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韓國和義大利為什麼零增長

韓國和義大利為什麼零增長

發布時間:2022-11-26 00:11:32

㈠ 韓國的綜合國力能較量過義大利嗎

先說結論,如果把韓國放在歐洲,論綜合國力的話,韓國應該是大致跟義大利一個檔次,不如俄英法德。軍迷圈子裡有一句調侃,叫做「東亞怪物房」,意思就是東亞五國里,除了蒙古國以外剩下四個國家放到全世界都是有頭有臉的國家,下限也是一個中等強國。所以雖然大家平時挺看不上韓國,但是實際上韓國在世界上也確實是有那麼兩把刷子的。
評價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要從經J、政治、軍事、文化、工業、科技等多方面著手,限於篇幅,我們就簡單分析一下韓國跟義大利。首先從經J上,義大利算是老牌發達國家,而韓國也是2016年被世界銀行認定的新晉發達國家。2018年韓國GDP為15458.1億美元,排世界第11名,而義大利GDP為19329.38億美元,排世界第8名。

看上去義大利GDP比韓國高了一截,但是要考慮到義大利人口有6043萬,而韓國人口則是5124萬,如果攤平為人均GDP的話,韓國為3.14萬美元,義大利為3.43萬美元,兩者差距並不大。而且更重要的是,義大利GDP增長率近幾年來都不太好看,只能保持在1%左右,而韓國GDP增長率則在2%-3%,增長勢頭比義大利更好。在經濟上,兩國基本持平。

而在政治上,韓國就要輸了一大截了,義大利作為曾經的八國集團(G8)成員國,能夠與其他大國在同一張桌子上商討國際大事,這種政治地位顯然不是韓國能夠相提並論的。
不過在軍事實力上,韓國就又能把劣勢補回來了。由於北方兄弟的威脅,韓國一直以來就保留著一支規模極為龐大的武裝力量,實行義務兵役制,成年男子都要參軍。目前韓國軍隊現役人數高達61.4萬人,其中陸軍49.5萬、海軍6.7萬(含海軍陸戰隊2.5萬)、空軍5.2萬,還有上百萬的預備軍。而相比之下,義大利一方面由於缺乏威脅,另一方面由於經濟不振,反而還在削減軍隊,目前現役人數只剩下約15萬人。

陸軍的差距是最大的,韓國陸軍人數近50萬,裝備有K1系列第三代主戰坦克超過1500輛,還有少量的K-2主戰坦克和俄制T-80U主戰坦克,K9型155mm自行榴彈炮接近1000輛,K55型155mm自行榴彈炮(韓國版M109A2)超過1000輛,還有K-200步兵戰車(韓國版M113加裝25mm機炮)、K-21步兵戰車和俄制BMP-3步兵戰車總計超過2000輛。而義大利陸軍人數不超過10萬,裝備公羊第三代主戰坦克123輛,達多步兵戰車220輛,PZH-2000型155mm自行榴彈炮70輛,比韓國陸軍規模小了很多。

海軍的差距倒是最小的,排除各色老古董艦艇,義大利海軍主力包括加富爾級輕型航母1艘,地平線級驅逐艦2艘,卡洛·貝爾加米尼級護衛艦8艘,212型AIP常規潛艇4艘,薩烏羅級常規潛艇4艘以及聖喬治奧級船塢登陸艦3艘。而韓國則是KDX-3級驅逐艦3艘,KDX-2級驅逐艦6艘,大邱/仁川級護衛艦共計7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1艘,韓版209級常規潛艇9艘和韓版214級AIP常規潛艇7艘。義大利的優勢是輕型航母,但是加富爾號目前正在船廠升級,韓國驅逐艦跟潛艇有一定優勢,總的來說兩邊差距不大。

