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但丁的故居在哪裡

義大利但丁的故居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2-26 07:37:00

㈠ 為什麼中世紀的佛羅倫薩,被稱為世界藝術的中心

佛羅倫薩(Firenze)是義大利中部的一個城市,托斯卡納區首府,位於亞平寧山脈中段西麓盆地中。

十五至十六世紀時佛羅倫薩是歐洲最著名的藝術中心,以美術工藝品和紡織品馳名全歐。它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遊勝地。

㈡ 義大利著名古建築(古羅馬時代到巴洛克時期)

義大利著名建築有:

斗獸場 Colosseo

萬神殿 Pantheon

特萊維噴泉 Fontana di Trevi

君士坦丁拱門 Arco di Costantino

古羅馬廣場 Foro Romano

四河噴泉 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聖天使堡 Castello Sant『Angelo

聖母百花大教堂 S .Maria del Fiore

烏菲奇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文藝復興時期很多大師的畫都在裡面)

皮提宮 Palazzo Pitti

但丁故居 Casa di Dante

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嘆息橋 Ponte dei Sospiri

鍾樓 Companile

總督宮 Palazzo Ducale

米蘭大教堂 Duomo

聖母感恩大教堂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原畫在這里)

斯卡拉歌劇院 Teatro alla Scala

維羅納 Verona

朱麗葉故居 Casa di Giulietta

古城堡 Caste luecchio

那不勒斯 Napoli

王宮 Palazzo Reale

新城堡 Castel Nuovo

聖卡洛歌劇院 Teatro di san Carlo

龐貝古城 Pompei

比薩斜塔 Torre Pendente

㈢ 義大利的著名建築是什麼

1、聖伯多祿大教堂

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

作為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

雖然並不是所有天主教堂的「母堂」亦不是羅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聖伯多祿大教堂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2、比薩大教堂

比薩大教堂是義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築的典型代表。位於義大利比薩。大教堂始建於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謹主持設計。教堂平面呈長方的拉丁十字形,長95米,縱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

縱深的中堂與寬闊的耳堂相交處為一橢圓形拱頂所覆蓋,中堂用輕巧的列柱支撐著木架結構屋頂。比薩大教堂是中世紀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對11-14世紀的義大利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斗獸場

斗獸場在古代統治者尋歡作樂方面,再沒有比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更狂熱的了。從共和時期就開始興建斗獸場,最著名的羅馬大斗獸場始建於72年弗拉維王朝到82年提圖斯時代才完成。

這是帝國於公元70年征服了耶路撒冷後,為紀念勝利驅使8萬猶太俘虜修建的。斗獸場內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

4、聖天使堡

聖天使堡,位於義大利羅馬台伯河畔,古羅馬地區的最西端,又稱哈德良陵墓。有數條橋可通往台伯河西岸,較重要的一是伊曼紐爾二世橋,另一就是前往聖天使堡的著名橋梁。

由Bernini設計的這座橋可說是巴洛克式裝飾藝術傑作,不過橋上諸天使像中唯二兩座由Bernini親手雕成的雕像,已被移至Santa Adrea delle Fratte教堂內妥為保存,改置兩座復製品於橋上。

5、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官方標准譯名聖馬爾谷廣場,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

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鍾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鍾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四周的建築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都有。

㈣ 佛羅倫薩但丁葬於哪裡

在義大利威尼斯和佛羅倫薩之間有座很小的千年古城,名叫拉韋納。現代人知道它的名字,大多是因為大詩人但丁十四世紀長眠於此,1321年9月14日,因遭受政治迫害遠走他鄉的但丁,客死在這個名叫拉韋納的小城中。

今天的拉韋納歸屬於義大利北部的艾米利亞—羅馬尼亞大區。在拉韋納老城中心區的但丁墓是一座雪白的石頭小屋,大概兩三米高,精雕細刻的正門比居民樓的單元門大不了多少,而小屋的整體寬度也不過兩三個門的大小。

㈤ 義大利佛羅倫薩哪些景點要買門票

佛羅倫薩(Florence)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它既是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也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它位於阿爾諾河谷的一塊平川上,四周環抱以丘陵。
佛羅倫薩素有「翡冷翠」之稱,在義大利語中意為「鮮花之城」。全市共有40所博物館和美術館,60多所宮殿及許許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著大量的優秀藝術品和珍貴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稱。它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品保存地之一。
西尼奧列廣場位於佛羅倫薩市中心,這里有一座建於十三世紀的碉堡式舊宮(現為市政廳)。舊宮上的塔樓高94米,它是義大利最奪人眼目的公共建築之一。舊宮側翼的走廊,當初為修道院院長和行政長官宣讀文告的會場,現在連同整個廣場成為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館,其各種石雕和銅像作品栩栩如生,形象傳神,如人們所熟悉的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像》復製品等,令參觀者和各國遊客嘆為觀止。
建於1296年的聖瑪利亞·德爾·弗洛雷大教堂,為佛羅倫薩眾教堂之首。這是一座十分輝煌的羅馬式建築,從設計開始一直到整座建築完工,它是幾代藝術家勞動的結晶。它那由黑、綠和粉紅色條紋大理石砌成的外牆,極具魅力,而那獨特的大圓頂和那別致的鍾樓為其精華所在。您若登樓俯瞰,佛羅倫薩那迷人的古城風貌一定會令您難忘。
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和繪畫的搖籃,偉大詩人但丁就出生在這里。至今,佛羅倫薩仍保存著但丁的故居,許多遊人慕名前來這里參觀。被稱作文藝復興藝壇「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在1506年聚會於佛羅倫薩,成為藝術史上的千古美談。

比薩斜塔 (Torre Pendente)是世界遺產,建於1174年,塔高55米,由於地表塌陷每年傾斜1.2毫米,按此速度推算,可能在200-1000年後倒塌。
交通:佛羅倫薩乘1個小時火車可達。乘巴士需2小時。

米開朗基羅廣場 (Piazzale Michelangelo)位於一個小山坡上,建於1860年,大衛雕像矗立在廣場中央。黃昏時在此可眺望亞諾河、聖母百花大教堂、鍾樓等迷人景緻,山上還有著名的聖米尼亞托教堂。
交通:12、13路巴士可達。

