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捷克重坦和義大利哪個好

捷克重坦和義大利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10-16 07:59:30

❶ 蘇TOP5坦克世界最強8級車,坦克世界8級車哪個好

八級是最錯綜復雜的一級(擁有車輛最多,包括數不勝數的金幣車),這里簡要的介紹一下銀幣線(金幣車都很棒,銀幣線才是必要過的):

蘇系:IS-3,可以說那是除了OBJ252和天朝三百穿以外最好的重坦用122mm了,這車最令人疑惑的就是神奇的移動射擊(不得不說配合那彈速和散步確實是神奇的),裝甲也不賴,視野也不錯,很棒的強襲重坦。

ISU-152,這車配了一管人見人怕的季老師(152mm BL-10),老三系的榮耀,高穿高傷(雖然准頭喜歡斷腿不掉血),而且請記住一點——穿深足夠的時候,口徑越大,直接命中彈葯架時直接殉爆敵人的可能性越大。

LTTB:很像T-34-85對吧,這車優秀的機動在曾經作為七級車的時候可是號稱「與MT-25平分T-50-2留下來的半壁江山」的,現在是八級車,那又何妨,照打不誤,射速優秀,管子也不是主流75mm之類的,很棒的車。

美系:T32,雖然很平庸,但這就對了,除了一個鐵頭,沒有極端優勢造成的特別的極端劣勢(美系通病除外),優秀的射速,足夠的穿深(雖然和七級用同一個炮),八級地形壓制足矣。

M41鬥牛犬:十連發76mm小霸王,曾經也是一個王者,後來還是一個王者,很棒的視野,讓人發狂的機動,以及有著和同級中坦相近的體重,在輕坦大戰中可是王者的存在。

T69:外星科技炮塔,好俯角,彈夾炮,長裝填敢與大口徑比爆發,短裝填能讓中坦哭泣,確立了優秀的對線能力。

德系:VK10001P猛獁:九級房都能抗線的存在,八級車里讓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夠厚的裝甲配合震懾敵人的128猛獁,也是挺所向披靡的。

Rhm WT:俗稱萊茵,作為一款武器運載車,雖然脆但是有隱蔽,128mm的抽射,亦或是150mm的驚喜,妥妥的狙擊手,八級房黑遍天下無敵手,十級房也能有作為。

英系:百夫長Mk.1,作為世界上第一款主戰坦克,有著出奇的俯角和賣頭能力,極小的圈也是成就他成為優秀二線支援手,中坦對打有射速優勢、體重優勢和裝甲優勢。

御夫座:最早的105mmL7,出奇的准,高效機動讓你比肩一流MT,炮塔的光輝更是如魚得水。

法系:AMX50 100,八級房的B哥,攢射爆發最為致命,高速又是一優勢,對打中坦,爆發重坦,不在話下。

AMX13 75,雖然就剩下四發一輪但也不影響他的對打能力,彈夾,高速,隱蔽優秀,視野超棒,作為一個眼車,還缺什麼嗎?

瑞典:UDES 03,高穿,強勁射速,可觀隱蔽,雙APCR彈種更助黑槍,液壓懸掛的新模式又是一大亮點,絕對的黑槍手。

捷克:TVP VTU,單發勁爆,地形適應力好,穿深嚇人,機動棒,大概算是八級最好的單發MT了。

中國:110,算是間隔在IS-2和IS-3之間的IS-2.5,但是舒服的速射能力以及足夠的血量與足夠的裝甲,作為中坦主力的重坦,也非110莫屬了。

日本:120噸V型(介紹最困難的甚至不認為其不錯),惡心的噴子炮,坦克世界最快射速的150mm(蛐蛐?用同樣的配置相同熟練的成員你看誰快?),以及一個正對人大部分超過370等效的頭,抗線輸出兩不誤。

❷ 九五式坦克和哈奇開斯能比嗎(或者捷克38t,義大利戰車)

95輕型坦克火力方面和哈奇開斯半斤八兩,但是防禦能力不如哈奇開斯H35坦克。

95式輕坦:戰斗全重 7.4噸。武器為1門37mm炮和2挺7.7mm機槍,裝甲 6-12毫米,最大速度48千米最大行程250 千米

❸ 坦克世界八級銀幣車各類型車最強的都是哪些

八級是最混亂的等級,主要原因有三:車輛數量最多的等級,層出不窮的強勁八金,十分尷尬的高階分房。

八銀嘛,八銀幾乎都是八級食物鏈底端,一方面是等級更高的車輛的過度捕獵,另一方面是新生代八金和舊強力八金混合雙打,

有些車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早就放棄治療了,比如說HWK 12、TVP VTU、KV-4、AT 15、FV207。

不過也有人能逆流而上,雖然最終還是沒能站在八級巔峰,但是起碼能擠上前排。

輕坦
輕坦這一塊兒的競爭力很強,稱霸的LT-432和ELC EVEN可以說是把其他輕坦都比下去甚至是重新定義八輕水準,即便是沒有那倆神仙,HWK 30、EBR 75 FL10這樣的高 娛樂 性質也搶了不少人氣。

八銀輕坦能稱得上「好」的,不少都是這些人的下位替代品,好在他們對標的是最高水準,使得他們本身並不會差得出奇。

LTTB【S系】:乍一看沒什麼特別的,甚至會覺得這玩意兒太胖了肯定不行,實際上這玩意兒無論是火控還是機動都非常舒適,駕駛手感一流,當然這些你可以說是親爹系不要臉,人家不要臉的同時還能有一手裝甲保障,你氣不氣?唯一的問題其實就是太高了使得自己有點藏不住,算是LT-432的下位。

查狄倫12t【F系】:這玩意兒的優勢同樣在於一流的操作手感,我指的是炮,雖然還是四連發75炮,但是因為是八級所以火控反而更穩了,再加上法系獨有高隱蔽,機動也不差,玩起來還是很舒服的,就像是一台有著捷克輸出能力的法國輕坦,唯一的問題在於視野不是天花板級,應該算是ELC EVEN的下位。

Lynx 6 6【F系】:輪子誕生就是高人一等,別問我為什麼,沒為什麼,輪子就是牛,光是速度就不是履帶車能比得上的,而且他的隱蔽性很棒,還有一手90炮玩,唯一的問題就在於血量太少,玩起來有一種走鋼絲的感覺,算是EBR 75 FL10的同位。