空軍方面,韓國空軍主力為F-15K戰斗機60架,F-16C/D戰斗機約180架,還有FA-50、F-5E等戰斗機上百架。而義大利空軍主力為台風戰斗機72架,旋風戰斗轟炸機75架。規模上來講還是韓國空軍更勝一籌,兩國都已經購買了F-35戰斗機,韓國到貨4架,義大利到貨十餘架,不過雙方F-35都還沒有形成FOC(完全作戰能力),因此不考慮在內。總的來說,雖然韓國有戰時指揮許可權制,但是軍事上來講韓國還是優勢明顯。

工業與科技上,兩者也是各有千秋。民用工業上,韓國的造船、電子產品、汽車都是在世界上比較流行的,而義大利的豪華跑車和豪華遊艇則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軍事工業上,兩國都可以自行研製輕武器、軍用汽車、步兵戰車等裝備,但是更復雜的主戰坦克、自行榴彈炮、驅護艦、常規潛艇和輕型航母則必須依賴他國技術,發動機、高膛壓火炮等核心技術都必須引進技術或是乾脆買買買。

兩國也都不具備自行研製第三代戰斗機的能力,義大利有F-35生產線但是那是美國人建立的,與義大利無關,義大利參與了狂風戰斗機和台風戰斗機的聯合研製工作,韓國也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幫助下研製了FA-50戰斗機並出口多個國家,兩個在戰斗機上有一定造詣但是不是很高。不過韓國研製了多款導彈,包括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等,這一點強於義大利。

經過以上對比,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把韓國放到歐洲,其綜合國力大致是與義大利處於同一個檔次,不如俄英法德,但是強於荷蘭、丹麥等國。

㈡ 歷年世界經濟增長率

您好!沒有歷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資料。建議你按照國家、年份進行網上搜索查找吧,或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

2008年、2009年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前15位排名如下(單位:萬億美元):

國 家 GDP 實際增長率

2008年、2009年預計(根據各國GDP增長率)

[--]歐盟 18.93 1.5% 18.55 —2.0%

[1]美國 14.33 1.4% 14.62 2%

[2]日本 4.844 0.7% 4.69 —3.0%

[3]中國 4.222 9.0% 4.601 9.0%

[4]德國 3.818 1.7% 3.779 —1.0%

[5]法國 2.978 0.9% 2.918 —2.0%

[6]英國 2.787 1.1% 2.703 —3.0%

[7]義大利 2.399 0.0% 2.327 —3.0%

[8]俄羅斯 1.757 6.0% 1.827 4.0%

[9]西班牙 1.683 1.3% 1.683 0.00%

[10]巴西 1.665 5.2% 1.732 4.0%

[11]加拿大 1.564 0.7% 1.548 —1.00%

[12]印度 1.237 7.3% 1.311 +6.0%

[13]墨西哥 1.143 2.0% 1.143 0.00%

[14]澳大利亞 1.069 2.1% 1.069 0.00%

[15]韓國 0.953 4.3% 0.972 2.00%

2008年世界各國GDP排名及分析2009-02-19 20:34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網站世界概況欄目發表了2008年各國最新的GDP數據,前15名如下:美國、日本、中國、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巴西、加拿大、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亞、韓國。

1. 美國遙遙領先,其領先地位至少還要保持二三十年。

美國2008年GDP14.33萬億美元,繼續居世界首位。但其實際經濟增長率僅為1.4%,是其近十多年來最低的,而2009年則會陷入負增長,表明美國經濟衰退已不可避免,什麼時候能復甦尚不能確定。名義增長率方面,2008年美國GDP僅增長了3.9%,而其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4.2%,其PPI則是負增長,說明美國通縮的趨勢已經顯現。由於美國GDP總量比第2名日本、第3名中國、第4名德國的總和還多1.4萬多億美元,表明美國的領先優勢未來二三十年內不可動搖。

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經突破5萬億美元,接近6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50%,但是此後卻是連續十多年陷入滯漲期,如今與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大,其人均GDP已是西方七國中最後一名。美國自1894年超過英國躍居世界首位以來,已經114年了,在今後的20-30年內,還將繼續占據世界經濟總量頭名的位置,總共可能要保持150年吧,超越美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一的任務也就只有指望中國了。

