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刺身褐菇是什麼蘑菇
能夠做成刺身的褐菇。
但是否有人知道,褐菇從菌種成長為成熟蘑菇,再到進入超市、菜場等售貨渠道,最終成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需要經歷多少層的質量把關?尤其是以高品質而聞名的洋松茸刺身褐菇,經歷了無數次的產品檢測把關後才被送到消費者眼前。
據悉,洋松茸專注有機褐菇11年,嚴格把關源頭,精選美國有機菌種進行有機培植,建造潔凈的「菌菇別墅」,採用荷蘭先進堆肥配方,全進口堆肥設備,不使用農葯化肥,對基料進行三次發酵,通過發酵過程殺滅病蟲與有害菌,確保褐菇安全品質,並採用歐洲進口設備,對室內溫度、土壤溫度、二氧化碳濃度、濕度等數據進行全程現代科技智慧管控,還原適合蘑菇生長的有機原生態生長環境,以有機之力,呈自然之菇。
對洋松茸來說,在自然馴化過程中不是所有褐菇都是刺身級褐菇,大約10個優質褐菇苛刻篩選僅2個培育成刺身級褐菇,且每個成熟的刺身褐菇開傘皆大於9cm,導致出品率僅20%,在正式進入市場前,刺身褐菇還要經過國家與國際權威機構檢測、17道檢測關卡,確保從車間到餐桌的刺身褐菇品質內涵渾然天成,鮮度如初,最終C位出道,進入市場,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上,讓更多的國人吃到安全新鮮的優質有機褐菇。
② 飲食—蔬菜
每天一斤菜,健康又可愛
含有膳食纖維 ,它是唯一不會被我們的身體消化吸收,也不會產生能量的營養元素,不吸收就會經過消化系統往外排,促進腸道蠕動,所以還有清腸,預防便秘的功能,而且在食物進入我們腸道的時候,膳食纖維還能阻礙身體對脂肪的吸收。
蔬菜 含水分比較多 ,比如新鮮蔬菜,含水量一般在65%-95%,所以整體的熱量也很低,是水果吧一半,水果是米飯的一半。
飽腹感強 。推薦吃飯的順序是: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吃主食。
富含各種維生素
蔬菜的分類
根莖類(比如萵苣、胡蘿卜)
綠葉類(比如生菜、菠菜、油麥菜、小油菜等)
花類(比如西藍花、花椰菜)
果類(黃瓜、茄子等)
菌菇類(口蘑、金針菇等)
由於受光合作用影響, 葉類蔬菜的維生素含量一般高於根莖部和瓜菜類 。蔬菜盡量不要屯太久,隨著時間越久,營養會流失掉,新鮮的蔬菜營養會更好。
蔬菜除了能幫助我們減脂,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等。蔬菜的種類有很多,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蔬菜裡面獲取不同的維生素。如果經常只吃一種蔬菜的話,可能會造成維生素補充不均衡。
比如最最常見的: 胡蘿卜 裡面含有能合成維生素A的胡蘿卜素,對我們的視力有好處,還能防止我們的皮膚變乾燥。 洋蔥 可以幫助抗氧化, 番茄 裡面也含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的番茄紅素,番茄紅素常常被用作抗氧化保健食品的原料。 西蘭花 富含膳食纖維,還能抗癌是很多健身達人的最愛。
蔬菜的做法應該遵循兩大原則: 1.不要放太多油。2.加工時間不要太長,不然就容易流失掉維生素
每餐最適合的蔬菜比例是2拳頭的體積,也就是蔬菜佔比整個餐盤應該達到1/2.
