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為什麼不能將梵蒂岡合並

義大利為什麼不能將梵蒂岡合並

發布時間:2022-10-07 10:25:46

A. 二戰期間的法西斯義大利,為何沒將梵蒂岡給吞並

二戰的時候義大利沒有直接的吞並了梵蒂岡呢?原因是,留著梵蒂岡的作用比多一點領土的價值要大很多啊。要知道教皇從古至今都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最高信仰,在天主教徒的心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 為了區區彈丸之地,義大利出兵征伐梵蒂岡,那就是與全世界的天主教徒為敵,四面樹敵,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結果也是得不償失。而簽訂了條約後,雙方從敵對關系轉為友好,要知道,多個朋友怎麼也比多個敵人要好。

B. 被義大利包圍的「國中之國」梵蒂岡和聖馬利諾,為何不會被吞並

現如今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領土當然是越來越好了,但是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佔了不該占的土地,那麼當然也可能會遭受到其他國家的大計。很多人對義大利應該都不陌生,而且很多人每年都會去義大利旅行,而義大利會有一個最小的國家之一梵蒂岡,雖然梵蒂岡特別的小,但是也是主權國家,而且它的影響力和美國俄國一樣,是屬於世界級別的影響力。義大利如果想要吞並梵蒂岡的話,其實是得不償失的,恐怕也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在1870年以前,其實叫教廷不是在梵蒂岡,而是在羅馬,義大利為了實現國家的統一,想盡辦法收服了羅馬,但總得給教皇一個住的地方,所以義大利也就承認了教廷在凡蒂岡的獨立地位。而且我們要知道對於義大利的實力也是有限的,能夠同意羅馬就已經是萬幸了,如果想要再去偷窺梵蒂岡的領土,恐怕統一都是一個問題了。

而對於聖馬利諾來說,同樣也是屬於義大利的一個小國,而且他們那裡也是有自主權的一個國家,所以想要把聖馬利諾統一起來也是不可能的。對於義大利來說當然也是見好就收了。

C. 被義大利包圍的「國中之國」梵蒂岡、聖馬利諾,為何不會被吞並

因為聖馬利諾對義大利有恩,而梵蒂岡這個國家盡管面積與人口位於全球末位,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梵蒂岡在天主教的地位,使其在全球都能擁有堪比超級大國的影響力。因為梵蒂岡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該國的國家元首就是天主教皇,他不僅是是這個彈丸小國的最高統治者,還是全世界10多億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擁有著至高無上的「神權」。所以義大利自然不敢吞並梵蒂岡。

歷史上,在義大利的統一運動中,義大利就沒有「吃掉」聖馬利諾和梵蒂岡,鑒於梵蒂岡的巨大影響力和聖馬利諾人民的友好和智慧,現在就更不會了,這樣反而顯得義大利更大度和包容。再說了從面積上來講,聖馬利諾和梵蒂岡對於整個義大利半島來講,這「一村一鎮」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保留這兩個國中之國,對於義大利而言是錦上添花之舉,沒有任何害處,這樣的袖珍國家對義大利而言沒有任何威脅。

D. 義大利為什麼不吞並梵蒂岡

拉特蘭條約。

19世紀中葉,義大利逐漸統一。當時的義大利王國殺入羅馬城,教皇不得不退居梵蒂岡宮中。忌憚於教皇在全世界天主教徒當中的影響力,義大利政府軍不敢貿然進攻,勢單力薄的教皇也無法組織軍隊收復失地。雙方就這樣處於尷尬的膠著狀態。

後來還是那個臭名昭著的墨索里尼打破了這種沉默。墨索里尼上台後,為了尋求宗教勢力的支持,在1929年與教皇簽訂了《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岡從義大利獨立出去,成為永久中立國,不參與國際事務的紛爭。

簡介

公元6世紀,基督教獲得了羅馬城的實際控制權,教會的最高神職人員被尊為「教皇」或「教宗」,並在羅馬城的西北角修建了奢華的梵蒂岡宮殿。

公元8世紀,教皇的轄區遭倫巴德人入侵,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出兵義大利,打敗了倫巴德人,並將羅馬城和周邊領土送給了教皇,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丕平贈土」。

