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圖蘭朵為什麼叫義大利歌劇

圖蘭朵為什麼叫義大利歌劇

發布時間:2022-12-09 11:36:25

❶ 圖蘭朵是哪個國家的歌劇

《Turandot(圖蘭朵)》是義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根據童話劇改編的三幕歌劇。為人民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國傳奇故事。圖蘭朵的故事始見於17世紀波斯無名氏的東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圖蘭朵》,義大利劇作家卡羅·哥茲(Carlo Gozzi)於1762年把它寫成劇本。之後德國詩人席勒在哥茲劇本上翻譯並加以改編的圖蘭朵是其名作。該劇本最著名的改編版本是由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於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劇。普契尼在世時未能完成全劇的創作。在普契尼去世後,弗蘭科·阿爾法諾(Franco Alfano)根據普契尼的草稿將全劇完成。該劇於1926年4月25日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首演,由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擔任指揮。
其他一些劇作家和作曲家也曾改編該劇或為其創作音樂,其中包括作曲家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和中國當代劇作家魏明倫。歌劇吸收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帶有濃郁的東方韻味。

❷ 圖蘭朵是什麼意思

這個詞在波斯語里是「中亞公主」的意思。

在公元1710年,法國學者弗朗索瓦·克魯瓦(François Pétis de la Croix)在自己出版的一本東方故事集里,把《馬可波羅游記》里一位名叫艾嘉魯克(Aijaruc,意為明月)的蒙古公主說成是元朝的公主,並把她的名字改成了圖蘭朵(Turandot)。

和歌劇里的圖蘭朵一樣,這個艾嘉魯克對自己未來的夫君提出了一個明確的標准:必須能在摔跤比賽中擊敗自己。根據馬可·波羅的說法,在提出這個標准之後,艾嘉魯克打敗了無數想要娶她為妻的人,而每次她打敗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給她100匹馬。

和圖蘭朵一樣,艾嘉魯克最終還是找到了心儀的夫君,而且有些記載顯示她最終的夫君還是一個相貌英俊的帥哥,可能來自蒙古衛拉特綽羅斯部。有些記載甚至還說,在海都死後,艾嘉魯克曾守衛海都的陵墓,最終在公元1306年去世。

克魯瓦還把艾嘉魯克事跡中的兩個要素進行了替換,也就是把摔跤替換成了猜謎,把輸了之後給艾嘉魯克馬匹替換成了猜不對就要償命。這樣,後來歌劇圖蘭朵的大致情節就基本成型了。之後,再經過諸多劇作家的文學演繹,最終形成了大家現在能夠看到的歌劇《圖蘭朵》。

《圖蘭朵》簡介

《圖蘭朵》(義大利文:Turandot)是義大利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根據童話《杜蘭鐸的三個謎》改編的三幕歌劇,是普契尼影響力最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圖蘭朵》為人民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國傳奇故事。

古時候,北京城裡住著一位美若天仙的公主Turandot。她的先祖曾被男人凌辱、虐待至死,後來先祖的冤魂便附在了這位公主身上。因此,公主一出生便對男人極其厭惡。她長大後始終不肯嫁人,但迫於父皇以及其他人的壓力才勉強同意。

不過,要想娶她,必須解開她的三個謎語;若是答錯了,那就得死。已經有不少人為了這位美麗的公主而犧牲了生命,其中還包括一位年輕的王子Persia。在圍觀Persia王子被行刑的人群中,有個叫Calaf的人。這是一位已經淪為平民的韃靼王子,他被Turandot的美貌所吸引,決心解出這三個謎。

Calaf的父親和暗戀他許久的女僕都勸說他不要白白送命,然而Calaf並沒有聽從他們的意見。後來這位王子便與Turandot當面對質並成功地答出了那三個謎語。Turandtot公主當然為此而心灰意冷,Calaf便提出:如果天亮之前Turandot能說出自己的名字,他接受死刑,如若不能,公主得嫁給他。

天亮時,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強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訴了公主。公主也沒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愛(Amora)」。

❸ 《圖蘭朵》的作者 來源歷史

1、作者:《Turandot(圖蘭朵)》的作者是義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其根據童話劇改編的三幕歌劇,是普契尼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

2、來源:《Turandot(圖蘭朵)》的來源是——杜蘭鐸的三個謎》,是由由波斯詩人內扎米的敘事詩《七個美女》(又名《七座宮殿》或《別赫拉姆書》)演變而成。

3、主要內容:元朝時的一個公主圖蘭朵(蒙古語意思為「溫暖」laan)為了報祖先暗夜被擄走之仇,下令如果有個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個謎語,她會嫁給他;如猜錯,便處死並由此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補充:
1、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率奧運團隊重金打造的鳥巢版《圖蘭朵》於2009年10月6日、7日在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上演。

2、1998年張藝謀首次執導歌劇《圖蘭朵》,以紫禁城當做天然背景的演出驚艷世界,隨後張藝謀的太廟版《圖蘭朵》在世界各地成功上演。11年後,他和他的奧運會開幕式團隊投資1.2億重金打造的《圖蘭朵》將搬進鳥巢。

❹ 歌劇《圖蘭朵》劇情簡介

元朝公主圖蘭朵為報祖先暗夜被擄走之仇,下令如果有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個謎語,她會嫁給他;如猜錯,便處死。三年下來,已經有多個沒運氣的人喪生。

流亡元朝的韃靼王子卡拉夫與父親帖木兒和侍女柳兒在北京城重逢後,卡拉夫王子被圖蘭朵的美貌吸引,不顧父親、柳兒和三位大臣的反對來應婚,答對了所有問題,原來這三道謎題的答案分別是「希望」、「血」和「圖蘭朵」。

但圖蘭朵拒絕認輸,向父皇耍賴,不願嫁給卡拉夫王子,於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謎題,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還願意被處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親帖木兒和丫鬟柳兒,並且言行逼供。柳兒自盡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夫藉此指責圖蘭朵十分無情。

天亮時,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強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訴了公主。公主也沒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愛(Amora)」。


(4)圖蘭朵為什麼叫義大利歌劇擴展閱讀

《圖蘭朵》的原始作品,是一篇名為《杜蘭鐸的三個謎》(即《卡拉夫和中國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選自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三幕歌劇《圖蘭朵》是義大利著名歌劇大師普契尼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圖蘭朵》的故事見於故事集《一千零一日》,義大利劇作家卡爾羅·戈齊於1762年把它寫成劇本,之後德國詩人席勒在哥茲劇本上翻譯並加以改編,普契尼於1924年創作了同名歌劇。

《圖蘭朵》凝結著普契尼深厚的中國情結,在這部中國主題的歌劇中,普契尼特地選取了中國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並以此作為《圖蘭朵》的重要音樂主題之一。

1924年,當普契尼創作至第三幕第二場時,他不幸病逝,停下了飽含深情的筆,留給世界一部永遠沒有句點的《圖蘭朵》。《圖蘭朵》剩餘的部分由普契尼的學生、義大利作曲家阿爾法諾續寫完成。

閱讀全文

與圖蘭朵為什麼叫義大利歌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