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上古中國人住義大利南方是什麼人

上古中國人住義大利南方是什麼人

發布時間:2022-12-26 15:53:23

① 古羅馬人的純正後裔在哪古羅馬人與現在的義大利人有何聯系以及區別呢

1776年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認為,一個民族的壯大和強盛,一定要不斷吸收外來新鮮成分,要寬容和善於對待所謂異族或少數民族。羅馬之所以能夠強大,就在於對不同民族的吸收和接納。

這段話等於變相否定了古羅馬人有純正的後裔。

認為是古羅馬人純正後裔的,分別有羅馬尼亞、俄羅斯和義大利。

最令人吃驚的,恐怕是中國的某些學者,堅持認為古羅馬人就是中國人。

其依據是公元77年《自然史》里的記載,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西方人稱中國人為賽里斯人Seris,而Ser希臘文中指生產絲綢者。並認為賽里斯人「身材魁梧,紅頭發,藍眼睛,聲音嘶啞,舉止粗野。」

個人認為,古羅馬人在歷經多次戰爭和民族融合後,已經再沒有純正的古羅馬人後裔了。

古羅馬人與現代義大利人的聯系與區別

據公元前437年《官員目錄》的記載,古羅馬最古老的部落有20個,貴族部落佔一半,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慢慢地就只剩下四個部落。

《古代社會》記載,古羅馬人有三個部落,第一個部落是拉丁人,第二個部落是薩賓人,第三個部落的是異族人,也包括埃特魯里亞人。並指出羅馬人的部落包含有異族成份。

另據圖蒙森的《羅馬史》記載,羅馬人只是古代義大利各民族中的一支。

今天的義大利人是羅馬時期義大利半島人和日耳曼人融合而成。因此,古羅馬人與現代義大利人是既有聯系也有區別。

② 義大利人的血統問題,和古羅馬人有血緣關系嗎

羅馬帝國的後裔,血脈最純的是西西里島人以及義大利南部山區人。不過他們大部人是羅馬奴隸的後裔。 至於羅馬城周圍的人都換了好幾撥民族了。
真正的羅馬貴族後裔在 大家想不到的地方 莫斯科和基輔
西羅馬帝國敗亡後,羅馬貴族能逃得都逃到了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的歷史很長,直到1453年穆斯林攻佔君士坦丁堡。
東羅馬帝國國滅後,帝國的貴族北逃至羅斯地區。他們都是有文化的東正教徒。基輔和莫斯科成了他們的新的聚居地。東正教的1589年也成了牧首區。
其實仔細想一想就可知道,為何比日耳曼人還落後的斯拉夫人,突然變成了有文化的,有內涵的俄羅斯人。就是因為羅馬人的北遷,帶去了文化,確立了東正教新的中心。

③ 元朝時有個義大利人來到中國,一住就是17年,他是誰

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於義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都是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途經中東,歷時四年多於1275年到達蒙古帝國的夏都上都(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與大汗忽必烈建立了友誼。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區。回到威尼斯之後,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寫出《馬可。波羅游記》(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卻引發了爭議。《馬可。波羅游記》(又名《馬可·波羅行記》,《東方見聞錄》)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西方地理學家還根據書中的描述,繪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圖」。

④ 義大利的華人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義大利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很浪漫的城市,義大利在很多年前就與中國有了聯系,從西漢時期,當時中國的文明高於整個世界,到了中世紀很多古羅馬商人都來到歐亞大陸交流,就像馬可波羅,現在義大利的華人已經超過了30多萬人,主要還是要追溯到改革開放的時期,因為在最初的時候,義大利不是中國人留學或移民的首選,人們更多的還是選擇法國德國美國。

三、如今的義大利華人

現在的義大利華人幾乎占義大利總人口的0.5%,所以亞洲移民在義大利經濟方面也佔了一定影響,在疫情期間,義大利的華人挺身而出,發揮著中國人勇於奉獻精神,幫助義大利人抵抗疫情。

⑤ 公元前1000-500年時,在如今義大利北部居住的是什麼人

凱爾特人,後來叫「高盧人」,

法國東部塞納河、羅亞爾河上游、德國西南部萊茵河、多瑙河上游地區是凱爾特人的發源地。約公元前十世紀初,他們首次在這些地區出現。隨後的幾世紀中,凱爾特人以武裝的部落聯盟為單位,向周圍地區擴散、遷徙,進行軍事移民。他們是歐洲最早學會製造和使用鐵器和金制裝飾品的民族,他們憑借鐵制武器戰勝了尚處於青銅時代的部落,公元前七世紀已在法國東部、中部各地定居。

