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義大利的新興工業區是在中部和東北部嗎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 位於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以農業經濟為主。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利用當地及國內外有利條件,這里迅速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區。 其中的工業小區雖然很分散,規模很小,但是每個小區生產一種或兩種產品,並使之在義大利甚至歐盟都占絕對重要地位。 與傳統工業區相比,義大利新興工業區有以下特點。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以雇員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為主。 ●以輕工業為主。 ●生產過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實行家庭包工。 ●資本集中程度低,當地主要行業往往包括數百個中小企業。 ●工業大多分散在小城鎮,甚至農村,成為「分散型工業化」地區。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以中小企業集聚的工業小區為獨特的發展模式。普拉托靠近文化名城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眾多工業小區之一。可以看出,普拉托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以毛紡業為生產的中心內容,形成了一個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的生產一銷售一服務一信息網路。它們在獨立經營、密切協作的基礎上,實現了規模經濟生產。
滿意請採納
2. 義大利的歷史、地理、人文情況!!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大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組成。義大利在北方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包圍著兩個袖珍國——聖馬利諾和梵蒂岡。全國劃分為20個行政區,共103個省,8088個市(鎮)。首都羅馬。其服務業、旅遊業及對外貿易尤為發達。國內各大區經濟差距較大,南北差距明顯。義大利因其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為數眾多的人類文化遺產而被稱為美麗的國度。義大利是世界上高度發達國家之一,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
義大利全稱「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西與法國,北與瑞士,奧地利,東與斯洛維尼亞接壤,東西南三面臨亞得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都是地中海的子海)。 義大利古時稱過「艾諾利亞」「艾斯佩利亞」「威大利亞」,後因語言變化「威」音變「意」,即稱「 義大利義大利亞」,意為「小牛生長的樂園」。又有人說,「義大利」名稱是由該國一個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的。義大利為羅馬帝國的發祥地。2至3世紀為古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版圖遍及整個地中海沿岸。14至15世紀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此後幾經分裂和外族入侵。1861年成立王國。1870年實現統一,建成義大利王國。1946年6月2日正式命名為「義大利共和國」。 關聯歷史: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德國、義大利的統一,改變了維也納體系的歐陸均勢。 工業主要集中在北部,有米蘭,都靈,熱那亞的三角地區。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機械·化學·電子·紡織等。都靈是汽車城,米蘭是化學工業基地,熱那亞為造船工業。東部和中部,新興工業區,以中小企業集聚,多輕工業。南部西西里島以煉油工業為主,石油從北非·中東進口,塔蘭托建立在南部港口基礎上,便於進口鐵礦石和產品向國際市場輸出。 旅遊業發達,旅遊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旅遊業營業額達150萬億里拉(約合714億多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凈收入約53萬億里拉(約合252億多美元)。對外貿易是義大利經濟的主要支柱,外貿連年順差,是繼日本、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大貿易順差國。進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為主,出口以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皮鞋、金銀首飾等輕工產品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在歐洲,進出口主要對象為歐盟和美國以及東亞和拉美地區。主要旅遊城市是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
