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國美食
義大利美食是最出名的
有人問西餐之母是哪國菜?我想大部分人會說是法國菜吧,現在我鄭重地告訴大家,西餐之母是義大利菜!義大利民族是一個美食家的民族,他們在飲食方面有著悠久歷史,如同他們的藝術、時裝和汽車,總是喜歡精心製作。義大利美食典雅高貴,且濃重朴實,講究原汁原味。義大利菜系非常豐富,菜品成千上萬,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比薩餅和義大利粉,它的海鮮和甜品都聞名遐邇。源遠流長的義大利餐,對歐美國家的餐飲產生了深厚影響,並發展出包括法餐、美國餐在內的多種派系,故有「西餐之母」之美稱。查看精彩圖冊
目錄概述風格特色巧妙利用食材的自然風味,烹制美饌以米面做菜,花樣繁多,口味豐富區域差異,造就地方美食介紹幾種義大利招牌菜小牛肉片鮮肉盤意式餛飩湯沙拉正宗義大利面義大利炒飯麵疙瘩米蘭小牛脛肉火腿起司牛排紅燉白豆牛肚蔬菜烤鵪鶉及香料烤羊排茄汁鱸魚提拉米蘇義大利的飲食文化「意」鄉美味:義大利菜系冰激凌時代義大利的飲食習慣與禮節展開 概述風格特色巧妙利用食材的自然風味,烹制美饌以米面做菜,花樣繁多,口味豐富區域差異,造就地方美食介紹幾種義大利招牌菜小牛肉片鮮肉盤意式餛飩湯沙拉正宗義大利面義大利炒飯麵疙瘩米蘭小牛脛肉火腿起司牛排紅燉白豆牛肚蔬菜烤鵪鶉及香料烤羊排茄汁鱸魚提拉米蘇義大利的飲食文化「意」鄉美味:義大利菜系冰激凌時代義大利的飲食習慣與禮節展開
編輯本段概述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的亞平寧半島,約有人口7600多萬,絕大多數信奉天主教。自公元前753年羅馬城興建以來,羅馬帝國在吸取了古希臘文明精華的基礎上,發展出先進的古羅馬文明,從而成為當時歐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佛羅倫薩城為首的王公貴族們,紛紛以研究開發烹調技藝及擁有廚藝精湛的廚師來展現自己的實力與權力,並以此為尊貴和榮耀。因此,當時一般的平民百姓認為只要能成為烹調料理的高手,就有置身貴族圈的機會,以至全國上下彌漫在烹調技藝的研發樂趣之中,順勢將餐飲業發展推向鼎盛時期,進而奠定出「西餐之母」的神聖地位,並影響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被譽為「歐洲大陸烹飪之始祖」。
義大利人對西餐文化貢獻頗多。公元1533年,義大利公主凱瑟琳·狄·麥迪奇下嫁法國王儲亨利二世時,帶了30位廚師前往,將新的食物與烹飪方法引介至法國。法國人則將兩國烹飪上的優點加以融合,並逐步將其發揚光大,創造出當今最負盛名的西餐代表——「法國菜」。其次,義大利人發明餐用叉子,為餐桌上的文化立下新的批註。
pizza編輯本段風格特色義大利烹飪以世界精美菜餚著稱,它與法國烹飪不同,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
菜餚注重原汁原味,講究火候的運用義大利菜餚最為注重原料的本質、本色,成品力求保持原汁原味。在烹煮過程中非常喜歡用蒜、蔥、西紅柿醬、乾酪,講究製作沙司。烹調方法以炒、煎、烤、紅燴、紅燜等居多。通常將主要材料或裹或腌,或煎或烤,再與配料一起烹煮,從而使菜餚的口味異常出色,締造出層次分明的多重口感。義大利菜餚對火候極為講究,很多菜餚要求烹製成六、七成熟,而有的則要求鮮嫩帶血,例如:羅馬式炸雞、安格斯嫩牛扒。米飯、面條和通心粉則要求有一定硬度。
巧妙利用食材的自然風味,烹制美饌烹制義大利菜,總是少不了橄欖油、黑橄欖、干白酪、香料、西紅柿與Marsala酒。這六種食材是義大利菜餚調理上的靈魂,也代表了義大利當地所盛產與充分利用的食用原料,因此義大利菜餚能無出其右地被稱為「道地與傳統」。最常用的蔬菜有西紅柿、白菜、胡蘿卜、龍須菜、萵苣、土豆等。配菜廣泛使用大米,配以肉、牡蠣、烏賊、田雞、蘑菇等。義大利人對肉類的製作及加工非常講究,如風干牛肉(Drybeef)、風干火腿(Parmaham)、義大利臘腸、波倫亞香腸、臘腿等,
甜品這些冷肉製品非常適合於開胃菜和下酒佐食,享譽全世界。
以米面做菜,花樣繁多,口味豐富義大利人善做面、飯類製品,幾乎每餐必做,而且品種多樣,風味各異。著名的有義大利面、匹薩餅等。具有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義大利面,斜狀的是為了讓醬汁進入面管中,而有條紋狀的粉令醬汁留在面條表層上,顏色則代表了面條加添不同的營養素。紅色面是在制面的過程中,在面中混入紅甜椒或甜椒根,黃色面是混入番紅花蕊或南瓜,綠色面是混入菠菜,黑色面堪稱最具視覺沖擊力,用的是墨魚的墨汁,所有顏色皆來自自然食材,而不是色素。面條口味則以三種基本醬汁為主導,分別是以西紅柿為底的醬汁,以鮮奶油為底的醬汁和以橄欖油為底的醬汁。這些醬汁還能搭配上海鮮、牛肉、蔬菜,或者單純配上香料,變化成各種不同的口味。
區域差異,造就地方美食由於南北氣候風土差異,義大利菜有四大菜系。北意菜系:麵食的主要材料是麵粉和雞蛋,尤以寬面條以及千層面最著名。此外,北部盛產中長稻米,適合烹調意式多梭飯和米蘭式利梭多飯。喜歡採用牛油烹調食物。中意菜系:以多斯尼加和拉齊奧兩個地方為代表,特產多斯尼加牛肉、朝鮮薊和柏高連奴芝士。南意菜系:特產包括榛子、莫撒里拿芝士、佛手柑油和寶側尼菌。麵食主要材料是硬麥粉、鹽和水,其中包括通心粉、義大利粉和車輪粉等,更喜歡用橄欖油烹調食物,善於利用香草、香料和海鮮入菜。小島菜系:以西西里亞為代表,深受阿拉伯影響,食風有別於義大利的其他地區,仍然以海鮮、蔬菜以及各類麵食為主,特產鹽漬干魚子和血柑桔。
品味義大利餐極為講究,一般先吃頭盤,如湯或麵食、利梭多飯、玉米糕、匹薩餅。主菜包括海鮮盤和肉盤。義大利餐里,海鮮的烹調方式比肉類多樣,傳統菜單會保留配菜一欄,受歡迎的配菜有香菜炒保鮮
螺尼菌、西紅柿芝士沙律等,而現代主菜會配以更多的蔬菜和澱粉食物來平衡營養,無需另選配菜,馳名的主菜有;釀花枝、香草生腿煎牛仔肉片和燒牛柳配蘑菇紅酒汁等。然後是色拉、甜品或乳酪,義大利的甜品是琳琅滿目的,包括糕餅、雪糕和酒香水果等,比較出名的有意式芝士餅、西西里三色雪糕、提拉米蘇等。在享用甜品之後,侍應生會推上芝士車。芝士在義大利是十分普遍的食物,種類大概有400種,可以入菜或者伴紅酒進食。常見的義大利芝士有:寶百士(BeiPaese)、芳天娜芝士(Fonfina)、布旺倫芝士(Provolone)等。用餐後,可以喝一杯濃縮咖啡(espresso)或者泡沫咖啡幫助消化,最好伴一點杏仁曲奇。義大利菜分量比較大,為了避免浪費,每道菜餚選一款即可。
義大利人的口味一般喜肥濃、愛辣、甜酸味,注重菜品的濃、香、爛,講究菜餚與酒的搭配。一般魚和白肉(仔牛、雞肉等)配白葡萄酒,肉菜配紅葡萄酒或粉紅色葡萄酒。膏狀物、菜粥等根據其調味醬來決定葡萄酒,魚貝類的調味醬配白葡萄酒,若是帶肉的就用紅葡萄酒或粉紅色葡萄酒,義大利人不喜歡吃碎肉和肥豬肉,麵包也只用白麵包。
編輯本段介紹幾種義大利招牌菜源自羅馬帝國時期的義大利菜,算輩分是[西餐之母],連法國菜也是受其庇護才有今天的規模。還有專家說,它是最具有東方血統的西方菜(八世紀時,中國的麵食傳進義大利)。
品嘗義大利菜,首先先瀏覽一下正統的義大利菜單,通常會分為前菜(開胃菜)
海鮮飲品、第一道菜(湯、通心麵類)、第二道菜(肉、海鮮)及甜點,有時還細分蔬菜選項,但多半前菜或第一道菜會附有蔬菜,所以不是必點。
全套餐就是由前菜選一樣,第一、二道菜各選一樣,再選一甜點。胃口有限的話,則可在前菜或第一道菜中選一樣,或省略甜點。不過記住,義大利有[旅人的第二故鄉]之喻,吃義大利菜不必束手束腳,一夥人熱熱鬧鬧、吃得豪爽痛快,有氣氛才對。
麻煩的是,義大利猶如[食物的麥加聖地],每一地都有引以自豪的特產和風味,本地餐廳只能挑重點菜式做。不過基本上仍各有歸屬,像意北因靠近法、奧山區、農畜產業富,口味偏溫潤濃香,以做工麻煩的烤類見長。
意南菜則盛產海鮮蔬菜,色彩烹調都有明顯的地中海風格,香料下得重,手法簡單、凸顯原味。意國中部則兼兩者之長尤其火山土壤孕育出來的多種蔬菜、香料、衍生出不少口感豐富的歷史級佳餚。
想進一步探究原味,以下是義大利招牌菜:
小牛肉片米蘭特產的小牛肉,以芹菜、洋蔥、月桂葉等辛香料加白酒煮至軟,放涼後切薄片,淋上以魷魚、 魚泥(皆為意國代表魚種),打成的美乃滋醬。
鮮肉盤以威尼斯名家為名,傳統吃法是以生牛肉薄片,配蒜味橄欖油、鹽、胡椒、檸檬汁、起司食用。另類版本是用生魚片。
意式餛飩湯像小型餛飩的義大利面。內閻主為絞肉、起司、火腿、蔬菜等,這種吃法是煮成肉湯食用。
烤羊排沙拉意國盛產的生菜、節瓜、甜椒、小章魚、甲魚、松子、緣花菜等,做沙拉只須加特級橄欖油、葡萄酒醋、鹽、胡椒、頂多檸檬汁拌拌即可。
正宗義大利面義大利面好幾百多種,最正宗就是圓圓細長的這種。北部配肉醬汁,以番茄拌炒絞肉(正宗用鵝肝及培根)
正宗義大利面而成,中部配奶油蛋汁醬,以起司與培根腌肉炒拌,再加蛋黃,古味則松子醬,以松子、九層塔、大蒜、橄欖油及鹽胡椒攪碎而成。