每餐搭配應該是主食1份(一個拳頭),蛋白質1份(一個手掌),蔬菜2份(兩個拳頭)。
水油燜煮法
做法是:在鍋里先放一小碗水大火煮開,再加少許油,然後像炒菜一樣,把蔬菜放進去拌勻,蓋上鍋蓋燜1分鍾左右(如果是比較難熟的蔬菜,就需要適當加長燜的時間),再加入調味品出鍋。
這個做法有幾個好處:·和炒菜相比,水油燜煮法幾乎沒有油煙,所以不會產生致癌物。能真正做到少油,只放一小勺就可以做一大鍋菜,量少的話還能放小半勺。·蔬菜裡面有一些容易溶到水裡面的營養物,特別是維生素C,其次是葉酸和花青素。因為水油燜煮法油脂少,所以就算減肥也可以連湯帶菜一起吃,這些物質就不容易浪費。
很多蔬菜都可以優先選擇用這種辦法來烹飪,特別是綠葉菜,比如茼蒿、菠菜、油麥菜等等。
把水換成肉湯
咱們平時做菜的時候,可以把一些肉類的湯汁,拿來煮蔬菜。比如:排骨、雞湯、魚湯等等,這樣的好處是用一份食材的脂肪,做出了兩份蔬菜,而且一點油也沒有用到。
如果沒有肉湯,也不要緊,可以用提鮮的食材先煮一會。鮮味的物質基礎是氨基酸,所以像氨基酸豐富的藻類,比如:海帶、紫菜,還有菌菇類的蔬菜,比如香菇、口蘑,以及各種貝類海鮮或者豆製品來提鮮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都沒有的時候,哪怕打個蛋花、或者切個水煮蛋都能增加鮮味。
水煮+低熱量調料品
蔬菜直接放在煮開了的水裡面,根據菜的易熟程度,半分鍾或者兩三分鍾後撈出,然後用自己喜歡的調料拌著吃或者蘸著吃。盡量不要選擇花生醬、麻醬、沙拉醬之類熱量高的醬汁,可以選擇日式醬油,香醋汁之類低熱量的調味品。
但水煮菜熱量雖然夠低,但吃久了很可能會導致便秘,因為油脂可以幫助潤滑腸道,有助於腸道裡面代謝物的排出。
後面兩種做法,我們很難把湯都喝完,所以有一些溶解到水裡的可溶性營養物質就會流失,比如有30%左右的維生素C就會溶解到水裡。所以相對而言,更推薦第一種方法,除此之外,像我們平時煮粥的時候,在粥裡面放點蔬菜也是既方便又營養的選擇。
每100g菠菜熱量:28千卡;生素C含量:32毫克,是蘋果的8倍;鉀:311毫克,鎂:58毫克,和香蕉媲美。豐富的鎂和鉀,有益於心臟健康和控制血壓。
我們基本上每天都能在超市看到菠菜,並不是因為它是反季節蔬菜,而是因為菠菜比較耐寒,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一般蔬菜中的葉酸、葉黃素和鎂的含量都和葉綠素含量成正比的,所以顏色越是深的蔬菜,說明葉綠素合成得多,營養價值越高。
我們在超市看到的菠菜,葉子一般都是綠到發黑,所以除了維生素C,菠菜里的葉酸、葉黃素和胡蘿卜素,都遠遠高於其他綠葉蔬菜。葉黃素和胡蘿卜素一起,對保護視力有好處。葉酸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備孕和孕期應該多吃。
菠菜唯一的缺點就是草酸含量有點高,菠菜裡面的澀味就是草酸帶來的。草酸還會和鈣結合,減少對鈣的吸收。但只要把菠菜放到熱水裡面焯半分鍾,就可以去掉50-70%的草酸,菠菜的草酸含量也就降到了和其他蔬菜差不多的水平。所以吃菠菜前記得先焯一下水,保證鈣的吸收。
而且菠菜葉子柔軟,燙熟之後體積會大大得縮小,一大盆生菠菜變成一碗熟菠菜,一頓吃掉200g完全沒什麼難度,對於咱們想要減脂的同學,真的是非常合適的一種綠葉蔬菜。
另外如果家裡有寶寶的同學,把焯過水的菠菜壓成泥,或者打成糊,作為嬰幼兒的輔食,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蔬菜生吃不一定安全
