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利瑪竇是義大利的哪裡人

利瑪竇是義大利的哪裡人

發布時間:2022-10-22 07:25:09

❶ 利瑪竇是哪國人

基督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Ricci,Matteo
明代萬曆年間旅居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學者。義大利
人。取漢文名,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1571年在羅馬加
入耶穌會,在耶穌會主辦的羅馬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並從
師數學家C.克拉維烏斯學習天算。後被耶穌會派到中國傳教,
於萬曆十年(1582)七月抵澳門,次年獲准入居廣東肇慶 。
十七年移居韶州。二十八年十二月第二次到北京,進呈自鳴
鍾、《萬國圖志》等方物,得明神宗信任,敕居北京。三十
八年在北京病歿。利瑪竇在中國度過後半生。他取漢名,習
漢語,著儒服,行儒家禮儀,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
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他除傳播宗教教義外,還廣交
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
術知識。士大夫沈一貫、葉向高、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
等咸與交遊,名噪一時。同時,他又向歐洲介紹中國國情 ,
為明代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❷ 利瑪竇什麼時候來中國

馬泰奧·里奇(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的漢名利瑪竇,他是在1583年(明神宗萬曆十一年)來到中國居住。

利瑪竇在中國頗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稱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

他除傳播天主教教義外,還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2)利瑪竇是義大利的哪裡人擴展閱讀:

利瑪竇可以說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創者之一。他成功在北京覲見皇帝,而且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聲譽和關系,開啟了日後其他傳教士進入中國之門。

而且也開創了日後200多年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方式:一方面用漢語傳播基督宗教,利瑪竇本人更穿著中國士大夫服飾;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學知識來博取中國人的好感。

帶著西學而來的利瑪竇開展了晚明以來士大夫學習西學的風氣。由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一共有一百五十餘種的西方書籍翻譯成中文。

利瑪竇撰寫的《天主實錄》以及和徐光啟等人翻譯的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等書不僅帶給中國許多先進的科學知識和哲學思想,而且許多中文詞彙。

例如點、線、面、平面、曲線、曲面、直角、鈍角、銳角、垂線、平行線、對角線、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圓心、外切、幾何、星期等等辭匯就是由他們創造並沿用至今。

利瑪竇製作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地圖,在中國先後被十二次刻印。而且問世後不久,在江戶時代前期也被介紹到了日本。

該地圖使得日本人傳統的崇拜中華的「慕夏」觀念因此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對日本地理學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北極、南極、地中海、日本海等詞彙皆出於此地圖。至今,日本仍稱17世紀至18世紀的地圖為利瑪竇系地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利瑪竇

