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羅馬那麼強大,為什麼二戰義大利那麼弱
第一,雙方民族構成不同。
羅馬的主體民族是羅馬城人(希臘移民,按傳說是塞普勒斯上的特洛伊餘孽),而非什麼亞平寧人更不是什麼義大利人。
按羅馬正統思想來看,只有羅馬城附近的居民才算是真正的羅馬人,往遠一點的地方比如那不勒斯、亞雷提恩都只是殖民地,神馬米蘭阿波羅尼亞甚至更遠的高盧迦太基埃及小亞細亞就更不用說了。不能簡單的將義大利人等同於羅馬人,羅馬城在帝國末期和滅亡之後數次慘遭屠城之禍,又被教皇國佔領了一千多年,早就從五湖四海拉信徒和傳教士來充實人口了,和羅馬不是一個民族。
第二,越有錢的人越怕死,而相當長一段時間(大約一千年)義大利地區都是全歐洲最有錢的地方。因為教皇的原因,這么有錢的義大利果然在歐洲中世紀得到了與其經濟地位相匹配的軍事垃圾的榮譽。除了米蘭稍微強一點,能和神羅法國西班牙打出一個敗多勝少的局面之外,另外幾個的外戰記錄簡直就是一把辛酸淚。由於相當長時間內義大利人太有錢,缺乏尚武精神,更缺少擴張慾望(怕佔領一堆農村還要去扶貧),而更喜歡花錢買僱傭軍去打代理人戰爭。
第三,另一方面義大利更大的悲劇在於他隊友太猛,不僅士兵猛,將軍更猛,於是就顯得他特別坑,畢竟人是需要對比才能分出鮮花野草的。要是他搭夥的不是元首而是佛朗哥,你就會發現各種秀下限搞笑的是西班牙,而義大利擔任救火隊員了。
B. 為什麼義大利在二戰期間軍事如此無能
為什麼義大利在二戰期間軍事如此無能?
因為最終發生的戰爭並不是義大利政府或軍隊計劃好的。義大利的經濟還沒有準備好,甚至無法支持一場全面的工業戰爭。
當時的義大利工業實力很弱,沒有多少汽車工業。因此,義大利軍事策劃者建議,義大利軍隊直到1942年才准備好進行一場重大戰爭……大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全球沖突的3年後——這一事實在1940年得到了揭示。結果,義大利人無法實現步兵的機械化或坦克、大炮、飛機和小型武器的大規模現代化。他們和那些生產能力超過他們很多倍的國家打仗。
義大利軍隊不像他們的德國、法國、英國和美國軍隊那樣訓練有素或受到照顧。他們開始把自己看作是如此多的肉,他們的指揮官毫不費力地把自己碾碎,喂給戰爭的野獸吃。戰爭一開始在義大利就不受歡迎,德國和義大利也不是最好的朋友。這兩個獨裁者互不信任,因此有時甚至會互相作對。義大利只是兩個大國中較小的一個,剛剛輸掉了拔河。
C. 二戰義大利為什麼那麼弱
義大利是不若的。。。小莫是被國家內部推翻的所以就沒必要在軸心下去了
D. 同樣作為當年的發達強國,為何義大利如今發展已經不如英法德
因為義大利工業等基礎設施跟不上,政府也不給力,選出來的領導人只是想著怎麼從國家口袋裡面撈錢,壓根就沒有想著讓國家發展越來越好,還有義大利人民都是比較安於現狀。
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一邊工作,一邊休息,他們覺得錢是掙不完的,夠用就好,沒有必要把自己全部時間花在掙錢上,要做其他比較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旅遊、陪伴父母等等,在這樣社會風氣下,自然整個國家都是比較安逸,日子也是比較幸福的。
E. 為什麼二戰時義大利很弱
第一,義大利工業不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當時的義大利是個資本主義國家,但它的經濟中的封建成分很重,工業落後。(也比中國好,中國連資本主義國家都不是,別說工業了)
第二,墨索里尼在20年代就建立了法西斯專政,而20S正是資本主義國家在一戰後難得的和平時期,資本主義發展較平穩。大部分資本主義政府執政較為平穩。這種時候義大利的資產階級都控制不住局面,讓墨建立了專政,義大利會很強嗎?(如果你不懂歷史可能你會看不懂)
F. 二戰中義大利為什麼這么差勁
我來幫您回答吧,本人精通19世紀歐洲史,二戰史
義大利在二戰中表現差有如下原因
1,工業基礎在列強中相對薄弱,盡管義大利的設計師設計了一些列的飛機,又有杜黑這樣的理論家(制空權理論和戰略轟炸理論)
但是其製造業過於薄弱,武器設計很多無法真正生產出來
2,義大利的資源一向依賴國外----尤其是石油,煤炭和稀有金屬
所以戰前義大利需要花費大量的外匯在資源采購上
