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去義大利旅遊,有什麼可以推薦的歷史廣場嗎
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的市中心,是一個絕對不能錯過的著名經典之地。有人說,這威尼斯廣場像是一塊巨大的奶油蛋糕;有人說,威尼斯廣場像是一個老式的打字機……
Ⅱ 羅馬為何被稱作是廣場之城
因為古羅馬城市一般都有廣場,而且眾多規整。開始是作為市場和公眾集會場所,後來也用於發布公告,進行審判,歡度節慶,甚至舉行角斗。廣場多為長方形。在自發形成的城市中,廣場的位置因城而異;在按規劃建造的營寨城市中,大多位於城中心交叉路口。
另外羅馬在西方被譽為「永恆之城」。據傳說,早在公元前753年,第一座羅馬城就修建於義大利的拉丁姆地區,是為羅馬城防建築的開始。當時的城牆是把長方形的大塊岩石先製成一塊塊的磚塊,然後再壘砌而成,磚塊之間的空隙處則用小石塊和碎石子塞滿,再加粘土砌成。
公元前6世紀,羅馬人又用磚塊建造了卡庇托利山崗的城堡要塞。羅馬早期城防建築構造龐大、結構粗笨,並且要使用較多的人力和物力。公元前4世紀起,羅馬開始走上大規模擴張的道路.羅馬人的城防建築也隨著軍事形勢的發展變化而不斷改進。維愛戰後,高盧人突然南下,他們打敗羅馬人的軍隊,一度佔領除卡庇托利山崗城堡要塞之外的羅馬城。盡管高盧人在大肆搶掠一番之後就撤兵了,但這卻使羅馬人痛苦地認識到加強城防建築的重要性。為了提防高盧人再犯羅馬,羅馬人在原先的城防基礎上,建成了周長為I0公里、厚達近a米、高為7米多的城牆。建築城牆的材料是從維愛附近山上采來的大石塊。此外.在地勢險要和交通要道之處還修建了不少堡壘和塔樓,並將台伯河上的木橋改為橋用石料鋪築了四通八達的道路,並配以橋涵。整個工程至公元前378年全部完成。
在城內各山丘的凹地處,羅馬人建造了中心廣場。這個廣場承襲了古希臘廣場的形制,是全城的政治活動中心。在古羅馬千餘年的歷史中,無數場驚心動魄的政治悲喜劇就在里上演。
羅馬人還在城內修建了古代最早的「自來水」工程。它將水引人城裡,供給居民日常生活、浴場、噴泉等使用。翰水道以石塊、磚和天然混凝土鋪設,用鉛管、陶管和木管作為通人室內的輸水管。公元前312年,羅馬人修建了一條長達16公里的地下引水道—阿匹克勞狄水道,從東郊把泉水引人城裡。公元前144年修建的馬西亞輸水道,首次採用了拱券結構,是羅馬最長的輸水道。至此,羅馬開始有了堅固的城防建築,可謂固若金湯,在此後的近千年裡再未被外敵攻破過,並因此而獲得了「永恆之城」的美名。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新奧爾良市義大利廣場的引發爭議
義大利是西方古典建築的發源地,新奧爾良廣場中古典建築元素的使用,也許意在使人追想凱撤時代義大利的榮耀和光輝,而水池中央的義大利地圖,更引發來此的義大利人無限的鄉情。也有人認為整個廣場是一片瘋狂雜亂的景觀,似乎是把古羅馬的廣場搬到了美國的現代賭城拉斯維加斯,簡直俗不可耐,簡直是對古典建築的褻瀆和極大的不尊重。整個義大利廣場的處理既古又新,既真又假,既傳統又前衛,既認真又玩世不恭,既嚴肅又嬉鬧,既俗又雅,有強烈的象徵性、斜事性、浪溫性。建成後,意裔居民常在這里舉行慶典儀式和聚會,它同時也是一處休憩場所,受到群眾的歡迎。
但建築界貶褒不一。有文章說:「建築難得使人快樂、浪漫、高興和有愛的感情,義大利廣場是難得的便外作品之一」,另外又有人說它「極端令人厭惡」「噴泉是一連串的玩鬧,總起來說,它不過是後現代主義的一出滑稽戲。」
實際上,多年來新奧爾良廣場是美國最有意義的一個廣場。它是那般熱情歡快,那般親切可愛,處處充滿生機和情趣。當你在那些柱子、拱廓和牆壁之間穿進穿出,在水池中的義大利地圖上踩來踩去,你將體會到奇妙的空間,生氣勃勃的精神,充滿了整個廣場。
這個廣場的確令人歡欣,但也並非完美無缺。比如,廣場上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坐下來的地方,僅僅在廣場的邊緣有些漂亮的凳子,卻離噴泉太遠了。 噴泉才使用幾個月,燈就不亮了,漸漸地有些噴頭也失靈了。而廣場的魅力卻不減當年,依舊吸引著人們不斷地涌來。
Ⅳ 新奧爾良市義大利廣場的由來
新奧爾良是美國南方城市。1973年,為表示對居住在該市的美籍義大利人的尊重,市政當局決定在該市意商居民集中的地區建造一個廣場。 經過激烈的方案競賽,最終選中了著名建築師查爾斯·摩爾的噴泉廣場方案並進行施工。(Planning of La Defence ofParis)
Ⅳ 義大利為什麼新增那麼多病例 義大利疫情怎麼這么嚴重
