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怎麼解鎖戰爭

義大利怎麼解鎖戰爭

發布時間:2022-10-16 22:06:54

『壹』 義大利戰爭的過程

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親率大軍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出現在倫巴第。他的部隊規模龐大,包括近衛隊200騎,精騎兵團1600騎,以及12000名步兵(其中有6000瑞士雇傭兵與3000加斯科涅步兵)和當時最先進的各類火炮136門,共3.5萬人。法軍行動迅速,9月9日已抵達皮埃蒙特的阿斯蒂。與此同時,由奧爾良公爵指揮的分遣隊在法國海軍的配合下即將在熱那亞沿岸登陸。
阿方索二世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一個切實可行的防禦計劃。他的兄弟費代里戈將率領那不勒斯艦隊封鎖熱那亞,陸軍主力在羅馬涅固守,這樣,再由皮耶羅·德·美第奇在托斯卡納配合作戰,即可阻止法軍翻越亞平寧山脈。實際上無論哪一個環節都遭到慘敗。由於動員被延誤,阿拉貢艦隊開到熱那亞之前,奧爾良公爵就已經入城。拉巴洛本來是由得到阿拉貢支持的熱那亞流亡分子所佔據,但當法國艦隊出現在拉巴洛海岸的時候,費代里戈寧可撤退也不願和法國海軍交火,讓拉巴洛去聽天由命。在佛羅倫薩,皮耶羅支持那不勒斯的策略極不得人心,法國對佛羅倫薩的禁運使很多工人失業。當查理八世通過米蘭進抵皮亞琴察的時候,歡迎他的是美第奇家族旁系的代表,他們向查理八世保證佛羅倫薩完全支持法國。當他到達托斯卡納邊境時,皮耶羅·德·美第奇沖動的直接來到法國軍營,請求查理八世予以保護。薩爾察納、皮埃特拉桑塔、里窩那、比薩等地的要塞都拱手相送。這就意味著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薩的大權宣告結束。查理八世於1494年11月17日入城。牧師吉羅拉莫·薩沃納羅拉也在此時登上歷史舞台。法國人離開前和市議會簽訂了一項條約,規定該城承認查理八世是佛羅倫薩的保護人,並對法軍提供財政捐助。從此以後,直到1512年法軍被逐出義大利,佛羅倫薩除名義外,完全淪為法國藩屬。與此同時,法軍沿艾米利亞大道長驅直入,由那不勒斯王儲費蘭蒂諾指揮的在羅馬涅的軍隊望風而逃。12月31 日,查理八世進入羅馬也同進入佛羅倫薩一樣未遇反抗,他同教廷達成協議,取得通過教廷領土進軍的權利。阿方索二世見棄於盟國,只得在1495年2月讓位給他的兒子費蘭蒂諾,然而費蘭蒂諾也無法抵擋法軍的進攻,2月22日,法軍攻進那不勒斯。不久,費蘭蒂諾逃往伊斯基亞島,整個王國陷落。查理八世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那不勒斯。法國炮兵在堡壘圍攻戰中顯示出卓越的價值,而攻佔堡壘後法國人洗劫搶掠之凶,義大利人也前所未見,他們紛紛失去了抵抗的勇氣。
法國人在那不勒斯的所作所為又把他們如來時一樣神速的趕出了義大利:土地和官職都歸了法國人,支持他們的當地安茹派並沒有獲得比阿拉貢派更好的處境,因此憤憤不平;供應久缺,行政腐敗,佔領軍的殘暴骯臟惡名遠揚。查理八世於1495年5月20日率法軍主力離開那不勒斯,留下吉爾伯·德·蒙龐西埃擔任總督。此時,各地已發生起義,不久費蘭蒂諾和費代里戈便成為他們的首領。他們偷渡入境,以西西里島作為重新收復義大利半島本土的根據地。阿拉貢的天主教國王費迪南德決心阻止法國在那不勒斯建立統治。他的軍隊由名將貢薩洛·德·科爾多瓦指揮,在西西里集結待命。他又通過外交手段將對法國迅速坐大感到震驚的各派勢力結合成第一次反法神聖同盟(因簽訂《威尼斯條約》又稱「威尼斯同盟」)。該同盟於1495年3月31日訂立,締約各方有羅馬教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班牙、威尼斯和米蘭。表面條款上看,這個同盟與過去義大利各國間維護和平的各種協定並無二至,但這個包括了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同盟實質上已經說明,義大利不能再控制自己的命運。