義大利主要是義大利人,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 如果有人打噴嚏,旁邊的人馬上會說:「薩路德(SALUTE)!(祝你健康)」。另外,當著別人打噴嚏或咳嗽,被認為是不禮貌和討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馬上對旁邊的人表示「對不起」。據說是因為歐洲曾有過因重感流行而置死人命的先例,感冒在義大利人眼中也如洪水猛獸般恐怖,因為旁邊的人馬上會說:「薩路德(SALUTE)!(祝你健康)」。 義大利人熱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在正式場合,穿著十分講究。見面禮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對長者、有地位和不太熟悉的人,要稱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和榮譽職稱;在就餐、乘車、乘電梯等情況下,都會讓女士先行。和義大利人談話要注意分寸,一般談論工作、新聞、足球;不要談論政治和美式橄欖球。義大利人忌諱交叉握手,忌諱數字「17」。 在義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義大利人的守時和集體觀念相對就差一點,宴會遲到20分鍾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義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燴水果、喝酸牛奶的習慣。酒特別是葡萄酒是義大利人離不開的飲料,不論男女幾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時,也要摻上一些酒。 義大利人忌諱菊花。 義大利的婚喪嫁娶習俗,與歐洲其他國家相似,儀式多與宗教儀式相關。義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經過訂婚(交換訂婚戒指)、結婚(分為民政和教堂婚禮)兩道儀式,3月、4月是義大利青年選擇結婚高峰期。義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許離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決後,義大利人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義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內。 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最近的優勝者因赤腳跳快速旋轉的塔蘭台拉舞而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在比賽中勝出)。
3. 義大利最重要的城市是哪一座
佛羅倫薩(FIRENZE)該城市是義大利中部的一座古城,托斯卡納大區首府,位於阿爾諾河兩岸的盆地之中,四面環山。它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一座文化及藝術古城吸引大量遊客。人口95.1萬。它的歷史可追溯到特魯里亞時代,後來被羅馬人佔領,公元前一世紀,凱撒大帝將該城命名為佛羅倫蒂亞。1115年成為獨立的城邦。15世紀梅迪契家族統治該城,進入強盛時期。1530年查理5世創建了佛羅倫薩公國,並於1569年改為托斯卡納大公國。在義大利統一時期,曾一度是義大利王國首都(1865-1871)。十五世紀是該城的輝煌時期,文苑萬紫千紅。在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許多享有盛名的藝術家,如詩人但丁、作家薄加丘、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畫家喬托、波蒂切利、達芬奇、拉斐爾、提香及雕塑家米凱朗傑羅等都留下了不朽的著作。現在在該城有「烏菲齊畫廊」、「比蒂宮」、「學院畫廊」、「國家博物館」等,展出無數件藝術珍品。因此,佛羅倫薩被稱之為歐洲的藝術明珠。該城除了旅遊事業相當發達之外,服務業是也是它的主要經濟來源。它也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商業城市,以工藝品而聞名,尤其是金銀首飾。主要工業有紡織、服裝、重型機械、精密儀器、化工及醫葯等。
4. 義大利第四大城市是哪個城市
1,羅馬 Roma
2,米蘭 Milan
3,那不勒斯 Naples
4,都靈 Turin
都靈 Torino
一、簡介