中坦
中坦這一塊兒算是重災區,T-44-100獨領風騷,59式和59式G型、博傑特46、洛林40t、百夫長Mk.5緊隨其後,STA-2、雪絨花等有一定實用價值的樂子比銀幣MT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好在親爹系本身就是不要臉的,他們將八銀中坦的唯一希望保存在了蘇系。

T-44【S系】:這玩意兒除了傳統的俯角問題幾乎不存在什麼短板,對,就像44100一樣,他只是比44100少了側面的紙皮鐵板外衣和天頂星履帶,剩下的都沒有區別,反過來說,T-44的問題在於履帶,其他的,不是問題。

重坦
重坦這一塊兒也算是重災區,252工程攪動大缸之後又來了703II鼓動風雨,後頭跟著M54變節者、IS-3A、無名瘋狂搞事,不過八銀重坦當中也有佼佼者可以和他們一決高下,不像MT和LT那塊兒一樣成為人家的下位,而是成為人家同位的對立面。

IS-3【S系】:蘇系老將了,硬要說短板也就是蘇系傳統,除去這些,他的數據在八級重坦當中都屬於優秀級別,我甚至敢說,這玩意兒綜合性能已經到了「給個配件和成員技能就能逆天」的那種程度,嘛,畢竟是原來的「比賽車」,現在能壓著他的也就是同系的強勢金重了。

卡那封【Y系】:不得不說這波倒車開得好,多層炮盾高硬正面比無炮盾設計更適合這個 游戲 ,32磅終於有了一定的威力不會被一群100mm和90mm炮的中坦恥笑,平衡後這玩意兒的確對得起「八級超征」的名號,賣頭持續輸出玩法還是吃香,這玩意兒又是八級能安心賣頭持續輸出的傢伙當中最棒的那一個。

VK10001猛獁【D系】:個個都說德系裝甲厚而無用,我說你得看環境,猛獁這種就很合適,九級水準厚度放八級你說硬還是不硬?擺姿勢甚至能用來對付九級車,但是他還有一手能在八級重坦當中排名靠前的火力,這樣的一台純粹的對線重坦著實對得起「德重巔峰」的名號。

坦殲
坦殲大佬也不少,軟的有天蠍和毛蠍,硬的有TS-5,甚至還有玩特色的S1和120一哥,雖然軟這一塊兒因為大佬太多所以比不起,但是硬這一塊兒好歹能拿出一個同位替補人,好在是坦殲,玩的就是特色。

T28【M系】:這位就是能和八金硬傢伙之首同位替補的八銀硬傢伙,原來沒什麼人關注,模型高清化後直接讓他弱點變小,整體硬度提升不是一星半點,他的火力在八級坦殲當中也不算差,除了沒頭和太慢真沒什麼缺陷,我尋思八級坦殲當中的硬傢伙能有幾個像他們這樣硬的?KV-4 KTTS和海龜Mk.1?

Rhm·B·WT【D系】:原來是挺威風的,藏在花叢中的玻璃大炮,現在還有人吹,但是吹的是傳統玩法和特殊玩法二選一的多樣性了,玩傳統的128就是人家天蠍的下位替代了,但是如果玩150的話他就是爺,不是說性能是爺,而是八級玩大口徑的著實少,橫向對比的話150萊茵就是上乘。

火炮
八級火炮這一塊兒可以說是唯一一塊兒「沒有被金幣車沾染」的地方了,能拿出來的都是銀幣車。

沒錯,和十級陣容一樣,其實也就五個人,

五個人也是可以比的,但是這是火炮,第一,不是常規車輛,第二,因為攻擊方式的問題所以過於趨同了,大口徑都那樣,小口徑也是沒得過,要排起來的話,基本上都能排出自己的好,也能排出自己的劣,綜合起來也只能說是「差不多」,比十級那邊還難排。

我的個人意見是——除了FV207剩下的都沒什麼問題。

後話
還有些人沒有被提到,我簡單說一下不上榜原因

M26潘興:他給我的感覺的確不錯,但是為什麼不上榜是因為他的強度著實存在差距,T-44能上榜是因為他的強度著實能超過不少八金中坦,但是潘興不行啊,頂多是和一些八金中坦齊平,遠遠稱不上強勢。

P44豹:自動裝填彈鼓很新穎,但是你的優勢也就這個了,推薦一個好玩的有特色的我當然推薦你,但是實用性的話你差博傑特46太多了。

416工程:這玩意兒已經不能叫做MT了,這就是個TD,我個人對他的10級水準100炮還是很有好感的,他的隱蔽的強悍程度也讓我嘆為觀止,但是我要的是MT,比得是玩特色的話我推薦416,對高等級的抗壓能力我也選416,但是同級對壘的話,416就是「短板過於明顯,優勢並不突出」了,他有一手對付十級的能力,這不代表對付八級會更有效,反倒是他的短板無論是面對十級還是八級都是那個鳥樣。

STA-1:我尋思STA-2都不能登頂,你這個和他差不多的有什麼資格登頂?再說了,這條線十級才能出頭,之前全是坑坑窪窪,包括你STA-1,別以為有一手高穿深和高射速就當自己是爺爺了,真要硬掰一個名號也是「 娛樂 」「有一定對上抗壓能力」罷了。

T32:對我而言這玩意兒應該算是卡那封下位,沒錯,卡那封下位,你的頭著實很不錯,但是你的火控為什麼不能再好一些?你的105為什麼還是七級的那根?感情我用一手7.5級配置火力打八級?別人同樣有8.5級防護但是不妨礙擁有8級火力,為什麼我T32就得用這破炮?

虎王:虎王的加強計劃我覺得很不錯,如果成功加入的話虎王真的能飆升到八銀巔峰,可惜的是這個加強計劃並沒有實裝,我甚至懷疑WG會覺得這樣的加強「不 歷史 」而駁回,現在的虎王最大的樂趣在於非常舒適的偷炮體驗,不過,玩偷炮的八級車比他效果更好的可不少。

御夫座:御夫座樂趣多,那根105著實厲害,但是全向炮塔和克倫威爾車體帶來的這個三擴真的反人類,傷害可觀但是也就那樣,最大的樂趣是HESH,沒了,你說這個HESH不好用吧,480這個傷害對八級脆皮們來說承受不起,你說這個HESH好用吧,結合這台車的火控屬性,真想對付那些快如疾風的脆皮還真有些懸,至於那個APCR,我覺得我還是玩S1比較好。

獵豹II:唯一能讓獵豹II上榜的可能性只有一個——「沒有頭的八級128門哪個更好?」,廢話當然是獵豹II,那就是個沒有頭的天蠍,可是天蠍的主要價值不就包含了那個頭嗎?