❸ 利瑪竇的簡介是什麼

利瑪竇(1552~1610),義大利耶穌會教士。他被教會派遣來中國傳教。於1577年從羅馬出發,經熱那亞、葡萄牙、印度,至1582年5月到我國澳門。

❹ 利瑪竇的人物生平

1552年,利瑪竇出生於義大利馬爾凱州的馬切拉塔,家裡經營利氏葯房,是當地的名門。利瑪竇在這里一所耶穌會開辦的中學學習,他的父親一直很擔心利瑪竇加入耶穌會。
1561 年,利瑪竇在馬切拉塔的耶穌會寄宿學校學習。
1568年,他父親把他送到羅馬聖湯多雷亞學院預科學習法律,並希望利瑪竇在法律領域取得成就。
1571年,利瑪竇中斷了學習,違背了他父親的願望,進入耶穌會實習,並在聖母升天節那天加入了耶穌會。由於成績優良,在托斯卡納的一個寄宿學校度過了幾個月的時間。為利瑪竇在羅馬寄宿學校學習人文和科學奠定了基礎。
1572年,在耶穌會主辦的羅馬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並從師數學家克拉烏學習天算,其時范禮安也是他的老師。在這期間,他還學會了拉丁文和希臘語,而且會使用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
1577 年,利瑪竇被派往東方傳教,來到了葡萄牙里斯本。由於從里斯本前往印度的船隻有每年春天才出發,1577年8月底9月初的時候,利瑪竇抵達科英布拉,並前往著名的科英布拉大學附近的耶穌學院。他在這里學習對前往葡萄牙殖民地的傳教士們來說必須掌握的葡萄牙語,並開始學習神學。1578年2月底,他受命前往裡斯本,和其他義大利和葡萄牙耶穌會士一起為前往東方做准備,從那兒的港口,利瑪竇等待前往印度的船隻。在科英布拉的寄宿學校等待出發的 六個月里 ,開始學習神學。 1578年3月24日,利瑪竇和其他14名耶穌會士從里本斯乘船前往印度傳教。一路上繞過好望角,途經莫三比克。
1578年6月29日,在納塔爾遠方的海面上,帆船遭遇狂風暴雨,他持續了一整夜。也許正是因為想起這次九死一生的經歷,多年後利瑪竇曾經這樣感嘆,當時人們的生存狀態就如同「眼巴巴地看著船沉大海,所有人只能在茫茫大海的巨浪中求生」。
1578年7月22日,聖路易號駛入莫三比克港,在這里停留三周,對船進行必要的維修,補充飲水和給養,以及准備帶到印度和遠東交易的黑奴。
經過6個月的航行,1578年9 月13 日到達印度果阿,繼續學習神學,在果阿和柯枝的寄宿學校教授學生人文科學。 印度果阿是葡萄牙在亞洲最重要的殖民地。路途非常辛苦,在到達果阿前,船上來自莫三比克的400名奴隸死了13名。
利瑪竇在來到印度之前,由於沙勿略對印度的贊美以及教會的神化,他所聽說的印度非常令人神往,在這里傳教也比較容易,但是現實的反差令他大惑不解。
1580年他給耶穌會的歷史學家瑪菲用葡萄牙語寫的信中說道:「查看一下有關印度、日本的注釋書和地圖類,會發現明顯的謬誤比比皆是。」但是耶穌會在日本布教非常順利,而且在印度還發現了聶斯托里教派(景教)的信徒。這使得利瑪竇他們精神上非常振奮。利瑪竇在印度和交趾傳教四年。
在1580年7月26日他晉升為司鐸後,又學習了神學。他在印度認識到應該允許當地人也學習哲學、教理和神學等歐洲文化,並且寫信給耶穌會總部提出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如果「阻攔他們與他人為伍擔任職務——通過學問而出人頭地——我擔憂他們會憎恨我們,而我們耶穌會在印度的主要目的,感化異教徒使他們皈依我們神聖信仰的使命將會化為泡影。」 游歷澳門
