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與日本為什麼要結盟
柏林協定的簽訂,使德國在歐洲有了盟友,但這還遠遠不夠,它還需要在東方能夠牽制蘇聯與英美的日本,構成法西斯同盟的另一翼。德國與日本的結盟嘗試在德意接觸之前就開始了。早在1933年初,希特勒就明確提出了與日本建立密切關系的問題。他認為,除了德國和義大利外,只有日本才是「能夠對抗世界威脅的力量」。他還曾同里賓特洛甫就「是否能夠以這種或那種形式同日本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此時,日本法西斯通過發動「九•一八」事變走上與世界對抗之路後,在國際上空前孤立,也迫切需要「再次在世界強有力的國家中尋找朋友」,其眼光很快轉向了正在歐洲迅速崛起的德國。
2. 為什麼德國要找日本和義大利這兩個傻盟友
要理性的看待問題
日本雖然可恨,但是不傻,並且軍事實力很強。之所以要去偷襲珍珠港,是因為美國艦隊對他構成了威脅,也是想把美國的支援部隊給消滅了。
之所以投降也是因為他沒有核武器。
義大利,希特勒的納粹就是從義大利學的,並且幫助德國強大起來,工人的失業率什麼的都提高了。
勝敗乃兵家常事,勿以成敗論英雄。
3. 二戰時期,為何日本會選擇和德國結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雖然已有近百年了,但是留給人們的慘痛回憶和給大家的教訓是所有人都不能忘懷的。大家都知道的是,二戰有三個主要侵略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德國主要戰場是歐洲,日本的主要戰場是亞洲。從兩國的主要戰場上來看兩國並沒有多大的交集。但是為何在二戰時期,日本會選擇和德國結盟?兩個國家的主要是給自己拉外國援助防止在國際上孤立無援。
所以在日本和德國結盟之後,日本安心的佔領東北無後顧之憂,果斷的發動七七事變,開啟全面侵華的序幕。
4. 德國人那麼聰明,為什麼卻要找日本和意大
德國找日本和義大利怎麼了。
第一,當時世界強國主要有英、法、美、蘇、意、日、中,再加上一票諸如西班牙、瑞典、土耳其、阿根廷等次等強國,因此德國人的可選擇范圍有限。英法和德國是死敵,德國發動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找英法復仇,所以英法不可能和德國結盟;美國長期奉行孤立政策,一直怕捲入戰爭,德國自知無法和美國結盟,因此一直試圖讓美國保持中立;蘇聯和德國走的最近,二戰前兩國好的穿一條褲子,不過蘇聯是德國稱霸歐亞大陸最大的障礙,德國想稱霸歐亞就必須幹掉蘇聯,而且德國急需蘇聯的石油等資源;中國也是德國拉攏的對象,不過中國實力太弱,對於德國發動世界大戰能提供的幫助有限,此外中國曾三次婉拒德國拉攏,因此德國只得放棄。最後只剩下了義大利和日本,德國和日本、義大利結盟也是無奈的選擇。
第二,德國和義大利以及日本同為法西斯國家,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和侵略野心。此外,三國都打著反蘇反共的旗號,三國有理由有借口走到一起。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國結成的軸心聯盟的基礎就是三國簽訂的反共產國際協定,稱他們為法西斯聯盟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三,德國、日本、義大利三國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能為彼此提供各種支援和戰略支撐。德國的陸軍和空軍雖然厲害,但卻是旱鴨子,海軍一直被英國壓制,德國人連歐洲大陸都出不了。而日本擁有世界前三的海軍,能夠有效的彌補德國海軍的不足,此外日本陸軍和空軍實力也不錯,可以有效的牽制蘇聯和美國,對英國也能形成有效的威脅,能夠最大限度的策應德國。而義大利實力雖然弱一些,但在地中海和北非具有較強的勢力,能夠在歐洲和北非為德國提供海軍支援和前進的戰略基地,同時還能有效的保護德國側翼,所以德國選擇日本和義大利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是符合德國國家利益的。
5. 二戰時,希特勒為何會找日本和義大利這兩個「豬隊友」當盟友
這是因為義大利是世界上第1個法西斯國家。所以德國才會在希特勒掌權的時候,積極的和義大利結盟。因為法西斯國家都有著非常大的共同利益,用這種結盟的方式也使得法西斯勢力變得越來越強大。
6. 二戰中的「軸心國」德、意、日,為何能湊在了一起
我是「非本色」,這個問題算是問對了。