UDES 03:03的 娛樂 性滿滿讓我覺得S1才應該是銀幣車,不是固定車體,自帶仰角,可以玩壓身抬炮探坡玩法,不過這東西著實難玩,而且03和1030一樣是沒有旋轉三擴保護的,再加上這玩意兒和其他蒼蠅拍一樣沒有橫向射界,玩起來實際上要比想像的要難得多。

你要明確是現在的國服還是外服,還需要細化是打銀幣還是打數據或者是打全局經驗並還要結合你擅長或喜歡打車輛類型……

目前僅按照國服現階段版本來說,打銀幣比較好的,暫時還沒砍三百穿的一切中國車,以及傳統的59。TD裡面帶88虎,天蠍也可以。如果你受得了慢車德國的獅子打錢也湊合。如果是打數據T44100八級中的小907,還是滿好用的(開銀幣加成我玩這個車一局也能賺十多萬銀幣)。如果是打全局經驗都話,62、黃金59、黑王總及普通王總嘍~

亞服俄服的話,打銀幣天蠍、毛蠍、獅子這些車。打數據的話就比較多了,暴風查查、小破雞頭、-3a、t44100都可以。至於打全局則沒什麼好用的,因為經驗加成跟三百穿是國服暫時的懷舊特色……外服是不存在單獨車輛1.5倍經驗加成的。

如果結合國服更新後點情況的話,現階段留一台T44100基本夠用,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更新後這車沒削弱,一樣夠用;

2- 八級中坦中目前最好的,可以練中坦;

3-開加成,會玩的這車全程金幣彈也賺錢;

4-更新後八級金幣車增加很多,到時再買;

5-目前360吃相難看,謹慎消費。

如果純亞服或是俄服,就更簡單了,聖誕節開箱子一年充一次,一次吃一年。

最後的補充,我個人水平一般,但僅以國服為例,像54原之前是可以白嫖的。54原總體機動散布俯角與T44100比差一些,但如果從不氪金一樣玩的舒服點角度講的話,如果之前白嫖了54原定話,一樣用。相對新手的話54原反而更友好一些,因為在同級房120的前裝甲還是能多一些生存幾率的。但如果你十級中坦也是單車一千七以上的效率,當然T44100更舒服。至於官方炒作的那些額外金幣車,自己根據自己情況決定嘍,喜歡就買著玩唄~

PS:國服過去可白嫖,具備很高性價比的車是克倫威爾B、魯迪、54原。任務性價比車為260工程、T55A。純收藏絕版車為狂怒,可收藏未絕版車為無名、雪絨花。十級現階段性價比特種車907(907a更新後生死未定暫不推薦),結合更新推薦的十級特種車260(可以任務白嫖,水平差不多還是能做出來的)、121B(主要是國服59基數比較大,買這個就不用練121了,而且更新後加強了些,算是能玩了)。決對不推薦十級特種車大小酋長~

大概如此。

八級銀幣車我就愛獵豹二!

才買的天蠍,獅子和天蠍我選擇了後者,因為我住玩重坦,想換個別的玩,天蠍網上有很多說法,我是把它當半個td用,一直黑槍沒意思,前期保守點,中後期就把天蠍當mt玩了,本人打的也不是很好,均傷2000,有時候點不正,打個1000多

還是那句話.五級八級九級是比較不錯的.沒有特別強也沒有特別弱.了解特點的話都可以玩玩.非要說個一二三的話.八級輕坦法國的輪子或者蘇系LT432.法系的八級金幣輕坦.都不錯.中坦的話八級都半斤八兩.蘇系T44和義大利P44都不錯.重坦的話.抗線首選ISM.和VK10001.賣頭的話卡納封.埃米爾.T32.突擊型的話就是IS3和110.TD的話大家分歧就大了.黑槍的話萊茵.瑞典的八級.其實我覺得中系那個也不錯.突擊的話就是SU101和御夫座了.一個有速度有炮塔有俯角有精度.一個有裝甲有單發.獵豹2沒他抗揍.法系八級TD和英系AT15.純垃圾.一個是迷之火控信仰裝甲.一個是龜速小水管.打的人想砸鍵盤.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lttb,1375

252炮狠,甲厚,會玩的別人就一個難受,天蠍也不錯,前期黑槍,後期遊走。

八級銀幣車只是一個過度作用,沒有金幣車那樣的額外銀幣收益,而且現在金幣車越來越強,像索瑪,暴風,野牛,703,破雞頭,你打他一發,他打你一梭子,當場送你回車庫,所以個人覺得八級銀幣車沒必要糾結哪個強,有玩八級銀幣車的時間,還不如玩八級金幣車,還能賺銀幣,

8級強的銀幣車有點少啊…義大利p44算一個 雖然被金幣p46壓一頭但是還是能壓別的銀幣車一頭的, 銀幣t44也還可以,埃米爾1這個車評價兩極分化嚴重 炮控和機動問題很大但是這車在前線雪地圖就是親爹一樣的存在 英國卡那封不錯但是白板又臭又長 別的…別的銀幣車好像都是金幣車陪練了

個人推薦:「誰敢阻擋虎王?」,這句話放在不久之前或許還是句笑話,在1.10版本更新後虎王隨著它的大哥們一起平衡性加強。「誰敢阻擋虎王?」,這句話也成為現實,讓虎王穩坐8級銀幣重坦霸主之位。單發傷害360點,0.3的百米精度和2.4秒的瞄準時間,這些數據無一不證明虎王優秀的輸出能力。同時配合上加強過的裝甲,虎王的防護能力在8級重坦也算是中上游水平。