1580年,利瑪竇被授予神職神父,羅明堅神父向東方總巡察使范禮安舉薦了利瑪竇。范禮安神父是當時的耶穌會東方總巡察使,他的主要使命是向中國派遣基督教傳教士。由於明朝的海禁政策,之前的傳教士都未能進入中國傳教。因為歐洲的葡萄牙人在澳門獲得居住權,來自歐洲的傳教士們只能停留在澳門。
1580年4月26日利瑪竇從果阿啟航,沿著錫蘭海岸前行,他在他的《世界地圖》中這樣描寫:「這片海域出產美麗的寶石。岸邊的居民會游到海里尋找寶石。」
1580年6月14日,他抵達馬六甲,並在這個由葡萄牙人布防的城市停留了兩周。這里不僅是重要的商貿中心,更是從印度前往菲律賓、中國和日本的海上要道。
1580年7月3日,利瑪竇從這里再次啟航前往澳門,在行程中身染重病。
1582年8月7日,他抵達澳門港。
傳教士們想通過漢語著述天主教義來吸引中國人,「練慣用他們的語言寫作,作為一種吸引捕捉他們心靈的手段。」因此他們先在澳門努力學習漢語,開始學習漢語的利瑪竇對完全與拼音文字不同的漢字感到很興奮,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此外,在澳門的時候正好有來自日本的天正遣歐使節團路過,利瑪竇趁此機會還學了一點日語。
入居肇慶
1583年9月10日,利瑪竇與羅明堅進入中國,求得知府王泮的允許,在崇禧塔旁修建了一座帶有教堂的小房子 ,在肇慶建立了第一個傳教駐地,利瑪竇出版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圖,並用中文和羅明堅起草了第一部《祖傳天主十誡 》。經過了幾次嘗試,利瑪竇和羅明堅沒能建立起新的駐地,羅明堅被教皇召回羅馬安排教皇使節去見中國皇帝,而利瑪竇和麥安東神父繼續留在肇慶。
1584年利瑪竇獲准與羅明堅神父入居廣東肇慶。他們對中國官員自稱來自「天竺」,致使中國人以為他們是佛教徒。利瑪竇解釋來中國的原因:「我們是從遙遠的西方而來的教士,因為仰慕中國,希望可以留下,至死在這里侍奉天主。」他不敢直接回答傳教的目的,否則他可能會被驅逐。為了傳教,他們從西方帶來了許多用品,比如聖母像、地圖、星盤和三棱鏡等。其中還有歐幾里德《幾何原本》。利瑪竇帶來的各種西方的新事物,吸引了眾多好奇的中國人。特別是他帶來的地圖,令中國人眼界大開。
進入了中國的利瑪竇對中國文明非常稱贊:除了還沒有沐浴「我們神聖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國的偉大乃是舉世無雙的」「中國不僅是一個王國,中國其實就是一個世界。」他感嘆「柏拉圖在《共和國》中作為理論敘述的理想,在中國已被付諸實踐。」而且他還發現中國人非常博學,「醫學、自然科學、數學、天文學都十分精通。」但是他也發現「在中國人之間科學不大成為研究對象。」
1584年8月,利瑪竇在肇慶建立了「仙花寺」,開始傳教工作。起初傳教十分低調。神父們行事小心謹慎,主要精力都在學習漢語和中國的禮節習俗,以博得中國人尤其是官員們的信任。他們身穿佛教僧侶的服飾,認為這樣能夠博得人們的好感,而且他們也覺得這與天主教神父的裝束相差不大。這也使中國人更加相信他們是遠道而來的僧人。他們在這里掛上了聖母瑪利亞的畫像,許多士人官吏,甚至僧人都來跪拜,他們感到非常興奮。但是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講這更多是出於禮節性的,而沒有宗教意義。也有記述說,他們擔心中國人看到瑪利亞的畫像會誤認為他們的神是女性的,而改掛了基督像。
