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在紐約一般富人住在哪個區
美國第一大都市紐約
--------------------------------------------------------------------------------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滿,面積78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00多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1800萬。紐約還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總部大廈坐落在曼哈頓島東河河畔。
1524年義大利人弗拉贊諾最早來到河口地區,1609年英國人哈得孫沿河上溯探險,該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蘭人以價值大約60個荷蘭盾(相當24美元)的小物件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辟為貿易站,稱之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佔領了這塊地方,改稱紐約(即新約克,英國有約克郡)。1686年紐約建市。獨立戰爭期間,紐約是喬治·華盛頓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的地方,也是當時美國的臨時首都。1825年伊利運河通航,以後又興建了鐵路,溝通了紐約同中西部的聯系,促進了城市大發展,使這里逐漸成為集金融、貿易、旅遊和文化藝術於一身的國際大都會。
曼哈頓區是五個區中面積最小的,僅57·91平方公里,但這個東西窄、南北長的小島卻是紐約的中心,大銀行、大保險公司、大工業公司、大運輸公司,以及聞名全球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等都雲集於此。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總部設在曼哈頓。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是紐約的象徵,美國壟斷資本的大本營,金融寡頭的代名詞。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均設於此。
紐約也是美國文化、藝術、音樂和出版中心,有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學研究機構和藝術中心,美國三大廣播電視公司和一些最有影響的報紙都把總部設在這里。
紐約也是美國的工業中心之一,服裝、印刷、化妝品等行業均居全國首位,機器製造、軍火生產、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佔有重要地位。市內多數河流都通大西洋,港口規模巨大,設備優良,終年不凍。紐約也是鐵路交通重要樞紐。紐約的地下鐵道全長100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最快捷的地鐵交通系統。紐約有3個國際機場,其中著名的肯尼迪國際機場承擔著全國50%的進出口貨物空運業務和35%的國際客運業務。
紐約是美國少數民族最為集中的地區。黑人有100萬以上,主要聚居在哈萊姆街區。著名的唐人街有15萬華人。還有眾多的義大利人和猶太人。
㈡ 窮人圈與富人圈
從上周2參加了一個演講的課程,開場的時候,主持人就讓每一個人做一個30s的自我介紹,畢竟是演講課,來學演講的。頓時發現30%全是老闆,都有自己的公司,不管大小,起碼不用給別人打工了。散場的時候認識了兩個參加本次培訓女孩子,在路上,幾乎全是聽他們在講,滔滔不絕,超高能量,認知的高度完全不符合他們的年齡。
這幾天,分別跟她們吃了飯,一個96年的,另一個是91年的,可是他們給我展示出來的是顛覆我認知的,我從來沒有遇到哪個90後的小孩,認知的高度已經完全顛覆了我的很多認知,超越了我的很多認知,哪怕我已經看了幾百本書,學了太多課程,什麼認知心理學、哲學、物理學、生物學、財商等等什麼都有一些研究的情況下,自認為自己的認知也不算太Low了。可發現我的困惑,我的疑問,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問題。給我的感覺是我就像一個井底之蛙。她們站在高處,看到的都是風景,而我站在井底,看到的只有問題和各種現實,他們張嘴全部是 富人思維 ,看到的世界全是富人世界,而我看到的只有 窮人思維 和 打工者思維 。讓我內心震撼不已。
