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吊橋在哪裡

義大利吊橋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1-16 16:19:25

㈠ 世界著名橋梁

世界著名橋梁

1、明石海峽橋

大橋坐落在日本神戶市與淡路島之間(東經135度01分,北緯34度36分),全長3911米,主橋墩跨度1991米。大橋於1988年5月動工。1998年3月竣工。

㈡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橋

昨天,武漢長江大橋迎來了通車60周年。矗立在滾滾江水中的萬里長江第一橋,開啟中國現代橋梁建設的華章。而世界上又有哪些著名的橋梁呢?今天的「鐵路知乎」我們一起來看看~
01
塔橋(英國倫敦)
倫敦塔橋是倫敦最具標志性的橋梁,也是倫敦的象徵,於1894年對公眾開放。經常有人把它與毫不起眼的倫敦橋混為一談。據說最著名的誤解事件是一位美國紳士購買了倫敦橋,誤以為自己買了塔橋,把橋運到亞利桑那州,煞費苦心地重建。然而,賣方後來才澄清了事實。該橋上層以前是妓女和小偷常光顧的地方,已關閉多年。只在1982年作為倫敦塔橋展覽會的一部分向公眾重新開放。在2008年倫敦塔橋得以大變身,在奧運會前粉刷一新、潔凈如初。

金門大橋(美國舊金山)
02
金門大橋是美國最具標志性的橋,連接了舊金山半島和馬林縣,被稱為現代世界奇跡之一。這座橋取代了長期的渡輪服務,旅客能開車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這座橋保護要賽點而設計,這要追溯到內戰前,金門橋在1933年(開始建設)就被認為值得保留給後代。金門大橋於1937年通車,慶祝活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星期。一些公民變得非常興奮,因此警察平息了一個小小的騷亂。可悲的是,橋梁因每兩周或三周就有一次的自殺死亡報道而聞名遐邇。

03
布魯克林大橋(美國紐約)
布魯克林大橋是美國最老的懸索橋之一,連接著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的曼哈頓與布魯克林。東河段建橋過程是一段漫長並且復雜的工程,在當時極其危險的工作條件下,許多工人都飽受潛水病的折磨並且因此而受傷。病痛和死亡並沒有限制工人和項目負責人,約翰-羅布林和他兒子華盛頓-羅布林,長期遭受這項工作造成的極端病痛的折磨。布魯克林大橋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並且該稱號保持多年。現在這座橋是紐約最著名最受歡迎的特色標志,在許多電視節目和電影中都會看到它的身影,尤其是那些在紐約周圍取景的節目。

維琪奧橋(義大利佛羅倫薩)
04
維琪奧橋位於義大利美麗的城市佛羅倫薩,與精品店共建而成。橋周圍已遍布珠寶店,藝術品和紀念品店。1345年建成維琪奧橋是一座古羅馬橋的遺址,其建造的砂岩和木材遠及996年。據說「破產」的定義(以及詞本身)就是來自於維琪奧橋!貨幣兌換商會通過銀行出售他們的商品。如果他們不能償還債務,士兵就會砸爛銀行,意為銀行破產。沒有銀行,他們就無法繼續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座橋並沒有被納粹破壞。如果漫步橋上,你會發現欄桿上有許多「同心鎖」。這個想法來源於相愛的戀人將同心鎖鎖在一個地方,然後將鑰匙扔進水裡,以喻相愛到老。然而更現實的情況是,這種鎖需要每年都進行清除以免對橋造成損壞。

05
雷雅托橋(義大利威尼斯)
雷雅托橋坐落於威尼斯美麗的大運河上,在動作冒險和愛情片中都可立即辨認出它的身影。這座橋建於1181年,最初是個浮筒,1255年被改造成固定的木橋,1310年毀於戰火。人們很快發現,木橋需要辛勤的維修,且即便如此,損壞程度也相對較快:有證據表明,這座橋在1444年和1524年都發生過坍塌。最終,人們決定用石頭重建這座橋,經過三年的修建,於1591年完工。彼時,該橋的設計顯得十分新奇、不同尋常,因此批判者們紛紛斷言,建築師們會因這座橋身敗名裂。幸運的是,他們的預言並沒有成真,這座橋很快成了一道標志性的風景,受眾人愛戴。

米洛大橋(法國塔恩河谷)
06
在巴黎開往西班牙的路程中,尤其是靠近米洛小鎮的那條路線,是眾所周知的困難重重。特別是夏季,會有成百的遊客和過客擁堵在路上。因此,在塔恩河谷上方架設一座橋的想法很快就討論並敲定了下來。當局舉辦了一場招標會,邀請建築師和設計者前來進獻可行的想法及路線,並從中挑選出最優的方案。盡管這一決策遭到了多個政黨的強烈反對,許多在橋下的小路上有過堵車經歷的人都對這座橋贊不絕口,事實也證明架設這座橋是一項利民工程。這座橋獲得了眾多的獎項,包括2006年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頒發的著名的「傑出構造獎」。