從公元前5世紀起,他們開始向全歐洲滲透和擴張。一部分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進犯並佔領了不列顛諸島,另一部分凱爾特人越過萊茵河進入法國東北部,在塞納河以北,阿登山區以西和以南的地區定居。公元前500年以後,法國已成為凱特人主要的居住地區。古羅馬人居住在今天法國、比利時、瑞士、荷蘭、德國南部和義大利北部的凱爾特人統稱為高盧人,把高盧人居住的地區稱為高盧,面積約60餘萬平方公里。之後他們曾經一度廣泛分布在歐洲大陸上,先後征服了今天的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地區。

⑥ 義大利人是羅馬人的後代嗎

不準確,關於古羅馬人:根據目前的研究,義大利半島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到了新石器時代,利古里亞人從非洲經過西班牙,法國來到義大利。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銅時代,一些講印歐語的部落從多瑙河和喀爾巴阡山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其中一支拉丁人( Latins )進入拉提烏姆平原,約於前800年移至後來羅馬城所在地,居於帕拉提烏姆等山丘。與此同時或稍後,薩賓人〔居於鄰近山丘〕。其後伊特拉斯坎人也來到這里。前8世紀至前6世紀,希臘人向義大利南部移民,並建立城邦。公元前7世紀,以帕拉提烏姆為中心開始部落聯合過程,由單一的拉丁人部落聯合包括薩賓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個部落組成羅馬人公社。前7世紀末至前6世紀末,羅馬人公社處於伊特拉斯坎人的統治之下。此時,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公社到城邦的過渡。 現代義大利人:可以說和古羅馬人關系不大,在古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整個帝國被迫遷徙到東方建都伊斯坦布爾,成立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後來拜占廷帝國也被滅亡了,其民族已被西亞大部分民族同化。而現在的義大利人,是當時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沒有隨帝國遷徙的人,和當時及後來攻打、遷徙到帝國的歐洲其他民族(高盧人,達達爾人,哥特人等等)的結合體。換句話說,一個雜合的民族不能只認最強大的祖宗,古羅馬一完蛋,西方人就都進入黑暗、野蠻、無知的中世紀了,文明早就斷了。

⑦ 義大利人是什麼人種

義大利人屬歐羅巴人種,北部多為阿爾卑斯類型,南部多為地中海類型。使用義大利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多信天主教,少數信基督教新教。教會影響很大。

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最近的優勝者因赤腳跳快速旋轉的塔蘭台拉舞而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在比賽中勝出)。

義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燴水果、喝酸牛奶的習慣。酒特別是葡萄酒是義大利人離不開的飲料,不論男女幾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時,也要摻上一些酒。

義大利的婚喪嫁娶習俗,與歐洲其他國家相似,儀式多與宗教儀式相關。義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經過訂婚(交換訂婚戒指)、結婚(分為民政和教堂婚禮)兩道儀式,3月、4月是義大利青年選擇結婚高峰期。義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許離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決後,義大利人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義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內。

在義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義大利人的守時和集體觀念相對就差一點,宴會遲到20分鍾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義大利也是歐洲長壽國家之一。這個生活在地中海地區的民族,之所以能健康長壽,是得益於一些特殊食品。

⑧ 古代歐洲有哪些民族

歐洲各主要民族的祖先——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歐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屬歐羅巴人種。公元前5世紀起,以部落集團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邊的北歐地區,古羅馬人稱之為日耳曼人。條頓人是古代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公元前4世紀時分布在易北河下游的沿海地帶。
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條頓人與日耳曼人中的另一支森布里人組成部落聯盟,越過阿爾卑斯山脈侵入羅馬帝國境內,從而揭開了日耳曼人與羅馬人沖突的序幕,這是日耳曼人登上歷史舞台的標志。此後,條頓人大舉向亞平寧半島北部推進,公元前102年被羅馬軍隊擊潰,條頓人從此淡出了歷史舞台,但日耳曼人卻在繼續發展,在公元4~6世紀的民族大遷移時期,這一時期日耳曼人分為南北兩大支系。北支系在北歐地區擴充領域,他們是現代瑞典人、挪威人和丹麥人的祖先。南支系又分為東西兩支。東支包括哥特人、汪達爾人以及勃艮第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其族體和語言都融化在地中海沿岸各民族中。西支分為三個區域性集團:北海沿岸集團,包括巴塔維人、弗里斯人、考肯人、盎格魯人和朱特人等。前兩者是現代荷蘭人的祖先,後三者融合成盎格魯-撒克遜人;萊茵-威悉河集團,其中的卡狄人為黑森人的祖先,另外的部落在公元3世紀融合成法蘭克人;易北河集團,其主體是斯維比人,斯維比人後演進為施瓦本人,這個集團的馬科曼尼人和誇迪人最終成為巴伐利亞人。
日爾曼人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向各地浸透,幾乎遍及歐洲各地,他們與當地的原居民結合,成為近代德意志、奧地利、盧森堡、荷蘭、英吉利、瑞典、丹麥、挪威等族的祖先。