91年的妹子帶我去見了他的朋友們,基本全部是90後。他們每個人都無比強大的正能量,洋溢著笑容,超強的親和力,一個比一個能說,認知一個比一個高。他們給我分享他們的經歷,他們的世界如何精彩。讓我震驚的是這么一幫朋友里,居然沒有一個是來自同一個行業,有來自順豐的,有做過HR獵頭的,有的曾經是設計師的。而且收入也都比我們打工的高太多,這幫90後,周遊世界,朋友圈裡全是去各國跳傘,做熱氣球,等等你只有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場景;他們年紀輕輕的就開了公司,整日討論是怎麼 擴大市場 ,如何 拓展人脈 ,如何 整合資源 ,如何 建立管道,如何利用 認知差 和 信息差 來賺錢 。他們早早實現了財富自由,時間自由,早已跳出了老鼠圈,而我卻深陷老鼠圈而不能自拔。他們都相信「 吸引力法則 」,都相信「 心想事成 」。他們都相信「 利他文化 」,他們都相信「 管道的力量 」。
周六去到體育中心的檯球保齡球館,讓我震驚的是全部都是90後,而且30%都是那種柔弱的小女生。在我的認知里,根本無法將這些小女生跟檯球形成任何的聯系。無法想像在廣州,居然有這么多小年輕居然用檯球的方式進行放鬆,並促進交流。在我的認知里,從沒有想過可以組織去打檯球。我記得小時候去過多次檯球室,但檯球室留給我的印象是煙霧繚繞,各種不學無術的小年輕,打發人生,打發時間。然而現實很打臉,去打檯球的全部都是積極主動正能量的小年輕,環境舒適,空氣清新,大家相互交流。
周日又去桌游的地方參加 《富爸爸現金流》 桌游,我想應該是我人生第一次進桌游室了,我覺得這地方應該就只有90後00後才會來的地方。但體驗了幾種桌游後,發現自己太low了,這里沒有一個是有負能量的人,無一例外全是積極向上的,想著如何成功的人。
可是當我接觸了這么多新朋友後,我原來的周圍同事朋友好像不是這樣的,我周圍的人全都深陷老鼠圈,看不到臉上洋溢的笑容,整日應對處理著各種雞毛蒜皮的工作,壓力巨大,背負沉重的包裹,負重前行。也或者是覺得目前環境還挺好的,每個月到點發工資,想著「 人生不就應該如此嗎? 」,父母、老師、老闆、領導天天在耳邊念叨的不就是「 去了單位要好好工作,要好好表現,爭取給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可以升職加薪 」。又或者也想過能做點什麼「副業」,能夠改變點什麼,想來想去,感覺缺少機會,缺少勇氣,缺少各種成功的可能,慢慢就放棄了,想想還是現在的老鼠圈舒服一些,安逸一些。
也許大家在職場上已經習慣了,蛋糕總是有限的,資源總是有限的,為了蛋糕、為了資源,各種你爭我搶,陷入到了各種政治斗爭、各種職場官僚中無法自拔,彷彿在我們的信念中,沒有人說過可以「 我們一起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可以把蛋糕做大 」。亦或者本身作為老闆,深知僱傭員工,本質就是批量購買他人的時間,為自己打工賺錢,就算做大,跟下面的人也沒啥關系,頂多按照市場價能給你發發工資就不錯了,能不能給個市場價,不僅看公司的贏利水平,還要看老闆舍不捨得,畢竟公司是老闆的,跟員工也沒啥關系。所以大家在職場上已經習慣了,自己的身份,不開心,給的不夠,就換一家就好了,能否做大,本身就跟自己沒有太多毛線關系。頂多是工資是否高一點。
可往往也是因為工資高,支出也隨之高起來。1w收入的時候,每個月去除所有支出後的現金流是3000;2w的收入時候,每個月剩下的現金流還是3000;3w的時候,現金流彷彿還是3000。人生彷彿陷入了一種魔咒或者是被詛咒。工資的增加,只會讓生活水平提升,但對現金流毫無幫助。發財投資彷彿都是遙不可及的事,小的機會沒卵用,只會讓現金流和存款變的更少,大的機會又沒有現金能抓得住,人生完全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
為了追求工資的增長,我們不斷努力成長,為了能在職場上多點打工資本,不斷的去學學學,不斷提升技能。而且很多做著java,就只學後端的各種技術;做著前端,就只學前端的各種技術。彷彿大家都已經忘記了40歲的開發市場上還有人要嗎?50歲呢?60歲呢?完全陷入 能力陷阱 之中。
將來退休了,如果我們能活100歲,60歲-100歲這40年,靠什麼活?如果現在30歲的每個月支出是1.5w,不考慮通貨膨脹,假設世界是「連續的」(事實:世界是非連續性的,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的),假設自己60歲的生活質量希望能仍然保持30歲的生活質量,這樣能夠持續40年,那麼40年*12個月*15000¥=720w。那這720w從哪裡來?有想過嗎?你說我靠國家的養老金?靠兒女?能靠的住嗎?西方發達國家比中國快20-30年,看過《肖申克的救贖》嗎?老布從監獄放出來,應該有80了吧,還要打工掙錢。去歐洲、美洲旅遊過就知道,70、80還在打工的人到處都是。那你想幾歲退休呢?
