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產優質的生菜種植技巧
一、 種植方式 多採用簡易大棚栽培。
二、 種植品種
選擇商品性好、抗病的 AUSAGRO「澳農種苗」或台農種苗公司精選的義大利生菜優良品種進行種植。
三、 播種時間
義大利生菜生長適宜溫度為15~20℃,可一年四季栽培。
四、整地施肥
合理輪作,精細整地,播種前深翻翻犁地曬垡,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復合肥 50 公斤。當植株長至 4~5 片真葉時定植,株行距20×20厘米。苗採用育苗基地提供的苗。
五、 田間管理
(一)水肥管理
定植時澆好定植水,以後一般7天左右澆水一次。一般在整個生長周期內應施追肥 2 次以上。第 1 次施肥於定植後 10天左右,每畝用尿素 10 公斤;第 2 次於定植 20 天 後,每畝追施復合肥 30 公斤 。生長期需結合噴施葉面肥2~3 次,一般用 0.2%的磷酸二氫鉀或 0.2%的尿素溶液噴灑
(二)擺盤(翻心,撥心)
幼苗定植 20天左右時,於晴天中午把生菜葉向外翻平下壓、人工促其擺盤。
(三) 壓葯
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施用,一般一個生長周期打1-2次,1背桶加福星(2~5毫升)抑制徒長。
(四)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化學防治時,要安全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葯劑,注意交替用葯,合理使用,嚴格執行農葯安全間隔期,嚴禁使用劇毒農葯。
1、 病害
義大利生菜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等。灰霉病、菌核病可用撲海因、速克靈、農利靈、菌核凈防治;霜霉病可用百菌清、瑞毒霉錳鋅、克露、殺毒礬、銀法利、烯醯嗎啉防治;病毒病防治:苗期防治蚜蟲、薊馬和飛虱傳毒媒介。增施鋅肥增強植株抗性。生菜病毒病的防治以預防為主,於發病前噴施 5%施特靈、抗病毒 1 號 、安劍鹽酸嗎啉胍等葯劑防治。
2、 蟲害
義大利生菜主要害蟲有斑潛蠅、蚜蟲、薊馬、蝸牛、斜紋夜蛾和小菜蛾。斑潛蠅可用阿維菌素、蟲蟎光防治;薊馬可用菜喜、銳勁特防治;蚜蟲可用阿克泰、吡蟲啉、蚜虱斃防治; 斜紋夜蛾、小菜蛾可選用除盡、卡死克、阿維菌素防治; 蝸牛可用梅塔、諾普信防治。
六、 採收
大棚種植義大利生菜,定植30~40天,即將抽薹時(或根據商家要求)即可採收。
㈡ 義大利生菜什麼情況什麼蟲為害
兩位老師介紹的都有可能!
根據近十年來的經驗判斷偏向於甜菜夜蛾為害狀(不排除其它夜蛾科害蟲危害)!重在早防、從蟲口判定此蟲較大、較難防治了。比較好的葯劑有:多殺菌素、乙基多殺菌素、甲維鹽復配巴丹、菊酯類農葯、高含量蘇雲金桿菌、印楝素、9080、壟哥、康寬、病毒類殺蟲劑(康邦等)、護城等加助劑噴霧2一3次防治!防重於治!
㈢ 西蘭花葉子乾枯是什麼病
霜菌病:發育過程中比較明顯,老葉先發病,乾燥時葉片乾枯,潮濕時葉背出現霉層。嚴重的葉片枯黃脫落;花梗染病,病部易折倒,影響結實。防治措施: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土壤應深翻曬白,並添加適量石灰。發病初期及時用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甲霜靈400~600倍液進行噴霧。收獲前10天左右停止用葯。
西藍花,俗稱青花菜。原產義大利,是常見蔬菜。通稱綠花菜,也被稱為西蘭花。二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藍的一種變種。葉子大,主莖頂端形成肥大的花球,綠色或紫綠色,表面的小花蕾不密集在一起,側枝的頂端各生小花球。
栽培技術
栽培條件
1、光照 西藍花對光照的要求並不十分嚴格,但在生長過程中喜歡充足的光照,光照足時植株生長健壯,能形成強大的營養體,有利於光合作用和養份的積累,並使花球緊實緻密,顏色鮮綠品質好,盛夏陽光過強也不利於西藍花的生長發育。
2、溫度 在5~20℃范圍內,溫度越高,西藍花的生長發育越快。最適發芽溫度為20~25℃,幼苗期的生長適溫為15~20℃。西藍花具有很強的耐寒和耐熱性,蓮座期生長適溫為20~22℃,花球發育適溫為15~18℃,溫度高於25℃時花球品質易變劣,但只要不受凍害,花球在5℃甚至以下的低溫仍可緩慢生長。不同品種、不同苗齡對完成春化所需溫度要求的差異比較大,因此周年栽培時品種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3、水份 西藍花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需水量較大,尤其是葉片旺盛生長和花球形成期更不能缺水,即使是短期乾旱,也會降低產量。苗期多雨或土壤濕度過高易引起黑腐病、黑斑病等病害。花球形成期土壤濕度田間持水量70~80%左右才能滿足生長需要。