義大利炒飯意南吃面,意北好米。此米鬆散不粘的圓米,以海鮮、洋菇、青豆、起司等墩煮而成,放涼了食用。
麵疙瘩做法很象[芋圓],以煮熟的洋芋或南瓜、稞麥等與麵粉混合揉製成,再塑成小塊,吃法比照義大利面。
米蘭小牛脛肉米蘭招牌菜,小牛脛骨切成環狀,以白酒、番茄、香料久燉而成,骨髓是其精華。
火腿起司牛排火腿、起司、牛肉都是意國特產,重點是煎好即吃,不加其他醬汁,頂多來點橄欖油使
意式大廚肉質更滑嫩。
紅燉白豆牛肚意人吃內臟(腸除外)以特產白豆加番茄燉牛肚,是中部名菜。
蔬菜烤鵪鶉及香料烤羊排前者是夏季打獵才做的季節料理,後者是本地食客的新歡,特色是一律先以多種香料腌泡多時,再燴再烤,不沾醬汁就鮮香甘嫩。
茄汁鱸魚意人吃魚多半是用燉煮的,再淋上各味醬汁,其他海鮮則簡單炸,局烤或水煮,都是原味。
提拉米蘇拿長形指狀的餅干用咖啡汁、牛奶浸泡,再以咖啡汁、起司、巧克力、鮮奶油等打成醬料,以一層餅干、一層醬的形式疊成七層,冷藏後食用。
編輯本段義大利的飲食文化義大利的菜餚源自古羅馬帝國宮廷,有著濃郁的文藝復興時代佛羅倫薩的膳食情韻,素稱「歐洲大陸烹調之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義大利菜多以海
海鮮意麵鮮作主料,輔以牛、羊、豬、魚、雞、鴨、番茄、黃瓜、蘿卜、青椒、大頭菜、香蔥烹成。製法常用煎、炒、炸、煮、紅燴或紅燜,喜加蒜茸和干辣椒,略帶小辣,火候一般是六七成熟,重視牙齒的感受,以略硬而有彈性為美,形成醇濃、香鮮、斷生、原汁、微辣、硬韌的12字特色。這都表現在佛羅倫薩牛排、羅馬魔鬼雞、那不勒斯烤龍蝦、巴里甲魚、奧斯勃克牛肘肉、扎馬格龍沙拉,米列斯特通心粉、雞蛋肉末沙司、板肉白豆沙拉子、青椒燜雞、燴大蝦、烤魚、冷雞、白豆湯、火腿切面條等名食之中,四方遊客趨之若鶩。
與大菜相比,義大利的面條、薄餅、米飯、肉腸和飲料更上一層樓。義大利面條也叫義大利粉,名聲很響。它分為線狀、顆粒狀、中空狀和空心花式狀四個大類,用麵粉加雞蛋、番茄、菠菜或其它輔料經機器加工製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通心粉、蜆殼粉、蝴蝶結粉、魚茸螺絲粉、青豆湯粉和番茄醬粉,有白、紅、黃、綠諸種顏色。這些粉大都煮熟後有咬勁,佐以火腿、臘肉、哈蜊、肉末、魚絲、乳酪、蘑菇、鮮筍、辣椒、洋蔥、蝦仁、青豆和各色作料,馨香可口。義大利年產各種面條多達200萬噸,每年人均食用 30公斤。
義大利薄餅又名「批薩」,系將油蘸面胚置於批薩鐵盤中添加多種餡料(如豬肉、牛肉、火腿、黃瓜、茄子、洋蔥)烘烙面成,內有干酷番茄醬提味,上面還要點綴橄欖絲和雞蛋丁。義大利有2400餘家專門出售這種薄餅的快餐店,獲利甚豐。
義大利米飯也叫「沙利托」。這是將洋蔥丁、牛油與大米同炒,邊炒邊下葡萄酒使之吸干入味;或者是用豌豆、青菜、肉湯和大米同燜,口感香柔。沙利托與中國新疆維吾爾族的抓飯異曲同工,都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物。
義大利肉腸雅稱「莎樂美」,形似粗長滾圓的擀麵杖。外面有一層粉狀的白黴,切開後嫣紅欲滴,香氣四溢。它與德國的灌腸有一定的淵源關系。
義大利的飲料包括軟飲料、低度酒、興奮飲料、營養飲料幾大類型,製作都很考究。像有「最佳使節」之稱的香檳酒,價廉物美的「維諾」葡萄酒,都系酒中名品。義大利是個嗜酒的民族。無論男女都愛飲酒,甚至喝咖啡時也要摻酒以增加其香味。因為飲酒,一餐飯的時間往往托得很長,所以義大利人有一句口頭禪:「不願花時間就別喝酒」。
義大利人請客,星期天和節日多在家中,平時是去餐館。其程序是開席時先喝點香檳酒。他們輕輕撬動瓶塞,讓瓶內的氣體慢慢外推,突然間「乒」的一聲,彈出瓶塞,賓主都以此為吉兆,鼓掌祝賀,開懷暢飲。接著上海鮮大拼盤,再飲葡萄酒。隨後正菜有4道:一是什錦菜湯、炒米飯(或通心粉)、乾酪;二是牛排、魚蝦或各式雞菜、生菜;三是水果、冰淇淋之類;四是甜點及蛋糕。飯後要飲消化酒及咖啡。若是富裕人家,節日的正菜常常多達7道,還須配置開胃的苦艾酒以及助消化的烈酒。義大利人在宴會上從不呆板拘泥,想吃就吃,想喝便喝,並且確信古訓:「客人喝得高興,主人臉上光彩。」
編輯本段「意」鄉美味:義大利菜系義大利半島形如長靴,南北氣候風土差異很大,各個地方城邑因長期獨立發展,逐漸產生獨特的地方菜系;義大利飲食烹調崇尚簡單、自然、質朴,地方菜按烹調方式不同而分成四個派系:北義大利菜系、中義大利菜系、南義大利菜系和小島菜系。
北意菜系:麵食的主要材料是麵粉和雞蛋,尤以寬面條以及千層面最著名。此外,北部盛產中長稻米,適合烹調意式多梭飯和米蘭式利梭多飯,喜歡採用牛油烹調食物。
中意菜系:以多斯尼加和拉齊奧兩個地方為代表,特產多斯尼加牛肉、朝鮮薊和柏高連奴芝士。
南意菜系:特產包括榛子、日乾番茄、莫撒里拿芝士、佛手柑油和寶仙尼菌。麵食主要材料是硬麥粉、鹽和水,其中包括通心粉、義大利粉和車輪粉等,更喜歡用橄欖油烹調食物,善於利用香草、香料和海鮮入菜。
小島菜系:以西西里亞為代表,深受阿拉伯影響,食風有別於義大利的其他地區,仍然以海鮮、蔬菜以及各類乾麵食為主,特產鹽漬干魚籽和血柑桔。
義大利餐會提供全套菜牌,包括開胃頭盤、湯、麵食、披薩、主菜以及甜品。先吃頭盤,湯或面稱為第一道菜,主菜等於第二道菜,然後是沙拉、甜品或乳酪,最後是咖啡或飯後酒,每道菜餚選一款即可。
第一道菜包括湯,麵食、利梭多飯、玉米糕或披薩。
第二道菜包括海鮮盤和肉盤。義大利餐里,海鮮的烹調方式比肉類多樣。傳統菜單會保留配菜一欄,受歡迎的配菜有香菜炒保鮮尼菌、番茄芝士沙律等,而現代主菜會配以更多的蔬菜和澱粉食物來平衡營養,無需另選配菜,馳名的主菜有釀花枝、香草生腿煎牛仔肉片和燒牛柳配蘑菇紅酒汁等。
義大利的甜品是琳琅滿目的,包括糕餅、雪糕和酒香水果等,比較出名的有意式芝士餅、西西里三色雪糕、提拉米蘇等;在享用甜品之後,侍應生會推上芝士車,芝士在義大利是十分普遍的食物,種類大概有400種,可以入菜或者伴紅酒進食;常見的義大利芝士有蘇芬些拿芝士(Gorgonzola)、寶百士(BeiPaese)、芳天娜芝士(Fonfina)、柏爾馬臣芝士(Parmesan)、布旺倫芝士(Provolone)和莫撤拿芝士(Mozzarella)。
用餐後,可以喝一杯濃縮咖啡Expresso或者泡沫咖啡Cappuccino幫助消化,最好伴一點杏仁曲奇。
義大利菜分量比較大,為了避免浪費,幾道菜可以分開點,也可以兩三人分吃一整套的義大利餐。
精緻絕倫義大利菜義大利人晚上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大部分時間都要消磨在吃晚飯上,一般用餐時間都很長,從開胃菜到飯後酒,如果全程吃下來,可能就昏昏欲睡了。有時吃完已經是半夜或凌晨,但義大利的食客決不會臉紅脖子粗地催促廚師上菜或結帳,他們總是喜歡慢慢來,以無比輕松平和的心情細細品嘗美食。
義大利烹飪方式變化多端,出品多樣,這也是為人所折服的。就拿最常見的麵粉來說,一個面團,出色的義大利廚師就能做成上千種面點,而且滋味各異;如果要作點比較,不同地域間使用的搭配材料差異就很大,口味也大相徑庭。羅馬的carbonara可作為義大利面品的代表,它勝在用起士、蛋和生奶油擀出了一股獨特的味道。
翡冷翠所在的托斯卡納省(Toscana)則是橄欖油盛產之地,所以面品習慣澆上橄欖油,用料相對樸素,但入口感覺很好。南義大利以乾麵為主,大量運用熟番茄製成的番茄醬做醬汁,海鮮面更是新鮮,蛤蜊、蝦、淡菜紛紛入饌,增添了南義大利面的多樣性。而北義大利面在做法上喜愛使用奶油及cream,面品的選擇也是有的,店家都喜愛手捍面,然後在麵粉中加入其它味道,讓面條變得有顏色和味道,例如威尼斯的黑墨魚面就是代表之一。
但作為義大利最為傳統的美食,在義大利國內國外都能吃到的通心粉做法卻不見得怎麼繁復:將面料放到燒開的水中煮,不久撈出,用開水澆透,濾去水,在盤中撒開,加入油、碎乾酪及各種醬汁,然後就用叉子叉來吃。一根根的粉條就在唇齒邊蹦來蹦去,風情萬種,口感風味絕佳。
說到做法上的變化,甜點也很有說服力。各個時節,義大利都有特別製作的甜點:油炸麵包弗里帖雷是過年後(一月六日開始)到嘉年華(二月中)之間所特有的甜點。聖誕節有聖誕蛋糕,到了復活節又要輪到巧克力蛋風光了,以巧克力醬澆灌成的蛋殼,由小如真蛋的尺寸到大得像枕頭的巨蛋都不罕見,連藏在蛋內的禮物也是千奇百怪的。
此外,義大利薄餅里也大有文章可做,甚至說別有用途。喜歡嘗鮮的廣州人相信都吃過比薩餅(PIZZA),那要算是最為人們熟悉的一種義大利薄餅了。不過義大利廚師也告訴記者,在該國,正宗的意式薄餅是薄而脆的,只鋪上茄醬、芝士、橄欖或香草(如辣菠菜Rucloa),吃時用刀、叉切成適合大小或捲起來吃。無論坐在哪家義大利餐廳,在等上菜的空檔,餐廳還會附上幾片冷麵包和一種叫Grissini的硬餅干。這種細細長長的硬餅干很香,頗耐咀嚼,而冷麵包多半是用來沾第一道或第二道菜吃完所剩的醬汁。因為主萊的好吃與否,往往取決在醬汁的美味如何。故而在廚師看來,真正懂得吃義大利菜的饕客,總是會把餐盤的醬汁吃得精光!
