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義大利足球隊為什麼會被稱為」藍衣軍團」
這個很好理解,首先你要知道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之一,藍色是藝術家們青睞的顏色。最重要的是義大利穿的主場球衣以藍色調為主。其他的還有像荷蘭的橙衣軍團,巴西的桑巴軍團,阿更聽的探戈軍團(或者叫潘帕斯雄鷹),德國的德意志戰車,法國的高盧雄雞,土耳其的星月軍團,喀麥隆的非洲雄獅,奈及利亞的非洲雄鷹,就連亞洲的日本也有藍武士,和韓國的太極虎等等。這些都有一些歷史或者地理知識在裡面的。
② 本次歐洲杯,義大利的水平為何提高這么多
其實這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義大利人深入骨髓的防反理念和穩固的鏈式防守決定了他的下限就不會太差,但是一個球隊的上限就需要球星的光環加持了。恰恰這幾年來的義大利普遍星味不足、而且確實缺少像以往大賽中可以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球員,甭說挽狂瀾於既倒,就是進攻線上的爆點都比較少,就拿決賽而言,被動局面下就小基耶薩和維拉蒂能算得上創造一些機會,「二因」基本指望不上。但就是這樣一支球隊被曼奇尼帶到了決賽,我覺得原因有三個:一是曼奇尼將這只球隊整體捏合到了一起,發揮了最大的效應;但說實話,即便完全捏合,球隊的上限也就那樣了,第二個原因就是其他的球隊或多或少都有戰術上的失誤和臨場發揮的不佳,正所謂此消彼長,我沒有絕對的實力贏你,但那些強隊想啃下100%發揮的義大利也不容易,第三個原因就是運氣,或者說底蘊,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四星義大利也不是吹出來的,面對點球和落後局面的淡定,這個不是靠幾個球星就聲名鵲起的網紅隊就能瞬間達到的。
最後,讓我們高喊,義大利——是冠軍!感謝曼喬!yyds!放棄了俱樂部的高薪讓陷入絕望的義大利起死回生。很懷念90年代的義大利,即便是06功成後的誇利亞雷拉、卡薩諾、巴洛特利那種天才般的義大利球員已經消失好久了,因莫比萊和因西涅讓我有些失望,小基耶薩會是下一個領袖么?義大利的復興之路還很長!
③ 義大利資料
義大利首都羅馬(Rome)是有著輝煌歷史的歐洲文明古城,由於它建在7座山丘之上並有悠久的歷史,故被稱為「七丘城」和「永恆之城」。羅馬位於亞平寧半島中部的台伯河畔,總面積為1507.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08平方公里。羅馬市現由55個居民區組成,人口約264萬多。
著名的「母狼乳嬰」故事記載了有關創建羅馬古城的傳說。公元前7、8世紀,羅馬國王努米托雷被其胞弟阿姆利奧篡位驅逐,其子被殺死,女兒西爾維婭與戰神馬爾斯結合,生下孿生兄弟羅慕洛和雷莫。阿姆利奧把這兩個孿生嬰兒拋入台伯河。落水嬰兒幸遇一隻母狼用奶汁哺喂成活,後被一獵人養育成人。後來,兩兄弟長大後殺死了阿姆利奧,並迎回外祖父努米托雷,重登王位。努米托雷把台伯河畔的7座山丘贈給他們建新都。後羅慕洛私定城界,殺死了雷莫,並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為羅馬。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後定為羅馬建城日,並將「母狼乳嬰」圖案定為羅馬市徽。
在羅馬長達約2800年的歷史上,從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476年
曾經歷了東、西羅馬的輝煌時期。1870年,義大利王國軍隊攻佔羅馬,義大利統一事業完成。1871年,義大利首都由佛羅倫薩遷回羅馬。
羅馬被喻為全球最大的「露天歷史博物館」。世界八大名勝之一的古羅馬露天競技場,也稱斗獸場,建於公元1世紀。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佔地約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是古羅馬帝國的象徵。寬闊的帝國大道兩旁建有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和一些有名的廟宇,如萬神廟等。
義大利羅馬聖彼得羅-因溫科利教堂,米開朗基羅
的摩西雕塑。
這片露天競技場遺址的北面,是記載塞維羅皇帝遠征波斯功績的凱旋門,南面是記載蒂都皇帝東征耶路撒冷戰績的蒂都凱旋門,在蒂都凱旋門南面不遠處,還有一座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戰勝尼祿暴君而建立的羅馬最大的凱旋門。帝國大道東邊的特拉亞諾市場,是古羅馬城的商業中心。市場旁矗立著一根高40米的凱旋柱,柱上螺旋形的浮雕,描繪了特拉亞諾大帝遠征多瑙河流域的故事。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長130米,寬75米,是市內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點。廣場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築威尼斯宮,右邊是與威尼斯宮式樣相仿的威尼斯保險公司建築。此外,雄偉的司法宮、絢麗多姿的納沃納廣場、聖彼得大教堂無不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羅馬還有上百座博物館,收藏著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品。
羅馬著名的"郊區之路",這條中世紀建成的通道於2003年7月首次正式對遊人開放
永恆之城在墮落?
