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義大利威尼斯的獨特地形
威尼斯(venice)
是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有統計顯示,1957年威尼斯的常住人口為17.4萬,而2009年10月份剛剛公布的常住人口總數還不到6萬,達到歷史最低水平)。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島城」「橋城」「水城」之稱。
㈡ 義大利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緯36°28′~47°6′,東經6°38′~18°31′之間。其領土包括阿爾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區,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其他的許多島嶼。亞平寧半島占其全部領土面積的80%。義大利陸界北部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80%國界線為海界。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
較大湖泊有加爾達湖、特拉西梅諾湖馬焦雷湖、科摩湖等。
義大利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根據義大利各地不同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全國分為以下三個氣候區:南部半島和島嶼區、馬丹平原區和阿爾卑斯山區。這三個區的氣候各有不同的特點。
南部半島和島嶼地區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氣候,大西洋氣團占優勢,夏季為熱帶氣團,冬季為溫帶氣團。義大利南部1月份平均氣溫為2~10℃,7月為23~26℃。巴丹平原屬於亞熱帶和溫帶之間的過渡性氣候,具有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氣壓較低,氣候潮濕。在米蘭、博洛尼亞帶,冬季常有大霧籠罩,有時下雪。巴丹平原區夏季較熱,冬季較冷,1月份平均氣溫為2~4℃,7月份20~24℃。阿爾卑斯山區是全國氣溫最低的地區,冬季下雪較多月份平均氣溫為-12℃~1℃,7月份為4~20℃。阿爾卑斯山區的氣候有明顯垂直分布的特點,隨著地勢的增設,氣溫逐漸下降。在阿爾卑斯山麓的湖區地帶,由於高山擋住了來自北歐的寒流,加上湖水的調節作用,故氣候溫和。在西北部的利古里亞大區,由於山地和海水的影響,氣候十分宜人。熱那亞1月份平均氣溫為7℃,該區可種植各種南方作物,如橄欖、葡萄、柑桔和桃。這一地區奇花異草很多,聖雷莫是義大利有名的花卉中心,當地人種植的各種鮮花每年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㈢ 義大利的地形特點有何優勢
義大利位於地中海沿岸,東、西、南三面被地中海包圍,由北部的阿爾俾斯山把它與歐洲大陸分開。由於地形狹窄,宛如一隻長靴子插入地中海,故又被稱為「靴國」;義大利承歐、亞、非三大洲交匯處,其領土最南端幾乎接近非洲大陸海岸,北部與法國、瑞士、奧地利毗鄰,東北部與克羅埃西亞接壤;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像一個弧形的屏障,橫亘在整個義大利的北部,與上述國家隔開;義大利的東、西、南三面臨海,東面亞得里亞海與斯洛維尼亞相望,東南長靴形角處外面是愛奧尼亞海,西面從北至南是利古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這些內海都是地中海的組成部分,亞平寧半島和西西里島一起,幾乎把浩瀚的地中海分成兩個相等的部分;這兩個相等部分把大約150公里寬的突尼西亞海峽連接起來,西西里島南面是馬爾他海峽,瀕臨地中海中的島國馬爾他,義大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不僅是歐洲的南大門、歐亞非三大陸的橋頭堡和跳板。
由於三面為地中海所包圍,北部又有天然屏障阿爾俾斯山阻擋住冬季寒流對半島的影響,所以義大利氣候呈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溫和宜人;冬天暖和多雨,降水量多,夏天涼爽少雲。地中海型氣候、充沛的雨水與充足的陽光,孕育出義大利酒的優良特性及其獨特風味。因此,義大利一年四季陽光明媚,鳥語花香,鮮花盛開,水果新鮮;義大利充足的陽光、宜人的氣候和美麗的海灘每年為義大利國庫「候」進成千上萬的遊客和上億的美鈔。
㈣ 義大利的自然環境特點
義大利的自然環境特點
有比較長的海岸線;多火山地震的國家;有豐富的火山地震景觀旅遊資源;多山地的國家;河流落差比較大。
義大利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Alpi),中部有亞平寧山脈。北部有波河平原,土壤肥沃農業發達。
義大利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根據義大利各地不同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全國分為以下三個氣候區:南部半島和島嶼區、馬丹平原區和阿爾卑斯山區。這三個區的氣候各有不同的特點。
㈤ 義大利東瀕什麼海西瀕什麼海北靠什麼山脈位於什麼半島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東臨亞得里亞海,西臨地中海,北靠阿爾卑斯山脈,位於亞平寧半島。