查理八世離開那不勒斯之後,帶著不足9000人的殘部於1495年7月5日抵達福爾諾沃。第二天他們即在塔羅河谷遭到曼圖亞侯爵弗朗切斯科·貢扎加率領的35000威尼斯同盟軍的追擊,是謂「福爾諾沃戰役」。計劃中,原本同盟軍的總指揮將由皇帝馬克西米連擔任,但此時他正因帝國議會久拖不決而滯留在沃爾姆斯而無法親臨。實際上福爾諾沃戰役以敷衍了事收場,皇帝為同盟制定的戰略構想遠未實現。交戰雙方都聲稱自己獲勝;不過義大利的損失遠為沉重,而居於劣勢的法軍則安然退回倫巴第。雖然義大利人作戰英勇,貢扎加的包圍戰術也基本成功,但同盟軍紀律鬆弛,指揮混亂,各方力量無法通力合作;查理八世的瑞士雇傭兵、火炮和精騎兵團的效率依然無與倫比,這些因素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法軍主力安全退回阿爾卑斯山北部。作為對法國入侵的回答,哈布斯堡王室和特拉斯塔馬拉王室於10月21日締結雙重聯姻:馬克西米連的女兒瑪格麗特嫁給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唐·胡安,他的兒子菲利普大公(美男子)則迎娶天主教國王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的次女胡安娜(瘋女),這個事件在不久的將來將使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的面貌煥然一新。
由於米蘭背棄法國,參加了威尼斯同盟,奧爾良公爵路易便得到一個要求擁有米蘭公國的機會,因為他是瓦倫蒂娜·維斯孔蒂的孫子。入侵以來,他一直呆在他祖母的陪嫁地,倫巴第城鎮阿斯蒂。6月10日他經不住誘惑,從那裡攻佔並進入了諾瓦拉,但沒有多久便被30000米蘭軍隊緊緊包圍。已抵達阿斯蒂的查理八世急於回國,無意幫助路易的事業,盧多維科·斯福爾扎同樣希望能讓他快走。終於在10月10日,雙方簽訂了維切利和約,規定把諾瓦拉還給米蘭,盧多維科保證在法國再次遠征時給予支援。奧爾良公爵只好帶著他的5500餘部(大半為瑞士雇傭兵)跟隨查理八世回國。這時,那不勒斯的總督蒙龐西埃正在半島上節節敗退。到1496年春,在貢薩洛的西班牙軍隊幫助下,費蘭蒂諾已完全收復了他的都城。蒙龐西埃本人和部下許多人都死於法國人稱為那不勒斯熱的瘟疫。以德意志和義大利的雇傭兵為主的法國駐軍求援無望,因長期欠餉士氣低落,紛紛嘩變倒戈。剩下來的少數法國人無心戀戰,皆設法盡快回國。1497年時,法軍已完全退出義大利。雖然如此,查理八世仍然不曾放棄,他還在繼續計劃新的遠征,直到1498年4月7日逝世,才結束了他的征服夢。 路易十二即位後,表現得並不比其兄長更有遠見。雖然他的英俊氣質很吸引人,施政公正仁慈,愛好和平、注意節儉,但他對自己的權利總是緊緊抓住不放。他堅信自己對米蘭的要求是正當的,上次戰爭中未能將它征服是個必須洗雪的恥辱。他進攻義大利的計劃得到政府首席顧問,魯昂大主教喬治·德·昂布瓦茲的熱烈支持,此人野心勃勃,其志在羅馬教皇,所以當路易剛剛即位,他就著手准備。
經歷了一次入侵的義大利各國並沒有吸取教訓,反而人心更加渙散:他們心中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利用路易的干涉來更好的為自己謀利益。亞歷山大六世認為法國的新國王是一個可貴的同盟,可以助他實現擴大教廷世俗權力和使他的家族發跡的計劃。他的兒子切薩雷·博爾賈正在物色妻子和尋求取得采邑,路易答應為他辦這兩件事,只要亞歷山大六世提供方便,讓他和法蘭西的讓娜離婚。1498年,切薩雷已脫離神職,不再是巴倫西亞紅衣主教,而成為瓦倫蒂諾公爵,他前往法國受封時,隨身攜帶了路易十二的第二次結婚特許證,並給昂布瓦茲帶去一頂紅衣主教的法帽。切薩雷的求婚對象是繼費蘭蒂諾之後的那不勒斯國王費代里戈的女兒卡洛塔,她自小在法國宮廷長大,但她堅決不肯嫁給這位前紅衣主教,費代里戈支持他的女兒,這保持了他的榮譽,也導致了他的滅亡。切薩雷另娶了納瓦爾國王之妹查洛特·德·阿爾布雷後,指高氣昂的使用法國名字回到義大利,率領一隊法國騎兵和若干瑞士步兵,對羅馬涅進行第一次征服戰役。佛羅倫薩共和國為擺脫孤立,最先歡迎法國人的到來;而威尼斯由於痛恨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瞞著它在維切利簽訂和約,由於路易許諾在勝利後把威尼斯的西部邊界擴展到包括克雷莫納和吉亞拉達達,於是也改變傳統的中立政策,轉而積極支持侵略者。站在米蘭一邊的,如今只有那不勒斯的費代里戈和羅馬涅的幾個小統治者,前者是因為路易要求得到他的王位,後者則是因為害怕切薩雷·博爾賈。
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處境極為不利,他那足智多謀的妻子貝婭特里切·德·埃斯特已於1497年去世,不能再為他排憂解難。雖然吉安·加萊亞佐早已在1494年身故(究竟是死於他叔父的毒葯還是他自己的荒淫無度,這不得而知),但他的遺孀女公爵阿拉貢的伊莎貝拉身邊仍不乏支持者,比如雇傭兵領袖吉安·賈科莫·特里武爾奇奧。此人是一位久經沙場的指揮官,卻被得到盧多維科的賞識的並非將才的比武勇夫加萊亞佐·聖塞韋里諾取代了軍隊中的位置。特里武爾奇奧在替女公爵到那不勒斯去向她父親告狀的時候,加入了法軍,此時正帶領法國侵略軍返回米蘭。曾在福爾諾沃戰役中指揮米蘭軍隊的卡亞佐伯爵,也因心懷不滿投靠法國。聖塞韋里諾未能守住米蘭防禦線上的重鎮亞歷山大里亞,接著各城鎮接二連三向法軍投降,抵抗已屬徒勞。盧多維科於1499年9月逃到蒂羅爾,在那裡,他和兩個小兒子受到馬克西米連的熱情接待。但1499年全年,馬克西米連幾乎都在忙著指揮施瓦本同盟和瑞士聯邦作戰,無暇他顧。公爵回國的希望寄託在米蘭城堡上,這座城中要塞固若金湯,貯有足供一年的糧草,並由一個深受公爵信賴的城堡主駐守。但在公爵離國後12天,這個「新猶大」就把米蘭城堡拱手讓給法國。