1584年利瑪竇製作並印行《山海輿地全圖》,這是中國人首次接觸到了近代地理學知識。利瑪竇利用解釋各種西方事物的機會,同時介紹了他們的天主教信仰。他們翻譯了《十誡》、《主的祈禱》、《聖母贊歌》和《教理問答書》。並派發羅明堅撰寫的《天主實錄》,以中文解釋天主教的教義。利瑪竇在肇慶居住六年,除帶來了歐洲文藝復興的成果外,系統地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期間傳入的現代數學、幾何、世界地圖、西洋樂等西方文明。
移居韶州
1589 年夏天,即萬曆十七年 ,廣東新任總督把傳教士驅逐出肇慶。1590年,利瑪竇奉范禮安之命起草一封以教宗名義致大明皇帝的信札,其中亦稱教宗西師都五世 (Sixtus V, r. 1585-1590) 乃居住在「天竺國」的「都僧皇」,因期盼能傳「天主正教」,「推廣慈悲,普濟世人」,特遣「博雅儒僧」四齣揚教,並派「德行頗優,儒文宏博」的「上僧」等四人入華,希望明帝能對此四僧「給有札牒,沿途迎送,以華其行」。經過多方努力,利瑪竇得以被派往韶州,在那兒他建立了第二個傳教駐地。在韶州的時候,利瑪竇遇到了一次意外。他們遇上了強盜打劫,雖然利瑪竇受了一點傷,但是幸好他們嚇退了強盜,而且很快這些強盜就被逮捕歸案。在韶州期間,另外一個不幸是利瑪竇的兩名部下相繼逝世。
1591年麥安東神父逝世。
1592年初春,利瑪竇前往南雄拜訪瞿汝夔(瞿太素),瞿氏即力勸利氏蓄須留發,且脫去僧服改穿儒服,他更透過其人脈網路,努力將利瑪竇引介入士大夫的交遊圈中。
1593年石方西神父也辭世了。而另外一名羅明堅神父則早已返回了歐洲,只剩下利瑪竇一人從事在中國的傳教事業。感到欣慰的是,他在肇慶結識的士人瞿太素成為了他的好友和弟子,還幫助利瑪竇翻譯了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的第一卷。藉著瞿太素的宣傳,以及贈送高官們利瑪竇自己製作的天體儀、地球儀和計時用的日晷等西洋物品,利瑪竇的名聲逐漸在當地的達官貴人中傳開。
在韶州他攻讀《四書》,並首次將之譯為拉丁文。而通過與瞿太素和其他許多中國上流社會人士的接觸,利瑪竇發現自己先前的佛教僧侶裝扮在當時的中國社會並不受到尊重,社會地位也比較低下。為了更方便與中國的官員交往,在徵得范禮安的同意後,從1594年起,利瑪竇開始蓄發留須,並穿起了當時儒士的服裝。
折返南昌
1594 年,利瑪竇和中國的一名被派遣到朝鮮邊境的將軍一起,初步嘗試進入北京。但到達南京,又不得不返回駐地。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利瑪竇借口為一位北上任職官員之子治病,而獲得了去南京的機會。但是到了南京以後,利瑪竇陪同的官員對他逐漸失去了興趣,利瑪竇只好自己設法留在南京。然而這一次失敗了。他只好折返南昌,並獲得批准在此居住並建立了第三個傳教駐地。明朝王室成員、各級官員都對地球儀、玻璃器皿、西式裝訂的書籍等禮物極感興趣,利瑪竇便在自己的住宅再一次舉行「科普」展覽,表演先進的記憶方法,出版《交友論》,並開始撰寫《天主實義》,選擇適合中國人倫理觀的西方偉人語錄加以刊行。他放棄建造教堂,公開傳教的方法,進一步用中國自古就有的「上帝」偷換「天主」概念。
利瑪竇在南昌傳教的三年,也是他的傳教策略在探索和實踐中逐步形成的過程。他與江西的官紳階層進行了密切交往和友好的對話,並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功的傳教策略——「南昌傳教模式」。
他在寫給耶穌會的報告中解釋了在南昌傳教成功的原因:
一是因為當地從沒有見過外國人;
二是利瑪竇的記憶力非常好,以至於許多中國人都想學習,他也因此用漢語寫了一本《西國記法》的書來介紹他的記憶方法;
三是它能夠運用四書五經來宣講基督教的教義;
