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缺物質不缺裝備的義大利,為何二戰期間戰鬥力那麼弱
義大利雖然作為二戰法西斯軸心三國之一,但戰場表現實在讓人大跌眼鏡,主要由於希特勒率領的納粹德軍和軍國主義日本的強悍表現,對比之下使得義大利自慚形穢。義大利軍隊在二戰當中搞出了不少笑話,比如說自己的海軍艦艇居然把自己的空軍元帥打下來了,因為撬不開彈葯箱舉手投降,沙漠裡面煮通心粉等等。義大利在1943年11月份就投降了,是三大軸心國裡面最早投降的。所以給人們一種印象,義大利太慫了。
但如果戰爭威脅到了義大利士兵生命的話,他們也會爆發出強悍的生命力,最突出的表現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當中。納粹軍隊已經被蘇軍打敗,准備後撤,蘇軍在頓口布下了口袋陣。基本上沒有軍隊可以從這個口袋陣突圍成功,而義大利一支軍隊硬生生憑借著拼刺刀撕開了一條口子,4千人突圍成功。又如在北非戰場,義大利軍隊把英國的第二十二裝甲師打得丟盔棄甲,也是可圈可點的。
② 二戰中義大利和日本的坦克為什麼都那麼差,誰更差
最根本最主要的是作戰理念的不同.
坦克一戰才出現,二戰時才形成裝甲群,要運用這種新兵器代替舊兵器,必然要打破傳統,發展成熟的坦克裝甲實戰理論,才能裝備部隊.說到這個理論研究,不是講講那麼簡單.這短短二十多年,又豈止意日沒轉換過來?還有波蘭等.
1。
你說「日本資源匱乏的小國,有鋼都去造軍艦了,沒好的造坦克」,我認為這種說法不適合。
日軍陸軍裝備比起歐洲是比較差的,就破擊炮和重機槍裝備的數量是遠遠不及歐洲軍隊。可他還比較自信,准確的說是自大。侵略中國前,日軍就與蘇聯打了一仗。開戰前,日軍是非常自信的,還請了世界著名媒體記者去觀戰,可打起來,敗的很慘。指揮蘇軍的名將朱可夫就指出,日軍機械化與步兵協同作戰水平太低,差不多是靠人海戰術,很難想像日軍的自信從何而來。簡單的說是日軍根本就沒有從以前的作戰理念轉換過來,還以為是同俄國沙皇軍隊1904年的那場戰爭,這時的蘇聯軍隊已經是機械化部隊。
要是日本意識到了坦克裝甲部隊的突襲,大縱深作戰以及高速機動能力,他能不大量裝備嗎?日軍的目標是很明確的,就是侵略中國。如果他優先發展陸軍裝甲部隊,形成戰鬥力,在中國馳騁,大規模機動,以中國的純步兵能抵擋的了嗎?如果真要是這樣,三個月滅亡中國,很有可能。因為以坦克的機動能力,與火力強度,中國政府根本就沒有時間調集步兵去應付。你們也知道,勇敢波蘭步兵與騎兵,在德國坦克面前只堅持了25天,歐洲強國法國也就堅持了44天。
上面說了,日本的部標是明確的,要征服中國。裝甲軍在中國戰場的重要性是巨大的,可他沒有去發展,他能造技術要求更高的軍艦,航母,卻不願大力投資去發展裝甲部隊,是他不想快速征服中國嗎?根本就是他沒有裝甲部隊相對於步兵的強大力量。說白了他就是作戰理念沒有進化過來。
所以,是日軍落後的作戰理念使日本坦克性能低下,是他放棄了在當時算先進的機械化作戰,以至坦克發展嚴重滯後。
另外,根據我以前微薄的了解提、一下,日軍進攻中國某城市(記不起來了)時,調來動了十幾輛坦克來支援步兵,路上報廢了幾輛,在戰場上因故障有損失了幾輛,結果能用上的就剩下大概5輛。
2。義大利的作戰理念的落後,我本人更清楚些,典型的傳統保守。
我看過《隆美爾傳》,隆美爾在非洲戰場,對義大利軍隊沒有半點希望,相反,還是個累贅。隆美爾說過,義大利軍人素質差,裝備落後,根本就沒有裝甲戰的想法,造了少輛的坦克也是輕型坦克,性能低下,不能適應非洲的環境。
3。到底是日本與義大利的坦克誰更差?