烏菲茲美術館 (Uffizi)在市政廣場附近,義大利最大的美術館,收藏有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繪畫作品。
開放時間:9:00-19:00
門票:7歐元

百花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位於市中心,始建於1296年,由彩色大理石裝飾,內有精美浮雕和壁畫,以《最後的審判》最為著名。爬上大圓頂,可欣賞佛羅倫薩全景。
開放時間:10:00-17:00
門票:教堂免費參觀,大圓屋頂需5歐元。

市政廣場 (Piazza di signoria)是佛羅倫薩最漂亮的廣場,漂亮的海神噴泉,精美的斬女妖石雕最具吸引力。

烏菲茲美術館 (Uffizi)在市政廣場附近,義大利最大的美術館,收藏有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繪畫作品。
開放時間:9:00-19:00
門票:7歐元

㈥ 義大利著名建築有哪些

義大利著名建築有:

  1. 斗獸場 Colosseo

  2. 萬神殿 Pantheon

  3. 特萊維噴泉 Fontana di Trevi

  4. 君士坦丁拱門 Arco di Costantino

  5. 古羅馬廣場 Foro Romano

  6. 四河噴泉 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7. 聖天使堡 Castello Sant『Angelo

  8. 聖母百花大教堂 S .Maria del Fiore

  9. 烏菲奇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文藝復興時期很多大師的畫都在裡面)

  10. 皮提宮 Palazzo Pitti

  11. 但丁故居 Casa di Dante

  12. 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13. 嘆息橋 Ponte dei Sospiri

  14. 鍾樓 Companile

  15. 總督宮 Palazzo Ducale

  16. 米蘭大教堂 Duomo

  17. 聖母感恩大教堂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原畫在這里)

  18. 斯卡拉歌劇院 Teatro alla Scala

  19. 維羅納 Verona

  20. 朱麗葉故居 Casa di Giulietta

  21. 古城堡 Caste luecchio

  22. 那不勒斯 Napoli

  23. 王宮 Palazzo Reale

  24. 新城堡 Castel Nuovo

  25. 聖卡洛歌劇院 Teatro di san Carlo

  26. 龐貝古城 Pompei

  27. 比薩斜塔 Torre Pendente

㈦ 佛羅倫薩的著名景點有哪些

、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藏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四座未完成的「奴隸像」、第二座「聖母哀子像」和其它佛羅倫斯藝術家的作品。對街有家不錯的書店和海報點,可順道一訪。
2、聖母百花大教堂(The Duomo):花之聖母大教堂(又譯百花大教堂、佛羅倫薩大教堂)是佛羅倫薩的地標,外觀以粉紅色、綠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現著女性優雅高貴的氣質,故稱為「花的聖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
聖母百花大教堂是1296年由Arnorfo di Cambio負責建造的,中央巨大圓頂是由名建築家布魯內勒斯基 (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圓頂,共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是文藝復興圓頂建築的楷模。米開朗基羅在計畫設計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時曾說過:「我可以蓋個比翡冷翠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絕無法及上它的美。」 教堂建造於1248年,佛羅倫薩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想把教堂的穹頂建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穹頂,盡管教堂完工的日期又因此被推遲了將近二十年,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座前後花了一百五十多年時間,經過好幾代人的努力才最後完工的大教堂已經成了佛羅倫薩的代名詞。
若想登上大教堂的屋頂,可從其右側內的禮拜堂左邊走廊進入,登上463級的階梯。教堂正面經兩次改建,教堂後博物館里(Museo del\'Opera del Duomo)收藏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品。
3、喬托鍾樓(Campanile di Giotto):百花大教堂旁邊的82公尺高塔,由建築家喬托於1334年開始建造,外觀是一個四角形的柱狀塔樓,把粉紅、濃綠和奶油三種顏色,以幾何學的配色方式調合,和旁邊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諧,底部還有精緻的浮雕,內部有樓梯可達頂部,共有290階。
4、 聖喬凡尼禮拜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面對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教堂,建於5世紀~8世紀間,是托斯坎尼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
禮拜堂最具觀光價值的就是三面青銅門浮雕:入口處南側的青銅門是由安德烈.比薩諾於1330年製作的,28張圖樣是關於約翰傳教的故事;東側禮拜門是由吉爾伯提(Ghiberti)自1425年起花27年時間所製作,十張圖樣描述亞當和夏娃及舊約聖經的題材,被米開朗基羅譽為「通往天堂之門」;北側青銅門也是吉爾伯提的作品,由28張圖樣組成,主題是表現基督的生涯及其12門徒的事跡。
5、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這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殿堂,珍藏達文西喬托(Giotto)、拉斐爾、提香(Titian)、魯本斯(Rubens)、卡拉瓦喬(Caravaggio)、米開朗基羅、和波提且利(Botticellis)等人的傑作。重要作品有波提且利的「維納斯的誕生」「春」;達·芬奇的「三博士的朝拜」;拉斐爾的「金翅雀的聖母」和米開朗基羅的「聖家族」等名作。
6、國立巴吉洛美術館(Museo Nazionale Bargello):佛羅倫斯最偉大的雕像美術館,收藏14到17世紀托斯坎尼地區雕刻作品而聞名。這里收藏有多納太羅的「大衛像」-中世紀以來第一座男性裸體雕像;以及米開朗基羅年輕時的作品「未完成的達彼得像」「酒神像」等。
7、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廣場位於亞諾河對岸,是眺望佛羅倫斯的最佳據點,廣場中央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的復製品,而位於它後面的就是美得令人怦然心動的浪漫主義教堂San Miniato。
8、維琪奧王宮(Palazzo Vecchio):這座防禦完整的宮殿內部曾是麥迪奇(Medici)家族的住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從1873年來一直守候在門口左側,不過現在所見是仿作。二樓大廳堂是共和國政府的大會議場,兩側的壁上有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勝利」。王宮前是佛羅倫斯最熱鬧的西紐利亞廣場(Plazza della Signoria),「祖國之父」柯西摩.麥迪奇的騎馬雕像睥睨全場。鄰近王宮的集會所(Loggia dei Lanzi)有許多古代及文藝復興式樣的大理石人物雕像。
9、維琪奧橋(Ponte Vecchio):建於1345年,為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梁。Vecchio這個字是古老的意思。維琪奧橋上有二層樓的建築,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橋上兩邊都是特產品的專賣店,商店的背後伸展到河上,特產店以販賣寶石和貴重金屬為主。
西尼奧列廣場位於佛羅倫薩市中心,這里有一座建於十三世紀的碉堡式舊宮(現為市政廳)。舊宮上的塔樓高94米,它是義大利最奪人眼目的公共建築之一。舊宮側翼的走廊,當初為修道院院長和行政長官宣讀文告的會場,現在連同整個廣場成為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館,其各種石雕和銅像作品栩栩如生,形象傳神,如人們所熟悉的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像》復製品等,令參觀者和各國遊客嘆為觀止。
建於1296年的聖瑪利亞·德爾·弗洛雷大教堂,為佛羅倫薩眾教堂之首。這是一座十分輝煌的羅馬式建築,從設計開始一直到整座建築完工,它是幾代藝術家勞動的結晶。它那由白、綠和粉紅色條紋大理石砌成的外牆,極具魅力,而那獨特的大圓頂和那別致的鍾樓為其精華所在。您若登樓俯瞰,佛羅倫薩那迷人的古城風貌一定會令您難忘。
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和繪畫的搖籃,偉大詩人但丁就出生在這里。至今,佛羅倫薩仍保存著但丁的故居,許多遊人慕名前來這里參觀。被稱作文藝復興藝壇「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在1506年聚會於佛羅倫薩,成為藝術史上的千古美談。
不論您是漫步在佛羅倫薩的大街小巷,還是來到博物館、美術館或教堂參觀,定會感受到佛羅倫薩古城那濃郁的文化氛圍。