2.日本繼續穩居第二位,但領先第三名的優勢大大縮小。

2008年以美元計算的日本GDP為4.844萬億,名義增長了11.5%,這主要因為去年下半年最後幾個月日元對美元大幅度升值,因而拉高了日本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實際增長率日本2008年僅有0.7%,接近於零增長,因為2007年日本經濟實際增長率還有2.1%。日本2007年的實際GDP為5608164億日元,名義GDP為5158048億日元(日本自2000年以來進入通貨緊縮期,因此各年的名義GDP都要低於當年的實際GDP),2008年實際增長0.7%,CPI上漲1.8%。

2009年,日元匯率如果繼續保持在高位運行,那對日本經濟的打擊將是巨大的,因為升值以來的2008年11月份,日本出口負增長27%,12月份負增長35%,2009年1月份繼續惡化,有國際機構預測2009年日本經濟將負增長2.6%。也就是說日元如果不貶值,2009年日本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將只會比2008年略多一點,在4.9-5.1萬億美元之間。

2007年,日本GDP領先第3名中國9957億美元,2008年則只領先中國6220億美元,而2008年中國GDP的最終核實數加上經濟普查數,估計還得增加2-3萬億元人民幣,也就是增加2800-4200億美元,中國2008年最終GDP按照CIA的年平均匯率將達到4.502-4.642萬億美元,只落後日本3400-2200億美元。 2009年日本經濟繼續惡化,預計將出現3個點的負增長,這從大批日本企業巨額虧損可以看出苗頭,如日本所擬、冬知、奔天、風天、日麗、散林等等在中國很有影響力的公司都在去年出現不同程度的巨額虧損可以看得出來。2009年中國按照9個點的增長GDP幾乎達到了4.6,隨後按照相關參數修正,實際可以達到4.8,這樣在今年中國GDP完全超過日本應該是沒有懸念的。這樣中國就名副其實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後,如果在按照三大經濟體的標稱,那就是美、中、歐了,而不是以前的美、日、歐了。在隨後近20年的時間內,追趕美國經濟,就成為只有中國能做到的事情了。如果沒有大的世界格局變化,中國應該在30年的時候即2040年GDP總量超過美國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不過按照人均論,此時中國人均產值也只是美國的1/5,日本的1/2.要實現人均總量達到美國的水平,中國需要用50年趕上日本,即中國GDP總量要是日本的6倍數,要用100年趕上美國,即中國GDP總量要是美國的5倍。

3.中國急劇拉大和德國的差距。

2008年下半年以來,雖然歐元急劇貶值,最後幾個月就貶值了20%,但是上半年歐元兌美元卻是升值至歷史最高位,所以全年平均下來,歐元兌美元還是是升值。以美元計價的德國2008年名義GDP比2007年增長了17%,而其實際增長率不過1.7%,CPI為2.8%。2007年中國GDP超過德國,領先德國不過913億美元,而2008年則急劇拉大到4040億美元,如果以最終核實數和普查數來看,差距將會擴大到6000-8000億美元。

2008年,中國初步核算數據是GDP實際增長9.0%,名義增長21%,CPI上漲5.9%,PPI上漲6.9%,人民幣對美元升值7%。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到了6.80左右,之後就小幅貶值到6.83後保持穩定。2009年,人民幣不大可能大幅度升值,也不大可能大幅度貶值,可能就在6.83上下徘徊,全年平均匯率或許會小幅上升2%-3%。

4.英國和法國移形換位。
2008年,法國超過英國居第5位。2007年,英國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以2.756萬億領先法國的2.515萬億,領先法國2410億。2008年由於英鎊的加速貶值超過歐元,所以法國以2.978萬億,力壓英國的2.787萬億,由落後英國2410億變成領先1910億。其實,2008年法國經濟實際增長只有0.9%,不如英國的1.1%,CPI方面,法國也以3.4%低於英國的3.8%。

