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最出名的斗獸場在哪個地方

義大利最出名的斗獸場在哪個地方

發布時間:2022-12-08 06:15:12

『壹』 義大利羅馬斗獸場的位置在哪裡

羅馬斗獸場建於公元72年,高48米,佔地16萬平方米,由維斯西巴安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羅馬帝國標志性的建築物之一。斗獸場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

『貳』 古羅馬斗獸場

古羅馬斗獸場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是古羅馬帝國和羅馬城的象徵,是羅馬古跡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

斗獸場又名競技場,也有人稱它為露天大劇場。稱它為斗獸場,是因為這里曾是古羅馬角鬥士與猛獸搏鬥、廝殺以博取皇帝、王公、貴族一笑的地方。稱之為競技場,是因為場中可以競技、比賽、歌舞和閱兵。斗獸場的全稱叫「科洛塞奧大斗獸場」。「科洛塞奧」,語出義大利文,為「高大」、「巨大」之意。當年這里是羅馬帝國暴君尼祿的御花園,斗獸場建在一個小湖之中,因為湖邊建有高120英尺的尼祿鍍金銅像,羅馬人叫它巨大金像,斗獸場因此而得名「科洛塞奧」。當年的花園、草坪和小湖早已蹤跡渺然,但我們還可從周圍的萋萋芳草、行行綠樹和低窪地勢之中尋覓和察知一些歷史遺跡。

從建築時間來看,羅馬斗獸場歷史悠久,它是歐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偉的斗獸場、競技場。斗獸場建於古羅馬佛拉維奧王朝。公元72年,維斯巴西安皇帝為慶祝征服耶路撒冷的勝利,強迫8萬名猶太俘虜修建,由他的兒子蒂托利揭幕。公元80年落成,工程歷時8年。公元3世紀和5世紀重新修繕。在文藝復興時期,羅馬大興土木,斗獸場的許多石塊被挖去建造宮殿和教堂。此後又經過多次修整,才使這座古老而雄偉的建築得以保留至今。斗獸場從始建至如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

斗獸場在建築史上堪稱典範的傑作和奇跡,以龐大、雄偉、壯觀著稱於世。現在雖只剩下大半個骨架,但其雄偉之氣魄、磅礴之氣勢猶存。斗獸場平面呈橢圓形,佔地約2萬平方米,外圍牆高57米,相當於現代19層樓房的高度。該建築為4層結構,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層分別有80個圓拱,其柱形極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愛奧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標准順序排列,第4層則以小窗和壁柱裝飾。場中間為角斗台,長86米,寬63米,仍為橢圓形,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角斗台下是地窖,關押猛獸和角鬥士。角斗台周圍的看台分為3個區。底層的第一區是皇帝和貴族的座席,第二層為羅馬高階層市民席,第三層則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陽台,一般觀眾只能在此處站著觀看錶演了。場內看台共可容納觀眾5萬多人,底層地面有80個出入口,可確保在15分鍾至30分鍾內把場內5萬觀眾全部疏散離場。斗獸場的建築師究為何人,現在還是個未知數。有人認為可能是後來建築多米斯亞諾宮的建築師拉比利奧,但已無從查考。

公元80年斗獸場工程竣工之時,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典禮。古羅馬統治者組織、驅使5000頭猛獸與3000名奴隸、戰俘、罪犯上場「表演」、毆斗,這種人與獸、人與人的血腥大廝殺居然持續了100天,直到這5000頭猛獸和3000條人命自相殘殺、同歸於盡。無怪乎有人說,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隨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跡。當年,古羅馬著名的奴隸起義首領斯巴達克就是一名角鬥士,他最初率領78個角鬥士起義,很快發展到 10多萬人,在羅馬各地堅持戰斗達2年之久。這次奴隸起義給了羅馬奴隸制沉重的打擊,馬克思曾贊譽斯巴達克是「整個古代史中最輝煌的人物」。

位於斗獸場西側的君士坦丁凱旋門,是古羅馬凱旋門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就是以它為藍本加以設計、構建的。這座凱旋門是在公元315年,為了慶祝君士坦丁大帝在城北米爾維奧橋擊敗暴君馬克森提而建立。凱旋門為三拱式,門高21米,寬度超過25米,中拱高而大,側拱矮而小,均以哥林多式石柱作為框飾,同時還將以前古羅馬紀念門上的雕像和淺浮雕裝飾在此門上。在靠近拱門的路基上可以看到一個圓圈,據說這里曾有一個建於公元1世紀的名叫麥達蘇丹特的錐形噴泉。於今舊跡猶存,但噴泉早已乾涸
2.羅馬斗獸場(Colosseum),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現僅存遺跡。