而且義大利的外交人員不像德國那麼靈活---德國在戰前通過大量的物物交易獲得了許多資源( 拿製成品換資源)
德國至少有一定的煤礦,義大利資源上的短板進一步限制了他的工業----對英國宣戰後,地中海的制海權在英國手中,義大利的資源補給就更困難了
3,義大利人是偽民粹主義
義大利人的思想和德國人有很大的不同.你問一個義大利人他是哪裡的人,他會先告訴你他是哪個村子的,然後哪個省的,最後才提及自己是義大利人(甚至乾脆就省了),而是說自己是倫巴第人,或者是威尼斯人等等
所以,軍民的鬥志很低,沒有什麼為國家戰斗的信念.而且,義大利南部和北部的經濟差異很大
早在19世紀義大利統一的時候,北方的許多富人就不打算和南部合並
所以南部普遍對代表中產階級的墨索里尼不感興趣,西西里的黑手黨為美軍登陸提供了許多幫助
後來盟軍也大量讓南方人擔任地方要職
以上均為本人手打,希望您能滿意
本人建了 以史為鏡 這一歷史知道團,希望您以後能多多支持我團,有歷史方面的疑問可以來咨詢(我團雖新建,高人卻不少)
另外,有數學,物理,天文學的問題均可向在下咨詢,謝謝
G. 二戰時期義大利軍隊為何不堪一擊
二戰中,中國人對義大利人的印象感覺就是德軍的偽軍,感覺義大利人戰鬥力極差。其實,這完全是極大地誤解。因為在中國有大量的德粉,為了維護德粉心中高貴的雅利安德意志日耳曼人的勇猛形象,在網上誤傳了很多義大利軍隊搞笑的方面。這就是為何國內眾多德粉編造出嘲笑義大利人的戰鬥力的網上笑話。
義大利遠征軍在橫掃烏克蘭的戰斗中,就俘虜了10萬蘇軍,獨立攻佔了斯大林諾等重要城鎮,在斯大林格勒北翼,義大利軍隊防守正面達一,二百公里,而負責供應的德國人非但沒有施以援軍和武器(尤其是奇缺的反坦克炮等),而且經常抽調義大利的卡車為自己運送物資(在斯大林格勒圍城中就有一支義大利運輸車隊)。在蘇聯絕對優勢的裝甲部隊進攻時,沒有援兵,重武器不足的意軍在側翼(羅馬尼亞軍和匈牙利軍)被突破遭包圍的情況下,山地軍和其他部隊還是堅持了近一月,直到接到撤退命令,一個30000人的意軍集團軍經過包括白刃戰的苦戰,有4000人突圍。試問沒有這些所謂的義大利「包袱」,德軍如何防守這一,二百公里的頓河陣地?
在1941年11月18日北非戰場的古比井戰斗中發起的"十字軍"行動中,義大利的阿里埃特(「公羊座」)裝甲師迎戰英軍第22裝甲旅,英軍兵力並不是劣勢,而且阿里埃特在此戰斗中也並不是滿員參戰的,此戰阿里埃特師共有12名軍官和193名士兵死亡/負傷和失蹤,並損失了49輛坦克,4門75/27和8門47/32火炮。英國第22裝甲旅有79輛坦克被擊毀或重創。
義大利人一直提供了軸心軍隊中的大部分兵力並不惜重大損失負責為運輸船隊護航,沒有義大利人,就隆美爾的幾萬人,能夠與幾十萬英聯邦軍周旋?沒有義大利人提供的步兵,有效的炮兵和裝備雖然不佳但作戰勇敢的裝甲部隊,德國人能夠取得勝利?沒有義大利人掩護側翼,並不時以自我犧牲精神地充當後衛,德軍能夠放心進攻,安全撤退?知道兩次古比井嗎?知道托布魯克的聖馬可海軍步兵營嗎?知道沖在最前面的戰斗工兵嗎?知道戰至最後的「公羊」裝甲師嗎?知道「佛格雷爾」傘兵師史詩般的後衛戰斗嗎?知道一名義大利士兵在被打斷一條胳膊後,捆著炸葯包沖向沖上來的英國坦克嗎?隆美爾說過「德國士兵震驚世界,而義大利士兵震驚了德國士兵。」不信的話,可以看看隆美爾傳。所以義大利人經常給德軍干臟活,卻被德粉羞辱。
戰前義大利的統一,並沒有德國鐵血中崛起的波瀾壯闊,翻天覆地;即使最後依靠普魯士的力量,借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完成了北部的統一,但從義大利人身上卻看不到普魯士人所擁有的那種強大的民族張力和進取精神。
最終完成了統一的義大利人,終於也走上了擴張的道路,但其實力和野心的落差給人一個「准強國」的形象。那時群雄並起,法國、德國、英國、俄國、日本甚至美國的擴張都沒有義大利人這般艱難。
以後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人的表現實在不符合一個大國的形象:一戰兵敗波河,差點讓奧匈揍趴下;打落後的衣索比亞,付出了十餘萬人的傷亡;二戰對已經被希特勒擊潰的法國,損兵折將;優勢海軍避戰地中海,被殲於托蘭塔;東非十萬大軍被不足萬余英國人全殲;北非以5敵1,卻全線崩潰;遠征弱小的希臘,卻喪師辱國。希特勒這樣評價義大利人:我用5個師就可以征服義大利。
近現代義大利人為何這么沒有戰鬥力?難道這是一個被文明過度軟化的民族?也許可以從義大利防守反擊的足球風格看出一斑:功利、懦弱、保守!
