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各國現役主戰飛機是什麼
中:殲10,殲7,殲8,伊爾76,蘇27,蘇30,強5
美:F16,F18,F15,F22,AH64,B2,B1......
英、法:狂風,幻影2000
德:F4,狂風,米格29
俄:米格29,蘇27,蘇30
日韓:F4,F2,F15/16
印:米格27,米格21,幻影
② 義大利有哪些機場
1. 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
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列奧納多·達芬奇)國際機場,是一座位於義大利拉齊奧大區菲烏米奇諾的民用機場。1961年首航後即成為羅馬的首要機場。
③ 二戰期間義大利都有哪些量產的戰斗機
CR32/42,MC200/202/205,RE2000/2001/2005,FIAT G50/55,大概這么多吧
④ 義大利二戰戰斗機有哪些
馬基公司的MC200雷電 MC202閃電 MC205獵犬 。
雷賈尼公司的RE2000鷹 RE2001公羊 RE2005射手座
菲亞特公司的CR32 CR42 G50 g55
此外還裝備過德國援助的BF109
MC205,RE2005,G55這最後一代的飛機是被認為可以和梅塞施密特媲109和英國噴火媲美的活塞頂級之作
⑤ 義大利現役都是什麼戰斗機
義大利
義大利現役部隊32.515萬人(含2.925萬名總部人員及其直屬部隊)。
准軍事部隊: 憲兵11.32萬人(屬國防部)。編有1個總司令部,下轄本土憲兵與機動憲兵。本土憲兵編為5個師、18個團。機動憲兵編有1個師部、2個旅、1個騎兵團、1個特種作戰大隊、13個機動營、1個空降營,外加若干海空憲兵支隊。裝備各種裝甲車輛共171輛,各類直升機91架。
公安警察:7.9萬人(屬內政部)。編有11個機動部隊,裝備40輛「菲亞特」6614型裝甲輸送車,5架P-68型飛機,41架直升機。
財政警察:6.35萬人(屬財政部)。編有14個區,20個團,128個大隊。裝備5架P-166型飛機、80架直升機、300餘艘巡邏艦艇。
港口控制部隊:發生緊急情況時屬海軍領導。裝備142艘巡邏艦艇、4架直升機。
預備役部隊:48.4萬人,其中陸軍42萬人,海軍3.6萬人,空軍2.8萬人。
義大利陸軍擁有18.83萬人。
野戰軍:編有3個軍部,轄7個旅(其中2個機械化旅、3個山地旅、1個裝甲旅和1個裝甲騎兵旅)、3個炮團、2個裝甲團、1個重炮團、3個陸航團;防空司令部,轄3個「霍克」地空導彈團、3個高炮團;1個陸航大隊。
地方軍:編有7個軍區、5個獨立機械化旅、1個空降旅(含1個特種營、1個航空中隊)、1支快速干預部隊(由陸海空三軍部隊組成)、4個裝甲團、1個步兵團、4個工兵團和5個陸軍航空兵分隊。
坦克:「豹」式920輛、「半人馬座」400輛。
裝甲運輸車:M-113型1002輛、VCC-1/2型1794輛、「菲亞特」6614型57輛、LVTP-7型14輛。
牽引炮:857門(105毫米272門、155毫米585門)。
自行炮:286門(155毫米260門、203毫米26門)。
火箭炮:227毫米22門。
迫擊炮:120毫米774門、81毫米1205門。
反坦克導彈:「陶」式432具、「米蘭」1000具。
無坐力炮:80毫米720門。
高炮:25毫米219門、40毫米234門。
地空導彈:「霍克」66部、「毒刺」128部、 「蝮蛇」24部。
飛機:237架,其中SM-1019型30架、DO-228型3架。
直升機:134架,其中攻擊直升機45架。
無人駕駛飛機:若干架。
義大利海軍擁有4.4萬人(含海軍航空兵和陸戰隊)。編有1個艦隊司令部(兼北約中地中海常設艦隊司令部)和6個戰區司令部。
潛艇:「佩羅希」級4艘、「薩烏羅」級4艘。