都靈是義大利的大工業中心之一,皮埃蒙特區首府。位於波河上游谷地,海拔243米。人口約103.5萬。冬溫夏熱,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冬春降水較多,且多山谷風。而因為義大利三分之一的巧克力製造工廠位於皮埃蒙特,這座古老的城市被成為義大利最甜的地方,享有巧克力之都的美名。每家巧克力店都有獨有的巧克力和可可醬製作技巧,最經典的是姜杜約多可可榛子粉巧克力(Gianja)、普拉莉納夾心巧克力(Pralina)。都靈舉辦了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發展迅速,尤以汽車製造業聞名於世。現為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多大型的現代化企業。義大利的汽車城,也是歐洲最大的汽車產地,產量佔全國的90%。菲亞特汽車公司產量居全國之冠。在阿爾卑斯山脈廉價水電基礎上,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 ,有發動機、機床、電子、電器、化學、軸承、飛機、精密儀器、儀表以及軍火工業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意、德重要的軍火製造中心。電力煉鋼業較發達。附近的伊夫雷亞市是打字機和電子計算機的生產中心 。橡膠、造紙、皮革、印刷等工業重要。所產巧克力和各種葡萄酒著名。
都靈交通運輸發達,是通往勃朗峰(法、意邊境)與大聖伯納德隧道(意、瑞邊境)的交通樞紐。有鐵路、公路通國內各主要城市以及法國的里昂、尼斯和摩納哥。有國際機場和直升飛機場。古老的文化藝術城市。城區多廣場,多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藏和建築古跡 。有聖喬瓦尼巴蒂斯塔教堂、瓦爾登西安教堂等以及豪華的宮殿 。沿波河左岸多公園。設有歷史、藝術博物館。還有創立於1405年的都靈大學、多所理工科高等院校和國家約瑟夫·弗迪音樂學院 ,以及現代科技研究實驗中心。
二、歷史
都靈始建於羅馬帝國時期,為軍事要地。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曾為自治城市國家。1720年為撒丁王國都城。拿破崙戰爭中被法國佔領。1861至1865年是義大利王國首都。19世紀末為西北部重要的輕工業中心。其歷史中心保存著大量的古典式建築和巴洛克建築,常年都有數不盡的節日和慶典。都靈還是義大利北部的經濟重鎮和商業中心,1889年喬萬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在都靈創建了菲亞特公司。這個城市幽靜的街巷還曾深深吸引了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Nietzsche)和大預言家諾查丹瑪斯(Nostradamus),而耶穌裹屍布之謎更是令無數世人為之著迷。
5. 義大利的前三大城市是哪三個
義大利的前三大城市是:羅馬、米蘭、都靈
一、羅馬
義大利首都羅馬是有著輝煌歷史的歐洲文明古城,天主教中心,羅馬教廷所在地,前羅馬帝國首都。由於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並有悠久的歷史,故被稱為「七丘城」和「永恆之城」。
羅馬位於亞平寧半島中部的台伯河畔,總面積為1507.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08平方公里。羅馬市現由55個居民區組成,羅馬市是義大利最大的城市。
二、米蘭
米蘭,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大區首府,前西羅馬帝國首都,涵蓋9個省,272個市,是義大利最大的大都市和歐洲及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是義大利的經濟引擎,經濟首都。
三、都靈
都靈是義大利第三大城市,大工業中心之一,皮埃蒙特區首府。位於波河上游谷地,海拔243米。人口約103.5萬。冬溫夏熱,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冬春降水較多,且多山谷風。
現為義大利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多大型的現代化企業。歐洲的電力煉鋼和電子加工中心之一。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有發動機、機床、電子、電器、化學、軸承、飛機、精密儀器、儀表以及軍火工業等。
(5)義大利輕工業在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義大利地理環境: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其領土包括阿爾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區,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其他的許多島嶼。亞平寧半島占其全部領土面積的80%。
義大利陸界北部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80%國界線為海界。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