然而盧多維科的前途也並非全然黯淡無光,瑞士幾個州不滿法國的態度,同意向他提供1萬人,他帶著這支隊伍在第二年開春前往米蘭。此時特里武爾奇奧的獨裁已在米蘭遭到激烈反對,割讓克雷莫納給威尼斯一事引起了公憤。米蘭人聽到盧多維科將到來的消息,便起而佔領了各個城門。在「摩爾人」的歡呼聲中,特里武爾奇奧棄城而走,盧多維科在人們的擁戴之中進城。然而,他的好運氣也就此完結。法軍頑強的堅守著米蘭城堡和公國中的其他據點,盧多維科的人力物力都已枯竭。1500年4月8日,他在諾瓦拉不戰而潰,從此決定了斯福爾扎家族的命運。瑞士雇傭兵放下武器,拒絕和法軍中的同胞作戰,盧多維科逃跑未遂,被法軍俘獲。曾經叱吒風雲的米蘭公爵將作為階下囚在法國度過餘生。神聖羅馬帝國的采邑米蘭公國被法國佔領,這樣的恥辱終於使帝國議會於4月10日,也就是盧多維科最後被法軍俘虜的那一天,在奧格斯堡重新召開。皇帝一再提醒他的諸侯,米蘭的陷落是法國威脅的明證,但貴族們的熱情並沒有被激起,君主立憲派除了架空馬克西米連的權力不做他想,坐視米蘭自生自滅。
路易十二既得米蘭,下一個目標就指向那不勒斯。費代里戈提出將那不勒斯王國作為法國采邑,自己成為路易的附庸(此前在理論上說,教皇對那不勒斯享有宗主權);路易十二本應明智的接受這個建議,但是他卻寧願採取1500年格拉納達條約所議定的冒險方針,即與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德聯手征服並瓜分這個王國。費代里戈直到入侵開始前還不知道這樁買賣,對他的求援,費迪南德和貢薩洛始終置之不理。他只得倉促於土耳其結盟。這正是費迪南德等待著的借口。法西兩國同時進兵,費代里戈知道大勢已去,在法軍佔領並洗劫卡普亞後,便向路易投降,寧可相信公開的敵人,也不相信出賣他的親戚了。他受到寬大對待,被送往法國並授予安茹公國,以補償他失去的王國。這樣,路易擁有那不勒斯的北半部,費迪南德則占據了阿普里亞和卡拉布里亞。然而兩個盟國很快起了爭執,問題出在格拉納達條約未提及的某些地區,特別是法國的阿布魯齊和西班牙的阿普里亞之間的卡皮塔納塔,它土地肥沃,是牛群往來冬、夏牧場的必經之地,享有稅收之利,雙方均認為它屬於自己。法軍起初憑借兵力優勢取得了一些成功。貢薩洛退到巴列塔,在1502年底到1503年初的那個冬季一直被圍困於此,依靠從西班牙和西西里島來的海上供應來支持。次年春,援兵源源而至,貢薩洛開始反擊,在切里尼奧拉獲勝。法軍退至加埃塔,意圖積蓄力量後南進;但由於種種原因耽誤了時間,到隆冬時分兩軍才在加里利亞諾河兩岸對陣。12月29日,貢薩洛用舟橋偷渡過河,對法軍進行突然襲擊。經過激戰,法軍向加埃塔潰退。1504年1月1日,加埃塔這個法軍在那不勒斯領土上的最後據點,落到了西班牙人手裡。整個王國重新統一,受阿拉貢國王的統治。
在路易十二的這次入侵之中獲益最大的除了費迪南德,莫過於羅馬教廷。在法國人統治米蘭期間,羅馬教廷幾乎把所有教會國家都納入到它的直接控制之下。這一過程的第一階段是由切薩雷·博爾賈完成的。經過三次毫無喘息的戰役,他成為羅馬涅的主人,把當地的貴族逐出他們割據的城市,在這一區域內建立了秩序和統一。由於路易十二與佛羅倫薩聯盟,使他在托斯卡納擴充勢力的計劃受挫,當他正打算離棄法國倒向西班牙的時候,亞歷山大六世去世(1503年8月,死因據說是他與切薩雷都誤飲了家傳的毒葯),路易十二隨後剝奪了他的公爵頭銜和領地,於是切薩雷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宣告結束。 ·義大利戰爭期間,經過改進的火器(火槍和輪式炮架青銅火炮)首次得到了廣泛使用,炮兵首次參加野戰和堡壘、設防城鎮的攻防戰斗。對要塞經常採用圍而不攻的戰術。野戰軍隊用於為受敵圍困的據點解圍。攻擊要塞時,首先構築圍攻線,而圍攻線必須設在要塞防禦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爾後構築土木工事組成的阻援線。只有在這之後,才逐步展開攻擊。義大利戰爭證明,僱傭軍是不可靠的,其戰鬥力多半取決於交戰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取決於僱傭軍的民族特點和是否及時發放薪餉。義大利的歷次戰爭還證明,政治形勢決定戰略局勢,而軍事行動卻不能對戰爭結局發生質的影響。