最後差點忘了轉達義大利廚師的提醒,吃義大利菜一定要佐以葡萄酒(Vino),否則就像是美中不足了。基本上,口味重的牛、羊、豬肉類配紅酒,口味清淡的雞肉、海鮮類則配白酒。在中國大酒店,記者就嘗了一杯酒味一點也不濃烈但極其香醇的白葡萄酒,感覺非常棒。
最近,中國大酒占舉辦了「義大利美食節」推廣活動,遠道而來的廚師拉克蘭多格為我們做了一個完整的四款套餐:海鮮沙拉、義大利牛柳、義大利面和義大利甜品。這些菜充分展現了義大利菜式的特點,做得非常精緻、口味獨特,足夠一個客人飽餐一頓了。在座的幾位客人品嘗了以後,紛紛贊不絕口。
『貳』 義大利菜的意式菜系
義大利半島形如長靴,南北氣候風土差異很大,各個地方城邑因長期獨立發展,逐漸產生獨特的地方菜系;義大利飲食烹調崇尚簡單、自然、質朴,地方菜按烹調方式不同而分成四個派系:北義大利菜系、中義大利菜系、南義大利菜系和小島菜系。 精緻絕倫義大利菜
義大利人晚上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大部分時間都要消磨在吃晚飯上,一般用餐時間都很長,從開胃菜到飯後酒,如果全程吃下來,可能就昏昏欲睡了。有時吃完已經是半夜或凌晨,但義大利的食客決不會臉紅脖子粗地催促廚師上菜或結帳,他們總是喜歡慢慢來,以無比輕松平和的心情細細品嘗美食。
義大利烹飪方式變化多端,出品多樣,這也是為人所折服的。就拿最常見的麵粉來說,一個面團,出色的義大利廚師就能做成上千種面點,而且滋味各異;如果要作點比較,不同地域間使用的搭配材料差異就很大,口味也大相徑庭。羅馬的carbonara可作為義大利面品的代表,它勝在用起士、蛋和生奶油擀出了一股獨特的味道。
翡冷翠所在的托斯卡納省(Toscana)則是橄欖油盛產之地,所以面品習慣澆上橄欖油,用料相對樸素,但入口感覺很好。南義大利以乾麵為主,大量運用熟番茄製成的番茄醬做醬汁,海鮮面更是新鮮,蛤蜊、蝦、淡菜紛紛入饌,增添了南義大利面的多樣性。而北義大利面在做法上喜愛使用奶油及cream,面品的選擇也是有的,店家都喜愛手捍面,然後在麵粉中加入其它味道,讓面條變得有顏色和味道,例如威尼斯的黑墨魚面就是代表之一。
但作為義大利最為傳統的美食,在義大利國內國外都能吃到的通心粉做法卻不見得怎麼繁復:將面料放到燒開的水中煮,不久撈出,用開水澆透,濾去水,在盤中撒開,加入油、碎乾酪及各種醬汁,然後就用叉子叉來吃。一根根的粉條就在唇齒邊蹦來蹦去,風情萬種,口感風味絕佳。
說到做法上的變化,甜點也很有說服力。各個時節,義大利都有特別製作的甜點:油炸麵包弗里帖雷是過年後(一月六日開始)到嘉年華(二月中)之間所特有的甜點。聖誕節有聖誕蛋糕,到了復活節又要輪到巧克力蛋風光了,以巧克力醬澆灌成的蛋殼,由小如真蛋的尺寸到大得像枕頭的巨蛋都不罕見,連藏在蛋內的禮物也是千奇百怪的。
此外,義大利薄餅里也大有文章可做,甚至說別有用途。喜歡嘗鮮的廣州人相信都吃過比薩餅(PIZZA),那要算是最為人們熟悉的一種義大利薄餅了。不過義大利廚師也告訴記者,在該國,正宗的意式薄餅是薄而脆的,只鋪上茄醬、芝士、橄欖或香草(如辣菠菜Rucloa),吃時用刀、叉切成適合大小或捲起來吃。無論坐在哪家義大利餐廳,在等上菜的空檔,餐廳還會附上幾片冷麵包和一種叫Grissini的硬餅干。這種細細長長的硬餅干很香,頗耐咀嚼,而冷麵包多半是用來沾第一道或第二道菜吃完所剩的醬汁。因為主萊的好吃與否,往往取決在醬汁的美味如何。故而在廚師看來,真正懂得吃義大利菜的饕客,總是會把餐盤的醬汁吃得精光!
最後差點忘了轉達義大利廚師的提醒,吃義大利菜一定要佐以葡萄酒(Vino),否則就像是美中不足了。基本上,口味重的牛、羊、豬肉類配紅酒,口味清淡的雞肉、海鮮類則配白酒。在中國大酒店,記者就嘗了一杯酒味一點也不濃烈但極其香醇的白葡萄酒,感覺非常棒。
中國大酒占舉辦了「義大利美食節」推廣活動,遠道而來的廚師拉克蘭多格為我們做了一個完整的四款套餐:海鮮沙拉、義大利牛柳、義大利面和義大利甜品。這些菜充分展現了義大利菜式的特點,做得非常精緻、口味獨特,足夠一個客人飽餐一頓了。在座的幾位客人品嘗了以後,紛紛贊不絕口。 中西融通之妙
義大利廚師說,在做法上,義大利菜雖然繁復了一點,但廣州人其實也可以選取幾道家常的來試做,一樣可嘗到可口的意式風味。
米蘭冷盤
配料:蚌(或螺肉)50克,熏魚80克,蔥頭20克,酸甜蘋果80克、蛋黃醬80克,鹽、胡椒粉適量。
做法:將蚌或螺肉煮過,濾去水。蘋果削皮並切成塊狀。洗凈熏魚,去骨,並切成小塊,把蚌、蘋果和魚拌在一起,加上蛋黃醬、蔥末,再加鹽和胡椒粉。
意式米飯
配料:大米50克,清湯100克,奶油20克,乾酪30克,鹽適量。
做法:大米揀凈,洗滌,倒入鍋中,加入少量清湯,邊煮邊用叉攪拌並逐漸澆入清湯。煮熟的米飯中加入奶油、碎乾酪並仔細地攪勻,趁熱食用。
米蘭通心粉
配方:通心粉60克,蘑菇30克,粉狀乾酪15克,奶油20克,西紅柿汁80克。
做法:蘑菇在加有西紅柿汁的奶油中煮熟,拌以熔融奶油和粉狀乾酪,並盛在盤中,通心粉中夾填上蘑菇。另外加上西紅柿。
米蘭式炸牛排
配方:小牛肉160克,雞蛋1/2個,乾麵包5克,粉狀乾酪5克,西紅柿汁50克,米蘭式通心粉80克,奶油10克,植物油10克,鹽適量。
做法:將雞蛋攪拌到起泡,與植物油充分攪拌,加鹽,撒上胡椒粉。用這種混合料沾濕牛排,再滾裹上麵包渣和粉狀乾酪,並稍為拍緊。在植物油和奶油等量的混合物中炸熟。配菜用米蘭式通心粉和西紅柿汁。
手記 程序繁雜的意式菜
說到義大利菜,對它有些了解的人通常要提到通心粉、蒜、橄欖油和西紅柿,這是遠遠不夠的。
專程從義大利來的廚師拉克蘭多拉說,義大利半島南北的氣候和地理形勢差別很大,所以在烹調特色上,兩地各有千秋。北部鄰近法國,在其影響下,菜式常要加上乳製品,味道濃郁而調味簡單;南部則用大量茄醬、干番茄、辣椒及橄欖油入饌,味道比較豐富刺激。但共同的一點是,不管是北部還是南部,義大利菜都做得非常精緻、口味獨特。
在義大利菜譜上,海鮮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在吃食上,它們多採用燒烤、蒸或水煮等一系列能較大限度保持材料原味的烹飪法,調味時也只放一點鹽及少量胡椒,拉克蘭多拉廚師解釋說,過多的調味會掩蓋掉海鮮來自於海洋的鮮味,還是保留海鮮的本來風味為好。
據介紹,一頓正式的義大利式晚餐有四至五道菜式,依次上來,一人享用一般綽綽有餘。頭盤:義大利文稱Antipasto,是「用餐之前」的意思,可分為冷盤和熱盤。冷盤有黑魚子和大馬哈魚子,沙丁魚和燒汁魚,醋汁魚,蟹或蝦等冷盤;醬豬肉,舌頭配核桃仁,火腿,煮雞或炸雞;油橄欖,漬蘑菇。熱盤則多是煎、炸菜式(如炸魷魚等)。頭盤可選拼盤(Misto),即分量少但選擇較多的組合。試吃幾款頭盤菜,只覺味道相當濃烈,一下子就把原本敏感的口舌鎮住了。頭盤後是第一道菜,上的一般是湯(Zuppe)、意粉或燉飯(Risotto)。由於之後仍有主菜,所以分量會較少。值得一提的是義大利北部的野菇燉飯,新鮮的野菇簡直有把清水變成雞湯的能耐,味道相當可口清甜。
第二道菜是主菜,可謂整個晚餐的靈魂。上的主要是海鮮或肉類,這些菜式都是以燒烤或油炸方式烹調,享用時隨意加點鹽或橄欖油就可以了。牛肉、羊肉和瘦肉、火雞、田雞和炸魚配土豆或蔬菜、烤雛雞配漬蔬菜等應有盡有。上這道菜時,侍者還會加上生冷盤、西紅柿、漬蔬菜和油橄欖。
等主菜吃完,當然就要上甜品。義大利菜的餐後甜食品種相當多,有草莓、酸棗、西紅柿、鬆脆奶油蛋糕等。吃過甜品後,還可以來點咖啡、紅茶或餐後酒(Digestivo)。
歷史悠久的義大利葡萄酒
古代希臘人把義大利叫做葡萄酒之國(enotria)。義大利的葡萄酒歷史久遠。共和制時代的雄辯家西塞羅,皇帝凱撒都曾沉迷於葡萄酒之中。由於維蘇威火山爆發而一夜之間化為死城的廢貝城的遺跡里,仍保留有很多完整的葡萄酒壺。據說古代的羅馬士兵們去戰場時,和武器一塊兒帶著葡萄苗,領土擴大了就在那兒種下葡萄。這也就是從義大利向歐洲各國傳播了葡萄苗和葡萄酒釀造技術的開端。 世界第一的葡萄生產國
深受自然環境之惠的義大利葡萄酒,佔世界葡萄酒生產量的1/4,輸出、消費量都堪稱世界第一。街道上到處可見豪放地喝著葡萄酒的義大利人,不禁讓人想起在佛羅倫薩見到的米開朗琪羅所作的酒神巴克斯像。酩酊大醉的美麗的青年像在謳歌著非常奔放的、豐富的自然恩惠和生命。
有地方特色的義大利葡萄酒
南北呈細長形的義大利,自然環境也各式各樣。在北義大利嚴酷的自然環境中產生了世界有名的品質優良的濃厚紅葡萄酒和義大利產起泡酒(spumente)等。而中部杉木林立,在低緩的丘陵上遍布葡萄園。這里的葡萄可製成充滿生氣的柔和的奇安帝(chianti)葡萄酒。而充分享受太陽恩澤的義大利南部,則生產酒精含量高、烈性的葡萄酒。在集合了充滿變化、具有豐富個性的葡萄酒的義大利,希望你一定體驗一下這份魅力。
吃魚喝白葡萄酒,吃肉喝紅葡萄酒是常識
喝葡萄酒雖無必要有什麼死板的規矩,但讓我們了解一下能更好品味美酒的規則吧。一般魚和白肉(仔牛、雞肉等)配白葡萄,肉菜配紅葡萄酒或粉紅色葡萄酒。根據當時的口味,膏狀物、菜粥等根據其調味醬來決定葡萄酒,魚貝類的調味醬配白葡萄酒,若是帶肉的就用紅葡萄酒或粉紅色葡萄酒。
更好地品味美酒
要想更好地品味經久釀造的美酒,至少要在吃飯之前兩小時拔栓。根據情況也有在兩天前就拔栓的。但是,在餐廳里是在你點了之後才拔栓的,稱為(傾析),就是把葡萄酒倒入餐桌上的玻璃容器里。這是為了讓昏睡多年的葡萄酒睜開眼睛,趕快把它本來濃郁的香味散發出來。淺嘗第一口還給人一種鄉下姑娘的感覺的葡萄酒等到慢慢品嘗到用餐完畢之後,就會變成一位光彩奪目的貴婦人。如果哪天決定邊喝美酒邊用餐的話,那就在和餐廳預約的時候就告訴他們所喜歡的葡萄酒是什麼,這也不失一種能品嘗到美味的葡萄酒的好方法。可以說義大利的葡萄酒有多醇香,義大利之旅就有多辛苦。所以在義大利旅行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忍耐力。
葡萄酒用語大略
