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義大利已經關閉850家電影院,積極抗疫後,當地疫情如何
義大利現在的疫情狀況依然十分嚴峻,早期的不重視讓病毒在人群快速蔓延,即便現在已經採取封城、關閉電影院等措施,也是亡羊補牢,效果並不好。
也許在他們眼裡,自由和人權比生命更加重要吧。病毒也是因為義大利人民這一系列騷操作得以快速蔓延,現在義大利讓醫學生提前畢業去醫院幫忙,也是為了增加人手,因為患者實在是太多了!
各行各業受到的打擊也很大,義大利在2月下旬的時候關閉了850家電影院,所有的電影也延期播出,義大利的電影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現在是人命關天的時候,一切都沒有控制疫情來的重要,但願義大利政府能出台更多抗疫政策,度過這一次難關。
⑵ 為什麼說義大利是一個輝煌的國家
現今的義大利區域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義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第人及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及拜占庭人等。在幾個世紀後,義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過去大部份的羅馬歷史中,義大利過去經常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而在19世紀,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范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意屬索馬里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特許權。
⑶ 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破千,義大利為何會變成全球重災區
我們都知道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已經知道病毒來了自己還要“作”那麼就只能等死了。早在我們國家爆發武漢肺炎的時候,早在中國專家已經在國際的提醒過這個武漢肺炎的病毒有傳染性的什麼,應該說義大利有充分的時間去准備,去防控這個病毒在自己國家的傳播。而且他們也有現成的“作業”抄。他們應該也會有所防範。
⑷ 義大利為何會成為歐洲新冠疫情最嚴重國家
根據義大利愛莎通訊社最新的報道,截止24日為止,義大利已經確診229人患有新冠狀肺炎,死亡的人數達到了6個。不僅僅是義大利,日本、韓國、伊朗等國也出現了疫情大規模爆發的現象。
防疫人員
為了切斷傳染,最好的手段就是按下“暫停”鍵——封村、封城、封路,從根本上切斷疫情的擴散,然而。義大利人的這種散漫與不守規矩恰恰很難做到令行禁止,自然,也可能導致疫情在義大利進一步擴散。最恐怖的是,這種擴散往往還是在政府的意料之外。
因此,在全球疫情普遍爆發之時,義大利成為歐洲的重災區,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當然,相比於中國,義大利的疫情還遠算不上嚴重,義大利全國甚至還沒有武漢一個小區的患病人數多。相信如果義大利人能夠在這關鍵時刻守規矩,義大利政府也能夠採取果斷措施,義大利人能夠順利度過這段疫情。
⑸ 義大利疫情哪來的
無法確定。
義大利一所知名醫學機構的專家近日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義大利可能早在去年11月和12月就已經出現了高度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症狀的不明原因肺炎。說出這話的義大利專家名叫朱塞佩·雷穆齊(Giuseppe Remuzzi),是義大利乃至全歐洲知名的馬里奧·內格里(Mario Negri)葯理研究所的主任。他是在接受美國國家公共廣播網(NPR)的采訪中,在被問到義大利為何在2月21日疫情暴發的情況被揭開後表現得「措手不及」時,做出這一表述的。
雷穆齊還在這篇美國NPR新聞網撰寫的報道中談到了義大利目前疫情的嚴重程度,稱目前連皮膚病醫生、眼科醫生以及病理學醫生,都在接受培訓,以便去照顧那些需要使用呼吸機的病患。他說,不少義大利重災區的普通醫院現在都已經被改造為了新冠病毒專門醫院,並配有受過專門培訓的醫生和護士。
⑹ 義大利地震多發的原因是什麼
義大利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交界地帶,板塊碰撞擠壓,多火山、多地震。
⑺ 義大利石頭雨是怎麼回事
義大利下的石頭雨是火山噴發導致的。
2013年11月,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Mount Etra)爆發,噴湧出大量輕石和灰塵,形成一場「石頭雨」。此次「石頭雨」持續了45分鍾之久。