浪跡天涯的吉普賽人

遍及世界各地的流盪民族,又稱吉卜賽人,據1995年統計,人口有900多萬。自稱羅姆,意為人。「吉普賽」一詞系由「埃及人」一詞訛傳而成,西歐人誤認為其發祥地為埃及,而稱其為埃及人;東歐人和義大利人則稱其為茨岡人(Atzigan),由Athinganoi(意為不可接觸者)一詞演變而成。吉普賽人大部分集中在東歐。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膚色黝黑,發黑而鬈曲,牙齒潔白,動作靈活,面部表情豐富。宗教信仰受所在國周圍民族的影響,但卻保留許多本民族古代信仰。使用吉普賽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吸取了不少希臘語、埃及語、土耳其語詞彙。吉普賽人可分為三大群體:羅姆群,使用羅曼尼語;馬努斯群,使用辛托語;卡洛群,使用卡洛語。
據考證,吉普賽人的發祥地在印度北部。有的研究者認為,他們由於遭到突厥人的入侵,可能於10世紀自印度遷出。遷移路線大致有兩條:一條經波斯、土耳其進入南歐;另一條經亞美尼亞、俄羅斯到達東歐。他們出現於西歐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4世紀。吉普賽人自流浪以來,備受歧視和壓迫,處於社會底層。從15世紀後半葉起,有關國家開始對他們採取限制措施,迫害他們的法令和條例層出不窮,僅在德意志和奧地利就有68條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吉普賽人約有1/10死於納粹集中營。從20世紀60年代起,吉普賽人的組織相繼出現,影響較大的是1965年成立的羅姆人國際委員會和芬蘭的羅姆人文化中心。吉普賽人通過這些組織開展斗爭,迫使所在國政府承認其政治經濟權利,生活狀況逐漸有所改善。
吉普賽人的傳統社會以血緣為紐帶,長期保持部落組織。部落由類似氏族組織的克里斯組成,有立法、司法、仲裁、祭祀等職能,由酋長掌握司法大權。酋長之上有大酋長,負責同所在國政府聯系。吉普賽人有其固有的婚喪習俗,禁忌甚多。一般禁止與外族通婚。婦女多從事占卜和巫術,能歌善舞。男子職業多為鐵匠、販馬人、樂手等。有一部分人後來定居務農。據統計,定居者已佔總數的3/4。定居後大多受當地文化影響,社會、經濟、語言均已發生變化,通用所在國語言,有的甚至已與異族通婚。尚在流浪的吉普賽人雖然力圖保持其傳統生活方式,但也在發生變化,如有的已用汽車代替大篷車。

創造燦爛文明的希臘人

希臘人口中佔多數的民族,據1995年統計,約有1 003萬人。人種屬歐羅巴地中海類型,部分屬阿爾卑斯類型。使用希臘語,屬印歐語系希臘語族。文字分古希臘文和新希臘文。希臘人多數信奉東正教,少數信奉天主教和伊斯蘭教。古希臘人曾在公元前4世紀以前,創造過豐富多彩的古典文化。
希臘是歐洲的文明古國,有3 000 多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公元前5世紀為希臘的鼎盛時期。1832年宣布獨立並成立希臘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德國佔領。1944年10月15日全國解放,1974年改為共和國。
希臘人創造的神話、雕刻、哲學和自然科學標炳古今,更被稱為海員國,航海業發達,擁有眾多海員。希臘人熱情好客,非常注重個人之間的友誼,喜愛喝咖啡,飲酒。酒喝得稍醉微熏被認為是社交的風范。
希臘大多數人信奉希臘正教。在希臘教堂里婦女應穿長裙,胳膊不可外露,而且婦女不得站到聖壇後面去。希臘是個大男子主義傳統較深的國家,為避免受到男人騷擾,女性單獨外出時最好乘坐計程車,在外面就餐時最好選擇一些較高檔次的餐館。希臘人喜歡吸煙,商務談判和社交活動中都喜歡吸煙,甚至吃飯的時候也吸上幾口香煙。
希臘人對其古代多彩多姿的歷史、古跡、哲學、藝術、政治深以為榮,因此對於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人深有好感,但是談話的話題應避免談及希臘目前的國內政治以及希臘和塞普勒斯的關系,以免使自己陷入失言的困境。