5.金磚四國的經濟增長大大高於發達國家。
2008年,金磚四國的實際增長率仍大大高於西方發達國家,最快的中國增長9.0%,最慢的巴西也有5.2%。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中國增長了29.9%,俄羅斯增長了36.6%,印度增長了13.5%,巴西增長了31.2%。

俄羅斯和巴西暴漲這么多是因為2008年石油和鐵礦石大部時間價格處於高位,暴跌也只是最後幾個月的事情,所以全年平均下來,再加上俄羅斯全年的通脹率在13.9%,巴西的通脹率在5.8%,俄羅斯和巴西以美元計價的名義GDP才能暴漲這么多,因而俄羅斯由第10位上升到第8位,巴西由第11位升至第10位。

但是2009年原油價格很難再次上漲到100美元以上,基本上在30-50美元之間徘徊,加上俄羅斯和巴西貨幣急劇貶值,這兩個國家的以美元計價的GDP可能出現負增長。印度全年經濟雖然增長了7.3%,通脹率也在7.8%,但在國際金融危機出現後,盧比也貶值了20%以上,所以去年以美元計價的GDP才只增長了13.5%。2009年,這三個國家的以美元計價的GDP可能增長幅度不大,甚至有的負增長。

6.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韓國的變化則是由於匯率的影響。
2008年義大利繼續保持第7位,以美元計價名義GDP增長16%,而其實際為零增長,這是因為歐元升值的影響。同樣的原因,西班牙增長18.9%,加拿大增長11.2%,墨西哥增長28.9%,澳大利亞增長20.2%,都是因為本國貨幣兌美元升值的影響,澳大利亞則還有鐵礦石暴漲的原因,而韓國負增長3%,則是因為韓元貶值。這樣,它們這幾個國家的排位就發生了變化。韓國由第13位降到第15位,墨西哥升至13位。

㈢ 為什麼歐洲國家的經濟增長這么慢

1、內部因素是歐央行將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政策。自2014年歐央行推出量寬以來,歐元區的通脹率已經達到1.2%—1.3%,正在向2%的目標水平接近。

歐央行通過量寬改善了歐元區的流動性,推動了經濟復甦。尤其是歐央行購買歐洲南部國家的債券,減輕了這些國家的壓力,為它們進行結構改革贏得了時間。但隨著歐央行准備逐步退出量寬,給歐洲南部部分國家的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特別是義大利和西班牙。大潮退後,誰是「裸泳者」,目前仍要打個問號。

2、外部因素則是美國內向化的貿易政策。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後對美國貿易政策進行了大幅度調整,不僅退出了一系列貿易協定談判,同時還高舉單邊主義大旗,對主要貿易夥伴施壓。

歐盟是美國最大的商品貿易夥伴,2017年歐美貿易總額高達6320億歐元,其中美方逆差1197億歐元。對此,特朗普深為不滿,以國家安全為由發起對歐盟的鋼鋁產品加征關稅。此舉在歐盟引起了憤怒。

3、歐盟對美貿易順差主要聚焦在三個領域:農業、化工和汽車。這三個領域也是歐盟的出口強項。2017年歐盟對美貿易中,農產品順差82億歐元,化工產品順差278億歐元,機械交通工具類產品順差達552億歐元,其中交通工具順差361億歐元。

4、農業領域美國和歐盟都有巨額補貼,雙方勢均力敵。化工領域歐美雙方利益交融。汽車則成為雙方主要的關注點。德國因汽車產品首當其沖,賓士、寶馬和大眾在美國均投資設廠,所生產的汽車構成了美國向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

(3)韓國和義大利為什麼零增長擴展閱讀:

貿易是歐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商品和服務貿易出口佔GDP的比重從2005年不足40%提高到2017年的50%。