❹ 現在版本的坦克世界10級的彈夾車那幾個比較好,請盡量不要說俗稱,請詳細說出哪個系什麼型號。

10級彈夾車中、蘇、日、英、德都沒有。只有美系1輛,捷克系一輛,法系4輛。
先說美國的10級彈夾重坦T57:裝彈還算快,車體的裝甲也不錯,炮的穿深威力都不俗。缺點機動較差,准確度不是非常高。炮台兩側較脆。綜合來看,是彈夾車中綜合性能最強的,適合更重坦一起走,抗線卡點都可以,偶爾跟著中坦一起,也能幫忙推進。
捷克10級彈夾中坦TVP T50:射速非常快,機動很好,視野充足。極高的裝填速度和爆發力,優越的極速和轉向。一個彈夾可能4~5s就打完了。缺點就是非常脆,血量低,隱蔽不高,所以很難當眼車。適合爆發偷襲,但是4發彈不足以秒滿血,300米外命中坑爹,穿深不高,比較吃隊友和地形,殘局收割比較強。
法系10級,共同點(下面不再強調)機動強,爆發高,殘局能力強,隱蔽同系中比較優秀,長裝填時間長:
重型AMX50B:炮還是比較準的,傷害足夠,俯角不太好。大多數時候更適合跟中坦,也能走重坦線,在敵人的空檔期,一輪爆發。但是之後50s的長裝填,要學會走位,比較時候大神的車子。
中坦查迪倫25t:主流中坦,視野不素,隱蔽高,極速高,爆發好。缺點就是炮不太准,俯仰角坑爹,炮彈又少,殘局的時候經常是靠撞的……
自行火炮查迪倫155:長裝填時間很長,好像比t92長,短裝填8秒,如果對面重坦被斷帶,又沒有修理,經常會被連續幾發炸殘或者炸死。而且有炮台,機動尚可。缺點除了長裝填就是准確度不是非常高,口徑155單發威力不足,濺射范圍不大。
反坦克炮福熙155:曾經的神車,如今除了可以連續三發以外沒有什麼優點了。裝甲砍了,短裝填砍了,視野砍了,機動也不高,法系唯一沒有炮台的車,現在大多壓箱底,很少見了。

純手碼,望採納。

❺ 世界主戰坦克排行

第一名:M1A2SEP坦克

M1A2SEP坦克是美軍現役最先進的數字化坦克,美國人也自認為「天下第一」。該坦克主要先進在SEP上。SEP是系統組件的英文縮寫,涉及觀瞄、火控、武器、動力、通信、防護和車輛管理等多個方面。如車長獨立瞄準鏡組件具有「獵/殲」能力,通過這種瞄準鏡,即使炮長正在對敵坦克目標進行攻擊,車長也能搜索和瞄準新的目標。

美國陸軍於1979年推出了M1「艾布拉布斯」系列主戰坦克。當時這種新型坦克集高速、敏捷、火力和先進裝甲於一體,曾盛極一時。1984年,M1A1坦克定型,1985年開始生產,1986年正式裝備。M1A2坦克是M1A1的第二階段改進產品,首輛於1992年出廠,1993年開始裝備部隊。經反復實彈射擊試驗證明,其裝甲防護能力尤為突出。這種裝甲防護與驚人的快速性和機動性、核生化防護、自動滅火以及彈葯艙相結合,能後保證乘員絕對安全。它的支援能力、殺傷力和作戰性能堪稱為空前絕後的地面作戰系統。

第二名:「豹」2A6EX坦克

德國「豹2A6EX」是「豹2」的最新改進型,它繼承了「豹」式坦克綜合性能好,火力、防護力和機動力三大性能平衡的特點。它的公路最大速度72千米/小時,能闖過4米深的水障礙。

第三名:90式坦克

日本90式號稱世界上最昂貴的坦克,其輪廓和框架是從「豹2」脫胎而出。該坦克採用日本自製的自動裝彈機、二沖程發動機和日本式復合裝甲,性能突出。

第四名:「梅卡瓦」4坦克

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1982年問世後,即成為中東地區最優秀的坦克。它是聞著戰火硝煙味兒設計和改進的,「防護第一」是「梅卡瓦」發展過程中的原則,其裝甲防護技術一直令國際防務專家稱道。「梅卡瓦」4採用了新的材料和新的結構形式,裝甲防護力又有了新的提高。

第五名:「挑戰者2E」坦克

在現今世界著名主戰坦克中,英國的「挑戰者」有著更多與眾不同的特點。它首創「喬巴姆」復合裝甲,至今「喬巴姆」的結構仍然保密。「挑戰者2E」是「挑戰者2」坦克的發展型,在機動性、目標搜索和生存能力等主要方面都有加強。它增強了目標跟蹤能力,能夠更快速地攻擊運動目標。

第六名:T-80U改進型坦克

俄羅斯T-80U改進型坦克在防護技術上有革命性突破,它不單注意加強被動式的裝甲防護,而且採用主動式防護,配置了「競技場」主動防護系統和「窗簾」-l型光電對抗系統。「競技場」的效果神奇,在全天候條件下幾乎可以阻擊任何方向襲來的反裝甲火箭和反坦克導彈。

第七名:「勒克萊爾」坦克

法國「勒克萊爾」坦克擁有先進的火控系統和數據匯流排,可以從外部獲取威脅的變化情況、地形障礙特點、友軍位置、後勤供應地點等情報。它機動能力強,最大時速達72千米,越野時速達50千米。它還配有模塊式裝甲,可根據威脅情況進行改變,徹底改變了法國坦克防護能力差的狀況。

第八名:中國88C型坦克

又稱96式坦克,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准三代」主戰坦克,目前已經量產並列裝我軍主力裝甲部隊,坦克全長10。65米,寬3。3米,高2。3米,採用方形焊接炮塔取代傳統的蘇式半卵形鑄造炮塔。炮塔兩側各有6具煙幕發射器內側4具,外側2具,車體兩側有6對直徑為670毫米的雙輪緣掛膠負重輪和3對掛膠托帶輪,在炮塔尾部另有全套潛渡裝置,在車體尾部有2個200升附加油桶。該坦克乘員3人,戰斗全重約41。5噸,使用1000馬力V型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最高公路時速57千米,最大公路行程400千米。

第九名:T-72CZ坦克

捷克T—72CZ採用了義大利生產的穩像式火控系統,具有夜間和行進間以「獵/殲」方式射擊能力,首發命中率極高。它在行進間的有效射程為2000米,發現並識別坦克的距離,白天不小於5000米,夜間不小於4000米。