『貳』 義大利戰爭是哪些國家為爭奪義大利而進行的封建戰爭

義大利戰爭指法國、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等國家為爭奪義大利而進行的封建戰爭。後轉變為法西兩國爭奪歐洲霸權的戰爭。

這些戰爭主要發生在義大利的領土上。義大利政治上的分裂狀態和境內各國之間的內訌使列強的侵略計劃易於得逞。義大利戰爭分為3個時期。

第一時期主要是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王國。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一世死後,作為安茹王朝繼承人的法王查理八世宣布有權佔有斐迪南一世的領地。

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領兵越過阿爾卑斯山,向那不勒斯前進。在阿斯提地區的皮埃蒙特部隊加入查理八世的部隊。法國陸軍的行動得到本國艦隊的保障。

北義大利和中義大利各國對查理八世沒有積極進行抵抗,法軍得以穿過羅馬全境。

1495年1月,查理八世得到了羅馬教皇任命他為那不勒斯國王的授職書,2月23日,查理八世進入那不勒斯。法軍的掠奪和暴行,以及實行新的捐稅激起了義大利人民的憤慨。義大利各國首腦害怕法國勢力強大,也擔心發生全面起義,遂於1495年3月建立了「神聖同盟」,以便把法國人逐出義大利。

參加這一同盟的有威尼斯、米蘭和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和西班牙國王亞拉岡的斐迪南二世也加入這一同盟。

1495年7月6日,法軍在福爾諾沃與「神聖同盟」軍交戰,遭到失敗。

1495年12月,法軍好容易才由南向北撤至北部。1496年12月,法國從那不勒斯王國領土上撤退。

1499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二世繼承前國王的政策,遠征米蘭公國。路易十二世在1499~1500年的一系列作戰中,多次獲勝,佔領了米蘭和倫巴第。

1501~1502年,根據條約規定,法國和西班牙軍隊佔領了那不勒斯王國。

但1503年春,法西之間由於一些有爭議的地區的歸屬問題爆發了戰爭。在加里利亞河畔交戰,西軍取得了勝利,法國被迫放棄對那不勒斯王國的要求。那不勒斯王國淪為西班牙的領地。

第二時期是堪布來同盟向威尼斯共和國發動了戰爭。佛羅倫薩、斐拉拉、曼圖亞以及其他義大利國家也加入了堪布來同盟。

1509年4月,羅馬教皇對威尼斯下達命令,禁止做禮拜和舉行宗教儀式。

1509年春,法國開始對威尼斯作戰,佔領了它的倫巴第領地,1509年5月14日,在安亞傑洛附近法國又取得了對威尼斯人的重大勝利。法國勢力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加強導致了力量的重新組合。

1511年10月,威尼斯、羅馬教皇、西班牙、英國和瑞士各州訂立同盟,目的是要把法國侵略者逐出義大利。路易十二世得知這一情況後,命令在義大利的法軍統帥富瓦轉入進攻。

法軍向臘萬納進發,企圖奪取該城。卡爾當總督率領西班牙軍隊前來增援臘萬納守軍。雙方在臘萬納交戰,西軍被擊潰。由於政治形勢的變化,法國沒能把戰術上的勝利發展為戰略上的勝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法軍中召回了應募兵,而瑞士雇傭兵則投向了威尼斯部隊。

在這種情況下,法軍被迫開始退卻,1512年年底放棄了倫巴第。

1515年,登上法國王位的法蘭西斯一世再度發起軍事行動。法軍在馬林亞諾附近擊潰米蘭公爵的瑞士雇傭兵。根據法西兩國簽訂的努艾昂和約,米蘭歸屬法國,那不勒斯歸屬西班牙。

第三時期是以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法西兩國瓜分義大利的爭斗為標志的。

這一時期發生過6次戰爭,被捲入戰爭的有:羅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國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圖把法國人逐出北義大利,繼而統一自己的南北領土。這一意圖事先得到了英國、羅馬教皇、曼圖亞和佛羅倫薩的支持。威尼斯則成了法國國王的同盟。1521年戰事爆發。

1522年4月,法軍在比科卡附近交戰中敗北,德國應募兵首次戰勝了作為法軍突擊力量的瑞士雇傭兵。

這次交戰並未決定戰爭的勝負。法蘭西斯一世率大批部隊,越過阿爾卑斯山並佔領了米蘭,逼近帕維亞。爭奪帕維亞的戰斗以法軍失敗、法蘭西斯一世被俘告終。法蘭西斯一世獲釋後,拒絕承認在馬德里簽訂的條約,並加入了羅馬教皇在英國支持下建立的同盟科涅克同盟,這一同盟旨在使義大利擺脫西班牙的桎梏。參加同盟的還有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

1527年,戰事在義大利再度爆發。雙方各有勝負,1529年,法國國王失敗,被迫於1529年8月與羅馬帝國簽訂和約,放棄對義大利的爭奪。

然而法蘭西斯一世於1536年再度挑起戰事,佔領了皮埃蒙特和薩伏依。

1538年,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在尼察訂立了為期10年的停戰協定。

但前去覲見土耳其蘇丹的兩名法國使者在米蘭公國境內被殺,又導致了1542~1544年的戰爭。查理五世與英國國王結盟。法國的同盟者是丹麥、瑞典、奧斯曼帝國。

1543年,法土聯合分艦隊佔領尼察。

1544年,法軍圍攻卡林亞諾要塞,在切列佐列附近取得了輝煌勝利。

盡管如此,法國由於羅馬帝國和英國軍隊攻入其境內被迫在克列彼簽訂了承認堪布來條約基本條款的和約。

1551年,在義大利再次爆發戰爭,戰爭一直延續到1559年法西雙方簽訂卡托—堪布來齊和約為止。這一和約結束了法國對義大利的擴張,鞏固了西班牙在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和撒丁的統治地位,並使義大利仍處於政治上分裂的局面。