我們都知道,義大利是國外疫情最嚴重的一個國家,全國有很多人都已經感染生病住院了,並且每天都會有很多的新增病例,病毒擴散十分迅速。那麼義大利為什麼新增那麼多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1月底中國疫情已經相當嚴重時,義大利一開始只有3人確診,其中2人還是中國遊客。義大利在第一時間實施中國旅遊禁令。
當時義大利總理孔特還信心滿滿地認為,義大利是歐盟里最積極防疫的國家。他以為切斷了跟中國的聯系就沒問題,卻忽略了社區感染的可能。
許多專家分析,義大利北部應該早在一月中就有本土感染,當時陸陸續續有發燒的病人求診。《時代雜志》報導,倫巴第大區科多尼奧市一家醫院的急診室負責人告訴媒體,早在第一個確診案例出現前,他所在的醫院就出現肺炎病人突然增加的狀況。但是這些案例當時都被當作是一般的流感來處理。
《衛報》也提到,被稱為義大利本土頭號病人的38歲男子,曾多次求診都未被發現確診,因為他跟中國沒有任何關系和聯系,當局拖了36個小時才讓他接受檢測,他在這段期間感染了許多人,包括醫療人員。
2、人口老化加上醫療資源不足英國《衛報》報導,義大利人口老化嚴重,65歲以上的人口佔23%左右,感染幾率和出現重症的可能性也相對較高。此外據《時代雜志》報道,雖然義大利有全民健保,但是經費一直短缺。國家公衛預算只佔國民生產毛額的6.8%,比法國和德國等歐盟國家都來得少。
這種情況下,加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人潮,確診病人只能被安置在醫院的手術室、走廊和恢復室。只有少數的病人可以待在負壓病房,或有機會使用通風設備跟呼吸器等設施。醫療和照顧人員也嚴重不足,甚至傳出感染狀況。如果病人再繼續倍增,義大利醫療體系將面臨崩潰。
3、誤以為旅遊禁令或封城萬無一失此外,根據分析,義大利引以自豪的中國旅遊禁令可能也有問題。看似大刀闊斧的舉動,卻可能讓政府因此大意,忽略更多人可能自第三國飛往義大利。許多旅客因為怕入關受阻,也沒有主動通報旅遊史,導致一開始難以確定感染源到底來自何方。
另外,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教授告訴記者,封城只是暫時有效,無法長久,只能讓蔓延的時間減緩。
首當其沖的就是對疫情沒有充足的認識和重視,通過各種社交媒體和各種新聞平台的報道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民眾還是政府都沒有得到重視,在政府的「佛系」引導下,最初都不佩戴口罩,認為有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並且認為這個病毒只比流感嚴重一點,致死率不高,一般死的都是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如此驚奇的「腦迴路」不知道是怎麼來的。在疫情將近爆發時刻各種大規模活動仍然在繼續,「1」號病人參加了馬拉松,足球比賽,慢跑比賽等。
其次歐洲習慣的個人主義,沒有集體觀念,政府的「佛系」引導,民眾認識不夠在加上一貫的個人主義習慣更是使疫情雪上加霜。為了自己的所謂的「自由」置他人或者整個國家於不顧。義大利為了有效防止疫情擴散,宣布所有學校停課,但是義大利學生卻不理解政府的用心,因為學校停課高興的開始遊街慶祝,帶著各種樂器號角在街上手舞足蹈,為掙脫學校的「束縛」而歡慶,真是讓義大利政府操碎了心啊。
最後還與義大利的文化傳統、生活習慣有一定關系。義大利是歐洲最喜歡義大利是非常散漫自由的民族,和我們一樣很重視親情和友情。親人和朋友見面會有很多接觸的禮儀習慣,在平常很紳士的行為在此刻卻是致命錯誤。義大利人很喜歡聚在一起進行各種文化生活,各種體育賽事,博物館,廣場都是人員很難扎堆聚集的地方,為病毒傳播提供了條件。
中國駐義大利兼駐聖馬利諾大使 李軍華:義大利現在的疫情是快速發展,非常驚人,從僅有三例,迅速飆升到了1.2萬多。從現在看,蔓延的趨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根據當地的專家判斷,還需要數周時間,至於什麼時候能出現峰值或拐點,現在還很難判斷。
有那麼幾個特徵,從北部幾個小鎮向南部蔓延,全國飄紅。第二是死亡率或者病亡率偏高,多集中在老體弱老年人的群體上面。第三就是民眾的意識在不斷加強,政府的措施也不斷改進,非常希望隨著全國封城令的實施,這種蔓延趨勢能夠得到扭轉。
當地時間3月15日義大利衛生部公布最近數據,義大利現有新冠病毒患者20603例,死亡1809例,治癒2335例,累計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總人數為24747例,較3月14日18時新增3590例,新增368例死亡病例。
