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義大利的產業是什麼,主產
1,社會文化: 義大利是歐洲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在這片土地上曾撫育了斯巴達克斯、但丁、達芬奇、伽利略、馬可波羅等偉大的人物,有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和雕塑,有教皇所在地梵蒂岡。它與德國、法國和英國屬於西歐四大強國和世界資本主義七大強國之一,但與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資源貧乏,工業起步較晚。從1986年開始,義大利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了英國。 義大利是世界上最發達的七大工業國家和貿易國家之一,主要有鋼鐵、機械、化工和電力四大基礎產業,近年來原油加工能力發展迅速,已踞世界第四位。義大利的汽車、化工、服裝、皮鞋業發達,出產的家用電器、大理石花崗岩、精密儀器、各類機械設備廣受歡迎。以首都羅馬和佛羅倫薩為中心的中部地區是義大利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又是紡織、精密儀表和光學儀器製造業的中心。以米蘭、都靈、熱那亞構成的著名的工業三角區,是義大利工業、商業和金融業的中心。都靈是著名的汽車城,世界馳名汽車品牌「菲亞特」總部的所在地。而熱那亞是義大利第一大商港,著名的旅遊城市威尼斯就坐落在這個地區。 一直以來,義大利都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目前已有800多家企業和公司在中國投資建廠。隨著國際間貿易的發展和中國向WTO的邁進,越來越多的義大利公司致力於開拓中國的巨大市場。 義大利是世界經濟六強中福利最好的國家。根據義大利的醫療制度,全體義大利公民終生享受公費醫療。義大利人的住房舒適,人均住房面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由於政府重視環保工作,綠化和公共環境衛生也非常令人滿意。此外,義大利還特有每年8月份全國帶薪放假的福利制度。每到8月,除交通、郵電、軍隊等部分行業的部分人員外,全國其餘的企業和機關全部停止工作,人們紛紛到海濱或山間別墅去休假,充分享受生活的樂趣,且當月工資照發,堪稱歐美福利之最。 義大利還是一個文化之都,經過二千五百年歲月的洗禮,及特殊歷史背景的熏陶,義大利的雕塑繪畫、文學藝術、建築技術、刑事法典、軍事科學農業技術、地理科學、醫學等很多方面都達到了很高水平,名人輩出。但丁的《神曲》,喬萬尼·薄假丘的《十日談》、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等極其有名。作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祥地,義大利的藝術很有特色,比如歌劇、繪畫和造型藝術、時裝設計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義大利人樸素、豪邁、爽朗、樂觀,愛好音樂、藝術。義大利俱樂部不論城市和鄉村都很普遍。親友之間互相跳舞聯歡,生活非常藝術化,在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偉大的藝術家。這里,充滿了熱情與浪漫,它所擁有的風光無限的海岸線、世界聞名的音樂、激動人心的足球、豐富多彩的娛樂項目。 義大利是著名的旅遊國家。它有獨特的城市風貌,有優美的自然風光,也有可資炫耀的歷史和文化,一直以來就是全世界最熱的旅遊地之一。羅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這里眾多世界級的古跡、文物和遺址,例如斗獸場、廢墟、萬神殿、聖彼德大教堂、許願泉、西班牙廣場的三位一體教堂、梵蒂岡博物館,甚至近代的威尼斯廣場的義大利統一紀念堂和街頭巷尾數不清的噴泉、石雕。號稱世界八大古跡之一的科洛塞奧競技場,君士坦丁大帝凱旋門,比薩斜塔、龐貝古城,多曼達特地區和體現人類祖先活動的岩畫--瓦爾卡莫尼岩畫等等,都是值得一去的觀光勝地。奧莫大教堂、斯卡拉歌劇院、聖瑪麗亞修道院、普雷拉畫廊、科率湖、西尼里亞宮、佛羅倫薩教堂、喬托神樓、八角形的洗禮堂、比蒂宮、烏菲爾博物館和「舊橋」,都會使你留連忘返。 義大利的城市各有特色:羅馬的文明與文化,佛羅倫薩的繪畫,威尼斯商業旅遊業,米蘭的工商業及展覽業,都靈的菲亞特汽車製造業都令世人嚮往和贊嘆。 2, 經濟方面: 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義大利存在著資源貧乏、工業起步較晚的劣勢。但義大利注意適時調整經濟政策,重視研究和引進新技術,促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大理石、汞、硫磺等資源,還有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工業主要以加工工業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賴外國進口,工業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國家參與制企業比較發達,義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億噸左右,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產量居歐洲第二;塑料工業、拖拉機製造業、電力工業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國營財團掌握著經濟命脈,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約佔1/3,經營范圍涉及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部門。