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不打義大利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不打義大利

發布時間:2022-11-05 21:47:25

⑴ 義大利在戰爭中總是投降,為什麼德國不拋棄義大利呢

德國需要盟友。義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德國的盟友。雖然義大利最終背叛了德國,但它也有合作的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受到不平等條約的過度壓迫,這必然會引發德國的反叛心理。德國沒有自大到足以用自己的力量挑戰世界,德國也需要盟友,盡管義大利在二戰期間屬於邊緣化的角色。但它也可以分擔一些壓力。而且除了義大利的脆皮坦克,小口徑無用火炮之外,義大利士兵雖然比不上德國士兵,但是相對於其他國家還可以。

⑵ 為什麼二戰只懲罰德國和日本不懲罰義大利

德國日本都是舉國打仗,全國上下統一就是開打就是侵略,極少數人群反對戰爭可是根本起不來作用,包括日本天皇有些戰爭都是猶猶豫豫,打不打舉棋不定,但是天皇說的都不算,真正大權掌握在陸軍部手裡,很多情報和天皇的指示半路就被陸軍掐斷,除非是對戰爭有利的。德國也一樣,希特勒的黨衛軍蓋世太保,把全德國看的嚴嚴實實的,誰發表一點不支持希特勒的言論馬上就消失了。

義大利不一樣,他雖然也是法西斯但是他並沒開戰是希特勒拉他下水,並且義大利在戰爭中並沒做過太大危害的罪名,跟德國日本的反人類罪,屠殺,相比義大利惹的事簡直就是可以當沒看見就得了。並且義大利國內是堅決反戰的,墨索里尼就是被自己國家的反戰部隊打死的,並拋屍街頭讓人淋尿淋屎了那叫一個凄慘,希特勒知道後嚇壞了。說等我自殺那天一定把我屍體燒了,

⑶ 有人說二戰時德軍需要用大量軍力防止義大利叛變,這是為何

這是因為義大利當時在戰爭中多次不戰而降,甚至有人傳言說義大利偷偷把先進的武器賣給敵國。

在二戰期間各國紛爭亂起,德國和日本是其中打的最為凶的兩國,而義大利作為他們的盟友一直被人稱為是豬隊友。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義大利在二戰期間經常不戰而降,他不戰而降的原因也有很多,因為想吃義大利面,因為想吃通心粉,想喝紅酒,甚至因為打不開但又香或者說太累,而直接投降,並且他們會把俘虜交給敵國來看管。如果我是他們的盟友,那麼我可能也要隨時提防著義大利叛變。

對於德軍來說,義大利真的是一個不可靠的盟友,不僅在戰爭之中幫不上什麼忙,還要分出來一部分軍力防止義大利叛變。

⑷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會選擇戰鬥力較弱的義大利

義大利當時戰鬥力並不弱,當時有次戰役,還沒開打義大利軍隊就投降了,但是英軍不接受投降,義大利軍覺得很屈辱,就全殲了英軍。在工業方面很強,但是德國也沒想到,義大利根本沒想打仗,甚至因為打不開彈葯箱就投降

⑸ 為啥二戰時期德國沒有去佔領義大利

二戰期間,義大利是徳國的盟友。
後來加上日本,三個國家組成法西斯聯盟核心。

⑹ 二戰時德國打過義大利嗎

二戰中德國和義大利結盟是最大的敗筆.德國軍方面曾經有這樣一種說法:」假使戰爭爆發,義大利最好能守中立,這樣或許可以牽制敵方10個師,假使它投入對方,則德國只要用5個師可以將其擊敗,但假如加入德國方面作戰,則德國反而要用20個師去保護它」.由此可見德國對義大利的實力是認識的很清楚的.
但是為什麼希特勒要與義大利結盟呢?個人認為有3個原因:1,是希特勒擔心一國在歐洲作戰會影響士兵的情緒,因此需要個同盟在士氣上是個鼓舞;2,義大利的地理位置靠近德國且戰略地位重要.3,義大利與德國同樣是法西斯國家,希特勒對墨索里尼有特殊的感情,兩個國家兩個人的共同點共同利益很多一拍即合.
希特勒並非不知道義大利的弱點,因此在戰爭初期他只希望義大利中立不要拆台就行.但是義大利看到德國取得的勝利獲得的利益,眼讒,便匆忙參戰,意圖分一杯羹.
義大利在二戰中沒有反過來攻打德國