我想應該是日本的,日本用坦克基本上是掩護步兵進攻,給步兵擋子彈,去進攻城門,論機動性與火力,根本沒有威脅性。而義大利的坦克,雖然比起歐洲他國的坦克較差,但比起日本的坦克他的機動性要好,故障也少多了,起碼還能對純步兵形成相當的威脅。
③ 二戰中,義大利軍隊為什麼表現那麼差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軍隊的表現,可以說是所有參戰國家中最差的,簡直就是不堪一擊,這到底是為什麼?
圖4:義大利軍隊的裝備實在太差了
1940年,義大利1個陸軍師只下轄2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編制12900人。裝備270挺輕機槍和80挺重機槍,還有30門81毫米迫擊炮,126門45毫米小迫擊炮,8門30毫米高射炮,8門47毫米反坦克炮,還有16門65毫米步兵炮,24門75毫米山炮和12門105毫米榴彈炮。
義大利的步兵師最突出的缺點,一個是步兵太少,損失了千把步兵,全師就差不多失去戰鬥力了。而且,義大利很多火炮,都是一戰時代的產物,有些還是奧匈帝國留下來的大炮,都是老古董了,性能自然很差。
說起來,義大利陸軍實力其實還不如抗戰時的中國,中國從1935年開始建立60個德械師,但是到1937年只完成了20個師,每個師為11000人,下轄三個步兵團,裝備336挺輕機槍,74挺重機槍,還有24門迫擊炮,以及36門各種火炮。
而1938年,得到蘇聯援助的20個師武器,又成立了18個蘇械師。到了戰爭後期,在美國援助下更是建立了39個美械師。論總兵力,中國陸軍也大大超過了義大利陸軍。
綜合這幾方面的原因,義大利軍隊在戰場上表現糟糕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④ 二戰時,義大利的裝備不錯,為何在戰場上卻很慫
義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作為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非常差勁,簡直像是在打醬油,完全不符合世界一流強國的身份,網上關於義大利的黑段子滿天飛,那麼二戰時的義大利為何表現那麼差?
義大利實力弱,又不願意打仗,所以義大利在二戰中表現的非常差,不過讓義大利更無奈的是義大利的對手一個比一個強,其中最讓義大利人頭疼的就是英國人,實際上,義大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和英國人作戰,英國人是世界屈指可數的幾個強國,是盟軍的三大巨頭之一,特別是海空軍格外的厲害,別說義大利人,連德國人拿英國人都沒辦法。幸運的是,義大利人及時見風使舵,投靠了盟國戰後,不僅沒有受到嚴厲的處罰,而且還混的和戰勝國一樣。
⑤ 二戰時的義大利並不弱,為何表現的那麼差勁呢
二戰時期德義大利說算不上弱小,但也絕不是個強國。畢竟,德軍中還流傳著這么句話:“如果義大利人保持中立,我們花10個師就能震懾他們;如果義大利人在敵對面,我們花5個師就能滅了他們;但如果他們是我們的盟軍,我們要用20個師來保護他們。
然而,與德國其他盟友,像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這些國家比,義大利還算是比較體面;但是和英美對抗,還是差著一大截子。
下圖,笑對人生的義大利士兵,對比高冷嚴肅的德軍盟友,看錶情都不像是一個世界的。
然而,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除了國力不支持以外,主要還是因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大國沙文主義“在義大利民眾之間,沒啥號召力。
客觀來講,義大利的法西斯侵略擴張政策,跟納粹德國“一條路走到黑”的想法,只是墨索里尼為首的一小撮人的想法。
⑥ 二戰時期,為什麼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如此低下
首先義大利的裝備差,科技差。第二士兵作戰素質不行,訓練不行。沒有NB指揮官。國內沒有統一的意識形態導致軍隊的戰斗意志很差,動輒就投降。
⑦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和日本看不起義大利的武器裝備
你好
確切地說,不僅是武器裝備,也不僅是義大利,德國根本看不起義大利和日本這兩國。