07
查理大橋(捷克布拉格)
查理大橋起初被稱為石橋,1357年7月9日上午5點31分,查理國王四世為這座橋壘上了第一塊石頭。開工日期和具體動工的時間都是預先記下的,因為查理十分痴迷於占卜之術,而這個時辰被確認為是大橋開工的黃道吉時。這座橋如今承載著布拉格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段簡史,在各個歷史的節點中,如一座獨具一格的雕像。在最近的一次翻修中,人們用現代的復製品替換了原有的雕像,將其小心地移放進博物館中。若有朝一日身處布拉格,你一定要上查理大橋看看,凝望沃爾塔瓦河,去觸碰這座歷史名橋的記憶。

悉尼大橋(澳大利亞)
08
自1932年竣工通車起,悉尼大橋便成了悉尼的另一道「風景線」,與瑰麗的歌劇院毗鄰而居,交相輝映。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鋼架拱橋。悉尼大橋可通行各種運輸工具——除了電車!原本橋上鋪設有雙軌鐵路,後來為給汽車道騰出空間而被拆除。1815年,有人就提出了「火車、自行車甚至是行人皆可過橋」的構想。然而過了近乎一百年,第一個可行性方案才被草擬出來。世界經濟大危機期間,這一工程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也因此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如今,遊客們可以攀爬至拱橋頂端,欣賞獨到的美景。從橋東的起點攀爬至橋西的終點需要三個半小時。

09
皇家峽谷大橋(美國科羅拉多州)
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皇家峽谷大橋,從地面到最高點大約291米,因此恐高人群過橋之前要三思。該橋從建造起到2003年一直保持著世界上最高懸索吊橋的記錄。在1929年,大橋作為一個旅遊景點建於一座主題公園內,四周被游樂設施圍繞。

跨海大橋(中國杭州)
10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成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後世界第二長的橋梁。希望能幫到你

㈢ 懸索橋又稱為什麼

懸索橋又稱吊橋,主要特點是跨越能力強,目前的材料強度條件下理論最大跨度可以達到8000米。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最大跨度的橋梁是日本明石海峽大橋,就是懸索橋,正在規劃的最大跨徑的懸索橋是義大利的墨西拿大橋,主跨3300米。

㈣ 世界十大名橋都在哪裡

世界十大名橋所在地:倫敦塔橋是一座上開懸索橋,位於英國倫敦;金門大橋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金門海峽;紐約的布魯克林大橋橫跨紐約東河;維琪奧位於義大利佛羅倫薩;雷雅托橋是威尼斯名橋,位於威尼斯;米洛大橋坐落於法國南部;查理大橋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市;悉尼大橋在澳大利亞悉尼的傑克遜海港;皇家峽谷大橋是靠近美國科羅拉多州Canon城;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的跨海大橋。

3、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金門海峽之上,是世界著名的橋梁之一,也是近代橋梁工程的一項奇跡。

㈤ 義大利威尼斯里阿爾托橋的歷史沿革


里阿爾托橋,這里的第一座橋是木橋叫做「錢橋」。是由尼古拉.巴拉帖里建的。後來曾經重建過。再後來在一場動亂中被巴伽蒙特.鐵波羅毀掉,後來又重建。1444年坍塌,就改建成了活動橋,兩邊蓋有店鋪。成了吊橋。16世紀人們覺得木橋不保險,就決定建一座石橋。通過招標選中了昂托尼奧.達彭特的方案,而那些有名的建築師如米開朗琪羅、桑索維諾和帕拉第奧等人的方案卻被冷落。新的石橋於1592年竣工,單拱跨度為28米(這里是大水道最窄的水面),高出水面7.5米。

㈥ 全世界最長的懸索橋是那座

墨西拿海峽大橋
2011年,在義大利卡拉布里亞(Calabria)到西西里(Sicilia)的一段寬3300米的海面上,將出現一個「巨人」,這就是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墨西拿(Messina)海峽大橋。四根長5300米的鋼索和兩座幾乎高達400米的塔(比埃菲爾鐵塔還高)的整體結構將聳立在距海平面65米處。如果一切順利,大橋的建設計劃將於2005年付諸實施。
而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是日本明石海峽大橋,位於本州島與四國之間,主跨1991米(960+1991+960),全長3910米,為三跨二鉸加勁桁梁式吊橋,鋼橋283米,高出333米橋寬35.5米,雙向六車道,加勁梁14米,抗震強度按1/150的頻率,承受8.5級強烈地震和抗150年一遇的80m/s的暴風設計,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懸索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雙層橋,是聯結內陸工業中的重要紐帶.它跨越日本本州島—四國島之間的明石海峽,最終實現了日本人一直想修建一系列橋梁把4個大島連在一起的願望,創造了本世紀世界建橋史的新紀錄。總投資約40億美元。

