式柱頭上得到復合式柱頭,令建築形式更為繁復華麗。在羅馬帝國更強盛的時代,建築中就開始更多地體現出羅馬民族的個性和特點,如拱門與拱頂的大量使用,在建築史上寫下了新的一章。古羅馬雕刻藝術:羅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早期作品受了希臘雕刻藝術的影響,人物形象極度理想化。羅馬帝國時期,肖像雕刻中寫實風格流行,出現了具有強烈的個性和復雜的內心世界描寫的肖像。羅馬人有為先人雕像的傳統,因此對肖像的逼真傳神有著極高的要求,在肖像雕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早期羅馬作品受了希臘雕刻藝術的影響,人物形象極度理想化。為數眾多的《奧古斯都像》就是典型例子:雕刻家把矮小跛腳、體弱多病的奧古斯都表現成高大健美的統帥,具有運動員一般的體魄和英雄氣概,臉龐也接近希臘雕刻一般的完美。
古羅馬繪畫藝術: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是鑲嵌畫和壁畫,多記載具體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公元79年,由於維蘇威火山爆發,埋藏了大量珍貴的壁畫。根據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四種風格。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是鑲嵌畫和壁畫,多記載具體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火山灰埋沒了龐貝及附近的幾個城鎮,大量珍貴的壁畫因此得以完整保存。根據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四種風格。

幾大節日
新年前夕(San Silvestro a Roma)12月31日在城市各廣場舉行傳統的歲末慶祝活動,有煙花表演、篝火晚會和搖滾音樂會等。共和國總統將出席在奎利納爾宮舉辦的古典音樂會。這天地鐵也會營運到很晚。
羅馬生日,4月21日慶祝公元前753年羅馬的奠基,所有的考古遺址和運營的博物館都免費開放。
5月1日由工會組織,下午14:00~23:00,一些最重要、最受人們歡迎的歌手和樂隊將在聖喬凡尼廣場舉行傳統的音樂會。
(Festa Nazionale)6月2日共和國成立紀念日。在帝國大道有閱兵儀式,下午奎利納爾宮(總統府)花園破例向公眾開放。
(Ferragosto)8月15日舉辦盛大的8月節舞會(Gran Ballo di Ferragosto)。城市的許多廣場都將舉辦不同類型的專業舞蹈表演,音樂由現場演奏,公眾也被邀請加入到舞蹈中來。人民廣場是活動的中心。人們要在八月節前後度假,避過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La Notte Bianca)9月17日商店、酒吧、俱樂部整晚開放。
(Mercato di Natale a Piazza Navona)12月8日至次年1月6日受從中世紀流傳至今的傳統的驅使,大量貨攤擁入納沃納廣場,售賣玩具、糖果、節日裝飾物,並且有街頭藝術家表演,直到1月6日收市。

㈨ 關於羅馬廣場的資料

羅馬廣場,修建年代是歐洲中世紀時期,位於法蘭克福老城的中心,緬因河鐵橋以北,西側為市政廳,東面200米外就是該市的發源地法蘭克福大教堂。德國最重要的城市廣場。每年聖誕節期間,此處也是法蘭克福聖誕市場的所在地。
在最初的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廣場是一個混亂的地方。這里有賣食品的小攤販,有提供應招服務的妓院,還有求神拜主的寺廟和參議院議廳。到了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認為,他們需要一個更加有利於健康的活動中心。
因此,羅馬廣場上原有的食品店被商業中心和法庭所取代。盡管羅馬大帝們改建了舊建築,而且新建了許多廟宇和紀念碑,但是羅馬廣場仍然是舉行儀式的中心場所。

㈩ 義大利的首都是哪裡

義大利是有著輝煌的歷史的歐洲文明古國,而義大利的首都在亞平寧半島中西部的台伯河畔,被人們稱之為永恆之城的羅馬。
羅馬有著恢弘的歷史積淀,歐洲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說起羅馬,我們總是會想起一句俗話條條大路通羅馬,這話說明了這里交通的發達,鐵路、公路是它主要的交通途徑。羅馬建於七座山丘上,所以也被稱之為七丘城。該城市的面積有一千五百多平方千米,其中市區的面積有兩百多萬平方千米。市內現在有五十五個區,人口有兩百六十多萬,是一個人口密度相對集中的國家。這里加工業發展很迅速,服裝、傢具、食品都是享譽國際的。
羅馬城的創建由來於一個古老的故事母狼乳嬰,在公元前七、八世紀的時候,羅馬古國的國王被同胞兄弟攛掇了王位,國王的女兒與戰神生下來一堆雙胞胎兄弟,這兩兄弟被拋棄在河中之後,被一隻母狼所救,一隻用狼奶哺育著,後來有一位獵人看到了,把這兩兄弟抱了回去並撫養長大成人,兩兄弟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後去殺了仇人迎回了外祖父,而這個被拋棄的台伯河的七座小山丘也因此得名,他們兄弟中的一人用自己的名字給這個地方命名。所以公元前的七百五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是羅馬的建城日,而那個母狼哺育嬰兒的圖案則成為了這個羅馬市的市徽。城內有著諸多的古建築,現在還保存下來的,為凱撒大帝所建的凱旋門、城堡宮殿、和古老的大教堂。所以這里也被人們譽為全球最大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城市裡隨處可見的就是從前人們留下的的眾多歷史建築,存有歷史滄桑感的方尖碑、噴泉等等。
要是去羅馬旅遊,千萬不能錯過的景點就是羅馬斗獸場、西班牙廣場、特萊維噴泉和許願池。說起景點凱旋門其實有好幾個,在競技場的北門是賽維羅黃帝遠征波斯而建的凱旋門,南邊的門是蒂都黃帝東征耶路撒冷而建的帝都凱旋門,在這個門的南邊還有一個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而建的最大的凱旋門。在帝國大道的旁邊的市場是古羅馬城的商業中心,旁邊有一跟有四十米高的凱旋柱,上面書寫了羅馬悠久的歷史,寫出了特拉亞諾大帝遠征多瑙河的歷史。
羅馬還有著很多的博物館,收藏者文明於世的珍貴的藝術作品。羅馬真是一個很值得游覽的國家,相信你要是去了一定會流連忘返的!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羅馬商業中心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到印尼雅加達機票多少錢 瀏覽:297
武漢比英國小多少 瀏覽:81
英國封國怎麼改善自己 瀏覽:180
現在去伊朗旅遊多少錢 瀏覽:249
義大利哪裡可以買被子 瀏覽:145
坐火車到越南要注意什麼 瀏覽:262
中國舞董老師如何下豎叉 瀏覽:821
中國哪個縣城不娶女不嫁 瀏覽:555
印尼不能帶什麼入境 瀏覽:269
義大利黑面醬怎麼做 瀏覽:900
英國的羊肉怎麼樣 瀏覽:659
越南訂機票怎麼樣 瀏覽:909
伊朗人與中國人有什麼區別 瀏覽:613
越南女人怎麼吃豬血 瀏覽: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機票多少錢 瀏覽:426
哪個葯店買伊朗白斑膏 瀏覽:768
義大利披薩怎麼捏邊 瀏覽:150
遨遊中國倒車鏡怎麼放大 瀏覽:843
為什麼印尼不入侵東帝汶 瀏覽:232
中國為什麼噴子那麼多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