美國對歐盟發起的貿易制裁顯然將給歐盟經濟增長前景帶來不確定性。這也是為什麼歐盟在近日發布的預測報告中把美國列為經濟增長不確定的主要動因之一。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歐盟為了應對來自華爾街的危機傳導效應,出台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進而導致一些歐盟成員國財政不可持續,歐債危機爆發,歐洲因此失去了近十年的發展機遇。

㈣ 當今世界上,有哪幾個國家的人口是負增長的

據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字,波、捷、
匈、羅、保和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等8個申請加入歐盟的國家,
去年人口都呈負增長.其中,保加利亞人口減少最多,達6萬多人,波
蘭人口下降3.76萬.
歐盟統計局的報告說,改善物質生活,是這些國家少生少育的主
要原因.除自然增長率下降外,出國定居者增多,也成為人口下降的
因素.
歐盟和其他西歐國家的人口增長也非常緩慢.德國去年人口下降
10萬人,只因同時接受了20萬人的合法移民,才使人口增長轉負為正.
法國去年人口自然增長24.3萬,加上5萬多人的移民,使法國成為西
歐去年人口增長最多的國家.
非洲 南美應該都有吧

㈤ 世界上哪些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數為什麼

在歐盟國家中,德國、義大利、瑞典出現人口負增長的情況嚴峻,英國的人口增長亦出現停滯,並有下滑的趨勢。聯合國人口問題專家認為,歐盟國家在未來的25年中需要吸收1.5億新移民才能保持工作人口和退休人口之間的平衡。 日本步入人口負增長型社會 俄羅斯人口負增長國家面臨危機,俄羅斯並不是人口下降的惟一國家,但在人口下降的規模和速度上,卻沒有任何一國能望其項背。美國移民局資料顯示,1992年到2003年間,全球人口下滑的國家有數十個,其中絕大多數國家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向外移民,俄羅斯恰恰相反———近3年中,從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返回的人數年均為200萬。但即便如此,這個地域遼闊的國家在過去10年間的人口損失平均每年仍達到數十萬。美國移民局預測,即使最保守估算,從2000年到2025年,俄羅斯的人口也將減少1000萬。聯合國人口署較為適中的估算則為2100萬。 世界部分國家、地區2004年人口自然增長率(%): 一、人口負增長的: 愛沙尼亞 -0.4 拉脫維亞 -0.5 立陶宛 -0.3 德國 -0.2 白俄羅斯 -0.6 保加利亞 -0.6 捷克 -0.2 匈牙利 -0.4 摩爾多瓦 -0.1 羅馬尼亞 -0.3 俄羅斯 -0.6 烏克蘭 -0.8 克羅埃西亞 -0.2 二、自然增長率小於1%的: 加拿大 0.3 美國 0.6 巴貝多 0.6 馬提尼克 0.7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0.6 亞美尼亞 0.2 亞塞拜然 0.8 喬治亞 0.0 塞普勒斯 0.5 哈薩克 0.6 新加坡 0.6 泰國 0.8 中國大陸 0.6 中國台灣 0.4 中國香港 0.1 中國澳門 0.4 日本0.1 朝鮮 0.7 韓國 0.5 丹麥 0.1 芬蘭0.2 冰島 0.8 愛爾蘭 0.8 挪威 0.3 瑞典0.1 英國 0.1 奧地利 0.0 比利時 0.1 法國0.4 列支敦斯登 0.5 盧森堡 0.3 摩納哥 0.6 荷蘭0.4 瑞士 0.1 波蘭 0.0 斯洛伐克 0.0 安道爾 0.8 波黑 0.1 澳大利亞 0.6 紐西蘭 0.7 帛琉0.8 1984年人口負增長的國家只有德國一個,2004年達到13個。2005年亞洲的日本也負增長了。原因:歐洲尤其是西歐發達國家較相反,他們的社會福利制度完善,不愁養老;又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經濟模式,不那麼需要眾多的勞動力,另一面培養一名兒女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金(包括父母個人的和國家的),所以總體上講是成本很高產效相對較低,所以西方把生養兒女作為一種樂趣來看,而不是摻雜太多的實用因素。 同時死亡率方面,發展中國家也在不斷降低,西歐國家老齡化嚴重,死亡率並不是太低,所以綜合起來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率高,西歐國家往往零增長甚至負增長。 日本也是差不多原因。

