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從法國巴黎到威尼斯坐法鐵要在巴黎哪個火車站到威尼斯哪個火車站
最快的大約10小時30分鍾,搭乘 TGV, 但沒有直達,需要換乘多次,太麻煩 !還不如乘坐直達的夜車,從巴黎里昂火車站始發,終點站是威尼斯聖魯濟亞中央車站。
這是 Tello 鐵路公司於 2011年12月11日開通的 EN# 225 次直達夜車,全程約 14小時30 分鍾;19:00 從巴黎出發,第二天早上 9點多抵達威尼斯。車票約100 歐元。
【巴黎里昂車站】
B. 義大利都靈到威尼斯如何走
在都靈的火車站直接買到威尼斯的火車票就可以了。具體看一下所買的車次有沒有換乘以及在哪一站換乘就可以了,還是很方便的,不會像中國這邊買個火車票要去搶……義大利每個火車站都有自動售票機,有英語服務。
C. 威尼斯介紹
威尼斯(義大利城市)編輯[wēi ní sī] 威尼斯(Venice) 是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有統計顯示,1957年威尼斯的常住人口為17.4萬,而2009年10月份剛剛公布的常住人口總數還不到6萬,達到歷史最低水平)。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島城」「橋城」之稱。
中文名稱威尼斯外文名稱Venezia(意)、Venice(英)別 名水城、百島城、橋城、水上都市行政區類別外國城市所屬地區南歐\義大利地理位置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人 口34.3萬(1975年)氣候條件地中海氣候著名景點鳳凰歌劇院、聖馬可廣場、聖馬可大教堂、嘆息橋、火車站威尼斯火車站目錄1簡介
2建築方法
3著名景點
4文化遺產
▪ 威尼斯
▪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5歷史和地理
6交通特點
7文化內涵
8貢多拉
9聖馬可廣場和聖馬可教堂
10宮殿及府邸
11著名風景
▪ 嘆息橋
▪ 港口
▪ 黃金宮
▪ 彩色島
12橋
13相關文章
14遊玩攻略
15旅遊貼士
16重要節日
17城市發展
18威尼斯電影節
▪ 獎項
▪ 停辦
▪ 復甦
▪ 定位
▪ 趨勢
1980年後的威尼斯
20威尼斯的別名
▪ 總督宮
▪ 聖馬可教堂
▪ 嘆息橋
▪ 里亞托橋
▪ 特色紀念品 21拯救威尼斯的故事
▪ 水的變遷
▪ 洪水來襲
▪ 填高城市
▪ 爭論不休
22威尼斯大體簡介
23葬禮
24起源
1簡介編輯威尼斯,是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首府,威尼斯省省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畫派的發源地,其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威尼斯(4張)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藝復興的精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上帝將眼淚流在了這里,卻讓它更加晶瑩和柔情,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
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亞得里亞海的女王」「橋城」等美稱。
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它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
威尼斯位於義大利東北部,是世界聞名的水鄉,也是義大利的歷史文化名城。城內古跡眾多,有各式教堂、鍾樓、男女修道院和宮殿百餘座。大水道是貫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長的街道,它將城市分割成兩部分,順水道觀光是游覽威尼斯風景的最佳方案之一,兩岸有許多著名的建築,到處是作家、畫家、音樂家留下的足跡。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廣場東面的聖馬可教堂建築雄偉、富麗堂皇。總督宮是以前威尼斯總督的官邸,各廳都以油畫、壁畫和大理石雕刻來裝飾,十分奢華。總督宮後面的嘆息橋是已判決的犯人去往監獄的必經之橋,犯人過橋時常懺悔嘆息,因而得名「嘆息橋」。如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水中,水道即為大街小巷,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當地的小船貢多拉獨具特色,到了威尼斯不妨一試。這里在2月份會舉行狂歡節,期間人們戴著假發和面具,穿著長袍慶祝節日。[1]Venice
Venice is a beautiful city water, Venice looks like a dolphin. Urban area of less than 7.8 square kilometers. it has 118 islands and 177 canals Venice is famous for its ornate glass-work, known as Venetian glass. It is world-renowned for being colourful, elaborate, and skilfully made.[2]2建築方法編輯 威尼斯衛星地圖
威尼斯建築的方法,先將木柱插入威尼斯下的泥土之中,然後再鋪上一層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這種伊斯特拉石防水性能極好,是從亞德拉亞海的伊斯特拉運來的。然後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磚,建成一座座建築。由於磚比伊斯特拉石輕的很多,所以不會出現房子嚴重下沉的問題。
有人說,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