輕型航母:「加里波第」號1艘。
巡洋艦:「維托里奧.維內托」級1艘。
驅逐艦:「勇敢」級2艘、「大膽」級2艘。
護衛艦:「西北風」級8艘、「狼」級4艘、「狼」級改進型4艘、「山地步兵」級2艘、「智慧女神」級8艘。
導彈攻擊艇:「鷂鷹」級5艘。
巡邏艦艇:9艘。
掃雷艦艇:12艘。
兩棲登陸艦艇:36艘。
支援艦船;42艘。
特種部隊:水下襲擊司令部編有3個大隊、1支水下作戰部隊、1所學校和1個研究機構。
陸戰隊:「聖馬可」大隊共1000人,編有1個作戰大隊、1個訓練大隊和1個後勤大隊。裝備各種裝甲車40輛,81毫米迫擊炮16門,106毫米無坐力炮8門,「米蘭」 反坦克導彈6具。
海軍航空兵 1600人。編有1個攻擊戰斗機中隊、5個反潛直升機中隊,裝備攻擊戰斗機18架、武裝直升機74架、空空/空地導彈若干枚。
義大利空軍擁有6.36萬人。編有8個攻擊戰斗機大隊、7個戰斗機大隊、2個偵察機大隊、2個反潛巡邏機大隊、1個電子偵察機大隊、1個導航校正機中隊、1個空中加油機中隊、2個運輸機中隊、3個通信聯絡機中隊、1個搜索與救援機中隊、7個訓練機中隊、6個「奈基」地空導彈大隊和16個「斯帕達」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286架(另有110架庫存)。
攻擊/戰斗機:「旋風」53架、F-104型65架(另儲存40架)、F-3型24架(另儲存36架)、AMX式99架。
海上反潛機:「大西洋」式13架(另儲存5架)。
教練機:125架,其中25架MB-339型(另儲存17架)、7架TF-104型(另儲存12架)具有作戰能力。
運輸機:61架。
聯絡機:39架。
直升機:97架。
空地、空空、地空導彈:若干枚/部。
⑥ 義大利在二戰中的主力戰斗機是哪一型號
義大利Breda Ba.65攻擊機
性能簡表
研製年代 1935年
用途 對地攻擊機
乘員 1or2人
發動機 1*1000hp Fiat A.80 RC.41
1*800hp Rhone-Gnome K-14
航程 550KM
最大速度 430KM/H(單座),410KM/H(雙座)
升限 6300M
重量 2400/2950KG
外形尺寸 翼展12.10M 機長:9.30M 機高:3.20M
武備 2*12.7mm Breda-SAFAT
2*7.7mm Breda-SAFAT
300KG炸彈(機內)
2*200KG炸彈(翼下)
簡介:
1935年以截擊機/輕轟炸機/偵察機/地面攻擊機為設計目的設計的單座/雙座飛機。原型機MM325於1935年2月試飛。主起落架向後收起,全金屬結構,操縱面布蒙皮。最初的81架飛機裝法國Gnome-Rhone K-14發動機,立即裝備義大利法西斯政府向西班牙派駐的援外航空兵團13架,參加1937年8月在西班牙桑坦德(Santander),1938年1月在特魯埃爾(Teruel),1938年在埃布羅河(Ebro)對西班牙共和軍的戰斗。西班牙內戰的使用經驗說明Ba.65僅適合於地面攻擊,於是Breda和Caproni-Vizzola公司又各生產80和57架,裝Fiat A.80發動機,除交西班牙前線12架外,其餘由義大利空軍裝備。1940年義大利參戰時,Ba.65主要駐利比亞地區。由於不適應沙漠作戰,加之性能過時,大部分飛機在1941年英國軍隊進攻昔蘭尼加時損失殆盡。在義大利軍隊使用的Ba.65是雙座型,增加一名觀察員兼後機槍射手,飛機的後部座艙為敞開或裝一個Breda L 型小炮塔,架設一挺7.7mm機槍。
除了義大利軍隊使用外,Ba.65還向多個國家出口:
1938年 出口伊拉克25架雙座型,1941年伊拉克拉希德.阿里策動親德政變時曾經使用和英國軍隊作戰。
1938年 出口智利20架,裝Piaggio P.XI C.40發動機。
1939年 出口葡萄牙10架。
1937年 進行改裝Pratt&Whitney R-1830發動機的試驗,准備出口中國,但因抗戰爆發未成交。
