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王室去哪裡了

義大利王室去哪裡了

發布時間:2022-10-10 15:32:41

1. 歐洲七個象徵性流亡王室

1德國霍亨索倫家族
霍亨索倫家族是德意志的主要統治家族。其始祖布爾夏德一世約在11世紀受封為索倫伯爵,第四代索倫伯爵腓特烈三世是皇帝腓特烈一世和亨利六世的忠實家臣。12世紀末期,該家族在索倫前冠以「霍亨」(意為高貴的)字樣。稱為霍亨索倫家族。該家族是勃蘭登堡、普魯士及德意志帝國的統治家族。現任的霍亨索倫家族首領為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
2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 Hapsburg),歐洲歷史上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公爵。 哈布斯堡王朝後期繁衍甚廣,因而出現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哈布斯堡-洛林皇朝三個分支 這個家族的歷史可以被追溯到公元10世紀,最初這個家族坐擁阿爾薩斯(Alsace)和瑞士西北部的土地。而家族姓氏哈布斯堡也可能取自瑞士境內的一座城堡。 1273年 魯道夫一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1282年 愛爾伯特一世成為第一個統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成員 1438年 愛兒伯特二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519年 查理五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526年 查理的兄弟費迪南得到波西米亞. 1556年 查理五世把哈布斯堡家族的土地分為兩半 1700年 最後一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者查理十一世逝世; 1740-1780年 瑪利亞 特麗薩在歐洲擴展哈布斯堡的勢力范圍. 1781年 瑪利亞 特麗薩的兒子約瑟夫二世實行重大改革,解放農奴. 1867年 奧地利帝國裂成兩個王朝: 奧地利和匈牙利. 1918年 最後一個哈布斯堡家族皇帝查理一世放棄皇位. 今日的的哈布斯堡家族 和別的被推翻的歐洲王族不同,哈布斯堡家族並沒有因為革命而消滅或是分崩離析。哈布斯堡家族始終保持著十分緊密的家族聯系。在日後他們也紛紛回到了奧地利,在當地的政界,商業界和文化圈裡都可以發現哈布斯堡家族成員活躍的身影。同樣他們也受到相當的社會尊敬,其中的皇族成員也都可以保持他們的皇家頭銜。 對歐洲的影響:自1500年以來,歐洲數次戰爭均和哈布斯堡家族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戰爭的進程中,促進了文化的交流,推動了歐洲近代民族國家的興起;近代歐洲大國的統一(荷蘭、德國和義大利),也是其家族在一定程度上的默許而給予實現的。

3法國波旁家族
波旁家族(The House of Bourbon)實際上原是卡佩家族(House of Capet)的一個分支。這個家族姓氏可能是取自法國南部一個小鎮Bourbon-L'Archambault。其能夠上台控製法國政權要歸功於法國天主教勢力同新教胡格諾派(即所謂加爾文派)在1562—1598年(另一說則為1559—1594年)之間進行了一場長達三十多年的內戰。這完全可以看作是日後三十年戰爭的一個預演版本。在戰爭中都依靠外國列強,天主教派依靠西班牙;胡格諾派依靠英國、德意志公國以及荷蘭。而此時的統治著法國南部的獨立小國納瓦爾的波旁家族站在了新教一邊。

4法國奧爾良家族
奧爾良王朝等路易十四的直系後代還有上千人生活在法國。
奧爾良王朝是波旁王朝的幼支,把它當作波旁王朝的繼承基本上也可以。對於法國來說,1830年的查理十世被推翻,標志波旁王朝被推翻,1848年繼承的七月王朝也被推翻,才標志著波旁王朝「最終」在法國覆滅。
貞德又稱「奧爾良姑娘」
5法國拿破崙家族
是波拿巴家族,拿破崙是名。
波拿巴家族是科西嘉人,不是純種法國人。以前和傳統歐洲王室沒有直接關系,甚至不是都不是貴族。
拿破崙的兒子羅馬王死後拿破崙已經沒有直系子孫了(除開私生子)。拿破崙的直系後代已經不可考,只有他的兄弟比如傑羅姆留下後人比如很有名的法國政治家查爾斯拿破崙(Charles, Prince Napoléon ,全名Charles Marie Jérôme Victor Napoléon Bonaparte),其兒子傑克里斯托夫拿破崙(Jean-Christophe napoleon或者Prince Jean Christophe Napoléon )就是現在的法蘭西帝國家族裡的大當家的(現任家族老大),不過他可能應該還在上大學,這小夥子長的挺帥的,應該也就26歲,27歲的樣子。
6義大利皇室