四是他的自然科學知識;
五是傳說他會煉金術;
六是有人向他求教基督教。
1596年利瑪竇被范禮安任命為耶穌會中國教區的負責人,由利瑪竇全權負責在中國的傳教活動。並且指示利瑪竇想辦法到北京去覲見中國的皇帝,以達到在中國傳教的有力保障。而且還從澳門送去了許多准備送給中國皇帝的禮物。在南昌,利瑪竇知遇了江西巡撫陸萬垓,向他展示三棱鏡、西國記數法和鍾,並講解西方書籍的內容,他還向當地學人講解數學問題與日晷記時問題。
1596年9月22日利瑪竇在這里成功的預測了一次日食,使他很快成為了一個有名的人物。期間結交了許多儒士權貴,受當時名士章潢之邀在著名的白鹿洞書院講學交流,與分封在南昌的皇族後裔建安王和樂安王建立了友好的關系等等。
1597 年,利瑪竇被任命為中國傳教的主管。
奔赴南京
1598年6月25日利瑪竇與另一位郭居靜神父(Lazzaro Cattaneo)同王忠銘一起離開南昌奔赴南京。1598年7月初,他們一行到達南京,1598 年,利瑪竇首次進京是由南京禮部尚書王忠銘促成的。王忠銘是利瑪竇在韶州傳教時結識的老友,當時正要赴北京述職。時值萬曆皇帝壽誕,王忠銘便邀請利瑪竇一同進京賀壽,利瑪竇也准備了自鳴鍾、八音琴等歐洲方物獻予皇帝。一行人由水路啟程離開南京,沿大運河北上。
1598年9月7日利瑪竇歷經兩個月後到達北京。漫長的旅途加之夏日的酷熱,使傳教士們一度病倒,而初到北京的喜悅,又令他們忘卻了旅途的艱辛。利瑪竇在札記中寫道:「這真是一樁令人欣喜的事,我們不應緘默著把它放過去;只要想想基督信仰跨過多少海洋,經過這樣長時期的接近之後,終於進入這個國度,它的使者終於進入了皇都。」然而,之後的事情遠不如利瑪竇想像中的順利。由於當時正值日本侵犯朝鮮的戰爭,整個京城戒備森嚴、氣氛緊張,人們都怕因結交洋人而惹禍上身。先是王忠銘聯系的太監拒絕將利瑪竇引入皇宮,隨後王忠銘本人也不再施以援手。利瑪竇雖然想方設法在京周旋,但仍四處碰壁,就連昔日老友也對他避而不見。利瑪竇作為外國人無法在北京久留,而且又遇到了財政上的困難,僅住一個多月只得返回南京。雖然未能見到皇帝,但利瑪竇首次北京之行收獲頗豐。他首先證明了《馬可波羅游記》中記載的契丹就是中國,而國都「汗八里」即是北京。在旅程中,利瑪竇還與神父郭居靜一同編修了第一本中西文字典《平常問答詞意》,首次嘗試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此外,他還完成了對《四書》的翻譯和注釋工作,這對中國文化向西方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瑪竇於1599年2月6日在南京定居。並建立了第四個傳教駐地。
在南京居住期間,利瑪竇通過瞿太素的幫助,結交了不少名士,如南京禮部侍郎葉向高、思想家李贄、徐光啟等。當然這主要還是人們對於他的自然科學知識的傾慕。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利瑪竇還與一位三淮和尚(即大報恩寺僧雪浪)進行了一場辯論,在這次辯論中,利瑪竇憑借其科學性的思辨明顯佔了上風。他還在正陽門(今光華門)內洪武崗西崇禮街(今尚書巷)建成內地第四座天主教堂,他在城西羅寺轉灣的住址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天主教堂——石鼓路天主教堂。這些活動使南京成為中國天主教史上最重要的傳教中心之一。
永住北京
1600 年,接受了新任務的利瑪竇開始策劃北京之行。沒過多久,他就聯系了北上任南京禮部尚書的王忠銘一起帶他去南京,而且王忠銘還表示要帶他去北京。