IMAM Ro.37 Meridionali戰斗/攻擊機
性能簡表
設計師或設計單位
研製年代 1934年
用途 雙座戰斗/對地攻擊/觀察/聯絡/救護機
乘員 2人
發動機 1*560hp Piaggio P.IX
1*700hp Piaggio P.XR
航程 1212KM
最大速度 332KM/H
升限 6762M
重量 1585/2420KG
武備 3*7.7mm+180KG炸彈
外形尺寸 翼展11.08M 機長:8.56M 機高:3.15M
簡介
義大利雙翼雙座戰斗機。1934年試飛,先裝600hp Fiat A.30 RA"V"型12缸發動機,但在東、北非的熱帶地區作戰時經常發動機過熱。隨即更換發動機稱為Ro.37/Ro.37bis,各生產160架或475架。
Ro.37bis首次參戰是裝備義大利援外航空兵團和佛朗哥軍隊。主要擔負對地攻擊任務。1936年參加在阿比西尼亞的作戰。1940年義大利參戰時尚有275架,在北非和東非仍然被當成一線戰斗機使用。在入侵巴爾干半島時是意軍的標准偵察機。之後退出第一線,從事聯絡、救護等輔助任務。1943年全部退役。
阿富汗、厄瓜多、匈牙利、烏拉圭等國也使用過該機。
Ro.43/45
與Ro.37同時發展的海軍雙座艦載水上飛機。除了有兩個桴體外,其餘和Ro.37相似。1940年參戰時有105架在義大利海軍服役,是義大利海軍的標准彈射起飛艦載水上飛機。1943年投降時還有48架。少量Ro.43裝備西班牙海軍,從事海空搜索和救援。
Ro.45是單座型。
義大利Reggiane Re.2002 Ariete II(Ram II,公羊 II)戰斗轟炸機/對地攻擊機
研製年代 1940年
用途 戰斗轟炸機/對地攻擊機
乘員 1人
發動機 1*1175hp Piaggio P.XIX RC.45
航程 1105KM
最大速度 531KM/H
升限 ?M
重量 2390/3650KG
外形尺寸 翼展11.00M 機長:8.20M 機高:3.15M
武備 2*12.7mm Breda-SAFAT + 2*7.7mm or 2*20mm
500KG+2*160KG炸彈
簡介
1940年夏天,因Re.2001的發動機供應問題很多(德國發動機交貨時斷時續,阿爾法、羅米歐公司的仿製品質量存在問題),不得不在Re.2001的基礎上改進設計前機身,換裝新的氣冷發動機,形成新的戰斗轟炸機/對地攻擊機。
Re.2002在機頭裝兩挺12.7mm機槍,通過同步器協調穿過螺旋槳平面射擊;兩挺7.7mm機槍裝在兩個機翼的中段;機腹可以攜帶一枚420/500KG炸彈,翼下挾帶兩枚160KG炸彈。
1940年10月首次試飛,飛機製造精緻、結實耐用,操縱品質和性能均不錯。義大利空軍訂購了200架,到1942年3月才開始交付。1943年7月,第五俯沖轟炸集團才完成列裝,隨即參加了抵抗盟軍在西西里島的登陸戰。
1943年義大利投降後,大約40架Re.2002投向盟軍一方,一直使用到1944年。在德國佔領區的生產線一直進行生產。共計生產了255架Re.2002,義大利(包括盟軍一方面的義大利聯合空軍和法西斯「薩洛共和國」空軍)裝備了149架,德國空軍除了直接接收60架新機外還將一直不能形成一支可供實戰的「薩洛共和國」空軍的40餘架Re.2002掠為己有。德國的Re.2002主要用在和法國抵抗運動的戰斗中。
德國空軍曾經設想發展一種使用BMW 1600hp(和FW-190使用的發動機同型)發動機的改進型,但僅停留在計劃階段。
⑦ 義大利空軍的人員和裝備情況
義大利空軍 義大利共和國武裝力量軍種之一。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空中力量組成部分。實行空防合一體制。主要擔負國土防空、支援陸海軍作戰、空中偵察等任務。