蔬菜因為有致病菌、蟲卵、農葯殘留這些問題,煮熟了吃肯定是更好的選擇。
吃沙拉不一定減脂
沙拉醬熱量高,大部分人會覺得生吃蔬菜並不好吃,所以很容易往裡面加一些沙拉醬。但100g沙拉醬的熱量是724千卡,一勺沙拉醬10g,加上蔬菜的熱量,差不多就等於一碗米飯了,而且很容易吃不飽。
很難吃夠1斤菜,因為生蔬菜比較硬,體積也比較大,加上不喜歡吃,我們吃的量也會相對減少。如果通過生吃,來達到每天1斤蔬菜的量,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只有蔬菜的沙拉並不健康
很多人把蔬菜沙拉當正餐,其實只吃蔬菜就相當於節食。主食和高蛋白是健康餐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會給我們提供飽腹感,還補充了身體所需要的能量及營養。符合我們說的蔬菜:蛋白質:主食=2:1:1的一餐才是真正的健康餐。
生吃蔬菜更營養
生吃蔬菜可以最大程度的保存蔬菜中的營養、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咱們前面說過維生素C很容易溶解到水裡面,它還有一個特性就是不耐熱。所以只要加熱就肯定會流失維生素C,維生素C在炒菜的時候,基本會損失30%-50%,如果焯水煮,加上溶解到水裡的維生素,流失就會更多,達到了50%-80%.
有些蔬菜不適合生吃
有2種類型的蔬菜不適合生吃,一種是植物鹼含量高的,這個咱們之前講過,比如豆角之類豆類蔬菜。還有一種類型,就是昨天咱們說的菠菜,這些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同樣不適合生吃。草酸含量高的蔬菜還有芥菜、韭菜、豆類、甜菜、芹菜、青椒、竹筍等。
生吃更方便
很多人早上沒有時間做飯,一些早餐店也不提供新鮮蔬菜,所以准備一些適合生吃的蔬菜,就很方便了。 比較適合生吃的蔬菜有:黃瓜、西紅柿、生菜、甜椒 等,這些菜也經常用來做涼拌菜,生吃起來口感也不錯,含有的草酸比較少,生吃也不會影響身體對鈣、鎂這些營養元素的吸收。
所以生吃蔬菜也不是沒有好處,但只能作為一個補充項 ,而不是必選項,如果不愛生吃,又想多補充點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咱們煮熟了吃,多吃點量就補回來了。
西蘭花和花菜,原產地都是義大利,它們同屬於十字花科的甘藍類蔬菜。花菜是在19世紀初被引進到了中國,而西蘭花是19世紀末清朝光緒年間傳入中國的,也就是它們引入中國的時候,差了大概100年。
西蘭花在各方面都完勝了白花菜。顏色越是深的蔬菜,說明葉綠素合成得多,營養價值也越高。比如西蘭花就有花菜沒有的維生素A和β-胡蘿卜素,這些都對眼睛有好處。
抗癌更優秀。十字花科的蔬菜,有一種特別優秀的特殊物質,叫做蘿卜硫素。這個詞大家可能很少聽說,它能夠讓致癌過程變得慢一點,甚至從中間切斷,所以是目前公認的具有防癌、抗癌效果的天然物質。西蘭花的蘿卜硫素高出白花菜13倍,如果在植物裡面授予西蘭花「抗癌之王」的稱號,也是當之無愧的。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抗癌蔬菜排行榜上,西蘭花遙遙領先其他蔬菜。
3倍蛋白質含量。植物蛋白也是蛋白質,雖然吸收率不及動物蛋白,每100g西蘭花含有蛋白質4. 5g,是菜花的3倍,西蘭花是少有的高蛋白蔬菜。