㈦ 關於說不盡的橋

一、關於橋的知識

1�梁橋:梁式又稱樑柱式,是在水中立橋柱或橋墩,上搭橫梁,連而成橋,有單跨多跨之分。

浮橋:用舟或其他浮體作中間橋腳的橋梁。

吊橋:古時設置在城壕上的橋,現在為懸索橋和斜拉橋的統稱。

拱橋:用拱作為橋身主要承重結構的橋。

立交橋:線路(如公路、鐵路等)交叉時,為保證交通互不幹擾而建造的橋梁。在既有線路之上跨越者又稱跨線橋,在地下穿過者又稱地道橋。

2�我國古代橋梁的藝術風格,首先表現在造型上,如曲線的柔和多變;其次,我國古橋十分重視與環境的協調,由於橋的存在,又增加了環境的美;第三,我國古代橋梁的藝術風格還體現在附屬建築和石作雕刻上,許多古橋上都有橋屋、亭、閣、欄桿以及牌坊等。

二、橋話

1�橋與山水山水本來就是美麗的,橋在這樣的天然圖畫中,真是相得益彰。杜甫詩「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白居易詩「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等,就描寫了山光水色與橋共同構成的美景。

2�橋與園林園林里有山有水必有橋,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互相映襯,缺一不可。歐陽修的「波光柳色碧溟,曲渚斜橋畫舸通」這兩句詩,就是對此的寫照。

3�橋與文藝橋在水上山間,凌空越阻,千姿百態,普度眾生,歷來是文學和藝術中的絕好題材。著名的如蘇州的楓橋,在詩歌中,除張繼的《楓橋夜泊》詩外,還有杜牧的「長洲茂苑草蕭蕭,暮煙秋雨過楓橋」等。繪畫中,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里的「虹橋」,結構非常巧妙。戲劇里,光京劇里演出「橋戲」的就不少。最著名的是《長坂坡》,還有《斷橋》《草橋驚夢》等。神話傳說里「鵲橋」的故事源遠流長,張果老倒騎驢過橋的故事也是婦孺皆知。

4�橋的歷史故事建於1937年的錢塘江大橋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這一點你也許知道;不過你可知道,這座大橋1937年9月26日通車,12月23日就被我方自行炸毀,為的是不讓它為侵華日軍服務!

三、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橋

1�中國古代橋梁之最

現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橋是河北趙縣趙州橋。隋朝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595~605年)建。

現存最早的也是橋洞最多的聯拱石橋是江蘇蘇州寶帶橋。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

蘇州寶帶橋

現存最早的十字橋是山西晉祠魚沼飛梁,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建。

最早的開關活動式大石橋是廣州潮州廣濟橋。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僅有的五亭橋位於江蘇揚州瘦西湖。

揚州五亭橋

2�立交橋給城市增添了現代化氣息。北京市興建最早的道路立交橋是位於昌平路上的白浮橋、藍靛廠路上的八里庄橋和車道溝橋三座跨路、跨河立交,均建成於1966年。1974年在城區建成第一座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復興門橋。

四元橋位於首都機場高速公路、京順路與四環路交叉處,是四層全互通式大型立交橋,共有大小橋梁26座,總長度2�6公里,是全國最大的城市立交橋。玉蜓橋位於南二環路與東浦路交叉處,是三層互通式蜻蜓型立交橋。

北京玉蜓橋

3�建造海底隧道耗資巨大,施工期長,因而人們更多地選擇了跨海大橋。目前,世界上較大的跨海大橋已達三十多座。位於波斯灣上的巴林—沙烏地阿拉伯跨海大橋全長25公里,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廈門跨海公路大橋

義大利墨西拿大橋把狀似皮靴的本土與狀似足球的西西里島連為一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跨度雖然只有1560米,但它卻是一座架在歐、亞兩大洲上的洲際橋梁。

1.中國古代的橋(潘洪萱)

根據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樑橋。早在戰國時期,單跨和多跨的木、石樑橋已普遍在黃河流域及其他地區建造。公元前三百多年建於陝西省藍田縣藍峪水上的藍橋,就是多跨木樑木柱橋的一個代表。《詩經·大雅·大明》第一次記敘周文王娶妻,在渭河上造了座專供帝王使用的浮橋。長江、黃河上曾設過近二十座浮橋。第一座黃河浮橋建於公元前541年臨晉關附近,是秦景公的母弟後子,怕被景公殺害,乘車逃奔晉國途中所建。第一座長江浮橋是公元35年東漢光武帝建造的,橋址在宜昌至宜都之間的江上。

吊橋首創於我國,吊索由藤索、竹索發展到鐵鏈。在唐朝中期,就有了鐵鏈吊橋,比西方早八百年以上。拱橋始建於東漢中期,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為世界少有。

灞橋、洛陽橋、安平橋、虎渡橋、紹興八字橋、陰平橋、程陽橋等是木、石樑橋的代表。西安灞橋建於漢代,是座木樑石柱墩橋,它用四段圓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間還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組成一座輕型橋墩,墩台上加木樑並鋪設灰土石板橋面。是石柱墩的首創者。