㈥ 義大利為何會成為歐洲新冠疫情最嚴重國家

根據義大利愛莎通訊社最新的報道,截止24日為止,義大利已經確診229人患有新冠狀肺炎,死亡的人數達到了6個。不僅僅是義大利,日本、韓國、伊朗等國也出現了疫情大規模爆發的現象。

防疫人員

為了切斷傳染,最好的手段就是按下“暫停”鍵——封村、封城、封路,從根本上切斷疫情的擴散,然而。義大利人的這種散漫與不守規矩恰恰很難做到令行禁止,自然,也可能導致疫情在義大利進一步擴散。最恐怖的是,這種擴散往往還是在政府的意料之外。

因此,在全球疫情普遍爆發之時,義大利成為歐洲的重災區,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當然,相比於中國,義大利的疫情還遠算不上嚴重,義大利全國甚至還沒有武漢一個小區的患病人數多。相信如果義大利人能夠在這關鍵時刻守規矩,義大利政府也能夠採取果斷措施,義大利人能夠順利度過這段疫情。

㈦ 同樣都是發達國家,為何義大利的新冠疫情控制力會遠遠弱於韓國

我認為義大利的新冠疫情控制力會遠遠弱於韓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是政府重視的程度不一樣,其次是人們的意識不一樣,最後是因為排查力度不一樣。我從這次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人類真的是命運共同體還有資本主義好像真的是錢比較重要。

3.排查力度不一樣

義大利和韓國的排查力度不一樣,韓國之所以能夠比較快的遏制住新冠病毒的傳播就是因為他們的排查力度很大,幾乎是挨家挨戶的。但是這種事情想要放在義大利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沒有這個意識也沒有這種能力,這件事情也可能被說成沒有人權。

㈧ 世界上哪些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數為什麼

在歐盟國家中,德國、義大利、瑞典出現人口負增長的情況嚴峻,英國的人口增長亦出現停滯,並有下滑的趨勢。聯合國人口問題專家認為,歐盟國家在未來的25年中需要吸收1.5億新移民才能保持工作人口和退休人口之間的平衡。
日本步入人口負增長型社會
俄羅斯人口負增長國家面臨危機,俄羅斯並不是人口下降的惟一國家,但在人口下降的規模和速度上,卻沒有任何一國能望其項背。美國移民局資料顯示,1992年到2003年間,全球人口下滑的國家有數十個,其中絕大多數國家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向外移民,俄羅斯恰恰相反———近3年中,從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返回的人數年均為200萬。但即便如此,這個地域遼闊的國家在過去10年間的人口損失平均每年仍達到數十萬。美國移民局預測,即使最保守估算,從2000年到2025年,俄羅斯的人口也將減少1000萬。聯合國人口署較為適中的估算則為2100萬。

世界部分國家、地區2004年人口自然增長率(%):

一、人口負增長的:

愛沙尼亞 -0.4拉脫維亞 -0.5立陶宛 -0.3德國 -0.2

白俄羅斯 -0.6保加利亞 -0.6捷克 -0.2匈牙利 -0.4

摩爾多瓦 -0.1羅馬尼亞 -0.3俄羅斯 -0.6烏克蘭 -0.8

克羅埃西亞 -0.2

二、自然增長率小於1%的:

加拿大 0.3美國 0.6巴貝多 0.6馬提尼克 0.7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0.6亞美尼亞 0.2亞塞拜然 0.8喬治亞 0.0