雙倍補鈣效果。西蘭花含鈣量也很豐富,是白菜的兩倍多。每100g含有47毫克的鈣,而含鈣量最高的牛奶,100g也才含鈣100-120毫克。所以,吃一顆中等大小300g的西蘭花,鈣含量相當於喝了一杯牛奶。而且西蘭花里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K,也都是菜花的兩倍多。
熱量低,飽腹感強,非常適合減脂期吃。而它的飽腹感,主要來自膳食纖維,西蘭花的熱量低於50%的蔬菜,膳食纖維含量、卻超過了90%的蔬菜。
唯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吃西蘭花還是菜花,一定要清洗干凈,因為它們的結構比較殊,導致農葯、細菌、蟲子容易藏在裡面,最好把它們掰成一小朵一小朵的,然後放在 淡鹽水中浸泡十分鍾左右,再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干凈 。
芹菜是胡蘿卜家族的成員,起源被認為是地中海地區,最早的芹菜帶有苦味,是一種細梗的香草,也叫野芹。大概在漢代,也就是2000多年前,就開始種植了。也就是現在看到的更細長的本芹。
雖然芹菜起源於地中海,但一直被西方人當作是可以預防中毒的葯草,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芹菜都不是西方蔬菜裡面的主力軍。直到15世紀,義大利培養出了一種葉柄粗壯,吃起來更鮮脆的芹菜,也就是我們現在在菜場里看到的,另外一種更大品種的芹菜,西芹。
那這兩種不同的芹菜,有什麼差別呢?
從熱量看,本芹和西芹的熱量都低於90%以上的蔬菜,就不溶性膳食纖維來看,西芹中的含量是本芹的2倍,這在常見的蔬菜裡面,算比較高的。咱們吃芹菜的時候,嚼到最後會有點塞牙,塞牙的那個渣渣就是不溶性膳食纖維,它們混雜在我們吃下去的食物里,有利於撐起這團食物,使得體積變大,從而增加飽腹感。
而且膳食纖維會帶著少量膽固醇、脂肪和食物中的重金屬一起,促進我們腸道蠕動,加速排便,所以 如果有一天你有便秘的困擾,就可以試試吃芹菜,特別是西芹。
芹菜裡面的氣味主要是萜[tiē]烯類物質帶來的,很多中草葯裡面都有萜烯類物質存在。因為這種味道的存在,是天然的驅蟲劑,所以芹菜很少有蟲害。帶來的好處就是我們吃芹菜的時候,不用擔心農葯問題。 同樣味道濃郁的,很少病蟲害的還有香菜、蒿子稈、茼蒿等等這些蔬菜 。
本芹味道更接近最早的野芹,葯味有點重。西芹就清淡很多,所以這也成為了西芹的一個很大的優勢,也是更多人能接受西芹的原因。
如何吃
很多人吃芹菜,都喜歡把葉子摘干凈了,只留芹菜莖吃。但實際上, 芹菜葉才是營養最豐富的部分。 因為綠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營養價值一般比其他部位高。芹菜葉的維生素C、維生素E、膳食纖維是芹菜莖的2倍左右,而胡蘿卜素是莖的8倍多,所以從這點來看,芹菜葉就完勝芹菜莖。
芹菜莖的話,焯水涼拌,急火快炒都 是不錯的選擇,口感爽脆。
但因為我們很少吃芹菜葉,所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怎麼吃。 幾種簡單的芹菜葉的吃法 :
把芹菜葉剁碎,然後加入肉泥和調料拌勻,拌成餡可以用來做水餃、餛飩吃。
把芹菜葉切一下,打入雞蛋或者麵粉,做成芹菜餅吃。·
如果家裡有料理機,可以把芹菜葉打成汁,然後用這個汁揉面或者做餃子皮都很不錯。
果類蔬菜裡面的茄科家族有,茄子、番茄、辣椒、甜椒等等。
茄子原產地是亞洲熱帶的印度,大概東漢時期,傳入中國,所以和芹菜差不多一樣,有2000年的種植歷史,所以茄子是中國人很重要的 夏季蔬菜 。後來阿拉伯商人把茄子帶到歐洲,義大利人在15世紀左右開始吃茄子,所以除了亞洲產量最大,其次就是歐洲。