打工的本質就是把自己的時間和把自己的自由打包批發給你的老闆。那麼隨著工資的增加,企業對你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要更加剝削你的剩餘價值,帶來的結果就是你的自由的時間越來越少,你要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留給家人和孩子朋友的時間越來越少。可歲月是把殺豬刀,你的體能、身體機能越來越差,20歲通宵毫無感覺,40歲的時候你感說連續通宵毫無感覺嗎?身體走下坡路只是自然的常態,可打工的工資能一路往上走嗎?
奔跑的倉鼠
我想我們的打工,真的就像這只倉鼠,我們就生活在倉鼠籠子里,每天還很happy的上著班,在這個圓形的跑道上,不斷的奔跑著,無法停下來,也不願停下來,享受著這樣的生活。正如現金流游戲中的老鼠圈,每個月到點領著工資,還有失業的風險,手上沒有現金,機會也很少,就算來個大機會也抓不住,只能任其錯過。隨著打工時間越來越久,工資是越來越高了,可支出也隨著越來越高,幾十年依然沒變的就是手上的現金並未持續增加,永遠過著窮人的圈子,永遠跳不到富人的圈子。使得我們不敢讓自己跑的變慢,生怕被淘汰,被主人嫌棄,要掙更多的工資,要給老闆創造更多的利潤,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最終就越來越跳不出這個老鼠圈,終生留在窮人的圈子裡打轉轉。
這里有幾種小倉鼠:
1、覺得歲月靜好,在裡面享受,也不學習,覺得目前挺好的;
2、有點危機意識,也在學習,但仍然在想怎麼在這個圈子裡打工能掙更多的錢,有更高的崗位,可是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自己悶著頭往前沖,以為如何如何了,就會如何如何,以為做到什麼位置,拿到多少工資了,就能過的輕松自在了;
3、真正頓悟了富人思維,去想辦法跳出中間的老鼠圈。
魚缸里的金魚
這讓我又想到,我就像魚缸的金魚,每天等著主人餵食,自由自在的游著,我們眼中的世界就只能看到這個魚缸,其實世界是那個海洋,可是我們看不到,也不相信它的存在;就算認為那個世界存在,也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在海洋里生存,現在這個魚缸挺好的,海洋里還有很多危險,各種不確定性,還是自己這個魚缸好,沒有天敵,主人每天餵食,自己要做的就是乖乖的,聽話,多幫主人掙錢,別想太多,要有奉獻精神,要合群。主人告訴你,要好好表現,好好乾,我給你多喂點吃點,如果你不聽話,不能給主人掙錢,主人不喜歡了,就扔掉,再買一條聽話的。所以我們都很怕被放棄,努力表現,哪還管能否做真正的自我,外在的我都沒有了,都活不下去了,還想要真正的我?