第十名:「阿瓊」坦克

印度「阿瓊」坦克外形酷似「豹2」,戰斗全重59噸,主要武器是一門120毫米線膛炮。「阿瓊」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為鋼裝甲全焊接結構,主要部位裝有印度自行研製的復合裝甲。不過,「阿瓊」坦克的火控系統在氣溫42攝氏度以上時就無法使用,發動機在高溫下的功率也會大大下降。

❻ 2020世界十大重坦

1、美國艾布拉姆斯M1A1主戰坦克;2、中國99式主戰坦克;3、法國勒克萊爾主戰坦克;4、英國挑戰者2主戰坦克;5、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克;6、日本10式主戰坦克;7、義大利C1公羊主戰坦克;8、俄羅斯T-90主戰坦克;9、德國豹2A7主戰坦克;10、韓國K-2主戰坦克。


坦克是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之一,具有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是陸地武器中重要性唯一高於輪式裝甲車的存在。
主要用來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陸上力量。

❼ 坦克世界選什麼國家的坦克比較好各適合什麼人哪個國家的什麼坦克殲擊車比較厲害

各系戰車特點
S系
重坦:機動能力強,防護能力好裝甲傾斜角度大,單發火力較強,精度與瞄準較差。
中坦:車底矮小,機動能力強,防禦能力較好,射速較快但單發傷害略低。
火炮:中高級火炮單發傷害高精度一般,頂級火炮216工程精度較高,射速快,單發傷害一般,炮線較低。
反坦克:單發傷害高,隱蔽性強。

D系
重坦:防禦能力非常強,火炮精度較好,穿深一般,但機動較慢。
中坦:防禦能力較強,火炮精度非常優秀,直線速度較快但轉向能力較弱,依靠車體重量能對敵人造成大量撞擊傷害。
火炮:火炮的威力強,精度較好,但車體較大,機動能力較弱。
反坦克:防禦能力強,火炮精度優秀,頂級反坦克E-100突擊炮單發平均傷害高達1050。

M系
重坦:有優秀的俯角在山地斜坡作戰能力較強的,炮塔防禦非常強,火力非常強。
中坦:視野范圍非常大,有非常優秀的原地轉向能力和移動射擊能力,優秀的俯角在山地斜坡作戰能力較強的。
火炮:有較高的炮線容易對敵人灌頂造成巨額的傷害,超大的濺射范圍與單發傷害。
反坦克:
T110E3線路 防禦能力非常強悍,且巨炮有著非常兇悍的輸出能力但機動性較差。
T110E4線路 防禦能力較強,擁有較強的輸出能力並,機動能力一般,最大的特點是擁有可旋轉的炮塔。

Y系
重坦:中高級升級線路的坦克擁有較高的射速和防護能力,但機動能力較差。頂級重坦FV215B擁有較好的防護能力和重坦中最強的輸出能力,機動能力較好,缺點為後置炮塔。
中坦:中高級升級路線的坦克機動和射速性能較為突出,但裝甲較差,頂級中坦俯角,火力,防禦,視野非常突出,但機動性能較差,綜合作戰能力較強。

F系
中坦:6級(含6)以後擁有自動裝填機在進行長裝填後可連發射擊,機動能力非常強,擁有強悍的爆發火力,防禦能力差。
重坦:8級(含6)以後擁有自動裝填機在進行長裝填後可連發射擊,機動能力非常強,擁有強悍的爆發火力,防禦能力較差。
火炮:火炮具有射速快,精度高等優點,但單發傷害較低,8級火炮擁有自動裝填機在長裝填後可4連發射擊。
反坦克:防禦能力強,機動能力非常強,有較好的精度,10級反坦克擁有自動裝填機在長裝天後可3連發,擁有3發擊毀任何坦克的恐怖實力。

C系
重坦:機動能力非常強,主炮的射速較快且傷害較高,防禦能力較好,但主炮瞄準速度較慢。
中坦:機動能力強,防禦能力較好,主炮單發傷害為所有中坦中最高的。

❽ 坦克世界各系坦克的特點是什麼

1、C系

特點就是防護上,但機動性要好,卻是中坦扛著一門 ]重坦克炮。的確是穿深傷害都有了,打比自己等級高的車也不成問題了,但狗斗能力不見了。

重坦:機動能力非常強,主炮的射速較快且傷害較高,防禦能力較好,但主炮瞄準速度較慢。

中坦:機動能力較好,c系中坦都是小車扛大炮。炮是同級別里頭上等的,主炮單發傷害為所有中坦中最高的,防卸能力較好。但是沒有俯角,而且和S系一樣都是脆皮彈葯架和發動機。

就是因為符合C系特點,59特意加了穿深加了傷害,帶來射速降低。

❾ 二戰中哪國的重坦最厲害

美國英國的坦克就不多說了 投入實戰的都是軟蛋 強的基本沒和虎王之類的照過面戰爭就結束了
小日本的更不說 鋼板還停留在鉚接的階段 蘇德的坦克撞都可撞死
法國坦克 其實開始還行 但由於戰敗中斷研究 不談
捷克 有名的 二戰前期38t坦克 及戰爭後期的Hetzer追獵者 就是捷克制的 在德國吞並捷克後 可以默認為德國坦克

實戰中遇到過 且真正可以拼的只有蘇德兩家
蘇聯和德國坦克 是擁有同一血緣的同門 德國由於一戰戰敗結束而受凡爾賽條約限制 不能發展坦克工業 因此以生產拖拉機的名義派工程師入駐蘇聯 聯合研發坦克 這個情況一直到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接下來蘇聯 和 德國的 設計思路才分道揚鑣

(這里提醒下 在說蘇聯時我會不斷的重復「理論上」這個詞 這是由於蘇聯設計理念與實際生產工藝水平的巨大差距 實戰效果與理論值會有較大差距 而社會體質的弊病 如蓄意誇大則會將實際與理論值拉的更遠 下文我會有所介紹)

