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鹹水還是淡水
鹹水。威尼斯其實就是一座坐落在海中的水城。
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藝復興的精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上帝將眼淚流在了這里,卻讓它更加晶瑩和柔情,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
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亞得里亞海的女王」「橋城」等美稱。
威尼斯位於義大利東北部,是世界聞名的水鄉,也是義大利的歷史文化名城。城內古跡眾多,有各式教堂、鍾樓、男女修道院和宮殿百餘座。
大水道是貫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長的街道,它將城市分割成兩部分,順水道觀光是游覽威尼斯風景的最佳方案之一,兩岸有許多著名的建築,到處是作家、畫家、音樂家留下的足跡。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廣場東面的聖馬可教堂建築雄偉、富麗堂皇。
總督宮是以前威尼斯總督的官邸,各廳都以油畫、壁畫和大理石雕刻來裝飾,十分奢華。總督宮後面的嘆息橋是已判決的犯人去往監獄的必經之橋,犯人過橋時常懺悔嘆息,因而得名「嘆息橋」。
如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水中,水道即為大街小巷,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當地的小船貢多拉獨具特色,到了威尼斯不妨一試。這里在2月份會舉行狂歡節,期間人們戴著假發和面具,穿著長袍慶祝節日。
② 義大利的水上城市叫什麼名字
義大利的水上城市叫做威尼斯,,也是歐洲最大的水上城市,在歐洲的南部也有水上城市!
③ 威尼斯為什麼建在水上,跟中國人有什麼關系
跟中國人沒直接的關系,要說有也是間接的關系,中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歐洲的終點就是威尼斯,當時從中國各港口出發的船隻,通過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東部,斯里蘭卡中轉,再由印度西方的阿拉伯人倒手,運到東非阿拉伯半島,走紅海入埃及,再由雅典人和威尼斯人倒手販賣到歐洲。
威尼斯在19世紀並入義大利之前的1400多年裡都是一個很小的,幾乎沒有什麼陸地的水上之國。原來公元5世紀建城之初人口稀少,但由於威尼斯憑借面向亞德里亞海天然良港的地位,逐漸成為當時世界航運中心,人口也隨之猛增。因此,幾乎沒有什麼土地的威尼斯人建起了這座巨大的水城。
④ 威尼斯國際水匯怎麼樣
選擇嘗試新場威尼斯,地址黃邊地鐵站一出就看到了(不過還得走大概十多分鍾),室內裝修可算一流(比我去過的 ASST YQC LTL YQ YLG 金詩瑪 都好),如果對環境和自助餐有一定要求的朋友我推薦這里,性價比高值得去。服務員熱情,無論你去到哪都有人招呼你(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新開人少的原因,我晚上10點去到休息室還有五分之三的空位)。最後選擇了69號。最後埋單289元,感覺會再來,看能否遇到好的按摩師。
東方威尼斯水世界是集客房、沐浴、餐飲、休閑健身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休閑酒店,營業面積5萬余平米,隸屬天鵝湖集團,是天鵝湖集團巨額投資的又一力作。威尼斯水世界的落成將為中原大地、鄭州市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休閑度假、商務應酬的豪華場所
⑤ 水都威尼斯簡介
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有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80條水道、378座橋梁聯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期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350座橋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這里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這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氧才朽。
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卻被一百多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初來乍到很快便會迷失在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運河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沿著這條號稱「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可以飽覽威尼斯的精華而不用擔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棟宮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於14至16世紀,有拜占庭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藝術長廊。平日里大運河真的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樣,各式船隻往來穿梭其上,最別致的當然還是貢多拉。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參考資料:http://bk..com/view/8345.htm#1
⑥ 有關義大利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建於公元5世紀,是義大利北部主要港口,威尼斯省省會,世界著名的城市,離大陸約4km,座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多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素以景色秀麗而著稱,有「亞得里亞海上明珠」的美稱。城內風光秀麗,古跡眾多,是文藝復興時期歷史名城之一。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碧綠碧綠的水和搖搖晃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物。站在聖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拿破崙稱威尼斯為「舉世罕見之奇城」。
威尼斯以其精巧與華美,時刻都吸引著世人目光。威尼斯四周為海洋所環繞,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狹長的小島和半島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隔開了亞得里亞海。屏障之內是一個新月形的環礁湖,約長51km,寬8~14.5km,威尼斯就座落在這個環礁湖的中央。
早期的威尼斯建在長3.2km、寬1.6km的群島和泥灘上。現代威尼斯除原有的島嶼外,還包括另外10個主要島嶼及大陸的工業城鎮梅斯特雷和馬格赫拉。1846年,建成一座連接大陸和主島的鐵路橋,1932年,又建起一座與鐵路橋並列的公路橋,使威尼斯的島嶼特點有所改變。
如今的威尼斯,可以稱得上是歷史與自然最完美的結合。城內大大小小曲折迂迴的河道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最主要的一條是貫穿全城的大運河,它的開頭像一個反寫的「S」,全長3 800m,河道寬度在30~70m之間,深約5m。曲折逶迤的河道上架著各式各樣的橋梁,無論石橋、木橋、平橋和拱橋,都各有千秋,真是倒影婆娑,水底飛虹,給人詩一般的意境。其中以主運河上面的里亞爾托橋最著名。也許是因為沙士比亞曾在《威尼斯商人》中提及此橋,因而遠道而來的遊人,無論如何也要一睹它的風采。此橋位於「歐洲的華爾街」—里亞爾托商業區,始建於1180年,最初是座木橋,後又改為吊橋。1444年在一次慶典活動中因不堪重負而折斷。 150年之後一座石橋取而代之。它全長48m,橋廊內兩旁排滿了小店鋪,中間人行部分寬2.2m,橋廊的中間有一個高高的亭子,成為大運河上的一處重要景觀。
除了里亞爾托橋是威尼斯的象徵之外,嘆息橋的歷史韻味,橋下穿梭來往的遊船和眾多古香古色的建築則更充滿詩情畫意。不過,威尼斯最值得贊揚的還是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和唯一的公共活動場所,完成於文藝復興時期,也是城市建設和建築藝術的優秀範例。它位於威尼斯市中心,平面基本上呈曲尺形,實際上是由三個大小不同的空間組成的復合式廣場。在大廣場的東面是11世紀建起的拜占庭式的聖馬可教堂,北端是舊市政大廈,南側是新市政大廈以及聖馬可圖書館,西面是聖席密民安教堂,大廣場為東寬西窄的梯形。在聖馬可教堂南側的總督宮和聖馬可圖書館之間又開辟了垂直的梯形小廣場。南端是大運河,河上的小島上建有一座修道院,漂亮的穹頂和尖塔與小廣場遙相呼應,是威尼斯海的標志。聖馬可鍾塔是廣場最突出的標志,從遠處的海上就可以看到它那挺拔秀麗和高聳入雲的體型。
⑦ 水上之都是哪個國家
世界上公認的水上之都是威尼斯,不過它是城市不是國家,在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