義大利是最早將飛機用於戰爭的國家。1911年9月,在與土耳其的戰爭中,以9架飛機組成航空隊參戰,在世界軍事航空史上進行了飛機首次偵察轟炸。1912年6月正式建立陸軍航空營。1915年5月意加入協約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航空營擴編為航空團。在戰爭中使用本國研製的轟炸機參加了一系列空襲作戰。戰爭結束時,擁有飛機1 778架。1923年3月23日,建立獨立空軍。1935年10月,參加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空中作戰。1936年,組成援外兵團參加西班牙內戰空中作戰,支援佛朗哥反政府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法國、英國、蘇聯、馬爾他、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實施轟炸,參加西西里島登陸戰役空中作戰。1943年9月8日意戰敗投降。戰爭期間共損失飛機5272架。戰後,根據1947年和約條款,空軍得以保留,但飛機數量不得超過350架。1949年4月,意加入北約。1953年開始發展空軍,實力逐步壯大,成為北約南翼一支重要的空中力量,並先後參加了「沙漠風暴」行動、北約空襲南聯盟等局部戰爭。
空軍參謀部是空軍最高指揮機構,駐羅馬。下轄作戰、部隊、後勤、訓練4個司令部。空軍參謀長是空軍最高指揮官。空軍在本土從北向南劃分為3個軍區。
截至2001年,空軍兵力5.5萬人,占武裝力量總兵力的24%。編有8個攻擊機中隊、6個戰斗機中隊、2個偵察機中隊、1個電子/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機/運輸機/校射機中隊、2個聯絡機/要員專機中隊,1個搜索與救援機中隊、6個教練機中隊。裝備各型飛機560餘架,其中作戰飛機329架,主要為「旋風」、F—104ASA、AM—X、MB—339等機型,機載武器為AIM—9L型空空導彈、AGM—88型空地導彈。地面防空部隊編有9個導彈中隊,裝備「奈基」、「大力神」和「蝮蛇」式地空導彈。
⑧ 大家覺得義大利的軍事實力到底怎麼樣
義大利的軍事實力,在歐洲還算中上等,但是要是放在世界上,那就只能是三流水平了。
義大利是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其海軍擁有兩個性能先進、功能齊全、戰力強大的航母戰斗群,由現役的「加富爾」號和「加里波第」號航母領銜。義大利海軍是地中海地區僅次於法國海軍的第二大海上力量,其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不斷提高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力圖成為地中海的海上霸主。
義大利是一個較大的半島國家,其95%的工業原料來自海路,65%的出口貨物依靠海運,海軍在其軍隊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義大利海軍現役約3萬人,目前編配各型艦船63艘、各型飛機70架,還包括2艘航母、3艘兩棲運輸艦、8艘驅逐艦、9艘護衛艦和6艘潛艇等。
義大利海軍下轄6大兵種,包括艦隊司令部、工程兵、武器與作戰系統司令部、行政部隊、醫療部隊和海岸警衛隊。主要海軍基地有拉斯佩奇亞、塔蘭托等。
⑨ 現在義大利的軍事力量如何
國名 義大利共和國
主要統計