彷彿這就是我們窮人的人生,我們的 信念 就把我們限定的死死的。哪怕你突然有點想法,你身邊的人立馬又把你拉回原地。
這還讓我想到一個著名的實驗,三隻猴子,頂部掛著一個香蕉,誰去搶香蕉,就電大家一下。慢慢所有猴子都知道了不能去拿那個香蕉。這時候逐個把三個猴子,一個個的換出去。剛換進來的猴子不知道,准備伸手去拿,還沒拿,就被其他猴子打,其實這時候已經不會電它們了。就這樣,當把最開始的三個猴子都換出去後,後來的三隻猴子誰也不敢拿那個香蕉,誰准備拿,就被打,但其實都不知道為啥要打它。
因為我們身邊的人,都是跟我們一樣的人,都有著共同的「 群體信念 」,和開篇所說的「 去了單位要好好工作,要好好表現,爭取給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可以升職加薪 」,也就跟最後的三隻猴子一樣,久而久之,大家都不知道為啥不能去構那個香蕉,老老實實的呆在籠子里,呆在魚缸里。變成了「 習得性無助 」。
正如實驗中那3個絕望的猴子一樣,如果一個人多次想嘗試走出老鼠圈,可是無數次失敗後。他就會在這項事情上放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無可救葯。不在敢邁出去。而事實上,此時此刻的我們並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 習得性無助 」的心理狀態中,這種心理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認為學習成績差是因為自己智力不好,失戀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令人討厭等。
如果可以總結存在的問題,應該有以下幾點:
1、離錢太遠
2、離富人太遠
3、我們身邊缺少有夢想的人
4、在一個不正確的圈子裡
5、錯誤的思維:窮人思維和打工者思維
6、不行動,無法掌控自己
我想我們要做幾件事:
1、嚴於律己,掌控自己,先改變自己,像富人一樣思考,像富人一樣管控自己的時間
2、關於你的夢想,在其他人相信之前,你得百分之百相信它,不要有Plan B,因為它會妨礙Plan A的計劃實施。 我們的夢想一直與我們同在,它們並不會放棄我們,只有我們會放棄它們 。 不要因為害怕而閉上眼睛,不要因為害怕而不去夢想 ,要睜開雙眼,看到現實,實現那個夢想需要什麼條件。將我的目標定的更高,並從不降低我的目標,永遠不,這是我的目標,我此生都會追隨它。我的目標可能會失敗,但我絕對不會放手。
3、 去找那些已經得到你想要結果的人 , 問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 20年過去了,他們依然熱血沸騰,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4、換圈子,不要留在現在的圈子,從老鼠圈跳出去。 如果你身邊沒有夢想家,那你也不會是什麼夢想家了。如果你有九個朋友都破產了,那麼你很快會成為第十個。如果你有七個朋友都在抽煙,那麼你很快就會成為第八個。你必須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不要再跟那些小人物說起你的大夢想。
關於「管道的力量」,要從這么一個故事開始講起。
很久,很久以前,有二位名叫柏波羅和布魯諾的年輕人,他們是堂兄弟,雄心勃勃。住在義大利的一個小村子裡。兩位年輕人是最好的朋友。他們是大夢想者。他們不停地談著,渴望有一天能通過某種方式,讓他們可以成為村裡最富有的人。他們都很聰明而且很勤奮。他們想他們需要的只是機會。有一天,機會來了,村裡決定雇兩個人把附近河裡的水運到村廣場的水缸里去。這份工作交給了柏波羅和布魯諾。兩個人都抓起兩只水桶奔向河邊。一天結束後,他們把鎮上的水缸都裝滿了。村裡的長輩按每桶一分錢的價錢付錢給他們。
