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每個國家叫爸爸都是讀baba或diedi
中國的是泊來語,從老外來的,以前是叫爹娘,父親,母親.
英國人對父親、母親的稱呼是Papa和Mama 這個叫法從資本主義社會初沿用至今,只有王室貴族才可以叫Father和Mother,而新興貴族和平民用Papa和Mama,香港成為殖民地後也跟風,但百姓沒幾個懂英文 於是用「爸爸」和「媽媽」代替 這股風首先吹到廣東先進人士家庭 而其他地方是解放後才出現.
Papa和Mama發音和「爸爸」、「媽媽」很相近
B. 高分求高人翻譯「爸爸」各國翻譯
1、英語:Dad
2、日語:お父さん
3、韓語:아빠
4、朝鮮語:아빠
5、丹麥語:Far
6、德語:Papa
7、俄語:Папа
8、法語:Papa
9、阿爾巴尼亞語:Dad
10、、愛沙尼亞語:Isa
11、保加利亞語:Татко
12、波蘭語:Tato
13、丹麥語:Far
14、菲律賓語:Dad
15、芬蘭語:Isä
16、愛爾蘭語:Pai
17、荷蘭語:Pap
18、西班牙語:Pare
19、捷克語:Tati
20、克羅埃西亞語:Tati
21、拉脫維亞語:Tçt
22、立陶宛語:Tėtis
23、羅馬尼亞語:Tata
24、馬爾他語:Dad
25、挪威語:Pappa
26、葡萄牙語:Pai
27、瑞典語:Pappa
28、塞爾維亞語:Тата
29、斯拉維尼亞文:Oče
30、斯洛伐克文:Oci
31、泰文:พ่อ
32、土耳其語:Baba
33、烏克蘭文:Тато
34、西班牙語:Papá
35、希臘語:Μπαμπά
36、義大利語:Papà
37、越南文:Dad
38、匈牙利語:Apa
39、印尼文:Dad
C. 為什麼全世界叫爸爸媽媽的發音基本一樣
嬰兒的聲帶共鳴沒有受到過後天訓練時,只能夠本能的自發的靠自身發音。在授訓之前,他們其實可以發出很多其他的音,例如:ni,ca,e,o等,也就是說它們可以天生就會發母音,當然,此時的原因與嬰兒來說是不具備任何意義的,更稱不上是語言。但可以肯定一點,即人類出生時可以不費勁的發出那幾個音,其中最簡單的是a,因為它是母音中最基本的,也是表達情感最簡易的音素,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這就是有時候為什麼一個成年人在受到了驚嚇或是感受到喜悅時會大叫「啊」,所以,基本上全世界的爸爸媽媽都有a這個音素。具體到法語的papa,韓語的「阿媽妮」,英語中的mum,dad,日語中的「奇奇」「哈哈」就是根據輔音的不同而逐漸拼出的了~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D. 哪些地方的人叫爸爸為papa
法語口語是這么稱呼的,我學過法語的,好像西班牙語和義大利也是吧!