面積30.1277萬平方千米。人口5793萬人(其中,13~17歲男157.8萬人,女145.1萬人;18~22歲男175.1萬人,女167萬人;23~32歲男445.6萬人,女430.5萬人)。國內生產總值2125萬億里拉,合1.1萬億美元(1999年)。2000年國防預算為160億美元。天然氣204.99億立方米(1995年)。原煤38萬噸(1995年)。原油3700萬桶(1996年)。發電量2411.11億度(1995年)。穀物1972萬噸(1997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1996艘,總載重量714.95萬噸(1998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34處,客運量296.59億千米、貨運量13.35億噸千米(1998年)。
國防體制
意國防體制是以國防部長(文官)為首,國防參謀長和國防秘書長分別主管軍事和後勤管理的雙軌制。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軍、空軍、海軍3個軍種,准軍事部隊由憲兵、公安警察、財政警察等構成。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最高國防機構是最高國防委員會,成員包括總統、總理和國防、外交、內政、國庫、預算、工業、農業部長和國防參謀長,由總統任主席,總理任副主席。最高國防咨詢機構是武裝力量高級委員會,下設陸、海、空三個小組。參謀長委員會為國防部最高軍事咨詢機構,由國防參謀長任主席。國防部是最高行政機構,國防部長負責具體實施各項國防政策。國防參謀部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下轄陸、海、空軍參謀部。國防參謀長是全軍最高軍事首長。國防秘書長又擔任國防軍備主任,並接受國防部長和國防參謀長的雙重領導,負責國防部的行政事務和軍隊裝備、人事管理等。總統通過總理、國防部和國防參謀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施領導和指揮。
領導人物
總統卡洛·阿澤利奧·錢皮(1999年5月上任)。總理朱利亞諾·阿馬托(4月26上任),國防部長塞爾焦·馬塔雷拉(文職,1999年12月上任)。國防參謀長馬里奧·阿爾皮諾空軍中將(1999年2月上任)。陸軍參謀長弗郎切斯科·切爾沃尼中將(1996年12月上任)。海軍參謀長翁貝爾托·誇爾尼耶里中將(1998年2月上任)。空軍參謀長安德列亞·福爾納謝羅中將(1999年2月上任)。國防秘書長兼全國軍備主任阿爾貝托·齊亞尼中將(1996年9月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25.06萬人(義務兵11.18萬人)
陸軍
15.3萬人。(包括義務兵8.3萬人)。編有1個作戰指揮部,3個戰區司令部,下轄:1支快速反應部隊(1個機械化旅、1個空中機動旅、1個空降旅、1個工程兵團、1個兩棲團);1支山地部隊(3個山地旅、1個工程兵團、1個陸航團、1個山地空降營);2支本土防禦部隊(2個坦克旅、1個裝甲旅、4個機械化旅、2個工程兵團、1個陸航團);1個支援部隊司令部,下轄1個炮兵師(其中「霍克」地空導彈團3個、高炮團2個)、10個炮兵旅(其中重炮團1個、炮團3個、三防團1個)、1個陸航師(陸航團2個,陸航營2個)。
主戰坦克:共699輛,其中「豹I AI」式133輛,「豹I AV」式98輛,「半人馬座」式B-1型363輛,「阿雷斯特」式105輛。
裝甲輸送車:共2778輛,其中M-113型882輛,VCC型1638輛,「菲亞特」6614型26輛、「美洲獅」式101輛。
牽引炮:222門,其中105毫米72門、155毫米150門。
自行炮:155毫米192門
火箭炮:227毫米22門
迫擊炮:81毫米1200門,120毫米459門。
反坦克導彈:「陶式」858具,「米蘭」752具。
反坦克火箭筒:「鐵拳」3型1860具
無坐力炮:80毫米434門
高炮:25毫米208門
地空導彈:「霍克」60部,「毒刺」112部,「防空衛士」「蝮蛇」32部。