羅馬集中了義大利獨立統一運動的大部分紀念物。在威尼斯廣場右邊的紀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著艾馬努埃爾二世騎馬的鍍金大銅像。艾馬努埃爾是曾經領導人民趕走外國佔領者、統一義大利的國王。這座紀念碑被義大利人稱為「祖國祭壇」。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嶺上,聳立著率軍解放羅馬的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紀念碑。
羅馬市噴泉眾多,千姿百態。最著名的特雷維噴泉,建於公元1762年。噴泉中央的海神像中,兩座海馬雕塑代表平靜的海洋與洶涌的海洋,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羅馬城建築依地勢呈放射狀發展。分為古城和新城。新羅馬建在古城以南5公里以外處,是一座現代化的花園城市。市內有雄偉的體育館和別具一格的蘑菇形飯店、伊曼紐廣場等。
羅馬的建築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傢具、服裝、大理石和首飾加工業也開發得較早。二戰結束以來,羅馬的食品、造紙和機械製造業等也有長足的發展。
「條條大道通羅馬」,形象地表明了羅馬作為義大利的交通樞紐,它有鐵路、公路通往全國各地。羅馬處於地中海地區的中央位置,也是國際空運的中心之一。
1998年5月28日,羅馬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④ 義大利足球——貝阿爾佐特
恩佐·貝阿爾佐特
義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奪得過一次世界盃賽冠軍,主教練是有"煙斗"教練之稱的貝阿爾佐特。在他執教的幾年裡,義大利足球開始了艱難的復興。
1927年9月26日恩佐·貝阿爾佐特出生於義大利弗留利省阿傑羅鎮。貝阿爾佐特對足球的 興趣是義大利國家隊在波佐的率領下兩奪世界盃賽冠軍時產生的。當時亞平寧半島成了歡樂的海洋,足球的狂熱也傳到了他們家,貝阿爾佐特被這股熱浪卷了進去。從1948年起,貝阿爾佐特先後在國際米蘭隊、都靈隊、卡塔尼亞等隊效力。他司職後衛,是防守型隊員。由於他球技不錯,踢球意識好,很快加入了國家隊。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義大利百廢待興,大家對足球的興趣還不是很高,足球隊員的技術因戰爭荒廢了多年之後還處於低谷。義大利國家隊的水平較低,打法落後,屢戰屢敗。
貝阿爾佐特感覺到失敗的原因主要是教練水平太低,思想陳舊。他開始留意足球理論,思考教練套路。
1964年貝阿爾佐特退役後,到都靈青年隊任教。為了掌握先進的和全面的足球理論,他不久又參加了義大利甲級隊教練員培訓班,並以優異成績畢業,被足協看中留在足協技術訓練處工作。期間他接觸了義大利各甲級隊的教練,經常與他們交流足球技術的發展狀況,受益良多。
在20世紀70年代,義大利足球水平一般。1974年在西德舉行的第十屆世界盃賽中義大利隊在分組賽中即被淘汰出局。1975年在第五屆歐洲足球錦標賽中,義大利隊再遭敗績。兩位國家隊教練先後辭職。1975年貝阿爾佐特被聘為國家隊主教練,擔負起振興義大利足球的重任。
上任伊始,貝阿爾佐特對歐洲和拉美各流派的打法做了全面分析。他認為要想在歐洲稱雄就必須打敗以荷蘭和西德為代表的"全攻全守"打法。要想在世界足壇取得好成績,還必須打敗巴西、阿根廷為代表的"總體進攻"打法。貝阿爾佐特使出了少年時代寒窗苦讀的本事,對各個流派進行了認真研究,吸取其中的精華,糅合到自己的足球思想當中,形成了一種嶄新的打法:攻守平衡、防守反擊。
貝阿爾佐特對義大利國家隊進行了全面改造,把適應這種打法的隊員和有培養前途的年輕隊員選入國家隊,進行磨合。他還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除了守門員佐夫以外,其他老隊員各歸自己的俱樂部隊。
這種脫胎換骨式的辦法為打造新的義大利國家隊奠定了基礎,國家隊開始復興。1976年貝阿爾佐特率隊與10個國家的球隊比賽過,取得了7勝3負的成績。義大利人看到了希望。
1977年,貝阿爾佐特率隊取得了進軍阿根廷世界盃的資格。但他苦於沒有一個像濟科這樣單騎闖關決定戰局的猛將,整日悶悶不樂。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金童子保羅·羅西浮出水面,給他帶來了希望。
有了羅西,貝阿爾佐特再次對國家隊進行了調整,他讓羅西出任中鋒,用年輕有為沖勁十足的隊員組成了最佳陣容,演練四三三和四四二陣形。這從根本上擺脫了以往的被動局面,完成了義大利國家隊的新老交替。他們以全新的面貌在阿根廷世界盃賽場上東征西戰,先後戰勝法國隊、匈牙利隊和東道主阿根廷隊。第二階段又逼和西德隊,淘汰了奧地利隊,進入半決賽。但因年輕隊員勇猛有餘而經驗不足敗給了荷蘭隊和巴西隊,取得了第四名。
