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最大教堂是哪個

義大利最大教堂是哪個

發布時間:2022-11-04 11:46:50

Ⅰ 義大利的什麼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

歐洲中世紀設計風格有許多種。風格不同,無法單純講哪個成就最高:
聖索菲亞教堂(土爾其伊斯坦布爾)是拜占廷藝術中最輝煌的成就。
哥特式教堂是基督教全盛期的產物,可說是教堂藝術的登峰造極。遍布歐洲的哥特式教堂也就成為了哥特式建築的最高成就。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最高教堂之一。
米蘭大教堂被稱為火焰式哥特建築,又稱為錦綉的森林。
巴黎聖母院是哥特式建築的一座豐碑,它是法國的驕傲,它被雨果譽為「一個巨大的石頭交響曲」。

Ⅱ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什麼教堂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為世界第一大教堂,能同時容納60000人舉行彌撒;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為第二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築,長153米,寬93米,能同時容納近30000人聚會;
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為第三大教堂,長116米,寬76米;
第四大教堂為義大利佛羅倫薩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其圓頂是世界最大的圓頂,長158米,寬38米,能同時容納15000人禮拜;
第五大教堂是英國聖保羅大教堂,也是英國最大的,它在英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網路)

Ⅲ 聖彼得大教堂是全球最大的教堂,它在建築領域的地位如何

聖彼得大教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可以說他體現了義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也是歐洲在建築設計上的最高水平體現。

聖彼得大教堂建於1506年,直到1626年才建築完成,一共用時約120年,可以說這個大教堂也是世界上耗時時間最。

聖彼得大教堂也是基督教的聖地,而且聖彼得大教堂被視為藝術的殿堂,每年有全世界無數的遊客慕名前來參觀。

Ⅳ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否真的在最小的國家

‍‍

東方各基督教派稱其為復活教堂(Church of the Resurrection)。位於耶路撒冷老城內。除新教外的許多基督教派認為,其所在地點正是耶穌受難的各各地(Glogotha,或稱骷髏地,Calvary)。教堂內還有耶穌安葬的地點。從公元4世紀起,聖墓教堂就是基督教徒朝聖的重要去處。

聖墓教堂所在地原是哈德良時期修建的一座阿芙羅狄蒂神廟。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後,曾派其母親海倫娜(Helena)前往巴勒斯坦查訪聖跡。據稱海倫娜除發現耶穌受難的十字架(True Cross)外,還將此地確認為耶穌受難地。公元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其實是三個彼此相連的教堂,分別位於三處不同的聖跡之上:一座長方形廊柱大廳教堂(Matyrium),圍繞Rock of Calvary的廊柱中庭(Triportico),和一座圓形大廳(Anastasis,意為「復活」)。圓形大廳中央,是海倫娜發現的安葬耶穌的洞穴遺址。洞穴周圍的岩石全被削去,聖墓則被圍在一個被稱為Edicule(意為「小房子」)的建築內。圓形大廳的穹頂直到公元4世紀末方才完工。

‍‍

Ⅳ 歐洲三大教堂是哪三大,分別位於哪

世界現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聖彼得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塞維利亞大教堂。均在歐洲,位置分別位於:梵蒂岡、義大利米蘭市、西班牙塞維利亞市。

1、位於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教堂,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

聖彼得教堂之所以十分著名,不僅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還在於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與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師們的共同傑作。

根據天主教會聖傳,聖伯多祿大教堂是宗徒之長聖伯多祿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於此。

聖伯多祿大教堂由於其禮儀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在此舉行多個儀式,包括聖殿內外的人數,每次約有一萬五千人到八萬人參與。聖伯多祿大教堂與基督教歷史上許多事件都有很強的關聯,早期基督教、教宗國、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

(5)義大利最大教堂是哪個擴展閱讀:

歐洲的中世紀教堂一般都會讓人產生高大、尖聳的感覺。實際上,我們見到的帶著高聳的塔尖的教堂,都屬於哥特式建築,哥特式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都留下了盛名。

1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築風格在法國起源,13至15世紀才開始在歐洲流行。天主教建築一般會採用哥特式建築。法國的城市手工業和商業行會在12到15世紀特別發達,市民們參與建造教堂的熱情很高,他們都希望能夠用獨特的哥特式建築風格來樹立自己的城市風貌。

教堂當時的角色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市民們也經常把教堂當成大會堂和公共禮堂來使用,有的教堂甚至還被當作市場和劇場來使用。憑借著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哥特式建築在建築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有名的哥特式建築主要有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和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