E. 梵蒂岡為何獨立多年來,沒有遭受過戰亂被義大利吞並

談起世界的宗教文化,不得不提中東地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佔領的耶路撒冷;但是,談起歐洲宗教文化,就不得不提歐洲小國梵蒂岡;或許很多人壓根都不知道梵蒂岡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梵蒂岡原屬義大利,後來獨立成為一個袖珍小國

到了近現代,義大利實現統一後,最初想收回梵蒂岡,因為當時的義大利政府認為梵蒂岡是國家固有的領土,不能以宗教的名義分裂國家領土,為此在義大利政府的威逼之下,當時的教皇在無奈之下,只能放棄了聖彼得大教堂而退到梵蒂岡宮廷中。

正當義大利政府准備接收梵蒂岡時,世界上的天主教徒紛紛聯名表示梵蒂岡是宗教凈土,義大利政府如果一意孤行,必將遭到全世界天主教徒制裁。於是,義大利政府接收梵蒂岡領土的計劃就被迫擱淺了。

F. 義大利為什麼不把梵蒂岡佔領

義大利不把梵蒂岡佔領的原因是:梵蒂岡是永久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梵蒂岡原為中世紀教皇國的中心。公元4世紀開始,羅馬城主教利用羅馬帝國的衰亡,乘機掠奪土地,6世紀時獲得羅馬城的實際統治權,稱為「教皇」。

早在公元4世紀,教皇康斯坦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

公元756年,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皇(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後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義大利境內成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直轄領土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以上。

1870年8月,羅馬爆發了反抗教皇政權的人民起義,義大利國王進駐羅馬,義大利完成統一,教皇權力被剝奪,並被迫退居羅馬城內西北角梵蒂岡。

1929年2月11日,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皇。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

G. 彈丸之地的梵蒂岡,為什麼沒有被義大利吞並呢

很多人都會好奇,作為世界上最小的城中之國,梵蒂岡為什麼沒有被強大的義大利吞並?

故事要從羅馬帝國說起。

雖然現在基督教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但在傳播的早期,它是被羅馬帝國定為邪教,並遭到舉國封殺的。

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後來,羅馬帝國的君主意識到,基督教宣傳的和平、友善,“左臉被打了右臉還要拿給他打”等觀念非常利於帝國的統治,於是把基督教立為國教,還把羅馬城裡的拉特蘭宮送給教會辦公。


至此,曾經繁盛一時的教皇國成為歷史,梵蒂岡翻開了歷史新的一頁。雖然只剩區區0.44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在全世界天主教徒心中,地位絲毫未減。

H. 梵蒂岡是一個領土面積很小很小的國家,卻沒有被吞並,有哪些歷史原因

相信對於歷史比較了解的人都知道,梵蒂岡是一個面積非常小的國家,但是在經過這么多年的歷史發展下來,梵蒂岡仍然沒有被吞並,那麼有哪些歷史原因造就了梵蒂岡在這么多年都能夠生存下來呢?接下來就來具體說一說。

所以說,梵蒂岡之所以能夠在這么多年都能夠生存下來,自然是和它的宗教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宗教信徒本身就是非常的忠誠,所以自然如果有國家想要吞並梵蒂岡的話,是會遭到很多的基督教徒的反對,那樣子肯定就會帶來一定的內亂以及和其他國家的抗爭。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為什麼不能將梵蒂岡合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什麼工廠 瀏覽:296
英國的網購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203
義大利的葯店不賣葯為什麼 瀏覽:221
印尼地震對人有什麼影響 瀏覽:618
印度女人來月經都怎麼辦 瀏覽:319
義大利語很棒怎麼發音 瀏覽:274
印度海關哪裡有 瀏覽:592
義大利cb是什麼牌子好 瀏覽:464
打兩針疫苗回中國還要隔離多久 瀏覽:773
英國功放音樂革命怎麼樣 瀏覽:232
中國人在韓國如何發展 瀏覽:817
伊朗藏紅花怎麼服用 瀏覽:216
印度薯角怎麼吃 瀏覽:337
中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有 瀏覽:989
義大利的錫紙焗鰻魚怎麼做 瀏覽:260
中國哪個地方口腔好做 瀏覽:860
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什麼氣候 瀏覽:625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93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61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