我們的夢想實現了!布魯諾大聲的叫著,我們簡直無法相信我們的好福氣。但柏波羅不是非常確信。他的背又酸又痛,提那重重的大桶的手也起了泡。他害怕明天早上起來又要去工作。他發誓要想出更好的辦法,將河裡的水運到村子裡去。
「布魯諾,我有一個計劃。」第二天早上,當他們抓起水桶往河邊奔時,柏波羅說,「一天才幾分錢的報酬,而要這樣來回提水,乾脆我們修一條管道將水從河裡引到村裡去吧。」布魯諾愣住了。「一條管道?誰聽說過這樣的事?」布魯諾大聲嚷嚷著,「柏波羅,我們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我一天可以提一百桶水。一分錢桶,一天就是一元錢!我是富人了!一個星期後,我就可以買雙新鞋。一個月後,我就可以買一頭母牛。六個月後,我可以蓋一間新房子。我們有全鎮最好的工作。我們一周只需工作五天,每年兩周的有薪假期。我們這輩子可以享受生活了!放棄你的管道幻想吧!」
但柏波羅不是容易氣餒的人。他耐心的向他最好的朋友解釋這個計劃。柏波羅將一部份白天的時間用來提桶運水,用另一部份時間以及周未來建造管道。他知道,在岩石般硬的土壤中挖一條管道是多麼的艱難。因為他的薪酬是根據運水的桶數來支付的,他知道他的薪酬在開始的時候會降低。而且他亦知道,要等1、2年,他的管道才會產生可觀的效益。但柏波羅相信他的夢想終會實現。於是他就去做了。
不久,布魯諾和其他村民開始嘲笑柏波羅,稱他為「管道人柏波羅」。布魯諾賺到比柏波羅多一倍的錢,炫耀他新買的東西。他買了一頭驢,配上全新的皮鞍,拴在他新蓋的二層樓旁。他買了亮閃閃的新衣服,在鄉村飯店裡吃可口的食物。村民們稱他為布羅諾先生。當他坐在灑吧里,為人們買上幾杯,而人們為他所講的笑話開懷大笑。當布魯諾晚間和周未睡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時,柏波羅還在繼續挖他的管道。頭幾個月,柏波羅的努力並沒有多大進展。他工作很辛苦——比布魯諾的工作更辛苦,因為柏波羅晚上和周未都在工作。但柏波羅不斷地提醒自己,明天夢想的實現是建造在今天的犧牲上面的。一天一天過去了,他繼續挖,每次只是一英寸。「一英寸、又一英寸成為一英尺。」他一邊揮動釜子,打進岩石般硬的土壤中,一邊重復著這句話。一英寸變成了一英尺,然後10、20、100尺短期的痛苦等到於長期的回報。每天完成工作後,筋疲力盡的他跌跌撞撞地回到他簡陋的小屋時,他這樣提醒自己。他通過設定和達到每天目標來衡量工作的成效。他知道,終有一天,回報將大大超出付出。
每當他慢慢入睡,耳邊盡是灑館是村民的笑聲時,他一遍遍地重復著這句話:「 目光要牢牢地盯在回報上 」
一天天,一月月過去了。有一天,柏波羅意識到他的管道完成了一半,這意味著他只需提桶走一半路程了!柏波羅把額外的時間用來建造管道。完工的日期終於越來越近了。在他休息的時候,柏波羅看到他的才能朋友布魯諾在費力地運水。布魯諾比以前更加的駝背。由於長期勞累,步伐也變慢了。布魯諾很生氣,悶悶不樂,為他自己一輩子運水現而憤恨。他在吊床上的時間減少了,卻花很多的時間泡在在酒吧里。當布魯諾進來時,酒巴的顧客都竊竊私語:「提桶人布魯諾來了。」當鎮上的醉漢模仿布魯諾駝背的姿勢和拖著腳走路的樣子時,他們咯咯大笑。布魯諾不再買酒給別人喝了,也不再講笑話了。他寧願獨自坐在漆黑的角落裡,被一大堆空瓶所包圍。最後,柏波羅的大日子終於來到了——管道完工了!村民們簇擁著來看水從管道中流入水槽里!