在義大利戰爭期間,改進的火器首次得到廣泛使用,炮兵首次參加了野戰以及圍攻和守衛核堡、設防城鎮的戰斗。

經常以封鎖來代替對要塞的攻擊。野戰部隊被派去為受敵圍困的據點解圍。在攻取要塞時,首先要構築圍攻線,如今圍攻線必須設置在要塞防禦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然後構築由土木工事組成的阻援線。只有在這之後,才逐步展開攻勢。義大利戰爭證明了僱傭部隊是不可靠的,僱傭部隊的戰鬥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戰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取決於這些部隊的民族特點和是否能及時付給他們薪水。

從義大利戰爭的全過程看,政治形勢總是決定戰略局勢,而戰斗行動卻不能從本質上影響戰爭的勝負。這是歐洲各封建專制國家用僱傭部隊進行的「內閣戰爭」。

『叄』 拿破崙全面戰爭怎麼解鎖全部國家

打到第三章,不用通關,進了第三章後退出,再就能選擇反法同盟了。不過只有英國、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可選。不過除非想挑戰自己,其它國家兵都比較弱比較少,不好玩。

英國是最容易上手的,其次是俄羅斯,法國初期RUSH掉英國就容易了,不然腹背受敵加上沒有制海權,會打的比較辛苦。普魯士和奧地利地理位置不佳,雖然上手有反法同盟,但若干回合後很可能都反過來打你。

而且德國兵綜合實力不如英法兵。又不像俄羅斯的兵有肉搏優勢。游戲里滅了一個國家可以選擇讓他解放,它就會變成你的附屬國了。在雙VH難度下,電腦錢比你多,附屬過兵也不少,可以利用附屬國成為你的緩沖地帶。


(3)義大利怎麼解鎖戰爭擴展閱讀:

游戲模式

世嘉宣布的拿破崙全面戰爭帝國會戰部分將首次同時包含單人和多人對戰兩種模式。

眾望所歸的多人戰役模式可以讓玩家們在多人對戰的環境中更好地體驗拿破崙全戰的深厚內涵– 你可以竭盡所能去阻止拿破崙繼續前進,或者與他人對抗以取得比拿破崙更好的成就。拿破崙生涯中的三次大戰---埃及、義大利、歐洲-------都將無比創造性地展現於雙人回合制在線游戲中。

另一個令人激動的拿破崙全戰新增功能被稱作「切入戰斗」。當開始單人戰役的時候,玩家會被給予一個是否允許切入戰斗的選項。這對於全面戰爭的單人戰役來說將是一項全新的挑戰,因為在即時戰斗過程中你的敵軍部隊將有可能被來自於網路的另一名玩家控制(而非AI)。

多人會戰模式之所以能在拿破崙全戰中得以實現,應歸功於該模式之前在帝國全面戰爭上的測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該項測試始於2009年11月7日並得到超過15000名全戰玩家的鼎力相助。

客戶的反饋可以說是相當積極正面的,並且由於測試仍在進行當中,因此客戶們仍然可以繼續參與其中並做出貢獻。

通過所有來自於參與測試玩家的良好反饋,育碧宣布拿破崙全戰中的所有三個戰役都同時兼容多人戰役模式。

拿破崙全面戰爭繼承了該系列前作幾乎所有的成功要素,比如全3D的陸海戰斗,細致入微的戰役地圖,和豐富內涵的外交系統,拿破崙全戰在此基礎上將更上一層樓。

『肆』 拿破崙全面戰爭的義大利怎麼玩求高人

1. 首先你介不介意自己指揮作戰呢?可以的話,應付那些敵人應該是不在話下的。如果非得快速戰斗,而且打不過對方的話,就先取回戰前的存檔,然後覆蓋儲存,接著再讀取同一個存檔後再試試。這是一種麻煩點的SL大法。應該會有個幾率能夠讓你勝利,只是你去親自指揮的話,遭受的傷亡也許會少點。
2. 義大利戰役中,拿破崙自己還不是國家元首,只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麾下的一個將領,所以此刻你所代表的拿破崙還不能自作主張調整什麼政策,包括改變稅率和撤換官員(免稅倒可以)。
3. 大後方每座城只留一兩個民兵隊維持秩序應該就夠了,只要成了你的保護國的撒丁王國不突然朝你背後捅一刀,那些正規軍就專門跟著拿破崙本人征戰吧。通常一個滿編就夠了,如果必要就再多一個即可,不需要第三個。太多的部隊帶不來什麼好處,只能成為你財政上不必要的負擔。
4. 義大利戰役中不能發展科技,因為任務本身都沒有這方面的安排。

『伍』 1917戰壕戰如何解鎖義大利

摘要 1917戰壕戰俄羅斯解鎖最新漢化破解版是一款以一戰為背景的復古像素風格策略類戰爭游戲,玩家在這里會集合所有的官兵戰士,還有坦克、武器,進行一個大型戰爭,需要合理的分配資源,進行搭配組合,在這種戰爭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計劃和策略,還要有一定的軍事素養和戰爭思維,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你是否是個成功偉大的指揮官,下載試試你就知道了。

『陸』 義大利戰爭是怎麼回事

義大利戰爭是中世紀歐洲強國法國和西班牙為爭奪對亞平寧半島的霸權而在義大利領土上進行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爭。它以法國對義大利的入侵開始,以西班牙獲得對意的控制權而告終。通過這場戰爭,法國向南擴張的美夢破滅了,但卻加強了法國的封建中央集權。義大利受到戰爭的嚴重創傷,加速了自身的衰落。