自然資源:
義大利自然資源貧乏,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等能源和大理石、粘土、汞、硫磺以及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礦產資源。
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只能滿足一小部分國內市場需求,75%的能源供給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進口。義大利傳統重要可再生能源為地熱和水力,地熱發電量為世界第2僅次美國,水力發電為世界第九。
6. 介紹以下義大利的城市都靈
都靈是義大利第三大城市,大工業中心之一,皮埃蒙特區首府。位於波河上游谷地,海拔243米。人口約103.5萬。冬溫夏熱,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冬春降水較多,且多山谷風。而因為義大利三分之一的巧克力製造工廠位於皮埃蒙特,這座古老的城市被成為義大利最甜的地方,享有巧克力之都的美名。每家巧克力店都有獨有的巧克力和可可醬製作技巧,最經典的是姜杜約多可可榛子粉巧克力、普拉莉納夾心巧克力。都靈舉辦了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發展迅速,尤以汽車製造業聞名於世。現為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多大型的現代化企業。義大利的汽車城,也是歐洲最大的汽車產地,產量佔全國的90%。菲亞特汽車公司產量居全國之冠。在阿爾卑斯山脈廉價水電基礎上,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 ,有發動機、機床、電子、電器、化學、軸承、飛機、精密儀器、儀表以及軍火工業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意、德重要的軍火製造中心。電力煉鋼業較發達。附近的伊夫雷亞市是打字機和電子計算機的生產中心 。橡膠、造紙、皮革、印刷等工業重要。所產巧克力和各種葡萄酒著名。 都靈交通運輸發達,是通往勃朗峰(法、意邊境)與大聖伯納德隧道(意、瑞邊境)的交通樞紐。有鐵路、公路通國內各主要城市以及法國的里昂、尼斯和摩納哥。有國際機場和直升飛機場。古老的文化藝術城市。城區多廣場,多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藏和建築古跡 。有聖喬瓦尼巴蒂斯塔教堂、瓦爾登西安教堂等以及豪華的宮殿 。沿波河左岸多公園。設有歷史、藝術博物館。還有創立於1405年的都靈大學、多所理工科高等院校和國家約瑟夫·弗迪音樂學院 ,以及現代科技研究實驗中心。 二、歷史 [編輯本段] 都靈始建於羅馬帝國時期,為軍事要地。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曾為自治城市國家。1720年為撒丁王國都城。拿破崙戰爭中被法國佔領。1861至1865年是義大利王國首都。19世紀末為西北部重要的輕工業中心。其歷史中心保存著大量的古典式建築和巴洛克建築,常年都有數不盡的節日和慶典。都靈還是義大利北部的經濟重鎮和商業中心,1889年喬萬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在都靈創建了菲亞特公司。這個城市幽靜的街巷還曾深深吸引了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Nietzsche)和大預言家諾查丹瑪斯(Nostradamus),而耶穌裹屍布之謎更是令無數世人為之著迷。 三、文化 [編輯本段] 都靈的過去和歷史始於薩沃伊王朝,都靈是最美麗,但卻不易旅遊而聞名於世的義大利城市,它將古老與現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都靈洋溢著強烈的歐洲精神,並被一種北歐和地中海文明之間的平衡氣氛所繚繞。在這樣一種獨特的都市化氛圍中,隱藏著羅馬式的本源,在好幾個世紀(十二到十九世紀)中,這里曾是公爵們的中心城市,隨後曾是薩沃伊王國的領地,人們可以在這里看到博物館、宮殿、紀念碑和教堂,漫步在市幾公里的拱穹下,上訪時有爍爍閃光的玻璃構成的柱廊(這里一些傳統的歷史商店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他們的常客中有包括像已故菲亞特前總裁阿涅利在內的許多名人),品嘗著古老的咖啡,沉浸在懷舊的氣氛當中,享受這里遠近聞名的美食。 然而今天,人們來到都靈的主要目的則是為了工作。到了都靈的囟門火車站之後,距離不遠處就是歷史文化中心。在這里,人們很容易發現像安托內利尖塔(Mole Antonelliana)(全城的最高處,現在是電影博物館的所在地)、雅緻的聖·卡羅廣場(San Carlo)、卡斯特羅廣場(Castello)和維多利亞·威尼托廣場(Vittorio Veneto)這樣的名勝古跡,參觀收藏豐富的埃及博物館、薩沃伊家族畫廊、皇室兵器收藏館、阿布魯茲的公爵山博物館,在這些地方都可以找到非常罕見和獨特的收藏品;另一個就是建於1491年的都靈杜奧莫教堂和堂內名畫《最後的晚餐》的復製品。這里還有義大利獨一無二的火炮博物館,博物館是在城市防禦結構的地下被發掘出來的,於1860年後被拆除。