埃特納火山每年都會爆發,此次火山爆發非常猛烈,在周圍地區下起石頭雨。從天而降的石塊呈黑色且體塊巨大。路邊許多汽車的擋風玻璃都被震碎,車身也被砸出了刮痕。有些些行人還撐起了雨傘,遮擋從天而降的石塊。
火山噴發的益處:
火山爆發對自然景觀的影響十分深遠。土地是世界最寶貴的資源,因為它能孕育出各種植物來供養萬物。如果火山爆發能給農田蓋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對農民來說可真是喜從天降,因為這些火山灰富含養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1、熔岩崩解後,雜草苔類開始冒出出來。
2、繩狀熔岩流過的山坡長出蕨類植物。
3、火山灰讓周圍的土地肥沃,當地的葡萄年年豐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火山噴發
⑻ 義大利為什麼是共和國
因為義大利是議會制(內閣制)民主共和制,國家元首是總統(象徵性一個木偶),選舉的(哎。。。),政府首腦稱總理,也是選舉的。
義大利基本上屬於責任內閣制政體,是典型的議會民主制政體,其基本特點是:
1、政黨獲得權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贏得議會選舉的勝利,即獲得下院即眾議院議席的多數。議員候選人大都由政黨推薦或具有政黨背景,多黨參加的競選是體現其所謂民主制度的重要方面,一般都設定了3-5%的門檻票,並實行以多數代表制為主的選舉制度,更有利於大黨獲得多數議席。一般是由獲得下院相對多數的黨領銜組閣,並由該黨的領袖出任政府首腦。但也有議會的少數黨組閣的現象,這尤其是在多個黨進入了議會,且無一黨獲得議會相對多數的情況下更有可能。
2、國家的權力體系以內閣為核心,內閣擁有國家的最高行政權力。內閣對議會負責,受議會制約。內閣不僅擁有行政權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議權,由執政黨所控制的議會多數保證立法的通過。內閣總理或首相有很大的權力,他不僅能夠挑選閣員,決定國家大政方針,甚至可以解散議會,宣布提前進行大選。
3、總統或國王更多的是一種榮譽性職位,並無真正的實權。在這一政體中,國王均為世襲制,總統多為間接選舉產生,如由國會議員投票選舉產生。總統或國王作為國家元首更多地體現為一種象徵性、禮儀性意義,只是在特殊情況下介入政黨間的權力調解,平常較為超脫,不承擔具體責任。
4、政黨大都是一個相對嚴密的組織體系,但右翼比左翼要鬆散。政黨無論是作為群眾黨還是精英黨,大都有一個從上到下的組織系統,乃至還有一套黨的外圍組織如工會、青年、婦女組織,對本黨執政起著一種輔助作用,甚至可以對政府形成某些牽制。
5、這種政權模式的優點是,無論是體制形成還是實際運作都相對民主、公正,更有利於決策的科學和周全。但缺點是,體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導致官僚主義,影響執政效率。
⑼ 義大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經破千,義大利的哪些地區是重災區
義大利累計確診新型冠狀肺炎病例已經破千,義大利的威尼託大區的沃鎮,倫巴第、威尼托、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皮埃爾蒙特這幾個地區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災區。
對於義大利來說還有這幾個地方倫巴第、威尼托、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皮埃爾蒙特也是義大利的重災區。針對重災區義大利的相關人員也採取了相對的措施,所有的地區的人員都不能外出倘若外出還要被罰款,也要像中國一樣,只能待在一個地方,不能亂走動。
義大利政府對於重災區,還禁止人員聚集,暫停體育和其他競賽類的活動。基本上的餐飲行業也處於關門的狀態,所有的醫生都必須奔赴一線,並且沒有假期。義大利他之所以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那麼嚴重,和義大利本身的公民有關系,他們不戴口罩。想要打贏這一場戰爭,義大利的公民還應該配合義大利政府。
⑽ 義大利戰爭是怎麼回事
義大利戰爭是中世紀歐洲強國法國和西班牙為爭奪對亞平寧半島的霸權而在義大利領土上進行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爭。它以法國對義大利的入侵開始,以西班牙獲得對意的控制權而告終。通過這場戰爭,法國向南擴張的美夢破滅了,但卻加強了法國的封建中央集權。義大利受到戰爭的嚴重創傷,加速了自身的衰落。
義大利地處歐洲大陸南端,三面為美麗、溫暖的地中海碧波所環繞。優越的地理位置,使義大利的商業和貿易十分興旺。十字軍東侵以後,義大利幾乎壟斷了東西方貿易,威尼斯、熱那亞和佛羅倫薩等城市最先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義大利的富饒和繁榮,美麗和文明,極大地吸引了歐洲強國的統治階級,特別是法國和西班牙作為義大利的近鄰,更是對義大利垂涎三尺。