愛好藝術的義大利人

義大利人是歐洲南部義大利全國人口中佔多數的民族。據1995年統計,總共為5 637萬人。屬歐羅巴人種阿爾卑斯類型和地中海類型。使用義大利語,為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大多數義大利人信仰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曾是義大利的國教,1927年政教分開後,天主教的影響在年輕人中逐漸減弱。除天主教外,還有基督教,猶太教等。羅馬境內梵蒂岡為教廷所在地。
公元前8世紀,義大利中部拉丁部落興起,建立羅馬城。後融入威尼斯人、利古里亞人、伊特拉斯坎人等,形成了義大利民族。5~13世紀,義大利人又同化了東哥特人、拜占廷人、倫巴德人、法蘭克人、阿拉伯人、匈牙利人和諾曼人,形成了統一的標准語——義大利語。
義大利人樸素、豪邁、爽朗、樂觀,愛好音樂、藝術。義大利俱樂部不論城市和鄉村都很普遍。親友之間互相跳舞聯歡,生活非常藝術化,在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偉大的藝術家。義大利是世界文明古國,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義大利文化獨具特色,文學藝術、刑事法典、建築技術、雕塑繪畫、軍事科學、農業技術、地理科學、醫學等多方面都達到了很高水平,名人輩出。但丁 阿利格里(1265~1321年)的《神曲》,喬萬尼 薄假丘(1313~1375年)的《十日談》、達 芬奇(1452~1519年)的《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等極其有名。

嚴謹的英格蘭人

英格蘭人是在英國佔多數的民族。據1995年統計,共有4 594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3%。主要分布在英格蘭、威爾士,少數分布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屬歐羅巴人種,大多為大西洋波羅的海類型。使用英語,屬印歐語系日爾曼語族。其成員多數信奉基督教新教,也有少數人信奉天主教。
公元前3 000~2 000年左右,在不列顛島上居住著來自比利牛斯半島的伊比利亞人,他們以巨石文化著稱。公元前6~1世紀,大批克爾特部落從今法國和比利時沿海地區來到不列顛。其中主要有不列顛人,還有別爾格人。他們同化了原島上的土著居民,成為英格蘭民族的最早基礎。公元5世紀初,來自日德蘭半島南部和易北河口至萊茵河口沿海一帶的盎格魯人和撒克森人,另外還有朱特人和弗里斯人相互結合,共同形成盎格魯—撒克森人。他們居住的地方稱作「英格蘭」,11世紀諾曼底人征服英格蘭後,英格蘭民族基本形成。其語言以盎格魯—撒克森語為基礎並吸收大量法語、拉丁語成分,形成中古英語,成為現代英語的前身。
英格蘭人是工業發達的民族,農業人口很少。農業以畜牧業為主,主要養牛,其次養豬、羊及家禽;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穀物,城郊多種果木和蔬菜。17~19世紀,大量英格蘭人向海外移居,成為美利堅人、英裔加拿大人、澳大利亞人、紐西蘭人等民族的主要成分。
英格蘭人做事認真嚴謹,崇尚循規蹈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保守,但在人際交往上又很幽默詼諧。