因為茄子出身於熱帶地區,所以 不適合放進冰箱 存放,內部凍傷會促成褐變,沒過幾天就會變味。所以平時買回來的茄子, 用保鮮袋或保鮮膜,把茄子包好,放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保存就可以。 而且茄子表皮有一層蠟質,可保護好茄子。
茄子的營養價值
如果是在外吃飯,通常不建議吃茄子,因為茄子特別容易吸油。一次用30毫升油是很正常的,30毫升油,就相當於麥當勞巨無霸漢堡了。
但事實上,茄子本身是一種特別利於減肥的蔬菜。首先100g的熱量只有23千卡,低於73%的蔬菜,比咱們之前介紹的菠菜和西蘭花都要低,脂肪忽略不計。而且茄子裡面富含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的膳食纖維,能延緩食物消化速度,提供一定的飽腹感,也能清理腸道。
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色外皮裡面含有豐富的花青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P.花青素和維生素E可以幫助我們抗衰老,維生素P可以增加毛細血管壁的強度,防止牙齦出血。因為這些抗氧化物大都在皮裡面, 所以帶皮吃更有營養。
茄子的吃法
茄子真的很適合減脂吃,只是一直都用錯了烹飪方式。
超市裡面能買到的茄子一般是長茄子和圓茄子,它們的營養成分差別不大,只是口感不太一樣, 長茄子皮薄更軟,圓茄子肉質更緊實。如果是蒸和水煮,建議選擇長茄子。
茄科家族的成員有一個共同點, 通常帶有生物鹼,過敏還是比較常見的 。比如茄子裡面有龍葵素,跟在土豆篇里說的龍葵素是一種物質,因為土豆也屬於茄科植物。龍葵素對於植物本身來講,可以起到防止病蟲害的保護作用,但人吃了容易中毒,而且加熱也不能被破壞。
當植物幼小的時候,龍葵素含量是最高的,以除了 發芽的土豆,沒有成熟的茄子和番茄,也不能吃 。和土豆不同的是,茄子里的龍葵素不在皮裡面,而是在肉裡面。不過咱們在超市買到的成熟的茄子,龍葵素含量已經很低了,每次100-200g可以放心食用。如果在意,就可以和土豆一樣,加點醋來分解龍葵素。
很多蔬菜的維生素C含量都比水果高。 比如:橙子是大家眼裡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但吃一個中等大小的橙子,還不如100g西蘭花。蘋果的維生素C含量排名墊底,土豆的維生素C含量都是同等重量蘋果的7倍。
水果酸還是甜,主要是由水果裡面的含糖量和有機酸的比例所決定的,有機酸是一種酸性有機化合物,比如:蘋果酸、檸檬酸。如果含糖量高而含有機酸低,那吃起來就甜甜的,相反,如果有機酸含量>含糖量,那麼吃起來就是酸酸的,這種酸酸的味道,跟維生素C並沒有直接的關系。
蔬果中甜椒維生素C排名第一, 可以說在補充維C上實在是很優秀。吃一個甜椒,甭管紅黃綠什麼顏色,天的維生素C基本就夠了,而且熱量還很低,不用擔心發胖。
由於我們的身體不能合成維生素C,也不能存儲,所以需要每天從食物裡面獲取。當然維生素C也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維生素C反而會引起腎結石、血栓形成等等不良反應,平時也不用額外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