義大利隊的表現贏得了世界足壇行家們的好評,但貝阿爾佐特非常冷靜,他清楚地看到了義大利國家隊的缺點。由於傳統的習性,義大利人比較散漫,比較自由,缺乏頑強的拼搏精神,這是最致命的弱點。但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他也承認義大利人樂觀,不背包袱,講究實際。貝阿爾佐特針對這些優缺點制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進一步重塑亞平寧的這支國家隊。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幾年的磨練,義大利足球終於東山再起,在4年之後的第十二屆世界盃上,義大利隊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連克強敵,殺入決賽,戰勝西德隊,捧走了雷米特杯。
這屆杯賽前,只有兩人對義大利國家隊奪冠信心十足,一個是貝阿爾佐特,另一個是鋼門佐夫。其他人,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國外的媒體更不把義大利隊放在眼裡,人們看好的是西德隊、巴西隊、阿根廷隊,甚至是英格蘭隊。到了復賽階段,義大利隊意外地與巴西隊、阿根廷隊分在一組,形勢嚴峻。貝阿爾佐特冷靜地對隊員們說:"阿根廷主教練梅諾蒂看不上義大利隊,我們要狠狠地頂住他們的進攻,只要我們盯住肯佩斯和馬拉多納,我們就能取勝。"果不其然,義大利隊戰勝了阿根廷隊。
1982年7月5日,意巴之戰上演了。貝阿爾佐特出人意料地派出了一個既不像四四二又不像四三三的陣形,巴西隊主教練桑塔納感到莫名其妙,示意自己的隊員狠狠地教訓義大利隊。濟科、蘇格拉底、法爾考、儒尼奧爾和埃德爾像5隻猛虎下山直奔義大利大門,開場不到3分鍾就有5次射門,但都被佐夫一一沒收。就在巴西圍攻義大利大門的時候,義大利的塔爾德里斷球成功,三傳兩遞球到了羅西的面前,金童子一甩獅頭先得一分。在第25分鍾和第68分鍾,義大利隊再下兩城,最後以3∶2的比分讓巴西隊臣服。
連續戰勝南美勁旅阿根廷隊和巴西隊,義大利隊士氣大振。他們乘勝追擊,又在半決賽中勝波蘭隊,闖入決賽。最後以3∶1戰勝西德隊奪得冠軍。貝阿爾佐特成了義大利足球復興的英雄。
有的人批評他過多地依靠羅西和佐夫,其實這是沒有道理的。他與波佐教練一樣,是為自己的戰術選人,而不是為隊員選戰術。是他的足球理念振興了義大利足球,而不是羅西和佐夫兩個人振興了義大利足球。
⑤ 義大利國家隊的歷史
義大利現代的足球的起源是在19世紀末,當時英國的船員和商人把這項運動帶到了義大利,義大利足協在1898年宣告成立,並在1905年成為國際足聯的一員,5年後,他們在自己的首場國際比賽中,5比2擊敗法國隊。
第一個冠軍
義大利花了不少時間取得進步,直到20世紀30年代他們才被認為是一個強隊,期間1929年開始的義大利全國聯賽是一個關鍵因素,同時波佐也為這支球隊帶來了戰術的革新,憑借蒙蒂的出色防守和前鋒卓越表現,他們在本土舉行的1934年世界盃上決賽中2比1擊敗捷克斯洛伐克隊,奪得歷史上首個冠軍。
成功的防守
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2比1擊敗奧地利奪冠後,義大利憑借出色的防守在1938年法國世界盃中再續輝煌,皮奧拉在這屆杯賽中打入5球,包括決賽中4比2擊敗匈牙利的兩個進球。
禁止外援的政策
在法國世界盃後的30年間,義大利足球卻止步不前,在這段時期內,外援大量湧入意甲,而義大利推崇防守也到了極致,為了挽救義大利足球的低迷,1964年義大利足協作出了禁止外國人在意甲踢球的決定,這個禁令直到1980年才被廢除。
緩慢的復興
禁止外援的措施並沒立刻起到效果,在1966年世界盃上他們被朝鮮隊淘汰,不過在2年之後,他們2比1擊敗南斯拉夫後,在本土奪得了歐錦賽的冠軍,中場里維拉和馬佐尼成為球隊復興的關鍵人物,他們同樣幫助義大利隊在1970年殺入墨西哥世界盃的決賽,不過那次他們1比4被巴西擊敗。
第三個世界盃冠軍
在1978年世界盃獲得第4名後,四年後,義大利在西班牙第三次捧起了世界盃,這次羅西成為義大利隊的英雄,他總共打入6球,包括決賽3比1擊敗聯邦德國的一個進球。而在1990年他們本有希望在本土再度捧杯,但他們在半決賽時被馬拉多納的阿根廷所擊敗,1994年世界盃上悲劇依舊在繼續中,他們點球決戰中被巴西擊敗,屈居亞軍。
郁悶的2002年
2000年歐錦賽決賽中,他們在最後時刻被擁有維爾托德和特雷澤蓋的法國擊敗,又奪得亞軍,而在2002年世界盃上,他們又在1/8決賽時出局,因此他們希望2004年能重現輝煌。
2004年 義大利在歐錦賽中不幸小組被淘汰,但誕生了一位新的巨星:卡薩諾,他的淚水註定被世人銘記.隊名:義大利男足(itamsoc)
⑥ 27場不敗迎歐洲杯,曼奇尼如何率義大利重生
從無緣世界盃,到連續27場不敗,義大利國家隊在曼奇尼妙手之下,迎來新生,等待綻放。
風度翩翩、宅心仁厚的曼奇尼,是足球世界裡當之無愧的療愈者。