義大利地形以山地為主,位於板塊交界地帶,多火山。義大利大部分地區屬於地中海氣候,雨熱不同期,對農業生產不利。
㈥ 義大利羅馬的地形特徵
義大利首都、第一大城。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東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區跨台伯河兩岸,架有橋梁24座。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3萬(1989)。古代羅馬的發源地。約公元前二千年初,羅馬人從東北移居於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紀築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羅馬城。公元756-1870年為教皇國的首都,1870年義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為義大利首都(教皇國退至梵蒂岡)。工業有食品、紡織、機械、印刷、化工、電子和塑料等。義大利電影工業的主要中心。西北沿海的奇維塔韋基亞為其主要港口。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占城區面積40%的古羅馬城多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如弗拉維安半圓形劇場、科洛西姆大斗獸場、大雜技場、潘提翁神廟、戴克里先公共浴場等)和藝術珍品。城西北的梵蒂岡為羅馬教廷所在地。有教堂、宮殿、博物館、大學(建於1303年)、科學院和圖書館等。
羅馬位於義大利半島南北方向有座亞平寧山脈,把義大利半島分成了東西兩部分,亞平寧山脈旁邊,有一條台伯河,羅馬位於台伯河流入地中海的海拔最低30公里處。
羅馬位於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羅馬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紀20~50年代建成,是擁有摩天大樓的現代化雷鋒城市。羅馬教廷所在地梵蒂岡位於古城區西北角。羅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在羅馬古都遺址上,矗立著帝國元老院、凱旋門、紀功柱、萬神殿和大競技場等世界聞名的古跡;這里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精美建築和藝術精品。
羅馬氣候溫暖,四季鮮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遊的季節。
㈦ 你認為義大利的地理位置優越嗎
義大利位於地中海沿岸,東、西、南三面被地中海包圍,由北部的阿爾俾斯山把它與歐洲大陸分開。由於地形狹窄,宛如一隻長靴子插入地中海,故又被稱為「靴國」;義大利承歐、亞、非三大洲交匯處,其領土最南端幾乎接近非洲大陸海岸,北部與法國、瑞士、奧地利毗鄰,東北部與克羅埃西亞接壤;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像一個弧形的屏障,橫亘在整個義大利的北部,與上述國家隔開;義大利的東、西、南三面臨海,東面亞得里亞海與斯洛維尼亞相望,東南長靴形角處外面是愛奧尼亞海,西面從北至南是利古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這些內海都是地中海的組成部分,亞平寧半島和西西里島一起,幾乎把浩瀚的地中海分成兩個相等的部分;這兩個相等部分把大約150公里寬的突尼西亞海峽連接起來,西西里島南面是馬爾他海峽,瀕臨地中海中的島國馬爾他,義大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不僅是歐洲的南大門、歐亞非三大陸的橋頭堡和跳板,還是義大利境內兩個主權袖珍國,聖馬利諾共和國和梵蒂岡教皇國的棲歇地,這兩個國家的面積為61平方公里。義大利不僅是個半島國家,而且也是名副其實的山國和島國,山地和丘陵占國土面積的80%。亞平寧半島周圍的大島嶼有西西里島和撒丁島,在其地中海海域內,小島嶼星羅棋布;亞平寧半島北部是阿爾卑斯山山脈,在法、意邊境的阿爾卑斯山山脈上有歐洲的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而亞平寧山脈自北朝南斜穿整個半島。
㈧ 義大利的自然環境特點
1:位於亞平寧半島,地形山地丘陵較多,地形較為崎嶇。
2: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
3:植被以亞熱帶硬葉林植物為主。
4:河流徑流量不大,流程短,流域面積小。
㈨ 義大利的地形特徵
301333平方公里。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以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80%國界線為海界。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全境4/5為山丘地帶。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中部有亞平寧山脈。意、法邊境的勃朗峰(Monte Bianco)海拔4810米,居歐洲第二;有著名的維蘇威火山和歐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po)。較大湖泊有加爾達湖(Lago di Garda)、馬焦雷湖(Lago Maggiore)、科摩湖(Lago di Como)等。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