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揚州總共有幾個工業園區
維揚經濟開發區.揚州經濟開發區.廣陵產業園.儀征化工園.汽車園.還有各鄉鎮的工業集中區.太多了. 市區就三個:江陽工業園、邗江工業園、廣陵產業園要是算高郵 儀征 江都 寶應 那就很多了。。還有很多鄉鎮都有工業集中區。。市區就三個---江陽工業園、邗江工業園、廣陵產業園。其中江陽工業園又叫江陽創業園,是最小的一個,廣陵產業園是揚州比較成熟的一個工業園,邗江工業園又叫揚州出口加工區,是最新的 也比較大,電子行業居多!
2. 寶應縣 黃塍工業園區離城區多遠
如果是充長途車站到黃塍工業區大概8公里左右,挺近的
3. 揚州有哪些管件企業
河北廣浩管件,找我
4. 寶鋼集團寶應義大利分公司在什麼城市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23
5. 天津經濟開發區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TEDA-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於1984年12月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建立,為中國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之一。「TEDA"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英文名稱縮寫,「泰達 」是其音譯。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天津市東60公里,緊鄰塘沽區。總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此外,還分別在武清縣、西青區和漢沽區闢建了逸仙科學工業園、微電子工業區和化學工業區等三個區外小區。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依託京、津,輻射三北,其所在的環渤海區域是一個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市場容量大、購買力高的黃金地帶,具備發展工商業的良好條件。以「21世紀現代化國際工業新城區」為目標,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致力於塑造與國際慣例和國際市場接軌的投資環境。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環境日臻完善,經濟實力迅猛發展,已成為中國乃至整個亞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區域。
目前,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有33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落戶,投資總額超過150億美元。以摩托羅拉、雀巢、SEW、諾和諾德等跨國企業為代表,形成了電子通訊、食品、機械、生物醫葯四大支柱產業,經濟實力日益高速發展壯大,在全國開發區中名列前茅,成為「濱海新區」的龍頭和天津市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根據跨世紀的宏偉戰略,以「二十一世紀亞洲最大、中國最好的現代化工業區」為目標,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次創業」已奏響了序曲,新一輪投資環境、城區環境、人文環境等全方位園區綜合建設工程同時啟動。在不久的將來,一個以工業現代化為基礎,管理現代化為支撐,城市現代化為標志的工業新城區將會呈現在世界的東方。
6. 想知道: 揚州市 從寶應長途汽車站到范水怎麼坐公交
從寶應縣城到范水有兩路公交,具體如下:
222線:寶泰米業-韋鎮 首末班時間 6:00-18:00
線路走向:安宜北路-安宜南路-南城根路-工農路-東升路-南園東路-白田南路-淮江大道- S237淮江公路
主要站點:
寶泰米業-同松橋-葯監局-工商局-縱棹園-寧國寺-寶利萊廣場-老酒廠-聚浪潮-恆順醬醋-碧雲國際-萬嘉華苑-安宜高中-船閘村-三團村-沿河-劉堡-朱馬閘-范水大街-韋鎮
223線:義大利工業園-夏集 首末班時間 6:00-18:00
線路走向:蘇中北路-蘇中南路-南園東路-白田南路-淮江大道-S237淮江公路-界臨沙線
主要站點:
義大利工業園-威尼斯國際花園-寶勝集團-城北初中-建設局-宜和苑小區-酒廠橋-碧水庄園-安宜初中-寶應酒廠-碧雲國際 -萬嘉華苑-安宜高中-船閘村-三團村-沿河-劉堡-朱馬閘-范水鎮-地龍-子嬰閘-王橋-子嬰-郭橋-夏集鎮
7. 寶應縣算江蘇省哪個市的