1600年5月18日(萬曆二十八年),利瑪竇帶著龐迪我神父和准備好獻給皇帝的禮物由南京啟程再赴北京,由於太監馬堂的訛詐和阻撓,傳教士們在天津耽擱了近半年的時間,並於1601年1月24日抵達北京。利瑪竇一到北京,就著手整理禮物進獻皇帝。進呈自鳴鍾、聖經、《萬國圖志》、大西洋琴等禮單上開列的貢品共16件,萬曆皇帝對這些貢品興趣十足,對那些宗教聖物,萬曆皇帝既覺新奇又感敬畏,他把十字架上的耶穌稱為「活神仙」,並把聖母像送與母親慈聖太後。對大小兩架自鳴鍾,萬曆皇帝最為喜愛,小的那架被他帶在身邊時常把玩;大的那架,被置於精美的閣樓之中,在宮內專司報時。由於自鳴鍾構造復雜,需要時常維護,傳教士們便被允許定期進宮對其進行檢修。對利瑪竇進奉的西洋琴,萬曆皇帝也備感好奇,他命利瑪竇教太監演奏。利瑪竇讓助手龐迪我教授太監,他自己則仿照宗教贊歌的形式創作了8首樂曲,並填上簡短的中文歌詞,起名《西琴八曲》。每當悠揚的琴聲在宮中回盪時,萬曆皇帝就會想起這位來自西洋的神甫。正是這些「歐洲方物」打開了利瑪竇進入宮廷的大門,萬曆皇帝也因此對他賞識有加,允許其留居北京,深得信任。
1601年,明神宗下詔允許利瑪竇等人長居北京,作為歐洲使節被召命帶進北京紫禁城。至此他將一直擁有朝廷的俸祿,直到臨終。但中國的朝廷根本沒有注意到,利瑪竇長住北京的目的是為了傳播基督教。
利瑪竇在北京以豐富東西學識,結交中國的士大夫。常與賓客談論天主、靈魂、天堂、地獄,同時編撰新書。1602年- 1605 年, 出版《兩儀玄覽圖》第三版中文世界地圖,以及其他著作 《天主實義》、《天主教要》和《二十五言》,得到不少中國知識分子的尊重。到了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當中有數名更是公卿大臣。這當中最著名的,也是後來對利瑪竇傳教事業幫助最大的,當屬「聖教三柱石」——徐光啟、李之藻和楊廷筠。
徐光啟是南直隸松江府(今上海)人,曾在南京與利瑪竇會面,之後入天主教。利瑪竇在北京期間,徐光啟正供職於翰林院,他與利瑪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二人協力翻譯了《幾何原本》和《測量法義》等著作。李之藻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時任太僕寺少卿。他師從利瑪竇學習西方科學,之後也加入了天主教。他與利瑪竇合作編譯了《同文指算》等書籍。楊廷筠是李之藻的同鄉,在北京擔任監察御史。楊廷鈞早年是虔誠的佛教徒,後在利瑪竇和李之藻等人的感召下受洗入教。「聖教三柱石」身體力行實踐教義,他們勸說家人、朋友入教,為傳教士提供經費,並且在天主教遭受教難之時上疏抗辯,極力保護傳教士。通過利瑪竇的不懈努力,天主教在中國得以傳播。利瑪竇留居北京之後,全國教徒人數驟增,涵蓋了平民、士大夫、皇親國戚等各個階層。與此同時,西方的科學技術伴隨天主教傳入中國,中國的文化也由傳教士們帶到西方。
利瑪竇初到北京時,住在專門接待外國使臣的賓館中,隨後獲准在城內擇民房長住,並可以進行傳教活動。利瑪竇選中了宣武門內的一塊土地,他在這里修建了一座教堂,這就是著名的南堂——北京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利瑪竇建立南堂之後,在教堂里舉辦西方圖書和科學儀器的展覽,吸引了大批官員和儒士前來參觀,從而擴大了天主教在士大夫中的影響。利瑪竇在北京交遊於士林,結識眾多名流,其中不乏朝廷高官,如內閣首輔沈一貫、吏部尚書李戴、禮部尚書馮琦、刑部尚書蕭大亨等人。
1607 年,利瑪竇與徐光啟合作,出版了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前六回的譯本。
1608 年,印刷《畸人十篇》,並開始編纂他的歷史著作《基督教遠征中國史》。
1610 年 5 月 11 日(萬曆三十八年),因病卒於北京,終年59歲。
1611年,萬曆皇帝賜物利瑪竇安葬於平則門外二里溝的滕公柵欄。 按照當時慣例,西方傳教士死後本應移葬澳門,但在內閣首輔葉向高等人的斡旋下,萬曆皇帝破例准許利瑪竇葬於北京西郊的藤公柵欄,使其成為首位葬於北京的西方傳教士。