都靈還擁有藝術珍寶豐富的古老教堂和宮殿,都靈大教堂中的瓜里尼小教堂(Guarini),與而是世界末毀於大火,這里保留著包耶穌屍體的床單(著名的都靈裹屍布),皇宮和後宮,華倫天奴公園和波河的河岸,沿著一座綠色山丘流動的波河穿越著這座古老的城市。 由於都靈便捷的地理位置,使得人們非常方便前往阿爾卑斯山脈的瓦萊奧斯塔段進行遠足,這里四季氣候宜人、風景優美,歷史藝術氣息濃厚。如果有機會徜徉在蘭格(Langhe)或孟菲拉多(Monferrato)的葡萄園中,那將會是一種令人無法忘懷的經歷,尤其如果你可以在那裡飽餐一頓美食並品嘗這里美味的葡萄酒的話,那種感覺簡直妙不可言。不要忘記看看那些美麗而庄嚴的歷史中心,比如薩盧佐(Saluzzo)和齊耶利(Chieri)的歷史中心,或是參觀一下那裡的藝術紀念館,如斯塔法爾達(Staffarda)修道院。還有一些值得一去的地方包括蒙維佐(Monviso)山谷和都靈周邊的山谷(蘭佐(Lanzo)和蘇薩(Susa)),還有諾瓦萊薩(Novarese)的前阿爾卑斯山湖(奧爾達湖(Orta)和馬吉奧雷湖(Maggiore))。在瓦爾塞西婭(Valsesia),自然與藝術輝煌的和諧可能是獨一無二的,這里的平原通向蒙特·羅薩岩壁(Mente Rosa)。 四、建築 [編輯本段] 游覽都靈歷史中心的最佳方式莫過於步行。主要街道的兩旁排列著一條條優雅的拱廊,漫步其間,實在是無比愜意。 漫步宮殿組成的街區 聖卡羅廣場(Piazza San Carlo)四周的建築組成了一個美不勝收的城市建築群。南邊的聖卡洛教堂(S.Carlo)和聖克里斯 蒂納教堂(S.Cristina)對稱地坐落在羅馬街(via Roma)的兩邊。廣場的中央佇立著著名的雕像《銅馬》,這是馬羅凱蒂於1838年為頌揚埃馬努埃萊·菲利貝托(Emanuele Filiberto)而創作的騎馬雕像。 安托內利尖塔(Mole Antonelliana)是都靈的標志性建築,如今是電影博物館的所在地。登上塔頂,都靈的美景盡收眼底。 科學協會宮(Palazzodell'Accademiadelle Scienze)這座始於17世紀的宮殿內有埃及博物館和薩包達美術館,美術館展出薩瓦家族的藝術珍藏,有漢斯·梅姆林(耶穌受難)以及倫勃朗(熟睡的老人)。 里尼亞諾宮(Palazzo Carignano)是巴洛克大師瓜里尼的作品。實現義大利統一並成為義大利第一位國王的維托里奧·埃馬紐埃爾二世就是在座宮殿內出生的。 薩沃王宮(Palazzo Reale)就是都靈王宮,建於17世紀義大利最著名的建築之一。宮殿為巴洛克式王宮,宮內金碧輝煌,各種裝飾應有盡有,奢華無比! 穿過拱廊看歌劇 卡斯泰洛廣場(Piazza Castello)是都靈的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都靈的王宮(Palazzo Reale)坐落在廣場的一側,幾條拱廊緊挨著廣場,拱廊後面是久負盛名的皇家劇院(Teatro Regio)。都靈的主要街道都從這里呈輻射狀延伸出去,王宮內有皇家軍械庫,裡面收藏著從13世紀至20世紀的兵器。著名的大教堂里供奉著都靈的保護神聖約翰,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圓形禮拜堂保存著舉世聞名的「都靈裹屍布」。 維托里奧·韋內托廣場(Piazza Vittorio Veneto)建於19世紀,從這里可以望見都靈市郊風光旖旎的山丘。廣場的地面向河邊順勢而下,由拿破崙下令修建的維托里奧·埃馬紐埃爾一世橋橫跨河上,河對岸的聖母教堂展示著新古典風格的優雅線條。 都靈每年有數不勝數的圖書展、音樂展,還有著名的喬萬尼電影節,世界大戰之前,都靈一直是義大利電影工業的中心。這里也是RAI交響樂團的所在地。運氣好的話,你還能在皇家劇院聽一場歌劇。 五、美食 [編輯本段] 喜歡購物的遊客到這里可以過一把癮了。羅馬街(via Roma)的兩旁排列著一家家五光十色的奢侈品店,還有高貴優雅的San Federico購物廊。離這里不遠的via Cavour和via Maria Vittoria是藝術品愛好者和古董迷的天堂。viaLagrange街則是大飽口福的最佳去處,匯聚了都靈各種特色美食:agnolotti(肉餡餃子)巧克力甜點等。從卡斯泰洛廣場延伸出去的老街viaPo富有歷史氣息,而via Garibaldi街熱鬧繁華,是歐洲最長的步行街之一,充滿休閑氣氛。 都靈的餐館集中在市中心以及波河岸上,而且中餐館不少,據說是「中國南方菜系」,理論上適合廣州人口味,但都靈人介紹說,所謂的中餐已經改造成義大利口味,所以不如選擇當地美食。在都靈,你可以嘗試各種美食,但飯前喝開胃酒才是一個真正不能夠放棄的程序。一般來說,到晚上七點半左右,都靈的酒館中就差不多聚集了全城的人,處處人滿為患,喝酒、吃點心、聽音樂甚至有的酒吧是電影主題吧,還有ELENA咖啡館曾經是尼採的必到之地。喝開胃酒是個快樂的程序。一般的開胃酒是2到3歐元起售,包括自助點心,7歐元起售。 六、活動 [編輯本段] 周六的早晨和每個月的第二個周日有一個活動不可錯過——都靈傳統的跳蚤集市(Balòndela Porta Palazzo),從1856年一直延續到今天!
7.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的區位優勢是什麼