曼喬療的是義大利人的心傷:2017年深秋聖西羅的那一夜,連同奧爾森身後固若金湯的維京城牆,布馮的遺憾和德羅西的怒吼,恐怕永遠無法從義大利球迷的集體記憶中消弭。但如今曼喬治下的這支藍衣軍團,已經讓他們敢於重新去夢想。另一方面,疫情在義大利大爆發已經一年有餘,棺材軍車、陽台音樂會和聯賽停擺似乎已成遙遠記憶,但新冠陰雲至今仍籠罩在亞平寧上空,在義大利的至暗時刻,曼奇尼的國家隊帶著多一份的使命感,用持續的高光表現,成了足協主席格拉維納口中「整個國家的黏合劑」。
三線改造,一套殺招
曼奇尼為何成功?比起戰術死板、套路僵化的文圖拉,曼奇尼將傳控足球和進取哲學帶進球隊,最終塑造出這支戰績喜人、打法圈粉的球隊——這是問題的標准答案,但做起來遠比說上去要難。從執教的第一天起,以控球為主的433打法,一直是曼奇尼戰術上的首選,但如今球隊的戰術細節,與三年前相比已經大有不同。從上任初期連負法國、葡萄牙,到如今已經兩年半未嘗敗績:球隊的表現一路上行,而教練曼喬也在進化。
曼氏國家隊最初的幾場球,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控球433套路上:一名後腰回撤、兩邊後衛插上,中場唯一樞紐是若日尼奧,而如今混跡意乙的巴洛特利仍是前場主角。2018年10月,義大利在費拉里斯球場1比1戰平舍甫琴柯的烏克蘭,開啟27場不敗征程,彼時曼奇尼已經做出國家隊主帥生涯的第一個重大調整:徹底放棄巴洛特利。其後的幾場比賽里,他嘗試過用因西涅和貝爾納代斯基打「偽9號」,效果不算成功,卻邁出了快節奏傳控改造的第一步。
第二個變化來自中場:若日尼奧和韋拉蒂開始聯袂上陣,讓球隊找回了後皮爾洛時代久違的控制力。兩人的分工隨著時間推移日漸明確,巴西歸化中場坐鎮中軍,中場左側的巴黎球星頻繁來到邊路接應,增加己方出球區域的同時,也讓左邊衛能夠更加自如地大幅插上。而在中場另一側,巴雷拉橫空出世,讓藍衣軍團找到了新時代的塔爾德利,藍衣中場鐵三角自此完全成形:若日尼奧是節拍器,韋拉蒂主職銜接和覆蓋,巴雷拉則扮演與俱樂部相同的角色,負責前場施壓和垂直插上。
後防線也免不了一番改造:曼喬逐漸將球隊的進攻重心向左側傾斜,如今左側邊衛壓上進攻的幅度要遠遠大過另外一側。這一方面來自因西涅的前場戰術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是曼喬的因人制宜:球隊左後衛埃莫松、斯皮納佐拉都以助攻能力超強著稱。
三條線上的調整,讓義大利人找回了自己足球基因里的狡黠和多變。無球狀態下的433,在持球進攻時馬上變成3241:雙中衛和右後衛穩守後方,若日尼奧和韋拉蒂在中場銜接,大幅插上的左後衛和如楔子般刺入對方防區的巴雷拉,與兩名邊鋒一同構成中鋒身後的四人攻擊群。曼喬國家隊如今行雲流水般的傳控、多點開花的攻勢,蓋因這一套3241而起:紙面上,它形似上古時代的WM陣型,但在實際戰術執行中又充滿變化。
為了讓這套陣型發揮出最大威力,曼喬逐漸放棄了只會抱著一條邊傳中的比拉吉,改用跑位靈活、甚至頻繁插入禁區的斯皮納佐拉。而博努奇在這套打法下愈發顯得不可或缺:面對藍衣軍團的控制型中場們,對手屢屢試圖用盯人戰術鎖死韋拉蒂和若日尼奧,尤文19號的價值在此刻凸顯,他可以接管球隊中後場出球核心的角色,用精準的直塞球和大范圍轉移盤活進攻。
廣開才路
曼奇尼的這套戰術殺招,因其前場跑位的多變、後場出球點的繁多,讓技術能力稍欠的對手難以招架。而面對牌面更強的對手,球隊也能靠著中後場極強的控制和抗壓能力尋求過關機會。成功的戰術安排背後,離不開豐富的武器庫支持。這既是教練本人之功,也是意甲近年景況回升的寫照。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曼奇尼時代國家隊的口號。藍衣軍團主帥屢屢擬出近40人的「XL號」國家隊大名單,不看出身,無論年齡,只要你在俱樂部賽事表現足夠耀眼,就不愁在科維爾恰諾得不到機會。3年時間里,有超過30人在曼喬手下迎來國家隊首秀,這其中既有已成絕對主力的巴雷拉,也包括志在未來的巴斯托尼和托納利們。最大的驚喜來自薩索洛中場核心洛卡特利:他在去年9月才迎來藍衣軍首演,如今的國家隊出場剛到10次,但紅黑舊將已經用場上表現給主帥出了難題,也讓兩名世界級中場若日尼奧和韋拉蒂感到身後追兵已近。
另一方面,曼奇尼將攻勢足球玩得風生水起,也得益於亞平寧賽場刮過的進攻風暴。國家隊在一套433外殼下,實則在比賽大部分時間里踢著3241,離不開背後一位高人指點:加斯佩里尼。加帥的亞特蘭大,是近年來意甲最閃耀的明星,一套總工資僅排在意甲第11位的「草台班子」,創下歐冠8強、賽季116球的神跡,全靠一套演練成熟的瘋狂進攻陣。這套體系的最大亮點是翼衛:左邊的戈森斯打出全歐最強進攻數據,另一側的哈特布爾也頗為出彩。進攻中,兩門大閘德羅恩和弗羅伊勒坐鎮中軍,兩邊翼衛大幅壓上,再加上前場三人組極其靈活的跑位,同樣是一個3241的體系。看看3月的國家隊比賽周,埃莫松頭槌搶點險些建功,斯皮納佐拉屢屢在對方禁區陷陣,和戈森斯在亞特蘭大頻繁斬獲進球的套路何其相似?