現在村子源源不斷地有新鮮水供應了。附近其他村子都搬到這條村來,村子頓時繁榮起來。管道一完工,柏波羅不用再提水桶了。無論他是否工作,水源源不斷的流入。他吃飯時,水在流入。他睡覺時,水在流入。當他周未去玩時,水在流入。流入村子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羅口袋裡的錢也越多。
管道人柏波羅的名氣大了,人們稱他為奇跡創造者。政客們稱贊他有遠見,懇請他競選市長。但柏波羅明白他所完成的並不是奇跡,這只是一個很大、很大夢想的第一步。你知道嗎,柏波羅的計劃大大超出越了這個村莊。管道迫使布魯諾失去了工作。看著他的朋友向酒巴老闆討免費的酒喝,柏波羅心裡很難受。於是柏波羅安排了一次與布魯諾的會面。「布魯諾,我來這里想請求你的幫助。」布魯諾挺起腰,眯著他那無神的眼睛,聲音沙啞地說:「別挖苦我了。」「我不是來向你誇耀的。」柏波羅說:「我是來向你提供一個很好的生意機會。建造第一條管道化了我二年的時間。但這兩年裡我學到了很多!我知道使用什麼工具、在哪裡挖空、如何排管。一路上我都做了筆記。我開發了一個系統,能讓我們建造另一條管道,然後另一條„„另一條„„「由我自己來做,我自己一年可以建一條管道。但這並不是利用我的時間的最好方式。我想做的是教你和其他人建造管道„„然後你教其他人„„然後他們再教其他人„„直到管道鋪滿本地區的每一個村落„„最後全世界的每一個村子都有管道。」「只要想一想」柏波羅繼續說,「我們只需從流進這些管道的水中賺取一點很小的比例。越多的水流進管道,就有越多的錢流進我們的口袋。我所建造的管道不是夢想的結束,而只是開始。」布魯諾終於明白這幅宏偉的藍圖。他笑了,向他的老朋友伸出了那粗糙的手。他們緊緊地握住了對方的手,像失散多年的老朋友那樣式擁抱。
許多年過去了。柏波羅與布魯諾已退休多年。他們布遍全球的管道生意每年把幾百萬收入泵進他們的銀行帳戶。當他們有時到全國各地旅遊時,柏波羅和布魯諾遇到了那些提水桶的年輕人。這兩人一起長大的朋友總是把車停下來,將自己的故事講給年輕人聽,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管道。一些人願意聽,並且立即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做管道生意。
但悲哀的是,大部分提桶者總是不耐煩地拒絕這個建造管道的念頭。柏波羅和布魯諾無數次聽到相同的借口。「我沒有時間。」「我朋友告訴我,我認識的一個朋友的朋友試圖建造管道,但失敗了。」「只有那些很早加入的人才可以從管道那裡賺到錢。」「我這輩子一直都提水桶,我只想維持現狀。」我知道在管道的騙局中虧了錢,我可不會。」柏波羅和布魯諾為許多缺乏遠見的人而感到悲哀。但他們承認,他們生活在一個提桶的世界裡,只有一小部分人敢做管道的夢。
㈢ 米蘭的富人區在哪裡 我要在米蘭住幾年 想知道哪裡的有錢人最多 請提供具體地名 謝謝
大約在聖西羅球場
㈣ 歐洲有哪些富人都喜歡扎堆去度假的私人島嶼
去夠了馬爾地夫、東南亞等等大眾海島,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一晚動輒上萬歐費用、全世界富人排隊預約的私人度假島嶼到底是什麼樣的。
這五座私人海島主要分布在歐洲地區,風景宜人,價格不菲。當然,與之匹配的享受也是世界級的。
費用:一晚包括船費和三餐,6000 英鎊起
旅行社:Solent Forts
㈤ 美國華人富人都住深圳哪裡
福田香蜜湖華僑城,南山的後海蛇口以及鹽田的梅沙灣。
華僑城環境優美,有豐富的文化娛樂空間,世界之窗、歡樂谷、錦綉中華等著名旅遊景點都坐落在此,是深圳富豪居住比較多的片區。「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這里豪宅住的人達官多,貴人也多。其別墅區的依山傍湖靜謐獨處,仿照義大利的波托菲諾小鎮的文化與設計,成為了富裕階層居住的好選擇。
蛇口是深圳改革開放的發源地,也是深圳最具國際范的城區,整座蛇口半島尤其是鯨山、龜山、半山海景別墅群,簡直就是國際雜居區,許多外國人在此定居。
㈥ 哪個國家的百萬富翁最多世界百萬富翁最多的十大國家有哪些
顧名思義,百萬富翁是指凈資產至少一百萬元的個人。那麼你知道哪個國家的百萬富翁最多嗎?下面就來揭曉全球百萬富翁最多的十大國家。有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美國是世界上百萬富翁最多的國家。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數據,2017年美國約有708.5萬個家庭成為百萬富翁,排名第一。中國以212.4萬戶位居第二,日本以124.4萬戶位居第三。
顯然,資本主義是上述國家百萬富翁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寬松的稅收法規和腐敗也是額外的因素。比如義大利最近想出了一個創造財富的辦法,但是不管收入多少,每年都要繳納統一的稅率。
㈦ 對於有錢人來說,他們更喜歡住公寓還是別墅
對於普通購房者而言,別墅是只許遠看,而自己只有羨慕的份兒,而且在很多影視劇中,你都可以看到有錢人的家裡,他們都會住在別墅區里,看起來非常的奢華高貴,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有錢人是否也會選擇居住在別墅呢?然而卻發現,很多有錢人反而還是會選擇住在高檔樓層里,而不是住在別墅?