㈧ 義大利著名建築

問題一:義大利著名建築有哪些? 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的龐貝古城、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龐貝古城遺址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世界遺產之一。
羅馬斗獸場是羅馬時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圓形競技場。位於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羅馬城中奧勒利安城牆內。古城結構保存良好,為世界典範。
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徵。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斗獸場的外觀像一座龐大的碉堡,佔地20000平方米,圍牆周長527米,直徑188米,牆高57米,相當於一座19層現代樓房的高度,場內可10.7萬觀眾。像所有羅馬的建築一樣,其基本結構是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這是當年用斗獸、英競技、賽馬、戲劇和歌舞表演的場地。這座雄揣的建築堪稱建築的楷模。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

米蘭大教堂
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多莫大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據說手已經被盜)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大廳內供奉著十五世紀時米蘭大主教的遺體,頭部是白銀築就,軀體是主教真身。教堂屋頂有一小孔,正午時分,陽光正射在地板南北向的金屬條上,古人以此計時,稱為太陽鍾。教堂前的廣場建於1862年。中央是義大利王國第一個國王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的騎馬銅像,廣場右側黃色建築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王宮,1778年建成,現在已辟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在米蘭大教堂廣場左側有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建於1865 -1877年長廊呈十字形,長196米,寬47米,高47米廊頂呈拱圓形,頂上裝有彩色玻璃棚。地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馬賽克圖案。巨大的拱形建築富麗堂皇,長廊內有裝潢考究的金銀首飾、時裝、禮品店、餐館,咖啡廳和書店。這里是米蘭市民的休閑中心,到處是休息的市民及觀光客,常年很熱鬧。穿過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來到的斯卡拉廣場上有萊昂納多・達・芬奇的雕像。

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被譽為最浪漫的廣場,鴿子是這里最大的特色;
嘆息橋,嘆息橋連接的兩座建築物分別是法院和監獄;一般來講,進入監獄的人都不會活著出去的,而嘆息橋就成為了他們最後唯一可以看見陽光的地方,因此,囚犯們經過這里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嘆息,久而久之,這些嘆息就嘆成了「嘆息橋」了……

比薩
?為了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1063年比薩人開始在城區東北角的廣場上建築具有所謂羅馬-比薩風格(L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薩大教堂(Duomo - the Kaccedral)。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諾(Bonanno Pisano)主持設計,另外還有一個圓形的洗 比薩斜塔禮堂和一個鍾塔,構成一組建築群,這也是義大利仿羅馬建築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這組建築群中,洗禮堂位於主教堂前面,與教堂在同一中軸線上,鍾塔在教堂的東南角,這兩個圓形建築在空間上的大小、矮高、遠近搭配得當,顯得與主教堂非常和諧。
教堂的外牆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色彩莊重和諧......>>

問題二:義大利代表性建築有那哪些? 古羅馬斗獸場: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Colosseum)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羅馬斗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牆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Milan Cathedral),義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朵摸教堂,位於義大利米蘭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規模居世界第二。米蘭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奧隆那河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它 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卡塞塔王宮
卡塞塔王宮是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盧吉・范維特利為波旁王朝的查理王子建造的。於1752 年開始動工,到1774年建成。皇宮長247米,寬184米,高41米;共有五層,分為一千二百個房間,平面成田字形。除樓房外,皇宮還包括四個七十二米長、五十二米寬的庭院,宮門前是種滿冬青樹的大廣場。宮內的一千二百個廳室,布置非常講究、豪華。室內擺設許多藝術品,有金銀器皿、鍍金銅器、陶器、瓷器、大理石雕刻、絲織品,牆上飾有各種壁畫、油畫和掛毯,裝潢華美無比。宮中除寶座廳、寢宮、御書房等著名廳室外,還建有禮拜廳和宮廷劇院。
佛羅倫薩聖瑪麗亞百花大教堂
百花大教堂(The Duomo):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薩的地標,外觀以粉紅色、綠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現著女性優雅高貴的氣質,故又稱為「花的聖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
百花大教堂是1296年由Arnorfo di Cambio負責建造的,中央巨大圓頂是由名建築家布魯內勒斯基 (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圓頂,共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是文藝復興圓頂建築的楷模。米開朗基羅在計劃設計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時曾說過:「我可以蓋個比翡冷翠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絕無法及上它的美。」
若想登上大教堂的屋頂,可從其右側內的禮拜堂左邊走廊進入,登上463級的階梯。教堂正面經兩次改建,教堂後博物館里(Museo del\'Opera del Duomo)收藏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品。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義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英語:Leaning Tower of Pisa)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鍾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