中小企業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近70%的國內生產總值由這些企業創造,因此被世人稱為「中小企業王國」。在製革、製鞋、紡織、傢俱、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電子工業等部門均占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勞動力安排富於伸縮性和產品出口的比例大等優點。以家庭式微型企業為主的「地下經濟」十分繁榮,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農業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0%。義大利旅遊資源豐富,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文物古跡很多,有良好的海灘和山區,公路四通入達,旅館多為中小型。主要旅遊城市是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 旅遊業發達,旅遊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旅遊業營業額達150萬億里拉(約合714億多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凈收入約53萬億里拉(約合252億多美元)。對外貿易是義大利經濟的主要支柱,外貿連年順差,是繼日本、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大貿易順差國。進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為主,出口以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皮鞋、金銀首飾等輕工產品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在歐洲,進出口主要對象為歐盟和美國。 3, 外交方面: 意對外政策的基本點是立足西歐,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主張歐洲應有共同的外交和防務政策;依靠北約,重視同美國的傳統關系;強調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主張世界多極化和加強地區性合作;認為聯合國應在世界新格局中發揮主導作用。 4, 衰退說法: 確實存在,但不僅僅是義大利,而是整個歐洲.實際上共同體和歐元的出現從另外一面看就是歐洲應對整體衰落的策略。 最要命的是義大利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就沒有誕生過真正的政治領袖。尤其忽略全球視角並由此產生惡果,從他的外交政策可以看出。而且黑手黨經濟對義大利金融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 如果說義大利還有崛起的機會的話,途徑只有一個:就是從著眼於全球化政治軍事,而不是歐洲化,擺脫美國的影子,以此擺脫被邊緣化的命運。
㈡ 世界各國支柱產業
美國的支柱產業:軍工、汽車、金融、電影、鐵路、鋼鐵、石油、高科技產業
英國的支柱產業:媒體業、金融業、服務業
日本的支柱產業:工業、漁業、汽車製造業、高科技產業、色情業
瑞士的支柱產業:金融業、保險業、精密機械製造業
韓國的支柱產業:半導體、造船、汽車、家電、石油化工
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畜牧業、農業、礦業、機械設備、金屬產品、煙草、石油煤炭、化
工
俄羅斯的支柱產業:軍工、石油天然氣,木材
㈢ 在哪個國家足球是國民經濟中的十大支柱之一
在義大利,足球是國民經濟中的十大支柱之一。
在義大利,足球是國民經濟中的十大支柱產業之一,被稱為「無煙工業」。足球產業具有高投入、高產出的特點。優秀運動員的轉會費直線上升,高達幾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經營狀況好的職業俱樂部每年的盈利也十分豐厚。即使在發展中的中國,操作好的一場商業比賽也能獲利數百萬。
足球作為全球最大的運動,在全世界擁有16億球迷和足球產業,其生產總值每年都高達5000億美元,占整個體育行業總產值的40%,被譽為世界第17大經濟體,而世界盃更是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據統計,去年世界范圍內的足球產業生產總值便已超過5000億美元,足球所能創造的經濟價值顯而易見。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對於足球迷來說更是一場「饕餮盛宴」。在整個法國世界盃期間,法國人的家電支出上漲了1.2%,其中高清電視則貢獻了絕大部分。