「閩中橋梁甲天下」是宋朝(特別是南宋)閩中地區大量建造石樑橋的真實寫照。南宋一百五十年中,建成七十餘座石樑橋,其中五公里以上的長橋就有四五座。被譽為「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宋紹興八年到二十一年(1138—1151)建造,長約2.5公里,故又名五里橋,用花崗石砌築,為我國現存最長古橋。1240年建成的虎渡橋(又名江東橋),它最大的石樑長23.7米,寬1.7米,高1.9米,重二百餘噸,即使在今天要開采、運輸、架設這樣的石樑,也是十分困難的。1979年5月,我國有關部門發現現存最古老的石樑橋——晉江縣大橋和小橋,這兩座橋均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紹興八字橋是座宋代城市石樑橋,布局十分巧妙,既保證了水陸交通,在建造中又不拆房屋,不改街道。程陽橋坐落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樑橋,建於1916年,全長64.4米,分四個橋孔,每孔凈跨12.2米,寬3.4米,高16米。五個橋墩之上各有民族形式的寶塔型、宮殿型橋亭,橋亭檐層層而上,如翼欲飛,宏偉壯觀。整座橋梁建築不用一顆鐵釘或其他鐵件,均採用榫槽結合或竹木梢釘,但結構聯系卻十分牢固。程陽橋精湛的建橋技術充分顯示我國侗族人民傑出的智慧和創造力。

四川灌縣的珠浦橋是竹索橋的代表,它位於著名的都江堰口,橫跨岷江的內外兩橋,長340米,8孔,最大一孔跨徑為61米,它的24根粗5寸的竹索由細竹篾編織而成,橋的兩端和中間石室中,安放絞竹索和木絞車等設備,橋始建於宋代以前,歷代時毀時修。瀘定縣的大渡河鐵索橋建成於1706年4月,凈跨100米,凈寬2.8米,橋面距枯水位14.5米。用了13根鐵鏈9根底索承重,兩邊各放二根作為扶手纜。每根鐵鏈平均由890個扁環扣聯而成,重約一噸半。1935年紅軍長征中,飛奪瀘定橋,創造了震驚世界的奇跡。它在國際橋梁展覽活動中多次展出。據調查,跨徑不小於瀘定橋的鐵鏈橋或鐵眼桿橋,在四川、雲南山區不止一座。由於它結構簡單、用料節約,當地人民又有世代相傳的建造經驗,因此解放後這種橋型不僅沒有淘汰,還有所發展。

趙州橋、寶帶橋、盧溝橋、楓橋以及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十七孔橋等都是拱橋的傑出的代表。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採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餘年後才採用弓形拱。

解放後,橋梁建築事業取得巨大的成就,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勝利建成,標志著我國橋梁建設事業達到了先進的水平。

(選自《旅遊天地》1980年第3期)

2.橋梁審美觀(樊凡)

橋梁主要用於交通負荷、跨越障礙,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橋首先要符合此要求。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橋,搖搖欲墜,也就沒有什麼美可談了。因此,橋梁結構的造型應表現出有力量、穩定、連續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顯示功能的保證性。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們的美感。對於不同用途的橋梁,如園林、城市、公路、鐵路橋梁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環境條件不同時,其結構及各項附屬設施的造型都應准確鮮明地表現出符合使用要求,並能恰如其分。這也就是一種美的因素。就所有橋梁而論,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鑒賞要求在其重要性上,並不是等量齊觀的,它隨著建橋目的和建橋環境等因素而有所差異,並通過造型表現出來為人們所理解。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橋和繁華城市中的園林橋應當各自「量體裁衣」地選擇適合的型式。

正確的橋梁審美觀是功能、技術、經濟與美觀融合一體,共同作用,美寓其中。

3.橋梁美十則(樊凡)

關於橋梁美,很多人早就關心了,並提出過很多設想和措施,關於橋梁美的形態規律、審美標准等等,從一些文獻資料中披露出其看法、分類多不一致,可以說是眾說紛紜。現參考這些資料,並結合我國橋梁工程中慣用的一些原則,以簡單明了的形式擬以下橋梁美十則,並列舉橋例分別論述。這十則是:1.環境的協調;2.主從與對稱;3.韻律;4.均衡與穩定;5.統一;6.比例與尺度;7.連續與明暗搭配;8.力線明快;9.色彩;10.風格。這些法則也可以說是達到「協調」的法則。

(以上兩則資料均選自《橋梁美學》,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版)

4.橋名談往(茅以升)

萬物皆有名,有的還要有專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樣。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國近代橋梁,受了西方影響,題名時,總是從地理觀點出發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鐵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標記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橋」,那才真是確切不移的。然而我國古時橋名,不是這樣。它總要有些文學氣息,使人見了,不由地發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紀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詩情畫意,為之心曠神怡。這樣,通過慎重題名,一座橋的歷史、作用或影響,就立刻表現出來,因而容易流傳。橋的「身價」,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橋出了名,它的名字還會跟著多起來,除了正名,還有俗名、別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學名,還有別號、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間自然而然地逐漸形成的,有的卻是文人學士,要藉此而為自己題名的。總之,橋成就要題名,成為風氣,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個特色。