義大利地處歐洲大陸南端,三面為美麗、溫暖的地中海碧波所環繞。優越的地理位置,使義大利的商業和貿易十分興旺。十字軍東侵以後,義大利幾乎壟斷了東西方貿易,威尼斯、熱那亞和佛羅倫薩等城市最先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義大利的富饒和繁榮,美麗和文明,極大地吸引了歐洲強國的統治階級,特別是法國和西班牙作為義大利的近鄰,更是對義大利垂涎三尺。

義大利本身的發展極不平衡,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北部城市經濟比較發達,南部經濟落後,封建土地關系仍佔主導地位,還存在農奴剝削。各城市之間競爭激烈,政體形式多樣,政治上四分五裂。實力較強的有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那不勒斯和教皇國。它們各自為政,各有各的同盟關系,相互之間矛盾重重,時有沖突。這種一盤散沙的局面,是歐洲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必然階段,它為法國的入侵和強國之間爭奪義大利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1494年1月,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宣稱:自己作為安茹王朝(屬法蘭西王朝的旁系)的繼承人有權佔有斐迪南一世的領地。8月,查理八世率兵3.7萬人(其中包括瑞士雇傭兵),野炮136門,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向那不勒斯開進,標志著義大利戰爭的開始。從1494年到1559年,義大利戰爭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494—1504年。這一時期的核心是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王國。在義大利親法貴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軍隊穿越羅馬全境,經過米蘭公國和教皇國直逼那不勒斯。一路上沒有遇到各公國的認真抵抗。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羅馬教皇任命他為那不勒斯國王的授職書後,便於2月23日開進那不勒斯城,阿拉岡王朝國王弗蘭第諾驚慌出逃。查理八世自稱是「法蘭西、那不勒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國王」。

然而,法軍的掠奪和暴行以及增收新稅激起了義大利人民的憤慨。義大利各國首腦害怕法國勢力的加強和發生全民起義,於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聖同盟」(也稱「威尼斯同盟」)以圖驅逐法軍。參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蘭公爵和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盟。查理八世急忙從那不勒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爾諾沃遭「神聖同盟」軍隊包圍。法軍戰敗,查理八世直到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1496年12月,法國撤出那不勒斯,但軍隊主力得以保存。查理八世的繼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國退出義大利,於1499年遠征米蘭公國。在1499—1500年幾次交戰中,法國先後獲勝,相繼佔領米蘭和倫巴第。1500年,法西兩國勾結佔領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岡王朝。根據條約,法西兩國軍隊共同佔領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兩國因分贓不均爆發戰爭。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亞諾河畔一戰,西軍獲勝,法軍被迫放棄那不勒斯王國,使其淪為西班牙領地。

第二時期:1509—1515年。這一時期從「康布雷同盟」對威尼斯共和國發動戰爭開始。1508年12月,由於威尼斯共和國借驅逐法國之機大肆擴張領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勢力聯合起來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員包括西班牙、法國、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共同對威尼斯作戰。佛羅倫薩、費拉拉、曼圖亞及其他義大利國家也先後加入該同盟。1509年4月,羅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禮拜和舉行宗教儀式。同年春,法國出兵威尼斯,佔領它在倫巴第的領地,在5月14日米蘭附近的阿尼亞代洛一戰,擊敗威尼斯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然而法國勢力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壯大引起力量的重新組合。1511年10月,威尼斯、羅馬教皇、西班牙、英國和瑞士組成「神聖同盟」,共同對法作戰。1512年,法軍以2.5萬人、火炮50門的兵力在拉韋納擊潰由1.6萬人、24門火炮組成的西班牙軍隊。但是,由於政治形勢的逆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法軍召回德國雇傭兵、瑞士雇傭兵投向威尼斯,法軍被迫退卻,並於1512年底放棄倫巴第。

法蘭西斯一世繼位後,又准備大舉侵略義大利。他於1515年9月在距米蘭17公里處的馬里尼亞諾擊潰米蘭公爵的瑞士僱傭軍,又奪走米蘭公國。1516年8月,法西兩國簽訂《努瓦永和約》,把米蘭和那不勒斯分別劃歸法國和西班牙。教皇也於1516年底同法蘭西斯一世簽訂教務專約,承認法對米蘭、帕爾馬、皮亞琴察的佔領。1517年,法、西和「神聖羅馬帝國」締結《康布雷條約》,肯定了法國在義大利的既得利益和優勢地位。然而,爭霸戰爭不會就此結束。

第三時期:1521—1559年。這一時期以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即查理五世)後,法、西瓜分義大利的戰爭為標志。這一時期共爆發6次戰爭,被捲入的有羅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國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圖把法軍趕出義大利,他得到英國、羅馬教皇、曼圖亞和佛羅倫薩等國的支持,威尼斯則是法國的同盟軍。1521年戰爭爆發,1522年法軍在比科卡戰中失利,德國僱傭軍打敗了擔任法軍突擊力量的瑞士僱傭軍。1525年2月的帕維亞一戰,法軍慘敗,法王被俘。1526年。法王法蘭西斯一世回國後立即加入羅馬教皇在英國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義大利擺脫西班牙桎梏的「科尼亞克同盟」,參加同盟的還有威尼斯、米蘭和佛羅倫薩。1527年,戰爭再度爆發,雙方各有勝負。1529年,法國在不利形勢面前被迫與查理五世簽訂和約並放棄對義大利的主權要求。7年過後,法蘭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戰爭,佔領了皮埃蒙特和薩伏依。1538年,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為期10年的停戰協定。法國使者在米蘭被殺一事引起了1542—1544年的戰爭。法國同丹麥、瑞典、奧斯曼帝國結盟,查理五世與英國結盟。法軍先後佔領威尼斯和馬里尼亞諾,但查理五世卻攻入法國境內。雙方於1544年簽訂《克雷普和約》。1551年再度爆發義大利戰爭。交戰雙方互有勝負,誰也不佔明顯優勢。1559年4月,法西締結《卡托·康布雷西和約》,正式結束了法國對義大利的爭奪,西班牙在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和撒丁的統治得以鞏固,義大利的分裂局面依然繼續。