Ⅵ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在聖彼得廣場上排了一會兒隊,經過安檢系統,我終於有機會走進了聞名世界的聖彼得大教堂,這里不收門票,算是天主教為社會做的貢獻吧!進入教堂的人們都會感嘆:這里十分氣派庄嚴肅穆、又非常豪華、還有著極其濃厚的藝術氛圍!參觀這里太值得了!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譯為梵蒂岡聖伯鐸大殿,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與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位於梵蒂岡,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長方形的教堂,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希臘十字架的結構,造型是非常傳統而神聖的,總面積2.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高45.4米,長約211米,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只不過必須衣冠整齊並通過安檢才可以進入教堂。登教堂正中的圓穹頂部可眺望羅馬全城;在圓穹內的環形平台上,可俯視教堂內部,欣賞圓穹內壁的大型鑲嵌畫。

基督教的創立者耶穌有12個大弟子,聖彼得是其中一位。聖彼得是耶穌12門徒中的首席大弟子,本是個貧苦的猶太漁民,公元1世紀曾兩度到羅馬傳教。當時羅馬帝國暴君尼祿極端分視天主教,瘋狂迫害基督教徒,彼得被迫離開羅馬。當他正啟程時,遇上耶穌「顯靈」阻止他離開。彼得頓時醒悟,於是繼續留在羅馬佈道。公元64年10月13日,他被尼祿釘死在十字架上。後來的__在他殉道處建立了墓地和講台,4世紀時君士坦丁皇帝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了一所教堂,1506年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改建為大教堂並命名為聖彼得教堂,歷經120年,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326-333年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稱老聖彼得大教堂,於公元326年落成,為巴西利卡式建築。16世紀,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重建聖彼得大教堂,並於1506年破土動工。在長達120年的重建過程中,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波爾塔和卡洛·馬泰爾相繼主持過設計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稱新聖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來的重要宗教儀式均在此舉行。為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建築風格。

聖彼得大教堂門前左邊樹立著聖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帶微笑,右手握著兩把耶穌送給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鑰匙,左手拿著一卷耶穌給他的聖旨。他頭上的縷縷卷發、臉上的根根皺紋、下巴上的撮撮胡須和身上的層層長袍無一不被雕琢得細膩、逼真。如果把臉和頭發塗上真實的顏色,一定會被當作真人。彼得是耶穌的12個門徒中的第一個,耶穌去了天堂後把金鑰匙交給了他,彼得成為了基督教的首領,他來到羅馬傳教,後來,羅馬的皇帝為了嫁禍基督教,放火燒了羅馬城,然後歸罪於基督教,並處死了彼得。聖彼得大教堂就是為紀念彼得而修建的。教堂門前的右邊豎立著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據說那是耶穌的另一得意門徒保羅,耶穌在世時,他總是與彼得一起跟隨耶穌的左右。

大教堂的外觀宏偉壯麗,正面寬115米,高45米,以中線為軸兩邊對稱,8根圓柱對稱立在中間,4根方柱排在兩側,柱間有5扇大門,2層樓上有3個陽台,中間的一個叫祝福陽台,平日里陽台的門關著,重大的宗教節日時教皇會在祝福陽台上露面,為前來的教徒祝福。教堂的平頂上正中間站立著耶穌的雕像,兩邊是他的12個門徒的雕像一字排開,高大的圓頂上有很多精美的裝飾。大教堂是羅馬城中最高的建築,據說至今為止,羅馬城中的任何建築高度均不得高過大教堂。

教堂下面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間是耶穌基督;兩側各有一座鍾,右邊是格林威治標准時間,左邊是羅馬時間。大殿下面有5扇門,平常一般遊客都入中門。如果遇上機會,教徒們就可從右邊的聖門進入大殿,不過這需25年才有一次。按規定,每時25年的聖誕之夜,聖門打開後由教皇領頭走入聖堂,意為走入天堂。其他三門分別是"聖事門"、"善惡門"和"死門"。

大教堂左邊的大門有皇家衛隊守衛,皇家衛隊就是梵蒂岡國家的軍隊。衛士們個個高大魁梧,他們身穿紅黃藍三色條紋的古代騎士服裝,手握長戟,威風凜凜。他們都是瑞士人,世代教皇只用瑞士士兵,因為他們認為瑞士人最忠誠,這源於一個真實的 故事 。據說在16世紀初教皇受到了羅馬帝國的進攻,為了保衛教皇,100多個瑞士衛兵戰死在教堂外,當時的教皇非常感動,於是決定世世代代僱傭瑞士衛兵保衛教堂。他們身穿的別致制服500年不變,據說是米開朗琪羅設計的,手中的長戈也是15世紀的產品。