rosso 紅葡萄酒
bianco 白葡萄酒
rosato 玫瑰紅葡萄酒
frizzante 弱起泡性
spumante 起泡性。最優良的不劣於香檳
liquoroso 利口型的甜葡萄酒
secco 干酒
abboccato 微甜
amabile 半甜
dolce 甜
classico 自古特定的葡萄園中製成的葡萄酒
riserva 超過最低成熟期的規定成熟的葡萄酒
superiore 超出法定酒精度1度以上的
義大利的幾個主要葡萄酒產區
西北部:包括五個大產區 Emilia-Romangna,Liguria,Lombardy,Piemonte,Valle d』Aosta。其中Piemonte是義大利葡萄酒的明星產區之一,也是義大利葡萄酒愛好者關注的焦點。義大利2個最著名的DOCG,Barbaresco和Barolo就在這里,同時有著名白酒產區Gavi (DOCG)和起泡酒Moscato d』Asti(也叫做Asti或Asti Spumante)。
Piemonte種植的白品種有Cortese(Gavi是由100%的Cortese釀造的),Arneis(Roero的白酒主要用此葡萄釀制)和Moscato,這是Muscat的一個變種,用於釀造Asti起泡酒。紅葡萄品種主要是Dolcetto,Barbera,Nebbiolo,Grignolino。雖然也種植國際知名品種如Cabernet Sauvignon,Pinot Noir,Sauvignon Blanc和Chardonnay,但是最受關注的品種還是Nebbiolo。該品種只有在Piemonte才種植成功,是最名貴的品種。Barbaresco和Barolo完全是Nebbiolo釀造的。這次活動的2支酒Mainerdo的Barbera d』AlbaSori S Pietro 1998和Barbaresco 1996都是來自Piemonte。
東北部有三個大產區:Veneto,Friuli-Venezia Giulia,Trentino-Alto Adige。其中Veneto是義大利DOC酒產量最大的地區。Veneto下麵包括Soave,Amarone,Valpolicella等著名的DOC。Amarone是用曬的半乾的葡萄釀造的,因而口味濃郁,有些羅訥河谷酒的風格,Valpolicella的酒溫和而柔軟,就象在耳邊哼唱的歌曲。這次活動有一支Valpolicella的酒,就是Tommasi的Rippaso Valpolicella。Rippaso和一般的Valpolicella酒不同之處在於,在釀酒過程中,它會將Amarone的酒腳(酵母),酒蓋(皮和梗)有時還有部分酒汁摻到基本的Valpolicella酒里,使之同時具有Valpolicella的果香和Amarone的復雜性。
中部地區包括Abruzzi,Molise,Marches,Latium,Mumbria,Tuscany。這次3支酒來自Tuscany。Col d』Orcia酒廠的Chianti Gineprone,2000和Rosso di Montalcino 1999,還有就是Castello d』Albola酒廠的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8。Chianti是Tuscany地區最響亮的名字,另外Montalcino和Montipoliciano也是非常優秀的產酒區。
整個Tuscany地區葡萄品種以Sangiovese為主,在Chianti和Chianti Classico,Sangiovese和其他紅白品種混合。而在Montalcino,Brunello di Montalcino是由百分之百Sangiovese(當地的一個變種,叫做Brunello,意思是褐色的小東西)釀造的。 義大利的麵包和乳酪
在那不勒斯,最適吃比薩餅,傳統方法是用路子的炭火烤制,用番茄、乳酪、鯷魚等原料做成,有在上面撒一些乳酪、番茄和刺山柑葉的比薩餅,有上面撒一層番茄、大蒜、蛤肉、貽貝等的比薩餅。好的比薩餅應該是松軟的、香甜的,而且邊兒是高高蹺起來的。
義大利人吃不加黃油的麵包,他們用果汁和橄欖油當佐料。每個地區,每個小鎮有自己的特色,麵包形狀各異,大概有1000多種。在土斯坎尼,這種發硬的白色麵包沒有鹹味,而其他的食品則是鹹味的;南部的則有硬殼的輪狀。
備受歡迎的麵包有帶橄欖油的吉諾麵包,上面撒著鹽和橄欖油。這種麵包和比薩餅類似,上面還有一些洋蔥。撒丁尼亞的「音樂麵包」十分有名,這是一種很薄的未經發酵的麵包,保存時間長。牧人們在山區放牧時,經常帶著這種麵包。
義大利面極盡花哨
義大利面里的世界海闊天空,從對義大利面的喜愛,到試著親手料理義大利面,再由義大利餐的料理方式和中國菜的幾許類似的地方,進而發現這兩個國家雖然相距如此遙遠,性情上卻有相近之處,這是個有趣的過程。
中國人在麵皮里包餡,大的稱水餃,小的是餛飩;義大利人也有類似的面餃,形狀或圓或方,餡料有牛肉餡、起司餡、火腿餡、蔬菜餡,口味更五花八門。
這就是他們的突出之處,義大利面在外形有、顏色、口味上,有更多姿彩的表現。水管通心麵、倦通心麵、斜口通心麵,螺旋面、蝴蝶面、貝殼面、細面,扁細面、耳朵面、麵疙瘩、面餃、細面、寬扁面以及製作千層面的麵皮等,光是從外形上分辯,面的名稱就多遠三百多種。
面條顏色除小原色外,還有紅、橙、黃、綠、灰、黑等。紅色面是在制面的過程中,在面中混入紅甜椒或甜椒根;橙色面是混入紅葡萄或番茄;黃色面是混入番紅花蕊或南瓜;綠色面是混入菠菜;灰色面是葵花子粉末;黑色面堪稱最具視覺振憾,用的是墨魚的墨汁,所有顏色皆來自自然食材,而不是色素。
三種基本醬汁主導面的口味,分別是以番茄為底的醬汁,以鮮奶油為底的醬汁和以橄欖油為底的醬汁。這些醬汁還能搭配上海鮮、牛肉、蔬菜,或者單純配上香料,變化成各種不同的口味。
也就是說,烹調一道義大利面的選擇項目,包括使用什麼面、煮多少時間、搭配的食材、用哪種醬料,以及色相想呈現何種樣貌,比如,想來一盤最有意國相的紅、白、綠三色國旗面,可由醬和面條的顏色來搭配。諸如此類等等,每一項細節都但個人手藝,極盡花稍之能事。
當然,好吃還是重要的,義大利面花費不多但很像話的歐洲美食,僅可以由喜愛開始,再試著親手料現看看,然後從食物里體驗不同國籍人也有的相同性情。 義大利名菜:草香食雅—香草義大利
從地中海飄來陣陣香氛,拉丁海洋的水滴—迷迭香,在風中搖曳著,訴說著屬於 她的傳奇。
美食最本質的元素是自然與藝術,而義大利美食兩者兼而有之。亞平寧半島濃郁 的風情,賜於義大利美食以自然韻味。穿越時空的文化底蘊,又使意式佳餚富於藝術 靈感。追憶美食,將會使愉悅的你,回味無窮。
義大利,歐亞非大陸間神賜的寶島!西臨利古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東濱亞得里 亞海,南有地中海。北方的阿爾卑斯山脈南端是波河平原,貫穿半島的亞平寧山脈南 望有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白雪皚皚,碧波金浪,花果繽紛,山、島、海、火山。這就 是義大利。
在這兒,早在10世紀就形成過眾多的城市共和國。也許你不必去瞻仰文藝復興時 期那些藝術巨匠給後代留下的繪畫、建築、雕塑、詩歌和詠嘆調,你只需瞟一眼廚窗 中陳設的手套、皮鞋、服裝、布藝、發式和傢具,你就會感到與眾不同的義大利!你 就會相信意在利人人都是藝術家。他們有時都會忍不住誇耀自己的成績:只有狂熱的 人才能造就!義大利繼承了羅馬狂熱的熱血,連氣候也狂熱!在世界南北緯30~40度 之間的地域,這兒最具奇風異韻。炎熱乾燥的夏,溫和多雨的冬,豐饒的物產使這兒 的飲食也變得瑰麗無比。
豈止動物才食草
古羅馬的美食比諾曼底要早。他們吸收了東方飲食文明的花粉,將古希臘時代的 傳統經過數世紀的改造,形成他們現在自己的特色。隨意取一個義大利菜餚,它 幾乎就是古羅馬美食家所鍾愛的餚饌的復製品。如POLENTA,是一種麥粥,那是羅馬 人想征服世界時吃的食物,所用的烹飪法,至今也還沒有怎麼改變。
莽莽蒼蒼的亞平寧半島上,有著密密匝匝的香草、橄欖、檸檬、無花果和穀米麥 黍。義大利美食的神奇,就是把簡單的食品做得美味而富有藝術。還有海鮮、肉類、 奶製品可以調制出不可名狀的味道來。找出義大利美食中最平淡,也最奇峭的兩個例 子來,可以管窺他們是多麼會享受大自然所恩賜的美膳!
萋萋香草,遍長在山坡上,彌溫濃烈的香味有時可達數英里,在種類敏多的香草 中,義大利出產羅勒草、百里香、洋蘇葉、番紅花、歐芹、迷迭香。叫著這些名字, 你也許會感到它們離都市很遠,但你同時又會陷陷嗅到它們飄出的清香。在許多傳統 的義大利菜譜中,香草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在一些麵食中也是如此。比如羅 勒草沙司是這樣做的:羅勒草葉、歐芹、甜牛至草一起舂爛,加橄欖油、帕美香忌士 (PARMESAN)和大蒜。這就是典型的熱那亞風格。
PASTA與香草
說到麵食PASTA,義大利產品絕對是世界一流的。PASTA有各種不同的形狀:通心 、螺旋、貝以及有餡的小包等,裹以不同的沙司使麵食PASTA有上百種口味。常見的 番茄沙司是用白脫、帕美香忌士,再加上火腿餚、雞蛋、甜椒,最後以牛肉作成的醬 和曼抄的番茄拌和,其香味襲人,讓人忍不住喝聲叫好。那波里的實心面條用海鮮小 羊排番茄醬和蒜做成配料。帶有些拉丁風味的通心粉,用肉圓、茄子和胡椒在文火上 煨幾小時再做澆頭。如果是細面,可以用香草放在濃肉汁或清燉雞湯里做成高湯是至 美至美的。還有種烹飪法做的通心粉,表面撒上乾酪屑、麵包粉,先炙成焦黃,然後 用沙丁魚、葡萄乾、茴香草做成的沙司澆上,最後再放上新鮮的沙丁魚。
品味質朴的農作物製成的麵食和溫雨芳馨的香草,可以讓你聞到不停不息的自然 氣韻。憑借美食這條時空的隧道,你還可以在古羅馬乃至東方的歷史縫隙中徜徉游弋。如果再吃一點亞得里亞海岸的白巧克力杏仁酸奶汁冰淇淋,喝一杯卡巴基諾咖啡, 你是否也會變得CRAZY?