㈧ 為什麼在歐美發達國家有錢人住在農村
因為歐美發達國家經濟物質已經發展到比較高的層次。
他們目前追求的慢生活,是想回歸原始的精神富裕的古代的那種生活。
這種生活,在鄉村那裡最容易得到。所以他們的有錢人喜歡回到鄉村,去尋找那種生活的感受,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和追尋人生的意義。
㈨ 義大利米蘭有分富人區和貧民區嗎
義大利米蘭有分富人區
但是沒有貧民區
望採納
㈩ 英國哪裡豪宅最多 哪個地區啊 就是很多有錢人住的別墅在哪裡
樓主的問題如下:
英國現在最昂貴的地區擁有物業平均價格的幾乎1900000英鎊 - 同比增長5%,因為去年的這個時候。它同時也是英國最昂貴的街道,平均物業價值超過£22億。
個人認為英國是個階級劃分很清晰和多層格局的國家,藍領絕對不會入侵白領領地,白領也不會低頭去吃在打折的歡樂時光藍領餐。這種相對階級明朗化的思想造成了地產也相差很大。
最昂貴附近的肯辛頓(家黑種草勞森),也擁有最昂貴的街道 - 肯辛頓宮花園 - 家專門為億萬富翁,特許權使用費和國際親善大使。
被命名為其餘的五大騎士橋(Knightsbridge)(SW7),;切爾西(SW3),諾丁山(W11)和West Brompton(SW10) - 這是基本上所有在倫敦西部的一個小口袋以外的荒野帕丁頓(Paddington)。在這些領域中,平均物業價格在至少為1140000英鎊, - 這是一個瘋狂的成本。
這些地區之所以逆勢上漲(就好像美國的長島一些地區,曼哈頓地區一樣),部分是因為他是一個超級富有的人往往免疫圍繞他們的痛苦。他們坐在上百萬,而且也沒有大規模的失業和經濟停滯的原因應該改變這種狀況。
第二個原因是,這些地區仍然是吸引海外買家(海外富翁投資)。雖然大多數國家的業主反映上一年的停滯和下降的平均房價,那些在市場上的頂部有一個很好的運行在過去的一年國際需求為全國優質物業的溢價郵政編碼,推動價格在倫敦和東南有產者和無產者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在倫敦最昂貴的部件的屬性值是高於全國其他地區的近10倍。現在在肯辛頓一個iPad大小的樓面面積平均花費550英鎊以上,而同樣大小的空間米德爾斯堡的成本僅£60。
倫敦以外地區
但是,這部分是倫敦唯一的地方在英國萬英鎊的物業。事實上,英國是245790物業百萬富翁,同比增長12%,去年這個時間。目前有6,682百萬英鎊在英國的街道,一般的家庭價值超過100萬英鎊,去年上升13%。
Zoopla富豪榜,弗吉尼亞州薩里水,家裡的獨家溫特沃斯高爾夫俱樂部,是最昂貴的倫敦以外的地區。現在站在968009英鎊的平均價格在富裕的綠洲。這是拱北,白金漢郡,科巴姆,薩里,Keston,倫敦和薩里郡伊舍,。這些領域是真正的延伸倫敦,在那裡的股票經紀保持他們的家庭大理由或獨占的發展,而他們上下班的城市。
總之,以上幾個地方都是英國最有錢人的聚集地,而未必英國就以別墅為有錢區,在soho等等地區的公寓,泰晤士河邊的公寓可以換取一套大的別墅。
希望可以幫助到樓主,祝你好運,早日進駐豪宅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