橋的題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樣,一般都是兩個字,有時只有一個字。就只這一兩個字,而能顯示出橋的特徵,正是我國文字的妙用。這是由於我國歷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學里的成語豐富的緣故。文史里的財富,大為橋名增光。然而橋多了,關於它的典故和成語也反過來為文史服務。比如,《史記》里「信如尾生」一辭來自橋的典故,《阿房宮賦》里,「長橋卧波」一辭來自橋的成語。橋的名字題得好,它對文史就可有貢獻了。橋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現在來介紹一些橋名,藉以窺知我國橋梁文學的豐富,它也許是世界無雙的。先談單名。較著名的有:「藍橋」,在陝西藍田縣藍溪上,「傳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雲英處」;「楓橋」在蘇州,唐張繼有《楓橋夜泊》詩;「斷橋」在杭州西湖,唐張祜詩:「斷橋荒蘚合」,明朝莫仲有《斷橋殘雪》詞等。但單名之橋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專名,其中有的以材料為名,如「石橋」,梁簡文帝即有《石橋》詩:「寫虹便欲飲,圖星逼似真」;「鐵橋」,明朝吳兆元有《渡鐵橋》詩:「寶筏群生渡,金繩八道開」;「竹橋」,杜甫有《觀造竹橋》詩等。有的指明橋的所在,如「山橋」,梁簡文帝詩:「卧石藤為纜,山橋樹作梁」;「江橋」,唐杜甫詩:「山縣早休市,江橋春聚船」;「野橋」,唐劉長卿詩:「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橋的形狀,如「方橋」,唐韓愈詩:「君欲問方橋,方橋如此作」;「斜橋」,宋朝歐陽修詩:「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橋畫舸通」;「畫橋」,宋朝范與求詩:「畫橋依約垂楊外,映帶殘陽一抹紅」;「朱橋」,唐朝鄭谷詩:「朱橋直抵金門路,粉堞高連玉壘雲」;「天橋」,山西太原保德州及雲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斷上連,石樑跨之,兩岩激水濺珠,宛如梅綻,人呼為不謝梅」等。有的與橋畔景物有關,如「花橋」,福建寧德縣、湖北長陽縣及廣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橋煙雨」之稱;「柳橋」,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彥詞:「水漲魚天拍柳橋」等。有的比較特殊,如「草橋」,在北京右安門外;「席橋」,在山東東平縣,「相傳宋真宗東封泰山,車駕經行,以席鋪藉」;「瓜橋」,浙江富陽縣,「世傳孫鍾設瓜於此橋」;「鴨橋」在陝西陝城。「金橋」在山西上黨,唐潘炎有《金橋賦》。更有事涉怪誕的,如「暗橋」,在安徽建平縣,「舊傳伍員奔吳,避於山中,追者至此,雲氣護之,員及橋而天暗」;「鬼橋」,《初學記》「上方有鬼橋」;「赤橋」,在山西太原晉水北渠上,「宋太宗鑿卧龍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橋名用兩個字是最普遍而又標准化的,單名的橋已經不少,雙名的更是多得多。試思每橋皆有名,在我們古老的大國,該有多少橋名啊!然而在這成千上萬的單名和雙名中,重復的究竟不多,如果把這所有的橋名都搜集起來,編成一部《中國橋名錄》,該是夠洋洋大觀的了。

現在再來舉一些雙名的例,說明橋名的豐富多彩。根據反映內容,一部「橋名錄」可分為五章。

第一章是「表揚」。首先是表揚橋的功用的,如「安濟橋」,即「趙州橋」,在河北趙縣南河上,一名「大石橋」,製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跡也」;「萬安橋」,即「洛陽橋」,在福建泉州,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滅渡橋」,在江蘇吳縣,橋成「南北往來者踴躍稱慶,名滅渡,志平橫暴也。」「安平橋」,在福建晉江,建成於宋紹興二十二年,全長2070米,俗名「五里橋」,舊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傳說。其次是表揚造橋人物的,如「績麻橋」,在湖北孝感縣,「世傳居民女績麻所建」;「夫婦橋」,即四川灌縣竹索橋,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續成之;「葛鏡橋」,在貴州平越,明萬曆間葛鏡建,「屢為水決,三建乃成,靡金巨萬,悉罄家資」。