聖彼得大教堂的正面是由C.馬德諾1607年設計的,長137米,高45.5米;壁前有28米高的8根圓石柱,4根方石柱;5個大門洞上有5個陽台。中間最大的陽台名為祝福陽台,是教皇在重大節日(比如 聖誕節 )向羅馬和全世界發表講話的地方。每屆新任教皇在當選第二天在此向民眾初次亮相,並頒布宗教祝福講話。

大堂正面有五個大門,與此相對應的前廊各有5個鐵柵欄。過去只有中門是銅鑄的,近幾年把另4扇木門也改為銅門。從右到左的順序是:

第一門叫「聖門」。平時是關著的,只有逢「聖年」或其他慶典才由教皇親自打開。聖年的規定源出猶太教的「禧年」,最初每5年一次。猶太教的「禧年」年實行大赦,抵押的土地歸還原主,賣身奴隸被釋放。後基督教繼承了這一規定,目的主要是赦免__的罪過,但基督教的「禧年」間隔期幾經調整:1300年定為每100年一次,後又改每50年、每33年一次。15世紀改為每25年一次,至今未變;16世紀又規定發生重大事件的某年也可以按聖年慶祝,例如1560年特蘭託大公會議閉幕,1929教皇比奧十一世晉鐸50周年,1965年梵二會議閉幕,以及最近的1983-84年,慶祝基督救贖1950周年,都是隨機決定慶祝的特別「聖年」;2000-2001年是「千禧年」, 是正常「聖年」。

因為門上雕有16幅聖經故事畫面,使第一門極富藝術價值。門面分為16格,每格一幅畫一個故事,由上而下,從左到右,依次為:(1)天神持劍守地堂(2)亞當、夏娃被逐(3)聖母默禱(4)天神來報(5)耶穌受洗(6)迷途知返(7)浪子回頭(8)跛者痊癒(9)聖女瑪客達淚洗耶穌足(10)耶穌教導門徒寬恕他人(11)耶穌回頭注視三次否認他的彼得。(12)耶穌被釘十字架(13)巡訓萬民,(14)聖神降臨(15)耶穌顯現給保羅(16)教皇開聖門儀式。

每逢聖年就把有幸開門的那位教皇的徽章刻在門上的 浮雕 下方,現在門上已有27枚徽章,說明已有27位教皇開門27次。

第二門叫「聖事門」,1963年由著名 雕刻 家克羅千諦改木門為銅門。門上的圖案都是關於天主教會七件聖事的雕刻,故名。

第三門是「中門」,它原是舊彼得教堂的大門,由費拉來特(1400-1465),在1433年所鑄,因此也叫費拉來特門,是本堂最古老的門。中門共有6幅畫像,由左而右,自上而下,依次為:(1)正襟危坐的基督,(2)雙手胸前的聖母,(3)執劍肅立的保羅,(4)聖彼得給籌劃鑄造這扇銅門的教皇歐傑尼四世(1431-1447)交付鑰匙,(5)視斬如歸的聖保羅在等待判決。(6)聖彼得要求倒立釘十寧架而死,以免和耶穌的殉道方式雷同。以上(5)(6)兩幅畫面上都有尼祿皇帝在刑場監視。

第四門叫「善惡之門」,由雕刻家明古則於1970-1977年建造。左扇門上的浮雕描繪歷代殉道者受各種酷刑時的悲壯情景;右扇門上則描繪聖善,例如聖約翰為隱者受洗等。

第五門叫「死門」。由雕刻家馬祖在1960年代初將木門換成銅鑄門。門的上半畫面反映耶穌聖逝與聖母安眠,下半的八幅畫描繪的也是其他信徒的逝世情景。

人們認為義大利的建築有生命力,令人畏懼,使人不能忍受,因為義大利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師們毫不吝惜地採用繪畫、鍍金和大理石。巴洛克(1600——1750)就產生於羅馬,後來的教皇運動使這種藝術形式得到充分的發展,羅馬也因為「神與教堂的無尚光榮」成為無可媲美的城市。