4、土壤養份 西藍花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過於貧瘠則植株發育不良,產量品質低下;而土壤過分肥沃又會導致花蕾疏鬆和花苔空心。西藍花適宜在排灌良好、耕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保水保費力強的壤土和沙質壤土上種植。適應土壤pH范圍5.5~8,但以6為最好。西藍花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肥料,其N、P、K比例為14:5:8。幼苗期對氮素的需要相對較多,花芽開始分化以後對P、K的需要量相對增加。注意在花球發育過程中,西藍花對硼、鉬、鎂等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也較多,因此現蕾前施用適當的微量元素葉面肥將會顯著提高產量和品質。
㈣ 我在雲南種植大棚義大利生菜,每年的4-6月份,菜會得一種病,菜葉枯萎,當地人叫賴菜,用葯也不管用,
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毒病,增強植株生長勢,用點微量元素肥料和菌肥
㈤ 茄果類蔬菜主要病蟲害有哪些,發生有何特點
茄果類蔬菜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病毒病、番茄枯萎病、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葉霉病、臍腐病、茄子褐紋病、綿疫病、根腐病、黃萎病、辣椒疫病、炭疽病、瘡痂病、日燒病等。
茄果類蔬菜的主要蟲害有:棉鈴蟲、煙青蟲、蚜蟲、白粉虱、紅蜘蛛、茶黃蟎等。
茄果類蔬菜主要病蟲特點
1、苗期常因低溫高濕、光照不足、管理不當發生猝倒病、立枯病和漚根。
2、成株期常因高溫、高濕而發生一些真菌性病害。如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葉霉病、炭疽病等。
3、夏季高溫乾旱有利於蚜蟲發生並引發病毒病。
4、溫暖潮濕的條件有利於蟎類發生危害。
㈥ 義大利怎麼種植產量才高
1.水肥管理
定植時澆好定植水,以後一般7天左右澆水一次。一般在整個生長周期內應施追肥 2 次以上。第 1 次施肥於定植後 10天左右,每畝用尿素 10 公斤;第 2 次於定植 20 天後,每畝追施復合肥 30 公斤 。生長期需結合噴施葉面肥2~3 次,一般用 碧卡磷酸二氫鉀或 尿素溶液噴灑。
2.擺盤(翻心,撥心)
幼苗定植 20天左右時,於晴天中午把生菜葉向外翻平下壓、人工促其擺盤。
3.壓葯
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施用,一般一個生長周期打1-2次,1背桶加福星(2~5毫升)抑制徒長。
4.病蟲害防治
a. 病害,義大利生菜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等。病毒病防治:苗期防治蚜蟲、薊馬和飛虱傳毒媒介。增施鋅肥增強植株抗性。生菜病毒病的防治以預防為主,於發病前噴施葯劑防治。
b.蟲害,義大利生菜主要害蟲有斑潛蠅、蚜蟲、薊馬、蝸牛、斜紋夜蛾和小菜蛾。
㈦ 義大利生菜什麼情況什麼蟲為害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15
㈧ 義大利生菜澆什麼肥提苗效果好
義大利生菜以脆嫩的葉供食,營養豐富是城市人民喜歡吃的蔬菜之一。種出高產、高價、優質無葯害的生菜,是城鎮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的願望。生菜的生育期短,一年可種4季。
適時施肥:義大利生菜、生育期短,各階段對養分要求比較嚴,施基肥1500~2000kg/畝,復合肥17kg,在此基礎上追肥采"促前、控中、攻後"的技術措施早期施氮肥促生長,中期挖肥防徒長,後期重施肥,攻葉球,伏秋高溫季節定植後,加強肥水管理每隔2~3天澆一次清糞水,保持土壤濕潤,可用0.5%尿素液或磷酸二氫鉀葉面施肥。但後期不能澆水過多,以防軟腐病。 定植後30--35天可採收上市。
㈨ 義大利生菜什麼情況什麼蟲為害
摘要 生菜葉子上有白道是檢疫性害蟲美洲斑潛蠅或潛葉蠅在危害。
㈩ 茄科蔬菜主要病蟲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番茄晚疫病
①症狀識別:屬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發病,可為害葉、莖、果,但以成株期的葉片和青果受害較重。葉片染病多從下部葉片開始,形成暗綠色水漬狀邊緣不明顯的病斑,擴大後呈褐色,濕度大時,葉背病鍵交界處出現白黴,乾燥時病部乾枯,脆而易破。