香草的種類
鼠尾草:屬紫蘇科植物,有清草味和苦味。與忌廉或鮮忌廉味道非常相配,用它做的鼠尾 忌廉醬是調味的代表。
迷迭香:和羅勒一樣,是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香草。特徵是有略帶苦味的清香,可去除肉 類的腥味,但由於氣味較重,要控制使用份量。
羅勒:是義大利最常見的香草,其氣味清爽略甜,最常用於香草醬中,而且和番茄的味 道非常相配。
花薄荷:原產地中海的紫蘇科植物,有較刺激的香味。通常多使用乾燥品。和番茄、芝士 的味道很相配,做薄餅時少不了它。
百里香:有清爽甘甜的香氣,與海鮮、肉類及橙味醬汁十分相配。由於它即使長時間烹調 也不失香味,因此非常適合用在燉煮或烤烘上。
蝦荑蔥:又稱作西洋胡蔥,雖屬蔥的一科,但味道較溫和,切碎後可用作食物的裝飾,增添顏色。
香草用法
羅勒、迷迭香及鼠尾草是義大利烹調中不可缺少的材料,通常,一道菜只要加上 些少香草,便可令食物風味盡出。
香草盛產於地中海沿岸地區,尤其在義大利和希臘,從古代已經常用於烹調之上。而且,除了食用外,也常用在宗教儀式及醫療上。香草的使用法可說是從古至今,人們長期把香草用於烹飪上,慢慢累積下來的經驗,使人知道不同的材料應配什麼香 草。
其實,香草最大的作用是把食物的鮮味釋放出來,令整道菜工更加美味。例如在 烤肉前,先讓香草的味道滲入油中再煎肉,或是把香草和鹽混合撒在肉上再烤。當然 ,哪一種香草應配哪一種食物,或怎樣烹調才最好,根本就沒有硬性規定。香草的應 用可說是個人的喜好,如果大家對此並不熟悉,可先用少量試試,多試幾次就能掌握 其中的訣竅。
『叄』 廣州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廣州好吃處
一甜品類:
1 崗頂的仁信的雙皮奶可是拿過金獎的,著實不錯。
2 中村的鳳凰奶糊是最正宗的。
3 敦和路的鍾村和記的各種甜品非常便宜,而且品味可以,如果去客村體育館打波,記得一定要去吃。
4 下渡路 1 號的聚歡堂甜品做得很有特色很好吃,楊枝甘露和心連心布丁一定要去試試
5 雖然涼茶店多而雜,但還是最喜歡黃振龍的龜齡膏。
6 佰搭果的芒果布丁很正, B 仔布丁最多可以要求他走三種水果,比如聖女果,海底椰等
不喜歡的水果,就不要了。吃飯的話只有印尼炒飯炒得很香,還有海鮮撈飯還可以,其它都比較難吃,所以別去那裡吃飯。
7 水果撈當然要去水果撈才好吃,中華廣場過去就有。
8 生果撈在花園酒店站就有,裝修不錯,價錢跟同類比較貴,跟水果有關的東西,我都想去吃吃。
9 仙蹤林的藍莓珍珠奶茶很正點,加上吊椅很有 feel ,可以去拍拖,不過很多分店都倒閉了,江南大道那家還在,烈士陵園新開了一家,三層,裝修不錯。
10 聖安娜西餅店巧克力蛋糕太甜,不要吃,不要錯過椰香蛋糕。中山六路,體育東,中山醫附近都有分店。
11 中華廣場七樓卡多夫西餐廳(其實只是一家小檔)的提拉米蘇很好吃,只是價錢較貴。
12 中山八路的提拉米蘇店的提拉米蘇很香, 15 元的芝士蛋糕套餐很抵很好吃,環境不錯,不過雪糕火鍋就難吃了,還是省點錢,去哈根達斯吃吧。
13 下渡村的三十七度二不要以為只是西餐,有很不錯的黑森林蛋糕和提拉米蘇,還有很大隻裝的那種,人多了分開吃價錢抵,套餐的奶茶之類比自己單獨叫的小杯太多了。我總得我去的時候總是叫冰奶茶走冰的,咔咔,現在天氣熱了,有機會不走冰了,卻沒什麼機會去吃了。
14 如果在沙面拍拖散步,別忘了去白天鵝麵包屋吃紅豆綠茶蛋糕,每次路過沙面,我都會去吃,很好吃,加上那裡的環境,真是舒服。
15 如果想試試另類雪糕,天河城的義大利雪糕 -- 芭克閃冰很值得一試,推薦芒果味,真的像在吃芒果一樣。
二其它雜類補充:
1 荔灣酒家喝茶正特價,不知過了沒有,要去趁早。
2 上下九第十蒲路的陶陶居,下午茶要過了二點半去喝,點心一律 3.5 元,有幾個不錯的點心,記不清了,好像是芋頭蘇什麼的。
3 天河城廣場旁邊的點心城,幾百種點心,吃到吐都不能過一遍,想各地風味的小嘗一些又不想到處跑就可以去那裡,不過價錢不抵。
4 一般日本料理店的日式拉麵都實在不敢恭維,如果想試試較正宗的日式拉麵,宏城廣場的味千拉麵是好去處,只是現在 e 龍卡不能打折了。
5 雲南過橋米線雖然分店多,名氣好一點,其實很貴,上下九有一家過橋米線在二樓, 15 塊錢已可以點北極貝過橋米線了。
6 說到上下九,就想起大川料理, 5 點鍾前自助回轉壽司是 3.8/ 份, 5 點後是 4.2/ 份,雖然我不喜歡吃壽司,但那裡有我喜歡的墨魚仔和八爪魚。 45 元一斤的三文魚雖聽起來便宜,份量卻不足,而且切得很厚。
7 珠江新城廣場的八千代雖然有 vip 卡可以全單九折,不過 50/ 斤的三文魚份量只有以前的 2/3 了,鹽燒三文魚頭也縮了水,更離譜,可有以前的一半了,值得一提的是南瓜天婦羅和芋頭餅。埋單記得叫老闆給張 vip 卡,雖然他表面上很不情願的說要吃夠 150 才有,可是轉頭還會是給你。
8 南方人才市場對面的皇家酒店海鮮自助中午 68 很抵食,有三文魚,北極貝,法式局蝸牛等,而且不限制浪費,所以如果去了,注意多拿。相對這里或是巴喜陽光來說,怡景就沒什麼可取之處啦,除非有人生日,三個人去,或是買套票, 600 元 /20 張,不然我想不出去怡景的理由。
9 說到自助,就要提一提珠江新城廣場的蜀香門第啦,自助重慶火鍋,男 38/ 位,女 28/ 位,而且三魚文是 40 元 / 斤
10 石牌村老地方旁邊新開的姜太公鮮魚庄,水煮魚和酸菜魚都很好味,不過一次至少要一條魚,每次至少 2.5 斤以上,不過吃起來感覺就是抵,如果說是暨大 BBS 的站友,可以打扣哦。
11 中大的人比較幸福,下渡村有很多又便又靚的大排檔,如千禧的牛肉丸湯很有潮汕味道,唐人佳的美極雞中翼,都是我的至愛。而且晚上東門的燒生豪是 20 元 / 打,超抵。
12 如果不怕辛苦,機場路的愛之屋號稱是全廣州最便宜的韓國料理啦,烤五花肉,鱈魚豆腐砂鍋可是很抵吃,具體地址是機場西樂嘉路春曖花園 A23 鋪 .
13 東信誠北街小區的瓦片小屋,就是在屋台旁邊,是拍拖兼吃義大利菜的好地方,環境情調和食物都稱曬拍拖,只是味道和價錢不抵。
14 東山區越秀路南路的香螺館,環境很不錯,聽說老闆是讀廣告設計的,果然有兩道,這里有各種各樣的螺吃,而且價格不貴。
15 豐樂北路有不少大排擋不錯,比較喜歡有家湖北菜「紅菜苔」招牌菜:心太軟,蓮藕燉排骨……
16 南崗除了吃蛇,以前狗肉也很有名。
17 棠下那家香辣蟹其實沒有天河立交的張記香辣蟹好吃
18 廣園東轉東莞庄處有好多湛江白切雞好正
19 天河東炳勝吃魚生最好,我家湘菜就沒有湘村館地道了
20 體育東的澳門街很有葡式特色,中森名菜號稱亞洲最大的日本料理,可以去 FB
21 中信廣場四樓吃日本料理自助餐還可以。另外幾間西餐廳也行。
22 體育西和黃埔大道交界處的貴州人要比動物園南門的黃果樹實惠和味,花江狗肉和酸湯魚值得推薦
23 喜歡去華僑酒店樓下的東北人坐炕,啃醬骨頭
24 賽馬場里有家山西面條,讓我這不喜歡麵食的人也能吃一大碗
25 大南路的陝西大廈涼皮和糖夾肉要比它的招牌菜肉夾饃可口
26 越秀南的蘭州拉麵,涼拌菜很地道
27 山東人家其實真沒什麼好吃,但我在那裡偷了個喝酒的碗很有水滸武松用過的感覺
28 天河北博斯湯的羊肉串和羊肉湯夠味
29 廣州大道北的安徽人酒樓好象沒吃出什麼特色
30 動物園南門真有不少飯館,江西人瓦罐煨湯很濃,基本上我就為了那碗湯
31 重慶冷鍋魚算有些特色,說到這想起數不清的川菜
32 水蔭路口的川國演義火鍋不錯,特別是菌湯很好喝
33 黃花崗的宗江老川菜比較老牌,譚魚頭覺得算精品,
34 東風路的普利據說是廣州最早的川菜館,味道也還行
35 小洞天是我以前常去的,但現在覺得除了那個川北涼粉,其它麻麻,而且它還由四元漲到六元,沒勁
36 三元里有家祥林酸菜魚,環境很簡陋,可是排隊人眾,每張桌上都是一大盤酸菜魚,同名的還有站前路的三峽的酸菜魚
37 童心路的麻婆婆水煮魚油太多了,連我這肉食動物都怕,便宜的小吃也很喜歡:
38 強記雞粥總店在東川路,蔡瀾曾經推薦過
39 銀記的布拉腸歷史悠久,可是最好吃的蝦米腸要 10 元,真貴
40 東川路元運街口的蘿卜牛腩很好吃,每天只五點賣到八點。
41 惠福東路路口的香港東成記的粉面用料足,附近有間小廟,門口有賣桂林米粉,豬腳粉最好吃,但其實我覺得最好吃的在德政北路的那家,門口掛著牌子說得過什麼廣州美食節金獎,但我卻真的愛它。有時我懷疑自己去圖書館是為了吃這碗粉,
42 文明路的醉佳燒鵝,鵝腿飯 12 元,好逮
43 廣州百貨大廈後面的大馬站風味街有豬腳醬,臘味飯,牛腩粉,很便宜
44 狀元坊的缽仔糕 1 元有兩件
45 上下九的名小吃就更多了,有家老字型大小的冰室現在還是傳統的經營方法,最喜歡那裡的紅豆冰。婦女兒童商店旁有條小吃一條街,及第粥,鹽鋦瀨尿蝦都可向外地親友推薦
46 以前中山二路有家順德風味的文信老鋪,現在好象搬到東川路了,江南大道中也有一間
47 其實河南遠了點,有不少大排擋又便宜又好味,特別以江南大道為首,延伸至濱江路,江南西,荔福路,比較有印象的是新興涮羊肉,江南食府,海印橋腳
48 曉港公園有家蛇王彪,但我卻覺得只是地方大味道和價錢都普通,洪德路女人街的小吃適合邊逛邊吃,革新路和敦和路晚上的燒烤一直很有名
49 綠茵閣太多了,泛濫成災,只喜歡天河城那家,因為可以做陶藝,現在家裡有個水杯就是一個人過生日時,在那親手做成的
50 惠福西有家西部牛扒晚上的歌很好聽,味道也可以
51 石牌自由空間東西不好吃,歌也普通,但很喜歡它的名字
52 中山醫對面的昔士風有段時間是飯堂,其實好便宜,因為有老火靚湯任飲,就和一同事每天中午只叫一個咸魚雞粒炒飯, AA 後一人才 8 元,然後喝多幾碗湯,嘆著空調看電視
53 建設六馬路的森美是巴西燒烤,除了比旁邊的拉丁餐廳好吃,還有幾個巴西樂師演奏得好棒,前年的聖誕節,被兩個女友強拉去環市路,每家都滿員,只有這家新開有位,拿著一杯啤酒和他們聊了幾句,然後他們又彈又唱,還拉著我們一起跳,好開心,
54 巴黎春天五樓有法國大餐吃,曾經宰過一個不懷好意的傢伙,然後偷溜再也不理他了(雖然違背我的做人原則,不過對壞人不能心軟啊)
55 世貿的泰國焦葉屋等位太難,還不如去麓湖的廣視賓館分店,好吃且好玩,外籍廚師和服務員載歌載舞,如果你跳過了竹竿舞,還可以打八折。麓湖路口的韓國金旺庄好貴,但下午有自助餐劃算些,不過一月去了東北後,就覺得再也不會去吃這家了
56 沙面網球場也有家,咖喱飯,冬蔭功湯都讓我挺懷念的
57 好象最愛吃的還是三文魚刺身,如果每月 28 去一本壽司,帶上優惠卡就可以打半折
58 東山口有家小小的日本拉麵館,我總覺得價錢要比中國大酒店的總店便宜太多
59 63 層的水車屋因為老闆是個朋友的朋友,沾了點光,免了五星級的 15 服務費
60 華南大橋下的香江酒店,平時中午有 68 元的自助餐,三文魚和北極貝,鮭魚刺身都是新鮮任吃,就是沒車不方便啊
61 長隆酒店的自助餐,平時 128 ,邊吃邊看外面白老虎在溜達,享受啊,但我想我自己是不捨得去吃的
62 員村四橫路有一家吃雀的,那裡的百鳥歸巢價錢比較實惠,味道不錯。
63 中山大道民族學院旁有家雪城餃子館,那裡的東山菜不錯。
64 石牌西路有一家小店賣粉面的,其中的潮州肉丸好吃。
65 石牌東路的三天什麼店,吃食用菌,比較有特色。
66 天河北嘉怡苑一樓的江南漁村的雞燉翅頂絕。
67 中山大道的唐苑酒家也是便宜的吃翅好地方。
68 花園酒店頂層的旋轉餐廳中午是 198/ 位,晚餐是 228/ 位,味道一般,西餐。但是景色絕美,適合和心愛的人去。
69 東山區煙墩路十號的 TEN CAFE 環境布置很特別,很豪華,有英國的罐裝啤酒喝,咖啡也是很香醇, ten cafe 絕對是貴族風格,裝修豪華,華麗的西式傢具表現出咖啡浮華的本質
70 龍口東路洞庭魚頭王的分店。味道確實不錯。老闆姓湯。訂座電話:棠下店: 85661538 龍口東店: 87538593
71 豐樂北路差不多到姬堂有間用竹搭的大排檔,那裡的燒雞脆、香,好好味;離我們最近的大觀農莊裡有道『口水雞』,不錯;
72 廣園東路轉入東莞庄路右手邊有間吃客家菜的有道菜叫『水晶雞』,用很多葯材來蒸雞,香噴噴的,清甜的雞湯,嫩滑的雞肉,啊,什麼時候再去呢? :
73 黃埔老港碼頭旁(豐樂南盡頭向東轉)有間店出名的是『叫化雞』
74 員村天河公園對面的小山包上有一家宏奇王品西餐廳,牛排一流,景緻一流,套餐分量很足,適合約會。
75 廣州大道南客村附近的大塘偉記:在敦和一路進去大概 500 米,原來就是一間普通的飯店,現在擴張的很厲害,樓上樓下左右街坊都打通了,有停車廠,環境就一般,但是菜的味道很不錯,特別是癩蛤瘼粥,清甜可口,美極大腸頭,而且價錢便宜!