1946年,義大利人投票通過以共和製取代君主制。義大利歷史上最後一位國王翁貝托因支持二戰時期的義大利法西斯政權而被流放到國外,並於1983年去世。隨同流亡的還有翁貝托的兒子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兩年後,義大利作出了一項憲法修正案,嚴禁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和他的所有男性子嗣返回義大利。翁貝托家族自此以後一直過著流亡生活,他們大部分時間住在葡萄牙和瑞士。

7希臘皇室
希臘有對於希臘王室的公民投票結果,結果有69%的民眾贊成終止君主制度。希臘王國至此宣告滅亡,走入歷史。
希臘王國(希臘文:Βασίλειον της Ελλάδος),是希臘脫離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後,在俄、英、法三國所主導,於1832年召開之倫敦會議當中所建立,目的是取代原先的希臘第一共和國。並於隨後所簽訂《君士坦丁堡條約》當中獲得承認。1924年,君主制一度被廢,改為第二共和;隨後又於1935年恢復。直至1974年軍政府垮台、希臘第三共和國成立,希臘王國才正式結束。

全世界「倖存的王國」約有26個,其中,西歐(含北歐)有10個,西亞、南亞和東南亞合佔11個,非洲3個,大洋洲1個。這些國家的古老王室,在各自的民族國家統一或獨立史上都寫有濃重的一筆。
在歐洲王室譜繫上,從國外空降的明君並不鮮見。荷蘭親王威廉在英國為君,丹麥王子卡爾赴挪威主政,都是君主來自異國的顯例。威望卓著的王室,指向歷史的一脈相承與 風雲變遷,是國家穩定與和平變革的助力。
亞洲王室中,有明治天皇引領日本脫亞入歐之例。1945年,裕仁不顧好戰分子的抵制宣布投降,從而結束了大和民族的集體瘋癲;1971年,裕仁訪問西歐,這是2000多年來日本天皇首次出訪。類似的例子,還有泰國。
王室與民主可以共存。北歐的皇家生活不奢侈,人民負擔不重,且持之以恆地服務社會的工作,使王室成為民主和人道主義的象徵。西班牙在佛朗哥死後恢復君主制,也即意味著恢復民主,一如後來的柬埔寨。
海灣地區一向是群雄逐鹿的戰場,但實行君主制的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卡達、阿聯酋等,總體上都比那些國王被推翻的國家如伊拉克或伊朗要穩定、富裕得多,盡管大家都有石油。
王室的存在是個上千年的歷史現象,而且,它還有驚人的適應能力,像英國女王就開始向政府交稅。因此,不能指望它在幾十年內完全消失。但由於可提供新鮮血液的貴族群體的消亡,現存的王室最終將走向平民化。

2. 求沒統一前的義大利分別為幾個國家,統一後的義大利最後哪些國家的君主呢結果怎麼樣了

有威尼斯共和國,撒丁王國,米蘭公國,熱那亞共和國,教皇國,兩西西里王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王國),帕爾馬公國,托斯卡納大公國,摩地納

3. 義大利王室為什麼沒有保留下來

1946年戰後民怨四起,公民投票中人民一致選擇放棄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即今天的義大利共和國。

1849年,維克多·伊曼紐二世繼承王位,因他拒絕撤回自由憲法,令當地成為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的中心,支持復興運動,開始著手建立一個鞏固的王國。

此後的繼承人策劃八國聯軍侵華、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維克多·伊曼紐三世被法西斯奪取政權後,皇室再未重新掌握政權。不僅如此,1946年,義大利末代國王翁貝托二世即位不到一個月,義大利政體公投廢除君主制,自此,義大利王國滅亡。


基本信息:

義大利是共和,但王室及親王的後代在歐洲是受到尊重。歐洲其他君主也會邀請義大利被封號之貴族參加外交活動。皇族之後人及被封爵之人士都會有私人貴族間之外交網,和其他歐洲的大使,總理,商場精英有聯系。

義大利在地中海地區,不論從文化或社會發展角度都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這一地區有著重要的史前時期人類活動的記錄。

4. 義大利現在沒有王室了,怎麼還有王子

義大利2戰後廢除了王室,但是當時王子還很小,也被趕出義大利,所以他只能算流亡王子,而他活到現在也沒死,和伊朗錫金的王室一個樣,都是流亡的

5. 義大利國王哪去了,是怎麼從王國到共和國的,

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的兒子翁貝托二世於1946年被迫退位,義大利在1946年6月2日舉行的公民投票後正式成為現時的義大利共和國。

1861年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成立新的義大利王國。

在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掌權的1922-1943年這段時間里,義大利王國也通常被歷史學家稱做「法西斯義大利」。在二戰結束前的兩年中,義大利王國轉投同盟國陣營,墨索里尼及其狂熱法西斯主義追隨者曾在義大利北部成立過一個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義大利社會共和國。

1946年戰後民怨四起,公民投票中人民一致選擇放棄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即今天的義大利共和國。