再不呆在家裡,醫療系統就會崩潰威內託大區主席Zaia表示,鑒於目前日益惡化的新冠肺炎狀況,如果居民們仍然不遵守國家規定,那麼將面臨的就是醫療系統的崩潰。但在醫療系統崩潰前,政府先會採取宵禁!
面對封城後仍然有大量市民出動的情況,Zaia已經提出了要關閉公園,花園和人群集中場所。
義大利切內市市長病逝3月13日,義大利倫巴第大區切內市市長因新冠肺炎病逝,享年70歲。他系義大利境內首位因疫情殉職的地方官員。疫情暴發後,他負責防疫工作,不斷呼籲民眾待在家中。
義大利現代建築之父因新冠肺炎去世據15日報道,92歲的義大利建築師維多利歐·葛雷高第因感染新冠肺炎,當天在米蘭市內的聖朱塞佩醫院去世。
他被稱為「義大利現代建築之父」,代表作有巴塞羅那奧運主場館等。此外,他還是一名城市規劃師和策展人,參與過米蘭的比可卡區和上海的浦江新城的設計規劃工作,他還是義大利共產黨的主要文化人物。
Ⅵ 拿破崙曾把義大利羅馬廣場譽為
「歐洲最美的客廳」。
簡介:
義大利羅馬廣場,呈橢圓形,靠近鮑格才家族公園。廣場的名字取於廣場上聖瑪利亞教堂旁邊的白楊樹。廣場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方尖碑,方尖碑來自埃及,同時也是羅馬人民廣場上的標志性建築。廣場北側有一座城門,人們稱之為波波洛城門或者人民城門,也是弗拉米尼亞路的起點。這個廣場,是遊客們進入羅馬最先看到的景點,很多遊客都是從這個廣場開始羅馬之旅的。在長達1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人民廣場都是羅馬用來執行死刑的地方。廣場的此項作用在1826年之後便消失了。
在人民廣場的南端有兩座教堂——聖山聖母堂和奇跡聖母堂。兩座教堂是對稱的,修建於1685年(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七世時期),均由卡洛·倫納迪設計。在此前的幾百年間,羅馬的統治者們陸陸續續的在廣場上修建了城門、方尖碑、圍牆、噴泉、獅子雕塑等等。
參觀了義大利羅馬人民廣場,咱們就順便去附近的景點看看吧!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所以,教堂必然是羅馬不可忽視的一個大的景點。羅馬共有700多座教堂,最有名的當然是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和聖彼得大教堂嘍!聖母瑪利亞大教堂不僅名震教堂界,而且在全世界的建築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整座教堂採用了15世紀的裝飾風格——馬賽克,金色的天花板凸顯了教堂的大氣恢弘和庄嚴。
Ⅶ 義大利各個區主要廣場的介紹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位於里阿托島上,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上的建築物如聖馬可圖書館,聖馬可教堂及總督宮等把此廣場妝扮得和諧優美,氣勢宏偉。
佛羅倫薩:市政廣場-建於十三至十四世紀之間,市政廣場四周建築甚為精美,老宮是今天佛市市府所在地,廣場上章勃洛尼亞的海神鵰塑,科西莫大公銅像以及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把整個廣場妝扮得格外華麗。不愧是義大利最美的廣場之一。
羅馬:西班牙廣場
羅馬的旅遊中心。它的附近曾居住過許多世界名人如李斯特,哥德,巴爾扎克,濟茲等。西班牙廣場台階和它前面的古舫噴泉每天吸引著無數的羅馬人和遊客。這里還經常被用來進行時裝表演。西班牙廣場,從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以來一直是羅馬文化和旅遊的中心地帶。李斯特、拜倫、歌德、安傑里科、考夫曼、巴爾扎克、司湯達、安德遜和另外一些名人曾在廣場附近的街坊居住過。英國詩人濟慈就是在大台階靠右邊的那間屋子裡與世長辭的。 具有藝術特色的大台階是於1723年建成的。由建築師德·桑蒂斯和斯佩基設計的。 西班牙廣場也是最繁榮的商業中心,靠近藝術家集中的地段,不少藝術家就住在馬爾古塔大街和巴布伊諾大街。這兩條街上有很多古玩店和藝術畫廊。 西班牙廣場台階前的破船噴泉是彼得羅,貝爾尼尼在十六世紀末創作的。 大台階對面是高級商店林立,繁華聞名的水道大街。進到水道大街,右邊就是著名的希臘咖啡館。十八世紀以來,這里是義大利和外國知識界藝術界人士會聚的地方。
納沃納廣場
可稱作羅馬的藝術寶庫之一。廣場上的三個巴洛克式噴泉和聖阿勾塞教堂都是令人傾倒的藝術傑作。
Ⅷ 義大利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