遺憾的是,亞特蘭大陣中的義大利球員鳳毛麟角,無法為國家隊在人員上做出太多直接貢獻。真正為曼喬「開源」的英雄球隊,是德澤爾比的薩索洛。剛轉投頓涅茨克礦工的「西瓜皮」前主帥與皮爾洛同齡,在少年時代是不輸於後者的中場天才,卻因傷病和命運捉弄最終泯然眾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拾起教鞭後的德澤爾比,成了義大利足壇最引人矚目的教壇新星。在他治下,成為意甲第二集團排頭兵的薩索洛,靠著陣中一眾本土年輕球員,踢出了亞平寧半島最養眼的傳控足球。昔日的迷途天才洛卡特利,如今已有大將之風;找回持續性的貝拉爾迪,逐漸追上了曾經的期望;大器晚成的卡普托,也一度為曼喬的前場選材提供了一個新選項。
曼奇尼是幸運的。兩支近年來飛速躍升的「小球隊」,為他提供了戰術靈感和帳下精兵;而在幾大傳統豪門,藍衣國腳們也紛紛成了主角。皮爾洛執教處子季表現一言難盡,但費代里科·基耶薩卻在新東家的磕磕絆絆中,迎來個人層面的徹底爆發;藍黑軍團重登亞平寧之巔,巴雷拉不一定如盧卡庫般耀眼,卻是隊中表現最穩定、讓人最放心的那一個;皮奧利的米蘭終迎復興,早慧的門神唐納魯馬並未停止成長,門前技術日漸精進,此前的出球短板也被逐漸補上;臂上的隊長袖標讓因西涅、佩萊格里尼和因莫比萊更加成熟,後者更是在上季斬獲歐洲金靴,盡管國家隊表現始終欠奉,但風格的愈發全面讓人看在眼裡。
新冠時代的美好例外
眼見各大豪門如此配合,老好人曼奇尼也投桃報李。新冠賽季,國家隊與俱樂部之間的關系愈發微妙:緊密的賽程下,切實的感染風險面前,「FIFA病毒」比往常更加不受豪強歡迎。這樣的大背景下,曼喬的義大利隊成了一個美麗的例外。科維爾恰諾的氛圍無比和諧:在這支沒有巨星的球隊,主帥曼奇尼和教練組的好搭檔維亞利、埃瓦尼和奧里亞利們(以及新加入的德羅西),對於隊內的年輕人們來說亦師亦友。藍衣眾將在賽後采訪中反復表示的「國家隊是個大家庭」,不僅僅是客套話。
此外,球隊開啟常勝模式,也讓球員們在為國出戰的過程中,盡管體能上有損耗,卻總能收獲更多的狀態和信心。賽季初期,國際米蘭在防守端陷入困境,年輕中衛巴斯托尼也一度迷失,去年11月2比0完勝波蘭的歐國聯比賽,對於藍黑衛將來說意義非凡,是役他與阿切爾比搭檔踢出完美一戰,將萊萬多夫斯基「揣進了口袋」。此後,回到俱樂部的巴斯托尼逐漸找回狀態、越踢越好。另一個例子是亞特蘭大中場佩西納,他在對陣愛沙尼亞的友誼賽中迎來國家隊首秀,回到俱樂部之後馬上成為常規主力,雖有「戈麥斯事件」推波助瀾,但「真藍黑」中前場人手眾多,能夠成功搶得位置絕非易事。就連在俱樂部只能打替補的埃莫松和森西,一到國家隊也總有出色表現——誰說國家隊不能為俱樂部「代練」?
將目光投回三年前的那個時間節點。2018年初接過國家隊教鞭時,曼奇尼面對的是一片廢墟,是義大利足球 歷史 上的最低點,真正的「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三年後,當初的世界盃看客,已經變成了風頭正勁的歐洲杯奪標熱門——曼喬花了三年,終於為球隊「療傷」成功。在歐洲杯正賽開打前熱身7比0勝聖馬利諾、4比0勝捷克,曼喬率領藍衣軍團將不敗延續到27場,超越世界盃冠軍教頭銀狐里皮,身前惟有兩奪雷米特杯的傳奇維托里奧·波佐(30場不敗)。在歐洲杯繼續高歌猛進,順勢打破前輩紀錄……為什麼不?
本文作者:沈天浩
⑦ 義大利足球隊的歷史
一、油溫識別
以油為導熱體的烹調方法,正確識別與掌握油溫是共同的關鍵。依據實踐經驗,用於烹調的是其中的三個級段:三、四成熟(溫油鍋),五、六成熟(熱油鍋)和七、八成熟(旺油鍋)。這里所說的"成",是相 對於油脂的燃點而言,相當於達到燃點溫度的1/10。不同的油脂其燃點各不相同,習慣上我們取一個臨近的整數,設定為300攝氏度為十成油溫。不論哪一種供烹調用的油脂,以上三個階段的油溫,都可以用溫度計分別測得與之相對應的大致溫度。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可能邊烹制、邊用儀表測溫,而只能憑實踐經驗加以識別。其情況如下表(其中油的溫度,系以抽作試驗測定):
正確鑒別油溫後,還必須注意火力大小、原料性質以及下料多少三個與油溫密切相關的變數加以正確掌握。
二、油溫的掌握
1、旺火,原料下鍋時油溫應低一些。因為旺火可使油溫迅速 升高。如果原料在火力旺、油溫高的情況下下鍋,極易造成原料粘 連、外焦里不熟的現象。
2、中火,原料下鍋時油溫可偏高些。因為中火加熱油溫上升 較慢,原料下鍋後降低了油溫,因此實際達不到所要求的溫度,造成原料因糊漿脫落、水分流失過多而變老。
3、在操作中,如發現火力太旺、油溫上升太快時,應立即將鍋 端離鍋灶,或"在鍋中加入冷油,或關小煤氣,使油溫控制在適宜的 程度。
4、投料量多的,下鍋時油溫可高一些。因為原料本身是冷的,原料數量多,會使油溫快速下降。故油溫要高些,下料後正好降到所需溫度,保證菜看的質量。
5、投料量少的,下鍋時,油溫可低一些。原料量少,油溫降得慢升得快,故下料時油溫偏低些,下料後正好升到所需要的溫度。
6、油溫還應根據原料質地的老嫩和形狀大小,適當掌握。 在烹調時,以上這些關鍵不是孤立的,必須同時顧及,靈活掌握。
⑧ 意甲何時才能復興
1985年發生的「海瑟爾慘案」終結了英格蘭球隊在歐洲賽場上的強勢,意甲開始崛起,到阿布駕臨斯坦福,切爾西、西甲雙雄、拜仁並起,這之間將近二十年時間里,意甲被稱作「小世界盃」。意甲的衰落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一個經濟問題: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經濟開始衰退,而德國自1990年統一以後經濟強勢增長引領整個歐洲,所以拜仁和多特蒙德、勒沃庫森、沙爾克04的崛起具有經濟基礎,而西甲雙雄的暫時繁榮則屬於經濟泡沫。因此如果義大利經濟得不到復甦,則很難看到義大利足球的復甦。
⑨ 「尤文興則義大利強」,這話有沒有道理
有道理,義大利國家對一直是以尤文為班底的,因為阿涅利家族在義大利的影響力很大,一般國內好球員都去尤文,而其他隊都喜歡從南美挖人
⑩ 我很喜歡義大利隊。但義大利為什麼總是在世界大賽人家都小看他呢
解析:義大利足球球星眾多,為什麼在世界盃總有人小看他們?