❺ 利瑪竇哪國人

利瑪竇(1552~1610)明萬曆年間旅居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學者。義大利人。取漢文名,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1552年10月6日生於義大利中部教皇邦安柯那省的馬塞拉塔城。曾學法律。

❻ 利瑪竇什麼時候來中國的當時哪位皇帝執政

利瑪竇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學者。明朝萬曆(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年間來到中國居住。利瑪竇來中國的時候是明神宗萬曆皇帝執政。因為歐洲的葡萄牙人在澳門獲得居住權,來自歐洲的傳教士們先停留在澳門。羅明堅神父向東方總巡察使范禮安舉薦了利瑪竇。1582年(萬曆十年)利瑪竇應召前往中國傳教,8月7日到達澳門。

利瑪竇(1552-1610),字泰西,義大利馬切拉塔人。19歲入耶穌會修道,天資聰穎,對文學、算學、天文、地理皆有所造詣。1578年,他從葡萄牙里斯本乘船往東方,到達印度的果阿,1580年祝聖為神父,在果阿居留四年。

❼ 利瑪竇的生平,成就,事跡

利瑪竇(Matteo Ricci�6�0,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學者。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譯為瑪提歐·利奇,利瑪竇是他的中文名字,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在中國頗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稱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他除傳播天主教教義外,還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生平 1552年利瑪竇出生於義大利馬爾凱州(Marche)的馬切拉塔(Macerata),家裡經營利氏葯房,是當地的名門。利瑪竇在這里一直在一所耶穌會開辦的中學學習,他的父親一直很擔心利瑪竇加入耶穌會。
利瑪竇十六歲來到羅馬,在聖湯多雷亞學院學習預科,並於1571年的聖母升天節那天加入了耶穌會。1572年在耶穌會主辦的羅馬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並從師數學家克拉烏(Christopher Klau)學習天算,其時范禮安(Father Alessandro Valignani)也是他的老師。在這段時期,他還學會了拉丁文和希臘語,而且也會使用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
【成就】
西學東來
帶著西學而來的利瑪竇開展了晚明士大夫學習西學的風氣。由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一共有一百五十餘種的西方書籍翻譯成中文。
利瑪竇撰寫的《天主實錄》以及和徐光啟等人翻譯的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等書不僅帶給中國許多先進的科學知識和哲學利瑪竇思想,而且許多中文詞彙,例如點、線、面、平面、曲線、曲面、直角、鈍角、銳角、垂線、平行線、對角線、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圓、圓心、外切、幾何、星期等等以及漢字「歐」等就是由他們創造並沿用至今。
利瑪竇製作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地圖,在中國先後被十二次刻印。而且問世後不久,在江戶時代前期也被介紹到了日本。該地圖使得日本人傳統的崇拜中國的「慕夏」觀念因此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對日本地理學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北極、南極、地中海、日本海等詞彙皆出於此地圖。至今,日本仍稱17世紀至18世紀的地圖為利瑪竇系地圖。
傳播天主教

中國在唐朝時曾一度流行基督教的聶斯脫利派(景教),但是到了明朝建立以後,中國基本上已沒有基督徒。利瑪竇可以說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創者之一。他成功在北京覲見皇帝,而且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聲譽和關系,開啟了日後其他傳教士進入中國之門,而且也開創了日後200多年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方式:一方面用漢語傳播基督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學知識來博取中國人的好感。
利瑪竇對中國傳統的習俗保持寬容的態度。他容許中國的教徒繼續傳統的祭天、祭祖敬孔。據他的了解,這些只屬尊敬祖先的儀式;只要不摻入祈求、崇拜等迷信成分,本質上並沒有違反天主教教義。利瑪竇主張以「天主」稱呼天主教的「神」(英語的"God" 或拉丁文的 Deus);但他亦認為天主教的「神」早已存在於中國的思想,因為中國傳統的「天」和「上帝」本質上與天主教所說的「唯一真神」沒有分別。利瑪竇本人更穿著中國士人服飾。利瑪竇的傳教策略和方式,一直為之後跟隨他到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所遵從,稱為「利瑪竇規矩」。
利瑪竇等義大利傳教士在中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明代末帝的皇後在清軍入關時曾寫信准備皈依天主教並請求教皇支援(此信尚保存在梵蒂岡)。清朝康熙仍然重用義大利傳教士。但後來歐洲其他天主教各教會之間對中國傳統祭祖敬孔習俗的爭論以這些習俗對當時中國天主教的影響削弱了利瑪竇等人本已取得的成功。康熙時代,西班牙傳教士為了在菲律賓和中國排擠義大利傳教士,向教皇申訴並取得教皇敕令,宣稱利瑪竇等人允許中國教徒崇拜祖先違背了天主教教義,並派特使到中國晉見皇帝,態度驕橫,和康熙爭辯。康熙認為「天下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說這個特使「不可理喻」,下令囚禁到澳門,使其病死獄中。從此中國皇帝和羅馬教廷關系急劇惡化,禁止了西班牙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並進一步嚴格的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而祭祖敬孔的禁令直到數百年後的1939年12月8日由教宗碧岳十二世(Pius XII,即庇護十二世)刪除,這也側面顯示出了利瑪竇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❽ 利瑪竇是誰

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學者。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譯為瑪提歐·利奇,利瑪竇是他的中文名字,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王應麟所撰《利子碑記》上說:「萬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瑪竇,號西泰,友輩數人,航海九萬里,觀光中國。」