聖彼得大教堂是巴洛克藝術的集中體現。巴洛克,本義指一種不規則的珍珠,後來巴洛克風格被人們擯棄,便具有了貶義,指華麗、炫耀的風格。這種風格在教皇的領導佔主導地位的時期大受歡迎,因為只有復雜華麗的巴洛克能描繪出教皇神權的威嚴與神聖。

來到羅馬是親自感受巴洛克藝術的好機會。雖然它被後來的藝術形式所淘汰,但它的輝煌留給了西方藝術不朽的經典記憶。而且,我認為只有技藝精湛的大師才能完成巴洛克風格的作品。

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值得參觀的建築聖殿,它所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更被視為無價的資產

Ⅶ 世界十大教堂哪十大

世界十大著名教堂
1、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可供4萬人舉行宗教活動。它始建於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築成,大廳寬達59米,長130米,中間拱頂最高45米。教堂的特點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欞,有135個尖塔,像濃密的塔林刺向天空,並且在每個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總共有2000多個雕像,甚為奇特。如果連內部雕像總共有6000多個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因此教堂建築格外顯得華麗熱鬧,具有世俗氣氛。這個教堂有一個高達107米的尖塔,出於公元15世紀義大利建築巨匠伯魯諾列斯基之手。塔頂上有聖母瑪利亞雕像,金色,在陽光下顯得光輝奪目,神奇而又壯麗。
2、法國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1953年6月2日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二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
3、俄羅斯聖彼得堡滴血大教堂
聖彼得堡滴血大教堂也叫復活教堂或喋血教堂,1883年-1907年由巴爾蘭德建造,是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進分子殺害而建,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維斯基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案發地點。

4、美國紐約聖約翰大教堂
紐約聖約翰大教堂 ,英文全稱(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t.John the Divine)。這座逾百年歷史的聖約翰教堂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島阿姆斯特丹大道和112街交界處。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基督教堂。聖約翰大教堂是一間新教主教大教堂,以其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築而享譽全球。該教堂始建於1892年,建築工程時斷時續,至今還在進行之中。聖約翰大教堂的建造工作分三階段:
(1)1892~1911年,由海斯和拉法熱設計,建築風格為羅馬式;
(2)1916~1941 年,主設計為克蘭姆,建築風格為哥特式;
(3)1945年至現在,繼續完成剩餘部分,右中廳旁的小教堂、西部塔樓、中廳和唱詩樓的屋頂等。
5、德國科隆大教堂

德國科隆主教座堂(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查格特·彼得·瑪麗亞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市中心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無爭議的標志性建築物。157米高的鍾樓使得它成為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前兩位是塞維利亞主教座堂和米蘭主教座堂)。它從13世紀中起建,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繕工程不斷。
1996年,在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0屆會議報告上,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它以輕盈、雅緻著稱於世,是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築。它與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和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
它除了有重要的建築和藝術價值外,還在於它是歐洲基督教權威的象徵。
6、梵蒂岡聖彼得教堂

聖彼得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譯為梵蒂岡聖伯鐸大殿,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與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位於梵蒂岡,是全世界第一大圓頂教堂。總面積2.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高45.4米,長約211米,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只不過必須衣冠整齊並通過安檢才可以進入教堂。
登教堂正中的圓穹頂部可眺望羅馬全城;在圓穹內的環形平台上,可俯視教堂內部,欣賞圓穹內壁的大型鑲嵌畫。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米開朗琪羅「哀悼基督」的雕像。聖彼得大教堂俯視圖拉斐爾的《雅典學院》油畫等。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值得參觀的建築聖殿,它所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更被視為無價的資產。
7、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 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正式名稱為「聖彼得聯合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整座建築既金碧輝煌,又靜謐肅穆,被認為是英國哥特式建築的傑作。
它既是英國國教的禮拜堂,又是歷代國王舉行加冕典禮、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大禮堂,還是一個國葬陵墓。從 11 世紀勝利王威廉開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當今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是於1953 年6月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舉行加冕典禮的。2011年4月29日,威廉王子與凱特·米德爾頓的世紀婚禮也在此舉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還是英王的墓地。1066 年撒克遜王愛德華死後就埋葬在這里。從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的 20 多位國王都埋葬在這里。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國王亨利七世的教堂和陵墓。
宏偉壯觀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的聖地,在英國眾多的教堂中地位顯赫,可以說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員,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國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認為死後能在這里占據一席之地,是至高無上的光榮。