3著名景點編輯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漲水
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它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般奇妙。它就是個游樂園,是個充滿奇妙與夢幻的地方,令凡是來過威尼斯的遊客都依依不捨,在童話般的水之際流連忘返。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一—聖馬可廣場,被拿破崙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客廳」,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而且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
標准時區:+1 時區 UTC/GMT +1 個小時
夏時制時區:+1 個小時當地時區相當於:+2 時區 UTC/GMT +2 個小時
夏時制:夏時制開始時間:3月27日 2:00:00 夏時制結束時間
威尼斯水景(11張):10月30日 3:00:00
經緯度:緯度:北緯45°26』 經度:東經12°20』
電話區號:國家區號:+39(義大利)地區區號:041
4文化遺產編輯威尼斯
威尼斯風光
【義大利語】[3]:Venezia
【英文全稱】:Venice
【編號】:546-004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始建於5世紀、由118個小島構成的威尼斯,10世紀成為當時最主要的航運樞紐。總體上來說,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築傑作。
素有「西方蘇州」之稱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義大利文:venezia) 四周環海,位於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濱的威納托省(Veneto)。從地圖上看,威尼斯彷彿一顆鑲嵌在美妙長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亞得里亞海的波濤中熠熠生輝。
5歷史和地理編輯 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一度曾握有全歐洲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這個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似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人們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紀開始發展,14世紀前後,這里已經發展成為義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遊於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紀為威尼斯全盛時期,成為義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16世紀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新航路開通,歐洲商業中心逐漸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逐漸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從於拿破崙的統治,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從此滅亡。1849年反奧地利的獨立戰爭取得勝利。
6交通特點編輯外部交通:
威尼斯外部交通主要是航空,各大一級城市都有到威尼斯的航班。一般需要轉機,正常飛行時間在10小時左右。
內部交通:
威尼斯的西北角有一條四公里長的長堤與大陸相通,它不但是義大利重
威尼斯
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藝術古城。威尼斯及其瀉湖,由118個島嶼組成。素有「水都」「水城」「橋城」和「百島之城」的美稱這座世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風光獨好,城內歷史古跡比比皆是,是一座風景如畫而又古韻十足的歷史名城,這里的所有景色都離不開水。
威尼斯全市河道,運河共計177條。靠401座各式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小艇以外,所有交通工具都是禁止的。
7文化內涵編輯威尼斯大街小巷的風光十分特殊。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還要狹窄,兩條船 不能並開,只能單行。街道兩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層大多為居民的船庫。連接街道兩岸的是各種各樣的石橋或木橋。它們高高地橫跨街心,一點也不妨礙行船。威尼斯的橋梁和水
威尼斯的石橋
街縱橫交錯,四面貫通,人們以舟代車,以橋代路,陸地、水面,遊人熙攘,鴿子與海鷗一起飛,形成了這個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眾多座橋梁中,以火車站為通往市中心的利亞德橋(Rialto)最為有名,又名商業橋,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築成,是威尼斯的象徵。大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橋兩頭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樁支撐,橋上中部建有廳閣,橫跨在大運河上。