引領時尚的法蘭西人

法蘭西民族是法國的主體民族。據1995年統計,約4 80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82%。屬歐羅巴人種。主要由高盧人的法蘭克人結合而成,並含有阿基坦人、諾曼人等成分。在今天的法國地域內,最初的居民是克爾特人部落,羅馬人稱他們為高盧人。高盧人被羅馬人征服後,逐漸與羅馬移民形成了高盧羅馬人。羅馬統治時期,是法蘭西民族形成的重要階段。
高盧人在羅馬社會影響下,改用拉丁語,形成古法語基礎。後來,日耳曼人的一支法蘭克人征服了大部分高盧,建立了法蘭克王國。一部分日耳曼人逐漸被高盧羅馬人同化,構成現代法蘭西人的基礎。9世紀中葉,進入法國西北的諾曼人也被同化,成為法蘭西民族中的一員。查理曼帝國分裂後,萊茵河以西的羅曼語地區大部分劃歸西法蘭克王國統轄,並開始成為「法蘭西」。這是第一次在語言和地域上把法蘭西和德意志分開。法國大革命是法蘭西現代民族最終形成的階段。法蘭西人用拉丁字母拼寫文字,居民多數信奉天主教,少數信奉基督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
法蘭西人是文化極為發達的民族,他們擁有許多優秀的作家、思想家和藝術家。偉大的雨果、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羅丹等為世界人民所敬仰。法蘭西人的建築很富有藝術性,著名的凡爾賽宮是一座藝術宮殿,埃菲爾鐵塔也舉世聞名。法蘭西是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民族,時裝、香水、化妝品等蜚聲世界,一直引領世界時尚潮流。

勤勞樸素的波蘭人

波蘭人是東歐波蘭的主體民族,加拿大移民集團之一。有人口3 763萬人(1995年),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馬尼托巴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人種屬歐羅巴地中海類型和中歐類型。使用波蘭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波蘭人絕大多數信奉天主教。教會對其社會生活、文化發展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波蘭人移居加拿大的時間相對較早,1858年首批波蘭人就定居在加拿大的馬達瓦斯卡河流域,形成第一次移民浪潮。早期波蘭人由於受歧視和感到寂寞,對宗教比較虔誠。他們到達加拿大之後,往往先建立宗教組織,然後才建立非宗教組織。最早的波蘭人教區於1872年建立於安大略省。波蘭人的組織都曾為維護波蘭人的語言和文化起過重大的作用。他們通過學校、出版物、劇院、舞蹈隊、體育活動、圖書館、合唱隊和展覽會來保持波蘭人的語言和文化。近幾年來,波蘭人的語言和文化有被同化的可能。因為80%以上的波蘭人居住在城市,而城市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語和法語交往,所以使用波蘭語的人數正在減少。目前僅有20%的家庭經常講波蘭語,並且這些家庭主要是居住在農村的家庭。目前波蘭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們已進入加拿大社會的各個階層。無論是高階層的經濟職務、行政管理、教授、白領工人,還是藍領工人,服務行業和農業都有波蘭人。他們正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加拿大的各行各業中做出新貢獻。

精明的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是中歐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國。據1995年統計,約有7 762萬人,此外,尚有700多萬人分布在美國、加拿大、前蘇聯和巴西等國。大多屬歐羅巴人種北歐類型,部分屬阿爾卑斯類型。使用德語,屬印歐語系日爾曼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書面語言以高地德語為標准。德意志人是由撒克遜人、法蘭克人、巴伐利亞人等日爾曼人互相混合而成的,並吸收有科爾特人、西斯拉夫人、普魯士人等成分。9世紀屬法蘭克王國,10世紀,德意志作為族名開始出現,1871年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一般社交場合上,他們總樂於在打招呼時對方稱呼他們的頭銜。他們在與朋友相見或告別時,總習慣互相把手握了又握,似乎這樣他們的心情會更高興的。他們在握手時慣於坦然注視對方,以示友好。他們與熟人、親朋好友相見時,一般慣施擁抱禮;情侶和夫妻間見面慣施擁抱禮和親吻禮。德意志人不注重時裝的花哨時髦和衣冠楚楚,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潔,即使是觀看文藝演出,男的也要穿禮服,女的也要穿長裙。德意志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和羅馬天主教,另有少數人信奉東正教和猶太教。他們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13」是厄運的數字,如「13」與「星期五」在同一日,就更為不吉利,恐怕那就要大難臨頭了。
德意志人是文化、教育水準極高的民族,對歐洲和世界文化有著重要影響。馬丁 路德、弗洛伊德、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等大思想家都是德意志人,因此,德意志人有歐洲的「思想家」之稱。萊辛、歌德、海涅的文學作品也享譽全球。