當年的義大利足球,是很輝煌。
但最近這幾年,義大利足球的戰績,明顯不如過去。
前幾年後備力量青黃不接的義大利隊, 甚至連2018世界盃正賽都打不進去,叫人們怎麼能不「小看」義大利隊呢?
如果題主要問以前的義大利隊強大之時,為什麼也會被一部分球迷小看?
個人覺得原因也有以下兩點:
一是義大利足球的發揮不是很穩定,時好時壞。
二是義大利足球在世界大賽中相對慢熱,狀態出來比較晚。
而這兩個原因,又是相輔相成的。
咱們先說第一點, 義大利足球發揮不穩定。
太早期的咱們不說,咱們只說80年代到現在,你有沒發現?義大利足球一會兒能打進世界盃歐洲杯決賽,一會兒又感覺在世界盃歐洲杯小組賽已經出局了(甚至2018世界盃連正賽都沒進)。
說明義大利隊的戰績,不存在持續性與穩定性。
個中原因, 就是上文所說的第二點——慢熱。
慢熱的原因在於,義大利足球向來喜歡打防守反擊戰術,各種防守體系用起來得心應手。
這種慢熱型的球隊,發揮會有兩個極限。
因為義大利隊狀態來得晚,在還沒出狀態的時候,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悶死在世界盃或歐洲杯的小組賽。
而一旦義大利隊從小組賽突圍,卻有可能遇強則強,一路高歌猛進,打進決賽。
所以,我的答案就是,有的球迷小看義大利隊,就是在於義大利足球的戰績,屬於「上限很高,下限又很低」的存在。
義大利足球史是很輝煌,但是穩定性會差一點。
義大利足球悠久的 歷史 和傳統,當年「小世界盃時代」意甲的輝煌,還有巴喬馬爾蒂尼內斯塔托蒂皮耶羅等眾多人氣偶像的存在,都讓義大利足球收獲了眾多球迷。
你覺得在接下來幾屆世界盃和歐洲杯比賽中,義大利足球會有什麼樣的前景呢?上圖是哪一年的義大利隊?首發11人分別是誰?歡迎一起討論。
首先,義大利隊在世界大賽上並沒有國家小看他,也沒有什麼球隊有資格小看義大利隊。
不過,近些年,義大利隊的確是落寞了,在各類大賽上都折戟,令人唏噓。
遙想當年
遙想當年,義大利隊長期以來制霸世界足壇,「銅頭鐵尾豆腐腰」,義大利人的防守唯有用鋼筋混凝土形容才夠味,而他們的反擊,則也是天下無雙的。從巴喬到維埃里,還有托蒂、因扎吉、皮耶羅等一大批精英球員,他們什麼時候擔心過自己的進攻火力? 他們 曾贏得過四屆世界盃冠軍、一次奧運足球冠軍、一次歐錦賽冠軍,享譽全球,是全球足球人嚮往的聖地。 意甲聯賽也是號稱歐洲五大聯賽之首,各國巨星蜂擁而至,聯賽火爆非凡,是名副其實的「小世界盃」,意甲七姐妹傲視全球,更是推動足球這項運動在全世界開花結果,當時國內球迷最多的無不是米蘭雙雄、斑馬軍團,羅納爾多、齊達內、因扎吉、馬爾蒂尼、巴喬、巴蒂斯圖塔、托蒂、維埃拉、皮爾洛群星閃耀亞平寧。可謂風光無限。
轉折出現為什麼義大利足球現在沒落了,我自己整理了幾點理由,和大家交流。
第一是資本市場運作的失敗
當年意甲火爆全球,不僅僅是吸引了眾多的巨星前來,世界各國各路寡頭資本也籌集資金,准備殺入義大利,分享這一大塊蛋糕。
無奈何,當年義大利明面上傳統財閥掌控意甲,如莫拉蒂家族的國際米蘭,貝盧斯科尼的AC米蘭,牛奶巨頭帕爾馬,零售巨子拉齊奧等等,私底下許多財閥實際都是義大利黑手黨操控,根本不允許外來資本進入這里分一杯羹,他們一方面自持自己 歷史 貴族身份,瞧不起這些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暴發戶,另一方面自己的錢還沒賺夠怎麼可以去和別人分享。於是把這些資本拒之門外。
隨後,這些資本只能另尋他路了,英超、西甲、德甲、法甲等都得到了他們的青睞,而意甲自身就成了一灘死水,繼續延續著傳統的風格和流派,就這樣還是繼續了幾年的輝煌,還得了一屆世界冠軍,但是已經開始落後於暗流涌動的世界足球了。
第二是球員老邁,青黃不接
08年歐洲杯,世界冠軍義大利隊,平均年齡達29歲零7個月,藍衣軍團的陣容相比2006年並無根本性的變化,馬特拉齊、卡納瓦羅等老將仍占據著主力位置。10年世界盃,有9名球員是上屆世界盃老將,馬爾蒂尼、因扎吉、皮爾洛、布馮相繼老去。
一方面是聯賽發展停滯不前,國家隊選拔也一片混亂,國內的年輕球員沒有更大的比賽平台,得不到更高質量的比賽機會鍛煉,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各梯隊招收不到更多更好的球員苗子,青黃不接。2006年義大利足球人口超過200萬,專業足球學校;8000所,金融危機爆發後,義大利的足球人口銳減至120萬,足球學校也減少了1000多家。這就是義大利足球人才斷檔的最主要因素。
第三是國內經濟大蕭條
2009年,歐洲爆發了大范圍金融危機,義大利無疑是震中,截止2017年底,義大利負債總額超過了22萬億歐元,相當於義大利國內年度生產總值的130%。不僅如此,義大利多家銀行均出現負債的情況,總額達到了63億歐元,創 歷史 新高。巨額債務給義大利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個人稅務增高,企業倒閉,百姓失業。據報道,義大利經濟在最糟糕的時候超過100個家庭沒有工作,甚至沒有基本的養老金。如果連生活都沒有保障了,還有什麼心思去踢球?另外聯賽的球隊也都沒有資金引進球員,比賽質量下降,球員踢球環境差。