76 吃慣譚魚頭,川國,覺得五羊新城小肥羊真是鮮嫩無比,只是冬天過去了……
77 共和路靠達道路口處有間「手拉手」湖此風味店,有熱乾麵、蓮藕湯、紅菜苔等;
78 中山二路中山醫科大學正對面有間「 1+1+1 山天」食用菌火鍋城,專食各種食用菌。
79 流花路西郊大廈往裡的一條胡同里,有一家紅辣椒火鍋店,生意好得不得了,以吃青蛙著名,而且十分難找,典型的「灑香不怕巷子深」,味道沒得說!不過,來吃的人好像都是著奇裝異服的,男男女女都是。就數我們幾個最本份。不過,那個味道真是,哎,真是太好了。從流花路有個大馬路轉過去 , 入了再左轉 , 直去看見有間買水果檔口那條胡同 , 川菜一打街 , 大大小小川菜館很多間 , 入去一路都聞到 ...... 哈秋 , 頂不住了 ..
80 五羊新城珠江賓館後的西北郎的肉夾膜和拌涼皮味道不錯 ;
81 體育西後的烏江魚味道好又便宜 , 就是服務差一點 ;
82 空軍醫院旁邊的九頭鳥食府湖北小吃很地道 ;
83 珠江賓館對面有個河南鄭州燴面館 , 小館子 , 但牛肉和豆腐很好吃 , 又便宜 , 衛生條件差一點 .
84 廣大路的老友記我比較喜歡 , 印尼炒飯又好味又實惠
85 番禺洛溪新城胖子媽 , 川菜館 , 東北粉皮 6 元 , 士豆絲 6 元 , 大碗抵食 .
86 番禺花園裡面有間海怡閣 , 食雞 , 海鮮正 , 靠海邊 , 好風景 , 價格適中 , 人流大 , 但要開車。訂座電話 :34502109 。
87 番禺迎賓路靠市橋上廣珠東線路口有酒檔 , 記不起名字了 , 招牌菜 : 紅蔥頭蒸雞。
88 祈福新村一條食街 , 骨頭館 , 江西菜 . 等 , 各取所需 , 味道不錯
89 番禺沙溪村 , 牌坊直入有間最大酒樓 , 獅子頭 , 牛肉丸 , 遠近聞名 .
90 梅東路和中山一路交界的吉林大廈的羊肉泡饃,應該比陝西大廈正宗。
91 廣州太和鎮 , 太和中隊路牌指示直入 , 有個果園 ( 榮達燒雞場 ), 燒雞 30 元一隻 , 雞雜飯 ( 大 20) 足六人食 , 美味青菜 . 每月去一次 , 一車麵包人 (12 人 ), 也只需百來塊 .
92 花都新花鎮三東大道石崗路口有間崗南餐廳 , 食燒鵝一流 , 我至愛 , 最值得推薦。電話 :86975151
93 廣州向群飯店多個分店 , 老字型大小 , 蒸雞 , 小炒味道不錯 , 價錢適中 , 龍津店 ;81885146, 家林下路店 :87752818 匯僑新城北一區店 :86263706 海珠區同福東路 632 號 :84424797
94 澳門街 , 德國咸豬手 , 雞碎骨 , 澳門風味 , 比大排檔價錢貴一些 , 環境一流 , 環市路珠江大廈分店 :83889703, 體育東路金利來大廈首層 ;38781319
95 珍味館 , 大漫風沙肉 , 珍味雞 ( 食過包叫好食 ), 碳燒肉 , 味道一流 , 價錢都不算貴 . 環市路西部大酒店 :83866138 廣州大道天龍酒店 3 樓 :87589988
96 芳村海景酒樓 , 者者魚腸 , 菜汁包 , 小餐包 , 平價海鮮 . 大件抵食 . 過年過節我首選 .
『肆』 璇璣地中海自助旋轉餐廳(廣州塔店)怎麼樣,值得去嗎
璇璣地中海自助旋轉餐廳(廣州塔店)食物味道好,值得去。
廣州塔璇璣地中海自助旋轉餐廳於8月5日成功獲得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建築物中最高的旋轉餐廳」。位於高422.8米的廣州塔106層,裝修為優雅靚麗的地中海風格。餐廳為橢圓形環狀設計,約100分鍾旋轉一圈,恰好以一個就餐時間段作為旋轉周期,保證所有位置的賓客都能全方位欣賞廣州絢麗的美景。
旋轉餐廳在設計時融入了綠色環保的理念,充分考慮了建築節能、環保建材的使用,整個餐廳的旋轉僅由一台1.5千瓦的電機帶動,轉一小時花費僅需1.5元。為慶祝這一盛事,璇璣地中海旋轉自助餐廳推一系列優惠:凡前往享用晚餐的成年客人,都可以免費享用半隻美味的芝士焗波士頓龍蝦。
開放式廚房上的進口生蚝、美國波士頓龍蝦、海鮮刺身、澳洲西冷、烤生蚝等美食琳琅滿目,還有歐式旋轉烤爐上香噴噴的烤肉,現做的雪葩和雪糕甜品等……讓您的味蕾和視覺雙重綻放,盡情享受了一場感官盛宴。廣州塔自助旋轉餐廳是商務宴請、親朋聚會、求婚喜宴的首選。
『伍』 廣州的特色餐廳
以下是廣州20家最具特色主題餐廳,想知道更多的特色餐廳,可以在地圖或者餐飲外賣網站搜索哦!
1、蟻工房---設計師餐廳
前身是機修房的蟻工房餐廳,一邊是荷塘,月色荷花與天光雲影共徘徊;另一邊卻是生猛得可以落地就轟鳴著跑的哈雷摩托,沉默地停駐在冷色燈光之下。這樣兩幅風馬牛不相及的畫面被扯到一起,全因餐廳兩位主理大哥的多重身份,既是設計師,又是哈雷車手,更是為食貓。
詳細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臨江大道東紅磚廠創意園F3 蟻工房
菜式風味:私房菜
適合類型:情侶約會,朋友聚會,隨便吃吃
人均消費:30-100元
推薦菜式:香辣馬鮫魚、煲仔魚、蟹皇蒸蛋、東南亞汁炒白貝
2、公主蜜語---COSPLAY主題
走進公主蜜語就像來到一個公主的城堡一樣,一面牆是鏡子,靠著鏡子是咖啡色的沙發,坐上去軟軟的,很是舒適。牆是乳白色的,上面滿是皇冠圖案,這里的吊燈也是皇冠型的,和店內白色的桌椅搭配得很和諧。店員統一穿著LOLITA的服飾,黑色的主色調,比較典雅,走進店裡就像走進了一個漫畫的世界。
這家小店裡除了可以堂吃以外,還能訂做蛋糕。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你可以提供設計圖案給蛋糕師傅,比如說汽車、宮殿、玩偶等立體圖形都有可能做成蛋糕。師傅說他最近幫一個時尚女生做過一隻LV手袋的蛋糕,整個蛋糕就是手袋的形狀,還細致地打上了LOGO。
詳細地址:越秀區中山三路28號首層(近中華廣場正門)
推薦菜式: 芝士草莓雪糕薄餅、荔枝桂花花釀
3、沙面車站西餐酒廊---穿越時空的浪漫
位於沙面北街的車站西餐廳,從外面看,是一個小型「火車站」:車廂、車輪、站台信號燈,一切的火車元素俱全,加上極具歐陸風情的布置,坐在「車廂」內的餐位,還以為是踏上了20世紀初的法國洲際旅遊列車。在「行進」列車內發生的故事總給人一種邂逅浪漫的感覺,想到《2046》中王菲冷漠的機器人臉,有沒有覺得在穿越時空?
詳細地址:荔灣區沙面北街1號之1
菜式風味:西餐、法國菜、義大利菜
適合類型:家庭聚會,情侶約會,朋友聚會,大型聚餐
人均消費:50-100元
推薦菜式:南瓜凍、芝士火腿奶油湯、雞肉蘑菇忌廉海鮮濃湯、蘇皮牛肉、阿波羅米、黑椒牛扒、美國牛排、吞拿魚法國麵包
4、公主道茶餐廳---賽車主題
創辦人從小時至今都非常熱愛賽車,至珠海賽車場的賽道英雄系列賽開辦以來,每年每季都積極參與,由此亦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每次賽車後,各車隊都會聚集一起交流。由於之前缺乏一個舒適並且合氛圍的地方,所以創辦人立下了創辦一間以汽車/賽車為主題的主題茶餐廳,以此令所有的汽車/賽車愛好者得以更深層地感受賽車氛圍,成為眾車迷的聚腳點。
餐廳地址:廣州市海珠去江南大道中路153號首層
訂座電話:020-84255828
人均消費:30元
餐廳氛圍:隨便吃吃,休閑小憩,朋友聚餐
推薦菜式:菠蘿油、凈雲吞、干炒牛河
5、本色本味---芝士主題
餐廳簡介:「中意」食芝士嘅人要來呢度,無論是焗飯還是pizza,因為添加了選料「考究」、分量「十足」的芝士,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芝士狂人唔要錯過芝士拼盤,5種「極具代表性」的味道絕對俾你「驚喜」。
地址:天河區天河路621-625號天娛廣場3樓(近摩登百貨)
電話: 020-87582068
人均消費:60元
適合類型:情侶約會,朋友聚餐,休閑小憩
推薦菜式:意粉、PIZZA、番茄蓉海鮮焗飯、菠蘿芝士海鮮焗飯
6、南洋老爹---馬來西亞餐廳主題
走進「南洋老爹」,獨具風情的異國服務以及正宗的南洋佳餚,會把你的味覺統統調動起來。「南洋老爹」---味道如名字般充滿異域格調的資深餐館,帶給城中潮人全新的味覺享受。味道濃郁的肉骨茶、獨特的娘惹炒蟹、香滑的海南雞、可口的大蝦,一道道精美別致的南洋菜餚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味覺上的驚喜,更是南洋風情的愉悅享受。
地址:東方寶泰購物廣場負三層,百信廣場三期4F
人均消費:65元
適合類型:家庭聚會,情侶約會,朋友聚會,商務洽談
推薦菜式:肉骨茶,海南雞,奶油蝦,白咖啡,馬來風光
7、木蘭小築--- 「無牌」私房菜
木蘭小築的私房菜特點是貫穿中西,顛覆古今,每一道菜都是廚師精心的設計和搭配,把中西的飲食文化結合的非常到位,每一口你都可以品出味道的與眾不同,廚師把人生做成菜式,讓你深刻的體驗五味極致
詳細地址:廣州市越秀區華僑新村和平路17號 木蘭小築
適合類型:家庭聚會,情侶約會,商務洽談,朋友聚會
人均消費:200以上元
推薦菜式:白蘭地薄荷果仁燒羊架、蟲草花炒鱷魚肉、芥末三文魚蟹子焗飯、意式牛肉刺身佐金槍魚汁
8、八里屯麻辣香鍋---風尚潮人麻辣主題
八里屯麻辣香鍋北京有個三里屯,一個人盡皆知,雲集眾多酒吧和潮流品牌、時尚潮人的地方。廣州也有一個時尚潮流之地叫「八里屯」[第43類注冊商標],但它並不是一個地名,而是一家商號,是一家專做川渝風味---「麻辣香鍋」系列的時尚餐廳。
八里屯將眼下炙手可熱的「快時尚」理念結合餐飲業,在深入研究年輕、時尚人群的消費行為後發現,傳統的川菜其實也可以做成ZARA和H&M,「款式時尚新潮,店鋪環境舒服,而且價格低廉。」 八里屯餐廳紅色與白色的吊燈相交融,中庭以白色的樹枝隔開增加隱私性,原始水泥牆的質感,形成強烈的反差,每個餐台上的筷子、碗碟等均用西式的概念擺設。每個細節都是為了營造簡約的時尚感。
詳細地址:麗影廣場C區二樓、百信廣場三期4F、正佳廣場負一樓
適合類型:同事、朋友聚會,商務宴客,情侶約會,休閑小憩
人均消費:75元
推薦菜式:麻辣蝦、麻辣田雞、麻辣蟹、香辣鮑魚
9、MAAN COFFEE【漫咖啡】---最FASHION的咖啡館
如果說星巴克是美式咖啡代表,COSTA是英倫風范的代表,那麼,充滿溫馨與溫情的MAAN【漫咖啡】,就是亞洲咖啡文化的代表了。它從韓國到漢唐,從首爾到Peking,從北平到羊城,從天河北,再到天河北,MAAN【漫咖啡】,點滴香濃,從我們身邊,慢慢滴漫開來…。
不是在MAAN漫咖啡,就是在MAAN漫咖啡滴路上!