②發生特點:低溫、潮濕是該病發生的主要條件,溫度在18~22℃,相對濕度在95~100%時易流行。20~23℃時菌絲生長最快,借氣流、雨水傳播,偏氮、底肥不足、連陰雨、光照不足、通風不良、澆水過多、密度過大利於發病。是一種多次重復侵染的流行性病害。
③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注意通風,採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及時整枝和清除中心病株、病葉。
葯劑防治:發現中心病株後及時施葯效果好。用50%霜霉疫特凈800倍液或25%雷多米爾800倍液噴霧,也可用50%甲霜銅600倍液灌根。
(2)番茄早疫病
①症狀識別:屬真菌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苗期發病,幼苗的莖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輪紋。成株期發病一般從下部葉片向上部發展。初期葉片呈水漬狀暗綠色病斑,擴大後呈圓形或不規則輪紋斑,邊緣具有淺綠色或黃色暈環。中部具同心輪紋,潮濕時病部長出黑色霉層,主要症狀是病部有(同心)輪紋。
②發生特點: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和種子上越冬,通過氣流、灌溉水以及農事操作從氣孔、傷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傳播,病菌生長適溫26~28℃,高溫高濕發病重。
③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合理輪作、密植,選用抗病品種。
葯劑防治:用殺毒礬500倍液或撲海因或早疫晚疫靈1000倍液噴霧,或用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1千克噴粉,7~10天1次,連續3次。
(3)番茄青枯病
①症狀識別:屬細菌引起的維管束病害,病株中午萎蔫傍晚恢復,2~3天後枯死,植株仍為青色,可見維管束變黑褐色,髓部變為褐色腐爛,用手擠壓有白色細菌黏液溢出。高溫高濕利於發病。
②發生特點:病菌在病殘體或土壤中或馬鈴薯塊上越冬,通過雨水或灌溉水從根部或莖基部傷口侵入,在植物體內的維管束組織中擴展,造成導管堵塞或細胞中毒,病害發生的最適溫度為30~37℃,最適pH 6.6,久雨或大雨後轉晴發病重。
③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水旱輪作,十字花科蔬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加強栽培管理,增施石灰調節酸鹼度。
葯劑防治:可用農用鏈黴素或可殺得或綠乳銅灌根,每株0.3千克,10天1次,共2~3次;或用枯斑黑腐凈1000倍液噴霧。
(4)番茄病毒病
①症狀識別:屬病毒性病害,有三種類型。一是花葉型,葉片上出現黃綠相間或深淺相間的斑駁,葉脈透明,葉片略有皺縮,多呈花臉狀。二是蕨葉型,由上部葉片開始或部分變成條狀,中下部葉片向上微卷,花瓣增大,形成花「巨」,植株不同程度矮化。三是條斑型,主要表現在果實和莖上。
②發生特點:高溫、乾旱、蚜蟲為害重,植株長勢弱,重茬等,易引起該病的發生。此病可通過摩擦、打杈、綁架等作業時接蛹傳播,也可通過蚜蟲,機械傳播。
③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合理輪作,收獲後清除病殘株,注意田間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種子消毒,用清水浸種4小時後撈出放入10%的磷酸三鈉液中浸20分鍾後洗凈催芽播種。同時要注意防治蚜蟲:用10%吡蟲啉或0.4%的殺蚜素噴殺蚜蟲,減少蚜蟲傳毒機會;或用病毒希克800倍液噴霧。
生物制劑防治:田間操作前先噴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氫鉀預防接觸傳染,在定植後噴1次NS-83增抗劑100倍液,增強植株耐病性,還可提高產量。
(5)辣椒疫病
①症狀識別:屬真菌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生,苗期發病,主要為害根莖,使根莖組織腐爛,病部縊縮,幼苗倒伏,引起濕腐,枯蔓死亡。定植後葉片染病,病斑圓形或近圓形,呈暗綠色,水漬狀,迅速擴大使葉片軟腐,乾燥後葉片變為淡褐色。葉片脫落,果實染病後,果皮變褐軟腐,果實多脫落或失水變成僵果殘留在枝上。
②發生特點:病菌在病殘體和種子上越冬,可直接侵染基部。氣溫27~30℃時發病最快,在日照少,空氣濕度大,土壤蒸發量小的條件下,就可侵染發病。浸灌時,易造成嚴重發病。
③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苗床土消毒處理,用瑞毒霉或百菌清按每平方米8克加10~15千克細土拌勻,將1/3的葯土施於床內,後將餘下的2/3葯土覆蓋種子;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通風透光,防止濕度過大,及時拔除病株至田外集中處理。