當我們想到需要補充點維生素C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蔬菜而不是水果,特別是甜椒,和維生素C補充劑比,既能吃夠也不會吃超。和水果比,效果好還不容易發胖。甜椒經常被用來做蔬菜沙拉,一方面因為生吃可以最大程度保留維生素C,另外生吃甜椒的口感,相比其他蔬菜也更能接受
菌菇屬於菌類,但在營養學上,把它歸為蔬菜。
大部分的菌菇,每100g基本上都不超過40千卡/100克,富含膳食纖維,熱量很低,脂肪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是蔬菜裡面為數不多的,含有蛋白質的食材。
並且菌菇里的蛋白質,富含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有些菌菇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例,甚至比牛肉更勝一籌,蛋白質吸收率達到了70%~90%,所以有「植物肉」之稱,也是一種優質蛋白。
菌菇在口感上,和肉類更接近,而且特別鮮美,鮮味的來源是谷氨酸和肌苷酸。谷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肌苷酸則出現在雞精里,天然同時擁有這兩種調鮮劑,鮮是必然的,所以菌菇也常常放在湯里用來提鮮。
菌菇有兩種非常特殊的物質。一種是可溶性蛋白多糖,可以被我們的免疫系統接受,提高免疫力。比如有靈芝多糖、蘑菇多糖,香菇多糖等等。另外菌菇擁有「谷胱甘肽」和「麥角硫因」兩種強抗氧化劑,可以保護DNA和蛋白質免受氧化作用的傷害,維持細胞的正常生長、抗衰老等。
對於減脂最有幫助的,當然是豐富的膳食纖維。典型例子就是金針菇,不可溶膳食纖維除了能減肥還能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每100g金針菇的不可溶膳食纖維含量:2. 7克,相當於吃了169g的芹菜。
不同於其他蔬菜,有些菌菇的價格,比黃金還貴。比如松茸、松露。很多人可能有疑問,是不是越貴的菌菇,營養價值就越高。其實味道鮮美跟營養是兩回事,味道由風味物質決定。蘑菇中蛋白質含量通常都不會超過5%,不管是野生的,還是種植的,都一樣。
所以很多身價不菲的菌菇,主要還是因為種植技術和生長周期,營養價值差別不大。比如松茸需要300天才能採收一次,而像平菇這樣有很長時間的種植歷史,技術相對成熟的菌菇,兩個月內可以採收4-6次,價格自然也平易近人。有一些菌菇必須長在活的喬木上,需要一整片森林,所以像牛肝菌、松露這類需要在野外採集的食材,因為稀有,價格自然也就貴了。
所以平時在超市常見的菌菇 :平菇、金針菇、蟹味菇、香菇、草菇、杏鮑菇、牛排菇等等,都是平價又減脂的食材 。另外, 蘑菇怕熱不怕冷,天熱的時候很容易腐爛,所以最好放冰箱裡面存儲。
我們吃的絕大多數果蔬中的農葯殘留,都低於國家標准,從正規超市和菜場購買蔬菜,不用太擔心農葯殘留。就拿咱們平時最擔心的草莓舉例,實際上,政府組織的很多大規模檢測中,都沒有發現草莓的農葯殘留超標。
農葯主要是為了除草除蟲,一想到農葯,我們大多數人首先的反應就是「高毒性」,其實現代農葯研發方向,一直是按照對人無毒、分解速度越來越快來設計的。高毒的都已經被禁用了。
去除農葯的最好辦法,大家可以記住這個6字箴言「 清洗、去皮、加熱 」。
清洗
在流水下沖洗、搓洗30秒以上。如果浸泡的之後再沖洗,建議浸泡時間不要超過15分鍾,時間太長可能會導致蔬菜細胞破裂,農葯殘留物反而容易滲透。
其它更復雜的清洗方法,比如淘米水、果蔬清洗劑、臭氧什麼的,只是讓我們心理上覺得更安全,實際沒有什麼太大作用。