義大利本身的發展極不平衡,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北部城市經濟比較發達,南部經濟落後,封建土地關系仍佔主導地位,還存在農奴剝削。各城市之間競爭激烈,政體形式多樣,政治上四分五裂。實力較強的有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那不勒斯和教皇國。它們各自為政,各有各的同盟關系,相互之間矛盾重重,時有沖突。這種一盤散沙的局面,是歐洲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必然階段,它為法國的入侵和強國之間爭奪義大利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1494年1月,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宣稱:自己作為安茹王朝(屬法蘭西王朝的旁系)的繼承人有權佔有斐迪南一世的領地。8月,查理八世率兵3.7萬人(其中包括瑞士雇傭兵),野炮136門,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向那不勒斯開進,標志著義大利戰爭的開始。從1494年到1559年,義大利戰爭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494—1504年。這一時期的核心是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王國。在義大利親法貴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軍隊穿越羅馬全境,經過米蘭公國和教皇國直逼那不勒斯。一路上沒有遇到各公國的認真抵抗。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羅馬教皇任命他為那不勒斯國王的授職書後,便於2月23日開進那不勒斯城,阿拉岡王朝國王弗蘭第諾驚慌出逃。查理八世自稱是「法蘭西、那不勒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國王」。
然而,法軍的掠奪和暴行以及增收新稅激起了義大利人民的憤慨。義大利各國首腦害怕法國勢力的加強和發生全民起義,於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聖同盟」(也稱「威尼斯同盟」)以圖驅逐法軍。參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蘭公爵和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盟。查理八世急忙從那不勒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爾諾沃遭「神聖同盟」軍隊包圍。法軍戰敗,查理八世直到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1496年12月,法國撤出那不勒斯,但軍隊主力得以保存。查理八世的繼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國退出義大利,於1499年遠征米蘭公國。在1499—1500年幾次交戰中,法國先後獲勝,相繼佔領米蘭和倫巴第。1500年,法西兩國勾結佔領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岡王朝。根據條約,法西兩國軍隊共同佔領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兩國因分贓不均爆發戰爭。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亞諾河畔一戰,西軍獲勝,法軍被迫放棄那不勒斯王國,使其淪為西班牙領地。
第二時期:1509—1515年。這一時期從「康布雷同盟」對威尼斯共和國發動戰爭開始。1508年12月,由於威尼斯共和國借驅逐法國之機大肆擴張領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勢力聯合起來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員包括西班牙、法國、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共同對威尼斯作戰。佛羅倫薩、費拉拉、曼圖亞及其他義大利國家也先後加入該同盟。1509年4月,羅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禮拜和舉行宗教儀式。同年春,法國出兵威尼斯,佔領它在倫巴第的領地,在5月14日米蘭附近的阿尼亞代洛一戰,擊敗威尼斯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然而法國勢力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壯大引起力量的重新組合。1511年10月,威尼斯、羅馬教皇、西班牙、英國和瑞士組成「神聖同盟」,共同對法作戰。1512年,法軍以2.5萬人、火炮50門的兵力在拉韋納擊潰由1.6萬人、24門火炮組成的西班牙軍隊。但是,由於政治形勢的逆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法軍召回德國雇傭兵、瑞士雇傭兵投向威尼斯,法軍被迫退卻,並於1512年底放棄倫巴第。