葯劑防治:定植後噴代森錳鋅60倍液保護,初發病用霜疫靈800倍液或甲霜靈錳鋅500倍液或60%安克錳鋅1500倍液噴霧。
(6)番茄(辣椒、茄子)灰霉病
①症狀識別:屬真菌病害,花、果、葉、莖均可發病,果實染病,青果受害重,殘留的柱頭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後向果實或果柄擴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並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層,呈水腐狀,葉片發病從葉尖開始,沿葉脈間成「V」形向內擴展,黃褐色,邊有深淺相間的紋狀線,病鍵交界分明。
②發生特點: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殘體上越冬越夏,溫度在20~30℃,相對濕度在90%以上,易發生,花期最易感病,借氣流,灌溉及農事操作從傷口、衰老器官侵入。
③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加強栽培管理,避免陰雨天澆水,發病後控制澆水和施肥,集中處理病果、病葉,注意農事操作衛生。
葯劑防治:抓住移栽前、開花期、果實膨大期三個時期用葯,移栽前用速克靈或撲海因1500倍液噴淋幼苗,花期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釋液中加入0.1%的撲海因或0.2%~0.3%的甲霜靈蘸花或塗抹,結果期用20%惠多豐1500倍液或50%灰霉速凈600倍液或40%施佳樂800倍液噴霧。
(7)辣椒病毒病
①症狀識別:屬病毒性病害,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花葉壞死型,由煙草花葉病毒引起,病葉出現不規則褪綠,濃綠與淡綠相間的花葉症,有的葉上出現褐色壞死斑,自葉片主脈沿莖部出現黑褐色壞死條斑,造成落葉、花、果,以致整株死亡。二是葉片畸形叢生,由黃瓜花葉病毒引起,表現為病葉增厚,變小或呈蕨葉狀,葉脈褪綠,皺縮,凹凸不平,呈線狀,莖節間縮短,植株矮化,枝葉呈叢簇狀,病果呈現花斑或壞死斑,畸形,易脫落。
②發生特點:高溫、乾旱利於蚜蟲發生為害、傳毒,可降低植株的抗病毒能力,病毒以接觸、摩擦傷口傳播(如整枝、摘果等)。
③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對種子進行消毒。選用清水浸種2~3小時,再用10%磷酸三鈉浸20~30分鍾,洗凈催芽播種。同時,注意用10%吡蟲啉或0.4%殺蚜素防治蚜蟲。
葯劑防治:發病初期用1.8%愛多收600倍液、0.004%雲大120水劑1500倍液,葉面噴施,提高植株抗病力,化學葯劑有20%病毒A或1.5%植病靈或病毒希克等。
(8)茄子綿疫病
①症狀識別:屬真菌病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病,主要為害果實,果實受害多以下部老果較多,初期出現水漬狀斑點,逐漸擴大,並產生茂密的白色棉絮狀菌絲,果實內部變黑腐爛、易脫落,病果落地後,由於潮濕可使全果腐爛遍生白黴,最後干縮成僵果,病葉有明顯輪紋。
②發生特點: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借風、雨傳播,發病適溫為28~30℃,濕度在85%以上發病快,地勢低窪,排水不良,過密,定植過遲,偏氮,重茬,長果形品種發病重。
③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增施磷、鉀肥,提高抗性,在田外集中處理病果,與瓜類、豆類輪作。
葯劑防治:初期噴葯保護。用25%甲霜靈800倍液或64%殺毒礬400倍液或20%惠多豐1000倍液,7~10天噴一次,連續2次。
(9)側多食跗線蟎
①形態特徵:系蛛形綱,蜱蟎目,跗線蟎科。蟲體較小,肉眼難以發現,為害症狀和病毒病或生理病害有些相似。
②為害特點:可為害茄子、辣椒、番茄、瓜類、豆類、蘿卜等。成、若蟲集中在寄主幼芽、嫩葉、花、幼果等幼嫩部位刺吸汁液,尤其是未展開的芽、葉和花器,被害葉片增厚僵直、變小、變窄,葉背黃褐色,油漬狀,葉緣向下捲曲,幼莖變褐,叢生或禿尖,花蕾畸形,果變褐色粗糙,無光澤,出現裂果,植株矮縮。
③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壓低越冬蟲口基數,搞好保護地害蟎的防治,清除田邊地頭的枯枝殘葉,集中燒毀。
葯劑防治:發生初期用73%克蟎特或15%噠蟎酮或1%阿維葯素1000倍液噴霧。注意噴植株上部嫩葉背面、嫩莖、花器、生長點及幼果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