1、威尼斯
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是義大利最著名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浪漫的旅行目的地之一。聖馬可廣場位於城市中心,周圍還有著名的大教堂。如果你是一個文化愛好者,威尼斯有世界上最具美感的傑作,還有無數的教堂、博物館和宮殿值得一去;如果你追求浪漫,你可以坐上一艘平底船來參觀,但記得多帶一些錢哦。最好不要在夏天去威尼斯,因為夏天遊客最多。
拓展資料: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年。羅馬共和時代基本完成疆域擴張,帝國時期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世紀的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 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義大利王國。並逐步統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 。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Ⅸ 關於義大利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義大利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taly)
首都:羅馬
面積:30.1318萬平方千米
人口:5846萬(2005年)
民族:95%以上是義大利人。此外還有撒丁人、奧地利人、阿爾巴尼亞人、法國人、猶太人、希臘人等。
語言:義大利語
貨幣:歐元
國家地理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地中海的北岸。其領土包括阿爾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區、亞平寧半島以及西西里島、撤丁島和其他的許多島嶼。義大利陸界北部與法國、瑞士、奧地利毗鄰,東部與斯洛維尼亞接壤。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像一個弧形的屏障將義大利與上述國家隔開。
亞平寧半島約占其全部領土面積的2/3,它像一隻巨大的長筒皮靴伸入蔚藍色的地中海之中。意、法邊境上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全國最高點。西西里島上的埃特納火山。海拔3340米。為歐洲最高的活火山。義大利陸地是由三個不同的自然地理區域組成的: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脈綿延於北部邊緣,沿著亞平寧半島走向的是亞平寧山脈。兩山交接處以東是義大利著名的波河平原。是義大利最大的平原。最長河流是波河,它由西向東穿過波河平原,第二大河阿迪傑河。義大利資源貧乏,主要有水力、地熱、硫黃、鉛、鋅和鋁礬土等。
氣候大部分屬於地中海式氣候,全年氣溫變化不大,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多雨、溫和。
義大利國名的由來
遠古的人們把現在的義大利南部稱為「Vitalia」,意為「小牛生長的樂園」。後來當地人把「V」省略,就讀成了「義大利亞」。Italia在英文中寫成Italy,譯成為「義大利」。
「永恆之城」:羅馬
義大利首都,也是第一大城。位於義大利中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市區跨台伯河兩岸。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0萬。羅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名城,被稱為永恆之城,也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寶庫之一。因建在7個山丘上,也稱「七丘城」。約公元前2000年初。羅馬人移居於此,公元756~1870年為教皇國的首都,1870年義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為義大利首都(教皇國退至梵蒂岡)。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每年到此旅遊的人超過羅馬的人口總數。占城區面積40%的古羅馬城多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和藝術珍品。城西北的梵蒂岡為羅馬教延所在地。羅馬有很多「最多」:街頭雕塑最多、教堂最多、噴泉最多、公園最多、神職人員最多、野貓最多,最有名的是廣場最多,其中威尼斯廣場最大。