第四是東施效顰導致球員不會踢球了
以前義大利球隊訓練時,尤其是青訓系統的訓練,都會給每一個小球員一個足球,在訓練開始之前,小球員們會用腳帶球,從一個球門帶到另一個球門,先用左腳,然後用右腳,然後再用腳內側,之後再用腳外側……就這樣每天花40分鍾時間訓練腳下技術,目的就是從小訓練打牢球員的基本功。
也就是最近一些年,他們的訓練方式開始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訓練小球員的腳下技術了,反而把訓練重點放到了身體訓練上,體能訓練、耐力訓練、力量訓練、對抗訓練成為了他們每天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忽略了足球本身單靠身體並不能贏球,更重要的還是技術。
如果沒有盤帶過人,沒有假動作,沒有挑球過人,沒有踩單車,沒有30米外大腳傳球怎麼能說這項運動是足球呢?所以衰落是必然結果。
再次揚帆起航不過這幾年經濟不斷的復甦,義大利各級聯賽也開始漸漸走向正規,傳統財閥也認清了經濟大勢,開始放開市場,允許外來資本不斷湧入義大利,青訓也逐步恢復正常。聯賽中尤文圖斯、米蘭雙雄和那不勒斯等球隊已經成為了歐洲極具競爭力的隊伍了。C羅、哲科等大牌球星轉戰意甲,聯賽中也涌現了像巴斯托尼、皮納蒙蒂、佩萊格里尼、扎尼奧洛、多納魯馬和斯卡馬卡等潛力股球員。球隊也開始重新重視,從梯隊開始扭轉局面。
義大利足球只是暫時的沉淪,相信只要走上正確的道路,要不了多少年義大利定能重返巔峰。
再侃侃義大利隊沒落的不僅僅是戰績,還有令眾多美女球迷趨之若鶩的顏值。義大利男模隊絕對不是憑空杜撰出來的。從馬爾蒂尼到托蒂,再到內斯塔、布馮,都是此中典範。然而,隨著托蒂、內斯塔這一批人的退役,義大利隊從顏值上開始坍塌了,再也沒有昔日男模隊的風采。
義大利最新一期大名單:
足壇二三事——每天與大家分享交流足壇 歷史 、趣聞、新鮮事。
國際足壇中有一個著名的假象:英格蘭很強,義大利很弱。說的是每屆大賽之前,英格蘭都會被媒體看作奪冠的大熱門,而義大利則總是被大家看衰。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為了論證題主這個問題,我就索性拿英格蘭來和義大利作對比了,希望英格蘭的球迷們不要生氣。
1、球星知名度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有「小世界盃」之稱的意甲逐漸沒落,歐洲足球的重心逐漸的從義大利轉向了西班牙和英格蘭。意甲的球星在迅速的流失,在意甲成名之後的球星源源不斷的被西甲和英超的豪門引進,比如羅納爾多、卡卡等頂尖球星。這就導致意甲越來越平民化,受關注度越來越低。而義大利本土的人才近些年本就有些青黃不接,加上不受關注,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低就不足為奇了。看著義大利隊一個個的草根球員,大家自然而然的就不會看好義大利。
而英超則不同。作為當今足壇數一數二的聯賽,英超的受關注程度是意甲比不了的。超高的曝光率讓英超的每個球員都被放到了聚光燈下。而英超扶持本土球員的計劃也讓有著英格蘭戶口的球員有更多的機會嶄露頭角,英格蘭籍的球員在國際足壇的知名度更高。這樣至少從牌面上來看,英格蘭是要比義大利更有優勢的。
2、球隊打法義大利隊一直以來的傳統打法就是講究整體、防守反擊,以防守起家,在穩固防守之後伺機反擊。這樣的打法就導致義大利隊的進球數不會很多,無論面對強隊還是弱旅,贏一個球兩個球的情況屢見不鮮,很少會看到義大利隊能夠狂勝對面四五個球的場面。這就給球迷們一個錯覺,好像義大利隊和誰比賽的優勢都不大,好像誰都有戰勝義大利隊的機會。但正因為這樣的打法,才讓義大利隊更加適合打世界盃、歐洲杯這樣淘汰賽居多的賽事,進入淘汰賽之後的義大利隊是每個對手都不願意碰到的。
而英格蘭在面對魚腩的時候則毫不手軟,以球星們的個人能力便足以撕碎那些弱旅,比如上屆世界盃小組賽中6:1狂勝弱旅巴拿馬。但在真正遇到豪門球隊,球星的個人能力不足以解決問題時,英格蘭的辦法就顯得不那麼多了。這也是為什麼英格蘭的大賽戰績總是不那麼盡如人意的原因。
3、慢熱義大利隊向來以慢熱著稱,在小組賽中經常是磕磕絆絆、艱難出線,但出線之後又靠著自己極具韌性的打法一路走到最後。94年世界盃小組賽首戰失利、4分小組出線,最終闖入決賽;12年歐洲杯小組賽最後一輪靠著西班牙隊幫忙才涉險出線,最後又和西班牙隊會師決賽。
而英格蘭隊則經常預選賽和小組賽狀態良好,但最終表現高開低走。他們可以世界盃預選賽5:1狂勝宿敵德國,也可以連續28年無緣世界盃四強。三獅軍團也因此經常被大家稱為三貓軍團。
現在的英格蘭隊隨著凱恩、斯特林、桑喬等一眾青年才俊的崛起已經今非昔比了,他們也成為了大賽當中真正的一支強隊,上屆世界盃四強的成績就是證明。如今的義大利隊也在恥辱性的無緣世界盃之後,在曼奇尼的帶領下逐漸復甦。期待兩隊在明年的歐洲杯上能夠拿出好的表現。