飛機:SM-1019型6架,IX-228型3架,P-180型3架。
直升機361架,其中攻擊直升機45架。
無人駕駛機:「奎宿九星」20型5架
海軍
3.8萬人(包括1.1萬名義務兵)編有1個艦隊司令部(兼北約地中海常設艦隊司令部),7個戰區司令部,4個海軍基地。
輕型航母:「加里波第」級1艘
潛艇:7艘,其中「佩希羅」級4艘,「薩烏羅」級3艘。
巡洋艦:「維·維納托」級1艘
驅逐艦:4艘,其中「勇敢」級2艘,「大膽」級2艘。
護衛艦:24艘,其中「西北風」級8艘,「狼」級4艘,「炮手」級4艘,「智慧女神」級反潛護衛艦8艘。
海岸警衛艦艇:9艘
掃雷艦艇:13艘,其中「山地步兵」級1艘,「萊里齊」級4艘,「加埃塔」級8艘。
兩棲登陸艦艇:「聖喬治奧」級2艘,「聖朱斯托」級1艘。
支援艦船:32艘。特種部隊特種司令部-水下襲擊司令部編有3個大隊,1支水下作戰部隊,1所學校和1個研究所。
海軍陸戰隊「聖馬可」營共1000人。編有1個作戰大隊,1個訓練大隊和1個後勤大隊。裝備VCC-1型裝甲輸送車30輛,LTVP-7型兩棲裝甲車10輛,81毫米無坐力炮16門,106毫米無坐力炮8門,「米蘭」式反坦克導彈6具。
海軍航空兵 2500人。編有1個攻擊戰斗機中隊,5個反潛直升機中隊,裝備作戰飛機18架、武裝直升機80架。
空軍
5.96萬人(包括1.78萬名義務兵)。編有8個攻擊機中隊,5個戰斗轟炸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2個反潛巡邏機中隊,1個電子戰/偵察機中隊,3個運輸機中隊,7個教練機中隊,1個空中加油機中隊,2個通訊聯絡機中隊,4個搜索與救援中隊。3個「奈基」地空導彈中隊和12個「斯帕塔」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336架。
攻擊/戰斗機:「旋風」式116架,F-104型91架,AMX型104架,MB-339CDll架。「大西洋」式海上反潛機14架。
空中加油/運輸機:「波音-707-320」型4架
運輸機:C-1301H/J型15架,G-222G型38架,DC9-32型2架,「灣流」3-VIP型2架,「獵鷹」50-VIP型4架,「獵鷹」900VIP型2架。
聯絡/電子戰飛機:P-166型7架,P-180型18架,PD-808型1架,SIAl-208型.30架。
教練機:MB-339型75架,AMX-T型20架,SF-260M型26架。
直升機:101架,其中HH-3F型21架、SH-3D型2架、AB-212型27架、NH-500D型51架。裝備有AIM-9L「響尾蛇」,「蝮蛇」型空空導彈;AGM-8「哈姆」、「鸕鶿」型空地導彈;「奈基」、「斯巴達」型地空導彈若干。
准軍事部隊
25.25萬人。其中:
憲兵11萬人(屬內政部)。編有1個憲兵總司令部,下轄本土憲兵、機動與特種憲兵等。本土憲兵編為5個師,18個大團,94個大隊,1個訓練旅。機動與特種憲兵編有1個師、2個旅、1個騎兵團、1個特種作戰大隊、13個機動營,1個空降營,以及若干海、空憲兵支隊。裝備有各型裝甲輸送車171輛,其中「菲亞特」6616型40輛、VCO型裝甲車40輛、M-133型91輛;直升機91架,其中「阿古斯塔」A-109型24架、AB一205型4架、AB-206型39架、AB-412型24架。
公安警察 7.9萬人(屬內政部)。編有11個機動分隊,裝備裝甲輸送車40輛,P-68型飛機5架,直升機41架,其中有A-109型12架,AB-206型20架,AB-212型9架。
財政警察 6.35萬人(屬財政部)。編有14個區,20個團,128個大隊。裝備有P-166-DL3型飛機5架,直升機80架,近岸巡邏艇3艘,其他艦艇300餘艘。
港口控制部隊在緊急情況下受海軍領導。裝備有近岸巡邏艇12艘,其他艦艇130餘艘,直升機4架。
預備役部隊