塞普勒斯 0.5哈薩克 0.6新加坡 0.6泰國 0.8

中國大陸 0.6中國台灣 0.4中國香港 0.1中國澳門 0.4

日本 0.1朝鮮 0.7韓國 0.5丹麥 0.1

芬蘭 0.2 冰島 0.8 愛爾蘭 0.8 挪威 0.3

瑞典 0.1 英國 0.1 奧地利 0.0 比利時 0.1

法國 0.4 列支敦斯登 0.5 盧森堡 0.3 摩納哥 0.6

荷蘭 0.4 瑞士 0.1 波蘭 0.0 斯洛伐克 0.0

安道爾 0.8 波黑 0.1 澳大利亞 0.6 紐西蘭 0.7

帛琉 0.8

1984年人口負增長的國家只有德國一個,2004年達到13個。2005年亞洲的日本也負增長了。原因:歐洲尤其是西歐發達國家較相反,他們的社會福利制度完善,不愁養老;又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經濟模式,不那麼需要眾多的勞動力,另一面培養一名兒女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金(包括父母個人的和國家的),所以總體上講是成本很高產效相對較低,所以西方把生養兒女作為一種樂趣來看,而不是摻雜太多的實用因素。
同時死亡率方面,發展中國家也在不斷降低,西歐國家老齡化嚴重,死亡率並不是太低,所以綜合起來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率高,西歐國家往往零增長甚至負增長。 日本也是差不多原因。

㈨ 義大利和韓國,哪個要強一些

義大利目前還是要比韓國強一點,未來不好說,2019年義大利人口6024萬人,人均GDP3.32萬美元,韓國人口5170萬人,人均GDP3.17萬美元,義大利2019年僅實際增長率0.2%,韓國則是2%,從2020年義大利和韓國的經濟降幅看,韓國人均目前穩超義大利,而在經濟總量方面義大利仍保持領先,而製造業占韓國gdp比重更高,製造業規模超過義大利,韓國以集中發展大財閥企業為主,推動出口強勁競爭力,義大利則被稱為「中小企業王國」
義大利在製革、製鞋、服裝、紡織、傢具、廚衛、瓷磚、絲綢、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機械工業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韓國則在造船、汽車、電子、鋼鐵、紡織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
未來幾年韓國軍費開支預算在平均每年500億美元,義大利只有300億美元

㈩ 歐洲最窮的義大利,人口卻還在負增長!文化症結是什麼

作為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義大利是第一個脫離宗教牢籠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掀起嬰兒潮的國家,義大利以其不受約束的民族性格和開放的文化特點,曾擔心「孩子太多」,但現在卻恰恰相反,它處於一種生育困境許多人評估生育率,這與經濟水平直接相關,我總是懷疑。

讓我們談談義大利和德國的鄰國。德國越富裕,就越沒有孩子;義大利越窮,就越沒有孩子。義大利的經濟衰退始於20世紀70年代,生育率下降始於70年代。1996年,義大利的總生育率低至1.2%。一般來說,只有當總生育率達到2.1時,才能勉強維持總人口,此後,義大利經濟每況愈下。它受到了次貸危機和難民危機的沖擊。義大利的生育率沒有提高。即使從2005年開始,義大利實施了一系列提高生育率的措施,人口狀況也沒有改善義大利這個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人口仍然出現負增長!

2011年以來,15-24歲男女失業率一直在30%以上,2017年男性失業率為38.88%,女性失業率為35.43%失業者帶薪產假的含義是什麼義大利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人口仍在負增長!從兒童較少的文化症結來看,經濟基礎似乎決定上層建築,但西歐人口狀況卻帶來了一個難題:是經濟最不發達的核心原因,義大利在西歐的經濟地位最低,而作為西歐經濟火車頭的德國都處於生育的兩難境地,而經濟形勢下滑的法國卻沒有生育的危險可見,經濟可能不是制約生育率的根本因素。

在我看來,文化心理和社會意識是生育率的主要敵人,過度的自由主義歸根結底會把人限制在「個人」的籠子里,把生育當成負擔,把孩子當成負擔。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無論經濟形勢好壞,都難逃生育的魔咒。

閱讀全文

與韓國和義大利為什麼零增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的上院與下院分別管什麼 瀏覽:184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9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9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9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4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