大大小小的船隻從太陽型的橋洞中穿梭,里亞爾托橋建(Rialto)於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橋,後改為吊橋。在1444年的一次慶典中,因不堪重負,大橋折斷。1580~1592年,改建為石橋。橋頂有一浮亭,橋兩側是20多首飾商店和賣紀念品的小攤。威尼斯城內古跡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另外,還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鍾樓、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宮殿,都隔河相臨,十分別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築風格各異,房屋的門窗、走廊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花紋。夜間泛舟威尼斯,獨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義大利威尼斯,來感受她的美麗、溫馨和浪漫。威尼斯有幾百年的歷史,從公元453年就開始了建築了威尼斯(要是有條件的,五下人教版語文書中的第26課也有介紹威尼斯的小艇)。
D. 威尼斯的資料
威尼斯義大利的一座古城,位於歐洲亞得里亞海濱,周圍被海洋環繞,由118個島嶼組成,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有「水城」、「百島城」之稱。全城有117條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橋梁把他們連結起來。威尼斯始建於公元451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威尼斯風光秀美,古跡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羅克式大教堂,120座鍾樓,64座修道院,40座宮殿,是馳名全球的旅遊勝地。每年前往的遊客達500萬人以上,旅遊業使這個僅有36萬人口的中等城市變得十分富有。威尼斯城熱鬧非凡,但城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不見紅綠交通燈,小艇就是「公共汽車」。威尼斯的小艇同樣聞名於世。威尼斯是中、意兩國人民的友好使者馬可·波羅的故鄉。為了使中意兩國人民長期建立起來的友誼長存,1980年3月,威尼斯和我國的蘇州市結為親密的姊妹城。
空氣和水是生命的條件,威尼斯處海臨風,水闊天高,生命力尤其旺盛。她座落在亞德里亞海北端,是一片大小上百座島嶼,島嶼之間流淌著二百多條水道,水道上有350座橋把島嶼連成一片,形成了一個七平方公裡面積的水城。威尼斯的歷史更令人著迷:公元初年,這里還是一塊塊高出海面的泥地便有漁民居住,五世紀北方蠻族入侵後人口增多,到了公元726年居民們便選出了自己的「總督」(DOGE),威尼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傳說天使曾許諾基督使徒馬可的靈魂休息在此,威尼斯人便於公元828年從埃及戲劇般偷回了馬可的屍體,並在總督府旁建起教堂,將馬可安息在裡面,即今天的聖馬可大教堂。聖靈在此,又依仗優越的海勢,威尼斯在12至14世紀一度為世界強國,航海經商,活躍於整個地中海地區,並足涉西亞的君士坦丁堡。1797年威尼斯落入法國拿破倫的統制,直到1866年義大利統一後才成為義大利的一座城市。威尼斯的每一幕歷史都可在她滿城的藝術建築中尋到腳本,那些玲瓏剔透氣勢壯麗的建築,像一部石雕的故事集,而建築裡面陳列的無數幅歷代名畫,便是故事的插圖。
威尼斯島距離陸地最近的地方約兩公里,一座長三千六百多米的巨橋連著陸地和威尼斯島,火車可越過大橋直達威尼斯島上的火車站。火車站座落在威尼斯著名的「大水道」一端,站名「桑塔露琪雅」恰與一首義大利民歌同名,使遊客一踏上威尼斯便被盪起浪漫的情緒。「大水道」是威尼斯的「國道」,水域窄處30米,寬處70米,全長4公里,它橫穿威尼斯中部,流向呈一個反寫的「S」型,把威尼斯切成兩部分。「大水道」兩邊連通著許多小水道,小水道則曲里拐彎通往水城深處的居民住宅區。大多數遊客是乘火車來威尼斯,在「桑塔露琪雅」下車後便登上 「大水道」里的公共運客大船,然後在船笛嗚鳴中開始了水城游觀。
運客大船是大水道中的「公共汽車」,能載上百人。水道兩岸分布著船站,每當客運大船進站出站,常常要鳴笛叫道,請其它小船讓路。大船接近岸邊時,站在船門邊的水手舉起挽好鎖套的纜繩,准確地拋向岸邊碼頭上的纜柱,然後收緊纜繩,栓穩船,再打開船幫上的鐵欄門,乘客們便忙著下船上船,像陸地城市裡公共汽車站的情景。乘坐客運大船觀賞「大水道」兩岸,是游觀的第一景,也是最壯觀的一景。一座座教堂和摟宇沿水道兩岸比肩而立,它們都由巨石築起,門闊窗高,頂上有花檐,門面有立柱,許多建築上都雕刻著花紋或圖案,精巧如細膩的水波。這些氣勢雄偉的亭台樓閣站滿兩岸,把「大水道」變成了一條輝煌的迎賓大道,使遊客頓生凱旋般的豪邁感。座座建築都風格鮮明,從古老的拜占庭式、到十五世紀以後的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一應俱全,透出那一代人的美感和意志。而每一座建築的經歷,又都記錄著一個威尼斯的傳奇故事,不信,聽聽這些建築的名字:小聖西門教堂、拯靈聖馬麗亞教堂、佛朗吉尼樓、薩格雷多樓、土爾其貨棧、德意志貨棧、考爾耐王後閣、佩薩羅閣、費朗凱迪畫廊、自然歷史博物館、威尼斯游樂場……,一個個名字里回響著威尼斯古往生活的喧嘩,引發遊人無盡的聯想。
「大水道」上橫跨著三座橋,最著名的是地處商業中心的「利阿托橋」(The Rialto Bridge)。她是一座石拱橋,橋側是石欄雕棟,橋上是石拱門連起的游廊。游廊里滿是店鋪商販,橋上橋下遊人如織。據說這里的第一座橋是木橋,名叫「錢橋」,大概那時此地就是商業中心了。後來木橋毀掉重建,1444年坍塌後又重建,改成活動吊橋,兩邊蓋有店鋪。16世紀時,人們發現橋又有隱患,才決定建一座石橋,而且採取建築設計公開「招標」。許多當時的著名藝術家都參加了投標,米開朗基羅也是投標者之一,居然落選。今天所見的石橋是採用尼奧托達朋特的設計方案,工程於1592年竣工,單拱跨度28米(這里是大水道最窄的地方),距水面高度七米半。