1.義大利新、老工業分布位置特點 2.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機遇及其條件 4.工業小區的含義及模式。 對於以上問題, 1.分布位置及形成原因 義大利的老工業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以米蘭、都靈、熱那亞最為發達,是義大利的「工業三角地帶」,全國的經濟中心,主要工業以傳統工業為主,有汽車、造船、紡織、冶金、化學等部門。義大利的新興工業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北部。這里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以農業經濟為主,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他們充分利用這里的區位優勢及國內外有利條件,迅速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區。為了同西北部的傳統工業區和至今工業化尚未得到普及的南部加以區別,人們把義大利的新興工業區稱為「第三義大利」。 2.發展機遇及條件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傳統上是農業、旅遊業和輕工業生產區,工業組織鬆散、設備落後、手工作坊。70年代以後,西北地區傳統工業受到沖擊,出現衰退,而這里由於具有廉價的勞動力、眾多的中小企業和較好的社會、文化教育環境,形成了許多專業性較強的、內部經濟聯系密切的、由中小企業組成的工業小區,使得經濟蓬勃發展。 以後,又由於政府的大力支持、義大利經濟高度開放。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漲價、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等條件和機遇(如課本圖5.37),使得這里迅速發展成了一新興工業區。 以上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其中,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先決條件,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和國內經濟的高度開放是經濟保障,而原料和能源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使新興工業選擇了低能耗、污染小的輕工業。新興工業區的工業,正是以輕工業和傳統輕工業為主,主要有紡織業、服裝業、製鞋業、陶瓷業、木工機械、食品業和自動化設備等工業,它們都分散在眾多的工業小區內。 3.新興工業區的特點 從以上的分析中則可了解到,它與傳統工業區相比,具有明顯的差別。為了便於更方便地了解,我列出下表對其進行比較(如下表)。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與傳統工業區對比新興工業區傳統工業區生產規模中小型企業為主 大型企業為主 主要工業部門輕工業重工業生產過程分散集中資金集中程度低高工業分布分散集中從以上表格中,可明顯地看出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優勢條件。
8. 義大利第四大城市是哪個城市
都靈(TORINO)皮埃蒙特大區首府。這座義大利最重要的工業、商業及文化都市座落在波河的左岸,海拔239米,人口230萬。都靈是一座歷史名城,最早是加利塔烏里尼的中心,是羅馬的一座城市,後來成為倫巴底公國的首府。於1713年成為撒丁王國的首都,1865年又成為義大利王國的首都。該城擁有大量的古跡及歷史建築。最著名的有中世紀的瑪達馬宮,建於13、14世紀的城堡等。都靈市工業發達,與米蘭、熱那亞構成了義大利工業三角地帶。義大利最大的私營企業菲亞特汽車製造廠就設在都靈,整個城市的經濟在它的帶動下不斷發展。文化機構:都靈大學,理工學院,博物館,畫廊,伽利略國家電子研究院等。
9. 地理:分析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的分布特點,並說明其特點
分布:
義大利的老工業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以米蘭、都靈、熱那亞最為發達,是義大利的「工業三角地帶」,全國的經濟中心,主要工業以傳統工業為主,有汽車、造船、紡織、冶金、化學等部門。義大利的新興工業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北部。這里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以農業經濟為主,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他們充分利用這里的區位優勢及國內外有利條件,迅速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區。為了同西北部的傳統工業區和至今工業化尚未得到普及的南部加以區別,人們把義大利的新興工業區稱為「第三義大利」。
特點:
與傳統工業區相比,具有明顯的差別。為了便於更方便地了解,我列出下表對其進行比較(如下表)。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與傳統工業區對比
新興工業區
傳統工業區
生產規模
中小型企業為主
大型企業為主
主要工業部門
輕工業
重工業
生產過程
分散
集中
資金集中程度
低
高
工業分布