第二章是「紀事」,記載有關橋的流傳下來的故事。如「萬里橋」,在四川成都南門外,「昔孔明於此餞費聘吳,曰萬里之行,始於此矣」。唐陸肱有《萬里橋賦》,宋呂大防有《萬里橋》詩,杜甫詩:「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張籍詩:「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宋蘇軾詩:「我欲歸尋萬里橋,水花風葉暮蕭蕭」,宋陸游詩:「雕鞍送客雙流驛,銀燭看花萬里橋」。「馬橋」,即「升仙橋」,在四川成都北,西漢司馬相如不甘貧賤,立志做官,「嘗題柱雲,大丈夫不乘馬車,不復過此橋」,唐岑參有《升仙橋》詩:「及乘馬車,卻從橋上歸」,宋京鏜有《馬橋記》雲:「茲建橋以馬名,自是長卿之遺蹤亦不泯矣。」「蘭亭橋」,在浙江紹興,「晉王右軍修禊處,橋下細石淺瀨(lài賴),水聲晝夜不絕」。「洗耳橋」,在河南汝州,相傳堯要將天下讓給許由,許由自命清高,認為聽了這話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橋所在「即許由洗耳處」。「虎渡橋」,在福建漳州,亦名江東橋,「江南橋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橋,有虎負子渡江,息於中流……乃因壘址為橋」。「宵市橋」,在江蘇揚州,即「小市橋」,「相傳隋煬帝時於此開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過橋名,來表達思想感情。如「銷魂橋」,即「灞橋」,在陝西西安,「東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因「取江淹別賦句,又呼為銷魂橋」。唐王之渙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明葛一龍詞:「橋上飛花橋下水,斷腸人是過橋人。」「思鄉橋」,在河北豐潤,「宋徽宗北轅過橋,駐馬四顧,泫然曰,吾過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還鄉矣……人乃謂思鄉橋也」。「至喜橋」,在四川廣安,「昔歐陽修自吳入蜀,喜路險至此始平」。「情盡橋」,在四川簡陽,唐雍陶《題情盡橋》詩有序雲:「陽安送客至情盡橋,問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橋」,在陝西西安,「中官初入選,進東華門,門內有橋曰皇恩橋……俗呼曰忘恩橋,以中官既富貴,必仇所生,蓋恥之也」。

第四章是「寫景」,美化橋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橋」,在江蘇吳江,橋身環如半月,長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橋》詩雲:「頗誇九州物,壯麗無此敵。」「春波橋」,在浙江紹興,賀知章詩雲:「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鑒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故取此名橋。「海棠橋」,在湖北黃州,「宋時橋側海棠叢開,秦觀嘗醉卧於此,明日題其柱」。「胭脂橋」,在江西饒州,鄱陽王蕭儼生活奢華,宅中宮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橋下水都染紅了,故名。「月樣橋」,在山東青州,「採石凝結如天成」。「綠楊橋」,在湖北蘄水,「因東坡醉卧橋上,有『解鞍欹枕綠楊橋』之句,遂名」。按蘇軾《西江月》詞自序雲:「春夜行蘄水中……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書此語橋柱上」,即是橋也。

第五章是「神異」,把神仙和橋梁聯系起來,大多與道教有關。如「聖女橋」,在陝西白水,傳說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鶴橋」,在江蘇句容,「漢永元間茅氏兄弟三人,乘鶴至此,有白鶴橋,大茅君駕白鶴會群仙處」。「集仙橋」,在江西安福,「相傳居人夜聞橋上仙樂繚繞,旦往視之,惟見書呂洞賓字於橋柱」。「乘魚橋」,在江蘇蘇州,「昔琴高乘鯉升仙之地」。「照影橋」,在湖北石首,「相傳有仙人於此照影」。

以上是單字和雙字的橋名錄。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橋名,當然也有,但為數極少。三字橋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橋,在江蘇揚州。唐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的「二十四橋」,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雲是二十四座橋,並列舉其名,但據南宋姜白石的《揚州慢》詞:「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則又似一座橋。後來清朝梁章巨在《浪跡叢談》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橋上,有「二十四橋」的題名榜,可見「二十四」已成為一座橋的專名。不過這種用數目字當專名的橋,並無他例,有的只是以數為序而已,如杜甫詩「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四字或以上的如「舊浣花橋」、「楊柳河橋」、「德陽王橋」(以上均在成都)、「新學前橋」、「建富木橋」(以上均在南昌)、「新飯店石橋」(四川溫江縣)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關系,其餘都是把單名或雙名的橋加以解釋,並非完整的專名。因此,中國橋名,基本上只有單名和雙名兩種,在《橋名錄》中把這兩種搜集齊全,所余就無幾了。

但是,我國古橋並非個個都有專名。有的本來並無名稱,後來有人隨便叫它一下,逐漸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橋」「小橋」「新橋」「舊橋」「長橋」「短橋」「南橋」「北橋」等等。這些「俗名」,時間一久,就成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橋」,因在「萬壽橋」的大橋附近而得名,就此成為專名。有的「橋」,名氣非常之大,但實際上並無此橋,如「陳橋」,在河南開封,宋趙匡胤「黃袍加身」處,實系「陳橋驛」,「唐為上元驛,朱全忠縱火,欲害李克用之所」,但更多的橋,卻是不聲不響地在那裡服務,而它們的名字是早就湮沒不彰了。可見,橋和橋名,都有幸與不幸,有的是有名無橋,有的是有橋無名。然而,雖是無名,難道就不是「英雄」!