寶應始建於秦,古稱安宜,隸屬名揚海內外的江蘇省揚州市,與周恩來故鄉淮安毗鄰,京杭運河穿邑而過,風光宜人,設施配套,悠久歷史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寶應土地肥沃,湖盪密布,農業資源豐富,是國家首批生態示範縣、有機食品基地示範縣、平原綠化先進縣,特別是荷藕種植面積、產量、品質、出口量均為全國之冠,被國家授予「中國荷藕之鄉」稱號。全縣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三個文明和諧推進,是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縣。
寶應工業發展迅猛,形成「一電兩品」(電工電器、食品葯品)兩大主導產業和玻璃工藝、石化管件、壓力容器、棉紡織品、電子陶瓷、車輛配件等六個特色行業。建築業和民營經濟正成為全縣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服務流通、物業管理、科技咨詢、信息產業蓬勃興起。縣開發區、寶應湖有機農業開發區、義大利工業園、耿耿工業園、安宜工業園、各鎮工業園等「兩區四園」加快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紛紛開工建設和投產,縣城經濟圈民經成型。寶應勝集團年銷售突破40億元,寶勝股份成功上市,產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隨著進一步對外開放,全縣合資合作企業和外銷產品發展勢頭強勁,全球500強企業已有5家在寶應落戶運營。京滬高速公路把寶應和經濟發達地區連成一體。我們熱忱歡迎廣大海內外朋友來寶應觀光旅遊,投資開發,與我們加強合作,共謀發展,攜手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8. 寶應山陽公交車班次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11
9. 八寶亭的關於寶應
寶應始建於秦,古稱安宜,隸屬名揚海內外的揚州市,與周恩來故鄉淮安毗鄰,京杭運河穿邑而過,風光宜人,設施配套,悠久歷史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寶應土地肥沃,湖盪密布,農業資源豐富,是全國首家有機食品基地示範縣、首批生態示範區、平原綠化先進縣,特別是荷藕種植面積、產量、品質、出口量均為全國之冠,被國家授予"中國荷藕之鄉"稱號,獲荷藕原產地域保護。全縣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三個文明和諧推進,是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江蘇省文明城市、省級社會治安安全縣。縣"二妹子"民兵班更被授予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單位、全國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典型等稱號。
近年來,寶應大力實施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戰略,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工業經濟加快發展,產業特色趨於完善。形成了電工電器支柱產業和玻璃工藝、紡織服裝、壓力容器、泵閥管件、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等六大特色產業。建築業和民營經濟正成為全縣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服務流通、物業管理、科技咨詢、信息產業蓬勃興起,城市建設品位和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省級經濟開發區、寶應湖有機農業開發區、安宜工業園、江蘇耿耿工業園、義大利工業園、鎮特色工業園區等"兩區四園"加快推進,已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產業集聚的有效平台、招商引資的最佳選擇。"一圈三沿"生產力規劃布局,正成為寶應未來加快發展的新優勢、新增長點。寶勝集團預計2008年產銷突破100億元,寶勝股份實現新股增發,產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農業產業化加快推進,高效農業蓬勃發展、有機產業優勢彰顯,"有機寶應"品牌經營成效明顯。
寶應始終堅持"大招商、大項目、大發展",招商引資水平不斷提升,對外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高,全縣合資合作企業和外銷產品發展勢頭強勁,森薩塔、阿斯塔、普睿斯曼、EMS、駿升等一批歐美跨國公司、港台知名企業落戶寶應,世界500強企業就有5家。