蘇德戰爭開始的時候
蘇聯方面 保存量巨大的老式T26輕型是其裝甲師的中堅力量
BT-5/7為快速坦克 主偵查用(拆卸下履帶後 理論公路時速可以達到變態的100km/h)
少量的KV-1 /2重型坦克(故障率很高 但仍然讓令戰爭初期的德軍十分頭疼的 畢竟出故障的十有八九是發動機 停下來還是皮糙的堡壘 當時德國坦克的穿甲能力很弱 前裝甲和炮塔基本是打不動的 實打實的打KV當時只有一種東西有效 就是有名的88炮 但是由於其本身數量比較少 而德軍對這種的重炮的牽引力也不足 所以一般是跟不上機械化部隊的奔襲的 用它打KV 基本是奢望 大多數情況下 是步兵摸上去炸掉的)
還有剛下線的T34/76中型 (是用來取代t26的 這個不用說 如雷貫耳 其傾斜裝甲的設計理念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 可以說因為其的出現 讓已經分家蘇德坦克在以後的設計中又有了共同點 和KV一樣 由於還在磨合期 故障率也很高)
還有稀少的多炮塔坦克 是t34/76定型之前 投入實戰的試驗品

德國方面型號相對比較簡單 巴巴羅薩計劃剛開始 主要以III號為主力(混著些捷克收編的38T 德國坦克兵給予其很高的評價甚至優於自家的III號) 老舊的II號坦克一般執行偵察任務和對步兵作戰 III突&四號坦克(比較少)為重火力支援
這時候基本都是24倍口徑的50mm/75mm短身管炮 穿甲能力有限 遇到蘇軍重坦基本是迂迴作戰 找防線弱點然後迅速突破 盡可能深入再包圍殲之
可以說當時的德軍在裝甲技術方面幾乎沒優勢 甚至可以說是有一定劣勢的 基本是靠前期士兵優秀的戰斗素養 和合理的戰術和戰略(蘇軍由於斯大林的決策失誤 基本沒防禦縱深 可以說只要防線突破了就崩潰了 而且在坦克運用上 德國理念較為先進 是將其集中在一起當做拳頭揮的 蘇聯方面則是將裝甲師打散混在步兵師里 重坦不會成群結隊的出現 零星的照面讓德軍可以安心的各個擊破) 前期的推進才會的如此順 但接著 靠著蘇聯BT的恢復力 T34/76迅速定型而大量投入實戰 德軍前線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T34/76優秀的76.2mm 41.5倍口徑炮可以輕易穿透當時幾乎所有的德軍實戰坦克 而前裝甲45mm 經過傾角換算相當於70多mm厚的鋼板 這對於24倍口徑初速低下動能不足的德國小鋼炮是噩夢 頻繁的跳彈 德國坦克幾乎只能用鎢芯穿甲彈才能阻止T34/76 但鎢這種戰略金屬在德國和原油同樣匱乏 一般是一車是備5發左右(中國是最大的貯藏國 美國戰後用貧鈾代替了鎢) 同時T34那500匹的柴油機則將其潛能進一步釋放 50km的時速450km的行程(IV號的兩倍)讓德國坦克望塵莫及 德國人將繳獲的蘇軍76mm炮進行改進成後來有名的75mm反坦克炮 炮管長度進一步提高到48倍 其成為初期德軍反坦克力量的主力 (由於當時還沒有足以承載88mm炮的重型坦克底盤) 其被廣泛的裝備於3突和4號坦克上 還有些裝備於由2號的底盤改裝的坦克殲擊車:黃鼠狼 至此「T34危機」 才有所緩解

真正讓德軍取得裝甲優勢是在43年中期 「虎式」正式大規模裝備德軍以後("黑豹"要稍晚幾個月)Tiger是最後一種按照德國傳統外形設計的坦克 即受T34的的影響較小(估計僅僅是在裝甲的厚度上收到了影響) 應該是IV號的正統的延續(黑豹的研發是半途插進來的)全車很少見到傾斜裝甲 還是以垂直裝甲為主 研發工作從39年夏就已經開始了 最終方案的競爭是在亨舍爾和波爾舍(保時捷)兩個原形車之間展開的 兩種車的主要區別是在動力系統上 亨舍爾用的是成熟的汽油機方案 而保時捷用的是前衛的油電混合方案(這位保時捷的創始人 超前的設計理念 用在坦克上 被證明是極度失敗的 而在設計賽車上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最終因為保時捷虎測試當天故障頻發而敗北 但是憑借保時捷博士與希特勒的私交 保時捷虎 最終成為有名的「斐迪南」重殲車的前身 這是後話了
亨舍爾虎正面垂直的裝甲全部在100mm 以上 側面也有82mm 這使得 戰場上蘇軍所有的 坦克或是反坦克炮都成為了玩物 高效的88炮第一次被裝上了坦克 雖然不是88炮的最終形態(只有56倍口徑 終極形態是71倍口徑的 但是由於88炮本身強勁的性能 一直到戰爭結束虎式坦克依然讓盟國不寒而慄 500m的范圍內正面貫穿85%的蘇聯坦克 100%的英美坦克)
虎式坦克 是二戰中最有名的一種坦克 因其而產生的坦克王牌數量最多 世界坦克王牌前十名的人中駕駛虎式的幾乎佔一半 其中最有名的是奧托.卡爾尤斯 和 大衛.魏特曼 分居榜首和第三名 (順便說一句 前十另一半是駕駛虎王的 而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從虎式的車組轉過去的 也就是說擊毀記錄中也包括了駕駛虎式時的記錄)

講到了「斐迪南」 就順便提一下 斐迪南的前裝甲是驚人的200mm 架上了全尺寸的88炮(71倍)不管是裝甲還是火力都是無可挑剔的 但由於其居高不下的故障率 和笨重的身體 使得其在故障後的牽引工作變得異常困難 沒到一年就迅速被可靠

的獵豹突擊炮取代 其正式亮相是在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戰役 但是由於詭異的沒有安裝機槍 步兵的近距離爆破成為了他的夢魘 後期改裝加了兩挺機槍 稱為象式 斐迪南厚重的裝甲 使其在服役期間沒有一例由於正面被擊穿而損失的記錄
(二戰中重型坦克的噩夢是行蹤詭異的單兵 其效率比坦克炮的更勝 二戰中後期坦克戰術趨於成熟 重坦協同步兵作戰成為不可動搖的戰術之一)