(選自1962年7月22日《光明日報》,有改動)

5.世界各地名橋

英國泰晤士河倫敦橋、義大利威尼斯里阿爾托橋、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英國倫敦塔橋、加拿大魁北克橋、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英國恆比爾大吊橋、西班牙盧納巴里奧斯橋。

㈧ 關於威尼斯的資料

威尼斯是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有統計顯示,1957年威尼斯的常住人口為17.4萬,而2009年10月份剛剛公布的常住人口總數還不到6萬,達到歷史最低水平)。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島城」、「橋城」之稱。

威尼斯因「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威尼斯還是一座十分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一個完全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建築方法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恰似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縱接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威尼斯還是個繁華的小鎮,那裡的人生活情況很好。這里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那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氧才朽。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卻被一百多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初來乍到很快便會迷失在這座「水城」中,找不到路。好在有大運河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沿著這條號稱「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可以飽覽威尼斯的精華而不用擔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棟宮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於14至16世紀,有拜占庭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藝術長廊。平日里大運河真的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樣,各式船隻往來穿梭其上,最別致的當然還是貢多拉。

尼斯的西北角有一條四公里長的長堤與大陸相通,它不但是義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藝術古城。威尼斯及其瀉湖,由118個島嶼組成。素有「水都」「水城」「橋城」和「百島之城」的美稱這座世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風光獨好,城內歷史古跡比比皆是,是一座風景如畫而又古韻十足的歷史名城,這里的所有景色都離不開水。威尼斯全市河道,運河共計177條。靠401座各式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小艇以外,所有交通工具都是禁止的。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醞釀著浪漫氣息的彩虹島、充滿風趣的玻璃島……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精華。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橋構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風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還要狹窄,兩條船不能並開,只能單行。街道兩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層大多為居民的船庫。連接街道兩岸的是各種各樣的石橋或木橋。它們高高地橫跨街心,一點也不妨礙行船。威尼斯的橋梁和水街縱橫交錯,四面貫通,人們以舟代車,以橋代路,陸地、水面,遊人熙攘,鴿子與海鷗一起飛,形成了這個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眾多座橋梁中,以火車站為通往市中心的利亞德橋(Rialto)最為有名,又名商業橋,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築成,是威尼斯的象徵。大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橋兩頭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樁支撐,橋上中部建有廳閣,橫跨在大運河上。大大小小的船隻從太陽型的橋洞中穿梭,里亞托橋建(Rialto)於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橋,後改為吊橋。在1444年的一次慶典中,因不堪重負,大橋折斷。1580~1592年,改建為現在的石橋。橋頂有一浮亭,橋兩側是20多首飾商店和賣紀念品的小攤。威尼斯城內古跡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另外,還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鍾樓、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宮殿,都隔河相臨,十分別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築風格各異,房屋的門窗、走廊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花紋。夜間泛舟威尼斯,獨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義大利威尼斯,來感受她的美麗、溫馨和浪漫。威尼斯有幾百年的歷史,從公元453年就開始了建築了威尼斯。

獨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名字——「剛朵拉」(義大利語"GONDOLA",又譯為「貢多拉」或「岡多拉」)。這種輕盈纖細、造形別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瀉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據1094年文獻記錄,其名來自7世紀時的第一任總督。

剛多拉有十分悠久的歷史,11世紀是剛多拉最盛行的時期,當時的數量超過了一萬只,但如今的威尼斯僅剩下了幾百隻岡多拉。雖然數目僅是18世紀的二十分之一,但讓人高興的是,象聖特洛瓦索這樣的小船廠仍舊在製造並修理這種小船,使這種古老的威尼斯傳統得以流傳。剛多拉的外觀設計原本是各式各樣的,16世紀時的岡多拉外表異常艷麗,貴族們經常乘坐裝飾著緞子和絲綢、雕刻精美的岡多拉炫耀自己的財富。為了遏制這種奢靡的風氣,威尼斯元老院頒布禁令:不準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門第的裝飾,已經安裝的必須拆除,所有的剛朵拉都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來供裝飾用的只有船頭的嵌板。這一傳統一直被保持了下來,如今的岡多拉也是統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場合才會被裝飾成花船。

這種小舟有兩個部位可體現工匠們的想像力,一個是自然奔放的船頭,很象15和16世紀用的六齒鉞戟。(每一個齒代表威尼斯的一個區),另一個是依奧尼亞式船尾。到了18世紀,這種威尼斯尖舟的形狀和大小會慢慢地固定到我們今天這個樣子。

今天這種小舟一般長為10.75米、寬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對稱型,這樣可以較好地保持只靠一側單槳劃的船的平衡。從前的岡多拉的中間船艙還有一個可以活動的船篷,用來給旅客遮陽擋雨,有的船篷上面開有小窗和小拉門。後來這種船篷也消失了。