(5)義大利王室去哪裡了擴展閱讀

義大利王國的歷任君主: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Victor Emmanuel II of Italy) (1861年至1878年):義大利王國第一位國王。

翁貝托一世(Umberto I of Italy)(1878年至1900年):批准與德國和奧匈帝國同盟。在1900年被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暗殺。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1900年至1946年) :經歷義大利國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

翁貝托二世(1946年) :義大利的最後一位國王,呼籲義大利公民投票是否將保留君主制,贊成義大利共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大利王國

6. 義大利現在沒有王室了,怎麼還有王子

一般王子只是君主制或者君主立憲制國家才有滴...
現在我知道滴君主立憲制國家有以下一些:
世界上現有30個君主國,亞洲、歐洲、非洲、大洋州分別有13、13、3、1個,即:日本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王國、泰王國、汶萊達魯薩蘭國、尼泊爾王國、不丹王國、科威特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巴林國、卡達爾國、阿曼蘇丹國、約旦哈希姆王國,丹麥王國、挪威王國、瑞典王國、列支敦斯登公國、荷蘭王國、比利時王國、盧森堡大公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摩納哥公國、安道爾公國、西班牙王國、梵蒂岡城國、馬爾他騎士團,摩洛哥王國、史瓦濟蘭王國、賴索托王國,湯加王國。
其中,日本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王國、泰王國、丹麥王國、挪威王國、瑞典王國、列支敦斯登公國、荷蘭王國、比利時王國、盧森堡大公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摩納哥公國、安道爾公國、西班牙王國採用君主立憲制。
此外,馬來西亞、安道爾公國、梵蒂岡城國、馬爾他騎士團君主不採用世襲制。
說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政府總理馬克圖姆·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索羅門群島總督納森埃爾·瓦埃納,內閣總理艾倫·凱馬凱扎爵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酋長中選舉總統,是實行總統制的國家。英聯邦國家設有總督的,由總督代表英國國王,如索羅門群島、加拿大等。一般不把這些國家與君主制國家一起列出。
僅供參考,我只知道這么多.....
義大利是共和政體,王室還在,但主事的還是議會。。。。。

7. 一戰德國奧匈帝國戰敗後他們的國王哪兒去了

奧匈帝國皇朝至1918年被推翻。奧匈帝國隨即被肢解,奧地利成為共和國,舉家被迫流亡海外.奧匈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卡爾一世企圖占據這個王位沒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屬馬德拉群島,後來在那裡逝世.

關於義大利王室.1946年6月2日,一份關於結束君主制政體的備忘錄標志著義大利共和國的誕生。1948年1月1日,新憲法生效。由於與法西斯政權的聯系,原皇室成員被迫流亡國外。

8. 義大利現在還有王室

義大利是共和,但王室及親王的後代在歐洲是受到尊重。歐洲其他君主也會邀請義大利被封號之貴族參加外交活動。我是歐洲華人,見過義大利國王之後人,他們有權利封爵位,也在法庭上做公證。我也參加過這些活動,知道是共和制,但民間對有被封爵位的人非常尊重。爵士也在法庭上做宣言效忠共和。所以二者之間沒有沖突。一位貴族也成了皇妃。皇族之後人及被封爵之人士都會有私人貴族間之外交網,和其他歐洲的大使,總理,商場精英有聯系。

9. 義大利現在沒有王室了,怎麼還有王子

1946年,義大利成為共和國,原王室因支持墨索里尼而被驅逐出義大利。直到2002年,原王室男性成員才被允許回到故土。現王子是末代國王的兒子,但法律上是普通公民。就像假如溥儀有兒子,而且現在還活著的話,我們仍可以稱其為皇子,但他只是普通公民,不享有如英,日王族一般的待遇。

10. 義大利現在還有王室

1946年義大利舉行了公民投票,決定廢除君主政體,建立共和國。

所以現在義大利只有"前王室"一說了.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王室去哪裡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的錫紙焗鰻魚怎麼做 瀏覽:257
中國哪個地方口腔好做 瀏覽:860
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什麼氣候 瀏覽:624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91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59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0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麼出口國 瀏覽:156
伊朗現在做什麼好 瀏覽:327
中國去巴域怎麼走 瀏覽:389
中國石化加油站如何開發票 瀏覽:531
在英國讀什麼最賺錢 瀏覽:359
中國女排奪冠評分是多少 瀏覽:301
去印度一定要去什麼地方玩 瀏覽:527
印度芋頭怎麼炸好吃 瀏覽:855
伊朗宗教集會什麼時候 瀏覽:5
越南哪裡買工業設備便宜 瀏覽:118
巴厘島6個人換多少印尼盾 瀏覽:907
緬甸和越南的人口是多少 瀏覽:125
惠普中國官網是哪個 瀏覽:173
為什麼說咖啡是起源於義大利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