黑豹 也是德軍富有傳奇色彩的坦克之一 是作為德軍中後期坦克主力的存在 屬於中型坦克 與虎式坦克高低檔搭配 其75mm炮有進過了改進 炮管再次加長 達到了71倍 穿甲能力全面超過了56倍的88炮 曾有過500m距離上正面擊毀IS-3的戰例(黑豹全身上下抄襲T34的痕跡異常嚴重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俄國人設計的東西 德國人用起來似乎更有效率)將坦克的速度,最大行程,裝甲分配,著彈投影,穿甲能力,射速,火炮精度,機械可靠性等各項指標放在一起綜合考量 可以說黑豹是二戰中進化的最成功的一種坦克 唯一要說的是德國坦克的汽油機 黑豹與斐迪南都於庫爾斯克戰役正式亮相 由於發動機不成熟 相比蘇聯的柴油機 自燃率一直很高 豹式尤甚 進過返廠改裝後情況才得到改善
黑豹在45年重新設計了炮塔 稱為F型 火炮更換為71倍88炮 火力直接向虎王看齊 可以看作是豹式的終極版 只生產了十幾輛 投入了最後的柏林巷戰 戰果不明
其衍生車型 獵豹 也是進化的最成功的坦克殲擊車 在保持了優良的機動性的前提下 搭載了71倍88炮 火力充沛 而其標志行的一體式傾角前裝甲則為期提供了良好的防護

為了應對德國的虎豹危機 蘇聯在最初只拿出了t34的改裝方案 t34/85 俗稱「大腦袋」 炮塔大了一圈 以便裝進穿甲能力更強的85cm炮 使其可能在周旋中擊穿虎式和豹式的正面 但是不管出廠的技術手冊還是坦克兵戰術培訓上 都是強烈建議車組繞到德軍坦克的側或後面再開炮 因為該炮理論1000m用高速穿甲彈能擊穿100mm裝甲 而虎式的前裝甲則是10Xmm 所以保險期間得將距離拉近到700~800m 而這還是在高速穿甲彈供應充足的情況下 用普通的穿甲彈 穿甲能力急劇下降到80mm左右 在保證命中率的前提下 能擊穿虎的側面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黑豹的前裝甲防護做的其實比虎式更好 80m的傾角裝甲幾乎相當於100mm的垂直鋼板 而圓弧形100mm護盾占據了整個炮塔正面 著彈面太小基本不可能貫穿 況且蘇聯坦克瞄準器十分簡陋 命中率與德軍也有比較大的差距 對付黑豹勉勉強強 對付老虎難度太大 所以在1944年3月IS-2(斯大林2型)出現之前 德軍取得了近半年的裝甲優勢

44年初 蘇軍IS-1試驗車投入實戰 積累戰斗數據 該車設計時針對繳獲的虎式進行了加強 雖然理論裝甲厚度上已經超過了老虎(車體正面達100~120mm/30~60°傾角 理論上虎I用Pzgr39型被帽穿甲榴彈只能在200m的距離上擊穿 Pzgr40鎢芯穿甲彈則需要在600m以內的距離) 但是還是扛著85mm炮 所以面對虎豹還是力不從心 而且從德軍的戰斗數據上考證到 顯然蘇軍的整體鑄鋼工藝還是不過關 老虎的88L56炮 使用39型彈在1000米的距離上貫穿過IS-1的正面 但是畢竟是少數 斯大林型坦克的出現預示著德軍裝甲師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

44年3月IS-2正式投入實戰 IS-2在IS-1的車體上加裝了122mm炮 該炮最初是裝備與巡洋艦上的對岸副炮 而蘇軍由於對大口徑炮的迷信 有卸艦炮打坦克的傳統 所以為了應對老虎和黑豹的威脅 蘇軍將其改進裝在坦克殲擊車上 命名為su122 投入實戰後發現其遠距離上雖然穿甲能力不足(由於122mm的炮彈已經超過了人體搬運的上限 所以當時實際上100MM以上的穿甲彈是沒有的 其彈葯採用的是分段裝填方式 射速極慢 一般2~3發/分鍾)但是威力巨大 像黑豹這種坦克 即使前裝甲沒有擊穿 但後部的裝甲基本已經震碎了 對內部人員的傷害也很恐怖 虎式坦克中上一彈基本也是重創 實戰效果滿意 因此新一代的斯大林坦克被裝上了這種十分給力的火炮 IS-2投入初期 由於德軍對蘇軍新式坦克認識不夠 有時在中遠距離上被連連擊毀數量 但是隨著戰線上的大量出現 其弊端開始顯現 射速慢,炮塔轉動慢,鑄造工藝不過關(鋼板中沙眼 空泡太多 使質地變脆),載彈量低下(28發),火炮命中率低下(尤其是在1500m以上) 虎式和豹式往往依靠迂迴到側面或近距離纏斗取得戰果 甚至有在1200米擊毀IS-2的記錄
44年後期 IS-2的磨合期差不多結束了 新車固有的故障也基本得到解決 老虎的噩夢開始了 蘇軍利用數量上的優勢 冒著炸膛的危險 大口徑的坦克炮一般進入戰斗之前就已經上膛 IS-2 達到2000m通常會首先開火 德國坦克若接近 則至1600m則第二發裝填完畢 1000m以上 IS-2正面基本是安全的 1500m的距離內 IS-2的122mm炮只要命中一發虎式基本嗝屁
IS-2的出現意味著 德國的裝甲技術再次失去優勢 東線坦克戰變得異常凶險起來

為抵禦IS系列的攻勢 德國著手研究新一代的重型坦克——虎王 虎王可以看作是豹式的重型版 88炮L71倍完全體 本身厚重的裝甲帶 加上傾角 使虎王幾乎沒有致命的著彈點 (再加上德國特有的滲碳式特種鋼 使虎王的稱號當之無愧 )炮塔有兩種型號 分別交給亨舍爾和波爾舍完成 外形上有部分區別 防護性上相差不大 IS-2的122炮 雖然對其仍是威脅 但是憑借德國火炮的優秀的精度 IS-2想用傳統戰術在遠距離上與虎王拼殺撈不到半點好處 想近身則更難 沒有數量優勢的情況下 想在東歐廣袤的平原或鄉村和虎王周旋幾乎不可能 唯一讓人詬病的是貧弱的機動性和頻繁的機械故障 這讓戰爭後期本來就舉步維艱的德國後勤雪上加霜
此時的德國其實已經處於頹勢 裝甲師往往是充當消防隊的角色 虎王實際戰損的很少 多是損失在奔命途中的機械故障 或缺乏燃料 由於缺乏重型的牽引車輛 車組一般不得不自己炸掉虎王
虎王生不逢時 縱使其性能優秀 但是德國戰敗的局面不可挽回
(這里要對火炮做個註解 德國和蘇聯在對待火炮口徑上的態度有很大區別 蘇聯更加迷信大口徑 德國則是一直想將火炮口徑限制在人工裝填的能力以內——100mm 而88炮由於太過優秀使德國對它也一直放不下手 但88炮的穿甲能力也確實是二戰中最強的 鎢芯穿甲彈的話 500m以內基本可以達到200mm的穿甲水平 蘇制122mm炮由於是分段式裝填 也不可能人工裝上鎢芯彈 所以也沒法對比 其擊毀方式靠的是能量碎甲)