法蘭西斯一世繼位後,又准備大舉侵略義大利。他於1515年9月在距米蘭17公里處的馬里尼亞諾擊潰米蘭公爵的瑞士僱傭軍,又奪走米蘭公國。1516年8月,法西兩國簽訂《努瓦永和約》,把米蘭和那不勒斯分別劃歸法國和西班牙。教皇也於1516年底同法蘭西斯一世簽訂教務專約,承認法對米蘭、帕爾馬、皮亞琴察的佔領。1517年,法、西和「神聖羅馬帝國」締結《康布雷條約》,肯定了法國在義大利的既得利益和優勢地位。然而,爭霸戰爭不會就此結束。
第三時期:1521—1559年。這一時期以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即查理五世)後,法、西瓜分義大利的戰爭為標志。這一時期共爆發6次戰爭,被捲入的有羅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國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圖把法軍趕出義大利,他得到英國、羅馬教皇、曼圖亞和佛羅倫薩等國的支持,威尼斯則是法國的同盟軍。1521年戰爭爆發,1522年法軍在比科卡戰中失利,德國僱傭軍打敗了擔任法軍突擊力量的瑞士僱傭軍。1525年2月的帕維亞一戰,法軍慘敗,法王被俘。1526年。法王法蘭西斯一世回國後立即加入羅馬教皇在英國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義大利擺脫西班牙桎梏的「科尼亞克同盟」,參加同盟的還有威尼斯、米蘭和佛羅倫薩。1527年,戰爭再度爆發,雙方各有勝負。1529年,法國在不利形勢面前被迫與查理五世簽訂和約並放棄對義大利的主權要求。7年過後,法蘭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戰爭,佔領了皮埃蒙特和薩伏依。1538年,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為期10年的停戰協定。法國使者在米蘭被殺一事引起了1542—1544年的戰爭。法國同丹麥、瑞典、奧斯曼帝國結盟,查理五世與英國結盟。法軍先後佔領威尼斯和馬里尼亞諾,但查理五世卻攻入法國境內。雙方於1544年簽訂《克雷普和約》。1551年再度爆發義大利戰爭。交戰雙方互有勝負,誰也不佔明顯優勢。1559年4月,法西締結《卡托·康布雷西和約》,正式結束了法國對義大利的爭奪,西班牙在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和撒丁的統治得以鞏固,義大利的分裂局面依然繼續。
義大利戰爭是一場法、西霸權爭奪戰,是中世紀歐洲封建王國領土擴張戰爭的繼續。它不是一場進步和正義性質的戰爭。它先後經歷了幾代國王,持續65年之久。它促進了法國中央集權制度的鞏固和經濟調整。鑄炮業、造船業、印刷業、采礦業等日益興旺,度量衡得到統一,稅收制度得以建立,最龐大而有效的官僚機構在法國形成。發端於路易十一時代的法國專制君主制經受住了長期戰爭的考驗,這從客觀上有利於法國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
與此相對應的是,長期的戰爭使義大利更加分裂,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破壞。在佛羅倫薩,呢絨年產量從15世紀末的2.5萬匹下降到1530—1540年間的幾百匹。到17世紀,義大利的經濟特別是手工工業進一步衰落。義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也隨之日趨枯萎。
義大利戰爭集中體現了中世紀歐洲封建王朝戰爭的特點:為領土和財富而隨時發動戰爭;戰爭各方利益關系復雜,敵友關系變幻莫測;只以對方軍隊為攻擊目標,只求征服對方,不打殲滅戰,等等。在戰爭期間,經過改進的火器(火槍和輪式炮架青銅火炮)首次得到廣泛使用,炮兵首次參加野戰和堡壘、設防城鎮的攻防戰斗;對要塞經常採用圍而不攻的戰術;野戰部隊用於為受敵圍困的據點解圍;攻擊要塞時首先構築圍攻線,圍攻線必須設在要塞防禦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爾後構築土木工事,形成阻援線,此後才逐步展開攻擊。這場戰爭表明,僱傭軍是不可靠的,其戰鬥力取決於交戰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取決於雇傭兵的民族特點和是否及時發放薪餉。政治形勢決定戰略形勢,而軍事行動不能對戰爭結局產生本質的影響。這就是義大利戰爭的軍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