京滬高速公路把寶應和經濟發達地區連成一體。我們熱忱歡迎廣大海內外朋友來寶應觀光旅遊,投資興業,與我們互利合作,共謀發展,共同創造更加美好新明天。
10. 求助,南京有哪些義大利企業
你好 盡力了 呵呵 祝你好運
一個義大利企業家的煩惱
江蘇是義大利在華企業最集中的省份。幾年前,義大利商人陸柯來到江蘇省鎮江丹徒新區工業園。他現在是該區通用水暖器材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一家有47名中國員工和3名意籍員工的企業。
面對《環球》雜志記者,陸珂毫不掩飾自己的種種煩惱:「兩個月前,當我公司的第一批產品要運回義大利的時候,當地郵政部門和管委會卻不知道如何把這些貨物出口通關。」一個有外資企業駐扎的工業園區竟不懂得出口貨物的程序,令陸珂感到費解。
「如果在上海和南京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陸柯說,這個被稱為義大利工業園的開發區目前只有一家歐洲企業。
陸柯對中國的一些「潛規則」也感到不適應。他告訴記者,在相關部門經過了與主管單位「協調」之後,鋪設天然氣管道的最初報價竟然驟然被降低超過50%。但享受了「優惠」的陸柯卻高興不起來,「這與義大利人做生意的習慣有很大差別,在義大利,我的產品如果價值20元,它就是20元,不要和我講它價值雙倍價錢40元,然後我們再討價還價到最終的20元。」
「我的精力是要用在工廠和公司運營上的,而不是天天為這些問題來花費精力。」
當然,「合作就像一場婚姻,苦澀與甜蜜相依」。來中國發展的義大利商人是要有對當地環境、文化進行適應的心理准備的。揚州寶應縣義大利(江蘇)工業園寶勝集團副總經理胡正明告訴《環球》雜志記者,該企業的意方專家經常跟當地工人交流,以便融入當地生活和文化,有個專家還曾跑到鄉下去聽淮劇。
同在一個園區的義大利獨資的阿斯塔導線有限公司總經理桑衛尼對當地政府的幫助「非常滿意」。他說當地政府能快速反應解決問題,並幫助其減少審批等復雜程序。他表示已經決定再投資700萬歐元擴大規模。
扔掉「畏懼情緒」
事實上,一些義大利企業家在中國遇到的問題大多是其他外商也經歷過的。不過區別在於,義大利來中國投資的多為中小企業。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駐上海辦事處代表付泰向《環球》雜志記者介紹,目前,義大利在華合資企業約800家,其中750家為中小企業間的合作。而意在華迄今最大的投資項目仍是1996年成立的投資總額為4.5億美元的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項目。
不過,義大利的企業家們並不願意放棄中國這個大市場。
普羅迪在訪華期間曾表示,中國經濟以驚人的速度在國際市場上發揮作用,義大利企業界曾產生了「畏懼情緒」,忽視了中國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應該拋棄這種「畏懼情緒」的悲觀論調,做出正確的抉擇。
不過現在,這種受挫的情緒正在被理性的反思所取代。義大利出口十強省之一的Varase省工業家協會主席阿爾貝托里伯拉則這樣表示:「意國內,尤其是紡織、時裝、鞋、食品等行業的公司,在中國『價廉』的強大攻勢下屢屢受挫。然而,正是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義大利對其在機械、零部件、高新產品以及奢侈品領域出口大幅增加。」他認為大多數人對中國經濟迅速崛起所產生的影響的看法並不全面、客觀。
義大利駐華大使孟凱帝大使則認為,「現在中國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在整個環境的改善中義大利是可以提供自己的知識、技術和產品的」。事實上,滿足消費者日漸提高的「品位」正是義大利許多中小企業所擅長的。
「義大利的產品是為精英設計的,無論是政治精英、商業精英還是文化精英,」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義大利問題專家羅紅波對《環球》記者說,「義大利的衣服講究品質,價位也比較高;隨著中國的中層階級的擴大,他們的商品會越來越有市場。」
邁上中國征途
雖然普羅迪高調訪華創造了義大利企業欲「大舉」投資中國的熱烈氣氛,但要真正實現這一意願並沒有那麼容易。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的徐力源教授對《環球》記者表示,「普羅迪上台之前就有推動中意關系的意向,但是目前義大利國內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也在改革,面臨一些困難;另外,義大利的官僚主義也比較有名,到底能推動多少,很難說。」
同時,義大利來華投資中小企業較多的特點對於習慣了接待大型跨國企業的中方機構,特別是地方政府來說,也需要相當的適應期。