8、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
索菲亞大教堂聞名於其巨大的圓頂,被譽為拜占庭式建築的典範及「改變了建築史」。大教堂保持著世上最大教堂的地位近千年,直到1519年被塞維利亞主教座堂取代。現存的教堂是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之命而於532至537年間建造,是建造在同一地方的第三所教堂(前兩所教堂在暴亂間被摧毀)。教堂是由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Isidore of Miletus)及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Anthemius of Tralles)設計。1453年5月29日,聖索菲亞大教堂被轉為清真寺,在角上加建了呼喚穆斯林們按時舉行禮拜的授時塔。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總統及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蒂爾克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變為博物館。

9、莫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南端,緊傍克里姆林宮。由俄羅斯建築師巴爾馬和波斯特尼克根據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主持修建。
整個教堂由九座塔樓巧妙地組合為一體,在高高的底座上聳立著八個色彩艷麗,形體下滿的塔樓,簇擁著中心塔。造型別致,多奇異雕刻。富於創意的形式、色彩與精妙絕倫的結構完美結合,使這座教堂令人嘆為觀止。
瓦西里升天教堂歷史上僅有很少時間使用過,現為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分館,作為建築文物供人參觀。
10、巴塞羅那聖家贖罪大教堂
聖家大教堂(La Sagrada Familia)也叫聖家贖罪堂,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由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設計師高迪(Gaudí)設計的,無論你身處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頭就能看到它。整個建築華美異常,令人嘆為觀止,是建築史上的奇跡。登上教堂頂部平台,巴塞羅那城區盡收眼底。
聖家大教堂始建於1884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盡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築物,但絲毫無損於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教堂主體以哥特式風格為主,細長的線條是主要特色,圓頂和內部結構則顯示出新哥特風格。
聖家大教堂是一座宏偉的天主教教堂,整體設計以大自然諸如洞穴、山脈、花草動物為靈感。高迪曾經說:「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聖家贖罪大教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各種變化組合成充滿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大教堂顯示出來的夢幻浪漫、怪誕陸離,吸引了來往於這座市的所有目光。

Ⅷ 義大利的什麼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又名西斯廷聖母院)

【簡介】
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與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 聖彼得大教堂俯視圖位於梵蒂岡,是全世界第一大圓頂教堂。 登教堂正中的圓穹頂部可眺望羅馬全城;在圓穹內的環形平台上,可俯視教堂內部,欣賞圓穹內壁的大型鑲嵌畫。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米開朗琪羅「哀悼基督」的雕像。聖彼得大教堂俯視圖拉斐爾的《雅典學院》油畫等。聖彼得大教堂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總面積2.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高45.4米,長約211米,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只不過必須衣冠整齊並通過安檢才可以進入教堂。

Ⅸ 歐洲三大教堂是什麼

1、聖母百花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羅倫薩總教區的主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它是佛羅倫薩的標志,也是佛羅倫薩市內最高的建築。教堂建築群由主教堂、鍾樓和洗禮堂構成,不僅規模宏大,更是整個文藝復興初期的代表性建築。

塔頂有文藝復興式樣的大鍾,鍾樓是俯瞰布拉格市景最美的地方,如果腳力還行,不妨嘗試一項健步運動,攀爬教堂高塔里287級樓梯,登高瞭望整個布拉格城,當你上氣不接下氣地終於到達塔頂時,令人屏息的百塔美景,將令你感到真正值回票價。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最大教堂是哪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藏紅花什麼水果 瀏覽:560
印度式的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瀏覽:363
印尼選票為什麼要人工數 瀏覽:538
越南什麼時候盛行東風 瀏覽:482
義大利哪裡買gucci 瀏覽:14
固安英國宮一期怎麼走 瀏覽:534
英國愛它美奶粉價格是多少 瀏覽:119
印度用海南話怎麼說 瀏覽:936
中國六十年代支援越南多少物資 瀏覽:927
為什麼伊朗不能付款 瀏覽:108
義大利和韓國哪個更適合居住 瀏覽:663
出口伊朗需要什麼 瀏覽:553
中國有多少低收入人 瀏覽:827
中國李寧的鞋子一般可以穿多久 瀏覽:122
印尼每月出口鎳礦石多少噸 瀏覽:923
剃刀黨殺了哪個義大利人 瀏覽:212
中國貧民如何翻身 瀏覽:120
義大利藝術服裝哪裡好 瀏覽:393
中國如何更新外國的游戲 瀏覽:231
伊朗幣怎麼轉到迪拜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