天黑前要尋到過夜的小客棧,於是下船踏上岸邊的石板小路,只幾步就走進了夾在石樓間的狹長小巷。小巷僅一人多寬,對面來人相遇要側身而過。小巷盡頭是個「袖珍」十字路口,四面是石樓,把路口圍成一個天井。拐過路口便走上一條小水道的邊岸,水道在身側,要小心翼翼緊貼樓牆而行。時有小石拱橋家在水道上連著對岸,橋型小巧,上橋只五、六級台階,再下橋也是五、六級台階,便跨過小水道,進入對岸的另一個街坊。見小水道岸邊有許多石樓的後門,多數門邊停著小船,顯然是樓里住家的交通工具。有的門口水上交通繁忙,船來船去,裝貨卸貨,那是水城的商家在工作。
找到預訂的小客棧,是座四層的老舊石樓。它地處一條水道的拐角,環境古樸,服務員的態度卻非常「都市化」。旅遊業給威尼斯帶來了財源,也帶來了都市的俗氣。進入二樓的客房,室內設置簡陋,推窗外望,下面是水道,與對面的石樓近在咫尺。據說威尼斯絕大部分面貌依然保持著13世紀以前的樣子,所寄身的這座客棧石樓也有七、八百年歷史了。依窗臨水下往,水色幽黑,浸水處的牆上和石頭台階邊都生著鮮苔。威尼斯人從古至今居住在這樣的石樓,這樣的水道間,真使外鄉大陸客不堪思意。
夜晚躺在石樓里的床上,窗外水城的動靜格外清晰:一會兒有人走在水道邊的石板路上,「啪啪」的腳步脆響帶起一路回聲;一會兒又有小船駛過水道,「嘩嘩」的漿聲節奏優美如一支古曲。在水城威尼斯過夜別有一番情調,聽著水城的動靜入睡別有一種夢境……
E. 威尼斯的資料,求解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D%FE%C4%E1%CB%B9%B5%C4%B7%E7%C7%E9
簡介: 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
威尼斯(VENEZIA)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經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玻璃器皿、花皮革製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之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 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威尼斯還是個繁華的小鎮,那裡的人生活情況很好。
這里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那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氧才朽。
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卻被一百多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初來乍到很快便會迷失在這座「水城」中,找不到路。好在有大運河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沿著這條號稱「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可以飽覽威尼斯的精華而不用擔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棟宮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於14至16世紀,有拜占庭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藝術長廊。平日里大運河真的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樣,各式船隻往來穿梭其上,最別致的當然還是貢多拉。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而且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
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它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般奇妙。它就是個游樂園,是個充滿奇妙與夢幻的地方,令凡是來過威尼斯的遊客都依依不捨,在童話般的水之際流連忘返。
F. 威尼斯在哪個國家
威尼斯在義大利,是其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
威尼斯曾經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被稱作「亞得里亞海明珠」,十字軍進行十字軍東征時也曾在這里集結,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市區涵蓋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人工島嶼和鄰近一個人工半島,更有117條水道縱橫交叉。
威尼斯其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
(6)義大利威尼斯火車站在哪裡擴展閱讀:
威尼斯近況:
為了緩解巨大的公眾壓力,改善城市環境,當地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遊客人數。
威尼斯政府向過夜遊客徵收每晚5歐元左右的過夜稅。之後,威尼斯開始針對不過夜的一日游遊客徵收2.5歐元到10歐元不等的進城稅。威尼斯市長此前透露,新增的進城稅將用於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及服務。
此外,威尼斯政府還出台一系列措施:禁止在距離歷史遺跡較近的城市中心新開或擴建酒店;在部分熱門景點安裝設備監控遊客人數;在旅遊高峰期間部分重要街道設置閘口限制遊客通行;禁止進入市內所有公共水域游泳和戲水;禁止在廣場台階和運河上飲食等。
事實上,上述措施只能一定程度上限制遊客人數,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遊客與當地居民之間的矛盾,以及發展旅遊與保護當地環境之間的矛盾。