其衍生車獵虎是德國坦克殲擊車的巔峰 一般同型號底盤的殲擊車火力向高一級底盤的坦克看齊 如IV號殲擊車抗黑豹的炮 獵豹扛虎王的炮 獵虎則是扛鼠式的炮128 L61倍口徑炮 火力可以算是頂峰了

IS-3是蘇聯投入實戰的最後一型重型坦克 是二戰最後幾個月才投入戰場的 基本結構與IS-2相同 但是炮塔重新設計為龜殼形 車首改為箭簇狀 車體的避彈外形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水平上 雖然實戰中與虎王照面的機會不多 相關文獻記錄也比較少見 但是憑借厚重的裝甲和122mm炮 基本可以認為已經超過了虎王 是當時最強的戰車 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 它其實屬於是50年代的坦克 是超越時代的產物 他的出現使盟國的其他成員認識到 美英的裝甲力量已經落後蘇聯近十年
(我依然要詬病蘇聯的鑄造工藝 因為有文獻記錄過 400m的距離上 豹式G型曾今擊穿過IS-3的前裝甲 理論上 豹式需要鎢芯彈100m以內才有可能 太丟臉了 )

最後就是老鼠了 關於鼠式這類超級戰車的研發起始於 在戰敗邊緣的希 特 勒開始相信占星術和超級武器扭轉戰局的說法
也就有了V2飛彈之類的東西
而老鼠也並不是德國的終極戰車 僅僅是投入實戰而被人們所知道
其實還有更恐怖的存在 並且好像是有實車的
這個坦克的代號是E100 是一個前後左右都是300mm裝甲 兩百多噸 能跑40多km/h的怪物
具體參數 請去網上查吧 我也是好幾年前看的介紹 我就簡單說下
E100是作為鼠式坦克的競爭車型 一並交給希 特 勒定奪的
但是在各項參數完美的情況下 希 特 勒卻NC的選擇了鼠式投產
E100的則在 廠商等各方努力下 緩慢的進行試驗車的製造 (炮塔和底盤實在兩個地方完成的 )
到德國戰敗 底盤(包括發動機等全套) 和 炮塔(包括火控)在各自的工廠已經完成 且都被美軍繳獲
我看過一張美軍工程師拿20cm鋼尺量車體尾部裝甲的厚度 感覺那厚度比300mm還多....
然後就沒有後續了 不知道兩樣最後有沒有拼在一起 .....

製造一輛虎王坦克:需要30萬個工時 35萬馬克
製造一輛虎式坦克:需要28萬個工時 30萬馬克
製造一輛豹式坦克:需要15萬個工時 18萬馬克
中後期 蘇聯坦克生產力以驚人的速度恢復
製造一輛IS-2坦克:需要05萬個工時
製造一輛T-34/85:需要03萬個工時
也就是說德國每生產一輛豹 蘇聯可以生產3輛IS-2或5輛T34
每生產一輛虎 蘇聯可以生產5輛IS-2+1輛t34
每生產一輛虎王 蘇聯可以生產6輛IS-2或10輛t34

保守估計 鼠式坦克的的工時是虎王的1.5倍 過45萬工時 不算下去了

記得有書算過 一輛德國坦克被擊毀 一般要拉5輛盟國坦克去陪葬
也就是說後期 虎王也好 虎也好 在擊毀4~5輛坦克後基本就淹在群里了 然後「輪 奸」致死

鼠式唯一投入的一次實戰是有記錄的 大概是擊毀了6~7輛坦克以後就因為炮塔機械故障棄車 被俘了

❿ 義大利語跟捷克語,哪個比較難學如果去留學,這兩個國家哪個好些

捷語是世上普篇被認為是最難學的語言(雖然我認為中文比捷語難多了,所以能學會中文,再學任何一門外語都不會覺得很難。)。加上捷克除了查理大學,沒有什麼別的在中國出名的大學。

義大利是大國,在那裡生活的中國人也比較多。論經濟實力,教學質量,生活水平,都比捷克強。只不過要注意一點,那就是義大利的大學都要交學費,捷克的大部分不用(包括查理大學)。

在歐洲所有的大學都要交一筆「管理費」,多部分的國家還要交學費。不用交學費的國家除了捷克還有瑞典,芬蘭,法國,等國。不過在那裡,生活費很高。捷克的話,這方面就會便宜很多。

還是建議你去義大利吧。祝你早日學業有成!^_^

閱讀全文

與捷克重坦和義大利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惠普中國官網是哪個 瀏覽:173
為什麼說咖啡是起源於義大利 瀏覽:173
台灣什麼時候屬於中國的 瀏覽:869
中國糧倉儲備糧食夠中國人吃多久 瀏覽:741
中國到哪裡到國外是最遠的 瀏覽:669
越南為什麼不改回小面額貨幣 瀏覽:576
印度人為什麼沒有蚊子 瀏覽:531
中國哪裡一天只吃兩餐 瀏覽:901
英國人種怎麼樣 瀏覽:422
印度孟買冬天多少度 瀏覽:135
印尼盧比英語怎麼讀 瀏覽:501
伊朗和瑞典哪個國力強 瀏覽:855
中國哪裡產翡翠和玉 瀏覽:267
印度傳說中的眾神之車是什麼 瀏覽:258
航運從美國到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824
越南小米手機有哪些 瀏覽:804
1000美金多少印尼錢 瀏覽:384
中國目前援助了哪些國家 瀏覽:419
越南華人什麼意思 瀏覽:377
印度長途汽車怎麼下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