貢多拉船夫現在只穿著一件帶橫條的緊身針織上衣,戴著一項草帽。過去船夫們的制服是很奇特和考究的。劃船的時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擱在彎曲的槳架上長長的單槳劃。平日,岡多拉主要作為旅遊船使用,乘坐岡多拉費用較貴,平均每40分鍾約為70~120歐元.每年9月的第一個周日下午,在威尼斯的大運河上還會舉行歷史悠久的岡多拉傳統劃船比賽,即雷戈塔•斯多利卡(RegataStorica)劃船比賽。威尼斯賽舟節據史料記載起源於1315年。

㈨ 世界第一大吊橋在哪

香港青馬大橋--世界最長的吊橋
青馬大橋是為了赤蠟角機場而建的世界級建築,它橫跨青衣島及馬灣,全長2,200公尺,是全世界最長的行車、鐵路兩用吊橋。欣賞雄偉的青馬大橋的最佳觀景點在青衣島西北端的"青嶼干線訪客中心 "及一旁的觀景台。 在登上觀景台的步道旁,聳立著最能象徵大橋精神的兩座紀念物 - 迥繞纜繩用高塔及主纜截取下來的斷面。千萬別小看這兩座紀念物,當年為了架起支撐橋面的主纜,就靠這矗立於兩岸的高塔,一圈又一圈地、像繞繩圈般地組成直徑1.1公尺,長16,000公里的巨大纜繩,所使用的細纜長度,足足可以繞地球四周。看著一旁的說明,真的又對這座世界第一的吊橋升起更崇高的敬意,從此也對各地的吊橋,抱著敬佩的態度。從觀景台上遠眺青馬大橋,足可見識它的恢宏氣勢,氤氳中的生硬鋼鐵結構,象徵著人類工程的偉大。

㈩ 水城威尼斯歷史文化,特色建築與當地地理環境介紹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這個面積只有不到7.8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歐洲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這個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紀開始發展,14世紀前後,這里已經發展成為義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遊於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紀為威尼斯全盛時期,成為義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16世紀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威尼斯逐漸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從於拿破崙的統治,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從此滅亡。1849年反奧地利的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區和義大利才實現統一,從此成為義大利的一個地區。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醞釀著浪漫氣息的彩虹島、充滿風趣的玻璃島……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精華。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橋構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沒有汽車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風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還要狹窄,兩條船
不能並開,只能單行。街道兩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層大多為居民的船庫。連接街道兩岸的是各種各樣的石橋或木橋。它們高高地橫跨街心,一點也不妨礙行船。威尼斯的橋梁和水街縱橫交錯,四面貫通,人們以舟代車,以橋代路,陸地、水面,遊人熙攘,鴿子與海鷗一齊飛,形成了這個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眾多座橋梁中,以火車站為通往市中心的利亞德橋(Rialto)最為有名,又名商業橋,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築成,是威尼斯的象徵。大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橋兩頭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樁支撐,橋上中部建有廳閣,橫跨在大運河上。大大小小的船隻從太陽型的橋洞中穿梭,里亞托橋建(Rialto)於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橋,後改為吊橋。在1444年的一次慶典中,因不堪重負,大橋折斷。1580~1592年,改建為現在的石橋。橋頂有一浮亭,橋兩側是20多首飾商店和賣紀念品的小攤。威尼斯城內古跡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另外,還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鍾樓、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宮殿,都隔河相臨,十分別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築風格各異,房屋的門窗、走廊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花紋。夜間泛舟威尼斯,獨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義大利威尼斯,來感受她的美麗、溫馨和浪漫。 威尼斯有幾百年的歷史,從公元453年就開始了建築了威尼斯。

威尼斯的西北角有一條四公里長的長堤與大陸相通,它不但是義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藝術古城。威尼斯及其瀉湖,由118個島嶼組成。素有「水都」「水城」「橋城」或「百島之城」的美稱這座世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風光獨好,城內歷史古跡比比皆是,是一座風景如畫而又古韻十足的歷史名城,這里的所有景色都離不開水。威尼斯全市河道,運河共計177條。靠401座各式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吊橋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黑澤市有多少人口 瀏覽:715
印尼萬隆gdp多少 瀏覽:858
印尼火山最多運用什麼板塊 瀏覽:498
伊朗為什麼空襲以色列 瀏覽:341
澳洲發快遞到中國清關要多久 瀏覽:583
尼泊爾為什麼不怕印度報復 瀏覽:5
印度抽水泵怎麼樣 瀏覽:644
伊朗人吃藏紅花怎麼不長壽 瀏覽:353
中國日報什麼級別 瀏覽:965
中國留學去哪個國家的最多 瀏覽:223
義大利的貨幣單位是什麼 瀏覽:85
印尼人為什麼這么懶 瀏覽:460
英國防疫工作怎麼做 瀏覽:654
泰勒為什麼穿英國國旗 瀏覽:338
印度流感死亡人數多少 瀏覽:263
中國有多少人叫陳黃河 瀏覽:945
mz義大利文是什麼意思 瀏覽:770
印度西塔是什麼地方 瀏覽:103
中國人壽保險怎麼繳費 瀏覽:732
印尼幣1億相當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