詳細地址:天河北沃凱街首層、華庭路5號富力天河華庭首二層
適合類型:商務開會,情侶約會,休閑小憩,朋友、家庭聚會
人均消費:50元
推薦菜式:原味松餅,芝士松餅,韓式牛肉漢堡,五穀雜糧拿鐵,焦糖瑪奇朵
10、SWEETS城市特飲店---與Hello Kitty甜蜜邂逅
SWEETS以hello kitty作為主題,所以走進小店裡,可愛的hello kitty幾乎無處不在,小至刀叉、大至壁燈等都是她的芳蹤。店裡的出品也努力向主題靠,像芒果布丁就做成hello kitty的樣子,甚為討人歡喜。這里以港式甜品為主,最受歡迎的是芒果系列,包括芒椰蘆薈爽、芒果滑嘟嘟、楊枝甘露等等,價錢方面也相當實惠,最貴不過20元。
詳細地址:海珠區江南西路紫玉大街3號101
菜式風味:甜品
適合類型:情侶約會,朋友聚會,隨便吃吃
推薦菜式:芒椰蘆薈爽、芒果滑嘟嘟、楊枝甘露
11、知青第一村---恍如隔世的特殊年代
野味第一村餐廳內大都懸掛著當年老三屆上山下鄉的物品,綠、黃草帽、軍用水壺、毛主席紀念章、舊照片等等。時代特色鮮明。來這里用餐的多數為當年的「知青」,一盤窩窩頭、一碗棒子麵粥,一盞煤油燈,彷佛回到了那蹉跎歲月。
既然是叫野味第一村,野味當然是這里必不可少的美食佳餚,田雞、蛇等各色野味隨時備有。在這里,客人喜歡吃個大鍋,就是火鍋,一夥人圍著吃,似又回到大鍋飯時代,不用擔心會餓死。消費不高,一人30塊可以吃得香噴噴的了。
詳細地址:白雲區嘉禾尖彭路3號(新廣從公路南湖路口)
菜式風味:粵菜(野味)
適合類型:家庭聚會、朋友聚會
推薦菜式:鳥類
12、武林飯店---誰與爭鋒
說到山寨武林,其實是兩個愛好武俠的80後潮人一手一腳搞出來的餐廳,集合了一切武俠小說和《武林外傳》中的經典場景,像收銀台就是《武林外傳》中佟大掌櫃專用的客棧專櫃道具的翻版,上面壘著大壇大壇貼著紅標紙的酒埕子,吊著木做的水牌,店長就號稱大掌櫃,穿的衣服和佟掌櫃的上裝頗為相似。而餐廳當中更立了棵桃花島上的桃花樹,菜牌名為武林秘籍,廚房叫做辣攻房,一般侍應們穿著褐色古裝直裰。領班則是《武林外傳》中的捕頭服,連價格都以銀子標示,好比一個古裝劇拍攝基地。來這里吃飯的顧客可以打過武俠癮。
詳細地址:廣州市白雲區新市齊富路33號山寨武林
菜式風味:特色美食
適合類型:家庭聚會,情侶約會,朋友聚會,大型聚餐
人均消費:30-100元
推薦菜式:武林羊蹄、山寨肥腸、三杯雞、香鮮蝦
13、便所歡樂主題餐廳
該餐廳店面裝飾很有新意。店鋪入口的招牌上方,裝有一個高度大約兩米的巨型馬桶。店內所有的包間都將統一安裝廁所門,並且在門上張貼男女廁所標識,從外觀看上去是廁所,而實際裡面是包間。焦糖奶茶被盛在小便池造型的杯子里、各色海鮮放進座廁造型的鍋內,做成螺旋形的巧克力蛋糕被放在座廁造型的盤子內……菜名也很符合主題,如「黃金便便條」、「便所大便泡芙」、「厚厚馬桶豬排飯」、「馬桶一號」、「馬桶二號」等。
推薦菜式:馬桶豬扒、味噌拉麵、馬桶五號巧克力冰品
餐廳地址:越秀區較場西路18號地王廣場
14、廣州小站綠色餐廳
廣州小站火車主題餐廳,是一間主題式的粵菜餐廳。環境獨特是其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以火車作為餐廳環境,站台的時鍾,斑駁的枕木,深紅色的鐵皮車廂,木質信號燈……一切在火車里有的東西都有了。餐廳主打的是粵菜,菜式出品和味道都比較講究,人均消費才40多元,值得一試。
推薦菜式:招牌雞大蒜炒肥牛、地貝炒蛋
餐廳地址:天河區臨江大道128號紅專廠生活藝術創意員區西側
15、依萊特宮殿女僕咖啡店---廣州首家女僕主題餐廳
作為廣州首家女僕主題餐廳,2007年2月就開始營業的依萊特宮殿在全國的女僕餐廳中也算是「鼻祖」級別的。走進地鐵5號線區庄站附近營業的依萊特宮殿,只見內部裝修與女僕服務員的服裝一樣,以「黑白」為主題,簡約雅緻。方形大房間中間有一個碩大的漫畫書櫃,裡面有不少整套的日本原版漫畫供顧客閱讀。餐廳中間還有個大的投影設備,滾動播放著最新的日本動漫。
女僕們個個「身懷絕技」,煮咖啡、調酒、甜品樣樣拿手。餐廳隔壁就是一個簡約的吧台,也是女僕們的「廚房」。你可以看到她們忙忙碌碌地在製作曲奇、果撻等小點心,或者在精心地調制著咖啡或製作咖喱飯。如果你點一杯愛爾蘭咖啡,加10元可以邀請女僕現場為你製作。
推薦菜式:南瓜咖喱鮮果撻、愛爾蘭咖啡
餐廳地址:越秀區環市東路418號嘉福國際大酒店6樓
16、阿根廷主題餐廳
阿根廷主題餐廳是廣東省第一家地道阿根廷風味餐廳。裝修環境很有南美風情,天花板是和阿根廷國旗一樣的顏色,牆上貼著「河床」隊和「博卡青年」隊的海報。餐廳是以阿根廷的傳統烤肉為主題,以古老的炭火烤制方式,加上特製的調料精製而成,肉嫩味香而揚名。餐廳特聘請師從阿根廷特級廚師的Luis.Zhang先生為總經理;生活在阿根廷二十餘年的阿籍華人Luis先生,對南美洲餐飲文化頗有研究,能把古老的南美飲食文化和現代的南美飲食文化融會貫通,保留其最基本的原汁原味的特點。
人均消費:65元
推薦菜式:古法烤牛排烤全雞、南瓜湯、芝士PIZZA
餐廳地址:越秀區西湖路13號2樓北京路廣百新翼對面
17、Casa Louisa別名:卡莎主題西餐廳
喧囂的街道轉入寧靜的小巷,有著東山舊時的獨特韻味。那裡的每座小洋樓都承載這一段歷史,或你或我的過去,真正的東山少爺應在與此!
一小棟華僑樓,一個小庭院,空氣怡人的露台與古堡結合的恰到好處。神秘就在那一點點確又不止於那一點點。一樓的花園適合喝下午茶,吃飯那裡稍微覺得有些局促。2樓是VIP,兩間房子都有著國王的寶座。3樓是露台,旁邊是老闆的房間。布置的非常有格調。有露天位可以刷卡無線上網 免費停車 有下午茶。
人均:200元
適合類型:朋友聚會情侶約會 家人團聚 商務宴請
地址:越秀區達道路保安前街3號(近培正中學)
推薦菜式:煙三文魚燕窩南瓜湯、神戶牛扒拼鵝肝、蘇皮焗黑松露海鮮湯、拿破崙
18、18PUB---酒廊餐廳
鬧市中的二環,淘金路旁的淘金街十八號門牌,從肯德基上坡轉右。這里的廚師來自麗思卡爾頓,對意粉有專業的製作烹飪技術,白汁意粉等十多種原汁原味。地方旺中帶靜,適合情侶、商務人士落腳就餐、零距離欣賞美女獻歌。
詳細地址:淘金街十八號
適合類型:情侶、三二知己聚會,隨便吃吃喝喝
人均消費:30-80元
推薦菜式:各類意粉、鵝肝醬多士、秘制雞翅
19、Ago CAFÉ---素食西餐廳
地方比較偏,在烤肉店後門旁邊,這里是專為喜歡吃素食的朋友們一個相聚的落腳。
詳細地址:天河區體育東路48號(正佳廣場東南門對面)從前咖啡
適合類型:家庭聚會,朋友聚會,隨便吃吃
人均消費:30-50元
推薦菜式:各類素食、西方素食熱狗
20、蜜匯---首家3D餐廳
坐落在中山七路富邦中心四樓的蜜匯,一走近,你的「嘩嘩」聲可能脫口而出,好搞!怎麼9條金龍魚會從不同的角度從牆上「沖」出來,走近細看,哦,搞嘢嘖!再走進餐廳,一抬頭,哇!餐廳竟然如此大手筆,那讓人流口水的義大利面條像滔滔潮水一樣從碟里噴薄而出,洶涌澎湃,還有可愛的蘋果、香蕉等水果一個個熱情地「飛」出來迎客。
詳細地址:荔灣區中山七路51號富邦中心3樓
適合類型:情侶約會,朋友聚會
人均消費:30-50元
推薦菜式:煙肉芝士燴意粉、雪球花生醬厚多士和扒類
『陸』 廣州適合情侶約會的餐廳有哪些
1.牛扒先生:這家店整體格調非常復古,但卻是人均不過百的西餐廳,整面牆的花藤,給人溫馨浪漫的感覺。紅牆、木桌、皮沙發,彷彿讓人穿越回了80年代,選擇窗邊座位更是別具風味,隨便幫女友拍,都是大片級別。它家的主打—牛扒,全是選用從澳洲進口的優質谷飼牛,肉質鮮嫩,柔美多汁。
2.iSoong暖頌音樂餐吧:它藏在一片鳥語花香中,在店裡幾乎每走一步,都會想停下來拍照。粉花、綠植、火烈鳥、壁畫、木桌椅……一切都像是闖進了愛麗絲的夢境里。二樓「鮮花王座」,坐在這里完全能感受到什麼叫花團錦簇,拍照超美不說,還能無遮擋地看到舞台,爽翻。晚上還有樂隊演唱,要抒情要動感全都有。
3.Mr Pilot.飛行先生:將把唯美星空天幕搬進店裡,彷彿在銀河下的浪漫晚餐,華麗的吊燈、寬敞的座椅,是一個氣氛超好的餐吧。閃閃發光的水晶吊燈,擺放著高級餐具的桌面,約會來這里,最合適了。窗子關起來就是大屏幕,這里每晚都會有駐唱,點上一小杯雞尾酒,聽著現場版的live,簡直就是場激情狂歡的盛宴。
4.陸居鹽烤餐吧:一間高大上的餐吧,每天都上演求婚場景,來這里開party、聚會的人都不少,場面洋溢著粉紅色,就連空氣都是甜的。整個外牆就很ins風,大塊落地玻璃,以白色和灰色為主,設計簡約。出品也很不錯,陸居崇尚食物原味,有三星大廚的加持,不花俏但卻很用心。
5.木可花房:一家有花有貓咪的花房,自帶小花園,整家店都被花朵和綠植簇擁,進門就可以聞到乾花的香氣。店裡裝修看似是花店,其實是個咖啡廳,環境溫馨,在暖黃色的燈光下顯得特別好看,這種被花朵包圍的感覺真棒。是無數人下午茶的選擇。這家店是以花茶、咖啡以及各種小吃為主,品種比較簡單,種類也不會太多。特別適合小情侶獨處時光。
6.游樂場Live花園酒店:一進門就被院子的綠植所簇擁,建築略帶法式風情,店內的各處的細心裝飾,無一不在挑逗著女生的少女心。裝潢極具法式風情,落地玻璃拱窗搭配木質桌椅,很像走進了電影里的畫面,隨處可見的藝術氣息。牆上掛著很多電影海報、樂器和唱片,吉他、小提琴……聽說都是店主親自淘回來的私人珍藏,每一張都有紀念意義。游樂場2.0的功能也由起初的清吧變成餐吧。主打精緻的法式西餐,朋友之間小聚、情侶之間約會都很適合來這兒。
7.Grappa's森洞意式餐廳:開在洞穴里的森系餐廳,就隱藏在Shopping Mall中。坐在洞穴里透過玻璃窗欣賞整個商場的景色。去到吧台的位置,又是另外一番風景,森繫到現代風完美切換,超浪漫的。這里出品的有英式下午茶和正宗義大利菜,精緻有意思的下午茶,也是約會的不錯選擇。