斗獸場由維斯西巴安(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兒子圖密善在位期間建成,是古羅馬帝國標志性的建築物之一。斗獸場建在另一個羅馬皇帝尼祿的「金宮」(Domus Aurea)原址之上,這個宮殿在公元64年發生的羅馬大火中被毀。斗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牲畜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根據羅馬史學家狄奧·卡西烏斯(Dio Cassius)的記載,斗獸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宰殺了9,000隻牲畜。

斗獸場這種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當時的劇場都傍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並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羅馬斗獸場就是羅馬帝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斗場,它長軸187米,短軸155米,周長527米,中央為表演區,長軸86米,短軸54米,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看台。看台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斜,便於通風。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層柱廊的水手們像控制風帆那樣操控。

斗獸場的看台用三層混凝土製的筒形拱上,每層80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即拱券支撐起來的走廊),最上層則是50米高的實牆。看台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整個斗獸場最多可容納5萬人,卻因入場設計周到而不會出現擁堵混亂,這種入場的設計即使是今天的大型體育場依然沿用。

斗獸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里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斗獸場甚至可以利用輸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斗獸場就曾這樣將水引入表演區,形成一個湖,表演海戰的場面,來慶祝羅馬建成1000年。

公元217年斗獸場遭雷擊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毀壞,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復,繼續舉行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的搏鬥表演,這樣的活動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斗獸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在中世紀時期該建築物並沒有受到任何保護,因此損壞進一步加劇,後來乾脆被用來當作碉堡。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了斗獸場的部分石料。1749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才宣布其為聖地,並對其進行保護。約翰·保羅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會在此舉行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但是卻沒有歷史證據顯示確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叄』 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它現在位於哪個國家

羅馬斗獸場當然是在義大利首都羅馬了!

羅馬被稱為「永恆之城」,是整個義大利政治、文化、經濟、交通中心。更重要的是,羅馬作為希臘文化的繼承者,與希臘一起塑造了歐洲文明。古羅馬有著獨特的政治體制,很長一段時間,其軍事實力在地中海范圍內無可匹敵。羅馬公民追求現世享樂,使得藝術得以快速發展,成了千年後歐洲文藝復興藝術家們的靈感來源。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Colosseum)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羅馬斗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Flavium),建於公元72-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肆』 國際上最著名的斗獸場是哪個國家的呀

羅馬斗獸場(Colosseum),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現僅存遺跡。

斗獸場由維斯西巴安(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兒子圖密善在位期間建成,是古羅馬帝國標志性的建築物之一。斗獸場建在另一個羅馬皇帝尼祿的「金宮」(Domus Aurea)原址之上,這個宮殿在公元64年發生的羅馬大火中被毀。斗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牲畜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根據羅馬史學家狄奧·卡西烏斯(Dio Cassius)的記載,斗獸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宰殺了9,000隻牲畜

『伍』 羅馬斗獸場在哪個國家

義大利。
古羅馬露天競技場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
古羅馬露天競技場(Colosseum),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Flavium)。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跡。斗獸場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流氓們看角斗而造。

『陸』 義大利羅馬斗獸場重新開放,這是一個怎樣的景點

羅馬斗獸場的重新開放,標志著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的到初步控制。旅遊業得到復甦,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到此處遊玩。在做好所有的防護措施後,經工作人員引導可以進場參觀。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皇宮貴族、自由民眾等觀看奴隸角斗或斗獸的地方,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可容納近九萬的觀眾。

一、羅馬斗獸場

地處義大利首都羅馬,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由葦斯巴薌、提圖斯等建造者共同建成,建造時間在公元72——82年,號稱世界新七大奇跡。圍牆共分四層,前三層均有柱式裝飾,也就是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種柱式。

斗獸場這種建築形態醫院與古希臘時期的劇場,當時都是依山而建,多成半圓形,觀眾可以在山坡上進行觀看。到了羅馬時期,人們將兩個半圓形拼接起來,形成了圓形斗獸場。現在的斗獸場就是最大規模的斗獸場,分為五個區,每個區都是供特定人士使用。

四、義大利的象徵

長城是中國的象徵,而斗獸場是義大利的象徵。斗獸場是最具震撼力、最庄嚴、最宏偉、最崇高、最隆重的偉大建築之一,同時又是悲哀的對象。它充滿了極強的生命力,卻讓人對它充滿了恐懼,現在它終於成了廢墟,感謝上帝!