E. 義大利文的父親怎麼拼
父親:Padre
母親:Madre
父親節:Festa del papà
母親節:Festa della mamma
F. 為什麼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語言,然而叫"爸爸,媽媽"的讀音都類似的
因為類似ma ba 的音是小孩最容易發出的音節 全世界小孩的語言系統都是這么發育來的 所以相像
G. 為什麼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語言,然而叫"爸爸,媽媽"的讀音都類似的
《聖經》記載,所有的人都是同宗同源的,始祖就是上帝所造的亞當和夏娃。後來人犯罪,被逐出伊甸園。 人因著自己的驕傲建造巴別塔,上帝因此變亂了他們的語言,把人分散在世界各地。從這個故事分析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語言不同,是上帝為了防止人人在罪的誘導和捆綁中,加速滅亡而進行的干預。爸爸媽媽還有一些詞語的相似,則是隱藏著所有文化同出一源的本質。實際上,不光是爸爸媽媽的語言,還有很多神話傳說,例如大洪水的故事,美好世界的憧憬等等,都暗示著人類文明同宗同源,大洪水確實發生過,人類對伊甸園的流傳和憧憬。
H. 爸爸 用德語,義大利語,英語,等別的語言怎麼拼寫
英語 father
德語 Vater
法語 Papa
義大利語 Papà
丹麥語 Far
荷蘭語 Fa
拉丁語 Dad
西班牙語 Papá
葡萄牙語 Pai
愛爾蘭語 Daid
波蘭語 Tata
芬蘭語 Isä
冰島語 Pabbi
羅馬利亞語 Tata
希臘語 Μπαμπάς
俄語 Папа
日語 お父さん
韓語 아빠
如果你想知道怎麼念的話 用GOOGLE的在線翻譯 有朗讀功能的
I. 「爸爸」各國語言翻譯是什麼
「爸爸」各國語言翻譯分別如下:
一、韓語翻譯
1、敬語形式:
(1) 아버지 略正式,通常在成年後叫,或者與父親的相處方式比較嚴肅的人會這么叫。
(2) 아버님
아버지和아버님的區別:兩者都可以稱呼自己的父親,但아버지是和父親對話或者叫自己的父親時用。아버님一般是在和別人說起自己的父親時,或者是稱呼別人的父親時用的。
2、非敬語形式:
아빠爸爸,較為親密的叫法。
二、英語翻譯
1、father 英[ˈfɑ:ðə(r)] 美[ˈfɑðɚ]
例句:He is a father of three.
中文翻譯:他是三個孩子的父親。
2、dad 爸爸 爹地
這個單詞名詞形式等同於daddy 美 ['dædi] 爸爸,daddy的叫法更親密些,一般小孩子叫爸爸比較
多。
例句:We all love you, dad.
中文翻譯:我們全都愛您,爸爸。
3、Papa 美 ['pɑpə] 爸爸
papa這個單詞我們用的少,也是很親密的用語,在美劇口語中可以直接說pa。
例句:Give me the sandwich, Papa.
中文翻譯:把三明治給我吧,爸爸。
三、法語翻譯
père 爸爸,書面用語(你跟別人介紹你的爸爸,用這個)。
例句:Je suis ton père.
中文翻譯:我是你的爸爸。
四、德語翻譯
德語爸爸寫做Papa、Vater、Vati ,一般叫爸爸的時候直呼Vater,或者昵稱Vati。
例句:
1、.Der Vater spricht mit einer Patientin, der er einen Zahn ziehen muss.
中文翻譯:他的爸爸正好一位女病人說話,他必須要幫她拔牙。
2、Anna:Mama und Papa planen gerade deine Geburtstagsfeier.
中文翻譯:媽媽和爸爸正打算給你辦一個生日派對。
五、日語翻譯
1、お父さん:「おとうさん」直接稱呼自己的父親
2、父:「ちち」在別人面前說自己的父親
3、父親:「ちちおや」書面稱呼自己的父親
例句:リーリーちゃんはお父さんのお気に入りの末娘だ.