問題三:義大利的標志性建築物有哪些? 1 聖彼德大教堂 2 萬神殿 3比薩大教堂 4 許願池 5聖馬可大教堂 6 聖母百花大教堂 7 比薩斜塔 8 龐貝古城 9 圓形競技場 10 米蘭大教堂

問題四:米蘭的標志性建築有哪些? 米蘭的標志性建築有:米蘭大教堂、米蘭大廣場、聖西羅球場、斯卡拉大劇院。
米蘭大教堂(Milan Cathedral),義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朵摸教堂,位於義大利米蘭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規模居世界第二。米蘭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奧隆那河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它 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米蘭大廣場(Duomo's square),由米蘭的第一位公爵(GaleazzoViscontiⅢ)於1386年開始興建,整個教堂都是以哥特式的建築方法來興建,中央是義大利王國第一個國王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的騎馬銅像。1778年建成,現在已辟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聖西羅球場(San Siro),是坐落於義大利米蘭的一座足球場,距米蘭市中心僅6公里。聖西羅是意甲歷史三巨海中的兩支球隊AC米蘭和國際米蘭的主場,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場之一。盡管體育場為了紀念30年代和40年代的著名義大利球員朱塞佩・梅阿查(Giuseppe Meazza),已經於1980年被正式命名為梅阿查球場,但還是有很多人稱其為聖西羅。
斯卡拉歌劇院位於義大利北部倫巴策的首府米蘭市。它是義大利歌劇的標志,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歌劇院之一。 1778年在斯卡拉聖母堂的舊址上建成,1943年遭空襲被破壞,現在的建築是1946年重建的。 200 多年來,斯卡拉歌劇院為世界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里一年四季都要演出第一流的節目,包括歌劇、芭蕾舞、音樂會等等。許多義大利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音樂家都與這座歌劇院的名字相關聯,因此它被西方許多音樂家和歌舞演員視為歌劇聖地,以能在此獻藝為榮,故斯卡拉歌劇院有「歌劇之麥加」的稱號。

問題五:義大利的主要建築 羅馬
斗獸場 義大利的象徵
羅馬內的 梵蒂岡,全世界最小的國家,但是裡面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教皇居住的地方。
阿西西小鎮
聖方濟各教堂,san Francesco,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基督教聖人,美國舊金山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後來不知道為啥被翻譯成了舊金山,最早是翻譯成三番市的,也就是san francesco名字英語化之後的漢字音譯)
佛羅倫薩
uffizi博物館,義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品差不多都在裡面
聖母百花大教堂,世界上最有名的教堂之一
比薩
斜塔,義大利的另一象徵。
北方東部
威尼斯
聖馬可教堂、廣場
維羅納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鄉(人造景觀,歷史上並沒有這兩個人)有朱麗葉的故居(假的)和朱麗葉的墳墓(也是假的)但是依然充滿著浪漫的氣息。
維羅納大劇院,維羅納城除了羅密歐朱麗葉之外的另一大象徵
北方中部米蘭
米蘭主教堂(Duomo)
北方西部
都靈
埃及博物館,世界上第二大的關於埃及的博物館(第一大的在埃及,非洲)
電影博物館
熱那亞
我住在這個城市,並且學旅遊專業,所以對這個城市介紹稍微多一點,雖然並沒那麼出名
哥倫布故居,發現新大陸的那個哥倫布的故居
多利亞元帥的別墅,多利亞元帥,大航海時代中,全歐洲最強大的海軍的元帥,連歐洲低地五國、德國、西班牙、兩西西里、拿波里等國共同的君主――卡爾五世,都要請求他的支援一起對抗土耳其海盜巴巴羅薩
熱那亞歐洲第二大的水族館
公爵府
聖洛倫佐教堂

問題六:義大利有哪些著名建築 義大利著名建築 1.羅馬競技場。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這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競技場的工程由維斯帕西亞諾皇帝於公元72年至75年開工興建,由蒂托皇帝於公元80年完工。傳統說法是,建造這座建築物使用了四萬奴隸,這是蒂托皇帝在摧毀耶路撒冷後於公元70年帶回羅馬的十萬俘虜中的一部分。羅馬圓形競技場自從誕生的那天就是,到今天仍然是羅馬的象徵。即使今天,站在大圓形競技場的遺跡上,似乎仍然可以聽到兩千年前瘋狂的觀眾地動山搖般的吶喊。這座公元前80年建成的雄偉的競技場堪稱公共建築的楷模。在這里可以見到古羅馬建築最基本結構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當時的建築就是依這種高水平的結構形式,使內部空間得以解放。競技場設計了寬敞的階梯和走廊,並設計了八十個拱門,在每一個拱門的入口處都有標有數字,方便讓觀眾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讓五萬人於十分鍾內進入劇場內坐定。這樣的設計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很進步的。競技場的功能性設計也非常合理,角鬥士從何處出入,在哪裡休息,猛獸關在哪裡,死傷者從何處抬出,都有清晰的分布。直到公元608年,競技場一直用於角斗和斗獸,中世紀時改成一個城堡。此後部分被毀,成了挖取建築材料用以建造教堂和宮殿的場地。這樣破壞一直持續了好幾個世紀,到了十九世紀才被制止,並開始進行修復

問題七:義大利是什麼建築風格 羅馬 Roma
斗獸場 Colosseo
萬神殿 Pantheon
特萊維噴泉 Fontana di Trevi
君士坦丁拱門 Arco di Costantino
古羅馬廣場 Foro Romano
四河噴泉 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聖天使堡 Castello Sant『Angelo

佛羅倫薩 Firenze
聖母百花大教堂 S .Maria del Fiore
烏菲奇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文藝復興時期很多大師的畫都在裡面)
皮提宮 Palazzo Pitti
但丁故居 Casa di Dante

威尼斯 Venezia
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嘆息橋 Ponte dei Sospiri
大運河 C *** Grande
鍾樓 panile
總督宮 Palazzo Ducale

米蘭 Milano
米蘭大教堂 Duomo
聖母感恩大教堂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原畫在這里)
斯卡拉歌劇院 Teatro alla Scala