「水都」:威尼斯
威尼斯是義大利東北部的城市,是亞得里亞海西北岸的重要港口。威尼斯城建立在離陸地4千米的海邊淺水灘上。由188個小島組成,117條長短、寬窄各異的水道構成了城市的大小街道。401座橋梁把城市和島嶼連在一起。威尼斯人開門見水,出門乘舟,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有水都之稱。威尼斯是義大利工商業中心之一。有紡織、造船等工業。威尼斯還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刺綉、玻璃等著稱,其北部的穆拉諾島被稱為玻璃島。威尼斯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就獨樹一幟,產生了喬爾喬涅、提香、丁托列托等畫壇上著名的大師。它也是中世紀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故鄉。威尼斯市內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船,一種名為貢多拉的小船最具威尼斯風情。拿破崙稱之為「舉世罕見的奇城」。
「工業之都」:米蘭
義大利第二大城市,倫巴第大區首府,地處北部波河流域中心,阿爾卑斯山南麓。始建於公元前4世紀。米蘭與都靈、熱那亞構成義大利發達的工業三角區。其工業產值居全國首位。被譽為「工業之都」。米蘭還是全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有義大利最大的交易所,有11萬多家持股公司和銀行。由於工業發達,居民的平均收入也高,相當於全國人均收入的2倍,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輛汽車,在全國各城市中首屈一指。米蘭市內多古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有奧莫大教堂、斯卡拉歌劇院、聖瑪利亞修道院、普雷拉畫廊,著名的風景區科莫湖也是遊人必到之處。
比薩斜塔
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位於比薩市。建於1174~1350年。設計為8層,高56米。當第三層完工後,塔身開始傾斜。工程被迫停止。94年後。施工得以繼續,工程最終在傾斜狀態下完工。建成之初。塔頂即偏離垂線2.1米。1590年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曾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1987年,該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龐貝古城
位於維蘇威火山腳下。現在屬於那不勒斯市的一部分。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世紀。後來發展成為古羅馬帝國的重要行政中心。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導致該古城被火山灰湮沒1600多年,經發掘重見天日。
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高山脈。西起地中海熱那亞灣,向東經瑞士和德國南部、義大利北部到奧地利的維也納。山脈呈弧形,長1200千米。寬120~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山勢雄偉,主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主要山脈的中軸,主幹東延為喀爾巴阡山脈,東南為迪納拉山脈,南為亞平寧山脈,西南為比利牛斯山脈。山區氣候濕潤,萊茵河、羅訥河、波河等均發源於此。有許多冰磧湖和構造湖,多深邃的河谷和山隘。許多山口都築有鐵路隧道,是中歐和南歐之間的重要通道。森林茂密,高處為草地。許多高峰終年積雪。