『柒』 古羅馬斗獸場的資料

古羅馬斗獸場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是古羅馬帝國和羅馬城的象徵,是羅馬古跡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
斗獸場又名競技場,也有人稱它為露天大劇場。稱它為斗獸場,是因為這里曾是古羅馬角鬥士與猛獸搏鬥、廝殺以博取皇帝、王公、貴族一笑的地方。稱之為競技場,是因為場中可以競技、比賽、歌舞和閱兵。斗獸場的全稱叫「科洛塞奧大斗獸場」。「科洛塞奧」,語出義大利文,為「高大」、「巨大」之意。當年這里是羅馬帝國暴君尼祿的御花園,斗獸場建在一個小湖之中,因為湖邊建有高120英尺的尼祿鍍金銅像,羅馬人叫它巨大金像,斗獸場因此而得名「科洛塞奧」。當年的花園、草坪和小湖早已蹤跡渺然,但我們還可從周圍的萋萋芳草、行行綠樹和低窪地勢之中尋覓和察知一些歷史遺跡。
從建築時間來看,羅馬斗獸場歷史悠久,它是歐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偉的斗獸場、競技場。斗獸場建於古羅馬佛拉維奧王朝。公元72年,維斯巴西安皇帝為慶祝征服耶路撒冷的勝利,強迫8萬名猶太俘虜修建,由他的兒子蒂托利揭幕。公元80年落成,工程歷時8年。公元3世紀和5世紀重新修繕。在文藝復興時期,羅馬大興土木,斗獸場的許多石塊被挖去建造宮殿和教堂。此後又經過多次修整,才使這座古老而雄偉的建築得以保留至今。斗獸場從始建至如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
斗獸場在建築史上堪稱典範的傑作和奇跡,以龐大、雄偉、壯觀著稱於世。現在雖只剩下大半個骨架,但其雄偉之氣魄、磅礴之氣勢猶存。斗獸場平面呈橢圓形,佔地約2萬平方米,外圍牆高57米,相當於現代19層樓房的高度。該建築為4層結構,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層分別有80個圓拱,其柱形極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愛奧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標准順序排列,第4層則以小窗和壁柱裝飾。場中間為角斗台,長86米,寬63米,仍為橢圓形,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角斗台下是地窖,關押猛獸和角鬥士。角斗台周圍的看台分為3個區。底層的第一區是皇帝和貴族的座席,第二層為羅馬高階層市民席,第三層則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陽台,一般觀眾只能在此處站著觀看錶演了。場內看台共可容納觀眾5萬多人,底層地面有80個出入口,可確保在15分鍾至30分鍾內把場內5萬觀眾全部疏散離場。斗獸場的建築師究為何人,現在還是個未知數。有人認為可能是後來建築多米斯亞諾宮的建築師拉比利奧,但已無從查考。
公元80年斗獸場工程竣工之時,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典禮。古羅馬統治者組織、驅使5000頭猛獸與3000名奴隸、戰俘、罪犯上場「表演」、毆斗,這種人與獸、人與人的血腥大廝殺居然持續了100天,直到這5000頭猛獸和3000條人命自相殘殺、同歸於盡。無怪乎有人說,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隨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跡。當年,古羅馬著名的奴隸起義首領斯巴達克就是一名角鬥士,他最初率領78個角鬥士起義,很快發展到 10多萬人,在羅馬各地堅持戰斗達2年之久。這次奴隸起義給了羅馬奴隸制沉重的打擊,馬克思曾贊譽斯巴達克是「整個古代史中最輝煌的人物」。
位於斗獸場西側的君士坦丁凱旋門,是古羅馬凱旋門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就是以它為藍本加以設計、構建的。這座凱旋門是在公元315年,為了慶祝君士坦丁大帝在城北米爾維奧橋擊敗暴君馬克森提而建立。凱旋門為三拱式,門高21米,寬度超過25米,中拱高而大,側拱矮而小,均以哥林多式石柱作為框飾,同時還將以前古羅馬紀念門上的雕像和淺浮雕裝飾在此門上。在靠近拱門的路基上可以看到一個圓圈,據說這里曾有一個建於公元1世紀的名叫麥達蘇丹特的錐形噴泉。於今舊跡猶存,但噴泉早已乾涸
2.羅馬斗獸場(Colosseum),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現僅存遺跡。
斗獸場由維斯西巴安(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兒子圖密善在位期間建成,是古羅馬帝國標志性的建築物之一。斗獸場建在另一個羅馬皇帝尼祿的「金宮」(Domus Aurea)原址之上,這個宮殿在公元64年發生的羅馬大火中被毀。斗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牲畜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根據羅馬史學家狄奧·卡西烏斯(Dio Cassius)的記載,斗獸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宰殺了9,000隻牲畜。
斗獸場這種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當時的劇場都傍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並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羅馬斗獸場就是羅馬帝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斗場,它長軸187米,短軸155米,周長527米,中央為表演區,長軸86米,短軸54米,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看台。看台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斜,便於通風。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層柱廊的水手們像控制風帆那樣操控。
斗獸場的看台用三層混凝土製的筒形拱上,每層80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即拱券支撐起來的走廊),最上層則是50米高的實牆。看台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整個斗獸場最多可容納5萬人,卻因入場設計周到而不會出現擁堵混亂,這種入場的設計即使是今天的大型體育場依然沿用。
斗獸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里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斗獸場甚至可以利用輸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斗獸場就曾這樣將水引入表演區,形成一個湖,表演海戰的場面,來慶祝羅馬建成1000年。
公元217年斗獸場遭雷擊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毀壞,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復,繼續舉行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的搏鬥表演,這樣的活動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斗獸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在中世紀時期該建築物並沒有受到任何保護,因此損壞進一步加劇,後來乾脆被用來當作碉堡。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了斗獸場的部分石料。1749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才宣布其為聖地,並對其進行保護。約翰·保羅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會在此舉行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但是卻沒有歷史證據顯示確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查看全部7個回答
相關問題全部