義大利人天真浪漫,愛天馬行空,法西斯思想由義大利的墨索里尼首創。希特勒從一開始就很清楚這個盟友的實力,因此義大利的國防很早就是由德軍參與,聯合執行的。至於義大利喜歡研發什麼武器對於德國都是無所謂的,愛怎麼玩就怎麼玩。
至於日本,對於希特勒來說只是個笑話。日軍為了配合德國進攻蘇聯,曾經向蘇軍發動了諾門坎戰役,希特勒專程派出觀察團現場觀摩以評估日本實力。結果是日軍慘敗,觀察團回國後向希特勒匯報日軍「既弱又蠢」。日軍的強大之名全是靠著欺負貧窮落後的中國掙來的。
⑧ 二戰時義大利軍隊為什麼怎麼垃圾
本來二戰的時候除了德國,法西斯的兩外兩個盟友都很垃圾。
只是日本在亞洲戰場打的是亞洲落後國家,實力都不對等,沒看出來。
⑨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裝備精良,可是為什麼誰都打不過
第一,義大利雖然自詡羅馬人的後裔,但他們早已經喪失了羅馬人的戰斗民族屬性,沒有了羅馬人的那種勇敢和好鬥。最初的羅馬人很窮,所以很野蠻,戰鬥力很強,但建立羅馬帝國後就不一樣了。羅馬帝國是當時歐洲最發達最強大的國家,文明比周邊國家和民族高幾個級別,在安逸的生活中,羅馬人被腐蝕了,從讓對手聞風喪膽的羅馬軍團變成了熱衷於享受生活的藝術家。事實上,從羅馬帝國時代開始,義大利人就變了,他們變得溫和、不愛斗,不喜歡打仗,喜歡安逸生活和貪圖小便宜。一直以來,義大利人種點糧食、搞點小生意,生活還是很不錯的。即使二戰時期,義大利人的生活仍然比較安逸。墨索里尼時代,是義大利在20世紀少有的經濟高速增長期,雖然談不上富裕,但還算過得去,所以義大利人根本不願意打仗。他們只是被墨索里尼等少量野心家和法西斯分子攜裹而已。1940年,墨索里尼打算入侵希臘,但遭到了將領們的集體反對,因為將領們不想打仗,他們給出的理由是,當時義大利臨時拼湊的百萬大軍竟然有一半已經臨時復員回家收秋去了。如此可愛的義大利,打起仗來自然一團糟。雖然擁有各種稀有皮膚,但卻被各種虐,打誰都打不過。其實義大利人也不容易,讓一群搞藝術、做小生意的良民去打仗真是難為他們了。據說,二戰中義大利軍隊大部分士兵都精通音樂和烹飪。如果說二戰中誰最能打,肯定是德國人,但要說哪國的藝術修養最高,絕對是義大利人。
第二,義大利看似張牙舞爪,但其實是個偽列強,因為從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開始就存在各種問題,註定成為不了德國那種具有凝聚力、戰鬥力和活力的國家。統一前的義大利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意識和國民主體。19世紀中期,撒丁王國這個二流國家,沒有像德國那樣靠著戰爭和實力統一義大利,而是靠著借力和交易完成的統一。統一後的義大利仍然沒有擺脫撒丁王國這個還保留著封建制殘余國家的影子,領導階層是撒丁王國的舊貴族和精英,議會等制度也是照搬原來腐朽舊制度。尤其是軍隊方面,由於在統一戰爭中,沒有經過戰爭洗禮,所以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唯一有點戰鬥力的紅衫軍還因為懼怕加里波第要武統義大利被解散了。30年代,希特勒訪問義大利,檢閱軍隊後稱義大利軍隊仍然是一支封建王朝的軍隊。義大利軍隊不僅缺乏戰斗意志,而且貪污腐化嚴重,完全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工業水平不相稱。義大利軍隊就像近代的清軍,雖然裝備了洋槍洋炮,但戰鬥力低的嚇人。
第三,義大利雖然號稱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但實力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一方面,雖然義大利工業技術水平很高,科技也很發達,但國內資源匱乏,幾乎所有的資源都依賴進口。由於義大利財力和資源不足,直到二戰爆發前,義大利仍然沒有做好准備,義大利儲備的鋼材僅夠用14天,煤炭50天,鐵礦石180天,石油也只夠1年,由於盟軍的封鎖,義大利很快就用完了儲備,只能等著德國人接濟。可以說,義大利打二戰其實是非常勉強。二戰中,由於原材料供應和產能不足,義大利的飛機和軍艦經常在家趴著,前線的武器和物資也運不過去。義大利被稱為列強中最薄弱的一環是有一定道理的。
來源: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