維羅納 Verona
朱麗葉故居 Casa di Giulietta
古城堡 Caste luecchio

那不勒斯 Napoli
王宮 Palazzo Reale
新城堡 Castel Nuovo
聖卡洛歌劇院 Teatro di san Carlo

龐貝古城 Pompei

比薩斜塔 Torre Pendente

應該差不多就這些~其實還有一些古建築很重要,但是不太著名~希望對你有幫助~Good luck~

問題八:義大利最有名的建築物有哪些? 南方以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為主,世界級著名的建築很少了,這里不做介紹。
中部
羅馬
斗獸場 義大利的象徵
羅馬內的 梵蒂岡,全世界最小的國家,但是裡面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教皇居住的地方。
阿西西小鎮
聖方濟各教堂,san Francesco,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基督教聖人,美國舊金山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後來不知道為啥被翻譯成了舊金山,最早是翻譯成三番市的,也就是san francesco名字英語化之後的漢字音譯)
佛羅倫薩
uffizi博物館,義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品差不多都在裡面
聖母百花大教堂,世界上最有名的教堂之一
比薩
斜塔,義大利的另一象徵。
北方東部
威尼斯
聖馬可教堂、廣場
維羅納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鄉(人造景觀,歷史上並沒有這兩個人)有朱麗葉的故居(假的)和朱麗葉的墳墓(也是假的)但是依然充滿著浪漫的氣息。
維羅納大劇院,維羅納城除了羅密歐朱麗葉之外的另一大象徵
北方中部
米蘭
米蘭主教堂(Duomo)
北方西部
都靈
埃及博物館,世界上第二大的關於埃及的博物館(第一大的在埃及,非洲)
電影博物館
熱那亞
我住在這個城市,並且學旅遊專業,所以對這個城市介紹稍微多一點,雖然並沒那麼出名
哥倫布故居,發現新大陸的那個哥倫布的故居
多利亞元帥的別墅,多利亞元帥,大航海時代中,全歐洲最強大的海軍的元帥,連歐洲低地五國、德國、西班牙、兩西西里、拿波里等國共同的君主――卡爾五世,都要請求他的支援一起對抗土耳其海盜巴巴羅薩
熱那亞歐洲第二大的水族館
公爵府
聖洛倫佐教堂

問題九:歐洲中世紀著名建築有那些?? 1 羅馬尼亞德古拉堡
位於羅馬尼亞中西部,又叫布朗城堡。1377年始建,1382年建成。整個城堡儼然一個嚴密的戰斗堡壘。稱堡中最有特色的是他的四個角樓,這些角樓或儲存火葯或裝了活動地板,專門為想圍攻城堡的敵人潑熱水設計。4個角樓間有走廊相連,走廊外牆上有射擊孔。如今的德古拉堡已成為一座歷史,藝術博物館。
2 蘇格蘭格拉米斯古堡
蘇格蘭鬧鬼最凶的城堡,位於蘇格蘭的格拉米。1372年修建。兼容法國與蘇格蘭的建築風格,諾曼底式的角樓將古典的蘇格蘭塔樓合圍。城堡外有絢爛的義大利花園和荷蘭花園,治理精美。
3 愛丁古堡
愛丁堡城堡是愛丁堡甚至於蘇格蘭的精神象徵,於1571年修建。聳立在死火山岩頂上,居高俯視愛丁堡市區,每年八月在此舉辦的軍樂隊分列式(Military Tattoo),更將愛丁堡城堡庄嚴雄偉的氣氛表露無遺。

㈨ 但丁的生平有哪些介紹

義大利詩人但丁(1265~1321年)是歐洲由中世紀過渡到近代資本主義時期的文學巨匠、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1265年5月,但丁誕生在義大利佛羅倫薩一個貴族家庭里。他從小喜歡讀詩,曾經拜著名學者為師,學過拉丁文和古代文學。青年時期的但丁還積極參加佛羅倫薩的政治活動,還曾經參加過粉碎基白林黨的岡巴地戰役。1302年,他因為反對教皇及其在佛羅倫薩的追隨者干涉城邦內政,被判沒收全部家產,終生放逐。在此後的近二十年裡,但丁雖然也作過多次努力想重返故里,但都沒有成功,最後客死他鄉。

㈩ 但丁的詳細資料

http://ke..com/view/6099.htm

阿利蓋利·但丁

但丁·亞利基利(義大利語: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義大利詩人,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但丁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弦,後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生平

但丁的生平記錄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並不可靠,他可能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裡學習不少東西,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33歲時就已經結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只有4個(3男1女)存活。 但他真正愛的,是一個8歲的小女孩,姓名是貝蕾雅妮彩.

佛羅倫斯但丁博物館門外的但丁雕像..當時佛羅倫薩政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齊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蓋爾非派,1266年後,由於教皇勢力強盛,蓋爾非派取得勝利,將齊伯林派放逐。蓋爾非派掌權後1294年當選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羅倫薩,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獨立,不願意受制於教皇,分化成「白黨」,另一部分沒落戶,希望藉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成為「黑黨」。兩派重新爭斗,但丁的家族原來屬於蓋爾非派,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並被選為最高權利機關執行委員會的六位委員之一。

1301年教皇特派法國國王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Carlo di Valois)去佛羅倫薩「調節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沒有結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薩後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薩,並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羅倫薩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

1308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預備入侵佛羅倫薩,但丁給他寫信,指點需要進攻的地點,因此白黨也開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

1315年,佛羅倫薩被軍人掌權,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麼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薩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薩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麵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時,曾在幾個義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記載他曾去過巴黎,他以著作排遣其鄉愁,並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對教皇揶揄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相思的戀人,一個叫貝亞德的,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於1321年客死他鄉,在義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

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以義大利托斯卡納方言寫作的,對形成現代義大利語言以托斯卡納方言為基礎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除了拉丁語作品外,古代義大利作品只有但丁是最早使用活的語言寫作,他的作品對義大利文學語言的形成起了相當大作用,所以也是對文藝復興運動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主要作品

義大利出品的歐元上的但丁像但丁的著名作品有:

愛情詩歌《新生》
哲學詩歌《宴會》
抒情詩《詩句集》
長詩《神曲》
拉丁文文章《俗語論》
政論文《王國論》
拉丁文詩歌《牧歌》
但丁的被收集的《書信集》

《神曲》介紹

《神曲》代表了中世紀文學和最高成就,這樣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得以產生,是與當時義大利的社會狀況、詩人所具有的深厚學識和獨特的個人經歷分不開的。