義大利戰爭是一場法、西霸權爭奪戰,是中世紀歐洲封建王國領土擴張戰爭的繼續。它不是一場進步和正義性質的戰爭。它先後經歷了幾代國王,持續65年之久。它促進了法國中央集權制度的鞏固和經濟調整。鑄炮業、造船業、印刷業、采礦業等日益興旺,度量衡得到統一,稅收制度得以建立,最龐大而有效的官僚機構在法國形成。發端於路易十一時代的法國專制君主制經受住了長期戰爭的考驗,這從客觀上有利於法國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

與此相對應的是,長期的戰爭使義大利更加分裂,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破壞。在佛羅倫薩,呢絨年產量從15世紀末的2.5萬匹下降到1530—1540年間的幾百匹。到17世紀,義大利的經濟特別是手工工業進一步衰落。義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也隨之日趨枯萎。

義大利戰爭集中體現了中世紀歐洲封建王朝戰爭的特點:為領土和財富而隨時發動戰爭;戰爭各方利益關系復雜,敵友關系變幻莫測;只以對方軍隊為攻擊目標,只求征服對方,不打殲滅戰,等等。在戰爭期間,經過改進的火器(火槍和輪式炮架青銅火炮)首次得到廣泛使用,炮兵首次參加野戰和堡壘、設防城鎮的攻防戰斗;對要塞經常採用圍而不攻的戰術;野戰部隊用於為受敵圍困的據點解圍;攻擊要塞時首先構築圍攻線,圍攻線必須設在要塞防禦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爾後構築土木工事,形成阻援線,此後才逐步展開攻擊。這場戰爭表明,僱傭軍是不可靠的,其戰鬥力取決於交戰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取決於雇傭兵的民族特點和是否及時發放薪餉。政治形勢決定戰略形勢,而軍事行動不能對戰爭結局產生本質的影響。這就是義大利戰爭的軍事意義。

『柒』 羅馬全面戰爭解鎖國家

國家全開修改
打開data\world\maps\campaign\imperial_campaign\descr_strat.txt文件里,找到以下文字進行修改(我已經自己修改過了,下面括弧里是前面位元組的意思),如下:

campaign imperial_campaign (帝國會戰)
playable (可以選用的勢力)
romans_julii
romans_brutii
romans_scipii
egypt
seleucid
carthage
parthia
gauls
germans
britons
greek_cities
macedon
pontus
armenia
dacia
scythia
spain
thrace
numidia
slave
end
unlockable (通關後可選用的勢力,現在為空,我把它們移到可選勢力裡面了)

end
nonplayable (通關後也不可選用的勢力,現在我就留了個羅馬元老院在,因為用元老院游戲一點羅馬特有的元老院選項就會跳出,我無法解決)
romans_senate
end

=======================================================================================================================
註:任何文件的修改前請備份!

『捌』 帝國全面戰爭怎麼解鎖全部國家

解鎖方法如下:
1.滅亡宗主國:該方法適合解放美洲,南亞的殖民地。
2.叛軍攻佔:該方法適用於解放希臘,黑森等歐洲國家。

『玖』 跪求世界征服者3全部教學技能分別在哪些戰役解鎖

義大利都靈軍事學院:
「防禦戰術」
解鎖方法:初始擁有
教官:格拉齊亞尼
效果:10%的幾率迴避敵軍20%、40%、60%、80%的傷害
費用:60、130、260、510勛章
「炮兵指揮官」
解鎖方法:軸心「巴爾干戰役」黃圈
教官:巴多格里奧
效果:指揮火炮部隊時,4%、8%、12%、16%致命一擊
費用:80、160、320、560

美洲軍事學院:
「平原戰」
解鎖方法:初始擁有
教官:克里勒
效果:在平原作戰時攻擊力增加5、10、15、20
費用:100、190、400、 640

德國柏林軍事學院:
「裝甲能力」
解鎖方法:軸心「閃電戰」黃圈
教官:曼施坦因
效果:增強裝甲適應性
費用:90、210、800、1200
「閃電戰」
解鎖方法:初始擁有
教官:古德里安
效果:裝甲部隊進攻時有6%、12%、18%、24%幾率不被反擊
費用:70、140、290、580
「沙漠戰」
解鎖方法:軸心「北非戰役」黃圈
教官:隆美爾
效果:在沙漠作戰時攻擊力 增加5、10、15、20
費用:40、80、160、240
「山地戰」
解鎖方法:軸心「巴巴羅薩行動」黃圈
教官:凱塞林
效果:在山地作戰時攻擊力增加5、10、15、20
費用:80、160、320、560
「狼群戰術」
解鎖方法:軸心「海獅計劃」黃圈
教官:鄧尼茨
效果:我方船艦對敵方船艦傷害增加4、8、12、16
費用:60、130、260、510

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
「火炮能力」
解鎖方法:同盟「目標柏林」黃圈
教官:科涅夫
效果:增強火炮適應性
費用:100、250、1000、1600
「火力覆蓋」
解鎖方法:同盟「衛國戰爭」黃圈
教官:戈沃羅夫
效果:指揮火炮單位受損過半後,將給予額外傷害6、12、18、24
費用:100、210、420、830
「鋼鐵洪流」
解鎖方法:同盟「庫爾斯克會戰」黃圈
教官:瓦圖京
效果:指揮裝甲單位受損過半後,將給予額外傷害6、12、18、24
費用:100、190、 380、770
「王牌部隊」
解鎖方法:初始擁有
教官:朱可夫
效果:指揮部隊在作戰中獲得的經驗增加20%、40%、60%、80%
費用:50、100、190 、380