義大利是最早研究空降並組建傘兵部隊的國家。比如185佛格爾傘兵師,他在非洲戰場表現就很出色,只不過隆美爾的一系列勝利和托布魯克落入軸心國之手使得決策的天平向進軍埃及傾斜了。奪取馬爾他島的計劃被放棄了,從而使該師喪失了進行師級規模傘降作戰的機會。這怪也只能怪德軍指揮官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沒有戰略上的眼光。1942年2-4月是德意軍最好的機會,尤其是1942年底,德意軍已經迫使英軍從馬爾他島撤走了所有的艦船,島上也僅僅只留駐8架戰斗機,這等於該島已經基本解除武裝,但是,德意軍無動於衷。
從1861年義大利統一到二戰爆發,短短幾十年一個國家軍隊的實力能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再有義大利並沒有被洗腦,義大利軍人只是做了軍人該做的事,所以沒有必要嘲笑義大利軍隊。還有就是作為友軍的德軍在東線是負責供應的,德國人非但沒有施以援軍和武器(尤其是奇缺的反坦克炮等),而且經常抽調義大利的卡車為自己運送物資。
在阿拉曼,義大利軍隊在此抵抗英國軍隊蒙哥馬利集團軍主力的猛攻,義大利徹底戰敗了,所有士兵都要步行撤到200公里以外,路上,他們碰到了一個義大利將軍,將軍知道義大利的淡水和油料補都被德國人搶走了,像這樣只顧自己逃命而拋下盟友的友軍還有什麼必要和他一同作戰呢?德國最終的失利也就只能歸咎於自己了。
H. 二戰時期義大利為什麼不經打
我估計大家都談了很多見解,包括民族性這類。
但我要說義大利從統一後就沒打過大勝仗,軍事戰力弱的根本原因在於工業化程度低。
19世紀60年代義大利統一前,各邦國基本都是在外國勢力統治下,基本上是個農業為主的社會,南北差異巨大(現在也是),尤其是南方識字率只有10%左右,比同期清朝還要低,而英國法國德國都在30-60之間,所以義大利統一後封建殘留嚴重,缺乏合格產業工人,工業化發展很低,只有同期英國的四分之一,法德的三分之一,直接制約了軍事科技的發展。即使到了二戰時期也是各國最弱的,尤其是是南方一到長期戰後就率先經濟破產,率先投降。說到底就是國力太弱經不起打。
I. 義大利軍隊在一戰,二戰中戰鬥力為什麼那麼弱
一、義大利沒有那種舍我說其誰的野心。一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同盟國的經濟剝削和制裁,國民經濟急劇衰落,失業率猛增。
二、義大利,雖也是戰敗國,但是它並不是同盟國制裁的重點,所以國內矛盾並不突出,人民依舊是得過且過。
三、墨索里尼有勇無謀,個人有天大的野心,但是始終無法把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兵是強征的,經濟勉勉強強,軍工業半身不遂,這樣的軍隊,兵無心,將無才,完全如同僱傭軍一般,被強迫著上戰場,完全唯德國人馬首是瞻,戰鬥力可想而知。
四、自羅馬帝國衰亡以後,義大利人的民族自信心喪失殆盡,成為一盤散沙。義大利的民族精神「怯於公戰,勇於私鬥」,它能夠產生舉世聞名、經久不衰的黑手黨,卻總拿不出一支同樣強大的軍隊。在兩次大戰中成為眾人的笑柄也不算是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