綠葉蔬菜,因為重力作用,葉片部位的農葯會順勢流到根部,所以單掰下來後,根部需要重點清洗。
去皮
總的來說,果蔬皮里的農葯殘留會比果肉更多,當然很多果蔬的一些營養物質,都在皮上,比如咱們之前說的茄子,還有蘋果等等。雖然,只要農葯殘留合格的果蔬,果蔬皮里的農葯也不一定多,但如果生吃,削皮的確是更安全的選擇。
如果你特別在意,比如你在備孕或者孕期,那就可以削了皮再吃。
加熱
高溫加熱可以使農葯分解,大部分蔬菜咱們都是做熟了再吃的。如果還擔心,可以再焯個水。
焯水可以去除草酸,但同時可以去除90%左右的農葯殘留,尤其是菠菜、白菜、油菜、菜心、甘藍等綠葉菜。焯水適合用沸水短時間處理,比如西蘭花,用沸水焯1-2分鍾就可以了,撈出來還是保留了碧綠的色澤,營養流失也控制在了最小范圍。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操作都太復雜,還有相對簡單的辦法,就是 購買有機蔬菜 。當然有機蔬菜也不代表零農葯,只不過規定不能使用人工合成農葯。像一些植物來源和動物來源的殺菌劑、殺蟲劑,還有一些礦物來源的殺菌劑比如石灰水等等也會被使用,只是這些農葯毒性很低,農葯殘留量也比普通蔬菜小得多,但並非完全不殘留,所以買了有機蔬菜也還是要清洗干凈。
③ 什麼是褐菇 褐菇怎麼吃
褐靈菇是周金山在太行山原始森林中發現的巨型野生食用菌,利用野生平蓋靈芝,野生黃牛肝菌,野生大杯傘等多種野生菌與杏鮑菇通過遠緣雜交成功,保留了刺芹側耳杏鮑菇的野生特性和野生價值和營養價值。
④ 牛排菇做不熟有毒嗎
牛排菇做不熟是可以生吃的。
牛排菇的外語名字最早源於義大利語,有「燒烤」的含義。因為牛排菇的食用風味獨特,可以用作炭火明烤的食材,吃起來皮脆肉鮮,香鮮中滲出牛肉的香味,加之菇肉縱切極像肉絲,故稱為「牛排菇」,又因菇體血紅色如同肝臟,也有「肝臟菇」等名字。
牛排菇在所有的菇類中,蛋白質含量是最高的,其粗蛋白含量有25%~33%。在歐美、港澳餐桌上的辨識度已相當高,尤其是在北美,很多人在每天最重要的早餐里,常將牛排菇片與漢堡結合一起食用,以滿足所需的營養,所以又被稱為「早餐菇」。
牛排菇最為人所知的一種食用方法,當屬燒烤。先在菇蓋和菇柄上稍微塗一點油來保存菇中所含的水分,或者用鹽和辣椒腌制調味,也可以用義大利汁、日式照燒醬、烤肉醬、黑醋汁等搭配調味。將牛排菇切成片後,放在離炭火10~15厘米的地方慢烤,時間控制在4~6分鍾,邊烤邊刷醬汁,醬汁刷一到兩次即可。這一種是最地道的牛排菇吃法。
牛排菇也有一種比較中式的吃法就是煎炒。因為牛排菇富含膳食纖維,口感很好,切成片後與牛肉同炒,可以演繹出非常美妙的味道。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將牛排菇做成刺身,生吃的牛排菇味道極鮮,配之芥末或海鮮醬,其鮮其味更為本真純正。不過在冬天裡,出於衛生等原因考慮,一般不建議這種吃法。
⑤ 刺身褐菇和牛排菇有什麼區別
是同一個蘑菇,因為刺身褐菇肉質細嫩、滑膩松軟,口感可媲美牛排,所以也叫「牛排菇」。
⑥ 洋松茸能吃嗎它是食用菌嗎
洋松茸,又名牛排菇、褐菇、波多黎各菌、貴啡菇、香啡菇、牛舌菌、豬肝菌、豬舌菌、日本稱肝臟茸、鮮血茸,菇肉質松軟、多汁、紅褐色、短柄式或無、香味濃,是寒溫帶至亞熱帶地區一種珍稀的食用菌。起源於義大利,是蘑菇類的一種大型褐色品種,其蓋大柄粗、菌肉肥厚,口感比白蘑菇更細嫩鮮美,香味比香菇更加濃郁適口,同時 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醫療價值。商品價值高,可以大面積生產。出菇溫10-30℃,以栽培方法與代料靈芝相似。浸泡使之發軟,然後徹底燜煨,肉質細嫩,滑膩松軟, 軟而多汁、久煮不爛並帶有可口的清香味、甜味及舒適的膠質感。