足球產業收入主要包括賽事門票及附加產品銷售、轉播權銷售、衍生品銷售、賽事及俱樂部商業贊助等幾個方面。
㈣ 義大利旅遊資源特色
1 概述
義大利旅遊業歷史悠久,它作為一個成熟的產業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意
大利旅遊資源豐富多樣,幾十年來,一直是世界旅遊大國,國際旅遊外匯收入是
其重要的外匯來源。1965年,接待外國遊客2389.4萬,旅遊外匯收入
達12.88億美元,居民辦第一位。旅遊業是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但是,近年來,義大利的旅遊業出現了滑坡現象。旅遊收入雖然有增加,但
外國旅遊者人次不斷下降,80年代以來,從世界第二旅遊大國下降到世界第4
位。
義大利旅遊業的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激烈的國際競爭顯然是主要的方面
之一。要想遏止目前滑坡的趨勢,必須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
就是認真進行旅遊資源的結構分析,以便有計劃有步驟地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旅遊
資源,實行正確的旅遊業發展戰略。
北京大學陳傳康教授在《環球風光旅遊——外國旅遊地理》一書的序言中指
出,在進行某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業分析時,必須重視風光資源結構的分析,要
充分注意對重要或首選的旅遊點或旅遊區、較次要的旅遊點或旅遊區及專業的旅
游點或旅遊區加以區別。他還指出,「將風光資源結構引入風光導游是旅遊地理
風光描述的發展方向,目前國內外對此還未充分認識」。陳傳康教授這里雖然主
要論述旅遊地理的風光描述問題,但實際上他的這一思想具有廣泛的內涵,可以
引伸和擴大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資源結構分析。而將義大利旅遊資源的結構
分析和該國旅遊業本身及其環境中出現的問題加以綜合分析,可以找出其旅遊業
滑坡的原因,並由此提出正確的旅遊業發展戰略。
2 義大利旅遊資源的結構分析
義大利旅遊資源的結構分析,具體內容就是要將不同地區的不同旅遊點或旅
游區劃歸不同的等級,而這些等級不僅與旅遊點或地區的本身資源條件即資源是
否豐富多樣有關,也與它們在附近各國的旅遊資源中所處的地位,與主要客源國
的距離及外國旅遊者旅遊交通工具和方式等外界環境有關,同時,還與區域內及
世界范圍內旅遊業發展的大趨勢有密切關系。具體地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
2.1 旅遊點或地區的自身條件,即觀光、度假和娛樂等方面的旅遊價值
這是義大利旅遊資源結構分析的基本因素。一個旅遊點是否屬於首選或第一
級的旅遊點(區),其本身的條件十分重要。當然,不能說旅遊資源本身沒有吸
引力就不可能發展旅遊業。但是有吸引力,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等條件好的旅遊
點或旅遊區更加容易開發和取得成功,因為觀光旅遊是旅遊活動的基本要求。
2.2 與客源地或客源國的距離和交通條件
這是義大利旅遊資源結構分析的極重要因素。到義大利的外國遊客,主要來
自其西面和北面的一些歐洲國家,特別是瑞士、德國、法國和奧地利。因此,到
義大利北部地區旅遊的國際旅遊者最集中。義大利的南端距離主要客源區遠,盡
管資源本身有一定價值(有山地風光和海灘),但目前價值相對不大。
2.3 外國旅遊者的旅遊交通工具和旅遊方式
義大利旅遊資源結構的分析還離不開國際旅遊者的主要交通工具和旅遊方式。
到義大利來旅遊的外國人以各種方式進入義大利,但主要是個人駕駛汽車由北部
山口或隧道進入。駕駛汽車這種旅遊方式對旅遊者出發地與旅遊點和旅遊區的距
離有較嚴格的要求。據統計,駕車旅遊者一般不願到100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
旅遊和度假,因此義大利南方雖然也有許多風光資源,但對這些旅遊者相對缺乏
吸引力。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國際和國內的乘飛機旅遊將逐漸得到開展。
2.4 義大利旅遊資源的國際、特別是區域的旅遊業環境
在進行該國旅遊資源結構分析時,也不得不考慮這一因素,因為只有將其旅
游資源放在國際和區域環境中才能顯示出其價值的大小。義大利旅遊業的外部環
境有兩個特點,一是附近國家的激烈競爭;二是歐洲在傳統上是國際旅遊首選目
的地,但在過去十年中,歐洲的客源市場在逐漸縮小。而美國正在成為繼歐洲之
後的世界第二大接待地或目的地,接待量佔世界遊客總數的1/15以上。特別
是歐洲面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激烈競爭。在過去十年中,東亞及太平洋地區接
待遊客增長率在世界上最高,年遞增率達15%,超過世界平均增長率的一倍以
上。
2.5 近期全球國際旅遊活動和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據世界旅遊組織有關專家提供的題為《2000年前後全球旅遊業預測》(
中國旅遊報1995年3月12日第4版)的專題報告認為,區域內旅遊和遠程
旅遊將呈增長趨勢。就旅遊類型來看,跨國遠程休閑旅遊將以度假村之旅和觀光