6.52萬人,其中陸軍1.19萬人海軍2.3萬人,空軍3.03萬人。
兵役制度
國防部已決定將於2005年左右實行軍隊職業化,並將兵役制度改為志願兵役制。目前實行義務兵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陸、海、空義務兵服役期均為10個月,而志願兵的服役期限根據所簽合同分為3~5年不等。各級軍官最高服役期限:將官65歲、校官57歲、尉官50歲。
軍銜
分5等19級:將官4級(四星中將、三星中將、少將、准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上尉、中尉、少尉),軍士6級(軍士長、一級上士、二級上士、三級上士、中士、下士),兵3級(一等兵、二等兵、列兵)。
駐外兵力
駐德國空軍部隊92人,駐馬爾他空軍部隊16人,AB-212型直升機2架,駐美國空軍部隊33人。
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波黑維和部隊1640人、1個機械化步兵旅團;埃及77人;科索沃維和部隊6400人;黎巴嫩維和部隊59人、1個直升機分隊;印度/巴基斯坦邊境軍事觀察員7人;伊拉克/科威特邊境軍事觀察員6人;中東軍事觀察員9人;西撒哈拉軍事觀察員5人。
外國駐軍
北約南歐盟軍司令部等5個司令部都設在義大利,美國在意駐軍1.03萬人,其中陸軍1700人,海軍4400人,空軍4200人,海軍陸戰隊200人。美國第六艦隊基地設在那不勒斯附近的加埃塔。撒丁島附近的馬達萊納島為美國的核潛艇基地。
軍隊節日
建軍節11月4日
⑩ 義大利有那幾個機場它們的名稱
義大利機場有馬爾本薩機場、西塔迪-托里諾機場、博洛尼亞機場、帕爾馬國際機場、米蘭國際機場。
1、馬爾本薩機場
馬爾本薩機場(Milan Malpensa Intercontinental Airport)距離米蘭市中心48公里,1948 年投入商業航班使用。50年代修建第二條跑道後,逐步成為米蘭的首要機場和國際機場。1995年2號航站樓投入使用,隨後又對1號航站樓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和翻修。
2、西塔迪-托里諾機場
西塔迪-托里諾機場,又稱都靈機場,也稱為卡塞萊機場,位於義大利都靈市。西塔迪-托里諾機場始建於1953年,於1989年和2005年進行過翻修,是義大利航空公司的一個重點樞紐。
3、博洛尼亞機場
博洛尼亞機場(Aeroporto di Bologna-Guglielmo Marconi)位於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市,位於義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地區西北6公里(3.75英里)處,在米蘭市以東200公里(125英里)處。
4、帕爾馬國際機場
帕爾馬國際機場位於義大利北部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帕爾馬市西北2.4公里處的一座民用機場,以義大利著名的歌劇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的名字命名。機場由帕爾馬S.p.A.機場運營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為帕爾馬市及其周邊地區提供航空服務。
5、米蘭國際機場
米蘭國際機場又稱米蘭利納特國際機場,位於米蘭市區,2001年旅客吞吐量714萬,世界排名第130。利納特機場是米蘭最早的機場之一,三、四十年代即投入使用。主要用於國內航班和公務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