亞平寧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的西南端,是亞平寧山脈的起點。亞平寧山脈從西北向東南斜向伸延,一直蜿蜒到義大利半島長靴尖處斷開,全長1270千米,隔墨西拿海峽又在西西里島突起。整個山脈盤踞地區山勢不高,多為山地、丘陵,最高峰是科爾諾山。海拔2914米。山脈多是塊狀分布。山間錯落著許多凹地。這種地形的形成。多因火山噴發造成。第勒尼安海東邊大陸塊的邊緣地帶經常發生火山噴發現象。
Ⅹ 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廣場有哪些,分別有什麼特點
第一、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心臟地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天安門廣場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歷史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八百八十米,東西寬五百米,面積達四十四萬平方米,地面全部由經過特殊工藝技術處理的淺色花崗岩條石鋪成,可容納一百萬人舉行盛大集會。
第二、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
時代廣場是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第四十二大街、弗洛德街跟第七路交叉的三角地帶。時代廣場是美國的文化中心,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
第三、俄羅斯莫斯科紅場
紅場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廣場,西南與克里姆林宮相毗連,建於15世紀末,西側是克里姆林宮,北面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東側為百貨大樓,南部為瓦西裡布拉仁教堂,臨莫斯科河。
自十七世紀以來,這里既是莫斯科的商業中心,又是沙皇政府宣讀重要詔書和舉行凱旋檢閱的場所。十月革命後,原是前蘇聯重要節日舉行群眾集會和閱兵的地方。
第四、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廣場
布魯塞爾大廣場,建於公元公元十二世紀,四周哥特式建築物形似燃燒的火焰。廣場地面用花崗石鋪就,總體呈長方形。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大廣場一直是布魯塞爾舉行重要活動的地方,皇帝和國王在此祭祀。
第五、中國大連星海廣場
亞洲最大的城市廣場位於大連南部海濱風景區的星海廣場,原是星海灣的一個廢棄鹽場。
廣場內圓直徑199.9米,寓意公元1999年大連市建市一百周年;外圓直徑239.9米,指2399年時大連將迎來建市五百周年;矗立廣場中央的全國最大的漢白玉華表,高19.97米,直徑1.997米,以此紀念香港回歸祖國。
第六、法國巴黎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的廣場。協和廣場是在十八世紀由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下令營建的,起初命名為「路易十五廣場」,後來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改名為「革命廣場」,後來又改名為「協和廣場」。
第七、西班牙馬德里馬約爾廣場
馬德里馬約爾廣場是菲里普三世在1619年主持修建的,有著獨特風格的四方形廣場。橫向一百二十八米,縱向九十四米,由四層高的建築圍成,在廣場中央是菲里普三世的騎馬雕像。
第八、德國法蘭克福羅馬廣場
德國法蘭克福羅馬廣場,修建於歐洲中世紀時期,位於法蘭克福老城的中心,東面兩百米外就是該市的發源地法蘭克福大教堂。每年聖誕節期間,此處也是法蘭克福聖誕市場的所在地。
第九、義大利米蘭杜莫廣場
杜莫廣場又叫市政廣場,它因為周圍的精美建築而被認為是義大利最美的廣場之一。
廣場右側是著名的海神噴泉,豎立著海神銅像,噴泉北邊豎立著著名的科西莫一世騎馬塑像。
杜莫主教堂位於杜莫廣場,是米蘭最大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有「米蘭的象徵」之稱。
第十、印度新德里康諾特廣場
康諾特廣場坐落於新德里北邊,為歐洲人和富有的印度人所設立的購物中心,形狀像一個巨大的甜甜圈中央花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