因為,問題實質在於威尼斯本身是一座小城,加之文物古跡遍布、河道縱橫,其環境承載力與遊客接待能力有限。而目前,威尼斯旅遊業已經處於高度膨脹階段,威尼斯城市環境和基礎設施等早已不堪重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尼斯
G. 關於威尼斯的資料
威尼斯(Venice)是義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威尼斯曾經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被稱作「亞得里亞海明珠」,十字軍進行十字軍東征時也曾在這里集結,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市區涵蓋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人工島嶼和鄰近一個人工半島,更有117條水道縱橫交叉。這個鹹水潟湖分布在波河與皮亞韋河之間的海岸線。
(7)義大利威尼斯火車站在哪裡擴展閱讀:
著名風景
1、嘆息橋,連結著總督府和旁邊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嘆息橋,嘆息橋是威尼斯的必訪景點之一。嘆息橋造型屬早期巴洛克式風格,橋呈房屋狀,上部穹隆覆蓋,封閉得很嚴實,只有向運河一側有兩個小窗。
2、港口,威尼斯港是義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長12千米,總面積達250公頃,伸展出去,寬闊廣大,每年進出港門的船隻在萬艘以上。
H. 威尼斯有哪些著名的建築
1、嘆息橋
嘆息橋建於1603年,因橋上死囚的嘆息聲而得名。位於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公爵府(總督府)側面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石橋。
嘆息橋造型屬早期巴洛克式風格,橋呈房屋狀,上部穹隆覆蓋,封閉得很嚴實,只有向運河一側有兩個小窗。
嘆息橋的兩端連接法院與監獄兩處,當犯人在總督府接受審判之後,重罪犯被帶到地牢中,在經過這座密不透氣的橋時,只能透過小窗看見藍天,從此失去了自由,不自主的發出嘆息之聲。
2、黃金宮
黃金宮是威尼斯城最傑出的哥特式建築,始建於1440年。塗金的建築物閃閃發光,過去曾被稱為「黃金的宮殿」。而今,逐漸變成美術館,並對一般公眾開放。
這里收藏了威尼斯畫派從14世紀到18世紀的繪畫珍品,集歐洲繪畫藝術之大成,主要展品包括:卡巴喬Carpaccio的《聖告圖》、安東尼奧·凡·代克Anthony van Dyck的《基督受難記》、曼帖那Mantegna的《聖塞巴斯蒂安》以及提香Titian等人的作品。
3、聖馬可大教堂
聖馬可大教堂矗立於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上,始建於公元829年,重建於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
聖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負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出發地。大教堂有五個圓圓的大屋頂,這是典型的東方拜占庭藝術,但供奉的卻是一個西方的聖人。
大教堂內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內外有4000平米面積的馬賽克鑲嵌畫。每天從世界各地來瞻仰和欣賞大教堂的人成千上萬。
4、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初建於9世紀,當時只是聖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廣場。馬可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將他奉為守護神。
相傳828年兩個威尼斯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大將耶穌聖徒馬可的遺骨偷運到威尼斯,並在同一年為聖馬可興建教堂,教堂內有聖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聖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廣場也因此得名「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鍾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鍾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
5、里亞托橋
里亞托橋坐落於威尼斯市中心,連接著威尼斯火車站和羅馬廣場,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里亞托橋建於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橋,後來改為吊橋,在1444年的一次慶典中,因不堪重負,大橋折斷,1580~1592年改建為石橋。
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橋上中部建有廳閣,兩側店鋪林立,銷售各種紀念品和特產。這里每天有很多遊客,既可從橋上眺望運河,又可在兩側的商店購物,完全沉浸在威尼斯氣氛中。其中莎士比亞的名劇《威尼斯商人》就是以這里為背景。
I. 水城威尼斯資料
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聯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玻璃器皿、花皮革製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由於現在提倡簡答,不提供海答,詳細就請參閱這里
http://ke..com/view/910155.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