但丁生活的時代,已不同於是世紀前期歐洲社會發展相對緩慢、工商業極不發達、基督教完全壟斷意識形態的狀況。13世紀時,義大利北部的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薩、米蘭等地,由於海上貿易和工商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

早期資產階級日益強大,並建立了城邦共和國,取得了自治權。盡管與整個歐洲甚至與義大利其他大部分地區比較而言,這只是資產階級取得的小小的勝利,但它卻對社會現實和歐洲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丁在政治傾向上,就是與義大利的資產階級相一致的。

當時的義大利,並不是今天意義上的統一國家,而只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地域名稱,經濟的發展也極不平衡。政治上主宰義大利的, 主要有兩大勢力, 一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一為羅馬教皇。所謂的「神聖羅馬帝車」,是中世紀中期遺留下來的一個歷史名稱。

962年,又紅又專當時的教皇約翰十二世為德國國王奧托一世(936—973在位)加冕, 封其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領有義大利。 因此, 歷任帝國皇帝,均為日耳曼血統。由於德國本身內亂不息,其國王只是勢力或強或弱的封建主,統治中心一直在德國,對義大利的控制也時緊時松。羅馬教皇則一直把義大利視作自己的勢力范圍,與帝國皇帝矛盾重重。義大利人民希望國家統一,而教皇與皇帝的斗爭及他們各自的野心則是統一的障礙。他們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唯恐統一的義大利對其統治構成危脅。錯綜復雜的矛盾,使義大利的政治生活異常活躍,政敵之產的對產,不同階級間的利益沖突, 常以極為殘酷的形式表現出來。 但丁就是政治迫害的見證人之一。

從文化領域看,基督教的嚴密控制,到12世紀時已顯出辦不從心。在其神學探討過程中,常需藉助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哲學有的觀念與邏輯論證方法,證明和論述神的存在及屬性,闡述塵世與彼岸的關系。

12世紀後,更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古希臘羅馬時期著作的匯編。教會的本意是為自己的神學理論尋找方法論和依據,但研究者們卻從中發現了與基督教理論完全不同的另一重文化境界。義大利出現了西歐最早的一批古典學者,但丁就是其中最博學者之一。

但丁生於佛羅倫薩一個城市貴族之家,其父因家道中落,長期經商。當時該城有代表封建貴族利益、支持羅馬教皇的基白林黨和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貴爾夫黨。但丁的父親自然擁戴貴爾夫黨,而但丁本人後來則成為該黨的領袖之一。

但丁早年曾師從著名學者布魯內托·拉蒂尼,系統學習拉丁文、修辭學、詩學和古典文學,對羅馬大詩人維吉爾推崇備至。在繪畫、音樂領域,但丁也造詣不凡。此外,但丁精心研究神學和哲學,古代教父聖·奧古斯丁的思想對他影響尤深。

但丁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在其文學創作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那是在他的少年時代,他隨父參加友人聚會,遇上一位名叫貝阿特麗齊的未滿8歲的少女。少女的端莊、貞淑與優雅的氣質令但丁對她一見鍾情,再不能忘。遺憾的是貝阿特麗齊後來遵從父命嫁予他人,婚後數年竟因病夭亡。 哀傷不已的但丁將自己幾年來陸續寫給貝阿特麗齊的三十一首抒情詩以散文相連綴, 取名《新生》(1292—1293)結集出版。詩中抒發了詩人對少女深摯的感情,純真的愛戀和綿綿無盡的思念,風格清新自然,細膩委婉。

這部詩集是當時義大利文壇上「溫柔的新體」詩派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西歐文學史上第一部剖露心跡,公開隱秘情感的自傳性詩作。

早在青年時期,但丁就以激昂的政治熱情了貴爾夫黨,投身反對封建貴族的斗爭,並參加了粉碎基白林黨的戰斗。貴爾夫黨在佛羅倫薩掌權後,但丁被選為該城行政官。該黨後又分裂為黑白兩黨,但丁屬於白黨,反對羅馬教皇對佛羅倫薩的干涉。教皇夥同法國軍隊支持黑黨於1302年擊敗白黨,掌握了政權,開始清洗白黨成員。但丁被沒收全部家產,判處終身流放,自此再未回到故鄉,直至客死於拉文那。

曾有學者將但丁與我國的屈原相比,謂屈原被逐乃賦《離騷》,但丁流放才有《神曲》。如果從兩位詩人在顛沛流離過程中的精神境界不斷升發,憂國憂民痴心不改的角度看,這種比附是有道理的。二十年的流放使但丁對義大利社會的現實有了更深切的了解,逐漸將自己的命運融合於對民族前途的深沉思考之中。

流放初年,但丁曾寫了《饗宴》(1304—1307)和《論俗語》兩書,前者希望以道德和知識消除各城邦之間與城邦內部各派之間的傾軋、攻伐;後者則批駁只重拉丁語、輕視義大利語的傾向。這不僅表明但丁超越了狹隘的黨派偏見,以理性意識思考民族現實與未來的胸襟,而且顯示出他對民族語言文化的重視,這結義大利文學的發展意義深遠。

但丁有詩人的柔腸與激情,也有學者的銳利與智慧,他是當時最傑出的語言學家之一,又是在時代激流中沖浪的政治家,這是博大精深的《神曲》問世的基礎。

《神曲》(1307—1321)是但丁於流放期間歷時十四年完成的長篇詩作,原名為「喜劇」。中世紀時,人們對「喜劇」的解釋與今人不同,其意為結局令人喜悅的故事。1555年後,人們在原書名前加上修飾語「神聖的」,既表示對詩人的崇敬,亦暗指此詩主題之庄嚴深奧,意境之巍峨崇高。在我國,則將書名譯為「神曲」。