8.秘密旅行:秘密旅行在廣州開了幾家,每一間的風格都不一樣,簡直就是童話世界,美爆了。從門口,到旁邊的櫥窗,這里每一處,都擺放著精緻小物,足以體現出店主的細心跟高品味的追求。這里的下午茶跟正餐都出品不錯,性價比也高,這樣的環境搭配餐品,很值了。
9.胡桃里音樂酒館:磚紅的牆壁上爬滿綠植,讓胡桃里在顯得尤其出眾,每次想要去餐吧聽聽歌的時候,第一想到的就是胡桃里。這里完美融合了酒吧、餐廳、咖啡廳,有音樂有美食更有美酒。最適合朋友、跟情侶小聚的地方。
10.清漫餐吧:藏身琶醍的清漫餐吧,最適合年輕一族約會聚餐,視野廣闊,而且超多拍照位,出片率極高。到了夜晚,燈光亮起,也是情調滿滿。露台放眼望去可以看到絕美的城市景色,獵德大橋、珠江,一線江景都盡收眼底~除了環境一流,出品也不馬虎,都是出自香港星級主廚之手,中西泰多重口味的菜品都有。
11.火車頭法國西餐廳:老闆是法國人,菜做的很棒,賣相好,做的很精緻,就是量太少了,味道挺不錯,很正宗。價格還是蠻高的,不過氛圍確實很與眾不同。個性、優雅,再加上一點點法國式的神氣,坐落於沙面,環境優雅。有雙人法式海鮮套餐,這里的味道都獨一無二,每一份的質量都高貴並無可挑剔。在此,高雅氛圍加上精緻美味,品味味蕾上舞動的極致浪漫,是情侶約會,婚禮和結婚周年紀念的完美浪漫之地。
12.塞納河法國餐廳:塞納河的菜式是法國南部和中西部風格的,口味偏淡,多以海鮮混合蔬菜熏煎,然後澆上一層雜燴汁。位於二沙島,對著珠江可享受陣陣江風拂面,旁邊星海音樂廳與廣東美術館,令餐廳的文化藝術氛圍濃郁。塞納河是廣州少數頂級法國餐廳之一,高貴典雅的環境,溫軟的法文歌在耳邊呢喃,幽幽的燈光和著輕快的音符,本身就是一幅浪漫的畫卷。
13.太平館西餐廳:整個餐廳都彌漫著懷舊的感覺,非常適合情侶約會,推薦總理套餐或者總理夫人套餐,瑞士雞翼、雪糕。創建於清朝光緒十一年間(公元1885年),距今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是廣州最早建成的西餐廳。上個世紀20年代,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結婚也曾在太平館設宴招待親友,因此有了太平館菜單上的「總理套餐」和「總理夫人套餐」。
14.四季酒店中庭酒吧:坐在這里可以慢慢的欣賞廣州的夜景,將珠江新城小蠻腰踩在腳下,就這一點已經夠了。出品不過不失,服務熱情周到,一切都好贊。四季酒店的英式下午茶,視野超級棒,正對海心沙和小蠻腰。
15.漣漪床吧餐廳:烤雞扒很不錯,雞扒是干烤的,加了點香料直接上味,雞肉的油分都是烤出來的,不用額外加油分了。漣漪床吧餐廳無論是環境還是出品都夠有特色,床墊特別的寬大,可以盤腿而坐,也可以舒舒服服地躺著,很適合情侶無拘無束地聊天。而且逢二、四、六晚上9點有歌手在舞台上唱歌,可以欣賞精彩的演唱。
16.凌璇閣:長期供應阿拉斯加長腳蟹、翡翠螺、鵝肝、鱈魚、龍蝦、超大九節蝦,最完美的是窗邊位,夜晚靚到爆。環境最浪漫的自助餐廳,在廣州花園酒店30樓,旋轉餐廳轉一圈要2個多小時,可360度環視廣州風景。餐廳天花板布滿光纖燈,在夜色中如天上繁星,浪漫至極,非常適合情侶。
『柒』 請問廣州哪裡有高樓層上的餐廳
Prego義大利餐廳位於威斯汀酒店40層,不僅是酒店最高層,也是廣州目前最高的餐廳,可欣賞到無以倫比的城市景觀。
『捌』 廣州哪裡有好吃的
寶華路:陳添記艇仔粥、魚皮,在十五甫。
寶華麵店,我個人覺得價格好貴。豬手面和牛三星不錯
順記冰室,芒果雪糕和椰子雪糕是一個老師傅親手磨出來的。得過獎
強記雞粥,我反而覺得一般般
恆寶廣場旁邊的(多寶路)有一間潮州魚蛋粉面的,很多人吃。看真正的潮州人怎樣評價啦
另外潮州粉面對面還有開記甜品,湯圓是一大特色
近第十甫路那裡有湯圓王
十甫路:南信雙皮奶
珠璣路對著的西關名食家(十甫路郵局斜對面),集中了歐成記雲吞面等3家小
吃。
十甫名都下面的琳琳牛雜,很好吃。據說老闆發了達而且分店越開越多了
蓮香樓每逢不知道星期幾,有蛋散賣(不是過年吃的那種哦)。甜甜膩膩的,軟軟的
陶陶居點心部賣的綠茶奶撻,好滑好香
下九路:皇上皇臘腸
荔灣廣場4樓西關人家,集中了許多西關名小吃,不過要BOOK
位哦
上九路:上九東有銀記拉腸,豉油皇牛腸拿過獎的。不過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好吃了。賣的只是名氣
另外介紹一下附近的小吃店,希望大家都能找著哦:
1)珠璣路轉彎有間賣豬腸粉的,牛腩和豬腸都挺不錯的。沿著和平路一齊走,有一間賣竹升面的(一根大竹壓那些面,吃起來就比較爽)
2)長壽
東路的堅記麵店,3塊只有一小碟,我覺得好貴啊,不過好吃嘛,沒辦法啦。可以經從上九路經由光復西路走過去。
3)長壽西路的成達美食。其實它的腸粉也是拿過獎的。我最喜歡吃鮮蝦腸和牛腩腸。上雜粥也不錯
4)沿著長壽西路一直走,來到大笪地,然後向右轉,一直走向華貴路。走吃華貴路轉右手看見了伍湛記粥店,最出名的是及第粥
還有同福東路的芬芳甜品店,糖不甩、錦鹵雲吞、布丁
惠福西路有專賣花生糖、核桃糖等的,城市特搜都報道過
希望不要去吃福建XX的雲吞,含硼砂,吃多了對人體有害
『玖』 廣州有哪些好吃的
1 荔灣酒家喝茶正特價,不知過了沒有,要去趁早。
2 上下九第十蒲路的陶陶居,下午茶要過了二點半去喝,點心一律 3.5 元,有幾個不錯的點心,記不清了,好像是芋頭蘇什麼的。
3 天河城廣場旁邊的點心城,幾百種點心,吃到吐都不能過一遍,想各地風味的小嘗一些又不想到處跑就可以去那裡,不過價錢不抵。
4 一般日本料理店的日式拉麵都實在不敢恭維,如果想試試較正宗的日式拉麵,宏城廣場的味千拉麵是好去處,只是現在 e 龍卡不能打折了。
5 雲南過橋米線雖然分店多,名氣好一點,其實很貴,上下九有一家過橋米線在二樓, 15 塊錢已可以點北極貝過橋米線了。
6 說到上下九,就想起大川料理, 5 點鍾前自助回轉壽司是 3.8/ 份, 5 點後是 4.2/ 份,雖然我不喜歡吃壽司,但那裡有我喜歡的墨魚仔和八爪魚。 45 元一斤的三文魚雖聽起來便宜,份量卻不足,而且切得很厚。
7 珠江新城廣場的八千代雖然有 vip 卡可以全單九折,不過 50/ 斤的三文魚份量只有以前的 2/3 了,鹽燒三文魚頭也縮了水,更離譜,可有以前的一半了,值得一提的是南瓜天婦羅和芋頭餅。埋單記得叫老闆給張 vip 卡,雖然他表面上很不情願的說要吃夠 150 才有,可是轉頭還會是給你。
8 南方人才市場對面的皇家酒店海鮮自助中午 68 很抵食,有三文魚,北極貝,法式局蝸牛等,而且不限制浪費,所以如果去了,注意多拿。相對這里或是巴喜陽光來說,怡景就沒什麼可取之處啦,除非有人生日,三個人去,或是買套票, 600 元 /20 張,不然我想不出去怡景的理由。
9 說到自助,就要提一提珠江新城廣場的蜀香門第啦,自助重慶火鍋,男 38/ 位,女 28/ 位,而且三魚文是 40 元 / 斤
10 石牌村老地方旁邊新開的姜太公鮮魚庄,水煮魚和酸菜魚都很好味,不過一次至少要一條魚,每次至少 2.5 斤以上,不過吃起來感覺就是抵,如果說是暨大 BBS 的站友,可以打扣哦。
11 中大的人比較幸福,下渡村有很多又便又靚的大排檔,如千禧的牛肉丸湯很有潮汕味道,唐人佳的美極雞中翼,都是我的至愛。而且晚上東門的燒生豪是 20 元 / 打,超抵。
12 如果不怕辛苦,機場路的愛之屋號稱是全廣州最便宜的韓國料理啦,烤五花肉,鱈魚豆腐砂鍋可是很抵吃,具體地址是機場西樂嘉路春曖花園 A23 鋪 .
13 東信誠北街小區的瓦片小屋,就是在屋台旁邊,是拍拖兼吃義大利菜的好地方,環境情調和食物都稱曬拍拖,只是味道和價錢不抵。
14 東山區越秀路南路的香螺館,環境很不錯,聽說老闆是讀廣告設計的,果然有兩道,這里有各種各樣的螺吃,而且價格不貴。
15 豐樂北路有不少大排擋不錯,比較喜歡有家湖北菜「紅菜苔」招牌菜:心太軟,蓮藕燉排骨……
16 南崗除了吃蛇,以前狗肉也很有名。
17 棠下那家香辣蟹其實沒有天河立交的張記香辣蟹好吃
18 廣園東轉東莞庄處有好多湛江白切雞好正
19 天河東炳勝吃魚生最好,我家湘菜就沒有湘村館地道了
20 體育東的澳門街很有葡式特色,中森名菜號稱亞洲最大的日本料理,可以去 FB
21 中信廣場四樓吃日本料理自助餐還可以。另外幾間西餐廳也行。
22 體育西和黃埔大道交界處的貴州人要比動物園南門的黃果樹實惠和味,花江狗肉和酸湯魚值得推薦
23 喜歡去華僑酒店樓下的東北人坐炕,啃醬骨頭
24 賽馬場里有家山西面條,讓我這不喜歡麵食的人也能吃一大碗
25 大南路的陝西大廈涼皮和糖夾肉要比它的招牌菜肉夾饃可口
26 越秀南的蘭州拉麵,涼拌菜很地道
27 山東人家其實真沒什麼好吃,但我在那裡偷了個喝酒的碗很有水滸武松用過的感覺
28 天河北博斯湯的羊肉串和羊肉湯夠味
29 廣州大道北的安徽人酒樓好象沒吃出什麼特色
30 動物園南門真有不少飯館,江西人瓦罐煨湯很濃,基本上我就為了那碗湯
31 重慶冷鍋魚算有些特色,說到這想起數不清的川菜
32 水蔭路口的川國演義火鍋不錯,特別是菌湯很好喝
33 黃花崗的宗江老川菜比較老牌,譚魚頭覺得算精品,
34 東風路的普利據說是廣州最早的川菜館,味道也還行
35 小洞天是我以前常去的,但現在覺得除了那個川北涼粉,其它麻麻,而且它還由四元漲到六元,沒勁
36 三元里有家祥林酸菜魚,環境很簡陋,可是排隊人眾,每張桌上都是一大盤酸菜魚,同名的還有站前路的三峽的酸菜魚
37 童心路的麻婆婆水煮魚油太多了,連我這肉食動物都怕,便宜的小吃也很喜歡:
38 強記雞粥總店在東川路,蔡瀾曾經推薦過
39 銀記的布拉腸歷史悠久,可是最好吃的蝦米腸要 10 元,真貴
40 東川路元運街口的蘿卜牛腩很好吃,每天只五點賣到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