中文翻譯:小莉莉L是爸爸心愛的小女兒。
J. 為什麼全世界都管父母叫「爸爸媽媽」
19世紀,美國民族學家和人類學家摩爾根從親屬稱謂入手來研究古代社會,並論述了原始社會的基本細胞,以及婚姻、家庭、財產分配等現象的發展,為古代社會的研究開創了新的途經。
通過對語言的比較,我們發現,東西方語言中表示爸爸媽媽的稱謂格外相似或相近的。爸爸在漢語中讀作baba,在英語兒語中是papa,在俄語中是папа;媽媽在漢語中讀作mama,在英語兒語中是mama,在俄語中是мама。
對於這一現象的解釋,存在兩種錯誤的看法。一是認為,這種一致性純屬偶然,它們之間並無本質聯系。產生這種觀點的原因,在於沒有把這種現象放到宏觀的范圍來考察,看到的只是個別的語言現象。另一種觀點認為,這是語言間相互影響的結果,即認為:漢語的爸爸媽媽原來是父母,由於爸爸媽媽受到西方語言(尤其是英語)的影響,漢語也吸收了爸爸媽媽,而把父母擠進了書面語或非正式的口語中。持這種觀點的人對於兒語的特點和古漢語的語音了解甚少。
其實,各種語言的爸爸媽媽的相似性絕非偶然,也不是語言相互影響的結果。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來源於各種語言的兒語,並符合嬰兒早期發音的特點,是一種語言的普遍現象(universal)。2語音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給了我們滿意的解釋。西方一些從事兒童發音研究的學者證明,在新生兒的哭聲中,沒有輔音,只有母音,而且在一歲前,原因a佔主導地位。因為發a音時,口腔呈自然張開狀態,無需費力,也無需任何意識,因此是嬰兒最容易發出的一個母音。美國語言學家做過統計,在嬰兒最初發出的母音中,a音佔64%。
嬰兒在六個月前很少能發出輔音,即使有,也發得不太清晰。從六個月到一歲,嬰兒開始能發出清晰的輔音,大多是塞音p,b,t,d,和鼻音m,n。直到一歲半左右,嬰兒還不能發出摩擦音(如f,v,s,z)。
疊音(如大大、爹爹)是嬰兒發音的一大特點。嬰兒在開始時重復發出某個音節是為了好奇和快感。但從咿呀學語過渡到學會說話,發出疊音就不是盲目的了,而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因為它的語音效果最明顯,最容易被辨別出來。有語言學者作過統計,嬰兒在一歲時,其發音中有47%是疊音(如爸爸),22%是單音(如爸),10%是單音+輔音(如mam),這三種情況就佔了79%。
以上研究和觀察說明,嬰兒發音的特點是鼻輔音(m,n)或塞音(p,b,t,d)加上母音a,而且常以疊音的形式出現。於是,語言中出現papa,baba或mama的形式符合嬰兒發音的特點,絕非巧合或語言影響的結果。3除了上述漢語、英語、俄語外,在許多其他語言的口語中也用papa或baba表示爸爸,mama表示媽媽。表示爸爸的還有拉丁語的pāpa,希臘語的pápas,法語的maman,義大利語的babbo,保加利亞語的babá等。表示媽媽的還有德語的Mama,法語的maman,西班牙語和荷蘭語的mama,義大利語和拉丁語的mamma,希臘語的mámmé等。
書面語的父母也同樣源於兒語。西方語言中,表示爸爸的書面語詞有拉丁語的pater,希臘語的patér,法語的père,西班牙語的padre等。這些詞都來源於原始印歐語的patér或pater。在日耳曼諸語言中,英語的father,德語的Vater也來自於原始印歐語的patér或pater(由於語音變化,原始印歐語的p在日耳曼諸語言中變成了f)。在原始印歐語中,-ter是後綴,因此上述印歐語系諸語言表示爸爸的書面語詞實際上最終來自於pa,曾經是兒語詞。
俄語的父親為отец,看起來與pa毫無關系,但根據研究,從前這個詞前面有一個п(p),後來由於兒語的影響而脫落了。因此,俄語的oTeц也來源於pa。
英語的mother,法語的mère,德語的Mutter,俄語的мать,拉丁語的māter,梵語的mātā都是表示媽媽的書面語詞,最終都來源於原始印歐語詞根ma,也是兒語詞。
現代漢語的父與母似乎同語言中的papa (baba) 和mama現象不一致。其實,這是語音變化的結果。在上古漢語中,母發ma音。後來,母的書面語發音隨其它帶a的字變成了u,讀作mu,但口語仍讀為ma。人們為了區別母字的書面語發音mu和口語發音ma,另造了一個形聲字媽來表示母字的口語發音。
父字也是這樣。父字在上古讀作ba,後來,由於同樣的原因,a的書面語發音變成了u,b也變成了f(上古漢語中沒有f音,現代漢語的許多f音是從b或p演變過來的)。於是,書面語的父讀成了fu,但口語中仍讀為ba。後來,為了區別,便在父字下加了一個表音的巴,成了爸,來表示父字的口語發音,而變化了的書面語發音fu仍寫作父。因此,漢語的&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