⑦ 刺身褐菇可以用來燒烤吃嗎
可以的。每次去燒烤攤上吃,別人面前都是一堆烤肉,而我是一堆烤蘑菇,畫風比較清奇……
因為假期已過,好友們都相繼回到工作地上班去了,就留下我這么個無業遊民還在老家晃盪,這兩天心血來潮又想吃烤蘑菇了,但是朋友都不在,一個人擼串也挺沒勁的,但是又特別想吃啊,想想要不就自己動手吧,說干就干,先到超市買菇子再說~
附近新開了個盒馬鮮生,裡面真是應有盡有,跑到菇子區域,本來是不知道買什麼菇子好,但是一過去就被那些超級無敵大的褐菇給吸引了,問了導購員,才知道這個叫洋松茸刺身褐菇,是新入駐的品牌,說著導購還切了一片新鮮的褐菇給我吃,我用懷疑地眼光看著導購,內心os:這生的能吃么?導購讓我放心大膽吃,我就拿了一小片,嘗了嘗,嗯,還蠻好吃的~
導購看這單有戲,就問我買菇子炒菜還是做湯,我說做烤串,導購立馬跟我介紹,這個刺身褐菇可以用黑椒煎,味道比燒烤還好,我一聽味道更好就走不動路了,趕緊買了幾只就奔回家了~
到家後三下五除二就把褐菇給洗好了,然後切片,大蒜壓茸,鍋內入油,大蒜炒香,放入褐菇,加適量黑胡椒,中火煎五分鍾~這里再三回想起導購說的是煎,不是炒,盡量不要頻繁地翻動,看一面煎得差不多了再翻個面繼續煎就好了。
⑧ 三源里菜市場為什麼貴
因為這里經常會有一些大牌的明星來這里買菜,而且能買到國際上一切食品的原材料。
因為挨著使館區、大酒店,這里成為很多駐華使領館、國內名廚、藝人明星挑選食材的首選地。
而與使館建立良好的關系,成為三源里菜市場一些攤位獲取獨家貨源的法寶。比如38號攤位就憑借與德、法駐華大使館的合作,能拿到最正宗的好樂米、羅勒乳酪;98號攤位則可能是北京唯一能買到義大利牛排菇的地方。
三源里菜市場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順源里,隸屬於左家莊社區經濟管理中心。市場始建於1992年10月,營業面積1560平方米,現有攤位139個。
主要經營:蔬菜、水果、鮮肉、水產品、副食調料、糧油、麵食茶葉、百貨及日雜等。該市場為北京市標准化達標社區菜市場,是工商管理局評定的「首都文明市場」、2003年被評為「朝陽區食品安全示範市場」。
三源里菜市場現已成為新源里、三源里、順源里社區1萬余戶3萬多居民及周邊的昆侖飯店、長城飯店、京城大廈、幸福大廈、亮馬河大廈等飯店、餐廳和百餘個社會單位主要的農副產品購物渠道。
外國使館、飯店和涉外企業的外賓也經常光顧該市場,形成了輻射方圓近2平方公里的本地區必不可少的農副產品市場,極大的滿足了附近居民、社會單位及周圍外國友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⑨ 褐菇和胡蘿卜可以一起吃嗎。褐菇胡蘿卜排骨豬腳湯,能一起吃嗎有點擔心
首先褐菇起源於義大利,是蘑菇類的一種大型褐色品種,其蓋大柄粗、菌肉肥厚,口感比白蘑菇更細嫩鮮美,香味比香菇更加濃郁適口,同時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醫療價值。
另外樓主擔心的問題不用擔心的,褐菇和胡蘿卜當然可以一起食用;另外胡蘿卜富含維生素C,幾乎沒有食物不能和胡蘿卜一起吃,最多就是營養價值沒有之前高 ,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噠,樓主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