1552 年 10 月 6 日利瑪竇出生於馬切拉塔。 從 1561 年起開始在馬切拉塔的耶穌會寄宿學校學習,七年之後他父親把他送到羅馬學習法律 ,並希望利瑪竇在法律領域取得成就 。三年之後,利瑪竇中斷了學習,違背了他父親的願望,進入耶穌會實習。由於成績優良,在托斯卡納的一個寄宿學校度過了幾個月的時間。為利瑪竇在羅馬寄宿學校學習人文和科學奠定了基礎。 1577 年利瑪竇被派往東方傳教,來到了西班牙里斯本。從那兒的港口,利瑪竇等待前往印度的船隻。在科英布拉的寄宿學校等待出發的 六個月里 ,開始學習神學。 1578 年利瑪竇從里斯本出發, 9 月13 日到達印度果阿,繼續學習神學,在果阿和柯枝的寄宿學校教授學生 人文科學 。 1580 利瑪竇年被授予神職神父,他接到命令前往澳門幫助羅明堅進入中國的嘗試。 1583 年 9 月利瑪竇與羅明堅進入中國 ,在肇慶建立了第一個傳教駐地,利瑪竇出版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圖,並用中文和羅明堅起草了第一部《祖傳天主十誡 》 。 經過了幾次嘗試,利瑪竇和羅明堅沒能建立起新的駐地。羅明堅被教皇召回羅馬安排教皇使節去見中國皇帝,而利瑪竇和麥安東神父繼續留在肇慶。 1589 年 廣東新任總督把傳教士驅逐出肇慶。經過多方努力,利瑪竇得以被派往韶州,在那兒他建立了第二個傳教駐地。 1594 年利瑪竇和中國的一名被派遣到朝鮮邊境的將軍一起,初步嘗試進入北京。但到達南京,又不得不返回了駐地。 1595 年利瑪竇在南昌停留,在那兒建立了第三個傳教駐地,並出版了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論 》。在 1597 年利瑪竇被任命為中國傳教的主管。 1598 年利瑪竇和禮部尚書 王忠銘 一起到達北京,但由於朝鮮戰爭而被迫離開。在 1599 年利瑪竇定居在南京,並建立了第四個傳教駐地。 1600 年, 利瑪竇 再次出發前往北京,但是被當權宦官馬堂在途中抓住,利瑪竇被關押到天津的城堡里,直到 1601 年。 在同一年,利瑪竇作為歐洲使節被召命帶進紫禁城。在那兒,他將一直擁有朝廷的俸祿,生活到臨終。 從 1602 到 1605 年,利瑪竇做了很多偉大功績。 出版了第三版中文世界地圖起名為《兩儀玄覽圖》,以及其他著作如 《天主實義》,《天主教要》和《二十五言》。 1607 年利瑪竇與朋友徐光啟合作,出版了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前六回的譯本。 1608 年印刷《畸人十篇》,並在同年開始編纂他的歷史著作,《基督教遠征中國史》。兩年之後,即 1610 年 5 月 11 日,因病卒於北京。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皇帝允許了一個外國人在中國領土安葬。

❾ 維羅尼卡利瑪竇是那國人

利瑪竇是義大利人啊是耶穌會的傳教士,明朝萬曆年間來的中國傳教,研究中國文化,對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算是最早讓中國認識世界的人了。

❿ 瑪麗竇是哪國人

你好,是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他是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學者。

閱讀全文

與利瑪竇是義大利的哪裡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為什麼這么熱 瀏覽:421
義大利壹佰文化傳媒怎麼樣 瀏覽:337
中國有多少徐國美 瀏覽:110
伊朗的教為什麼是第一大教 瀏覽:452
印度軍隊為什麼要用頭巾包頭 瀏覽:70
印度出嫁和中國出嫁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803
印尼手機官網怎麼找 瀏覽:535
30萬越南幣摺合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317
印尼航空都提供什麼 瀏覽:206
在伊朗結婚需要什麼 瀏覽:251
中國多少種菩薩 瀏覽:887
印度淘汰產品如何 瀏覽:36
宋代從越南引進的新品種是什麼 瀏覽:746
印尼紅礦多少一噸 瀏覽:6
伊朗跟阿富汗是什麼關系 瀏覽:188
越南一百萬盾能買什麼 瀏覽:517
印度人眼罩怎麼樣 瀏覽:996
印度致命真菌得五省八市都是哪裡 瀏覽:450
印度德爾塔毒株是新冠多少倍 瀏覽:606
為什麼這次中國會插手伊朗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