『捌』 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它現在位於哪個國家

羅馬斗獸場位於義大利。

義大利共和國,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80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54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第二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羅馬斗獸場

羅馬斗獸場,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斗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建於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建築特徵

羅馬斗獸場是在72年,羅馬皇帝韋帕薌為慶祝征服耶路撒冷的勝利,而強迫淪為奴隸的八萬猶太和阿拉伯俘虜修建而成的。還有一種說法是,將俘虜來的奴隸賣給當地的羅馬人,獲得了巨大的收入,從而得以支持斗獸場建造的龐大支出。而真正建造這座建築的人,更多是擁有相當技藝的建築師和有專業知識的工人。

『玖』 義大利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義大利標志性建築是米蘭大教堂、斗獸場、萬神殿等。

斗獸場是義大利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建於公元80年,有20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角鬥士們決斗的競技場。中間的圓形劇場足以容納一個足球場,座位可容納5萬名觀眾,有80個入口。

萬神殿是至今唯一一座完保存整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是義大利所有地標建築中最著名的一個。萬神殿建於哈德良統治時期(約公元125年),裡面供奉著羅馬的所有神袛,它的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穹頂。

義大利十大建築介紹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的地標之一,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這座12世紀的塔,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在建到第4層時就開始發生傾斜,因此工程不得不暫停,後面建造者採取了各種措施修正這一錯誤,現在的塔已經不那麼傾斜了。

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最美的城市之一,擁有許多令人驚嘆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地標,花之聖母大教堂是天際線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建築地標。大教堂是在7世紀的一個教堂的遺址上建造的,從13世紀開始,花了兩個世紀才建造完成,而著名的圓頂則是15世紀加建的。

聖馬可廣場始建於9世紀,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廣場,也是總督府場地的一部分。在廣場周圍的所有古跡中,聖馬可大教堂是出鏡率最高的,這座拜占庭式建築曾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雜志和圖片上。

『拾』 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它現在位於哪個國家

義大利 古羅馬斗獸場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是古羅馬帝國和羅馬城的象徵,是羅馬古跡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最出名的斗獸場在哪個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