⑺ 德國二戰失敗就是因為義大利,軍迷為何會這樣認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為法西斯的德國、日本和義大利這三個國家在外界的說法都是不一樣的。現在對於德國和日本的說法最多,而對義大利的說法卻很少,主要是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和日本幾乎都是在拚命的戰斗,而義大利卻不是這樣的。而且在二戰時義大利還在戰場中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情,而這也體現了義大利軍隊的膽小。所以現在許多人都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國家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義大利在拖後腿。

還有一次因為美國的一架轟炸機襲擊了義大利的一支軍隊,因為被炸死了四十幾人,所以義大利決定向美國投降,而當時義大利的軍隊有著將近一萬人。所以說在二戰中,德國的失敗是因為義大利也是有原因的,更不要說義大利最後投降了。

⑻ 有人說二戰時德軍需要用大量軍力防止義大利叛變,這是為何

這個確實是如此,義大利出去打仗後面都跟著德軍,德軍是監督他們的。義大利這個國家戰鬥力是有的,但是就是不想打架。

義大利的領導墨索里尼了解到情況後,就打電話要求芬蘭撤軍。結果搞得芬蘭一臉懵逼,因為當時的芬蘭軍隊已經收縮在國內了,外面哪還有多的軍隊呢。於是芬蘭調查後,發現在希臘的只是幾個芬蘭的士兵在那裡當志願兵。於是芬蘭就給了墨索里尼回復,說那些軍隊只是幾個志願兵,結果墨索里尼十分生氣,說他指的就是這些人。

⑼ 希特勒為什麼不滅了義大利

首先。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上台執正,所實行的戰略也不盡相同。
其次,其實說起來當時義大利的墨索里尼在某些政治理念上還是希特勒的「師父」,做「子弟」的,總不能說還沒「滿徒」,就先把「師父」揍一頓吧?~~
第三,當時德、意的目標是一致的,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強得多。再反觀1943年,義大利退出戰爭後,德軍立馬就對義大利實施了「接管」。這也正好說明,一旦「盟友」的關系不存在了,德國自然也就坐不住了。

⑽ 為何二戰義大利經常拖後腿,德國卻一直對其不離不棄

歷史 上的義大利在羅馬帝國時達到了自己的輝煌,雖然在日耳曼人入侵和中世紀以後逐漸沒落,但是憑借祖上的庇蔭以及在地中海中獨特的戰略位置。義大利還是在近代搭上了列強的末班車,不過作為歐美列強中最弱的一環,義大利並沒有多少實力,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猛刷存在感。

義大利在一戰之前一直是德國的堅實盟友,但因為在阿爾卑斯和德國小兄弟奧匈帝國鬧翻以及懼怕法國,讓他們在戰前突然加入協約國聯盟,著實蛇鼠兩端。而在二戰中在墨首相的帶領下他們倒是真的加入了軸心國的陣容中。

但所謂 「狗中哈士奇,國中義大利」 ,二戰中的義大利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先是在東非讓土著武裝胖揍,在其後的入侵巴爾乾和北非的作戰中又讓英軍狙擊,而且不僅打仗不好使,在日常的作戰中還經常犯一些中二錯誤,什麼 「沒有撬棍不開炮,防空兵炮打元帥……」 之類雲雲,著實坐實了「軸心國」卧底這個稱號。

不過就是這位一直拖著自己後腿的小兄弟,德國卻還是不遺餘力地對他進行援助,不僅讓隆美爾帶領非洲軍團協助其控制北非,更是直接派軍駐扎在義大利防止盟軍登陸其本土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德國這么熱衷於幫助自己的小老弟義大利呢?

近代的德國和義大利很像,和英法這種老牌殖民帝國相比,德意都是在二次工業革命以後快速崛起,雙方在列強的鄙視鏈中都是後來擠進來的暴發戶,在列強中一直被人孤立,英國人要的是一個分裂的普魯士而非強盛的德國,法國就更不用說了,普法一直是死敵。因而同病相憐的兩個國家就合作在一起了。事實上如果不是義大利因為和奧匈爭奪阿爾卑斯,義大利還真的有可能在一戰加入德國。

而在一戰結束後義大利雖然是戰勝國,但是一戰期間高昂的軍費讓其國力甚至不如一戰前,國內的矛盾讓墨首相快速上台,而墨首相激進的言論給了隔壁同樣戰敗的德國注入了新的思想,甚至成為德國一戰後重新崛起的指路人和明燈。

德國人在20-30年代甚至組團去義大利學習,30年代的德國就有很濃厚的義大利影子,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因為英法壟斷了海外市場,從德國和義大利生產的商品可以相互傾銷,在30年代以後,德國一直是義大利最大的進口國,兩國的關系密不可分。