講究穿著的俄羅斯人

俄羅斯人是歐洲東部俄羅斯主要民族。「俄羅斯」一詞源於古代斯拉夫部落名。約12 300萬人(1995),大部分集中居住在俄羅斯聯邦境內。人種屬歐羅巴東歐類型。使用俄羅斯語,分南北兩大方言,以莫斯科方言為標准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採用斯拉夫字母為文字。東正教影響很大,但也存有精靈崇拜、祖先崇拜和巫術等傳統信仰。
良好的文化素質使俄羅斯人非常重視人的儀表,舉止。在社交生活中,俄羅斯人總是站有站相,坐有坐姿。站立時保持身體正直,等候人不論時間長短,都不蹲在地上,也不席地而坐。同時,他們在社交場合還忌諱剔牙等不良動作。俄羅斯人的姓名,通常由本名,父名,姓氏三節構成。在社交場合,一般以握手禮最為普遍。握手時應脫掉手套,站直或上體微前傾,保持一步左右距離。若是許多人同時互相握手,切忌形成十字交叉形。 親吻也是俄羅斯人常用的重要禮節。在比較隆重的場合,男人要彎腰親吻女子的右手背。俄羅斯人是非常講究穿著的。服裝不一定華麗高檔,最重要的是干凈整潔。在公共場所,除了極少見的醉鬼,找不到穿著臟衣服,鞋也不擦的人。樸素的衣服一經熨燙,再加上俄羅斯人昂首挺胸的氣質,也倍顯風采。對穿著的重視反映了莫斯科人維護自我形象和潔身自好的個性。出門前一定要擦鞋,拂去外衣上的細塵。
俄羅斯人的民間創作豐富多彩。雕刻、彩畫、陶瓷、綉花以及金屬或骨製品的藝術加工獨具風格。口頭創作有歌頌英雄的詩歌、歷史題材的民歌、故事、傳說、相聲等。俄羅斯音樂舞蹈具有十分濃郁的民族色彩。俄羅斯也是一個音樂家輩出的國度,著名的柴科夫斯基就出生於這里。芭蕾舞以其獨特的民族性和高超的藝術性聞名於天下。

堅忍不拔的芬蘭人

芬蘭人是北歐民族之一。據1995年統計,總共約有474萬人。居住在芬蘭的,約有442.5萬人,其餘則分布在挪威、瑞典、前蘇聯、德國、美國和加拿大境內。屬烏拉爾人種,是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類型。芬蘭人使用芬蘭語,屬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文字使用拉丁字母拼寫。絕大多數人信奉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少數人則信奉東正教。
在芬蘭境內,早在1萬年前便有原始人類居住。據考證,最早的居民為原始拉普人,他們在公元前4 000年紀中葉創造了早期新石器文化。至公元前3 000年紀,又有原始芬蘭人遷入。原始拉普人一部分被迫北遷,一部分逐步被原始芬蘭人同化。稍後,有少數波羅的部落和斯拉夫部落自南方跨海遷至芬蘭南部,也逐漸與原始芬蘭人發生混合。然而,現代芬蘭人的直接祖先,是在公元初期從波羅的海南岸和拉多加湖一帶進入芬蘭境內的。至8世紀他們已分布到芬蘭大部分地區,與原來的居民發生混合,形成3大部落聯盟,即西南地區的蘇奧米人、中部地區的哈梅人和東南地區的卡累利阿人。爾後在此基礎上,於14世紀發展為統一的芬蘭民族。12世紀中葉, 芬蘭人的社會仍處在原始公社制末期,尚未建立統一國家,此時便遭到瑞典人的入侵。1155年,瑞典人以在芬蘭異教徒中傳播基督教為借口,逐步吞並芬蘭領土。1581 年起,芬蘭成為瑞典統治下的一個公國;1809年俄、瑞戰爭後,又成為俄國統治下的大公國,由沙皇兼任芬蘭大公。至1917年12月始獲獨立。
芬蘭人因長期受瑞典和俄國統治,其經濟文化多受兩國影響,但在許多方面仍保持本民族特點。16世紀中葉創制自己的文字,用以開展初等教育,至19世紀中葉,高等學校也採用芬蘭語文進行教學。近年來,經濟文化發展較快,全國普及9年制義務教育已無文盲。