為達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德意日法西斯通過締結一系列政治、軍事協定。構建了軸心同盟,共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三個法西斯國家之所以能走向聯合,還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這跟它們一戰後的經歷十分有關系。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平僅存2O年。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這就是「20年的休戰」,小約瑟夫·奈則稱之為「一次幕間休息」。兩人的言外之意都是:兩次世界大戰似乎就是一次大戰的兩個不同階段罷了。
與德國、日本相比,義大利法西斯的形成要早得多,當時墨索里尼十分渴望恢復大羅馬帝國。於是,隨著德、日「軸心國」同盟的形成,義大利迅速靠攏這個組織。1936年10月,德國與義大利簽訂《柏林協定》,承諾在重要國際問題上相互合作並採取共同方針。墨索里尼稱該協定標志著:「新的時代己經開始」,「羅馬和柏林的垂直線……是一個軸心,可以在這個軸心周圍團結所有願意進行合作和維護和平的歐洲國家。」
不過,盡管是「法西斯」的締造國,但其實際上就是個跟班的。因為,這場戰爭完全是他一個人想發動的戰爭,完全是為了個人的夢想,況且他又無法說服全義大利人跟他一起「玩」,因此這註定是一場夢。
寫了這么多,飄過的也給個苦力贊唄。
7. 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相隔萬里結盟,究竟為了什麼
這兩個國家能夠在相隔萬里的情況下達成同盟協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和德國都是非常有野心的國家,這兩個國家都想稱霸世界,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所以這是他們達成同盟的基礎之一。還有就是日本受到了德國思想的影響,所以最後才和德國走到了一起。
德國首先就想到了日本,當時日本的思想和德國的法西斯思想形成了統一,於是日本和德國就達成了盟友協定。最初日本的主要敵人是蘇聯,德國的主要敵人是英國和美國,當時的日本也不願意得罪英國和美國。但是在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經濟制裁之後,日本就和德國簽訂了軍事同盟協定。
8. 第2次世界大戰德國日本義大利為什麼要聯合
義大利率先步入法西斯行列(創始人)
德國的希特勒因為想要盡快率領德國走出金融危機,擺脫戰後的貧窮,同時也為了滿足他本身的野心,從而也走上了擴軍備戰的道路,與義大利法西斯頭目墨索里尼的思想不某而合。
日本同樣也是為了擺脫金融危機的泥潭,同時看見德國走上法西斯之路後發展的急速,開始產生了動搖,於是,日本軍部的長官們便開始了「變革」,正式加入法西斯行列,開始進攻中國。(其實也是野心)
9. 德意日是怎樣聯合起來
是這樣的,先是一戰之後,墨索里尼上台,率先建立法西斯國家
他的成功經驗給了日本和德國不少啟示,日本在226兵變之前就已經社會矛盾重重,很欣賞義大利和德國那套
而德國在希特勒上台後,在很多問題,如蘇台德問題上都尋求義大利的幫助,兩國越走越近
在二戰全面爆發後,義大利見德國節節勝利,就把自己捆到德國的戰車上了,德國-義大利聯盟成型
這時候,日本看到德國不斷勝利,國內軍人開始宣揚要和德國結盟,否則就趕不上勝利的末班車了
在這種情況下,陸軍首先強烈要求和德國結盟,接著海軍中的年輕軍官也在積極推動這個
最後,政府決定和德國-義大利結盟,大家簽訂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其中駐德國武官大島浩出力非常多,日後也混了個戰犯資格。軸心國形成
》
10.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會選擇義大利作為盟友呢
雖然義大利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勝利國家的重要成員之一,但它最終基本上沒有受益。與當時許多參與該條約的弱國一樣,它被大國忽視。對於自視為大國的義大利人來說,這種恥辱是無法忍受的。為此,義大利在戰後非常激動,譴責英國和法國蔑視人民,赤裸裸地推行霸權主義。就在這時,墨索里尼抓住機會煽動義大利人民,擴大法西斯政黨的規模。法西斯黨在短短兩年內成為義大利最具影響力的政黨。因此,1922年,他被義大利國王任命為新總理。它使義大利成為第一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國家。義大利法西斯主義之後,它影響了德國。這也是二戰時期德國要和義大利結盟的原因。
此外,由於義大利和法國之間的突出矛盾,以及後來在爭奪巴爾干半島的過程中與俄羅斯發生了強烈沖突,義大利與德國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最終發展成為軸心國這樣的戰略聯盟。雖然義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斗表現並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