《神曲》全詩長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分為3部,每部33篇,詩句三行一段,連鎖押韻(aba,bcb,cdc,……),象徵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前加1篇序詩,共100篇,表示「完全中的完全」。由《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構成,各篇長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獄4720行;煉獄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詞結束。它是但丁幻游三界的神奇描述。詩人自敘在大赦聖年的1300年春天,正當自己35歲的人生中途。是年 4月 8日, 詩人迷失於一座黑暗的森林之中, 正當他努力向山峰攀登時,唯一的出口又被象徵淫慾、強暴和貪婪的母豹、雄獅和母狼攔住去路。詩人驚慌不已,進退維谷。值此危急關頭,羅馬大詩人維吉爾突然出現, 他受已成為天使的但丁精神上的戀人貝阿特麗齊之託, 救但丁脫離險境,並游歷地獄和煉獄。在維吉爾的帶領下,但丁首先進入地獄,但見陰風怒號,惡浪翻湧,其情可怖,其景驚心。地獄分九層,狀如漏斗,越往下越小。 居住於此的, 都是生前犯有重罪之人。他們的靈魂依罪孽之輕重,被安排在不同層面中受永罰。這里有貪官污吏、偽君子、邪惡的教皇、買賣聖職者、盜賊、淫媒、誣告犯、高利貸者,也有貪色、貪吃、易怒的邪教徒。詩人最痛恨賣國賊和背主之人,把他們放在第九層,凍在冰湖裡,受酷刑折磨。

從冰湖之底穿過地球中心,就來到了煉獄。煉獄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山,也分九層。這里是有罪的靈魂洗滌罪孽之地,待罪惡煉凈後,仍有望進入天堂。悔悟晚了的罪人不得入內,只能在山門外長期苦等。煉獄各層中分別住著兒以驕、妒、怒、惰、貪、食、色等基督教「七罪」中罪過較輕者的靈魂。但丁一層層游歷,最後來到頂層的地上樂園,維吉爾隨即離去。原來他尚夫資格進入天堂,只能在「候判所」等待。此時天空彩霞萬道,祥雲繚繞。在繽紛的花雨中,頭戴橄欖葉桂冠、身著狸紅長裙,披著潔白輕紗的貝阿特麗齊緩緩降臨。貝阿特麗齊一邊溫柔地責備詩人不該迷誤於象徵罪惡的森林,一邊指引他飽覽各處勝境。在她指點下,但丁進入「忘川」,頓覺身心一爽,忘卻了往昔的痛苦,隨後貝阿特麗齊帶他進入天堂。

天堂共有九重天,即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陽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恆星天和水晶天,天使們就住在這里,能入天堂者都是生前的義人,英明的君主、學界的聖徒和虔誠的教士,才能在此享受永恆的幸福。天堂氣象宏偉庄嚴,流光溢彩,充滿仁愛和歡樂。在第八重天,但丁接受了三位聖人關於「信、望、愛」神學三美德的詢問,頓感神魂超拔,跟隨聖人培納多進入神秘明麗的蒼穹,欲一窺「三位一體」的深刻意義,但見金光一閃,幻想和全詩在極樂的氣氛中戛然而止。

今天的讀者看《神曲》,常覺其內容龐雜、情節離奇,意義晦暗不明,這是因為不熟悉此書的中世紀文化背景所致。實際上,《神曲》結構嚴謹,情節服從於全詩的主題,其中的人物、場景均有所指。這里我們僅從大的方面來談談有關問題。但丁對當時的羅馬教皇卜尼法西八世和已故的一些罪惡滔天的教皇切齒痛恨,對宗教蒙昧主認也持鮮明的否定態度,但他並沒有否定基督教信仰。寫於1309年的《帝制論》第三卷最後一章,是理解《神曲》的一把鑰匙。但丁認為,人生有兩種幸福:「今生的幸福在於個人行善;永生的幸福在於蒙受神恩」。「此生的幸福以人間天國為象徵,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國為象徵。 此生幸福須在哲學 (包括一切人類知識)的指導下,通過道德與知識的實踐而達到。永生的幸福則須在啟示的指導下,通過神學之德(信德、望德、愛德)的實踐而達到」。這其實是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人間天國」與「天上王國」的翻版。在《神曲》中,但丁精心安排了兩個人物作為自己的導師,一為象徵理性、知識的維吉爾,一為象徵信仰、虔敬的貝阿特麗齊。我們在前面曾講過,基督教認為人人都是罪人,因此,地獄、煉獄中所囚之人,都是有罪的靈魂,區別只在罪的性質不同,罪的輕重不一,他們都是現實社會中各色人等的體現。 天堂中的人是經過煉獄活盡罪惡後的靈魂, 可以與神同享榮耀。但丁在進入煉獄之前,天使用利刃在其額頭刻下七個象徵罪惡的 「P」字(義大利語中「罪過」一詞的首字母),詩人在煉獄中每登上一層,既有一位天使將 「P」字抹去一個,及至走出煉獄山,七個 「P」字全被抹去,表明罪惡已清,可上天堂上。地獄、煉獄和天堂分別對位應著「人間天國」和「天上王國」。象徵理性的維吉爾只能「人間天國」里充當詩人的引路者,象徵信仰的貝阿特麗齊才有資格帶領詩人進入「天上王國」。這清楚地說明,但丁是將信仰置於理性之上的。《神曲》的主題,意在探索詩人自身、義大利民族,乃至人類的未來命運,但丁的結論是,義大利民族和整個人類必須在信仰的啟示下,以理性規范行為,實行道德完善和精神境界的不斷超越,才能與最高真理合一,獲得光明的前途。但丁筆下天堂的九重天結構,則是以被教會接受的托勒密天體論為依據的,詩中所謂的「永久的輪盤」,正是托勒密關於宇宙是由同一軸心上的九重天構成的球面體理論的寫照。

作為新舊交替時期的詩人,但丁不可能不接受中世紀文化的洗禮,但《神曲》中表現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則使詩人成為文藝復興新時期既將到來的預言者。但丁結古希臘、羅馬的先賢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荷馬、維吉爾等人由衷地贊佩,肯定這些異教時期燦爛文化的代表者,肯定知識和理性精神,客觀上就批判了中世紀的文化專制主義和蒙昧主義,盡管作為一個基督徒,但丁不可能將他們直接安排進天堂,但卻把這些"高貴的"異教徒放進地獄中一個毫不受苦的美麗幽靜之處。但丁還同情為愛情而遭慘殺在地獄中受苦的保羅和弗蘭采斯加,批判了教會的禁慾主義。長詩多處流露出期待結束黨派紛爭, 實現民族統一的強烈願望, 對祖國的摯愛,常使詩人情不自禁。在《地獄》第六歌中,四分五裂的義大利引發了但丁無限的痛惜之情:

唉,奴隸般的義大利, 你哀痛之逆旅, 你這暴風雨中沒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婦,而是妓院!……你的活疾的人民住在你裡面,沒有一天不發生戰爭,為一座城牆和一條城壕圍住的人卻自相殘殺。你這可憐蟲啊!你向四下里看看你國土的濱岸,然後再望你的腹地,有沒有一塊享受和平幸福的土地。

對民族家園現實的哀嘆,隨即轉變為對禍國殃民者的憤怒。但丁揭露一些教皇干預世俗政治和對權利的貪欲,是民族不和城邦紛爭的罪魁禍首。在地獄中遇到尼古拉三世教皇的靈魂,詩人痛斥:「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入悲慘,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卜尼法斯八世教皇當時尚在人間,詩人卻在獄中為他找好了位置,倒栽於石穴中受火刑的懲罰。但丁還抨擊腐敗的教會勢力, 借使徒彼得之品將貪財敗德的主教們比喻為 「穿著牧人衣服的貪狼」。詩人鄙視那些喪失原則,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見風使舵的政客,為此在地獄第一層外為他們的靈魂專設一個長廊。這些人連地獄都不肯收容,在長廊里被無數大黃峰蟄刺,被狂風吹得飄來盪去。實際上,盡管《神曲》採用了夢幻的形式,它的具體描繪--特別是在《地獄》篇中--都是當時義大利社會現實的縮影。

《神曲》在藝術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是中世紀文學哺育出的瑰寶。詩人藉助基督教救贖觀念和地獄、煉獄、天堂三界的神學教義結構全詩,將紛繁復雜的素材納入嚴謹的構架之中。長詩自然地分為三部,每部三十三篇,加序詩一篇,共100篇。每3行分節,各部詩行也大致相符等,不僅工整、勻稱,結構本身也富有象徵含義。詩中的許多人物雖然是但丁筆下的鬼魂,但由於均有現實依據,因此寫得血肉豐滿,性格鮮明,令讀者難以忘懷。詩人繼承了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的傳統,將澎湃的激情與匪夷所思的幻想相結合,將對現實的評判與對「天國」誠摯的信仰相結合,展示出詩人驚人的想像力,把以夢幻、寓意、象徵為特點的中世紀文學藝術推向了高峰。

另外但丁也是大家都熟悉的「《鬼泣》系列」歷代主人公。他繼承傳說中的惡魔獵人斯巴達的血脈。曾經為了人類,打敗了魔界的帝王,把整個魔界封印起來。在佛爾德納(フォルトゥナ)的但丁屠殺魔劍教團的人,和尼祿是敵對關系。

關於「舊橋」(ponte vecchio)和但丁的愛情
貫穿全城的阿爾諾河上,橫跨著很多座造型優美的古橋,每座古橋都記錄著一個昔日的傳說。最為知名的是位於三聖橋下邊的「舊橋」(ponte vecchio),那是阿爾諾河上的唯一的廊橋,像一條「空中走廊」,把烏菲齊美術館和比蒂宮連成一體。這座飽經滄桑的老橋建於古羅馬時期,1177和1333年曾兩次受到洪水侵襲,只剩下兩個大理石橋墩。現在這座造型典雅的三拱廊橋是1345年在原有的橋墩上重建而成,橋面過道兩側坐落著三層錯落有致的樓房,橋面的中段兩側留有約20米寬的空間作為觀景台,這一別開生面的設計使得整個大橋顯得奔放而和諧。1944年夏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阿爾諾河上的十座古橋中的其它九座都被納粹軍隊炸毀了,唯獨「舊橋」安然無恙。
不過,這座古橋之所以出名並不全在於它古老而傳奇的歷史,更重要的原因是這里曾經演繹過另一個版本的「廊橋遺夢」,而它的主人公正是被世人所仰慕的偉大詩人但丁。
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陽光灑在阿爾諾河上,波光閃閃,把河上的廊橋(那時的老橋還是古羅馬時期的模樣,橋面和橋廊都是木料所搭)和橋畔的行人映襯得更加光彩奪目。一位高貴而美麗的8歲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向老橋走來。此時,但丁正從廊橋的另一頭迎著8歲少女走上廊橋,兩人在橋上不期而遇。但丁凝視著8歲少女,既驚喜又悵然;而8歲少女卻手持鮮花,雙目直視前方,徑直從但丁身邊走過,彷彿沒有看見但丁。但她的眼裡放射出的異樣的光芒和臉上泛起的潮紅卻透露出少女情動的信息。
這是著名畫家亨利·豪里達在他的油畫《但丁與貝特麗絲邂逅》中所描繪的但丁與貝特麗絲相遇並一見鍾情的情景。畫中手持鮮花的少女就是詩人但丁的夢中情人貝特麗絲。
其實,這幅油畫所描繪的僅僅是但丁初戀的開始。貝特麗絲最終並沒有嫁給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見到她時,她已被迫嫁給了一位伯爵,不久就夭亡了。貝特麗絲帶走了但丁的夢想,也把美麗和哀傷留給了但丁。但丁是個對愛情矢志不渝的人,他一直愛戀著她,永志一生。這樣的哀傷和思念,成就了他早年詩作《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發了自己對貝特麗絲的一片純真的愛戀之心後,繼而將他的戀人描繪成追求天國真理的化身,她的靈魂飛向天空,得到了新生。即便到了晚年,但丁對貝特麗絲的那份執著依然難以釋懷,他在《神曲》中,又把貝特麗絲描繪成集真善美於一身、引導他進入天堂的女神,以此來寄託他對貝特麗絲的美好情感。愛情催生了《新生》,《新生》又為他晚年創作《神曲》作了情感和素材的准備。而這一切都源於「廊橋」的一次邂逅。正是在「廊橋」的這一次相遇造就了但丁「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最初一位偉大的詩人」之地位,同時也造就了曠世詩作《神曲》。

順便說一下但丁也是大家都熟悉的「《鬼泣》系列」歷代主人公。他繼承傳說中的惡魔獵人斯巴達的血脈。曾經為了人類,打敗了魔界的帝王,把整個魔界封印起來。在佛爾德納(フォルトゥナ)的但丁屠殺魔劍教團的人,和尼祿是敵對關系。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但丁的故居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38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3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1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0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8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5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8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3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6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1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6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