之旅為主要模式;區域內旅遊將以短期休假、建築和文化、特種興趣、獎勵和會
議以及遊船為主要模式。
㈤ 歐洲大部分國家的支柱產業
許多國家的旅遊收入已經成為經濟支柱。第三產業特別發達。
㈥ 世界上哪些國家的旅遊業發達靠旅遊業支撐的
辛巴威是非洲的一個國家,辛巴威的地理位置特別好,他們屬於熱帶草原氣候,雖然地處熱帶,但是常年的平均溫度約為22度最高溫度才32度。它們的最高溫度居然還要比我國的一些地方的最高溫度還要低,這也著實讓人很驚訝。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提供的最新數據,2016年義大利入境旅遊人次位列世界第五,國際旅遊收入位列世界第六。為了讓遊客對義大利文化有更直觀的印象,義大利國家旅遊局推出了一個手機應用程序,通過這個程序,人們可以利用模擬現實技術如臨其境地領略義大利藝術歷史文化,美食美酒道獨特魅力。
㈦ 義大利威尼斯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就是旅遊啊,我國慶剛剛從義大利回來,才回來3天,威尼斯是整個義大利消費最高的地方,酒店、公交船、吃飯都是最貴的地方,它這個城市就是靠旅遊業來支撐它。非常非常美的地方,我朋友去了我沒去我去了那不勒斯,我在無二之旅定製的旅行,去哪都和定製師溝通好,如果去威尼斯的話他們也給安排,什麼交通啊都告訴我,寫在路書里,之前因為考慮到去威尼斯來的,所以還比較了解啦。
㈧ 義大利疫情再次升級,意方在哪方面做的不到位
一:歐洲的新冠疫情義大利疫情再次升級,意方之前為了刺激本國旅遊業,宣稱義大利很安全並敞開國門歡迎全球的遊客。
旅遊業是義大利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為了恢復義大利的旅遊業經濟,在3月初對外宣稱義大利很安全,並敞開國門歡迎全世界的遊客前往旅遊。歐洲再次迎來一輪新冠病毒疫情,義大利現有確診感染病例超過56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1萬例,成為歐洲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義大利宣布全國升級為紅色疫情防疫區,非必要原因不得外出。同時歐洲其他國家的新冠疫情形勢也十分嚴峻,法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就超過6.6萬例,德國的重症監護病例收治再次超過4000例,法國再次採取“封城”措施,要求民眾居家隔離,進一步加強遠程辦公。
㈨ 義大利是發達國家嗎
義大利是歐洲第四大經濟體,三大支柱產業是:石化、汽車機械、金融保險。
義大利的金融業早在1850年代就已經起步,主要服務於當地的傳統商業貿易和手工業。在歷史上,義大利是地中海的傳統貿易大國,是歐洲最早富裕起來的地區。只是那時候的工業仍然停留在手工業層次,產品以皮具、服裝、工藝品為主,未能發展起現代化的大工業。
義大利北部平原地區得益於與法國、瑞士的商業聯系,工業化在1900-1930年代開始。應該說,那個時候的義大利版工業革命還是開展的有聲有色的,盡管時間上比德國要晚一些,但是和北歐的瑞典相比,並不遜色。
一百年過去了,瑞典發展成了歐洲最發達的經濟體,義大利卻漸漸落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最大的原因,或許是二戰之後的經濟國有化。在歐洲的工業國中,義大利和法國是國有企業比重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義大利的三大工業集團,埃尼石化和芬梅卡尼卡都是國營企業。國營企業的經濟效率和競爭力要低於私營企業,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菲亞特126p
如今,義大利最大的工業集團菲亞特汽車,在競爭激烈的世界市場上正陷入困境。菲亞特的沒落,和法國標致雪鐵龍的問題是一樣的:傳統大工業消費品,價格決定一切,在人力成本高企的情況下,只有規模才能降低成本。全球的汽車企業,或許最終只會剩下3-5個玩家,規模相對較小的菲亞特,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義大利的奢侈品產業一直以來享有盛譽,包括服裝、皮具和跑車。這些服務於金字塔尖富豪階層的產業,雖然利潤驚人,但是市場規模並不大。如果只是一個小地方,可以致富,但是作為一個擁有六千萬人口的中等大國,顯然不夠。在世界三大奢侈品牌發源地中,瑞士和法國都有經過整合的奢侈品企業集團,但是義大利卻沒有。這是義大利工業競爭力相對較弱的一個縮影。
義大利之所以被稱為是半個發達國家,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工業化斷裂了的國家。北部的平原地區,米蘭、威尼斯、都靈、熱那亞、佛羅倫薩等地,從文藝復興以來,就是工商業繁榮的地區,甚至可以說是歐洲最早的手工業革命中心。這些繁榮的手工業,奠定了今日義大利奢侈品業的深厚底蘊。
但是南部的義大利,首都羅馬以南,卻是一片未經工業化熏陶的農業經濟地帶。在農業時代,這片地區曾經是輝煌的羅馬帝國的中心,羅馬、那不勒斯、西西里島,曾經述說過多少傳說與滄桑。在地理資源上,扼守地中海要道,漫長的海岸線,港口密布,可以說相當優越。
㈩ 義大利南部的經濟水平有沒有葡萄牙的平均水平發達
差不多,義大利南部的支柱產業是農業和旅遊業,葡萄牙也是,不過去義大利旅遊的人會多點,所以南部的經濟還是略高於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