和藹可親的奧地利人

奧地利人是奧地利的主體民族,約有784萬(1995年)。另有部分散居在義大利、美國、瑞士、英國等國。屬歐羅巴人種,大多為阿爾卑斯類型。國語為德語,口語有多種方言。奧地利人多為天主教徒,少數為基督教徒中的加爾文派。奧地利人主要由屬於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亞人、法蘭克人結合而成,並吸收有斯拉夫人以及羅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們雖與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語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具有自己獨特的民族形成過程。
談起奧地利,無人不知其音樂和歌劇。奧地利歷史上產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約翰 施特勞斯,還有出生德國但長期在奧地利生活的貝多芬等。這些音樂大師在兩個多世紀中,為奧地利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古典音樂節之一。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可謂世界上聽眾最多的音樂會。建於1869年的皇家歌劇院(現名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劇院之一,而維也納愛樂樂團則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
奧地利人待人誠懇,和藹可親,善於與人交往。在經濟上工農業都較發達。

剛柔相濟的匈牙利人

自稱「馬扎爾人」,是東歐匈牙利的主體民族。加拿大的移民集團之一。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馬尼托巴省、薩斯喀徹溫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屬歐羅巴人種阿爾卑斯類型。操匈牙利語,屬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烏戈爾語支。多信天主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
匈牙利人的先民系來自烏拉爾山和伏爾加河之間的馬扎爾游牧部落,1000年建立封建制匈牙利王國。1526年後分屬奧斯曼帝國和奧地利。1867年與奧地利組成奧匈帝國。1918年帝國解體,兩次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加入軸心國,1945年獲得解放。1946年建立匈牙利共和國。
匈牙利人移居加拿大的時間相對較早,據推測,早在公元1000年時,到文蘭探險的成員中就有一名匈牙利人。1885年以後,在冒險家保羅 埃斯特哈茲的影響下,大量的家庭或從美國,或從匈牙利直接移居加拿大。他們有的當農民,有的當礦工,干著最辛苦、最危險、最差的工作。到1914年時,加拿大約有5 000匈牙利人。1921年到1931年,匈牙利人口繼續增加,達到4萬多人,並且人口向艾伯塔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擴散。同時,匈牙利人還向城市轉移。1921年時,城市人口只佔11%,到1931年時,城市人口上升到30%,其中蒙特利爾是匈牙利人的生活中心。
匈牙利的男子穿粗麻布做的寬袖窄上衣,白色褲子,長筒皮靴;女子穿寬袖上衣,裙子,長筒皮靴,圍綉花圍裙。匈牙利人以釀制葡萄酒著稱。

溫文而雅的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是南歐西班牙的主體民族。操西班牙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多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16世紀曾大量向海外移民,成為構成拉丁美洲現代民族的族源之一。人口2 740萬人(1995年輕)。
西班牙的形成情況非常復雜。公元前9世紀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公元前8世紀起,伊比利亞半島先後遭外族入侵,長期受羅馬人、西哥特人和摩爾人的統治。西班牙人為反對外族侵略進行了長期斗爭,1492年取得「光復運動」的勝利,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國家。同年10月,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在歐、美、非、亞均有殖民地。1588年「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開始衰落。1873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國。1874年12月王朝復辟。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國建立。1939年4月佛朗哥奪取政權,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元首。1978年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君主制。
西班牙人在過去大多從事農業生產,有些地方至今人保持傳統的庄園經營方式。現在,旅遊也非常發達。
西班牙人的鬥牛和弗拉門戈舞舉世聞名。西班牙制式的吉他是很有特色的民間樂器。建築也獨具風格。在文學上,有塞萬提斯等一大批優秀的作家。

⑨ 義大利人屬於什麼人種

義大利人屬歐羅巴人種,北部多為阿爾卑斯類型,南部多為地中海類型。

義大利的主要民族,由古羅馬拉丁民族為主體,由伊特魯里亞人、拉丁人、倫巴第人(亦譯倫巴底人、倫巴德人)、哥特人(包括東哥特人、西哥特人)等民族長期融合而成,使用義大利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

自13世紀起,近代經濟因素開始發展,但因國家長期被外國佔領,近代工業發展緩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加快,現已成為發達的工業國。

(9)上古中國人住義大利南方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義大利人的特點

1、義大利人忌諱菊花。

2、義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內。

3、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最近的優勝者因赤腳跳快速旋轉的塔蘭台拉舞而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在比賽中勝出)。

4、義大利也是歐洲長壽國家之一。這個生活在地中海地區的民族,之所以能健康長壽,是得益於一些特殊食品。

閱讀全文

與上古中國人住義大利南方是什麼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36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3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1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0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8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5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8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3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6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1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6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