義大利足球是最近10年開始逐漸衰落的,這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無論如何不能否認,義大利仍然是歐洲足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足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義大利國家隊在2006年世界盃奪冠之後,成績一直不太理想,2018年世界盃甚至沒有獲得參賽資格,衰落的速度之快讓人大跌眼鏡。
義大利足球的退步,有內在雙重因素的影響。在英超聯賽開始崛起之前,義大利足球引領了世界足球的潮流。義大利甲級聯賽把本土球員牢牢地吸引在了國內,像佐拉這樣的球員登陸英倫之後,為英格蘭足球注入了很多技術元素。
同時,義大利足球教練也開始漂洋過海,來到英格蘭俱樂部執教,他們的很多戰術理念也在深刻影響著英格蘭足球。
最重要的一點是,英格蘭俱樂部從義大利甲級聯賽的球隊學習到了很多現代元素,比如英超之前很多球隊甚至沒有配備健身房,也很少有球隊在意球員的營養均衡,這一切都開始有了改變。
隨著巨額資本逐漸注入到了英超聯賽,吸引了很多優秀的球員加入到英超球隊,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意甲聯賽的影響力。時至今日,英超聯賽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足球聯賽中,投入資金最多、營收能力最強、整體水平最高、世界媒體關注最多的職業聯賽。
意甲聯賽的衰落也影響到了國家隊的戰績,2006年之後,義大利國家隊進入了青黃不接的階段,2010和2014年兩屆世界盃小組即遭淘汰,2018年世界盃居然連參賽資格都沒有拿到,後來義大利媒體分析,當時之所以聘用了老帥文圖拉,只是因為他的薪資低,義大利足協沒有那麼多的資金聘請世界名帥。
和德國、法國、英格蘭相比,義大利足球的歸化程度是比較低的,大多數球員還是以本土球員為主,義大利人的高傲可見一斑。在全世界范圍內,各國都在大力引進歸化球員的大背景下,義大利想單純依靠本土球員完成足球的復興,多少有些悲壯的色彩。
義大利確實是沒落了,但是盡管如此,就是到了近年,也還沒有人敢小看義大利,不要忘了,2012年歐洲杯輕取德國獲得亞軍。2016年歐洲杯封零吊打如日中天的比利時和西班牙,2020歐洲杯預選賽全勝出線……當今世界足壇,真的沒有哪支隊伍敢小看義大利。
義大利隊不是被小看,而且之前一直是奪冠熱門球隊,但這幾年逐漸走向了沒落。
義大利足球運動員有個規律,叫做越老越妖,很多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這也是我喜歡義大利足球的原因之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出來混的遲早要還,這次義大利是被國際足聯做掉了。從義大利足協與文圖拉簽訂的那一份100來萬的廉價合同就足以看出,義大利足協真沒把進俄羅斯世界盃當回事,首先考慮的是怎麼省錢。這支義大利實力平庸,但也不差瑞典。看比賽了,義大利用瑞典最擅長的高舉高打打法來打瑞典。
上半場義大利兩次手球,至少可以有一個點球,一個點球就可以宣布義大利突然死亡,瑞典只要進一個,義大利必須進3個,剩下的比賽就將淪為垃圾時間了。賽前瑞典球員怎麼說的?說在義大利踢球,那裡談論裁判問題很多,這是一個伏筆。暗示義大利最後一場生死戰可能會被裁判照顧,當然義大利這也是有先例的,此伏筆與上半場的兩個誇張的手球互為呼應,義大利靠防守聞名天下的,怎麼會低級到10分鍾內兩個禁區手球?國足也不至於,這很難解釋,瑞典的防反很犀利,但瑞典也根本不想進。
從文化和 歷史 的角度,義大利是一個對自己國家認同感不強的國家,且南北差異巨大,現代義大利共和國這個概念也只不過在150年前進行。大家對自己城市大區的認同感強於對國家的認同感,所以每次組成國家隊的時候,那不勒斯永遠不可能和北部都靈尤文圖斯的球員達成共識,球員天賦異稟,但不像德國是一個整體,很多球員無所謂國家隊的榮譽,只在乎俱樂部榮耀。
這是在最近十年,以前沒有人敢小看他的。94年世界盃亞軍2006世紀杯冠軍 90年代義大利經濟繁榮足球發展的也好。 現在是有點沒落了
其實當大家都不太看好義大利的時候,義大利成績反而出色,06年義大利就不算奪冠熱門。
當義大利防守世界最頂尖的時候往往就是他們封頂的時候
媽耶,誰敢在世界大賽小看義大利啊,反正其他國家隊是不會小看的,甚至都害怕遇到,尤其是像一些傳統豪強例如德國、法國、西班牙,哪次遇到義大利不是得撥層皮才能拿下,有時候甚至還拿不下。說小看呢大部分都是球迷小看義大利吧,覺得義大利只會防守,一直都是被動挨打,殊不知防守也是一種藝術,雖然這兩年義大利足球由於各種原因在大賽中都沒能走太遠,但是義大利隊在足球里的重量不亞於那些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