「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不一樣,資金少,不可能像大企業那樣一擲千金;小企業也比較復雜,他們不是一個企業過來,而是一幫人過來。」羅紅波對記者說。在調查走訪中,《環球》雜志記者聽到一些經濟開發區的官員說,國外中小企業的事哪樣也不比大企業少,還要享受和大企業一樣的優惠政策,否則就會出問題,「伺候」起來並不容易。
另外,義大利中小企業之所以能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還在於其相互依附形成的產業群和產業鏈。中國地方的開發區如果不能配套出這種「特殊」的發展小環境,吸引大規模的義大利中小企業進入將是非常困難的。
而與義大利中小企業相對應的中國中小企業,由於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往往不能成為門當戶對的合作方。
事實上,義大利很多中小企業能成為百年老店在於他們的核心技術和獨特品牌。但正是對於這兩樣法寶的珍視,成為一些義大利企業踏入中國的顧忌。「有些(義大利)企業比較害怕在中國知識產權領域存在的某些問題,根本就不來,包括製鞋、時裝,這些就靠專利活著的。」徐力源對記者說。
「人家最核心的訣竅的東西肯定不會給你,比如說我們的絲綢、紡織品的後整理比較差,他們肯定不會教我們,」羅紅波認為,「當然義大利企業也不可能不來中國這個大市場。」
在《環球》記者對江蘇省中小企業局合作與產業處處長裔大陸的采訪行將結束時,他的一句話頗為耐人尋味:「菲亞特集團在江蘇的合資公司去年已由義大利方接管,這樣在知識產權、核心技術方面他們就更放心了……」
此外,商業文化的差異也考驗著義大利在華企業。胡正明說:「義大利人的誠信度很高,比較實在,但不易變通;和他們談判必須小心謹慎、考慮周全,因為如果達成協議的任何一項不能履行,意方便會對我們的誠信質疑。」
他還表示,目前,一些中國人發展的思維超前,做大、做強的意識很強,甚至有些好大喜功,而意方則求穩,不願盲目擴張,很滿足於完成計劃的任務。他拿自己的企業舉例說:「如果按寶勝的目標,現在公司至少已經做到了15-20億的規模,但意方卻堅持穩定在7~8個億。」
談論問題不如解決問題
「失敗只有一種,就是什麼都不做」。為了追求雙贏的結果,中意雙方都已經開始著手解決問題。
江蘇省中小企業局合作與產業處處長裔大陸表示,地方經濟貿易委員會等政府部門目前只能做到建立平台促進兩國企業間相互了解,招商引資。至於引進來了合作中出現的困難等問題,政府力量有限,還未能涉足。不過,他透露,江蘇省正在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以專門應對中意在當地合作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將開通專門的熱線。
付泰則說,已經在中國開展投資合作的很多義大利公司老總告訴他,「我們來到江蘇、浙江開辦公司,首先了解當地的法律等情況,然後和地方政府、機構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樣,一旦發生涉及知識產權的問題,更容易在當地政府的積極配合下有效地解決它。」
付泰認真地對《環球》雜志記者說:「我堅信,不久的將來(知識產權)這個問題會在意中合作中越來越無足輕重!」
他這樣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一方面,作為WTO成員國,中國逐步實現國內企業行為與國際標准和協議准則相接軌是必然的趨勢;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貿地位的進一步提升,自有知名品牌將大量涌現,中國國內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將成為一股內生力量推動地方政府、權威機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
義大利:中小企業之國
在義大利,中小企業吸納了全部就業人員的70%,對GDP的貢獻率為66%,創造了約一半的出口產品。
義大利中小企業的特色是地域同業形成的集群。它們以「一區一業」的組織形式存在,「區」是指由一個或幾個小型城市或鄉鎮發展形成的沒有邊界的區域或地帶;而「業」是指具有義大利色彩和風格的紡織、皮革、製鞋、石材、木器、玻璃等傳統產業,他們都有自己的「搖籃地」。
例如,烏迪內斯省有個「桌椅三角區」。在這片不到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中小企業786家,就業人數約6000人。小小的三角區每年生產3000萬只桌椅,占義大利市場80%、歐洲市場50%及世界市場32%的份額。
義大利像這樣的產業集群地有199個,分布在15個州。它們創造著義大利90%的紡織業、90%的鞋和皮革製品及95%的木工和傢具出口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