分散
集中
10. 義大利的地理位置,海陸位置,飲食文化,半球位置,主要工業,地勢,屬於什麼氣候。盡量簡短一些,好的追加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大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組成。義大利在北方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
義大利的飲食文化受到幾個世紀的政治及社會改變的影響,歷史可以追溯至4世紀。新大陸的發現對於義大利料理產生重大的影響,一些蔬菜因此可以取得,其中包括蕃茄、馬鈴薯、玉米及辣椒。不過現代義大利料理的核心架構直到18世紀後才逐漸發展出來。
許多義大利料理及成分因不同的區域而有所變化。但是許多區域性的料理逐漸散播到國外,因此產生不同的變化。起司與葡萄酒是義大利料理重要的一環,並隨著不同的變化及葡萄酒定級規則(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在不同的地區及國家扮演不同的角色。咖啡(特別是濃縮咖啡)在義大利飲食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比薩餅、意式麵食及調味飯都是聞名世界各地的義大利料理。
義大利的氣候相當多樣,有些地區的氣候可能會與地中海型氣候相去甚遠。義大利北部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濕潤副熱帶氣候 (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例如都靈、米蘭及波隆納等地。利古里亞的沿海地區及大部分佛羅倫薩南方的義大利半島地區都是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半島沿海地區的氣候會隨著海拔及地勢的改變而大幅變化。高海拔地區在冬季時呈現寒冷、濕潤及多雪的氣候。海岸地區冬季溫暖,而夏季通常是相當乾燥,地勢較低的谷地在夏季是相當炎熱的。
工業主要以加工工業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賴外國進口,工業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國家參與制企業比較發達,義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億噸左右,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產量居歐洲第二;塑料工業、拖拉機製造業、電力工業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國營財團掌握著經濟命脈,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約佔1/3,經營范圍涉及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部門。中小企業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近70%的國內生產總值由這些企業創造,因此被世人稱為「中小企業王國」。在製革、製鞋、紡織、傢具、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電子工業等部門均占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勞動力安排富於伸縮性和產品出口的比例大等優點。以家庭式微型企業為主的「地下經濟」十分繁榮,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農業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0%。義大利旅遊資源豐富,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文物古跡很多,有良好的海灘和山區,公路四通八達,旅館多為中小型。主要旅遊城市是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
旅遊業發達,旅遊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旅遊業營業額達150萬億里拉(約合714億多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凈收入約53萬億里拉(約合252億多美元)。對外貿易是義大利經濟的主要支柱,外貿連年順差,是繼日本、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大貿易順差國。進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為主,出口以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皮鞋、金銀首飾等輕工產品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在歐洲,進出口主要對象為歐盟和美國。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