又回到之前說的話,在二戰之前德國在歐洲實際上是被孤立的存在,英法忌憚他,不斷消減其國防實力,在經濟上也對其進行制裁,放眼歐洲,沒有一個國家敢和德國走得很近,只有義大利在墨首相上台後,無條件倒向德國,甚至在30年代末期還和日本一起組成「軸心國聯盟」,一起推薦德國為老大,這讓德國打心裡將當義大利是自己人。

故而,這樣一位德國崛起的「明燈」,又在歐洲同病相憐的小老弟,德國無論是處於國際形象還是 歷史 根源上,都是要幫助這個盟友。

軍隊戰力強: 和一戰後被狠狠打壓的德國不同,義大利作為戰勝國的好處還是很多的,首先他們擁有歐洲前四的陸軍,和世界第五的海軍,其戰爭潛力雖然不如其他幾個大國,但也能作為一個有力的幫手協助德國進行作戰。而且別看義大利軍隊在戰場上拉胯,但是作為防守方式有很強大的作戰能力,40-41年義大利非洲軍團在隆美爾的帶領下也打了幾場漂亮的翻身仗,壓的英國人在埃及不敢冒頭。

而且在軍隊的協調作戰上都是德國人占據主導,有的義大利軍隊還是頗具戰鬥力,比如義大利的公羊裝甲師在不滿員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跟英國的精銳裝甲22師打的有來有回。

地理位置優越: 義大利的整體實力雖然不如英美,但其戰略位置確實很重要,義大利從地圖上就像是嵌入地中海的一枚釘子,德國和義大利結盟,他們可以通過義大利為基地,向北非進軍,從義大利南部出發可以就近登陸突尼西亞-埃及。從而拿下自己夢寐以求的中東油田等地。同樣在地中海的義大利的海軍可作為德國海軍補給基地和即戰力,威脅北非的英軍航線,隔離英國本土與非洲和中東的聯系。

除了進攻方面,義大利還是德國的後花園,義大利(特別是北部)對於德軍來說至關重要,事實上德國人在控制義大利後,很好的在這里狙擊盟軍,特別是名將凱瑟琳依靠古斯塔夫防線等地的防禦層層狙擊了盟軍的進攻讓盟軍在義大利南部取得部分勝利,但是在北部的義大利山地盟軍依然舉步維艱,想依靠義大利直接進攻法國南部和德國後方的戰略企圖卻被阿爾卑斯山很有效的擋住。

因為在義大利軍事行動的失敗,讓盟軍不得不在法國西部等地開辟第二戰場。

二戰中德軍不惜冒著分兵的危險幫助義大利,除了是兩國之間 歷史 上的友好同盟以及墨首相這個「明燈」人物之外。更是看中義大利一旦倒戈偏向盟軍的話,德國的整體戰略部署會處於被動地位,因此雖然知道義大利人的戰鬥力不行,但德軍還是義無反顧的增援義大利,甚至在戰爭後期義大利突然反水的時候快速佔領義大利北部,阻止盟軍的進攻,可見德國是很看中義大利這個地方。

當然德國人幫助義大利也有自己的惡趣味,當時的義大利和日本都是「國聯」的創始國,和這些國家的結盟可以很好的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而且沒有什麼是比有兩個國聯創始國當小弟是最能顯擺的事情,而且和這兩個國家結盟可以讓德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曝光度更高,不怕被英法孤立。

與二戰中德國為什麼不打義大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藏紅花什麼水果 瀏覽:560
印度式的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瀏覽:363
印尼選票為什麼要人工數 瀏覽:538
越南什麼時候盛行東風 瀏覽:482
義大利哪裡買gucci 瀏覽:14
固安英國宮一期怎麼走 瀏覽:534
英國愛它美奶粉價格是多少 瀏覽:119
印度用海南話怎麼說 瀏覽:936
中國六十年代支援越南多少物資 瀏覽:927
為什麼伊朗不能付款 瀏覽:108
義大利和韓國哪個更適合居住 瀏覽:663
出口伊朗需要什麼 瀏覽:553
中國有多少低收入人 瀏覽:827
中國李寧的鞋子一般可以穿多久 瀏覽:122
印尼每月出口鎳礦石多少噸 瀏覽:923
剃刀黨殺了哪個義大利人 瀏覽:212
中國貧民如何翻身 瀏覽:120
義大利藝術服裝哪裡好 瀏覽:393
中國如何更新外國的游戲 瀏覽:231
伊朗幣怎麼轉到迪拜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