日本軍事學院:
「海軍能力」
解鎖方法:初始擁有
教官:永野修身
效果:增強海軍適應性
費用:50、130、420、750
「艦隊指揮官」
解鎖方法:軸心「太平洋戰爭1」黃圈
教官:山本五十六
效果:指揮艦船單位時,4%、8%、12%、16%致命一擊
費用:50、100、190、380
「步兵指揮官」
解鎖方法:軸心「太平洋戰爭2」黃圈
教官:山下奉文
效果:指揮步兵部隊時,4%、8%、12%、16%致命一擊
費用:70、140、290、580
「刺刀沖鋒」
解鎖方法:軸心「太平洋戰爭3」黃圈
教官:粟林忠道
效果:指揮步兵單位受損過半後,將給予額外傷害6、12、18、24
費用:80、160、320、560

美國西點軍校:
「行軍能力」
解鎖方法:同盟「目標東京」黃圈
教官:麥克阿瑟
效果:增強行軍適應性
費用:30、90、220、850、1300
「水手」
解鎖方法:初始擁有
教官:艾森豪威爾
效果:增加部隊在水中的攻擊力3、6、9、12
費用:60、110、220、450
「裝甲指揮官」
解鎖方法:同盟「霸王行動」黃圈
教官:巴頓
效果:指揮裝甲單位時,4%、8%、12%、16%致命一擊
「爆破」
解鎖方法:同盟「西西里島登陸」黃圈
教官:布拉德利
效果:攻擊敵軍要塞單位的傷害增加8、16、24、32
費用:80、160、320、560
「偽裝術」
解鎖方法:北約「紅色陰影」黃圈
教官:尼米茲
效果:能迴避敵軍火炮單位、空軍單位製造傷害的5%、10%、15%、20%
費用:100、210、420、830

中國黃埔軍校:
「街巷戰」
解鎖方法:初始擁有
教官:李宗仁
效果:在城市作戰時攻擊力增加5、10、15、20
費用:70、140、290、580
「叢林戰」
解鎖方法:同盟「遠東戰役」黃圈
教官:孫立人
效果:在叢林作戰時攻擊力增加5、10、15、20
費用:80、160、320、560
「游擊戰」
解鎖方法:華約「朝鮮戰爭」黃圈
教官:彭德懷
效果: 指揮步兵單位是給予敵方額外傷害2、4、6、8
費用:70、140、290、580
「隱藏專家」
解鎖方法:華約「印度洋戰爭」黃圈
效果:能迴避敵軍空軍單位、導彈單位製造傷害的5%、10%、15%、20%
費用:160、320、640、1280

國際軍事學院:
「步兵能力」
解鎖方法:初始擁有
教官:曼納海姆
效果:增強步兵適應性
費用:70、170、600、1000
「經濟專家」
解鎖方法:北約「地中海戰爭」黃圈
教官:佛朗哥
效果:所在城市金錢產量增加5%、10%、15%、20%
費用:40、80、160、240
「石油專家」
解鎖方法:華約「能源危機」黃圈
教官:默罕默德
效果:所在油田石油產量增加5%、10%、15%、20%
費用:40、80、160、240

法國聖西爾軍校:
「工事」
解鎖方法:初始擁有
教官:甘末林
效果:每回合主婦所在城市的HP4、8、12、16
費用:60、110、220、450
「工業專家」
解鎖方法:北約「中東戰爭」黃圈
教官:戴高樂
效果:所在城市鋼鐵產量增加5%、10%、15%、20%
費用:50、100、210、310

英國皇家軍事學院:
「空軍能力」
解鎖方法:初始擁有
教官:道丁
效果:增強空軍適應性
費用:60、150、450、800
「補給」
解鎖方法:同盟「北非戰役」黃圈
教官:蒙哥馬利
效果:每回合對指揮的部隊進行補給,回復HP2、4、6、8
費用:160、320、560、800
「反裝甲戰」
解鎖方法:北約「海上之路」黃圈
教官:亞歷山大
效果:對敵方裝甲單位傷害增加3、6、9、12
費用:120、240、480、960
「奇襲」
解鎖方法:同盟「太平洋戰爭2」黃圈
教官:溫蓋特
效果:指揮步兵單位進攻時有6%、12%、18%、24%幾率不被反擊
費用:50、100、190、380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怎麼解鎖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惠普中國官網是哪個 瀏覽:173
為什麼說咖啡是起源於義大利 瀏覽:173
台灣什麼時候屬於中國的 瀏覽:869
中國糧倉儲備糧食夠中國人吃多久 瀏覽:741
中國到哪裡到國外是最遠的 瀏覽:669
越南為什麼不改回小面額貨幣 瀏覽:576
印度人為什麼沒有蚊子 瀏覽:531
中國哪裡一天只吃兩餐 瀏覽:901
英國人種怎麼樣 瀏覽:422
印度孟買冬天多少度 瀏覽:135
印尼盧比英語怎麼讀 瀏覽:501
伊朗和瑞典哪個國力強 瀏覽:855
中國哪裡產翡翠和玉 瀏覽:267
印度傳說中的眾神之車是什麼 瀏覽:258
航運從美國到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824
越南小米手機有哪些 瀏覽:804
1000美金多少印尼錢 瀏覽:383
中國目前援助了哪些國家 瀏覽:419
越南華人什麼意思 瀏覽:377
印度長途汽車怎麼下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